小楼一夜听风雨,次日清晨大街小巷卖起了腊梅花。
腊梅,尤以素心腊梅最为名贵。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类琥珀似玉石,冰清玉洁,幽香暗送,不绝如缕。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寒梅著花未 璇玑](http://img.aihuau.com/images/31101031/31105953t011cf851694c87cea2.jpg)
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定睛细看,溪畔桥边,寒梅近水,迎风怒放。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独放,迎风傲寒。唐张谓的《早梅》描写近水先放的寒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唐齐己的同题诗作托梅寓意,状志传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唐王维的《杂诗》(其二)见友发问、借梅发慨,蕴涵强烈的思乡念亲之情。“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可见诗人“他乡遇故知”的惊喜和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舍万千风物不说,单问寒梅开否。
北宋处士林逋(和靖),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他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后比喻清高或隐居时也作:梅鹤因缘、妻梅子鹤。
依稀记得早年,到郊外的南山观腊梅的事。冬日,最是寒冷的时候,相约去南山观梅。行者怀中抱梅,车者车顶置梅,车中卧梅。花市呈现一片繁忙景色。换来一束,放在家中,满室生香,神清气爽,恍惚置身于山野,留恋于花丛。
前辈老贺,在守得书香的同时也开厂经商,很是红火,其读书著说,大气从容,不疾不徐,生活态度闲适恬淡却最是令人敬慕。每年冬末岁寒的时候,送一束腊梅已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最为惦念的是,今夏在黔桂交界山区所见的大片野生梅林,当时郁郁葱葱,如今,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已是凌寒独自开了吧。
... ...
一段馨香飘过,催发心中的记忆。关于梅花的往事,太多,太多.....
美人倚楼,壮士凭栏,多少美丽的往事从心中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