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名将传略 陈纳德 (克莱尔·李·谢诺尔特) 克莱尔.李.陈纳德
陈纳德
全 名:Claire Lee Chennault
生 卒:1893.9.3~1958.7.27
出 身:小业主
学 历:大学(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克里佛航空学校)
职 务:陆军第14航空队司令
军 衔:空军中将
夫 人:内尔·汤普逊(前妻);陈香梅(后妻)
子 女:前妻8个;后妻2个
参战经历:1941年在昆明空战和仰光空战中指挥志愿航空队即“飞虎队”击毁日军13架战斗机和14架轰炸机;1942年指挥航空特遣队对缅甸、桂林、衡阳、汉口的日军进行袭击。
著 作:《防御性追击的作用》、《-个战士的道路》。
名 言:等到最后一个日本人离开中国时,我会高高兴兴地离开中国的。
一、要强好胜 征途坎坷
陈纳德原名克莱尔·李·谢诺尔特,1893年9月3日出生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科默斯一个小农场主的家里。后来在路易斯安那州的乡下小镇长大成人。
陈纳德5岁时,母亲病逝,10岁那年,父亲娶了陈纳德的继母。继母是一位小学教员,给了年幼的陈纳德以“同情和爱的教养”。15岁时,继母不幸去世,但继母的教诲在陈纳德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陈纳德从小很要强,无论做什么事都想比别人强,比别人好。他学习很努力,每门功课都是名列前茅。中学毕业时,他以优异成绩考入路易安那州立大学,后又入克里佛航空学校攻读,并取得优异成绩。
从学校毕业后,陈纳德从1908年至1 913年,先后担任过密西西比州比洛克西商学院的英语老师,当过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基督教青年会的体育训练助理主任,还担任过得克萨斯州中学校长。
1911年12月25日,陈纳德与内尔·汤普逊结婚,他们先后生8个孩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陈纳德进入印第安纳州·本杰明·哈里逊堡的军官训练学校受训。3个月后,成为预备役中尉转入陆军通信兵航空处。
1918年秋,陈纳德到长岛米契尔机场担任第46战斗机队的副官,他利用工作之余学习飞行,克服了许多困难和阻力,终于掌握了飞行技术,并且在1920年3月得到飞行员的职值,从而转入正式飞行,与蓝天结下了不解之缘。
1920年秋季,陈纳德从新组建的陆军航空处得到正式任命。
1921年,被调到第94战斗机队,他是这个大队见习军官中成绩佼佼者。
1923年,陈纳德被调到夏威夷珍珠港的机场工作。这时,他开始研究新的航空战术,并领导他所在的队钻研各种新的战术。在一次演习之后,陈纳德根据他们所采用的战争方式写了一份报告,颇获好评,并引起上司的注意。在此后的15年中他担任过多种职务,其中包括1923~1926年在夏威夷担任第19驱逐机中队中队长。
1930年,陈纳德被保送到浮琴尼亚州兰黎空军战术学校学习。毕业后在亚拉巴马州马克斯韦尔基地的航空兵战术学校任战斗机的战术教官。
30年代,世界空军界被意大利军事理论家杜黑的空战理论所笼罩。杜黑主张,空军在作战中应集中大量远距离、运弹量大的重型轰炸机,将其分布在一些机场上,一有敌情,即以多个纵队对战略目标轮番进行轰炸袭击,而地面武器却无法形成对这些轰炸机的防御,这样经过3到4天的不断轰炸,就可迫使被轰炸国家求和。据此,欧洲的军事家断定,轰炸机一旦进入空中,它就无法阻挡。
在杜黑的“轰炸至上”理论的影响下,战斗机受到漠视。许多驾驶战斗机的好手,都不约而同地改习轰炸机了。
陈纳德对这一套理论持怀疑态度。他坚信,现代空战是不能没有战4机的;在未来的战争中,战斗机将像轰炸机一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然必须配备灵活有效的自卫武器。
为了证明自己的看法,陈纳德认真研究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记录。他根据已往的战例和自己的演练经验指出,过去战斗机离队俯冲目标,并进行一对一战斗的空战方式显然已经过时。交战时,在各种因素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交战双方的火力的差别不是火力单位的差别,而是火力单位差别的平方。就是说,一个由两架战斗机编队的机组攻打一个目标,这不仅是二对一而且是四对一的优势。他断定,两机小组是最容易运动的,并且最能集中火力攻击敌人的轰炸机或战斗机,同时又最能保护每一个进行攻击的驾驶员。另外,他还认为为了发挥战斗机的作用,必须做好情报工作,建立完整的警报系统。
一个思想和一种思潮作对,总是招致众多人的敌视。1931年,陈纳德针对“轰炸至上”的理论写了长达8页的批驳文章,寄给持这种理论的安诺德将军。安诺德将军看后便写信给陈纳德所在的学校查问:“这个混蛋陈纳德是什么人?”
陈纳德对这些责难毫不在乎,他坚持自己的观点。1935年,他编著出版《防御性追击的作用》一书,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此书出版后,其战术理论在美国陆军航空兵中有着一定的影响。他将书交给上司,希望能引起重视,结果却如沉大海,杳无音信。
陈纳德在马克斯韦尔基地还曾与威廉·麦克唐纳和约翰·威廉森组成“三人空中飞人”特技表演队,成为美国陆军航空兵公认的最好的特披表演队。
陈纳德技术精湛,但征途坎坷。他的战友都荣膺校官,可他已46岁肩上还扛着尉官的牌牌,这对于一个好胜心很强的人来讲,他的思想情绪可想而知。当时他的身体也不好,患有慢性支气管炎,低血压等病。于是他的上司顺水推舟,于1937年4月以上尉军衔让他退役。
二、来到中国 寻求发展
正在这时,陈纳德的好友霍勃鲁克从中国来信,问他是否愿意来华任职,条件是月薪1000美元,此外还有津贴、汽车、司机、译员,并有权驾驶中国空军的任何飞机。他答应了。1937年4月1日,他从旧金山启程来中国。
5月29日,陈纳德踏上中国的土地。6月3日,蒋介石、宋美龄接见了他。宋美龄曾在美国乔治亚州读书,陈纳德和她一见如故,此时,宋美龄任航空委员会的秘书长,实际上领导着空军。宋要他担任她的专业咨询。她将自己关于建设一支现代化空军的设想告诉他,并要他用书面的形式写下来,又讨论了他如何当顾问的问题。宋给他两架T-13式教练机,以便于他视察中国空军的现状。
次日,陈纳德会见了蒋介石的顾问端纳。端纳向他介绍了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事实,如上海、南京和当时的权力结构的政治情况。
陈纳德来华时,国民政府聘有意大利空军顾问,而由于当时美国政府不愿干预中国内部事务,只有小部分美国人以个人名义在空军服务。陈纳德发现,国民党空军无论在训练技术上还是在装备上都很不正规。从训练方法来说,意大利人对基础飞行训练很不重视,只是教授一些初级飞行课程,结果所有毕业的驾驶员除了起飞和降落,几乎再也干不了什么。白于当时的飞行学员多是从中国上层社会挑选来的,需要照顾学员的面子,所以洛阳航空学校由意大利教官所教出的学员个个都能毕业,但他们却既不能驾驶战斗机,也不能驾驶轰炸机。
国民政府从意大利进口的飞机和零件也都是劣质产品,战斗的实践证明,战斗机多是容易着火的废物,轰炸机只能作运输机用。在抗战开始前,国民政府名义有500架飞机,但实际上只有91架能起飞战斗。
当陈纳德即将完成对中国空军的考察时,抗日战争爆发了。战争正是检验自己空战理论的机会。他决心在蓝天上实现自己的抱负。他马上给蒋介石去电,表示愿意在任何能够尽其所能的岗位上服务。后来蒋介石回电接受了陈纳德志愿服务的请求,让他“即赴南昌主持该地战斗机队的最后作战训练”。
根据蒋介石的要求,陈纳德招募了部分美国飞行员组成了第14志愿轰炸机中队。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开始。第二天,陈纳德派飞机参战。轰炸机队奉命轰炸停泊在长江口上的日舰,但由于技术差,投弹偏离目标,击中了上海国泰旅馆和江中饭店,炸死了150多人。他对轰炸结果十分不满,但中国战斗机与日机作战的战果又使他高兴,他们在当日的空战中取得了胜利。
日机不断对上海、南京进行轰炸,使中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陈纳德根据以前在美国建立航空地面情报网的设想,在南京、上海、杭州三角地带组织了一个地面电话警报网,又挑选出一些优秃的战斗机驾驶员,来对付日军的轰炸机。这些措施立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当日机飞临时,早有情报到来,一架战斗机从日机上面俯冲下来,另一架从下面升空,而第三架则按兵不动,伺机进行攻击。日军轰炸机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下对南京连续袭击3天,一下子损失了54架,这时他们才明白,没有战斗机护航的轰炸等于自杀。
此后,日轰炸机改为晚上袭击,陈纳德又将在美国的设想拿到这里施行。他将探照灯布成格子形,当日机一临近即处于探照灯光中,敌驾驶员在灯光照射下,既看不到轰炸目标,也看不到攻击它的飞机。此时,陈纳德指挥战斗机驾驶员用最快的速度由下而上,背着探照灯对日轰炸机的肚皮开火。这一战法给日机轰炸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1937年10月,中国的飞机只剩下10多架,许多中国飞行员阵亡。陈纳德设法雇用了4个法国人、3个美国人、一个荷兰人和1个德国人,加上6个幸存的最优秀的中国轰炸机飞行员,组建了一个“国际中队”。他们成功地袭击了几个敌占区目标,造成日军的恐慌。但是一天下午,日军飞机袭击了机场,使国际中队的飞机全部被炸毁。
按照陈纳德与中国航空委员会所订的3个月合同,他的顾问任期到10月就满了。他有妻子和8个孩子,他留恋家乡农场大自然的风光。但他想到在中国有这么多的事要做,费了这么大的劲搞起的训练一走就完了,他又舍不得。这时,蒋介石、宋美龄也邀他留在中国一起参加抗战。于是他决心留下来。此后,他们也没有谈延长合同的事,每月照常发给薪金。
当时,美国政府对日侵华战争持“中立”态度,日本人知道美国顾间在华帮助中国,曾要求美国下令让所有在华的美空军人员离开中国。美国务院将此情况转告陈纳德时,陈斩钉截铁地回答:等到最后一个日本人离开中国时,我会高高兴兴地离开中国的。
1937年12月,南京失陷,陈纳德随军撤退到汉口。这时中国的空军几乎损失殆尽,只得靠苏联援华的飞机来保卫城市。
1938年4月29日,是日本天皇的生日,陈纳德和中国、苏联的空军指挥官断定这一天日机不会空袭,决定惩罚日本侵略者。陈要中国和苏联的飞机在前一天佯作撤离汉口,飞往南昌。飞机起飞后先在武汉上空盘旋,让人们(包括日本间谍)看到他们要撤离,当夜又溜回机场。29日清晨,日机从芜湖机场起飞,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飞临武汉上空。陈纳德事先侦得日军战斗机只有从芜湖到汉口一个来回的汽油,于是派了20架战斗机在城南拖住日军战斗机,使他们消耗大量汽油,在城市安排40架俄国飞机埋伏在高空,等日机折回芜湖时把轰炸机和战斗机分开,日军战斗机因缺油不敢去保护轰炸机,中苏飞机一队攻击轰炸机、一队攻击战斗机,将39架日机击落36架,只有3架轰炸机落荒而逃。这就是天皇生日的惨败。
三、组建航校 返关求援
1938年8月,根据宋美龄的要求,陈纳德去昆明筹办航空学校,训练飞行员。同时,在陈纳德的建议下,中国一些地区开始建立空袭警报系统,从沿海的沦陷区到西部地区,都使用收音机、电话和电报等各种手段,用以预报敌机来犯。当一架敌机离开基地时,靠近该基地的中国特工人贯即报告飞机起飞的时间、数量和去向,其他情报人员接到消息后即依次传下去,当敌机到达拦截区时,驾驶员已对敌机的情况了如指掌。1941年12月到1943年,美国志愿队和来华航空队得以取得对日空战的成绩,就是依靠这个警报系统。
1938年底,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飞机不断对四川进行轰炸。陈纳德明白,要对付日军的地面进攻和空中轰炸,空军是最好的手段,因此他在昆明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对学员进行严格的训练,不少人中途被淘汰。
这一时期,陈纳德曾在1939年回国同家人团聚,住了1个月,其余时间都在昆明航校。1940年后苏联空军援华人员陆续撤走,中国空军在数量上处于劣势,特别是飞机更为缺乏。这时的中国空军和日本飞机之比是1: 53,日本完全控制了中国的制空权。日轰炸机无须战斗机护航就可进行轰炸,据统计,仅1940年5月20日到6月14日,日军飞机对四川地区的空袭就达277架次,而中国没有1架飞机迎战,陈纳德在昆明航校的宿舍也被炸塌。航校仅有几架作训练用的飞机,学员毕业后也无飞机驾驶。
1940年5月20日,蒋介石召见陈纳德,要他去美国,设法搞到尽可能多的作战物资。
陈纳德是以蒋介石的军事代表的身份被派往华盛顿的,这种身份属“民间行政”,与外交无缘。他作为一个退役的上尉,在美国军方也没有什么分量。美国陆军航空队的阿诺德将军对陈纳德的空战理论非常反感,而且对陈在服役期间的印象颇为不佳。美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从来没有听说过陈纳穗其人和他的作战理论。
在这种情况下,为中国筹款、采购军需品等具体事情,都要靠常驻美国的宋子文的关系来办。当时宋子文以中国国防供应公司行政长官的名义驻在华盛顿。
宋子文向美国财长摩根提出要500架飞机的援助,但摩根认为美国政府不可能把飞机交给陈纳德。
1941年2月,罗斯福总统的经济顾问居里从中国考察回美,主张援华。居里在中国期间调查了中国空军的状况,他很赞成陈纳德关于建立空军的计划。罗斯福总统的一个亲密助手托马斯·科立被陈纳德口若悬河的游说打动,也在罗斯福面前赞扬这一计划。罗斯福决定对华进行军事援助,他要求国务院、陆军、海军和财政各部先拟一个计划。各部几经磋商后,决定暂缓向中国供应轰炸机,可先调拨一批战斗机,以把日本拖在中国,罗斯福同意了这一主张。但决定的事并不等于实现,战斗机的事仍困难重重。美国自己的军队需要飞机,它的欧洲盟国也预订了今后几个月生产的全部飞机。陈纳德急得四处联系,几经周折,最终得到100架P-40型战斗机,数量虽少,但是可解燃眉之急。有了飞机,飞行员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4月14日,罗斯福总统签署了一项命令,准许预备役军官和退出陆军和海军航空部队的士兵,参加赴华的美国志愿队。
1941年7月中旬,陈纳德回到中国时,除有68架飞机外,已有110名飞行员、150名机械师和其他一些后勤人员到达中国。
四、率领“飞虎” 打击日机
8月1日,蒋介石发布命令,正式成立中国空军美圉志愿大队,“由志愿来华参战之美国人员及航空委员会派赴该队之中国人员共同组成”,下辖3个驱逐中队,任命“陈纳德上校为该大队指挥员”。对此,陈纳德非常高兴。
志愿队的成员和代表中国政府的中央飞机制造公司签订了一年的合同,一年后回原部队,享受原有军衔。尽管合同上没有关于作战的条文,但在招募时,陈纳德对每个飞行员都说明了将同日本人作战,并规定每摧毁一架敌机有500美元的奖金。这支志愿队实际上是中国政府的雇佣军。由于这100多名飞行员中,半数以上没有驾驶过战斗机,因而作战前必须对他们进行专门的训练。为避免日本空军的袭击和供应上的方便,经与英国军方协商,训练基地设在缅甸同古附近的一个英国机场。
同古是位于丛林中一个破烂不堪的小镇,晴天热到华氏100度,雨天一片烂泥,电力供应时有时无。8月12日陈纳德一到,就有5名驾驶员和数名地勤人员向他递交了辞职书。陈纳德批准了他们的辞职。留下来的人牢骚满腹,但看到陈一大把年纪满脸的皱纹,也只好挺了下来。
陈纳德冒着酷暑,穿着短裤、短衫,头戴钢盔,爬上一个摇摇晃晃用竹子搭成的指挥塔,一手拿着望远镜,一手拿着麦克风,对飞行员进行指导。
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志愿队人员的技术、战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到1 1月,陈纳德在指挥塔上看到志愿队飞机在天空中俯冲翻滚,配合默契,脸上露出了笑容。
1941年11月,陈纳德美国志恩航空队按作战需要编为3个中队。第1中队为“亚当与夏娃队”,主要由前陆军飞行员组成,该队飞机均有亚当围着苹果追夏娃的图案;第2中队为“熊猫队”,该飞机未画熊猫而画有飞行员漫画像;第3中队为“地狱天使队”,由陆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飞行员组成,该队飞机均有姿态各异的裸体天使的图案。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志愿队立即进入战备状态。9日,陈纳德派机去曼谷侦察,发现日军正在那里登陆,机场上停有多架飞机。陈纳德听后火冒三丈,但手上没有轰炸机,无法采取行动。
7日,陈纳德率第1中队和第2中队到昆明,他第一件事就是使机场上的通讯和云南的警报网联系起来。20日,一批日机向云南方向飞来,警报网不断将情报传递过来。10时50分,昆明机场所有的飞机升空迎击,出师告捷。日入侵飞机10架,被击落6架,3架负伤,只有1架平安落地。志愿队仅有1架飞机因无油迫降在稻田里,飞行员负了轻伤,其余无恙。
志愿队的初战胜利,给了饱经日机轰炸的昆明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当天晚上,昆明各界为美国志愿队举行庆功会,报纸以头版头条报道战斗的经过,称美国志愿队的飞机是“飞虎”,从此飞虎队成为志愿队的代称。
12月23日,英军司令韦维尔请示将志愿队调往仰光,协同英军作战。陈纳德派第3中队转往仰光。同日,54架日机来犯,志愿队和英皇家空军迎战,击落日机32架,志愿队损失3架,英皇家空军损失4架。陈纳德担心仰光的警报系统质量低劣,会给志愿队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决定将志愿队撤回。由于缺乏志愿队酌飞机,英空军无力在缅甸作战,于是向伦敦告急。在英美联合参谋部和丘吉尔、罗斯福的干预下,蒋介石同意把志愿队留在缅甸作战。
在仰光上空两个多月的空战中,美志愿队捷报频传。这时志愿队大多在中国境内作战,在仰光作战的飞机从未超过20架,最少时只有5架,英美战斗机对日机的比例是1:4至1: 14。他们对日作战31次,共击落日机217架。
1942年2月3日,宋美龄致电陈纳德,要他出任驻华空军指挥官,军衔升为准将,任务是协助中国人训练空军。
陈纳德从一个鲜为人知的退役陆军航空上尉,一跃成为世界各地的新闻人物,美国和欧洲的记者蜂拥而至。陈纳德对记者采访的要求有点不知所措,他尽力满足他们,同时更加尽责地指挥着志愿队。
在美国,太平洋战争开始后,各个战场上的消息都不佳,战争正处于最黑暗的时刻。在一片枯燥无味、节节失败的新闻消息中,突然冒出陈纳德带领一小批“兵油子”取得辉煌胜利的消息,自然引起美国人的轰动和兴奋。陈纳德、飞虎队在好几百家报纸的头版得到颂扬,他们的照片出现在当地电影院的新闻片里,陈纳德顷刻之间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陈纳德也因此获得“飞虎将军”的美称。此后,腾空而起且头戴星条高帽的飞虎队愤怒地抓破日本太阳旗的图案,便成为美国志愿航空队及其所属作战飞机的著名的非正式标志。
英国人对飞虎队的胜利感到钦佩,丘吉尔也称赞他们说: “此等美国人在缅甸禾田上空的胜利,在性质上(如果不是在规模上的话)能够和不列颠之战,皇家空军在肯特忽布草园地上空所获得的胜利相媲美。”
陈纳德在盛名之下白然欣喜万分,同时也为志愿队的飞机损失和驾驶员的战斗减员而操心。他一边指挥战斗,一边忙着找油料、找零件。但更使他伤脑筋的是复杂的人事关系。
陈纳德被中国方面晋升准将后,马歇尔、阿诺德对陈纳德的提拔颇为恼火,他们决定限制陈的权力。为此,他们挑选了陈纳德在航空队战术学校的老冤家,曾经讥讽陈的空战理论的比斯尔做他的上司。陈纳德对这一决定十分生气,他愤怒地发电给居里,同时就比较合适的人选提出自己的意见。可是,居里只不过是总统的经济顾问,无法改变这既定的决定。
然而,陈纳德的烦恼到此并没有结束。1942年1月底,美国决定任命史迪威为中国战区参谋长。陈纳德很清楚,史迪威来华,马歇尔起了决定作用,因为他俩是老战友。这无疑对陈是不祥的征兆。
1942年1月,陈纳德命令以第1中队接替第3中队参加仰光空战。
1942年3月4日仰光沦陷。志愿队继续在缅甸活动,协同地面部队作战。这时日军有四五百架飞机在泰国、缅甸,而美英在缅甸只有30战斗机架和10多架轰炸机。面对优势的敌人,陈纳德指挥志愿队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术。他们在不同的机场起飞降落,使敌人无法获取飞机的数量和部署,并在飞机场制造假飞机迷惑日军,以待其轰炸。当日本空军集中兵力来挑战时,志愿队飞机避开锋芒,移往他处;当日机一无所获悻悻而返时,志愿队则乘机奔袭日本机场,摧毁刚刚着陆的日机。陈纳德这些空中游击战术激怒了日本空军,他们的电台警告志愿队放弃这种不正规的战术,否则将被作为游击队员,妥到不仁慈的待遇。
随着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部的组建,1942年4月,陈纳德及其美国志愿航空队被征召服现役,接受美国陆军第10航空队的管辖和补给。陈纳德颇不情愿地成为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史迪威的部下,开始为史迪威指挥的缅甸战役提供空中掩护。
日军进占缅甸,继而进犯云南。云南省主席龙云请求陈纳德给予支援,阻止日军跨越怒江。5月7日,蒋介石令陈纳德“倾美志愿队之全力袭击在怒江与龙陵间之卡车船艇等”,阻止日军前进。志愿航空队随即连续出击,袭击保山、腾冲、龙陵一带的日军运输队,企图强渡怒江的一队日军在志愿队的轰炸扫射下几乎全军覆没。志愿航空队的战斗行动,对巩固防线、稳定军心起了重要作用。
5月中旬,滇缅一带进入雨季,美志愿队大部移往衡阳、桂林一带,开始对驻华中的日军作战。
6月,陈纳德率司令部及2个中队前往桂林,仅在昆明和重庆留下数架F-40保护两个机场并对付来自缅甸和印度支那的日本空袭。美国志愿航空队不仅执行了桂林空战,而且执行了轰炸衡阳和扫射汉口附近机场以及长江船只的任务。
6月12日,志愿队在桂林上空一举击落日机8架,自己仅受伤1架,桂林人民为之欢欣鼓舞,集资2万元慰劳美飞行员。日军遭受打击后,飞行员上天心慌胆怯,因而要求增派飞机。
正当志愿队在空战中不断取得胜利之时,美国陆军部却作出将志愿队并入陆军航空队的决定。一些志愿队成员对此十分反感。有的提出,他们宁愿回家,也不愿意如此。
6月20日,美国陆、海两军种归并委员会成员来到中国,并同志愿人员谈话。史迪威和比斯尔一再声阴,美国志愿队如不接受归并,将不予补给,并允诺以一个完整的战斗机大队来替代志愿大队。
陈纳德参加了归并委员的谈话,尽管他认为最重要的事是打日本人,但没有责备那些要走的人。他反对归并,但他知道反对没有用,只好在表面上顺从归并委员会做工作。
1942年7月3日,陈纳德根据美国陆军部和蒋介石的命令,解散美国志愿航空队,而以志愿航空队部分队员为主组建隶属美国陆军第10航空队的第23战斗机大队。美国志愿航空队在缅甸、印度支那和中国作战7个月,以空中损失12架飞机和地面被毁61架飞机的代价,取得击落约150架飞机和摧毁297架飞机的战绩。美国志愿航空队共损失26名飞行员。
原志愿队共有237名队员选择了返回美国,有5名驾驶员、5名行政人员和29名地勤人员留下。美国志愿航空队成为历史。
五、筹谋攻日 再露锋芒
美国志愿航空队解散之后,该队所留飞机和人员归并美国陆军航空队第23战斗机大队,与派驻中国的第16战斗机中队组成美国空军驻华特遣队,隶属美军第10航空队。
陈纳德在美国志愿航空队解散的同时改任美国驻华航空特遣队司令,军衔仍为准将。第10航空大队的司令是比斯尔,史迪威终于使陈纳德居于自己麾下。
美国驻华航空特遣队下辖第23战斗机大队(包括第74中队、第75中队和第76中队)、第1 6战斗机中队和第11轰炸机中队。陈纳德命令第75中队驻衡阳,第76中队驻桂林,第16中队驻云南驿,第74中队留守昆明,装备B-25轰炸机的第11聂炸机中队则暂驻桂林和衡阳以轰炸印度支那、缅甸、泰国、香港、广州和汉口的日军目标。
美国驻华特遣队名义上有两个中队,但成立之初只有五六十架战斗机和轰炸机。由于大批身经百战的志愿队飞行员离开中国,因而战斗力实际下降了。此时,日军得知志愿航空队解散的消息,遂将原在南洋的第3飞行师团转到中国,企图一举歼灭新来的美国空军。
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编成后,陈纳德在给史迪威的一份电报中谈了自己对美国空军在华作战的打算。此时,史迪威刚刚经历缅甸的失败撤退到印度,对陈的计划很冷淡。
7月份,日本空军凭借数量上的优势,对华中尤其是衡阳基地的美国空军发起进攻。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军,陈纳德仍采取志愿队的空中游击战术,以奇袭和机动作战方式打击日军,到7月底,共击毁日军战斗机2架,轰炸机12架;自己损失战斗机5架,轰炸机1架。特遣队初试锋芒,粉碎了日军企图一举扫除在华美空军的企图,也表明该队有能力与数倍于己的日本空军周旋。
8月上旬,特遣队继续在华中上空打击日军,但因连续作战和替补零件短缺飞机得不到修理,使特遣队的战斗力减弱,同时从印度到昆明的空运量有限,满足不了特遣队的需要。特遣队之所以能战斗下去,除了依赖比较健全的警报网以外,还靠中国人在特遣队进驻机场之前已储存好汽油、弹药,尽管这些东西的型号和口径五花八门,但能凑合着用,特遣队的飞行员有时用口香糖的胶泥堵补油箱上的弹孔,有时用胶布粘贴身土的窟窿。食品无法运来,就食当地宰杀的猪牛和蔬菜,喝惯了咖啡的美国大兵就喝当地产的茶。另外,特遣队的指挥系统复杂得令人难以置信。史迪威在重庆和新德里均设有司令部,两地相距2000英里。比斯尔的第10航空队司令部设在新德里,陈纳德大部分行政问题都得向他请示。有时为了一件事,要把信先送到新德里,再由那里转到重庆。这一状况使陈纳德焦虑万分。
8月13日,陈纳德又向史迪威递交了一个较为积极的驻华空军对日作战计划。
史迪威将陈的计划搁置到9月初,才由自己的参谋班子制定出一个空军计划来回答陈纳德。史迪威在这个计划中规定驻华空军特遣队的主要任务,是保卫从印度来昆明的驼峰空运线和辅助地面部队进攻缅甸。陈纳德在给史迪威的回电中,同意保卫驼峰空运线为首要任务,但他仍要求史迪威同意他对日军发动进攻,使驻华特遣队成为一支独立的进攻力量。陈纳德不愿做一个执行防御任务的配角,他要做一个叱咤风云的主角,担负独立的作战任务,在中国上空大显身手。显然,他们两人在使用空军上有不同的看法,这也是两人发生尖锐矛盾的主要原因。
10月初,罗斯福总统的特使威尔基访问中国,陈纳德向威尔基全面阐述了他的空中作战的计划,而后将该计划成文由威尔基转交给罗斯福。这封致罗斯福关于美国空军在华作战的信,被美国史学家称为“有关战争的特别文件之一”。陈纳德在信中认为,只要有由105架新式战斗机、30架中型轰炸机和几架重型轰炸机组成的美国空中力量(需要得到一定的补充)并保持印度与中国之间的空中补给线,就能在一年之内摧毁日本酌空中力量。信中还流露出陈纳德的自信和对史迪威等构想的不满。
罗斯福总统对此颇感兴趣。11月初,他曾计划召陈纳德到华盛顿与他面谈在华作战问题。当时史迪威主张反攻缅甸,罗斯福等对此也表示支持。但英国方面对此消极,蒋介石则明确表示中国军队将不参加缅甸作战,因而反攻缅甸作战的计划无形取消。在此情况下,罗斯福要陆军参谋长马歇尔考虑让美国空军首先在中国对日军发动进攻,建议给陈纳德100架飞机,并提出为了更好地发挥陈纳德的积极性,让他脱离史迪威的管辖来“唱主角”。
陈纳德绕过史迪威和马歇尔与罗斯福直接联系并施加影响,对此,史迪威和马歇尔颇为不满。因而,马歇尔竭力反对陈纳德的建议。他认为陈纳德的空战计划近乎荒唐。由于两人意见大相径庭,致使陈的计划一度搁浅。
1943年1月,在卡萨布兰卡会议前夕,蒋介石致电罗斯福表示支持陈纳德的空中战略,在此之前,蒋介石指示威尔基通过有关人员向美国政府表示,希望陈纳德握有全权,同时还以和陈纳德相同的口吻指责史迪威等不懂空中战略的基本原则,不知道空军在战场的重要作用。1月9日,蒋介石给罗斯福的电报中正式提出:中国战场对日作战的首要任务是空中进攻,同时表示对缅甸作战持“谨慎态度”。蒋介石的电报,既表明了他支持陈纳德的空中战略,又反对了史迪威的整训国民党军队的计划和反攻缅甸的企图。当史迪威知道电报的内容后,把这封电报归咎于陈纳德,认为是陈使他陷入困境。史原来就不同意陈的空中战略,蒋介石的电报无异于火上加油。
但蒋介石的电报对罗斯福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当即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上决定:“加强陈纳德驻华空军,增派人员,使之有效作战”,并明确空中进攻是“当务之急”,应优先于缅甸作战。会议结束后,罗斯福和丘吉尔联名致电蒋介石,通知他已决定 “立即支援陈纳德,使他不仅可以攻击日军重要航道,也可以攻击日本本土”。
六、争制空权 赶史迪威
1943年3月10日,在罗斯福的过问下,美国陆军航空队将驻华航空特遣队编为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陈纳德晋升少将司令。该队计划实力为第23战斗机大队、第51战斗机大队(辖两个战斗机中队)和第308轰炸机大队(辖4个重型轰炸机中队,装备B-24)、第34轰炸机大队(辖3个中型轰炸机中队,装备B-25)。
第14航空队成立后,美国军方对罗斯福“加强陈纳德”的指示进行抵制和拖延,陈纳德的处境和以前别无二致。4月底,陈纳德和史迪威应召返美讨论在华军事战略问题,空中战略成了美国决策层争议的中心。陈纳德到华盛顿后向参谋长联席会议递交了一份《在华作战计划>,重申他的空中战略。
陈纳德的计划遭到史迪威的坚决反对。
但蒋介石积极支持陈纳德。就在陈到美国后,蒋几次致电罗斯福,并通过在华盛顿的宋子文、宋美龄告诉罗斯福,他将集中所有的资源,“致力于空中攻击之准备”。
支持蒋介石是罗斯福的基本态度,罗斯福怕蒋介石垮下来。于是,在5月中旬的英美首脑华盛顿会议(即三叉戟会议)上,罗斯福强调了中国危机四伏的局势,认为必须支持蒋介石,因而 “空中意义重大”。5月18日,罗斯福接见宋子文,明碲保证立即加强美国驻华空军,以不使中国战场形势恶化。由于马歇尔的坚持,罗斯福总统搞了平衡,在批准陈纳德空中战略的同时,也赞同继续准备反攻缅甸作战。
陈纳德从美返华后,首先在指挥权上与史迪威发生了冲突。5月底,史迪威的参谋长贺安通知中国军事当局,今后中国对美国空军的作战要求须由史迪威驻重庆总部转达,如果美国空军接到中国方面的命令,必须先征询美军重庆总部,然后方可执行。史迪威想通过对陈纳德的约束来限制美国驻华空军的作战权,以保证缅甸战役能顺利进行。
此时的蒋介石毫不相让。6月中旬,蒋介石直接命令陈纳德配合中国军队在洞庭湖一带作战,连续4天轰炸藕池口和石首。但史迪威却命令陈不得去轰炸。6月24日,蒋介石召见陈纳德得知此事后,十分愤怒,立即决定以后给陈纳德的命令由中国航空委员会直接转达,不经史迪威重庆总部。为了使陈纳德脱离史迪威的指挥,蒋介石于7月12日致电罗斯福,要求将陈纳德提升为中国战区空军参谋长。
罗斯福收到蒋介石的电报,立即召集霍普金斯、马歇尔等在总统卧室举行会议。罗斯福总统对空中战斗寄予厚望,因而倾向于蒋介石的主张,同意陈纳德“独立于史迪威的指挥”。但马歇尔竭力反对,他认为陈纳德是一个战术上的天才,但他是中国政府出钱雇佣的人,受蒋介石的影响较深。面对这种情况,罗斯福在蒋介石和马歇尔之间采取了折中的办法。7月1日,他致电蒋介石,同意让陈纳德担任中国空军(而不是中国战区)参谋长。
指挥权限的扩大使陈纳德开始发动计划中的攻势作战。从7月下旬起,美日双方为争夺制空权在华中上空展开了激烈空战。日军以其他战场抽调而来的优势兵力,在华中的衡阳、零陵和桂林等地对美空军频频发动进攻。陈纳德指挥美空军,依靠“精密的情报通讯网,以对空通讯之绝对优势,完全掌握了制空权。仅在7月下旬8天的空战中,美军就击落日军飞机62架,自己仅损失3架。
美空军掌握了制空权之后,即对长江和北部湾的日本轮船进行轰炸,并接连袭击汉口、香港和广州的机场、码头,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10月,第14航空队组建中美混合飞行联队。1 1月,位于衡阳东部的遂川机场建成。同月25日是美国的感恩节,陈纳德指挥轰炸机远征日军在台湾的机场。清晨,15架战斗机掩护14架B-24型重型轰炸机呼啸升空,飞机低空飞过江西、福建省,穿越台湾海峡,直指台湾新竹机场。他们出敌不意,争先恐后打掉了企图拦截的日20架战斗机中的15架。机群横扫了整个日军机场,炸弹和机枪子弹全部倾泻在跑道两侧的日本飞机上,把机场上的42架飞机全部摧毁。战斗结束返航时,护航战斗机几乎耗尽了最后一滴油才飞回大陆,幸运的是所有参战飞机无一损伤。陈纳德兴高采烈,专门派一架C-40运输机运来火鸡,让大家美餐一顿。
从7月至年底的半年时间中,第14航空队南征北战,共执行作战任务358次,出动飞机3519架次,迫使日军改变作战战术。
尽管第14航空队战绩引人注目,但它却没有完成陈纳德在4月底提出的作战任务。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除了飞越鸵峰的运输力有限以外,主要是物资分配权在史迪威手里,史迪威是不会让陈纳德顺心的。另外,原来应诺在7月中旬增派给第14航空队的两个战斗机中队和两个轰炸机中队也没有兑现。9月份,第14航空队队中实际上只有85架战斗机和9架轰炸机。为此,陈纳德向罗斯福求援。他告诉罗斯福,由于作战物资缺乏,第14航空队的轰炸机不能“自由作战”,增补的飞机又没有按计划到达,因而“延迟”了对日作战的进程,使第14航空队“无法完成预定任务”。
罗斯福对陈纳德的请求高度重视,在罗斯福的干预下,驼峰空运量至1 943年12月突破了1万吨,第14航空队的物资供应状况也因此得到改善。补充飞机亦源源运抵中国。
12月,陈纳德根据华东和云南两个主要战区的作战需要,组建第68混合联队和第69混合联队。以东经108度为界,以东为68联队作战区域,联队总部设在桂林,以西为69联队作战区域,联队总部设在昆明。
1943年秋季,陈纳德提出第14航空队在1944年的作战计划,把日本运输船只和空军作为重点打击对象,并强调了物资供应的重要性,他将这个计划呈送给美军中缅印战区司令部后,又写信给罗斯福总统寻求支持。
陈纳德的作战计划遭到史迪威的断然否决,史迪威以战区司令部的名义答复他:“目前之储备及燃料使我们尚无能力从后勤上支持这一计划。”罗斯福在10月底就陈纳德的计划回电:“你是医生,我同意你的诊治。”然而不久,罗斯福的看法却发生了重大变化。
1944年初,日本大本营决走发动豫、湘、桂战役(一号作战),企图打通大陆交通线,摧毁美国驻华空军基地。
日军在黄河流域的调兵遣将引起了美国空军的警觉。2月中旬,陈纳德第一次发出警告:日军可能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在4月上旬,陈纳德接连致电史迪威,报告中国局势危在旦夕,请求增加物资供应。
可是在陈纳德发出日军进攻的警告时,史迪威正在缅甸的丛林中指挥反攻。罗斯福也两次致电蒋介石,以强硬的口吻要求驻云南的军队跨过怒江入缅作战。史迪威担心关于日本大举进攻的消息会影响中国军队出兵缅甸,因而命令陈纳德不得将此情况报告蒋介石,并拒绝增加对第14航空队的物资供应。
局势十分严重,陈纳德不顾史迪威的命令,还是将情况向蒋介石作了报告,说:“日本威胁已近,事不宜迟。”4月中旬,蒋介石又接到罗斯福催促其在云南发起攻势的电报。而陈纳德此时却要求蒋介石调动华中部队对付日军,并请求史迪威将在滇缅作战的第14航空队所属的69联队调往华中,这显然与史迪威的主张背道而驰。恰在此时,史迪威重庆总部的情报却表明,日军在黄河两岸没有进攻能力。这一错误的情报使史迪威认为陈纳德在以空中攻势干扰缅甸作战。为此,史迪威要求美国军方解除陈的第14航空队司令一职,让他专管中国空军的训练作战。由于美军方考虑到陈纳德在蒋介石那里的特殊地位,没有这样做。但陈史二人的宿怨又加深了一层,使两人在面临日军进攻的严重局势中难以协调一致。
4月17日,日军开始“一号作战”。国民党军队一触即溃,整个中国哉场局势骤变,引起美国的严重关注。5月11日,蒋介石在重庆召见史迪威驻重庆的代表,要求将在成都守卫B-29轰炸机的第14航空队的战斗机移至河南南郊,支援洛阳一带的中国军队。
与此同时,陈纳德再次向史迪威告急,要求每月给1万吨物资,并准予借用B-29型轰炸机的储存物资。接着,他又写信寻求罗斯福的支持。但这时的罗斯福已“接受了史迪威认为蒋介石没有能力使中国在战争中发挥作用的看法”,因而也“抛弃了蒋介石与陈纳德提出的依靠空军制胜的论点”。
6月,陈纳德指挥第14航空队进攻湖南的日军,袭击日军的航运,轰炸日地面部队的桥梁、营房,配合地面部队作战。但由于油料告缺,致使第14航空队无法进一步扩大战果。
8月上旬衡阳失守,衡阳机场被日军占领。
10月、11月间,美空军频频出击,袭击日长江航运和京汉铁路运输,给日军的物资供应造成很大的困难。但由于国民党军队作战不力,第14航空队的这些战绩不能对整个战局产生更大的影响,日军仍继续南下。11月初,桂林、柳州相继失陷,日军完成“一号作战”任务,华中机场尽落入日军之手。陈纳德对国民党将领的无能破口大骂,但他对蒋介石消极抗日的思想仍毫无认识。
当美空军在华中作战时,第14航空队所属第69联队正在云南前线配合中国军队进行滇西战役。
1944年春,国民党在河南战场的溃败,证明了史迪威关于国民党军队不堪一击的说法。为了有效地打击日本,史迪威曾提出武装八路军的意见。6月,罗斯福总统派华莱士副总统来中国,“说服蒋介石同共产党人谈判”。蒋介石当然下同意这样做。蒋在同华莱士谈话中,“历数了史迪威不满足第14航空队许多需求的做法,并说他本人‘对史迪威将军对事物的分析判断缺乏信心。,,’
史迪威同蒋介石闹得不可开交,陈纳德从中火上加油。罗斯福面临着要蒋介石还是要史迪威的选择。1944年10月18日,罗斯福总统决定:立即调回史迪威。“陈纳德在昆明听到这消息后欣喜若狂。他的老对头消失了”.
七、不满改组 辞职返美
史迪威离开后,魏德迈于1944年10月31日来华接替他为美军中国战区参谋长。罗斯福和三军参谋长从史迪威与蒋介石的关系中学到了东西,他们给魏德迈规定了一系列的新任务和新作用。魏德迈并不像史迪威那样对蒋介石及其将领冷嘲热讽,他讲策略,不使人感到紧张,并注意小节,因此他的建议很合蒋介石的胃口,魏德迈与陈纳德的关系也是如此。
魏德迈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让陈纳德施行“幼虫行动”,将两个中国师、新六军司令部、一个重追击炮连、一个通讯连和两所战地外科医院返回中国。
这时第14航空队的实力也大为增强,共有人员17473名、535架战斗机、109架中型轰炸机和47架B-24重型轰炸机。补给的物资也剧增,1 944年11月为14729吨,到1945年7月陆续增加到了71042吨。
此时,第14航空队有36个战斗中队,分属第68和69混合联队、中美混合联队、第312战斗机联队。陈纳德将第69联队派往昆明,该联队由第51战斗机大队和第341轰炸机大队(中型)组成,任务是保卫驼峰航线和中国的西南,他让第68混合大队(由第23战斗机大队和第118战术侦察中队组成)承担支援京汉沿线的中国地面部队和维持一个地区性反击战役的任务。由第3战斗机大队、第5战斗机大队和第1轰炸机大队(中型)组成的中美混合联队被派到华中地区、黄河流域,甚至到宁、沪地区,由第311战斗机大队的3个中队组成的第312战斗机联队原来的任务为保卫成都,现在被改为拦截华北和华东的铁路线。
由于实力得到加强,陈纳德在昆明的记者招待会上宣称,现在“我们可以集中力量攻击日本的空军基地、航运和交通了”。
在对日作战的最后几个月中,第14航空队在中国上空纵横驰骋,四处出击,每月出动飞机三四千架次,对日本空军和机场进行了歼灭性打击。在美空军的连连打击下,日空军士气涣散,毫无斗志。4月,美空军在中国上空仅遭遇到3架日机。5月20日,由于日机大部用于保卫本土,在中国仅留42架战斗机和18架侦察机,致使日机失去了应战的能力。从5月15日到7月1日第14航空队在中国上空未遇任何敌机。
与此同时,在第14航空队的轰炸下,日军在长江的布雷和航运几乎陷入瘫痪。第14航空队还配合地面部队进行了豫西、鄂北战役和芷江战役,给中国地面部队以有力的支援。
正当陈纳德指挥第14航空队顺利进军时,一连串不祥的征兆相继出现,以致影响到他在中国的地位。
首先是蒋介石对他的怀疑。1944年7、8月间,日军的“一号作战”攻势正在进行,直按危及华南桂林、柳州、衡阳的机场。陈纳德力图不让日本取得这一批基地,因此他赞成立即给第9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以武器,当时该部正在桂林地区奋力阻击日军。陈纳德也知道薛岳不是蒋的嫡系,也不受蒋的青睐,但他当时根本不管政治上的风波,还是在衡阳向薛岳空投了一批弹药。
蒋介石是不容他人染指军用物资的,即使陈纳德这样的人,蒋也不会饶他。
自史迪威离华后,马歇尔等人就开始考虑改组在亚洲的陆军航空队。1945年1月,驻印度美军航空兵司令斯特拉特迈耶草拟了一份建议,将所有驻缅甸和印度的空军调往中国,由驻华的空军司令部指挥第10和第14航空队。这一建议在1月中旬的密支那会议上得到魏德迈的赞成,驻印军代司令索尔登特也同意。陈纳德表示反对,理由是后勤工作无法跟上一下子涌来中国的那么多人。
陈纳德的反对无力,没有得到华盛顿的支持。
6月20日,魏德迈在成都召开了一个由在华所有将军参加的紧急会议。会上,魏德迈念了阿诺德的特别信件。信中说,马歇尔和阿诺德都希望对中国空军进行的改组能按计划执行,不管后果如何。实际上,马歇尔和阿诺德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赶走陈纳德。对此,陈纳德心中也是清楚的。
对于陈纳德这样的结局,蒋介石是完全可以干预的,但是,由于陈纳德犯了他的忌讳,这次他没有过问。
7月6日,陈纳德提出辞职,魏德迈等立即批准并任命了斯通将军接替陈纳德指挥第14航空队。
陈纳德辞职后即到中国各地作辞别旅行。他飞越日军的前线与薛岳会晤,并告诉薛:所有美国的军火都要运到华西的新军那边去,也许他得不到援助了。两人挥泪而别,
陈纳德在中国8年,为打败日军立下了很大功劳,中国人对他去职的依恋是自然的。蒋介石设宴为他送行,并授与中国最高荣誉——青天白日大蓝绶带。
1945年8月1日,陈纳德“带着十二分的愤怒和失意离开中国”。
据称:1942年7月以来,陈纳德率部摧毁2600架敌机,击沉和击伤敌大量商船和44艘海军舰船,己方损失500架飞机。
八、重返中国 助蒋内战
陈纳德回到了美国。在遭到沉重打击之后,他无论感情上还是体力上都已精疲力竭。回到美国几天以后,日本投降了。他想到自己在最后不能参与其事感到十分难受。他说:“8年来我唯一的雄心是打败日本,而现在我却被褫夺参与那最后的胜利的权利。在战胜日本后,我热切希望能够在东京湾登上密苏里号战斗舰,看看日本人正式宣称他们的战败”。可是没有人邀请他。更使他难受的是,他的老对头史迪威倒从冲绳被请去参加了受降仪式。
陈纳德在美国的处境也很不妙,除了身体的情况外,他和妻子内尔分居多年,关系恶化,8个孩子都已成器离家,他独守空房。有人劝他竞选州长、参议员,但他缺乏政治经验,干别的威望又不够。陈纳德此时已55岁,在经历了几十年风风火火的戎马生涯之后,现在这样无所事事的寂寞生活对于他来说等于自杀。他在美国已无选择的道路,他想起在云南时,曾与龙云讨论过一旦战争结束,成立一个省一级航空公司的事。但不久他得知龙云已被蒋介石以武力夺去了权力。此时他的好友威劳尔打算在中国办航空公司,他很想利用陈纳德在国民党上层的老关系,于是和正在考虑出路的陈纳德一拍即合,两人于1945年12月离开美国来到上海。
陈纳德重返中国,受到蒋介石、宋美龄的欢迎,宋美龄并答应为他帮忙。经过陈纳德在中国上层朋友和美国朋友的帮忙, 1946年10月25日成立了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不久即成立民航空运队。他们买了15架C-46和4架C-47飞机,经修理后飞到中国,在上海设立了总办事处。飞行员是前志愿队,第14航空队的伙伴。到1948年秋天,民航队有1100名职员分布在全中国,其中85%是中国人。
1947年1月底,“行总”驾驶员驾驶印有“飞虎”标记的飞机,将一批批救济物资运往中国各地。但民航空运队的目的是盈利,他们运送救济物资赚不了钱,于是陈纳德和威劳尔到南京去见蒋介石。蒋同意对合同进行修改,允许民航空运队运载中国批准进口的东西,其中包括走私贩毒,牟取暴利。到7月,空运队就开始赚钱了。
在1947年一年中,民航空运队飞了约200万英里,运送了700万吨货物,盈利颇丰,偿还了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预支的款项。
这时,陈纳德与原妻内尔离婚已一年多,一直过着独身的生活。1947年12月21日,他在过了57岁生日后不久,与曾多次采访并报道他及其部属的23岁中国记者陈香梅姑娘(英文名字为安娜)结婚,后来生有2个女儿。
按熙民航空运队原来与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签订的合同规定,只要该署存在,空运队就应不断工作。此时国民党在军事上处处失利,蒋介石也需要他们参与内战。1948年1月,陈纳德与国民党政府草签了一个要空运队继续工作的协议。此后,陈纳德帮助蒋介石空运军队、武器,进行内战。沈阳被解放军围困,他们将食品运进沈阳城,扔下大量照明弹和炸弹。
淮海战役中,他的民航空运队帮助国民党补充给养。在太原被包围的情况下,他利用青岛为基地,每日补给太原200吨食品。他们对阎锡山的援助一直持续到太原解放。
1949年11月,陈纳德策划“购买”业已宣布起义但被港英当局非法扣压的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在香港的飞机和其他财产,最终获得成功。陈纳德的回忆录《战士的道路》于1949年在纽约出版。1950年6月,民用航空运输公司由美国中央情报局花100万美元购得,将空运队改为控股公司,陈纳德任公司董事长。
空运队被中央情报局控制后,飞机可以在日本的冲绳、东京和汉城等地起飞,向中国大陆撒传单、空降物资和武器弹药等,支援国民党残存的军队、特务和土匪。这些活动遭到人民解放军的反击,不少飞机被击落,驾驶人员被俘。空运队还参与了朝鲜战争、越南奠边府战役。1953年底应蒋介石的要求,将溃逃到缅甸的国民党残兵2000名、家属300名运到台湾。1954年又从泰国运出了3000名士兵、500名家属。
1956年陈纳德仍然是空运队的董事长,但很少为空运队办事。1957年他在医院体检时发现肺上有一个恶性肿瘤,同年8周进行了手术。2个月后陈纳德携妻和女儿回到台北,出席了空运队的会议。
1958年7月15日,艾森豪威尔总统要求国会晋升陈纳德为中将,18日,美国国会通过晋升他为空军中将的法案。
7月27日,陈纳德在华盛顿去世,终年67岁。
更多阅读
转载 美国黑市拳之王杰克森胡是中国人资料 地下黑市拳赛视频
原文地址:美国黑市拳之王杰克森胡是中国人资料作者: 秋风客原文地址:美国黑市拳之王杰克森胡是中国人资料照片作者:毛泽倩 世界上KO率最高的格斗比赛是什么?泰拳比赛?自由搏击比赛?无限制格斗比赛?这些比赛的KO率的确很高,但和黑市拳赛相
我家电影院 美国明星约翰尼·德普1-21部 22 约翰尼德普女儿
我家电影院 美国明星约翰尼·德普1-21部播放列表大毒枭导演:泰德·戴米主演:约翰尼·德普 佩内洛普·克鲁兹 弗兰卡·波坦特年代:2001看点:剧情公众之敌2009
美国名将传略 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 布莱德雷将军
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全 名:Omar Nelson Bradley尊 号:大兵的将军生 卒:1893.2.12~1981.4.8出 身:农民学 历:研究生(西点军校,陆军军事学院)职 务:第12集团军群司令、陆军参谋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北约军事委
美国名将传略 罗伯特·爱德华·李 罗伯特
罗伯特·爱德华·李罗伯特·爱德华·李全 名:Robert Edward Lee绰 号:大理石样板、李婆婆生 卒:1807.1.19~1870出 身:贵族学 历:大学(西点军校)职 务:南北战争时期南方联盟军总司令、华盛顿学院院长军 衔:上校夫 人:玛丽·卡斯蒂斯子 女:
美国名将传略 H·诺曼·施瓦茨科普夫 罗德与施瓦茨
H·诺曼·施瓦茨科普夫H·诺曼·施瓦茨科普夫全 名:H.Norman Schwarzkopf生 辰:1934.8.22出 身:军入学 历:研究生(西点军校、陆军军事学院)职 务: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员、海湾部队总司令、多国部队司令军 衔:四星上将夫 人:布兰达·赫尔辛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