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思考
【教学准备】
1、利用课前预习,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收集整理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2、设计三个问题,以迅速了解学情:①读完课文,你了解了什么?有何感受?②你还有什么疑难问题?③你希望老师重点讲些什么?
【教学重点】
根据所了解的学情,确定以下教学重点:
1、为什么“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大新闻?
2、这篇新闻有何独特之处?为何成为新闻史上的名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这堂课之前,老师问了你们几个问题。其一,读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你了解了什么,有何感受?其二,对这样一篇新闻,你还有什么困惑和疑问?其三,你希望老师在课堂上重点讲什么。
读完这篇课文,同学们有一定的收获和感受,也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无外乎这两个问题:其一,“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却成了新闻?其二,这篇新闻为何成为新闻史上的名篇?
我们今天的课堂,将就这两个问题展开探讨。
二、概述内容
参考:作者先写布热金卡一派祥和安宁的景象,进而交待相关的历史背景,接着写游人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参观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女囚绝育实验室、长廊上的照片、窒息室等场所的情景以及参观者的真实感受,最后作者再次强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三、梳理探究
1、这篇新闻有没有体现一般新闻的普遍特性?
参考:真实性,真实的景象、真实的感受;客观性,客观的事实存在;时效性,14年后重游所写,似乎没有什么时效性;异常性,与奥斯维辛不相匹配的景象(①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②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③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雏菊花正在怒放)。
2、最突出的新闻特性是什么?
参考:突出了新闻的异常性。
3、如果说这样的充满生机的安详宁静的景象是异常的,那么在奥斯维辛,怎样的景象是正常的?你怎样理解“没有什么新闻”?既然“没有什么新闻”了,为什么还要报道?这说明“没有什么新闻”具有新闻价值,具有怎样的新闻价值呢?
参考: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建立的集中营,是一所令人不寒而栗的杀人工厂。它总共存在4年零9个月,即1730天,在这段时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平均一天死去2312人,这就是当年人们听惯了的每天发生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骇人听闻的新闻!
而今天的奥斯维辛——曾经的杀人工厂,已经不再杀人。就常理而言,这里确实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则意识到,曾经的杀人工厂已经不再杀人,这对爱好和平的人来说,是他们经历了多少磨难付出了多大牺牲才换来的最激动人心的好消息,这难道不值得报道不值得与读者分享吗?杀人工厂不再杀人,甚至呈现出一派祥和安宁生机勃勃的景象,这就是最大的新闻!
4、报道这篇新闻,仅仅是因为“杀人工厂不再杀人了”这个让人欣喜的消息吗?这个消息应该不是作者去参观的时候才发生的吧,作者报道这一则新闻还有什么原因呢?
参考:曾经的杀人工厂不再杀人了,这里生机勃勃安详宁静,这固然是让人欣喜的;但是否也意味着,这个曾经是“杀人工厂”的集中营已经关闭14年了,“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追逐嬉戏”的儿童们知道当年发生在这里的恐怖悲剧吗?而远在大门之外处于世界各个角落享受着和平与安宁的人们还会记得这里曾经展示出的人性的丑陋吗?,所以作者才在第六段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所以,作者想借助这篇新闻报道,警醒人们,不要忘记那段黑暗的历史,他意在唤醒人们关于灾难的回忆。
5、要怎样才能更好地警醒人们呢?
参考:最大限度地突破“零度创作”原则,真实再现参观者的主观感受;注重描绘细节,尽可能地再现历史,以唤醒人们的灾难记忆。
6、有哪些细节让你觉得具有震撼效果?
⑴刚步入奥斯维辛,作者便看到这里阳光“明媚温暖”,绿树“婆娑起舞”,孩子们高兴地“追逐嬉戏”,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机盎然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毫不隐讳地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读者由惊诧到困惑到警醒:风光固然美好,却与奥斯维辛的历史不相协调。奥斯维辛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内心的情感,这情感是那样的错综复杂,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⑵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重点描写参观者们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
①参观者一开始是“默默地迈着步子”,他们清楚这里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是不知道会碰到什么可怕的景象,所以总是先“很快地望上一眼”,当想像中的场景和眼前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由于震惊“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这些细节所传达出的内心感受是如此的沉重,不断地敲击着读者们的心。
②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看到关押女犯人的盒子,有的参观者竟然“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而到了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参观者都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我们无从知道那些房间、那些盒子的具体情况,因为作者没有写也不屑于写,但我们却因此能想见当年的残酷景象。能感受到这样的参观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带给人们深刻的反思!
⑶“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作者明知不该却固执地要将这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仅仅是为了让读者难以忘怀吗?也许有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也许还有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
⑷“从长廊的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
明明是参观者们在看着照片,怎么却成了照片上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种主客错置的表达既不是语法的错误,也不是修辞的滥用,而是参观者的心灵被鞭打被拷问的真实写照。
⑸“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照片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我们知道,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它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对人性的反思。
四、归纳总结
1、“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却成了新闻?
参考:其一、杀人工厂不再杀人,甚至呈现出一派祥和安宁生机勃勃的景象,这种极为异常的现象,就是最大的新闻;其二,源于一种责任,借助这篇新闻报道,以警醒人们不要忘记那段黑暗的历史,以唤醒人们关于灾难的回忆。
2、这篇新闻有何独特之处?为何成为新闻史上的名篇?
参考:结合普利策新闻奖颁奖词归纳总结这篇新闻的特点。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特点:突出新闻异常、突破零度原则、强调主观情感、着眼细节描述,让人们思考生命、自省人性。
【教学思考】
王荣生教授在关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系列讲座中谈到,“语文课堂重建的关键,是将课堂教学以‘教的活动’为基点逐步转变到以‘学的活动’为基点”,“并不是广大的语文教师不能把语文课堂教学做好,而是以‘教的活动’为基点这种立场,使课堂教学很难做好,甚至会做的很坏”,“以往所孜孜以求的教师‘教的活动’有结构、相对完整,甚至‘环环相扣’,是走错了方向——我们本应改追求的,是学生‘学的活动’有结构、相对完整”。
这里涉及两个概念:以“教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
何谓“以‘教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均以“教的活动”为基点,也就是说,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主要依据教师的选择和教师的设计。
何谓“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均以“学的活动”为基点,也就是说,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主要依据学生的各方面相关情况。
过去教师“教的活动”有结构、相对完整,甚至是“环环相扣”,但却走错了方向——我们本应该追求的,是学生“学的活动”有结构、相对完整;以往教师“教的活动”丰富多样,甚至是花样百出,但是搞错了地方——我们本应该追求的,是学生“学的活动”丰富多样。
营造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主导理念的具体化。新课程所追求的课堂简单地说无非是这么两点:其一,使学生“学的活动”更有结构一点,更完善一点;其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更丰富一点,更多样一点。
归根结底,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环节的展开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我们自然要以“学的活动”为基点来确定“语文教学内容”
那么,怎样以“学的活动”为基点来确定“语文教学内容”呢?
首先,在备课前,了解学生的学习经验。曾经有人问,钱梦龙老师上课为什么学生总能跟他配合得这么默契呢?钱老师回答说:“因为首先我考虑的不是学生将会怎样配合我的教,而是我的教怎样去配合学生的学,因此,仔细体察学生认识活动的思路和规律,是我备课的一个重要内容。”老师的教是为了配合学生的学,也就是需要探测课文的哪些地方是学生读懂了的,哪些地方是他们没有读懂的,哪些地方是学生能够读出好处来的,哪些地方很可能是他们欣赏不了、感受不到的。某种体式的文章理解和欣赏的要点,往往就是学生理解和欣赏的盲点,因而也就是教学的重点,要占据课堂教学的主要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经验的最好办法就是布置预习作业,特别强调学生注意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将这些问题以书面的形式提交。
在教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笔者布置了一定量的预习作业,特别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并写在预习作业本上上交,以期获得最为真实和全面的学生的学习经验。备课前对学生学习经验的了解,有助于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其次,在备课时,对所了解到的学生的学习经验加以分析总结,据此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分析时应当考虑学生对教学材料的了解情况,也要了解学生的问题集中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集中在这里?问题相对较少的是否就完全明白了?
根据学生就《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提出的问题,笔者总结如下:
1、 “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还要报道;
2、 这篇新闻更像散文游记,异于一般的新闻报道,为什么这样写?
据此,笔者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其一, “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却成了新闻?其二,这篇新闻为何成为新闻史上的名篇?
再次,在授课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根据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从学生那里探查来的所谓学情有时并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疑难,以“学的活动”为基点,并不完全意味着应该重视每一个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来适时调整教学内容。由此可见,“确定的教学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只是在备课过程中的预定的内容,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将随着“学的活动”的变化而适当调整。
当然,不可否认,以“学的活动”为基点来确定“语文教学内容”似乎也有难以回避的矛盾,比如,一个班级动辄四五十人,学情千差万别,该怎样根据学情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此外,也可能遇上教学时间难以调配的问题。因此,以“学的活动”为基点来确定“语文教学内容”并不完全依赖于“学的活动”,也需要“教的活动”加以辅佐,两者相辅相成,以“学的活动”为基点来确定“语文教学内容”,以“教的活动”为基点来补充“语文教学内容”。
【教学反思】
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世界新闻史上的名篇,但因为它的独特性,授课者很容易把它当作散文来教,而忽略了它是一篇新闻。笔者在授课时,特别强调它的文体特征,特别突出它的新闻特性。
2、对“没有什么新闻”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在课堂上也没有让学生充分表达他们的看法。
3、对“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价值”的解读还不够全面,也许还应该允许有其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