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山西省临汾市蒲县 山西省临汾市

蒲县,位于吕梁山脉南端西坡,临汾地区中部。

总面积1511平方公里,辖4镇11乡,人口8.68万,县政府驻城关镇。

蒲县辖4个镇、5个乡

目录

· • 基本概况

· • 行政区划

· • 历史沿革

· • 地理位置

· • 地理地貌

·• 基本概况

·• 行政区划

·• 历史沿革

·• 地理位置

·• 地理地貌

·• 气候特征

·• 自然资源

·• 经济建设

·• 交通状况

·• 社会事业

·• 名胜古迹

·• 相关词条

·• 参考资料

[显示全部]

蒲县-基本概况



蒲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总面积1508平方千米,总人口10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蒲城镇。邮编:041200。代码:141033。区号:0357。拼音:Pu Xian。

蒲县-行政区划



蒲县辖4个镇、5个乡:蒲城镇、薛关镇、黑龙关镇、克城镇、山中乡 、古县乡、红道乡、乔家湾乡、太林乡。

蒲县-历史沿革



蒲县历史悠久,据境内薛关龙王庙细石器遗址发掘证实,远在一万二千年以前,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相传唐尧时期,尧的老师蒲伊子曾隐居于此,县名由此而来,古有蒲国、蒲阳、蒲子之称。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置石城县(县治今黑龙关村)。北周初置石城郡,大象元年(579)废郡为蒲子县(县治今古县村)。

隋开皇九年(589),置蒲川县(县治在今城关)。隋大业元(605),改蒲川县为蒲县。
11山西省临汾市蒲县 山西省临汾市

唐武德二年(619),改为昌州。唐贞观六年(632),废昌州,复置蒲县。

五代时期,先后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所属。

金兴定五年(1221)正月,蒲县升为蒲州。蒙古至元三年(1266)废县,并入隰川县(今隰县),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七月,复置蒲县。

明洪武二年(1369),隶山西省平阳府。

清顺治二年(1645),隶山西省平阳府。清雍正二年(1724)改隶吉州。清雍正九年(1731),又归隶隰州。

民国元年(1912),蒲县属山西省直领。民国4年,归隶山西省河东道。民国26年,隶山西省第六行政区。民国27年,隶山西省第七行政区。民国29年,蒲县升中心县,隶山西省第十三行政区。民国34年,改隶山西省第十行政区。

民国35年(1946)11月27日,蒲县第一次解放,隶晋绥边区吕梁分区第九专区。民国38年2月,改隶晋西南行政区隰县专区。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隶晋南专区。

1951,改隶临汾专区。1954年,改隶晋南专区。1958年10月,蒲县并入吕梁县。1959年10月,复置蒲县。2000年11月1日临汾撤地设市,隶临汾市。

蒲县-地理位置





蒲县

蒲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南端西麓。地理座标:北纬36°11′32″至36°38′13″,东径110°51′09″至111°23′36″。东与洪洞接壤,西与大宁毗邻,南与吉县、临汾相连,北与隰县、汾西交界。总面积1510.61平方公里。

蒲县-地理地貌



蒲县地形复杂,大体分为土石山区和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势东高西低,东、南、北三面环山。主要山峰:东北部有泰山梁、牛槽山、菊花山、木岭山;东部有桃卜山、石门山、太山、白头山;北部有五鹿山、五龙洞;南部有石头山、豹子梁、五股山。诸山海拔均在1500米以上,其中以五鹿山为最高,海拔1946米;其次是桃卜山1780米。西、中部是黄土梁峁地形,海拔在1000米至1400米之间。境内河流均系黄河水系支流,其中昕水河为县境内最大的河流,它的支流有南川河、碾沟河和北小河、均常年流水。

地形特点是:东高西低,县境似海棠叶状。境内南北山环,东西川绕,七垣展布,八河纵横,沟壑交错。五鹿山枕其北,石头山列其南,姑射山环其东,昕水河贯其中,是临汾通往西山几县的门户。南北凭百里之隘,东西辟一线之天。故有“诚河东之咽喉,亦西秦之门户”之称。

平均海拔1300米,与洪洞县、尧都区等平川县市相差600米左右,海拨最高处五鹿山主峰海拨1946.3米,最低处薛关镇皮条沟以西1公里昕水河出境处,海拔790米,相对高差1156.3米。

蒲县-气候特征



蒲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 8.7℃ ,一月零下6.8℃,七月25℃左右。年降雨量586毫米,霜冻期为十月上旬至次年四月中旬,无霜期171天。

蒲县-自然资源





蒲县

1、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226.59万亩,其中,耕地39.68万亩,占总面积的17.5%(基本农田22.9万亩);林地107万亩,森林覆盖率42.5%;牧草地12万亩,占总面积的5.5%;可供开发利用的“四荒”地59万亩。

2、矿产资源

蒲县境内地下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工业发展潜力较大,现已探明的有原煤、铁矿石、铝矾土、油母页岩、石膏、耐火粘土、白云岩、石英、天然气、矿泉水等二十余种,其中以煤为最,全县含煤面积136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81.7亿吨。其中霍西煤田含煤面积49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33.5亿吨,可采煤种为2#、9#、10#、11#,现主采2#肥气煤(1/3焦煤),属低灰、低硫、高热值的世界稀有煤种。河东煤田含煤面积87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约148.2亿吨,因储藏较深,目前正筹划开发利用。位于河东煤田东南部的刁口煤田,以焦煤为主,面积110平方公里,平均深度400到500米,煤层厚度在0.8到3.5米间,储量约5.82亿吨。

蒲县境内金属矿主要有铁、铝、镁、铜、银等。

铁矿储量为1.2亿吨,其中褐铁矿分布在克城镇及太林乡石灰峪等地,储量4000至5000万吨;赤铁矿分布在蒲城镇刁口等地,储量750万吨,赤褐铁矿分布在太林乡官庄村一带,储量780吨。

铝矿矿层在山西式铁矿上部,矿层厚度2--4米,储量600至1000万吨。方铝矿分布在化乐峡村等地。铝矾土分布在克城镇西部和西北部。

油母页岩:断续分布面积50平方公里,储量约1亿吨。可提炼页岩油,作石油代用品,加氢裂解精制后,可得汽油、煤油、柴油、石腊等。综合利用能回收化工产品(如酚、吡啶、合成氨等)。

耐火粘土:分布在县东部及东北部,产生于煤层底部,呈灰色、白色、粉红色或微黄板泥状,主要用于制作陶瓷器具。

白云石:分布在乔家湾后山上,矿层厚2米,面积60000平方米,储量1000万吨,是生产金属镁的主要原料,并可制作肥料。

钾长石:分布在五鹿山脉底部,为精细陶瓷器具的主要原料。

天然气:分布在薛关、井沟、常家湾一带。

瓦斯气:广泛分布于河东煤田,含量高,埋藏浅,境内薛关井沟村为最佳开采点。

天然矿泉水:蒲县境内天然矿泉水水源较多,现已初步勘察评价过的有解家河矿泉水、太林乡东河矿泉水等,其中解家河天然矿泉水水源曾由权威水分检测单位北京地下水资源管理中心进行了包括水期、枯水期在内的全面分析及光谱分析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了GB8537--87饮用天然矿泉水要求。

3、旅游资源

蒲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甚多,旅游资源丰富,尤其以奇峰异洞、大峡深谷、古老文物建筑、遗址多而闻名,现有文物保护单位74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尤以柏山之巅的东岳庙最为著名,相传为东岳大帝的行宫,集唐、宋、元、明、清古建筑艺术之大成,庙外有绵延数公里的苍松翠柏,两景相互掩映,景色十分壮美。



蒲县

自然景观:五鹿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梅洞山天然林区、峡村峡谷、柏山景区。

人文景观:东岳庙、真武祠、薛关龙王庙古石器遗址、蒲伊广场、段云书艺馆。

4、水利资源

境内有河流涧溪35条,均系黄河水系支流。主要河流有昕水河、南川河、北川河、黑龙关河、中垛河、乔家湾河、克城河、西后河、堡子河、有枣河等,年来水量9085万立方米。有泉水800余处,总流量500立方分米/秒。地下水总贮量1.4亿立方米,可开采量430万立方米/年。

5、动植物资源

蒲县东北部环五鹿山地带为吕梁山重要林区之一,树木以辽东栎、油松、白皮松、白桦、侧柏为主。境内野生植物有山丁子、山楂、沙棘、山桃、山杏、酸枣、黑木耳、蘑菇等,年山果采集量度500万公斤,木耳、蘑菇采集量



蒲县

1.5万公斤;药用植物有枸杞、地黄、沙参、甘草、白赤芍、猪芩、连翘、荆芥、麻黄、柴胡、大黄、知母、五味子、地 皮、薄荷等270余种,年收购量5.2万公斤。农作物以玉米、小麦、杂粮、荞麦、土豆、烟叶、豆类等为主。年产玉米8000余万斤、小麦773万斤、土豆800余万斤、烟叶110万斤、豆类200余万斤,县西果树生产已初具规模,栽培树种有苹果、梨、桃、杏、核桃、枣等12个科22个树种,年果品产量200余万斤。

蒲县陆栖脊椎动物有70余种,主要是金钱豹、花面狸、猫狸、青羊、野猪、原麝、野兔、喜鹊、百灵、乌鸦、鹌鹑、锦鸡、褐马鸡、金雕等。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山西省省鸟褐马鸡,分布在五鹿山的针阔混交林中;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金钱豹主要分布于豹子梁、太山一带。原麝主要活动于太山、明山、石头山等地;国家三类保护动物青羊主要分布于南、北两山的针阔混交林内;金雕主要活动于人迹罕至的荒山河旁。

蒲县-经济建设





蒲县

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求实创新,扩大开放,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全县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条战线、各行各业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勃勃生机。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5亿元,财政收入完成4.0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10元。200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9.5亿元,比上年增长18%;财政收入达到5.3亿元,比上年增长30.6%;城镇居民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000元,比上年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比上年增长4.7%;各项存款累计达到22.2亿元,比年初净增3.97亿元。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基础地位持续加强,特别是近几年大力开发土豆、烟叶、中药材、温室大棚、糯玉米五项产业,培育发展了昕源薯业、绿源牛业、正茂核桃、龙泉猪场、气调冷库、瑞泽香食用油、益生源杂粮方便面、昌源土豆粉丝方便面等十大“农”字号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特色初步形成,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工业经济发展初具规模,形成了煤炭、化工、冶炼、电力、建材、食品为重点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培育了一批年销售收入上亿元、实现利税上千万元的骨干企业。

民营企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总产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

财政收入连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县级综合经济势力显著增强;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十一五”期间,蒲县将围绕"全市争上游,全省创特色,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蒲县"的总目标,全力推进八大战略工程,努力建设经济强盛、政治开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民生殷实、环境优美的新蒲县。

蒲县-交通状况



临汾至大宁干线公路横穿县境。境内有多条简易公路,各乡镇矿区均可通行汽车。

蒲县-社会事业



2006年县财政拿出500余万元,免除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投资847.2万元完成了8所学校的危房改造任



蒲县

务;城乡医疗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医药市场整顿深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式启动,被省政府列为全省的试点县;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投保人数达到3.5万人,社保基金达到了8000万元;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各项指标圆满完成,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计生工作综合进步奖;积极组团参加沪洽会、港洽会、中博会,聘请专家、学者对我县的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进行了规划设计,县、乡、村各级和不少单位、不少企业请进来、走出去,与外界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加强,促进了该县的对外开放。

蒲县-名胜古迹







蒲县

蒲县古迹柏山东岳庙,位于县城东柏山上,是以东岳行宫大殿为中心的一级大型建筑群,相传始建于唐,元、明、清均复修重建。建筑面积七千多平方米,建筑物二百八十余座,庙宇中间主殿雄居,四周是古朴的围廊和逼真的塑像。主殿前耸立有富丽的“天堂楼”,后排列有上下两院的“地狱府”。周围松柏千余亩。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6111.html

更多阅读

九寨沟——甘肃陇南市——翻过了金山!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

早上10点离开九寨沟口贵宾楼酒店。至九寨沟县城,41公里,拼车打的,20元/位。沟口到县城的马路都很平整,路好,20多分钟就到了。不愧为旅游大县!11点多在县汽车站吃了份馄饨,12点20的车前往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文县到九寨沟县城71公里,17元,修

6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

右玉县 右玉县右玉县位于晋西北边陲,隶属于山西省朔州市。境内四周环山,南高北低,苍头河纵贯南北,东西宽45.7公里,南北长67.7公里,总面积1967平方公里。全县平均海拔1400米,属黄土丘陵缓坡区。北与西北以古长城为界,与内蒙古的凉城、和林格

4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 朔州市山阴县杀人案

山阴县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山阴县山阴县位于山西省北部,东径112°25′-113°04′,北纬39°11′-39°47′。东邻应县,南毗代县,西交朔城、平鲁二区,北与左云、右玉、怀仁接壤。全县南北长66.7千米,东西宽36.5千米,总面积1657平方千米,总人口22

声明:《11山西省临汾市蒲县 山西省临汾市》为网友流年晕开时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