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何理解?有兴趣者欢迎交流。
-->这很好理解.首先这是个唯心观的思想问题.用佛教的话就是让你做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无色无相”的思想境界。
从事物的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来看,任何事物都是要消失的,任何事物事物在产生前、消失后都是不存在的,当你看到它的时候只是它灭亡的过程,佛教说这是一种虚幻的景象,看到它存在是凡人的愚蠢认识,而大智慧者应该看到它的前生后世都不存在,包括人也是这样。佛教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从虚无中来回到虚无中去,只有虚无才是真正的世界的本质。佛教认为凡是我们能看到的世界,包括我们自己,都生活在一个虚假的世界中,是真实世界的一个色相和表象,真实的世界是一个虚无的世界,那里面万物是平等的,是无生无死、无高无低、不生不灭的。
![神秀与慧能偈语的详解 慧能与神秀](http://img.aihuau.com/images/31101031/31111239t01872fdc8a6fea66a7.jpg)
有了这样的认识后,大家回头再看上面的二个偈语,就高下立判了。
神秀的话表明,他还是个凡人,没有看穿这个虚假的世界,神秀认为这个色相的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而不是一个死亡的过程,神秀还在为这个虚假的世界中的色相赞美着、忙碌、束缚着,还为虚假的世界牵绊着,走不出这个凡夫俗子的世界,还沉迷于凡尘的色相之中,并且认命、乐此不疲,以为这样的色相就是美好的一切了。
慧能的话表明,他已经是个大智慧者了,已经看穿这个虚假的世界,这个世界不是真实的,是真实世界的一个幻象。真实的世界是什么都不存在的,真实的世界是无色无相的,人、菩提树,明镜台、尘埃都是不存在的,都是虚幻的表象,不能被它迷惑,不能被它牵绊住。人与它们都是平等的,最终都要归于一处,世界上本来无一物,有的只是虚假的色相和看到并且认为存在色相的人。那些色相没有必要在意他们,没有必要因为那些色相耽误了自己的修行和目标,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这样,都是虚假的。简单翻译慧能的话,是说我是大智慧者,我什么色相都看不见、不能迷惑我,我只修行我自己,我已经看穿了前生、今世、后世的色相,我可以穿行于色相中,即使三生中的色相都灭亡了,我也不会灭亡,我不会困在其中,我已经跳出这轮回的苦海。
多年以来,看到很多人对这两个偈语争论不休,其实是不了解佛教的唯心思想,没有判断的标准造成的。
有了标准,就可以清楚的看到,确实是慧能的话高深,已经修成佛教所谓的正果了。
了解佛教,就可以很容易看到高低。
[注]这篇文章2010-12-30原发于单位的局域网中,现转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