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目録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套装全40册)》是“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系列”的第四种。精选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28种,所选方志的收藏单位均不超过三、四家。书前有编者序言及各志提要。《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套装全40册)》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目録
1、(正德)福州府志四十卷 (明)叶溥修 张孟敬等纂 明正德十五年(1520)刻本(抄配)
2、(乾隆)福州艺文志补四卷首一卷 (清)李拔纂辑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刻本
3、(万历)永福县志六卷 (明)唐学仁修 谢肇淛纂 抄本
4、(弘治)长乐县志八卷 (明)王涣修 潘援、刘则和纂 明弘治间(1488—1505)刻本
5、(崇祯)长乐县志十一卷 (明)夏允彝修纂 明崇祯十四年(1641)刻本
6、(嘉庆)连江县志十卷首一卷 (清)李菶修 章朝栻纂 清嘉庆十年(1805)刻本(卷四抄配)
7、(康熙)同安县志十二卷首一卷 (清)朱奇珍修 叶心朝、张金友纂 抄本
8、(民国)金门县志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文徵二卷 左树(王燮)修 刘敬纂 抄本
9、(康熙)建阳县志八卷首一卷 (清)柳正芳修 王维文等纂 抄本
10、(道光)建阳县志二十卷首一卷 (清)梁舆、李再灏修 江远青等纂 抄本
11、(永乐)政和县志四卷 (明)黄裳修 郭斯垕纂 抄本
12、(道光)政和县志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程鹏里、谭高捷、梁承纶修,魏敬中总纂,洪锐、林澍坚协修清道光十三年(1833)刻本(抄配)
13、(乾隆)光泽县志三十二卷首一卷 清段梦日修 魏洪纂 抄本
14、(咸丰)邵武县志十九卷首一卷 (清)李正芳修 张葆森纂 清咸丰五年(1855)刻本(抄配)(缺卷十五前半部分)
15、(民国)重修崇安县志三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洪简、詹继良修纂 誊清稿本(存卷一—十二,十四—二十,三四—三六)
16、(道光)屏南县志六卷 清梅鼎臣修 陈之驹纂 稿抄本
17、(道光)莆田县志稿不分卷 (清)林扬祖修 稿抄本
18、(乾隆)永春州志三十五卷首一卷 (清)杜昌丁修 黄任、黄惠纂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刻本((缺卷十八、十九)
19、(嘉靖)德化县志十卷 (明)许仁修 蒋孔炀纂 抄本
20、(康熙)惠安县志续补 (清)彭翼宸修 黄贞吉纂 旧抄本
21、(乾隆)铜山所志不分卷 (清)陈振藻纂 佚名增补 旧抄本
22、(同治)南靖县志不分卷 (清)佚名纂 抄本
23、(康熙)永定县志十卷 (清)潘翊清初修 陈钧奏初纂 赵良生增修 抄本
24、(康熙)漳平县志九卷首一卷 (清)查继纯修 蒋振芳、杨新日纂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陈彚义重刻本
25、(乾隆)长汀县志二十六卷首一卷 (清)陈朝羲修 许春晖纂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刻本
26、(正德)归化县志十卷 (明)杨缙修纂 抄本
27、(乾隆)泰宁县志十卷首一卷 (清)施文(火寿)修 许灿纂 抄本
28、(道光)清流县志十卷首一卷 (清)乔有豫修 雷可升、伍嘉猷纂 抄本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序
方宝川
福建,古之七闽,偏居东南一隅,《周礼•夏官》所谓:“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一也。《周礼•秋官》曰:“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可见“闽”在当时已是臣服于周王朝的南方众多“方国”之一。
战国末年,闽越融合。闽越族在无诸的领导下,建立了强大的闽越国,活跃于东南沿海的广大区域,闽越文化一直波及到了当时之“岛夷”,即现在的台湾。秦初,一统天下,始皇废闽越王无诸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汉兴,高祖五年(前202年),汉廷复封无诸为闽越王,在闽中故地立国。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汉王朝剪灭闽越国,设冶县。此后,中原汉族逐步开始移民福建,闽越人或退居山林,或遁于江海,或与汉族交融。三国东吴经营闽中,置建安郡。晋增晋安郡。梁立南安郡。陈别置闽州,后改丰州,此闽中自成一州之始。隋统一天下后,改州曰泉曰闽,旋又废州,复为建安郡。唐初,改建安郡为建州,重建丰州与泉州,又添漳州与汀州;后改泉州名福州,改丰州名泉州。因唐统有福、建等州,置福建经略使,“福建”之名,由此而起,相沿至今。
唐末五代,王潮、王审知昆仲,开发福建,创立闽国地方政权。有宋一代,福建相继有建宁一府,福州、泉州、汀州、漳州、南剑州等五州,兴化、邵武两军。元在福建设行省,立宣慰司,分八路二州。明置承宣布政使司,领福州、泉州、汀州、漳州、建宁、延平、兴化、邵武等八府及福宁州,福建遂得“八闽”之称。清初,改福宁为府,增设台湾一府和永春、龙岩两州。清光绪十一年(1885),台湾独立建省。
隋唐以前,福建文化不甚发达。自唐末五代,始兴学重教。宋代以降,随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福建文化,异军突起。昔日闽越蛮荒偏远之地,已被时人誉为“东南全盛之邦”,更有“海滨邹鲁”之美称。明清时期,承前代之盛,闽籍学者更是层出不穷,文风日盛,典籍骤增。
千百年来,由于历史、自然、人为等原因,福建古代地方文献及闽人着述散佚甚多,然至今所见存者,仍为数不少。仅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所编《福建地方文献及闽人着述综录》所录的现存清代以前典籍,就多达3400余种,内容基本涵盖了古代福建的政治、经济、军事、哲学、社会、文化、教育、科技、文学、历史、地理、艺术、宗教、风俗等等各个方面。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百年典藏,承载学史,古代文献,蔚为大观。其中线装古籍凡1.9万多种、20余万册,属元、明、清旧椠及稿本、精抄本等善本古籍达800多种、万余册;部分秘籍佳本,以专制木箱庋藏,缥缃琳琅,古朴书香。此外,17世纪以来外国人记述中国的1000余种外文原版书、“五四”前后的一大批代表性报刊与民国文献,亦成馆藏特色之一。另有500多幅宋、元、明、清各代的名家书画和近万张金石碑拓,不乏稀世珍宝,弥足珍贵。
众所周知,地方文献中最为典型、丰富、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为方志,而地方志是研究地方史的最基本资料,它集中反映了某一特定区域的自然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状况,举凡一地的建置、沿革、山川、疆域、津梁、关隘、名胜、资源、物产、气候、天文、灾异、人物、艺文、教育、科举、民族、风俗等等,无不汇编于志乘。因此,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称地方志为一地之百科全书。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向以蒐辑福建古代地方文献及闽人着述为己任。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统计,全国流存至今的各地方志有8200多种(不包括专门志),福建的地方志现存约350种。而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全国各地方志多达2500多种,其中福建省、府、州、县、镇各种志书基本具备,共280多种(不包括专门志),是全国收藏福建地方志最多的单位之一,传世颇为稀见的达近百种之多。
此次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为了进一步开发地方志文献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于学术事业,与国内外著名图书馆合作,共同编辑出版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系列,我馆有幸忝列为合作馆之一。根据北京图书馆出版社订立的该《丛刊》收录原则,凡已收入《天一阁明代方志丛刊》(正续编)、《宋元方志丛刊》、《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正续编)、《中国地方志集成》、《中国方志丛刊》、《中国西北稀见方志》以及该《丛刊》已先期出版的各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所收入者不再重复收录之外,我们按照福建现行政区域依次遴选了:[正德]《福州府志》四十卷、[乾隆]《福州艺文志补》四卷首一卷、[弘治]《长乐县志》八卷、[崇祯]《长乐县志》十一卷、[万历]《永福县志》六卷、[嘉庆]《连江县志》十卷首一卷、[康熙]《同安县志》十二卷首一卷、[民国]《金门县志》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文徵二卷、[道光]《屏南县志》六卷、[道光]《莆田县志稿》不分卷、[嘉靖]《德化县志》十卷、[康熙]《惠安县志续补》不分卷、[乾隆]《永春州志》三十五卷首一卷、[乾隆]《铜山所志》不分卷、[同治]《南靖县志》不分卷、[康熙]《永定县志》十卷、[康熙]《漳平县志》九卷首一卷、[乾隆]《长汀县志》二十六卷首一卷、[正德]《归化县志》十卷、[乾隆]《泰宁县志》十卷首一卷、[道光]《清流县志》十卷首一卷、[康熙]《建阳县志》八卷首一卷、[道光]《建阳县志》二十卷首一卷、[永乐]《政和县志》四卷、[道光]《政和县志》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乾隆]《光泽县志》三十二卷首一卷、[咸丰]《邵武县志》十九卷首一卷、[民国]《重修崇安县志》三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等28种,汇编为《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
长期以来,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几代工作人员、尤其是古籍部的同仁,为了进一步做好馆藏古代文献的典藏、整理与研究工作,以使乡邦文献发扬深显,嘉惠士林,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一直坚持蒐辑遗逸,覼缕成帙,编目叙录,启示津梁。此次《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的汇编出版,除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外,亦是本馆古籍部同仁不懈努力、精诚合作的硕果之一。
我们相信,随着日月逾迈,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福建古代地方文献,必将愈发显示出其珍贵的历史价值。我们更期望,馆藏古代典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出更大的现实作用。
2008年1月于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