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游览完藏族建筑后,发现不远处就是珞巴族景区。神秘的珞巴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人数最少的,仅有3000余人。他们居住在西藏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的珞渝地区,以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等最为集中。“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因为他们居住在西藏的南部。
上图这座木房子就是珞巴族的建筑。珞巴族虽然是中国境内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但他们其实还有超过60万人生活在中国实际控制线--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印占区,加上这部分人口,他们是一个并不算小的民族。珞巴族历史悠久,据记载早在松赞干布时代他们就与同样居住在西藏的藏族交往密切。19世纪,英国殖民主义势力开始侵入珞巴族居住的珞渝地区,假借各种名义到这里刺探情报,妄图蚕食我国边疆领土。后来又划分了麦克马洪线,使广大的珞巴族同胞被分割到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另一个国度。
珞巴族民居的第一层挂满了玉米,象征着当地丰饶的物产。
木门上金灿灿的玉米。
珞巴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居住在藏南的温暖地带。
走过珞巴族景区之后,出现在眼前的是门巴族景区。这个民族和珞巴族只相差一个字,他们居住的地区也相同,都是西藏东南部的门隅地区。毗邻国界的门隅地区地势低洼、雨水充足,物产丰富,从高山寒带到热带雨林只需要几小时的时间。和珞巴族一样,门巴族也被麦克马洪线分割到了两个国度,中国实际控制区仅有8000多人,其余几万人都生活在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印控区。
门巴族介绍。门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繁衍生息,他们所在的门隅地区从古以来都是我国领土。早在公元七世纪,门隅即属我国吐蕃地方政权的所有。13世纪,错那以南的门隅地区作为西藏的一部分正式归入中国版图。门巴族和藏族关系的关系比珞巴族与藏族要密切很多,在服饰、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和藏族非常近似。不了解的人,经常把他们和藏族弄混。
中国民族园里的民居中都住着各个少数民族,而珞巴族、门巴族却只见民居,没有见人。空空荡荡的房子矗立在那里。可能是这两个民族的人口实在太少了,所以他们没有到这里居住。看着他们世代生活在西藏南部却在近代被麦克马洪线分割到不同国家并因此不能团聚不禁让人心生感慨。历史的车轮总是不断向前,希望以后有一天这两个民族被人为残忍分割、忍受离散的民族能重回祖国的怀抱,不再咫尺天涯却不得相见。
这是门巴族住宅的全景图,构造和珞巴族的非常相似。因为他们住在温暖潮湿的地带,房子搭了两层,一层是放东西的,二楼才是住人的,可以防潮。
离开珞巴族、门巴族景区,正在往前走就听到一个人引昂高歌,唱得还不错,随着这歌声,来到了另一个西南少数民族景区--羌族的羌寨。
正在唱歌的是个羌族小伙子,似乎很陶醉于自己的音乐。
羌族是中国西南的一个古老民族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部、绵阳市的北川县、平武县等地,有人口30余万。羌族地区至今仍保留原始宗教,盛行万物有灵,多种信仰的灵物崇拜。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有对羌族的记载。《说文·羊部》也说:“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羌,属他称,即当时中原对西部游牧民族的泛称。
由于羌族聚居区处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这里山脉重重,地势陡峭。羌寨一般建在高半山,故而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
可以看看羌族的建筑,是由石头砌成的,非常有特色,像一座大碉堡,很具防御性。
这就是羌族传统建筑--碉楼。
下图是羌族碉楼介绍。和珞巴族、门巴族只见建筑不见人的情况不同,这座碉楼中现在住着四家羌族居民同胞,碉楼是按照四川的羌族传统民居1:1原封不动地异地复原的,分为三层石木结构,里面用圆木支撑,外面用石料砌成。这种建筑既能防御又能御寒。
羌族碉楼的入口。门口贴着既有汉族特色又有浓郁羌族风格的对联,横批是羌语“鲁纳吉纳”,就是“吉祥如意”的意思。
上下联中出现的“羌笛”在古代边塞诗中出现的几率很高,比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等,羌笛是西域边关极度特色的重要象征。还有联中出现的“羌红”,羌红是羌族人祈求吉祥的信物,用红红细细的布条做成,羌族人年年祈福,岁岁挂红,象征吉祥如意。
羌族碉楼外观,可以看出层层叠叠,布局严密,非常适合驻防。一层的门很小,很节省空间。
碉楼上装饰着羊头,羊头上挂的就是刚才说的“羌红”。
羌族碉楼布局复杂,像一个迷宫,到处都是能上二楼的阶梯。
碉楼的另一处门。
从里面看门真的很小,得低着头进出。
这是二楼,要通过一个阶梯登上小门。让人觉得一切都很神秘,就像爱丽丝梦游仙境里无数个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门一样。
这里是羌族民族复原陈列,让我们看看羌族同胞的日常生活。
里面有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
这次先欣赏到这儿,下回会和大家一起深入神秘的羌族碉楼的内部,了解更多的羌族鲜为人知的生活,还会看到一座像城堡塔楼一样的建筑和独特的吊桥,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