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7-9 趣味英语文化
“丫头”称呼的由来
“丫头”一词,一般来说是长辈对小女孩的称呼,可是你知道古代这个词的意思吗?它是怎么来的呢?
古时候,女孩子到了15岁便是及笄之年。她们到了这个年龄就要在头上梳两个“髻”。这两个“髻”是对称而立的,形状如同一个“丫”字。所以小女孩被称为“丫头”。这一点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有相关的记载,唐代刘禹锡曾写诗《寄赠小樊》:“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
其实,“丫头”不但可以指小女孩,也可作为对小辈女子的亲热称呼。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中谢逊便称白眉鹰王的孙女为“丫头”。《红楼梦》三十五回,贾母也说过:“当日我像凤丫头这么大年纪,比她还来得呢。”在书中,凤姐并非小孩,而是贾母的孙媳。
另外,古代婢女经常梳丫髻,所以婢女也可以被称做“丫头”。宋代王洋在《戈阳道中题丫头岩》一诗中咏道:“不谓此州无美艳,只嫌名字太粗疏。”并自注说:“吴楚之人谓婢女为丫头。”
“敲门砖”的来历你知道吗?
“敲门砖”,顾名思义就是敲门的砖石,用来比喻借以谋取名利的工具,目的一旦达到就被抛弃。其典出《留青日札摘抄?卷四》。
“敲门砖”一词的出现和古代科举考试有着紧密的联系。古代科举考试是人们走向仕途的必经之路。明代的科举开始变得僵化起来,考试内容就是四书五经,考生回答问题必须按照一定的格式来写(后人称为八股文),否则就是违例。八股文就成为国家选举的必备文体。应考的人对八股文的套路必须十分熟练,否则想考上进士是很难的。当时考试的举子如果没有考中,就说“撞太岁”,意思就是仅是冒险撞撞运气;如果考中了,就把作八股文的那一套程式称之为“敲门砖”,意思就是用来敲门的砖。后人便用“敲门砖”比喻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而目的达到后,就抛弃不用了。
“压轴戏”的说法是怎么回事?
人们在看戏的时候,总是常听人说压轴戏,为何这么说呢?
据说过去的剧本经常被人们写在一个长卷中。长卷的底部有一卷轴,就像装裱国画的画轴。因为长卷的最后一戏靠近木轴,所以称为大轴,大轴前面的戏,也就是倒数第一的称为压轴,中间的戏称为中轴,前面的戏称为早轴。实际上就是以画轴的每一位置的名称来代替演出戏码的排列次序。一场戏的演出其实就像为台下的观众展示一幅多彩的画卷。
“压轴戏”在开始的时候并不是现在的意思。现代人所用的“压轴戏”其实就是指最值得人看的那一场戏,也可以用来比喻那些有重大意义的事情或者物件。
什么是“三小戏”
中国的戏剧中有很多角色,缺少任何一个角色都会对一台戏的完成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些角色其实就像一个团队,只有每个角色都发挥出色,这场戏才能算得上是演出成功。
戏中有所谓的“三小戏”,指得就是以小旦、小丑、小生三个行当为主的戏。由于这三个行当主要是扮演家庭生活中的小姐、小伙、书生等普通老百姓,“三小戏”多表现家长里短、男女爱情、日常生活的小故事。如表现家庭纠纷的《杀狗》;表现爱情矛盾的《三不愿意》;表现田园风光的《小借年》;表现夫妻恩爱的《刘海砍樵》;表现人间百态的《张三借靴》。
三小戏在现代戏剧中也是存在的,《送肥记》、《双教子》就是其中的代表剧种,他们表现的都是寻常百姓的家居小事,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演出这些小戏的大多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发展而来的剧种,如花鼓戏、采茶戏、黄梅戏、花灯戏、滩簧戏、落子戏、楚剧、评剧、沪剧、锡剧等。
“梨园”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世人赞美爱情的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诗中有这么一句话“梨园子弟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你知道其中“梨园”的意思吗?它的由来又是怎样的?
梨园,原是唐代都城长安的一个地名,因唐玄宗李隆基在此地教演艺人,后来就与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艺术组织和艺人的代名词。说得通俗点,梨园是一所戏曲学院。这所学院是在唐代开元年间由唐玄宗李隆基亲自组建的。学校坐落在长安光化门外禁苑的梨园,内有坐部伎子弟三百、太常乐工三百、宫女数百、小部音声三十余人。
李隆基酷爱戏曲艺术,并精通音律。在梨园办起来之后,便自称梨园的“崖公”。闲暇之际便换上便装来到这里亲自指挥和监督学员的戏曲学习。这位既爱江山又爱美人的皇帝,在梨园里倒是一位颇为称职的“院长”。
当时的梨园气派宏伟,基本上囊括了当时所有有名的艺术家,可谓是群星名伶辈出。而且在梨园里还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闻名遐迩的“霓裳羽夜曲”便是其中的代表。
后来,“梨园”的含义有所扩大。因为它是古代戏曲发展的一座里程碑,有足够的资格代表任何戏曲团体,所以,随着时间地推移,“梨园弟子”便成为戏曲演员的同义语了。
“楚河”、“汉界”的由来
中国象棋图中的中央是“楚河”、“汉界”,你知道为什么有这两个词吗?
其实,了解历史的人即使不知道它的具体来历也能猜出它与秦末的楚汉之争有关系。
鸿门宴之后,刘邦与项羽签订了合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鸿沟,是战国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开凿的运河,它沟通了黄淮平原上的主要河道。作为楚汉河界的鸿沟在后来就有了比喻意义:十分明显的界线。成语“判若鸿沟”就是由此而来。
对弈的象棋,两方布局壁垒分明,酷似楚汉以鸿沟为界,加上刘、项之争很著名,所以,中国象棋的中界就被当做鸿沟。因此也就有了“楚河”、“汉界”。
“中国”一词是怎么来的?
“中国”称呼的出现,大约可以追溯到商朝,而见之于文献记载则在周代。
姚梦兰“中国”一词在古代与现代有着不同的含义。从它所包括的范围而言,历史上的“中国”不等于今天中国的范围;从词性来讲,古文献的“中国”是一个形容词而不是专有名词。古代没有任何一个王朝或政权以“中国”作为它的正式国名,但是“中国”一词在古代的含义却有很多:
一开始,“中国”只是指京师和天子直接统治区。《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传注释说:“中国,京师也。”《史记?五帝本纪》:“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集解》:“刘熙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商、周时期,中原各地,小国林立,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不过是王都附近的一小块地方。由于王都位于东、西、南、北四方之中,所以把这块国土称为“中国”。凡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皆称之为“中国”。直到清代,随着清王朝的强盛,疆域不断扩大,这时的“中国”就成为其统辖下的全部领土的代名词了。
在夷夏相争非常激烈的时候,文献中总是把华夏族、汉族所处的区域称为中国。由于华夏族居住的地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居住着夷、戎、蛮、狄,故而人们把中间的华夏族所居住的区域称之为“中国”。《诗?小雅?六月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论语?八佾》:“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集解》:“诸夏,中国也。”
中原地区即为中国。之所以有这一层含义是因为华夏族、汉族多居住在黄河南、北的中原地区。在汉族人集中于黄河穿过的中原地区时,“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华”的含义是一样的。《史记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众来处江、淮之间。”
由“中原即为中国”引申开来,我们可以得出中原的另一个层面的含义:汉族建立的国家亦被称之为“中国”。
总之,时间越靠后,中国所代指的范围就越广。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华夏族、汉族活动范围拓展到黄河中下游一带时,华夏汉族活动区亦被称之为“中国”。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其所包括的地域范围很广。《史记?天官书》:“其后秦遂以兵灭六国,并中国”;一些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为了争正统,也以“中国”自命,而汉族建立的王朝虽然迁离了中原地区,还仍以“中国”自居。如在南北朝以及宋、辽、金、元时期,“中国”一词在各国史籍中屡见不鲜。
此外,在史籍里,“中国”的含义还可以指代国内、内地。如《谷梁?昭公三十传》载:“中国不存公”,即季孙不让鲁昭公在国内存身。注释云:“中国,犹国中也。”到了清代,还有以内地作“中国”的。如清末人们常把内地十八省叫做“中国”,而与边陲相对称。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才开始作为我国全部领土的专有名词,而不指代具体的区域。中国作为国名的简称,则是辛亥革命后才有的。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一词便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了。
“巾帼”一词的来历
“巾帼英雄”往往指为国为民不畏艰险而英勇奋斗的女豪杰,表示对妇女的一种尊称。“巾帼”一词最早见于《晋书?宣帝纪》,其最初并不是指代女豪杰的意思,而仅仅指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
在我国古代,巾帼的种类非常多,颜色也不一而足。头巾一般选用高级的丝织品制成,发饰品上面缀有一些珍贵的翡翠和玛瑙。正因为巾帼用料讲究,做工精细、价格昂贵。所以,后人把妇女尊称为“巾帼”。
“足下”一词来源于何处?
“足下”一词是对朋友的一种赞称,可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呢?这一雅号,最早源于晋文公对介之推的称呼。
春秋时期,晋献公昏庸无道,害得太子申生委屈自尽。小儿子重耳因不堪国内的混乱局势被迫流亡国外。重耳带着忠于他的介之推等几个臣子准备逃到卫国,但是到了卫国之后,人家根本不接待他们。他们只好再流亡齐国。但是卫国和齐国之间有着很远的距离要走。他们一行人一连好几天都找不到吃的和住处。为了保证重耳有力气走到齐国,介之推竟然忍痛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成汤给重耳吃。他们历尽艰辛,终于到了齐国,在齐桓公的支持下,重耳回到晋国当上了国君。但是一切稳定下来之后,曾经有恩于重耳的介之推却躲进深山不出来,不愿接受封赏。重耳为逼他出山来受禄,于是便放了一把火把山烧了,当然,他给介之推留了条后山小道。但是事情并没有像重耳所设想的那样,介之推紧抱一棵大树活活被烧死了。介之推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自己的心志。
重耳流着眼泪埋葬了介之推,用介之推抱过的那颗大树做了一双木屐,怀念他的割股之功,常常俯看脚上木屐道:“悲乎足下!”
自此,人们开始称呼好友为“足下”,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七十岁为什么被称为“古稀”?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经在《曲江二首》吟咏道:“人生七十古来稀。”意思就是人生苦短,自古以来能活到七十岁十分稀少。“古稀”其实就是古来稀少、而今也不多的含义。杜甫的这首诗就是把古稀看做七十岁的最早记录。
后来到了明朝,著名书画家唐寅读了杜甫的这首诗后,感慨自己已活过了“古稀”,便填了一首《七十词》:“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止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止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唐伯虎自己虽然已经活了七十多岁,仍在感慨人生苦短。
我们认真核对史书会发现,明朝以前的“古稀”老人,确实稀少得很!知名人士超过七十岁的更是寥寥无几。但是,到了几百年前的明清时期,由于社会不断进步,人的寿命长了很多。仍以名家为例,不仅唐寅已超过古稀,罗贯中(《三国演义》作者)、吴承恩(《西游记》作者)、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言”作者)、郑板桥(著名书画名家,扬州八怪之一)等人,年龄均超过了七十。
现代社会中,活到七十岁早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但是这句话仍在流传,只是语境有所变化罢了。
“涂鸦”一词的由来
我们平时经常会在墙上看到“涂鸦”,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它的出现又有什么典故呢?
“涂鸦”一词本是用来比喻书法拙劣的。其词出于唐代诗人卢仝调侃其子的诗句中。《玉川子集?云添丁》中讲了一个故事:作者卢仝有一子名叫添丁,他在小时候很喜欢涂抹诗书,经常把卢仝的书弄得一团糟。为此卢仝赋诗曰:“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把其子顽皮、天真,随意抹画的神态描写得惟妙惟肖。
后来人们就用“涂鸦”一词称随意写作或绘画,也用来比喻书法幼稚,但多用于谦辞。清人李汝珍的《镜花缘》第二十二回中写道:“晚生倘稍通文墨,今得幸遇当代鸿儒;尚欲勉强涂鸦,以求指教,岂肯自暴自弃!”清人徐枋《与杨明远书》云:“外一扇乃幼儿涂鸦,亦以申敬。”
当代社会中的“涂鸦”又变成了另外一种含义,大街上随处可见的艺术画,其实就被称为涂鸦,但这个词并不是贬义。
“传奇”一词是如何演变的?
在中国小说史上,“传奇”这个名词是指那些在唐朝出现的,用文言文写作的短篇小说。那么,“传奇”这个词是怎样来的呢?
唐朝以前的小说创作内容多是以鬼怪故事为主,还处于萌芽状态。唐朝中期,小说逐渐成型,并且具有了比较完备的艺术形式和比较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小说中的主角,也由神鬼变为现实生活中的人。小说着力描写人物和刻画个性,故事曲折动人,叙述婉转,文采华茂。它虽以现实人生为描写对象,但又富有浓厚的浪漫色彩。由于当时人们对小说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偏见,一般都把它排斥在正统文学之外;又由于它的“作意好奇”,于是便被人们称之为“传奇”。
“小品”一词的来历
“小品”一词出自古老的佛教经典。佛经有全本和节本之分,全本称为“大品”,节本称为“小品”。文学中的“小品”便是由此引申而来,比如说南北朝的时候就有“六朝小品”等。
隽永而精辟就是小品的特点。其名称沿用至今,并有所发展。当代社会中的小品一般是指那些在电视上几个人一起通过行为艺术而表现某种生活状态的一种传媒形式,深受老百姓的喜欢。
“孔方兄”为何成了钱的代名词?
我们提到钱时,经常会把钱称为“孔方兄”,那么为什么有称钱为“孔方兄”的说法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我国古代使用得是圆的铜钱,其中间却有个方孔儿。其之所以成这个形状,是由铸造方法决定的。过去熔铜铸钱,钱的轮廓总不整齐,必须用锉刀修锉。一枚铜钱锉一次很费工,于是便在铜钱中间开一个方孔,将一百来个铜钱穿在一根棍子上一起锉。如果当中的孔是圆的,锉时便会转动。所以,便把孔儿做成四方形,穿一根方形修锉,这样即使用力修锉,铜钱也不会转动了。
铜钱的中间部分是方孔,人们戏谑反过来为“孔方”,故而称之为“孔方兄”。
“胡说”的由来
“胡说”的意思就是不着边际地乱说话。可是你知道吗?这个词在其产生的时候并不是这个意思。“胡说”一词最早见于东晋。历史上的这一时期发生了“五胡乱华”的历史事件。这个词与胡人(即我国边远地区少数民族)有着很大关系。西晋王朝后期发生了“八王之乱”,国势便开始衰弱,北方的少数民族便趁机打到了中原,赶走西晋统治者。于是北方开始被胡人所统治。但是武力征伐的成功并没有在心理上压倒汉族人。汉族封建统治者说话、办事完全以封建礼法为依据,而胡人因文化背景的不同,并不以汉人的礼法为说话、办事的依据。所以当时汉人把乱说话和没有根据的话语称为“胡说”,把越轨的行为称为“胡闹”。这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态度。
可以说,“胡说”这个词是夷夏交锋产生的结果。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8)
信中“此致”和“敬礼”是什么关系?
人们在写信的时候,总是在最后结束的时候注上两个词:“此致”和“敬礼”,你知道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吗?
我们先得从两个词在信中的位置说起。比较规整的写法就是在末尾写“此致”,另一行写“敬礼”,“此致”后面不加标点,“敬礼”后面用感叹号。“敬礼”的具体含义自不必说,意味着对收信人的尊重与礼貌。但是“此致”是什么意思呢?这就需要我们去了解一下“此”字的用法。我们经常会看到以下用法:如果下个通知或者命令的时候,总会出现“此通知”或者“此令”;官方向社会发个布告,末尾总是用“此布告自××年×月×日起执行”等类似这些用法。信中的“此”字就是对上面所说之话的总结之语,是用来概指全文的。“致”字也是有着自己的特殊用法的。我们在一系列会议中总是会听到“请××领导致辞”;写信给××人时,总是会用“致××先生”,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个“致”字就是无保留地给予或呈献之意。了解了二者各自的意思之后,我们把“此”、“致”二字联系起来就是“上面的话都说与你了”的意思。
但是,为什么“此致”后面不加标点呢?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此致”和后面的“敬礼”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联系,应该加上句号,但是人们在写信过程中忽视了这一点,慢慢就养成了习惯,也就是现在所用的这种格式。
“借光”有什么来历呢?
人们把凡是请求别人提供某种帮助或从别人那里分享某种荣誉称作“借光”。“借光”这个词,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礼貌用语:人多拥挤的时候,你会听到有人请别人让一让路时,说一声“借光”;当你要搭乘别人的车时,也会说一声“借光”;当别人抽烟向你借火时,也会说声“借光”。但是,你知道“借光”一词是怎么来的吗?
“借光”这个词由来已久。《战国策?秦策》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在长江下游地区的一条支流两边住着很多人家。这些人家中的姑娘们为了图个快活总是在晚上凑到一起做针线活儿。其中有一位姑娘家境贫寒,买不起灯烛,其余的姑娘嫌弃她,说她爱占小便宜,所以总是不想和她在一起。这位姑娘就对大家说:“我虽然买不起灯烛,但是我每晚都比别人先来,把屋子打扫干净,把坐席铺设整齐,让大家一来就能舒适地做活,这对你们多少也有些方便。你们的灯反正是要点的,借给我一点光又有什么损失呢?”姑娘们觉得她的话有道理,便把她留下来了。
后来,“借光”一词便成为人们之间寻求帮助的礼貌性用语。
“小时”的由来
人们几乎每天都要和钟表打交道,“几点钟”、“几小时”这些话一天也不知要说多少遍。可是为什么要把两个钟点之间的间隔称为“小时”呢?
其实,“小时”是从“大时”引申而来的。在中国古代,人们是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的。根据天文历法的演算,人们便把一昼夜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如果和今天的二十四小时相对照的话,那么半夜十一点到次日一点的时间就是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一个时辰其实相当于两个小时,而不是一个小时。
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一个钟点就为“小时”。后来,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混账”为何成了骂人的话?
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朝廷大员在训斥下属办事不力时用“混账”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听到这个骂人的词。你知道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吗?这要从秦始皇说起。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便大兴土木,修建漂亮的皇宫内院,皇宫内设三宫六院。这还不够,他还把被他消灭的国家中的后宫佳丽一起掳到了咸阳,让她们专供自己享受。可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一个皇帝怎么能忙活过来呢?但是,秦始皇还是想出了一个办法来避免后宫之人与他人亲热。
秦始皇生性多疑,生怕后宫的这些佳丽给他戴“绿帽子”(因为当时并没有什么严格的制度来约束皇亲国戚、勋臣猛将进入后宫之中)。于是他便想了个毒招儿:把那么多在深宫内院应酬御妾、贵妃的男儿们全都骟了(其实这就出现了太监)。另外,七十二妃的行宫及三宫六院,个个床头挂账本,秦始皇每到一个妃子的住处留宿交欢后,皇娘、御妾或是贵妃都要捧出账本跪求皇上在本子上挥笔记下某年某月某夜皇上在此宫留宿。
在接下来的日子中,这些皇娘、御妾、贵妃如果生了孩子就得拿账本去核对,如果主管官员发现自己推算时间和生孩子的日期不相应,就会向在旁边监察的秦始皇说一下,这时候秦始皇就会大骂一句:“混账!”然后就命御林军武士们将女人加上孩子立即斩首。当然,日期对照无误的妃子不但不会受到惩罚,反而会受到很高的奖赏。大家想想,那些黄花闺女被选入深宫,儿女之情难免,宫中宦官虽无交欢之能,可是那些皇亲国戚入宫自由,不免有越轨的行为。据说,因这种“混账”被杀的女人和孩子还不少呢!
从那以后,人们一旦发生口角就会破口大骂:“我决不会饶恕你这个混账东西!”以用来表示对对方的十分不满。
“小巫见大巫”有什么来历
“小巫见大巫”的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来比喻相比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这个词的来源与一则故事相关。
在裴松之《三国志注》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三国时,有两个同乡好友,一个名叫陈琳,在魏国做官;一个叫张纮,是东吴孙权的谋士。两人都很有才华,虽然各事其主,但相互仰慕,经常有书信来往,探讨作品。
有一次,张纮作了一篇赋。千里之外的陈琳见到了这篇赋后,赞赏不已。在一次请客宴宾时,特地拿出文章让在座的宾客传阅,欣赏,嘴里还不断地夸耀说:“这篇文章写得多么脱俗清新呀!你们知道吗,这是我的同乡张纮写的呀……”过了不久,张纮也看到了陈琳写的《武库赋》和《应机论》,不由得击掌叫好,并马上写了一封信给陈琳。信上对陈琳文辞清新、见解独到的文章大加赞赏,并表示要好好地向他学习。
陈琳见信后感慨极了。他在复信时谦虚地说:“我生活在北方,消息闭塞,与天下的文人学士交往很少,没见过大世面。只是这里能写文章的人不多,因此我在这儿容易冒尖,得到了大家过分的称赞,并不是我的才学真有那么好。和你们相比,差距实在太大了,就好像小巫遇见大巫,没法施展巫术了。”
发生争执为何又叫做“抬杠”?
北方人把两人就某事争辩叫做“抬杠”。直到今天,这个词在农村用得还是很普遍。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抬杠”一词起源于民间的一种风俗。汉族人民总是在正月十五闹元宵,但有些地方却通过举行一种叫“抬杠会”的花会来表示对元宵节的庆祝。“抬杠会”的具体流程是这样的:很多人抬着一根木杆,大木杆的一头安一把椅子,椅上坐着一个穿红袍、戴纱帽的丑角官。这位丑官的职责就是随机应变回答逛花会的人的问题。即便观众提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丑官也要能应答自如。提问的和回答的有时还会互相争论、批驳,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时间一长,人们就把这种互相争辩的对话形式,叫成“抬杠”了。
与这个词有关的故事其实不只上面的一个。另外一个也很有意思:古时候,有个人开了个“抬杠铺”。老板凭着自己的一口利牙,与人“抬杠”赌输赢,还真赚了不少钱。最后,他竟然把张果老和孔子两位老人家都给说得哑口无言。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张果老骑着毛驴经过此店铺,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就拿出银子下赌注,与掌柜的比个高低。掌柜的问:“大仙,您整天骑着毛驴到处走,到底是往前走,还是往后走呢?”原来张果老平日总是倒骑在毛驴的身上,所以听到掌柜这样一问,竟瞠目结舌,答不上来,只好认输了。过了不多会儿孔夫子带了学生周游列国来到这里。看见这家能赌输赢的店铺,想到囊中羞涩,决定进去赢点银子做盘缠。掌柜的看见孔夫子来“抬杠”,就问:“'四书’上有言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可是您说的话吗?”孔子说:“正是。”掌柜的又说:“那么您高堂健在,为什么您却四处周游,又没有一定的方向呢?这不是与您自己的信念相违背吗?”一句话把孔子问得无话可说,身上仅有的二两银子也输掉了。孔子垂头丧气地回到弟子身边。子路问清了缘由,抄起一把杀猪刀,来到抬杠铺,对掌柜的喊道:“我说你的头不过半斤重,如若不信割下来称称!”说着就跃上前去,准备动手。掌柜的一看大事不好,连忙赔着笑脸说:“我认输,我认输。”就这样子路把老师输掉的银子又赢了回来。
这个孔子“抬杠”的故事流传很广,“抬杠”一词理所当然也流传很广了。
什么是“名堂”
明堂是上古时候帝王会见诸侯、接见长者的地方。后世的帝王为了彰显自己的威风总是想造出一座明堂,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造出明堂的。
汉武帝在一次巡狩泰山的时候,发现了一处古代明堂的遗址,便想在这片遗址上造一座新明堂,以显示自己的威风。可是,文武百官从来没有见过明堂是什么,也就只好作罢。唐朝时,由于国势强大、经济繁荣,重建“明堂”的事又提了出来。武则天让大臣各自上书献策,谈谈明堂到底是什么样的。没过多久,有人写了《黄帝明堂经》三卷献给武则天,上绘有巍峨的正殿,四面清水环绕,中有响履木铺成的甬道通到岸上,非常繁华。武则天看后很高兴,准备照此动工。正直的大臣刘允沦怕修造明堂劳民伤财,对国家不利,就写了一篇《明堂赋》,讽喻武后,讥讽那人不知搞的什么“明堂经”,明堂经里也不知弄的什么“明堂”,纯属子虚乌有,胡说八道。武则天看了深为赞许,就没照着那所谓的“明堂经”去造“明堂”。不久,这事流传开来,人们将稀奇古怪、别出心裁的东西称作“搞什么名堂”。由于“明”和“名”的读音相同,而“名堂”又能表示“有名的明堂”这样的意思,所以“明堂”慢慢地写成了“名堂”。
而搞名堂也就成了故弄玄虚的代名词。
人们为何用“汗青”来指代史册?
人们都知道文天祥写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其中“汗青”一词代指史册。可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原来,在造纸术未被发明之前,古人著述都是刻写在简牍或书写在绢帛上。简是竹简,牍是木牍,只是因原料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名字罢了。汉代刘向的《别录》说:“杀青者,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复不蠹,谓之杀青,亦谓汗简。”“杀”,有除水之义;“汗简”或“汗青”是名词;“汗”是使动用法,即“使简(青)出汗”的意思。为什么要经历这种程序呢?这是因为简牍在用竹木加工成条状平面物之后,需经烘烤去水分,方可用于书写,是为真正的简牍。简牍加工完成之后,还要把简牍串起来成册。“册”字的本义,就是编结好的简牍。《说文》:“册,符命(就是诸侯受封的文件档案)也,诸侯进受于王也。像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册中间横线是串简牍的皮条。唐代僧人成玄英《庄子序》说:“古者杀青为简,以韦编之。”韦即皮条。传说孔子晚年喜欢读《易经》,有“韦编三绝”之说,即编简的皮条由于摩擦而断了三次。
造纸术发明之前,史书是用简牍韦编成册的,必先经过杀青、汗青工序,故又以“汗青”代指史册。与此相关,古代的书籍与纸制书不同,它有体积大、重量大而内容少的特点。古称饱学之士为“学富五车”。这“五车”书其实就是针对简牍书册而言的。今人如能学富五车,简直是异想天开了。
“汗青”本是一个动宾短语,而用以代指史册,则成了一个有特殊文化内涵的名词。另外,“汗青”与“杀青”还代指作品完成或最后校订,仍是动词用法。如朱熹《答严时亭书》:“当时若得时亭诸友在近相助,当亦汗青有期也。”此指著作完成。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既念欲俟全书卒业,始公诸世,恐更阅数年,杀青无日。”此指完成并校刻付印、出版发行。《现代汉语词典》收“杀青”一词,当代人多用来指著作完成。
由于文化专制、兵火灾难、自然损耗等原因,古代的简牍书籍大都湮没了。现偶尔可在博物馆见到断简残编,多是后来的出土文物,不过我们仍能从中得到一些重要信息。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9)
“鼻祖”的称谓
人们平时总是喜欢把创始人称为“鼻祖”。那么,为什么要用“鼻祖”这个词呢?换句话来说,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人类有一种行为,在说“我”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地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其实“鼻”在甲骨文中就是自己的意思。“鼻”的本字原为“自”。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自”字都像人的鼻子的模样,“自”和“鼻”的读音是一样的,许慎《说文解字》云:“自,读若鼻。”“自”在古文中一般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即解为自己,既然“自”字做了人称代词,那么要写“鼻子”的“鼻”时,又该用哪个字呢?于是又另造了一个形声字代替,在“自”字下加了一个声符“畀”,就出现了一个新字“鼻”,从此,“自”和“鼻”就有了不同的分工。
“自”的本义是“鼻子”,还可以引申为介词“从”、“自”,再引申为动词“始”。《说文》里有“今以始生子为鼻子”的说法。就是把生的第一个儿子称“鼻子”,这里的“鼻”字的意思即“第一”、“最初”或“开始”的意思。所以,最早的祖先、创始的祖师就称“鼻祖”。
你知道什么是“捉刀”吗?
古时候,人们把替别人写文章的行为叫做捉刀。这个词出自南朝宋代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容止》。
话说曹操统一北方以后,声势十分强大,北方一些少数民族纷纷派遣使者来表示友好。有一次,北匈奴派使者携带大批奇珍异宝来见曹操。曹操考虑到自己面容丑陋,仪表平常,不足以震慑远方使者,显示出威望。于是,他将声姿高昂、眉目舒朗的崔珪招来,要他代替自己接见使者。接见外国使团的时候,崔珪正中端坐,接受匈奴使者的朝拜;曹操却装扮成侍卫模样,手执钢刀,挺立于座榻旁边。
事后,曹操想知道自己在别人面前的形象是怎样的?于是便派人去向匈奴使者打听对魏王的印象如何。匈奴使者回答说:“魏王俊美而且风采高雅,但榻边那个捉刀的人气度威严,非常人可比,他可称得上真正的英雄。”曹操听得探报,立刻派人把那个使者杀掉了。虽然后来有些人考证这件事并非事实,但是由于故事很有趣,所以一直流传下来。
以后,捉刀的意思渐渐转到写文章上来了。
为何买官的钱被称为“铜臭”
在《后汉书?崔烈传》中曾记录了这么一件事:司徒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在东汉时期,三公是辅佐国君、掌管军政大权的最高长官。崔烈花了五百金买了一个司徒的官职,相当于后世的丞相。不管是朝中的人还是市井中的百姓都对才疏学浅、靠花钱买官爵的崔烈议论纷纷。有一天,崔烈问他的儿子崔钓说:“我当上司徒,别人有什么议论?”崔钓说:“论者嫌其铜臭。”
古代的钱币大多是铜制,铜钱多而发臭,是人们讽刺崔烈花钱买官的行为。后来,人们看到那种只知钻钱眼的市侩习气便总是用“铜臭”一词来加以讽刺。
“师范”一词起于何时?
“师范”一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而且在全国各地存在着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师范性学校。当然,大家也对“师范”的意思很是熟知。可是你知道它最早出现于何时吗?
“师”的名称,其实在夏、商、周时就有了。甲骨文中便有“文师”的字样。西汉的董仲舒用了“师”一词,司马迁用了“师表”一词,他们的相同之处便是都特别看重“师”的表率作用。
西汉末年,扬雄在言论集《法言》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将“师”和“范”联系起来看待的文字记载。扬雄的这句话中明确强调了教师负有塑造教育对象的重大责任。
“模范”一词的来历
“模范”在古代是指铸造金属器物的工具。四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用“模”和“范”冶铸青铜器了。冶铸时除了原料外,最离不开的就是“模”和“范”。“模”就是实物的样品,“范”就是按“模”的样子做出的铸型。将冶炼出的金属溶液注入“范”内,冷却后就成为与“模”一样的金属器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模”和“范”又被人们引申为值得学习或仿效的榜样。
“座右铭”一词的由来你知道吗?
人们在自己灰心丧气的时候总是用座右铭来达到激励自己的目的。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据古书记载,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死了之后,怀念其功绩的齐国人为了纪念他,就给他造了一个庙堂。这个庙堂虽然不是很华丽,但是里面却摆设了好多祭器。其中,有一种装酒的器皿,名叫欹器。这种酒具的特别之处在于当这个器皿是空着的时候,它呈倾斜状;但是如果有液体倒进去,它就会直立起来。
有一天,孔子带着学生到庙里来朝拜,看到了这个欹器,很是好奇。于是他便向庙里管香火的人打听有关这件器皿的知识。管香火的人告诉他名字之后,孔子便想起了有关齐桓公的故事。他指着欹器对学生们说:“欹器空着的时候就倾斜;把酒或水倒进去一半,它就直立起来;装满了就又会倾斜。所以齐桓公还活着的时候,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绝不可以骄傲自满。自满就会像欹器里装满了水,必然要倾斜倒覆。”他又接着对学生们说:“其实,读书也是一样,谦受益,满招损。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啊!”
回到家里,孔子也请人做了个欹器放在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永不满足。以后,欹器被刻在金属上的文字所代替,文字的内容包括许多格言、警句。但“座右铭”这个词却一直沿用到今天。
“锦标”一词的来历
人们在体育新闻中经常会看到各类锦标赛的召开,那么“锦标”是什么意思?这个词又是怎么出现的呢?
根据有关学者考证,“锦标”一词,最早使用于唐代,是当时最盛大的体育比赛——竞渡的取胜标志。但是,竞渡这项体育赛事并非在唐朝才有,它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相传为湘江一带的人民为了纪念屈原而组织的有关纪念活动。在唐以前仅为划船活动,并无“夺标”规定。到了唐代,竞渡则成了一项独具特色而又极为隆重的竞赛活动,其目的即在于争夺第一名,比赛的功利性尽显无余。
在唐代,竞渡既然是为了夺取第一名,那么总得有一定的裁定方式。于是人们便在水面的终点插上一根缠绵挂彩,鲜艳夺目的长竿,这个“挂彩”的竹竿被当时的人们叫做“锦标”或者“彩标”。竞渡船只以首先夺取锦标者为胜,故这一竞赛又称为“夺标”。“标”于是便成了冠军的代名词。曾有人对其壮阔的场面做了翔实地描写:“一号令,雷鼓而飞,千挠动,万夫呼,闪电流于目管,羽翼生于时下。观者山立,阴助斗志。肺肠为之沸渭,草树为之幅悴。揭竿取胜,扬旌而旋。观其猛厉之气,腾陵之势,崇山可破也,青天可登也!”
宋代以后,夺标成为竞渡的法定规则,一直沿用到明清而不变。夺取“锦标”者(其实就是冠军),也因其胜利者的荣誉受到人们的普遍敬重。
你知道“下马威”的说法的来历吗?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故意给别人出难题就叫下马威。可是你知道吗?开始的时候,下马威并不是这个意思,它指的只是官吏初始到任时,借故严厉处分下属,以显示自己的威风。
下马威这句俗语出自《汉书?叙传》,班固在为祖先作传记时,记叙了其伯祖父班伯到定襄担任太守时的场景。当时的定襄时局非常混乱,但是那些经常闹事的人看到刚到任的班伯时竟然都“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意思是说制造混乱的那些人非常担心班伯初到任时要对下属显示威风,所以有所收敛。文献中的“下车”,并非指从车上下来的动作,而是指官员刚到任。古人有用下马、下车表示官员到任的习惯,所以后来“下车作威”便被“下马威”代替。加上“下马威”读来顺口,意思简约明白,便广为流传。
随着词语意思的转变,下马威从“初到任时要对下属显示威风”,逐渐演化为“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自己的威力”。例如,清代李渔《蜃中楼?抗姻》就说:“取家法过来,待我赏他个下马威。”
“露马脚”为何成事情暴露的代名词
明太祖朱元璋的元配夫人姓马,这位马夫人在历史上很有名。“露马脚”这个词就跟她有关。
在封建社会,妇女因受儒家思想的束缚从小便得裹脚缠足,但是马氏是个练武之人,所以就没有缠足,就长了一双大脚。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马夫人被封为皇后。
当了皇后的马氏,深居皇宫享受荣华富贵,但对自己的一双大脚也感到无可奈何。每当她与客人相见的时候,总是用衣服的下摆或裙子将脚严严实实地遮盖起来,怕别人看见说自己闲话,但是世界上并没有不透风的墙。有一回,马皇后乘轿到金陵街头游览,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将轿帘掀起一角,马氏搁在踏板上的两只大脚,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她急忙把脚缩了回去,可轿子周围的老百姓早已把那双大脚看得一清二楚。
这件新鲜事传了开来,并把整个京城都轰动了,因为是马氏露出了大脚,所以“露马脚”一词便出现了,并一直流传到今天。今天的词义比之以前要有很大的外延:对不便公开的、不光彩的事的暴露,都可称为“露马脚”。
更多阅读
中国近代史教学的几个问题 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
——在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上的讲话(2011年10月15日上午;地点:大连红旗中学)很高兴来到大连与大家交流。我讲五个问题。第一.好奇、怀疑、批判,是治学和创造的起点最近苹果创始人乔布斯逝世,各地有很多介绍,有没有人注意到乔布
关于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招聘中国空乘的常见问题 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招聘
等呀盼呀,时隔3年多,汉莎终于要在中国再次招聘中国空乘啦!裙子常常收到裙粉们的私信,询问关于招聘和工作方面的问题,裙子就借此机会整理一下,大家可以参考,不过,这只是裙子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完全不代表汉莎航空公司哦。裙子尽量完善内容,随时更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7-9 趣味英语文化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7)“丫头”称呼的由来“丫头”一词,一般来说是长辈对小女孩的称呼,可是你知道古代这个词的意思吗?它是怎么来的呢?古时候,女孩子到了15岁便是及笄之年。她们到了这个年龄就要在头上梳两个“髻”。这两个“髻”是对称而
中国发展的经验 中国发展的经验教训
中国发展的经验问题的提出1979年邓小平宣布结束文化大革命,坚定不一地发展经济。短短的30年内,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邓小平临终前总结了四个字:改革开放。这就是中国发展的经济学。林毅夫从古典和现代经济学中为中国发
论中国当前的民生问题 2016中国民生问题
论中国当前的民生问题摘要:古今中外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着社会进步程度和政权的兴亡。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翻开中国历史,民不聊生得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