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清早去叶剑英元帅家,与祖祠管理人员聊了一会。再上阴那山,开车16分钟就上到山顶,暑气全消,云腾雾绕,太好了!
但此地竟被梅州某领导封杀五年。令人气恼。
《嘉应州志》上有一段话:官乎师乎,送旧迎新,自有州县,传名几人?其位已去,其迹已陈。
听说,某人“其位已去”了,其迹是否"已陈",还要看看!
在山上吃饭喝酒,舒服极了,以致我们都不想下山来了。
以下是我在书里写得一段话:
梅县是一幅山水画。
的确,梅县没有如同黄山、泰山和长江、黄河那样的名山大川,但他不乏明山秀水。梅县四周崇山环抱,境内山峦起伏,县境四周高逾千米和近千米的山峰有23座,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区县。
清代编写的地方志称:“其地多山,周罗森列者不可名也!发脉雄远,有飞舞而来之势。朝对整秀,环卫重叠,多灵异之境”。
上德若谷,山是梅县的骨骼。粤东的“灵异之境”当首推阴那山。它位于梅县东部雁洋镇境内,蜿蜒于梅县、大埔、丰顺之间,主峰五指峰高达1297米。因风化剥蚀、雨水冲刷,形成了怪石嶙峋、嵯峨奇特的山地旅游景观。古书上称它是“连绵二百余里,五峰连峙,状若火焰”。据说,“阴那”两字乃壮语发音,意为小块的田地。
李白说:“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阴那山乃粤东第一名山,作为一个旅游者岂有不去之理?所以今年酷暑难当七月盛夏,我们一行人开车上到阴那山旅游度假区。
滑稽的是,行前听朋友们说登阴那山的路很险很险,为保证安全,梅州市有关方面丛2005年起就暂停山上的旅游。我就想这山一定像华山那样“险至不可思议”,做了十二分的心理准备。不想9:30上山上山,仅仅16分钟就到达山顶,路况总体良好,铺的是水泥路面,防撞墙都很厚实,标志也很清晰,是有几个弯道转得急了点,但也不像我们黄山鲫鱼背那样“不险不奇”,让人望而生畏。在我到过的山地旅游区中,它比宁夏的六盘山路好,比湖南的莽山路好,比广东南岭、大峡谷的路要好。我虚惊一场。
上到山顶天文科普园,站在几根造型奇特的“五行门柱”下,几个球体的建筑分外引人注目。半山的雾漫漫散开,云飞云走,把山幻化出不同的风景,山在虚无缥缈间,多好的山啊!十几分钟前在山下还是浑身燥热,心头冒火,来到这里,凉风扑面,满身的热汗一下子全干了,气温足足比山下低了七八度,让人喊出的一个字就是“爽”!我想到的一句戏语是:“爬上山顶,立地成佛”,盛夏时节谁来到这里,都会有一种“小神仙”的感觉。
气候也是一种十分宝贵的旅游资源,可惜我们不少地方注意不够。我在海南的莺歌海边、在广东的南昆山上,都看到气候旅游资源的宝贵。
山上植被甚好,正在此艰难开发的梅雁集团,又在阴那山顶上种植了一千多棵红豆杉,大都已有胳膊般粗细,长得生机勃勃;新修的垂虹桥边是一湖碧波荡漾的水,为山顶则很难过增添了灵气。我们在高山上的天文博物馆里上了一堂“天文学科普课”,重看了浑天仪、傅科摆、量天尺、观星台;再读了屈原的《天问》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重想了一遍“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这些古老的命题,顿有一种“天人合一”的灵感。
最让人震憾的是山顶的大殿,它是真正的唐风遗韵,大大的屋顶很舒展地盖住了半个山头,30多根朱红色的柱子,每根都有六十多公分粗细,十几米高,全部是货真价实的“菠萝格”原木,绝不是那种水泥塑成的假货,真不知他们从何处访来。大殿里是钟鼓齐鸣,香烟缭绕,中间供奉着的是毛主席和叶帅的石像,红色旅游按传统方式进行,倒也别有新意,我们都给两位前辈行了礼。
午后的天变得晴朗,玉皇阁穿破云雾,清晰可见。主峰高峻,岩如垒石,也如莲花般盛开着;远山是一层一层展开的,山呈蓝色,从远到近,色调依次加深;听说天好的时候,爬上五指峰顶可望“三州”(梅州、汀州、潮州)。这样一块宝地本应和国内的其他名山一样游人如织,而现在这里却很冷落,空山无人,清静得有点孤独。
记得梅县翰林李士淳的《阴那山》诗中有句云:“五指峰前白鹤旋,空中卓锡祖居先。……甘露愧负苍天望,云雨分膏且插田”。这片“祖先卓锡”的旅游胜地,这处梅州避暑度假的“人间天堂”,这个本应成为梅县旅游的的“五朵金花”之一旅游度假区,如今真个成了百鹤空旋,真得“愧负苍天”了啊!
下山的路上我还在想,自从德国人本茨1885年为这个世界上发明了汽车,谁也不敢保证哪个路段永不出事,就像我们不敢妄言这个世界从此没人被饭团噎死一样。
但我坚信:旅游大潮势不可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