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著名将帅之斯大林、丘吉尔、罗斯福、张伯伦、杜鲁门 罗斯福丘吉尔希特勒

(2011-11-03 21:09:29) 转载▼

标签: 军事

分类: 人物故事

三巨头-----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三巨头------温斯顿·丘吉尔

三巨头-----西奥多·罗斯福

内维尔·张伯伦----英国政治家、20世纪30年代绥靖政策的代表人物

杜鲁门-----1945年4月12日接替去世的罗斯福、冷战提出者
二战著名将帅之斯大林、丘吉尔、罗斯福、张伯伦、杜鲁门 罗斯福丘吉尔希特勒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俄语: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听 ,1879年12月21日-1953年3月5日),原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维利(格鲁吉亚文:????? ?????????? ?? ?????????),苏联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总理),对二十世纪的俄国(苏联)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生平】

【早年生活】

斯大林于1879年12月21日出生于俄罗斯帝国第比利斯省的哥里城。他的父亲是一名奥塞梯鞋匠,母亲是格鲁吉亚农奴。斯大林是家中的第三个孩子,两个兄长在婴儿时代就已夭折。起初他的父亲比较富裕,拥有自己的工厂,但嗜酒无度,经常毒打妻子和儿子。后来家庭的财政状况变差,斯大林随父母多次搬家。他的母语是格鲁吉亚语,十岁那年,母亲把他送到哥里的神学学校就读,在学校里他学会了俄语,但讲俄语的时候依然带有格鲁吉亚口音。16岁时,他进入第比利斯一所东正教中学读书,成绩优秀并获得了奖学金。在此期间他接触了一些革命书籍,并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1898年8月,斯大林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899年,由于他无法支付学校突然上涨的学费,不得不放弃了最终的考试,被学校开除。随后他在第比利斯的气象观测台做一名职员,同时积极参与革命活动。1903年党发生了分裂,他选择加入了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一边。不久后斯大林就成为了高加索地区主要的革命活动者,他组织罢工、发放传单,为了给布尔什维克活动募集资金,他还使用抢劫银行、绑架、敲诈等手段。1906年夏天,斯大林和叶卡捷琳娜·斯瓦尼泽结婚,后者不久之后就为他生下了第一个儿子雅可夫。

1907年6月26日,斯大林和手下在第比利斯市内的广场伏击了帝国银行的护送队,枪战中自制炸弹爆炸导致40人死亡,而斯大林和手下成功的劫取了25万卢布脱逃。随后他带着妻子来到巴库,但斯瓦尼泽却在1907年12月因伤寒去世,这使斯大林在悲痛中渡过了几个月,最后他选择了把孩子雅可夫交给了娘家抚养。来到巴库后,他积极从事阿塞拜疆和波斯地区的革命活动,包括暗杀极右翼民族主义团体“黑色百人团”的成员,并参与绑架、抢劫等。从1902年4月至1913年3月间,他因参加革命活动被逮捕7次、流放6次,从流放地逃出5次。1912年,来到圣彼得堡的斯大林在列宁的指示下创办了《真理报》。1913年3月,他发表了《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一文,并首次使用了“斯大林”(意思为“钢铁的人”)这一笔名。随后不久他最后一次被捕。1916年,沙俄政府将他强征入伍参加一战,却被医生检查出左臂有伤,于是他免于参与动员,被流放到阿钦斯克。

【革命时期】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爆发,沙俄罗曼诺夫王朝灭亡。斯大林被释放,他于3月25日重返彼得格勒(圣彼得堡),与加米涅夫、莫洛托夫等人继续从事布尔什维克《真理报》的编辑工作。他们曾一度对克伦斯基的俄国临时政府持支持态度,而在4月召开的党内会议中,列宁主张推翻临时政府,斯大林等人于是转变了立场支持列宁。会议上他被选为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成员。同年发生七月事件,列宁由于试图发动革命而被临时政府所通缉,斯大林协助他逃往芬兰,为了避免扩大流血冲突,斯大林下令让被围困的布尔什维克党员投降。不久列宁重返俄国,并在斯莫尔尼宫策划武装起事推翻临时政府,斯大林成为了领导团体的一员,最终布尔什维克在十月革命中成功夺取了政权,随后他被任命为民族事务人民委员。

1918年,俄国内战爆发。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等人入选了由列宁组建的五人主席团。同年5月,他被派往察里津征粮,在伏罗希洛夫、布琼尼等人的支持下,他强化了自己在军队中的影响力。这段期间内,斯大林多次违抗当时军事革命委员会主席托洛茨基的决议,处决了很多红军中在沙皇时代任过职的军官以及“反革命”。为了征粮,他还使用了焚烧村庄的手段,逼迫农民服从和防止食物供应被强盗劫掠。最终红军在察里津战役中取得胜利,同时他也和第一骑兵军的军人建立了政治上的合作关系。在斯大林掌权后,察里津被改名为斯大林格勒(1961年改称伏尔加格勒)。1919年初斯大林被调回莫斯科,3月24日他与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结婚。5月他又被派往彼得格勒附近的西部前线,期间对红军中的逃跑者,他严厉的把他们作为叛徒集体处决。

1919年波苏战争爆发。任苏军西南方面军政委的斯大林希望夺取波兰城市利沃夫,然而这却违背了列宁和托洛茨基主攻华沙的战略意图。他的政治把戏促使第一骑兵军的布琼尼和叶戈罗夫违背中央的命令,拒绝援助图哈切夫斯基的西北军,最后苏军在利沃夫和华沙的两场战役均以失败告终。归国后,斯大林的行为受到批评,他则辩护说问题在于中央的决策,而同时也主动辞去军职。在党内第九次会议中,托洛茨基更是公开的指责了他,两人最终在日后结仇。

【掌握权力】

1921年红军入侵格鲁吉亚,建立了格鲁吉亚苏维埃政权,其中斯大林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此时列宁和托洛茨基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于是列宁重用斯大林与其抗衡。在加米涅夫的帮助下,1922年4月3日俄共第11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被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而在5月列宁突然中风,之后不得不减少了政务活动。在处理格鲁吉亚事件时,斯大林要求削减格鲁吉亚地方自治的权力,要求格鲁吉亚苏维埃并入南高加索联邦再并入苏联,引起了当地布尔什维克的不满。他和奥尔忠尼启则于是对反对派使用了粗暴的高压政策,列宁对此非常反感,称他们的行为是“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同时,斯大林要求放松外贸垄断的建议也跟列宁发生了分歧。列宁于是在遗嘱中批评了斯大林的粗暴,建议将其“调离总书记的位置”,并寻求与托洛茨基再次合作。斯大林得知后,在电话里辱骂了列宁的妻子克鲁普斯卡娅,列宁之后曾愤怒写信给斯大林,并以绝交威胁他道歉。斯大林选择低头认错最终事情平息。

在列宁健康恶化时期,斯大林和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建立了政治同盟,共同对抗党内威望较高的托洛茨基。在列宁逝世后,克鲁普斯卡娅把列宁的遗嘱交给了中央政治局。在苏共第13次代表大会上,列宁的遗嘱没有被公布于众,而仅仅是在中央委员会的高级领导人中传达,斯大林提出辞职,而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等人不同意,他们认为列宁的建议是不合适的,并一致选举斯大林为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列宁去世后,托洛茨基写下《论列宁》和《十月的教训》,其中直言不讳的批评了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等人的错误,这促使了两人和斯大林联手形成共同对抗托洛茨基的局面。三人发表文章称“托洛茨基主义”不是真正的列宁主义,斯大林还表示“党的任务就是要埋葬托洛茨基主义这一思潮”。被孤立的托洛茨基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被解除了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而不久之后,斯大林和又和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在一些问题上发生分歧:斯大林支持布哈林的意见,延续新经济政策,放宽对农民的约束,并希望先在一国内建成社会主义;而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反对放大新经济政策并拥护世界革命的主张,他们形成“新反对派”,1925年在党的第十四次代表会议上,他们和斯大林为首的主流派公开对抗,却以失败告终。季诺维也夫于是重新联合托洛茨基,并和列宁遗孀克鲁普斯卡娅等人结成反对派联盟,共同和斯大林的“右倾”集团斗争。斯大林则充分利用中央权力对反对派实施政治打压,1927年12月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后,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人被先后开除出党。

1927年末苏联发生谷物短缺,斯大林认为是富农囤积的结果,力求迅速消灭富农阶级,开始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而布哈林等人则认为谷物收购危机的原因不在于富农,而在于收购价格不合理和工业品供应不足,支持继续维护新经济政策。两派展开政治斗争。斯大林批评布哈林等人是党内右倾投降主义集团,并于1929年利用权力将布哈林清除出政治局。

【统治苏联】

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中,斯大林并没有起主要作用,但是在随后的两年中他表现得积极出色,多次受到列宁的委派前往最关键的战线与国外武装干涉势力和国内反对势力作战,巩固了新生的政权。这一期间,在斯大林的主导下,俄国的国家名称由原来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改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这有使苏联成为“未来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联合国”的意图。同时,斯大林还提出“在一个国家首先建立社会主义”(一国社会主义)的主张。1922年斯大林成为成为苏联共产党的总书记。列宁虽然欣赏斯大林的才能,但也曾批评斯大林太粗暴,担心他掌握无限的权力。有人甚至说列宁在他的政治遗嘱中曾建议将他“调离总书记职务”,而斯大林后来成功地销毁了这一遗嘱。

1924年在列宁去世后,斯大林联合季诺维耶夫和加米涅夫一起和托洛茨基斗争,他在俄共(布)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选举上继续当选党的总书记,并获得最高领导权。1925年4月,在苏共十四大上,斯大林代表中央提出把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随后,斯大林放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全力进行工业化,急于消灭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同时他也开始残酷消除其他政党和党内的反对派和政治对手,大搞个人崇拜和个人集权,以确保斯大林路线得以全面贯彻施行。

这样,在斯大林的主导下,在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后期这十几年里,苏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方面,斯大林通过两个“五年计划”,使得苏联这个传统落后的农业国家迅速改变了面貌,建立了完整的独立自主的工业和军事体系。这期间苏联的工业产值增加了4倍多,年平均增长16.8%,重工业发展增加了9倍,年平均增长21.2%。到1940年,苏联已经成为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大国。此外,1930年前后,在国家工业化迅速高涨,商品粮食相对短缺的情况下,斯大林力排众议采用高压手段实行了农业集体化的政策,把数百万富农强行流放到西伯利亚与中亚。由于措施不当,斯大林的农业改革造成多地出现饥荒,其中的乌克兰大饥荒更导致数以百万计的人死亡。另一方面,斯大林在30年代所领导的所谓“肃反”中对苏共党、国家和军队的领导人和其他反对派人士展开了大规模的残酷“清洗”,将大量的干部杀害,包括当时红军第一批晋升为元帅的五人中的三位,以及列宁逝世时七名政治局委员中的四名;成千上万的人被处死,数以百万计的人被送进了劳改营。

斯大林在30年代还主导了苏联外交关系的改善和拓展以及苏联的法制建设。他先是同英法逐步改善了敌对关系,1933年又同美国正式建交。1934年苏联被接纳加入国际联盟并担任常任理事国,使得苏联完全走出了建国初期被孤立的处境,并以大国身份进入国际舞台。1936年底,斯大林在苏维埃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新宪法草案》的报告,大会随后通过了苏联宪法草案(这部宪法也被称为“斯大林宪法”,之后的苏联宪法虽几经修改,但都以此版本为基础),从法律上规定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

【二战领袖】

1930年希特勒掌握德国政权之后开始扩军备战,当时西方国家采取绥靖政策,苏联在国际上颇为孤立。1939年8月苏联与德国签订了著名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当1939年纳粹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在“解放”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的幌子下,根据与德国达成的秘密协议,苏联红军参与了对波兰的瓜分。随后苏联军事威胁下,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三个独立国家,最终归属于苏联。罗马尼亚的部分领土也被苏联用武力威胁的手段吞并了,芬兰在威胁面前不肯低头,苏联便发动了入侵芬兰的冬季战争。上述扩张行动常被说成苏联需要这些领土来防御纳粹德国的突然袭击,但是当战争已结束、德国被彻底击败以后,斯大林并没有表示要放弃对所占据领土的控制。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向苏联发动了闪电战。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方面称为卫国战争),斯大林于7月3日发表演说,号召苏联人民不仅要消除本国面临的危险,还要帮助在德国法西斯奴役下的欧洲各国人民。1941年6月他担任了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同年8月任苏联武装力量最高总司令。由于斯大林的脾气暴躁,独断专行,听不得不同的意见,导致战争初期由于种种失误苏联遭到了巨大的物质、人员损失,斯大林表现出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性格。下令死守基辅的的决策给苏联苏联带来了惨重的损失.基辅战役中苏军损失了约70万人,有66.5万人投降,丢掉了一个庞大的战略集团,德军把基辅战役说成战争史上最大的围歼战。到11月初,德军逼近莫斯科。7日,斯大林照常在红场举行阅兵式,受阅部队从红场直接开赴前线,极大的鼓舞了红军的士气,苏军取得了莫斯科会战的胜利。纳粹德国闪电战的神化第一次遭到挫败,被认为是“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歼敌33万人,此役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3年7月,苏联又取得了库尔斯克战役的胜利,这场胜利的意义,用斯大林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如果说斯大林格勒会战预示着德国法西斯的衰落,那么库尔斯克会战则使它面临灭顶之灾”。1945年5月,苏联红军攻克德国首都柏林,德国被迫无条件投降。同年,斯大林获苏联大元帅军衔。

斯大林先后出席了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同美、英领导人罗斯福、丘吉尔等人会谈,为二战以反法西斯力量的完全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二战之后,根据美、苏、英等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的划分,斯大林确立了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并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但在对待同为共产党政府的南斯拉夫时,斯大林采用大国沙文主义的手段,并在东欧各国推行清洗资产阶级精英分子的运动。此外,二战后中国政府也在斯大林的重压下被迫同意外蒙古作为“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

第二次大战结束后,苏联势力扩展到了大半个东欧,斯大林利用这个机会在整个占领区建立了共产党政府,变成苏联的卫星国。共产主义扩展到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中,引起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极大恐慌,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逝世】

斯大林于1953年3月5日去世,享年73岁。依据官方说法,斯大林是因脑溢血去世的;但俄《共青团真理报》在进行了深入调查后称,斯大林是被贝利亚毒死的。他的遗体被保存在莫斯科红场的列宁墓中,供瞻仰参观。

斯大林去世之后,赫鲁晓夫在朱可夫元帅的帮助下,将贝利亚逮捕枪决,罢免了继任的苏共总书记马林科夫,最终坐上苏联的第一把交椅。并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做“秘密报告”,全面批判否定斯大林,使斯大林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声誉在全世界受到极大的影响,非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大量党员退党。赫鲁晓夫还把斯大林的遗体从列宁墓中移出来火化,骨灰埋在了克里姆林宫墙下。赫鲁晓夫也遭到了各方面的批判,被称为“站在导师坟墓上跳舞的人”。

【爱好】

斯大林喜欢吃家乡菜、喝格鲁吉亚酒,其中三样有代表性的格鲁吉亚菜最为他喜爱:香软可口的“哈恰普里”奶酪馅饼、风味独特的加核桃仁的茄子卷、鲜美味厚的“哈尔乔”羊肉汤。他喜欢喝“赫万奇加拉”和“金兹马拉乌利”两种半干红葡萄酒,微甜带涩,醇厚香浓。

斯大林与中国

对於中国,斯大林强占中国的唐努乌梁海、整个黑瞎子岛、迫使外蒙古脱离中国独立等,对中国造成极大的伤害。斯大林为了讨好日本,更是屠杀了远东地区约30万华人。

【斯大林主义】

斯大林主义是指苏联和受苏联影响的共产主义国家,在斯大林统治下及其之后的共产主义理论,主要包括了斯大林的政治经济外交主张。但是,斯大林本人从来不承认自己创立了任何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列的所谓“斯大林主义”,一直以来他都认为自己是列宁的学生。

很多人认为斯大林主义的一个核心是中央集权体系。里昂·托洛茨基认为斯大林主义体制的本质是独裁政策,这个解释被反对斯大林主义的评论家们广泛运用。斯大林主义还经常被他们称为“红色法西斯主义”。

也有很多人认为斯大林主义其实是西方反共势力强加给斯大林的。毛泽东就曾经说过:“如果一定要说什么斯大林主义的话,就只能说,首先,它是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这是主要的一面;其次,它包含了一些极为严重的、必须彻底纠正的、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错误。”他尖锐的指出:“所谓非斯大林主义化就是非马克思主义化,就是搞修正主义。”

【大事记年表】

1879年12月21日,出生在高加索格鲁吉亚的哥里城。

1894年,斯大林进入梯弗里斯(今第比利斯)东正教中学读书期间开始研读马克思的作品并参加革命活动。

1898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梯弗里斯组织。

1900年开始参加地下政治活动,在高加索一些工业中心组织罢工、示威。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化为孟什维克派和布尔什维克两派后,他参加了布尔什维克派。

1904年12月领导巴库工人大罢工。

1902年4月至1913年3月间,他因参加革命活动而被捕7次,多次被流放和监禁。

1912年2月被选入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主编党的机关报《真理报》。

1913年7月至1917年3月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1917年5月至1952年10月连续当选为俄共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他协助列宁组织和领导了1917年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胜利后参加了以列宁为首的第一届人民委员会。

1918年至1920年在苏俄国内战争时期担任民族事务人民委员和国家监察部人民委员。

1922年至1952年10月连续当选为党中央总书记——苏联共产党1925-52年简称联共(布)。

1922年12月第一次全苏苏维埃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报告。他提出了“在一个国家首先建立社会主义”的主张。

1924年,斯大林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但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具有严重的弊端。

1928年,他放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全力进行工业化,通过几个五年计划使苏联这个落后国家迅速改变了面貌。

1934年底开始,斯大林发动了一场政治恐怖风暴,处决了许多曾支持他掌权的老党员以及苏联红军和苏联红海军的大多数中高级军官。

1936年开始在苏联红军和红海军中实行红军式军衔制;12月5日在第8次苏维埃非常代表大会上批准了在他领导下起草的第一部苏联宪法,即所谓“斯大林宪法”。

1940年恢复实行俄罗斯传统军衔制。

1941年5月至1946年3月任苏联人民委员会(后改称部长会议)主席。

1941年6月任国防委员会主席,同年8月任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

1945年6月获最高军衔─苏联大元帅称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他成为同盟国最成功的统帅之一,

1941年冬季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期间,斯大林始终留在首都组织大反攻。在他的卓越指挥下,苏军先后赢得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战役的胜利,使当时的形势出现转折,兵锋指向德军,他领导苏联人民战最终战胜了纳粹德国。斯大林参加了盟国的几次首脑会议,包括和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总统罗斯福举行的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

1946年3月至1953年3月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1952年10月联共(布)19大将中央政治局改组为苏共中央主席团时,他当选为中央主席团委员和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脑溢血病逝,遗体经防腐处理后安放在列宁墓。

1956年,赫鲁晓夫主持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

1961年,斯大林的遗体被火化后掩埋在克里姆林宫红墙下。

【纪念斯大林】

斯大林创建了巨大的军事-工业机构,使苏联进入核时代,并实现了工业化,但他的农业集体化始终没有产生积极的经济效果。

他的著作编为《斯大林全集》,均已译成中文。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格鲁吉亚重建了20多座斯大林纪念碑,均为斯大林崇拜者集资修建的。

1998年4月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命令公布一直秘密存放在总统档案馆的有关斯大林活动的材料,叶利钦赞同关于出版斯大林文献集的建议,该建议是由亚历山大·雅科夫列夫领导的受政治迫害者恢复名誉委员会提出的,叶利钦委托总统办公厅将总统档案馆的材料移交给该委员会。

1998年12月21日,斯大林的故乡──格鲁吉亚的哥里市举行了纪念斯大林诞辰119周年的活动,格鲁吉亚统一共产党领导人和积极分子、左派团体的代表在哥里市斯大林博物馆附近举行集会,斯大林的孙子也参加了集会。

1999年3月5日,在格鲁吉亚共产党人的倡议下,哥里举行了纪念斯大林逝世46周年的悼念活动。哥里的斯大林纪念馆一直对外开放。

婚姻家庭

【斯大林的子女】

长子(斯大林的第一个妻子所生)雅科夫·朱加什维利在苏联卫国战争中,于1941被德国俘虏,希特勒曾企图用雅科夫交换被苏联军队俘获的一名德军高级将领,但被斯大林拒绝,雅科夫后来牺牲。他较早开始独立生活,生活俭朴,坚定顽强,在法西斯面前英勇不屈,受到苏联人民的热爱。

第二个妻子娜杰日达·谢尔盖耶夫娜·阿利卢耶娃留下两个孩子:儿子瓦西里、6岁的女儿斯韦特兰娜。

瓦西里在战争中是一名勇敢的飞行员。1947年被任命为莫斯科军区空军司令员,因严重酗酒,1952年夏斯大林亲自签署了对他的撤职令。1953年4月被捕,被判8年徒刑,关押在弗拉基米尔监狱,当时他改用了他的第三个妻子的姓──瓦西里耶夫。1960年提前释放,被允许继续住在莫斯科,并还给他住房、将军肩章、党证和勋章,因其继续酗酒又被关进监狱。1961年出狱时健康状况恶化,赫鲁晓夫把他送到更远的喀山,但其行动完全自由,一名女护士是他的最后伴侣。1962年3月瓦西里因酗酒死亡,年仅40岁,其墓碑上写着:瓦·约·朱加什维利将军之墓。

斯韦特兰娜在斯大林在世时就有不少绯闻,20世纪50年代中期时已结过两次婚。同第一个丈夫格里戈里·莫罗佐夫生育有一子约瑟夫(后来成为医生);同第二个丈夫尤里·日丹诺夫(前苏共中央书记安德烈·日丹诺夫的儿子)生了一个女儿,名叫卡佳。斯大林去世后,斯韦特兰娜没有受到排挤和打击,继续在莫斯科住五居室的房子,每月得到个人抚恤金300卢布,两个孩子另外各有100卢布。后来,她与印度人拉杰什·辛格同居,辛格是印度共产党员,在莫斯科一家出版社工作,他的叔叔是尼赫鲁政府中的一名部长。1966年10月31日,辛格去世,她申请去印度安葬他的骨灰,她在印度的辛格父母家居住两个月后到美国大使馆请求避难,苏联领导人为此撤销了当时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主席弗拉基米尔·谢米恰斯内的职务。

1970年,她又一次结婚,丈夫是一名美国建筑师,名叫威廉姆斯·皮特斯,他们不久生下一女,取名奥莉加。后来离婚。1982年她移居英国,1984年11月带着小女儿回到莫斯科,没住多久,她又孤身一人,住在英国西海岸的一家养老院里,膳宿费同国家负责,每月70英镑,此外她每周还可领到65英镑10便士的养老金。

【斯大林的夫人】

斯大林的第二任妻子叫娜杰日达。娜杰日达——即“希望”的意思。于1932年11月18日夜在孔策沃别墅开枪自杀,年仅30岁。她留下一份遗书,除了斯大林之外,谁也没有看过它的内容。

娜杰日达是斯大林老战友阿利卢耶夫的女儿。他们都是格鲁吉亚人。十月革命初期,斯大林孤身一人,在彼得格勒曾寄宿在这位老友家中。斯大林的第一位夫人斯瓦尼泽早在多年前已经逝世。1919年,39岁的斯大林与不满十八岁的娜杰日达成婚。斯大林是成熟的职业革命家。娜杰日达中学还没有毕业,不过她受到家庭良好的教育,已开始涉猎荆棘人生。娜杰日达年轻,貌美,上进,她不以做夫人为满足。她要具备与其身份相适应的知识水平与工作能力。她随斯大林上过前线,在列宁办公室当过秘书。后来进入工业学院学习化学纤维工艺。学院里除个别人之外,并不知道这位勤奋的黑发文静的女同学是斯大林的夫人。

斯大林与娜杰日达一起生活了13年,生了一儿一女。当时革命家的夫人们都不太过问家务,娜杰日达也不例外,她整个身心扑在社会事业上。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击败了党内“反对派”,成为全党的第一把手。娜杰日达了解斯大林取胜的过程与付出的代价。她在政治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她的观点和列宁的遗孀克鲁普斯卡娅及其他被扣上“反对派”的帽子的人们相近。有的老布尔什维克成了斯大林的政敌,却是她的朋友。但她知道自己的身份,极力克制个人的感情。

1932年11月7日十月革命15周年,红场上举行大游行时,娜杰日达和工业学院的同学们走在接受检阅的行列中。可是几天后,报上发布消息,说她于8日逝世。讣文没有提到她的死因,也没有刊出医生的最后诊断,这不能不在社会上引起疑问。她的死成了众人猜测的谜。于是社会上流传开不同的说法:自杀、他杀、谋杀……

苏联政府为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斯大林只参加了与遗体告别的仪式,没有护送遗体到墓地,以后他也没有到妻子墓地去凭吊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5187.html

更多阅读

闲谈历史:汉朝郡国并行、七国之乱、推恩令、内朝、察举制

闲谈历史:汉朝(郡国并行、七国之乱、推恩令、内朝、察举制)一、郡国并行。汉初既沿袭秦代郡县制,又实行分封诸侯制。前朝灭亡,后朝总会汲取经验教训。刘邦认为秦朝灭亡在于未行分封,无同姓王护驾。另外,在楚汉之争时,刘邦为了分化项羽势力,

《文艺十七年》之1959、1960年篇 崇祯十七年

《新文学史料》继续发表《王林日记·文艺十七年》之1959、1960年篇。编录者按:(1960年)1959年初政策有所缓和,作家们似乎有了一些希望,但没过多久,一场新的政治风暴已经显露出种种迹象。到了1960年,政治风暴果然

声明:《二战著名将帅之斯大林、丘吉尔、罗斯福、张伯伦、杜鲁门 罗斯福丘吉尔希特勒》为网友燈火不見闌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