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和美景的聚宝盆:柴达木盆地

岁末年初,又是盘点之时,盘点工作、盘点生活、盘点值得回忆的点点滴滴。有人说,人生就是要做些值得回忆的事情,值得自己回忆,值得他人回忆……

若干年下来,留在硬盘里的图像文件已经超过150G,其中大多数是最近七年留下来的,一则是以前是胶片摄影,虽然家里也买了底片扫描仪,但毕竟偷懒,扫描的数量不是很多;二来约七年前小儿呱呱来到世界,我有了表情自然生动的拍摄对象,加上这时添置了数码相机,于是图像呈现几何数量的增长。

浏览这些老照片,很多鲜活的情景复活在面前,加上前一阵看了电影《西风烈》,这是取景在柴达木盆地的中国式西部大片,便着重回忆了此前去柴达木盆地的景象!

继续前行,目的地德令哈

德令哈,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平均海拔2980米,面积3.24万平方公里,全市人口7万人。下图是德令哈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背靠大雪山,前有平地,十分富庶。

海西州东西长837公里,南北宽486公里,总面积32.58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45.17%。州域主体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的柴达木盆地,面积25.66万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78.76%。全州现辖都兰、乌兰、天峻三县,格尔木、德令哈两市和茫崖、冷湖、大柴旦三个行政委员会,首府为德令哈市。1999年末,全州总人口32.26万人。全州有汉、蒙古、藏、回、土、撒拉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7.91万人,占总人口的24.85%。其中蒙古族2.42万人,占7.5%,藏族3.67万人,占11.4%。

海西州的地形主要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环抱的柴达木盆地和唐古拉山北麓高原两部分。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北部、东部较高,中部、西北部较低,盆地最低点位于格尔木市附近的达布逊和霍布逊湖区,海拔2675米。盆地从边缘至中央大体依次为高山、丘陵、戈壁、平原及湖沼。盆地内有大小河流100多条,湖泊90多个,其中察尔汗盐湖最大。州境南缘的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是长江发源地,唐古拉山口是出入西藏的重要关隘。

回头再看这段文字,不仅对自己的经历有些肃然起敬了。在经历了“严重”的视觉冲击之后,我们驱车从109国道转315国道。两边的地貌完全不同。从西宁到青海湖,两边是大片大片的草原、还有大片大片的油菜花。而转到315国道,两边一片荒芜,明显是无人区的样子,依然有一簇簇的野草,但远远谈不上“草原”,但放眼望去,依旧是绿色。

天气也变了,不知不觉中太阳悄悄藏了起来,天空中翻滚着乌云,而在很远很远的远方,一股诺大的水气似乎在蒸腾,不知是在下雨还是在蒸发。司机告诉我们,那就是有名的茶卡盐湖了,在下雨。

“茶卡”,藏语意为“盐海之滨”。盐湖总面积105平方公里,是柴达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结晶盐湖。盐粒晶大质纯,盐味醇香。早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就已开采,迄今已有230多年的历史,湖面上现代化大型采盐船游弋作业。湖畔,小火车来往奔驰,盐砣似雪山般矗立,展示着柴达木盐湖的迷人风光和博大富有。

老天爷真是给面子,当我们到达茶卡盐湖时,雨已经停了。高原就是这样,由于极为平坦,看着不远的地方,动辄几十公里,而又由于极为干旱,刚刚下的雨已经是无影无踪了。我们赶到盐湖边上,在乌云遮日之下,盐湖呈现出深邃的颜色,而在岸边的不远处,也给我们展现了洁白结晶体的金字塔型湖盐,过了过瘾。下图便是茶卡盐湖。也许是老天爷特别是要给我们看看高原气候的多样性,彤云密布的盐湖,更显神秘。

柴达木盆地,我被震慑了,心生敬畏

西宁的大街小巷都有标语:西宁,中国夏都;大美青海欢迎您!刚看到“大美青海”四个字时,还颇有些鄙视,觉得“大美”二字过于直白,没有韵味,你看“彩云之南”多么诗情画意啊。在柴达木盆地走了一圈,这才感觉似乎只有“大美”二字才能形容青海之美。最近看了《庄子》(外篇),更才知道是自己没文化:“知北游”有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雪山,不是你想爬的山,而是要顶礼膜拜的山。

在内地,在泰山,当看到巍峨高山时,诗人会发出“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可在柴达木盆地,在青藏高原,当你看着天边那静静矗立的雪山之时,你不会有一丝一毫要“征服”他的念头。我想,这大雪山,是用来顶礼膜拜的,是不能去惊动的,更不用说去征服的了。写到这里,我不仅对那些登山队员有些憎恨起来,为什么要去惊动这些神山、这些圣山呀!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的四大盆地之一,也是海拔最高的盆地。我估计从青海湖向西,至少从茶卡盐湖开始,一直到当金山口,都是在盆地之中。海西州府德令哈市,青海第二大城市格尔木市,以及著名的湖泊大小柴旦,均位于其中。

翻翻资料,柴达木盆地的南面是昆仑山,北面是祁连山,西北是阿尔金山,东为日月山,也就是我们刚翻越的山了。当然,和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这些大山相比,日月山仅仅是小土丘。“大鹏展翅九万里”,也只有在昆仑山这样的西王母游玩之地才能领略。这些大山,动辄海拔五、六千米。柴达木盆地,是很大很大的平原,放眼四望,“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不论是从车上望出去,还是停下车来四处瞭望,一个人影都没有,距离观念在这里也失去了。这不,看到前面一个湖,同伴问我有多远,我说有5公里吧,结果车子跑了10公里眼睛里的感觉还是一样的。

然而,这可是一个美丽的聚宝盆!尽管我估计平均海拔(甚至最低海拔)可能在3000米以上。

首先是地貌极为丰富,沼泽、(极旱)荒漠、高原草甸、沙漠、戈壁、高原湖泊分布其中。矿产资源丰富,动植物资源也为数不少。最让我惊叹的是在盆地的腹心地带,农业也比较发达。从小柴旦到德令哈,如果不是胸口微微的气闷,如果不是远处清晰可见的雪山,我会以为行车在华北平原:墨绿的高梁、整齐的树林,普通的北方民居,一派田原景象。这些,都离不开周围的极高山(大雪山)的融水,以及相应形成的河流和湖泊,比如尕海!

其实我们一路看到的G315左前方的大雪山就是阿尔金山,听起来就觉得名字不同一般。山的另外一边就是有名的可可西里,藏羚羊的故乡,广袤的无人区,也是高原水乡。我向同伴卖弄了一下地理知识:“你知道中国最多湖泊的省份是哪里吗”?不是江南水乡,而是青海,在这茫茫戈壁之间,分散着无数个美丽的高原湖泊,这自然要感谢这些极高山了。我不禁对《中国国家地理》的编辑、记者们产生了敬意,他们在评价中国最美的大山时,把目光投向了大西北、大西南、青藏高原这些极高山,而舍弃了中部、东南地区的秀美山川。原来看到这些文章时还颇有些不以为然,这次却不同,深深被折服了。

在这里,我们还领略到什么是苍茫之美!比如在这里,在柴达木盆地的西北边缘,我毕生看到了唯一一段没有电线杆的荒原!公路是那样的笔直,只有高低起伏,没有左右摇摆。由于视觉的关系,我每每觉得正前方,左前方、右前方是大片大片的湖泊,谁知道随着车的前行,这些湖泊、这些水面一个接一个消失了,原来是光线的折射!车辆停下来,我走到马路中间,四周瞭望,好一个苍茫大地。在不知道多远的远方,有一股一股的烟尘升起,那是传说中的狼烟吗?我不知道。也许只是修路的大卡车开过罢了,但分别在原地腾空而起。

在我们这条公路一旁,正并行修建另外一条公路,也许是铁路。高原修路分外不同,有诗为证:

一条黄沙漫天又很分明的路

资源和美景的聚宝盆:柴达木盆地

一条“硝烟滚滚”的路

一条骆驼自在散步的路

一段不忍下手的路

为什么不忍下手呢?这里是荒漠,可不是没有生命,草丛顽强地生长,在戈壁滩上,在黄灰黄灰的土山上,还有种种不知名的动物。也许从工程师的角度来看,这里修路是太容易了,路基是太好完成了。可是一锄下去,这不知生长了几千几百年的生命,就去掉了。这里不是江南,很少会有雨水眷念,也很少会有气流带来适宜的种子。这里,本来应该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在路上,我们两次看到骆驼,每次看到7、8只,我不知道是不是野生的,也许是,因为从大柴旦到当金山口,接近300公里的路程,除了看到修路工人,没有看到过其他的居民,也没有看到过任何一点的屋舍。

在这里,我们还体会到人类必须进行反思。从德令哈到当金山口,500多公里的路程,仅仅在大柴旦行政委员会所在地看到人类,有几个小小的餐馆。到大柴旦时接近中午12点,我们用了午餐,尽管早晨吃得很饱,但如果此时不吃就要到阿克塞才有东西吃了,可那要到下午4点左右。午饭很简单,烩面和鸡蛋西红柿汤,分明没有放多少油。鸡蛋不是炒的,是直接冲到水中的。我想,这个地方绝对不能开五星级酒店,不是从商业角度讲运营成本的高低,就是从用水的角度讲好了。五星级酒店一个人一天要消耗多少水,要污染多少东西,这个聚宝盆的高原,经不起人类这样的糟蹋。同伴说,原来总觉得有了钱就什么都可以了,在这里,才体会到物资的可贵。牧民们需要钱吗?需要,可在这几十里不见人烟的地方,钱又有什么用?我有点体会到《士兵突击》里面那个荒芜人烟的兵站的孤寂了。

今天还有点险。虽然是国道,路况确是不错,又是笔直,又没什么车辆,司机往往把速度开到100公里。然而在过一个修路的路口时,正好有大卡车通过,带起漫天尘土,能见度一下子降到0,司机赶忙急刹车,好险,差点就迎头撞上!。

还有更险的。

盆地结束要过当金山口,过了山口就是甘肃的地盘,不到80公里的地方,海拔从3600米一路降到1300米左右。简直可以用“险象环生的当金山口”来形容,先有连续40公里的盘山下坡公路,公路一侧是干枯的河床,再有20公里笔直的下坡路,接近坡底的地方还有难得一见、为数不少的紧急停车带。司机就是这样以60甚至70公里的速度“冲”了下去。

下山后又给了我们新的体会。过了阿克塞就是沙漠地带,还可以看到不少如雷贯耳的名称,比如,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我们还看到沙漠中的雅丹地貌。这些地貌分布在敦煌到玉门之间,以及当金山口、阿克赛(哈萨克族自治县)到敦煌之间。雅丹是维吾尔语,形容风蚀后的土丘,也可能用于形容风蚀后的岩石山,这种地貌与丹霞地貌是很不相同的,后者是山势的一种。

好不容易到了敦煌。我想到一句1980年代的广告词,“每当你看到天边的绿洲,你就想起东方齐洛瓦”。经历了一天苍茫的视觉冲击。到达敦煌确是绿意盎然,绿树、庄稼、高粱、喧嚣的旅游城市,还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旅馆,充足的自来水供应,我感觉从诗歌般浪漫的天堂进入到世俗的人间乐土,推开窗户,正是大名鼎鼎的鸣沙山,那份愉悦,无以言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5291.html

更多阅读

牵牛星和织女星的故事:实际远隔15光年的距离

  牵牛星和织女星的故事:实际远隔15光年的距离  很少有人不知天上那明亮的牛郎星,它在西方称为天鹰座α,离我们16光年远,比太阳要大1.6倍,更要亮10.5倍。牛郎星最先名为牵牛星。《诗经》上就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

《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第40节:温故之变(6)

系列专题:《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我做得非常简单,就是牛顿力学中的常识。中国企业家应该和整个世界抗争,不要在自己的圈子里窝里斗,那样不会有相煎太急的感觉吗?我们就不以中国企业为目标,我们要和国外一流企业竞争,争出个结论来,

《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第39节:温故之变(5)

系列专题:《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这次通气会后,媒体对该事的报道始有改观。  “我希望科技界、新闻界、投资界对企业家们应该有一个宽容的气氛,不要在一个人失败的时候把他骂成狗屎,成功的时候又把他捧得好像是天才。

《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第38节:温故之变(4)

系列专题:《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如果有一天老了,走到街上有人说,这个老头是做冰箱的,他对中国冰箱产业还是做了些贡献的,那我就没有白做。”  ——这是在2003年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谈及产业整合梦想时,顾雏军的一句感慨之

《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第37节:温故之变(3)

系列专题:《资本和舆论的博弈:科龙变局》面对媒体的大规模轰炸,兼之科龙2002年若再不盈利,就有退市之虞,顾雏军当时的压力可想而知。他曾这样说过:“中国的很多民营企业家还没有被认可,他们是在用自己的性命做企业!有人提出我们一股独大的

声明:《资源和美景的聚宝盆:柴达木盆地》为网友揂灌亽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