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影集—南京路 组图 老上海电影明星



1865年,工部局命名租界内首批马路,南京路列第一,故俗称“大马路”。由此,与之平行的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广东路、北海路依次被俗称二至六马路。当时,工部局把与外滩平行的马路用中国省名命名,如四川路、江西路、河南路等。而与外滩垂直的马路,则用中国通商口岸的城市名命名。唯一例外的是广东路,将省名与市名搞混了。英语“Canton”原本应译成“广州”,不知哪位愚笨的洋泾浜通事,却将其错译成“广东”,以讹传讹,沿用至今。广州路是在杨浦区的一条小马路,原名科隆布路,1915年更名光州路,1943年又名广州路(因五马路错译成广东路,才将路名冠以杨浦的这条马路)。

图为清末时期南京路,华商、华铺,清一色华人风景。







清末时期的南京路并不是一条重要的马路。南京路在开埠前已开辟,说是马路,其实是条小道,西侨称其为“花园弄”,因这条小道北面于1850年建的花园而得名。此花园位置现难以考证,但肯定是比外滩公园更早的公园。开埠初期,西侨被隔离于租界内,两百多英亩的地盘,人口不足百人。做完生意,百般无聊,于是由绅士带头,搞“星期六义务劳动”,在花园里种植梧桐树和郁金香等,寄托乡思。与花园同期修建的还有第一代跑马场(1850年,即今南京东路河南路口)。图一为1874年南京路劳合路(今六合路);图二为1883年南京路西段。



早期的南京路(今南京东路,下同),是一条很中国化的马路。1880年代之前,租界商业集中在南面的广东路、福州路,而南京路是中国寓公们的乡间居住区,尚未开发成商业街。图为1890年南京路,左侧前排为会审公廨。





:二十世纪初,南京路已具流光溢彩的繁荣。这里的马路最宽,商店大且洋派,已先后取代了福州路、广东路,成为上海的商业中心。图一为1903年外国商团马队途径南京路;图二为1902年义勇队行进在南京路。





虹庙,道教庙宇,位于南京东路496号直隶路(今石潭弄)口,又称保安司徒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 (1573—1619年)。庙东侧的“保安坊”(486号)因庙而得名。南北市的妓女是此庙的常客,她们成群结队来这里烧香,白墙黑瓦,绿树红裳,煞是好看。据说,四马路(福州路)的青楼女子也好买卖股票,她们认定此庙会给自己带来好运,去汉口路证券交易所下单前,总会来此烧香。图1:1937年的虹庙,主供“保安司徒”;图2:庙中女香客;图3:1930年“虹庙”,新年香客盈门,乞丐盯上了“长三”。



南京路23号(或外滩19号),这里早在1850年代初就建起了3层楼的中央饭店(Central Hotel,见图左侧第一幢楼)。1903年,中央饭店改组为汇中饭店。1865年4月3日,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成立,租用该处营业,直到1874年。图为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之南京路外滩。
老上海影集—南京路 组图 老上海电影明星



1882年7月中国第一个电灯在上海南京路点亮。上海是国内生产和使用照明电器最早的城市之一。清光绪八年(1882年),上海建成第一家由英商投资的发电厂,开始供应照明用电,开创了上海使用电灯的历史。



1882年7月中国第一个电灯在上海南京路点亮。上海是国内生产和使用照明电器最早的城市之一。



在英租界,通向外滩的马路大多有一个特点:以河南路为界,在马路东段近外滩的大楼建筑大多是西式的,而马路西段,风景突变,俯卧在这些大楼之下的是两三层中式小楼房,经营着本土商业、娱乐业。图一为1920年代南京东路东段马路街景;图二为1920年代南京东路西段华商云集马路街景。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南京路,成为上海乃至中国的商业中心,集中了中国商界最著名的商号。如,康熙五十六年创办的“澄明斋”眼镜店,后改名吴良材,1923年从南市小东门迁至南京路;1882年从汉口迁来的蔡同德药店;创始于1897年的沈大成点心店,于1924年从湖北路迁入;1875年创办于杭州的王星记扇庄,于1942年迁入;1858年开设于盆汤弄(今山西路)的苏州五芳斋,于1911年迁入;创办于1862年的老介福,于1935年迁至南京路;还有宁波迁来的邵万生,专做南北货等等。图为冬裘夏葛,中西土洋,一应俱全的南京路(1923年)。



一个奇异的现象是,尽管外资力量在上海十分强大,但中资、侨资在南京路的商业零售业中却占了更大的比重。1920年代,上海出售“环球百货”的四大公司:永安、大新、先施和新新都坐落在南京路上。图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南京路上新崛起的华商百货楼宇。



亨达利钟表店,位于南京东路262号河南路口(如图南京路河南路口东望,北侧路口即亨达利)。清同治三年,法国侨民霍普兄弟开设霍普兄弟公司,主营钟表,兼营欧美侨民日用生活品。图为二十世纪初南京路河南路口。19世纪末,由德商礼和洋行经营,迁南京路抛球场营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礼和洋行担心德、英交战带来麻烦,将商店转让给行内买办和账房虞乡山等经营,改名亨达利钟表总公司。1917年,转卖给美华利钟表店孙梅堂。此后,业务并入美华利,仍沿用亨达利店名,专营进口高级钟表,撤销洋酒杂货经营。与洋商关系密切,货源充足,生意兴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马克和法国法朗贬值,亨达利低价购进手表数万只,在上海销售,获利数倍。1927年,在南京增设亨达利分店。此后,在全国各地开设25家分店,成为“钟表大王”。在同业中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南京路西段的“土”和靠外滩东段的“洋”,这种反差到今天还依稀可辨。当年南京路外滩两侧有两座亚洲最豪华的大饭店:汇中饭店(1906,今和平饭店南楼)的古典风格和华懋饭店(1929,沙逊大厦,)的现代奢华。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永安”等四大公司的创立,打破了南京路中西、土洋之间的悬隔。南京路上的商店或公司既引进西洋名品,又采购并出售内地特产。至1930年代,南京路成了“地球上最世界主义化的马路”。图1:南京路东段,洋商百货楼群(1931年);图2:南京路西段,华商百货大楼耸立。







1937年8月,日军轰炸上海,租界沦为孤岛,难民蜂拥而入,南京路在战乱中也未免遭到“误炸”(如先施公司门前等地),但修复之后,还是呈现“孤岛繁荣”,继续它的“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句)的醉生梦死。图1:远处杨浦江湾浓烟四起,近处可见闸北被轰炸;图2:炮火后的南京路口;图3:战火后惊魂未定的中外市民(南京路先施公司门前)。











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为止,这时期的租界,四面都是日军侵占的沦陷区,仅租界内是日军势力未到而英法等国控制的地方,故称“孤岛”。图1:西藏路南京路口,“新世界”游乐场笙歌如常,隔河的闸北沦为日占区;图2:孤岛时期的畸形繁荣;图3:1941年日军占领前东方大都市图;4:战后路政市政修复工程;图5:1941年太平洋战争后,日军列队进入南京路。





南京路的繁荣也带动了附近街区的兴旺,南京路周边的多条马路构成了百货辐辏、百店云集的闹市景象。图1:1890年,河南路口,苏州迁来的老人和绸缎;图2:1910年河南路华商云集;图3:浙宁闽广商家交汇于南京路。图3右侧的商号名看不清楚,应是一家老字号;左侧近处路边弯腰者,貌似在通阴沟。





图1老照片是“采芝堂”(药号),原图集却标注“采芝斋”,因没仔细观察,以致跟着张冠李戴,当“采芝斋”发布了。后经网友童兄提醒、才看出是“采芝堂”药号。经查《地方志》和网络,没有找到“采芝堂”的介绍,请知晓的朋友们提供信息。又查《百业指南》,在南京路和宁波路上均未找到“采芝堂”。图1:清末采芝堂药号,宁波路?图2:采芝堂药材行。







上海是我国近代银楼业的发祥地,上海老凤祥银楼的前身“凤祥裕记银楼”于1848年(清道光28年)创建。 1908年(光绪34年)迁址南京东路(现南京东路432号,图1)延续至今,这一旧址便是现今的老凤祥总店。经查《百业指南》,老凤祥银楼(432号)东侧紧挨着就是老九章绸缎庄(422号,今朵云轩处),再往东即邵万生南货号(414号),而在银楼的西侧便是交通银行南京路支行(438号),如图1所示。



十里洋场”代表上海本土吴越文化与西洋文化的碰撞。1930年代的上海,是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之一,远东头号大都会。这里是创业家的传奇发生地,也是无数冒险家的乐园。图为1930年代南京路令人炫目的夜景。





以界路(今河南中路)为界,南京路西段多为华商店铺。而华商店铺一般设在两层中式楼房的底层,上层则是居家住处(见图1,楼上人家还晾着被子和衣服)。图2为浙江路南京路口?,路中央红头阿三指挥着交通。









1934年,华侨蔡昌投资600万元购得南京路、西藏路、六合路交汇处地皮(即1910年在此开设的“荣昌祥”呢绒西服号旧址,见图1,今南京东路830号)建大新公司(图3)。底层到三楼装置中国首家使用的自动扶梯(图4)。图2为大新公司内景。



新新公司(南京东路710-730号)。由原先施公司经理刘锡基创办,大楼于1923年开工,由匈牙利建筑师鸿达设计,香港联益营造厂承建,1926年1月23日建成并开业。百货大楼取名“新新”,寓意“苟日新,日日新。”。解放后新新公司歇业,底层商场改为上海市第一食品商店。新新大楼屋顶南侧原有一座方形2层空心塔楼,它也曾是整栋建筑的标志性建筑。但该塔楼在1949年时被拆除。第一食品商店的停业改造工程于今年3月份展开,预计年末完工。改造后的大楼能不能重建其顶部39.9米高的塔楼,人们将拭目以待!





南京路在开路奠基时是一条弹格路,1906年,公共租界有轨电车工程开工,决定从外滩穿过南京路到静安寺开辟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对南京路路面重新翻建,铺成一条“红木马路”(亦称柚木马路,实际为铁梨木)。马路从江西路(今江西中路)西首抛球场铺起,一直铺到泥城浜东面(今市百一店门前),共铺400万块进口“红木”,花白银60万两,相当于今天币值2个亿以上(今天铁梨木的价格可能还要高)。这条路的铺张豪华可见一斑,也算是世界公路史上独一无二的。而出此巨资铺设这条马路的正是英籍犹太人欧·爱司·哈同。

早在19世纪50年代的同治年间,上海滩就有了照相馆,如"公泰"、"宜昌"、"苏三兴"等。20世纪初,照相业又有所发展,当时的照相馆称"画楼"、"影像铺"、"像馆"或"照相楼",绘画和摄影兼营互补。南京路一带成了上海照相业最发达的街区,耀华、宝记、兆芳(图1,右侧上方屋面有店招)、中华等照相馆相继设立。时人描述道:“金碧辉煌,楼台如画”。因为消费价格昂贵,这些照相馆的主要顾客大多为社会名流。图2为英明照相馆,位于南京路311号山东路转角口);图3为南京路573号美泰照相馆。











1908年3月,上海第一辆有轨电车正式行驶,从静安寺路出发,向东穿过繁华的南京路,以广东路外滩为终点,全程6.04公里。图1:上海第一辆有轨电车从英国伦敦海运而来,正在码头卸下;图2:建造中南京路外滩电车轨道。图3:南京路上正在铺设电车轨道;图4:开通有轨电车的南京路;图5:有轨电车正行驶在南京路上。









清同治七年(1868年),清政府与英、美驻上海领事议订《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在租界设会审公廨,受理租界内除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侨民为被告外的一切案件。同治八年,上海英美租界会审公廨成立,简称会审公廨。会审公廨,又名会审公堂,初设于南京路(新新公司旧址,今南京东路第一食品商店处),后移至北浙江路近七浦路。民国14年(1925年),五卅事件发生后,上海各界强烈要求收回会审公廨。后几经交涉,于民国16年(1927年)1月1日,废止会审公廨。原址设上海公共租界临时法院兼上诉院。图1:1880年南京路上早期会审公廨;图2:1908年会审公廨;图3:会审公廨:中外法官共同审理上海租界事务的法院;图4:民国以后的会审公廨:华人谳官。





1863年,英美两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工部局成为公共租界最高市政组织和领导机构。工部局市政厅建于1896年,地处南京路闹市区(今南京路、广西路西首,云南路东首),是由两座相连的二层楼的砖木结构西式房屋组成,连接体的下面是车马孔道,整个建筑占地3994.4平方米。外墙面用红砖、白石灰嵌缝,分层及檐口处带有腰线,屋顶用瓦楞白铁铺盖,门窗全用拱圆,并有挑出不多的阳台,前檐采用女儿墙。市政厅既是工部局的一处行政楼,设有公共租界纳税人年会的会场,也是中外居民有机会自由出入的公共会所。在清末民初,市政厅不仅有商业演出和定期音乐会,还时常举办义卖、娱乐活动和社团聚会、花卉展出。它还曾是工部局乐队冬季举办星期日音乐会的专用礼堂,与兰心大戏院、夏令配克影戏院同是上海举办音乐演出的常用场所。当时市政厅与兰心大戏院并称沪上两座顶级西洋音乐圣殿。该建筑于1929年拆除。图1为清末时期的公共租界市政厅;图2为1920年公共租界市政厅。





二十世纪初期,上海租界也是大兴土木的年代,拆旧盖新,租界内忙得不亦乐乎。在此,晒几张少见的南京路外滩沙逊大厦的工地老照片,分享诸位同好。当年沙逊大厦建造的钢材来自英国,是上海首幢超过10层的大楼。图2中的工地两侧:右为汇中饭店,左为德国总会大楼。





说起南京路,不得不提英籍犹太人哈同(图1/2)。1874年,一只皮箱、分文不名的哈同来到上海滩,开始了他冒险家生涯。在沙逊洋行做职员时,他便用工资积蓄买下一些南京路地皮。果然,当初投下几十两银子买下的地皮,到了二十年代竟翻了两三万倍。南京路上“慈淑”、“慈惠”等“慈”字号大楼,都是哈同的房产,就连大名鼎鼎的永安公司大楼借的也是他的地皮。哈同为了让南京路房地产升值,还不惜花重金铺设铁力木马路,将南京路之奢华推向极致。图1:地产大王哈同;图2:南京路上行色匆匆路人;图3:1940年代南京路主要商店和公司一览表。



说起南京路,不得不提英籍犹太人哈同(图1/2)。1874年,一只皮箱、分文不名的哈同来到上海滩,开始了他冒险家生涯。在沙逊洋行做职员时,他便用工资积蓄买下一些南京路地皮。果然,当初投下几十两银子买下的地皮,到了二十年代竟翻了两三万倍。南京路上“慈淑”、“慈惠”等“慈”字号大楼,都是哈同的房产,就连大名鼎鼎的永安公司大楼借的也是他的地皮。哈同为了让南京路房地产升值,还不惜花重金铺设铁力木马路,将南京路之奢华推向极致。图1:地产大王哈同



詹姆斯?利卡尔顿(1844-1929),美国摄影师、教师、旅行家、发明家。1900年,他来到中国,拍摄的上海繁华的南京路,店铺门口的竿子和绳子上挂着各色店招。站在近处的印度籍士兵,似乎正在看书,但看到镜头后特意停下来。这是典型的英国军队印度士兵的打扮,既不系纽扣又没扎鞋带。



南京路上这幢街面建筑上层部分是个茶楼,底层是另一家店铺。街道上站着一位警察,从他的神情、制服、装备、皮鞋看得出,他已经被西化了。店铺里的伙计似乎看到有人在拍照,都走出来看闹猛。



上海1900年,中国的茶馆通常是一个大房间,摆着多张八仙桌和方木凳,桌面镶嵌着大理石,桌架和方凳都是用昂贵的楠木制成。屋内悬挂玻璃制的大宫灯。屋子后面是厨房,即烧水的地方,每壶茶要两个铜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4724.html

更多阅读

半露酥胸撩人销魂的十大女星(组图) 酥胸枕头女

半露酥胸撩人销魂的十大女星(组图)对于不少女明星(包括准明星)来说,酥胸原来是用来露的。而露酥胸的“面积”通常不外乎三种:微露、半露、全露。而我最欣赏的是半露,因为在我看来:微露显得太过传统(至少在娱乐圈),对看客来说也不够养眼,而全

性感女星李依馨的十大可爱造型(组图) 美国性感女明星排行榜

性感女星李依馨的十大可爱造型(组图)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表演系的李依馨,不仅性感妩媚,而且多才多艺,擅长表演、舞蹈、吉他弹唱等。85后的她虽然出道时间不长,但已经在《钻石豪门》、《春去春又回》、《下海》、《小米的星空》等多部影

前苏联漂亮女模特罕见老照片组图 前苏联

前苏联漂亮女模特罕见老照片(组图)标签: 模特 组图 美女模特 女模特 时尚 分类: 海外风情 2011-12-30 00:13提到前苏联,大家首先浮现的印象是什么?恐怕没有人可以想到那时候的美女模特是如此的时尚

声明:《老上海影集—南京路 组图 老上海电影明星》为网友君生我未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