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计时法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一、干支纪年法

一.十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2345 67 8 9 10

甲 乙丙丁戊己 庚辛壬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5 678 910 1112

子 丑 寅 卯 辰巳 午 未申 酉 戌亥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二.查看不同时间段的万年历

1.如:1516—2060年的万年历,记着五百年的干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3456789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131415 1617 181920
甲戌 乙亥丙子 丁丑 戊寅己卯 庚辰 辛己壬午癸未
21 222324 2526 27 282930
甲申 乙酉丙戌 丁亥 戊子己丑 庚寅 辛卯壬辰癸巳
31 3233343536 37 3839 40
甲午 乙未丙申 丁酉 戊戌己亥 庚子 辛丑壬寅癸卯
41 4243444546474849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5354555657585960
甲寅 乙卯丙辰 丁巳 戊午己未 庚申 辛酉壬戌癸亥

根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如:《辛亥革命》的辛亥年是1911年(48号干支),《戊戌变法》的戊戌年为35号干支,比辛亥年早13年,则“1911-13=1898”故《戊戌变法》是1898年。

应用公元年进行计算。应用公元年的某一年,聊以60(指六十年甲子),余数小于60,再用余数减去3(干支纪年是从公元4年开始使用的),便知。如2002年:2002÷60,余数为22,再22-3,得数是19,查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9号干支,得知是壬午年。

2.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公元前的年份则用58-“年份数除以60的余数”后计算)

如:2001年查万年历为辛巳年,算法为:

  2001÷10=200……1,1—3=—2,—2+10=8,按天干顺序数到8,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第8位为辛。

  2001÷12=166……9,9—3=6,按地支顺序数到6,子、丑、寅、卯、辰、巳。第6位为巳。
按照以上计算结果,把天干、地支合并起来可知,2001年为辛巳年。

3.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时,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表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如下表)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   丑  寅  卯  辰  己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戊  亥
11-13:13-15:15-17:17-19:19-21:21-23

子时(夜11、12点):据说老鼠是深夜里最活跃的动物,所以子时属鼠。

丑时(后半夜1、2点):据说牛是最早耕地的家畜,所以丑时属牛。

寅时(后半夜3、4点):寅字解析为害怕的意思,古人最怕的动物是老虎,所以寅时属虎。

卯时(早晨5、6点):据说此时为“大阴”(即月亮)的时间,传说月球中有玉兔,所以卯时就属兔。

辰时(早晨7、8点):传说此时是群龙行雨的时候,所以辰时属龙。

巳时(上午9、10点):据说蛇最爱在此时利用青草作掩护,所以巳时属蛇。

午时(上午11、12点):午时阳气到顶,阴气始生,正是骏马驰骋的时候,所以午时属马。

未时(下午1、2点):传说羊在未时吃过的草,草根再生力很强,所以未时属羊。

申时(下午3、4点):天快晚了,猴要呻叫,所以申时属猴。

酉时(下午5、6点):此时正当日没月出之际,古有“太阳金鸡”的传说,所以酉时属鸡。

戌时(晚7、8点):夜的开始,犬守夜,所以戌时属犬。

亥时(晚9、10点):据说晚上9、10点钟天地最混沌,而猪爱睡觉,混沌不清,所以亥时就属猪。

二、干支纪月法

1.基本纪法

地支:正月为寅,二月为卯,依次类推,一直到十二月为丑;由于地支是十二,而月份也是十二,轮回相重,所以每年的地支是一样的。

天干:若遇甲年,正月为丙,即丙寅;到了己年,正月又是丙寅。(这是由于五年60个月一个轮回)

若遇乙年,正月为戊,即戊寅;到了庚年,正月又是戊寅。

若遇丙年,正月为庚,即庚寅;到了辛年,正月又是庚寅。

若遇丁年,正月为壬,即壬寅;到了壬年,正月又是壬寅。

若遇戊年,正月为甲,即甲寅;到了癸年,正月又是甲寅。

详表如下:

年/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

十二

甲、巳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乙、庚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丙、辛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丁、壬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戊、癸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甲子

乙丑

由上可见,农历的月份,地支是固定的,天干却不固定,要经过推算才能排出。注意:农历的闰月是不记干支的。

例如:2010年为‘庚寅’年,查天干年份为‘庚’子头,在上表的第二行,其正月为戊寅,二月为己卯,三月为庚辰,余类推。

2.一年的开始严格以立春时为准,如1994年2月4日9时31分立春,则甲戌年从1994年2月4日9时31分算起到1995年立春时止。

3.每月的开始严格以交节时刻为准,如1994年2月4日9时31分立春,则甲戌年寅月(一月)从立春时算起,到3月6日3时38分惊蛰为止,从3月6日3时38分起算作卯月(二月),余此类推。

干支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次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许多历书注明某农历月对应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对应。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大致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大致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大致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大致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大致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算。60个月合5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九年癸丑年(公元53年)冬至月(大雪至小寒的月份,近似农历十一月)就是“甲子月”。

有歌诀为证: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

4.下表是地支纪月时对应的节气时间段、中气、近似农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以及年天干和月地支构成的月干支:

月地支节气时间段中气近似农历月份 近似阳历月份 甲或己年 乙或庚年 丙或辛年 丁或壬年 戊或癸年

寅月立春—惊蛰雨水正月2月丙寅月戊寅月庚寅月壬寅月甲寅月

卯月惊蛰—清明春分二月3月丁卯月 己卯月辛卯月癸卯月乙卯月

辰月清明—立夏谷雨三月4月戊辰月 庚辰月 壬辰月甲辰月 丙辰月

巳月 立夏—芒种 小满四月5月己巳月 辛巳月 癸巳月乙巳月 丁巳月

午月 芒种—小暑夏至五月6月庚午月 壬午月 甲午月丙午月 戊午月

未月小暑—立秋大暑六月7月辛未月 癸未月乙未月丁未月己未月

申月 立秋—白露处暑七月8月壬申月 甲申月 丙申月戊申月 庚申月

酉月白露—寒露秋分八月9月癸酉月 乙酉月 丁酉月己酉月 辛酉月

戌月 寒露—立冬霜降九月10月甲戌月 丙戌月 戊戌月庚戌月 壬戌月

亥月立冬—大雪小雪十月11月乙亥月丁亥月 己亥月 辛亥月癸亥月

子月 大雪—小寒冬至十一月12月丙子月 戊子月 庚子月壬子月 甲子月

丑月 小寒—立春大寒十二月1月丁丑月 己丑月 辛丑月癸丑月 乙丑月

三、干支纪日法

1.甲子为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为:

  G = 4C + [C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3
  Z = 8C + [C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7 + i

  其中C 是世纪数减一,y 是年份后两位,M 是月份,d 是日数。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奇数月i=0,偶数月i=6。G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 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计算时带[]的数表示取整。

  例如:查2006年4月1日的干支日。将数值代入计算公式。
  G =4*20 + [20/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3=197
    除以10 余数为 7,天干的第7位是‘庚’。
  Z =8*20 + [20/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7 + 6=213
天干地支计时法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除以12 余数为 9,地支的第9位是‘申’。
  答案是:2006年4月1日的干支日是庚申日。

2.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干支记日推算起来比较麻烦,一般需要查黄历

比较简单的方法是按阳历日期来推算,先以当年的元旦干支的代表数为基础(天干1~10,地支1~12)另加所求日数,然后查表按月进行加或减(附后),再除去干支的周转数(天干10,地支12),所余的数即为所求的日干支的代表数,即可按数字转为干支,此为平年的日干支推算法。如遇闰年,因二月多一天,所以在用上法推算时,从三月份起,应在所求日干支数上再加1。

附:各月干支加减表

  一月干支均减1   二月干加0支加6

  三月干减二支加10   四月干减1支加5

  五月干支均减1   六月干加0支加6

  七月干支均加0   八月干加1支加7

  九月干支均加2   十月干加2支加8

  十一月干支均加3  十二月干加3支加9

为了便于记忆,有歌一首:

  一五双减一 二六加零六

  三减二加十 四减一加五

  七零九加二 八加一七走

  十上加二八 冬三腊三九

  闰从三月起 余数均加一

例:求1981年12月31日的日干支

查1981年元旦干支为己卯,己的代表数为6,卯为4,即以6、4为基数进行计算。

  干:6+31(所求日数)+3(12月干加3)=40

  除去周转数30,余10。10代表癸,所以日干是癸。

  支:4+31+9(12月支加9)=44

  除周转数36,余8。8代表未所以日支是未。

合起来可知1981年12月31日为癸未日。并由此可以推之1982年元旦干支为甲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6181.html

更多阅读

天干、地支、纳音五行在双色球中的应用(一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五行相生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bbs.17500.cn4 x% Z1 @1 u' d(V  五行相克  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天干五行  甲乙同属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丙丁同属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戊已同属土,戊为阳土,已为阴

天干地支五行生辰八字自己算 八字时辰怎么算

古人把一个人的生日(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用六十进制的天干地支表示,称为八字。将八字以五行相配,则以之为此人一生中命运的预兆。以下仅介绍由公历推八字五行的方法,至于算命,应属于迷信,希望大家注意,不要太看重。下面开始介绍:天干对应数字(共

关于五行与天干地支.方位.八卦等的关系 天干地支五行八卦

*【天干与五行、方位的关系】:甲为栋梁之木,东方。乙为花果之木,东方。丙为太阳之火,南方。丁为灯烛之火,南方。戊为城墙之土,中方。己为田园之土,中方。庚为斧钺之金,西方。辛为首饰之金,西方。壬为江河之水,北方。癸为雨露之水,北方。就是:东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对照表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

五行阴阳论五行有阴阳,木为阳,金为阴;火为阳,水为阴;土含阴藏阳,随金水木火归化而分阴阳。而需要注意的是,五行火为阳而为阴中之阳;水为阴而为阳中之阴。五行干支俱有阴阳,土分戊辰戌为阳,己丑未为阴;水分壬子为阳,癸亥为阴;木分甲寅为阳,乙卯为

声明:《天干地支计时法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为网友我比想象中勇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