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师范附属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总结材料 保定师范附属小学

校园文化是培养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是学校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学校师生长期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规章制度、知识体系、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等。我校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以创建“实力附小、和谐附小、绿色附小”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坚持“和谐发展”的主体办学思想,坚持“为了孩子的一生幸福与发展”的工作指导理念,不断创造充满和谐、富含人文精神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全国外语试验校,省教育创新示范校、省双语教学示范校、省德育工作示范校,省、市绿色学校。

一、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形成“和谐、活泼”的物质文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我校提出“赋予硬件以生命、赋予软件以灵魂”的思想,创设和谐的人文环境,深化了“环境育人”。学校坚持“见缝插绿、破硬栽绿、垂直挂绿”的原则,努力建设四种景观:

1、绿化景观:建花坛、植草坪、安装绿化栏,每班教室学生自己搬来盆花,美化、绿化教室环境,使走廊、教室、校园形成了“见缝插绿,垂直挂绿,花草树木有机结合”的景观。学校努力扩充绿色面积,扩建花池,利用一切空间种植绿色,让绿色充满每个孩子的心扉。直到现在,绿化覆盖率可达80%以上,基本上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学校被评为安全文明示范学校、德育教育先进单位。

2、休闲景观:学校走廊及教室里为孩子们设置了图书角,铺上了漂亮的地毯,孩子们可以在课余时间在图书角边听音乐边读书,累了可以躺下休息;花坛前摆放了小椅子,孩子们可以坐下赏花或是绘画。学校搬入新校区后,设计了校园整体绿化规划方案,努力把学校创建成园林式校园:“书香园”,将原篮球场破硬绿化、美化,以太阳为主题,以圆为造型主体,以知识为内涵,主雕塑由笔、墨、纸、砚组成。“玉兰园”,开辟餐厅南面绿地,以阶梯状小路连接,设立小型休息亭和“书”型座凳。行政楼前开辟“丁香园”,创设集丁香树假山流水为一体的花园式环境。宿舍楼西面规划建成“桃李园”。

3、艺术景观:每个教室为孩子们设立了作品展区,泥塑、版画、手工纺织、国画,丰富多、手抄报画等。别具特色的“外语节”、“科技节”、“国际象棋艺术节”给学生提供了发展特长、施展才华、学习合作的宽阔舞台。

4、育人景观:操场上,设立了主题橱窗,有“历史篇”、“育人篇”、“科研篇”、“特色篇”,展示了学校百年历史与辉煌业绩。设立了“少先队专题栏”、“红色之旅”,让学生感受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楼,不同楼层,不同主题的“行规篇”、“绿色篇”、“古训篇”、“国际篇”、“科技创新篇”,图文并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楼梯上,巧妙张贴新旧三字经、成语故事,使学生时时刻刻在华夏文化的熏陶下成长。教室里,整洁美观,坐在其中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温馨感觉,陶冶了师生情操。教室的设计与布局,师生一齐动脑动手,以自己的劳动成果美化教室。正面黑板上方悬挂着国旗。墙壁上有不同内容的宣传栏,师生齐动手,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张贴不同内容。结合感恩教育,有学生们自己的感恩活动心得、家长心得,有学生自编的“八荣八耻”内容,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宿舍里,不同色调的各楼层内部装修,使宿舍环境舒适,富有教育意义。墙上学生作品的布置,增强了他们的自豪感。

二、传承附小精神,形成“和谐、活泼”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主要指学校领导、教职工和学生共同遵守的基本理念、价值标准、道德风貌等,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1、明确办学目标,确立奋斗方向。

学校办学目标是学校共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我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学校的奋斗目标: “争创全国一流学校”;突出一个中心:“迎接保师附小110年校庆”;加强四项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抓好班子和队伍建设;以提升办学品位为目的,搞好校园物质和精神文化建设;以校本培训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突出德育建设实效性。”

2、总结办学经验,形成办学思想。

办学思想是学校为实现根本目标而在教学科研管理中的基本信念,是学校对人才培养方针、战略和策略的哲学思考。在过去的几年中,学校全体干部、教师高扬“追求卓越、拒绝平庸、事争一流”的主旋律,以科研兴百年名校,靠特色育优秀人才。在改革中求发展,继承中求创新。历经了校址变迁的严峻考验,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学校各年的目标任务,创造了一个个难以想象的奇迹,教育教学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辉煌。形成了外语、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国际象棋多种特色。打造出了师德好、能力强的教师群体,形成了“和谐、活泼”的办学思想。

3、传承附小精神,打造团队精神。

历代附小人传承着“求本分、求本能、求发达”和“爱校进取”的文化种子,使附小发扬光大。附小人提倡“四种精神”:崇尚卓越、追求一流、拒绝平庸的拼搏精神;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淡泊名利、奉献合作、不唯书本的求实精神;学会为他人鼓掌、为同行鼓掌、为反对过自己的人鼓掌的团队精神。这就是 “附小精神”,即我校的团队精神。它是保师附小几代人求索的结晶;是我校办学特色的核心;是推动学校不断发展的原动力!

附小精神对于领导来说是“以人为本”,是人格化和制度化的管理;对教师来说是责任、进取、奉献;对学生来说是个性与共性同步发展,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家长来说是信任、理解。附小精神成了师生深深的情结,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原动力。我们在传承“附小精神”的同时进一步打造“团队精神”,逐步形成了纪律严明、学习型、协作型、竞争型的团队。

王校长这样对青年教师说:“保师附小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名校,历史就是一种文化。悠久的历史具有强烈的感召力,而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你们是附小的未来,希望广大青年教师展开自己的双翼,持之以恒,把附小精神发扬光大!”

4、创造和谐关系,优化人际环境

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良好的集体意识是一种向上的群体规范,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学校的人际关系遵循了守纪、理解、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鼓励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大度为怀。通过多年努力,形成了和谐的人际氛围,领导与群众、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关系民主融洽,学习上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生活上一人有难,八方相助;纪律上互相督促,互相提醒;思想上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学校也重视师生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除烦恼,广大师生在这种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的气氛中学习、工作、生活,每个走进附小的学生都是快乐的、健康的,每个走进附小的学生都是充实的、自信的。

三、人本与制度管理相结合,形成“和谐、活泼”的制度文化。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产物。校园制度建设着眼“人本”,即制度的建设是为了提升人的素质。我校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最后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逐步形成了一套形之有效的管理体系。

1、文化治校,将学校文化“股份制”,让“文化上市”。将百年来蕴涵着前人智慧和热忱的学校文化与特色文化整合,让师生“入股”校园文化。鼓励创建特色鲜明的处室文化、年级文化、班级文化,全校师生都是附小文化的推销者、执行者。附小历史上的校训内容是学校文化的精髓,号召师生融入智慧,赋予她新的内涵。向全校师生征集新校训的内容及理由,经认真筛选后,将内容和作者公之于众,进行奖励,作为学校的一级“馆藏”。让师生成为校训真正的“股东”。

2、班子学习制度,提升优质教育理念。领导班子始终把学习作为提升思想、转变观念的基础环节。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党章、科学发展观等文章,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先进性教育读本》为学习重点,每人都有详实读书笔记和心得近两万字。做到了坚持不懈地学、多渠道地学、广泛地学。组织多次中层干部和党员、积极分子的学习、培训、交流活动,提高了管理队伍素质,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党员学习笔记、心得都在20篇以上。通过学习坚定了理想信念,为学校特色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

3、教学常规制度,落实岗位责任。采取纵向、横向结合的运行模式,加强教学指导、检查、监督、协调和横向交流,推动常规制度落实。各年级经验交流已形成制度,为年级教师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教师爱岗、爱教、爱校、爱生的意识明显增强,敬业爱生的感人事迹层出不穷。

4、教学督导评价机制,成为质量的保障。教学质量督导教师,每天推门听课,坚持听课后及时评课反馈,加速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各年级开展统一集备、统一教学内容要求、统一教学进度的三统一教研,有力地解决了新教师对教材理解不深的问题。共性问题集中培训,保证了质量。改革评价,形成多元化体系,采取以平时常规检查和完成学校任务为主,与教师互评、家长评价为辅的原则,考核年级、处室和个人。

5、学生阳光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建立了以激励和赏识为主的形成性行为习惯评价体系,孩子随时可以得到多元性的鼓励性评价。为痛苦生说句安慰话,为孤独生说句温暖话,为胆怯生说句壮胆话,为自卑生说句自豪话……开设阳光热线、知心信箱;设立“心情树”、快乐成长档案袋、优点卡、烦恼卡,及时传递孩子的心声,师生、生生以心交心,关爱体验。孩子们怀着憧憬你追我赶,不断努力做得更好,更棒。

6、学校与家庭社会联系的制度。制定了《校务公开制度》、《家长会制度》、《警民共建协议》……使学校教育形成了开放、多元的格局,产生了教育的整合功能。

在制度管理中,坚持师生的主体地位,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各项规章制度,明白自己的责任、义务、权利,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四、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核心,塑造“和谐、活泼”的教师文化。

1、树立“绿色”文化教育理念。“如何办人民满意教育”,对于学校发展这是核心问题。我们的回答是:“挖掘潜能、扬长避短,走个性发展之路”。为此,学校组织“用思想提升品质,做‘绿色’教育先行者”的主题师德活动。从学习研讨、日常工作评估、开展主题活动三方面入手,通过读书研讨会、演讲比赛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推动全校教师对绿色教育理念的理解,即“教育是需要用思想来提升品质的”。校领导和全体教师每人要写出“感悟绿色”的真谛文章,参加研讨,将文章上传网站。全体教师要以实际行动塑造附小教师的职业风范——崭新的职业形象、高尚的敬业精神、唯美的道德良知、一流的专业水准、创新的工作激情。让学生、家长评选师德形象大使,激发教师积极性和敬业精神。

2、开展有助于师德建设的教师文化活动。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今天的孩子是社会的未来。唯有教育才能改变人的命运。学校邀请专家讲座,从古代经典入手,提升文化品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民族精神,进而不断加强师德修养。聘请心理健康顾问进行心理辅导培训,使教师在教育改革大潮中轻装上阵。

学校对教师文明语言、行为进一步细化。如接听校内、外电话要使用“您好,这里是保师附小**处(组)”的文明问候语。学生向教师敬礼问好后,教师必须还礼问好。在办公室和学生谈话要准备好座椅。外单位或家长到校处室办事或访问教师,要按照问好、让座、倒水三步曲进行接待。

一是营造“学习文化”氛围。附小人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提升办学理念,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争创全国一流学校的目标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上来。从精神面貌上焕发一种学习动力,在教师的言行中,折射出对新事物的渴望;在工作休闲中,洋溢出对学习的执着与热情。落实保障学习正常进行的制度:《中心组学习制度》以争创学习型领导班子为目标,每周组织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结合,每学期读政治书籍一本,写笔记、心得6篇以上,每篇不少于1000字。中层干部每半个月集中学习一次,每月组织管理培训一次,每学期读政治理论书籍一本,笔记、心得6篇以上,要求每天写工作日记。《教师学习制度》要求全体教职工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书,学校推荐《爱的教育》这本书,作为本学期的读书重点,读后写读书笔记5篇,每篇不少于1000字,作为教育理论学习内容。制定《关于教师继续学习的有关规定》,积极鼓励教师进修学习。

二是实行多元化的学习制度。将每周的教师大会改为全校的“精神大餐”。分为:艺术鉴赏板块:每次由一位艺术教师负责,用5分钟介绍艺术作品,提高审美品味和鉴赏能力。道德建设板块:5分钟学习解读、介绍先进事迹。教育论坛板块:用10分钟由一人做书面发言,全校教师轮流探讨、反思,交流热点、难点问题和现象,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目的是观念撞击,理论武装。时事政治板块:国际焦点,国内热点,主要会议精神,目的是拓宽视野,开阔胸襟。校务工作板块:近期工作重点,学校的决策。

3、注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是要求教师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认识到小学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要形成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尊重学生差异,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终生学习的能力。二是鼓励教师有专与博相结合的专业知识。首先应有深厚的文化基础,这是帮助小学生了解丰富多彩客观世界的必要条件,也是小学教师不断提升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其次要有教育科学知识,即具备“一专多能”,不仅能主教一门课,而且能兼教其他科目,胜任小学开设的综合课程。三是有扎实的专业能力。如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估、班级管理能力、灵活运用教育机智,善于与学生沟通交往的能力和教育科研及反思能力。四是具备高标准的道德修养。教师用积极的人生态度,进行人际交往,对事业对学生有高度的责任感,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真正实现:由教学实践者向实践者与研究者并重转变,由课程的实现者向实现与开发并重转变,由单一教育者向教育者与学习者并重转变,由教案的执行者向课堂教学的智慧创造者转变。上课多一些因势利导,启发诱导,少一些对教案的亦步亦趋。让学生爱教师,爱课堂,“尊其师而信其道”。让“我要发展,我要成功,我要优秀”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要求和动力。

五、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和谐、活泼”的特色文化。

在全面实施国家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校本课程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又一新课题。充分利用学校多年的积淀,以教师为主体,积极开发具有独特性、多元性的个性课程,实现和形成学校校园课程文化的支柱。

1、开放的英语教育,培养学生大文化观。

学校自创办外国语小学以来,在小学英语自主学习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培养学生交际运用能力到发展学生英语思维,尝试自主学习,逐渐扩大信息输入量,进行多学科课程整合。现在,英语教学又开始走向“与学生友好”的新课程。经过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关注学生主动探索和个性化创作,这要求在学习活动中给学生主动探索的机会才能实现,既发挥主体性、自主性,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才能激发学习兴趣,特别是深层兴趣。

举办英语文化节,开展出国夏令营活动,赢得了网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银奖,捧回了全国双语话剧的金杯。我们深深体会到:语言给予学生的是工具和能力,文化给予学生的是人格和精神。教育不只是上课,活动和交往也是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更重要的学习。外语教学不单纯是语言的学习,它也是对学生人格和素质的塑造过程。

2、网络教育与课程文化相结合,开拓学生的视野。

学校2004年参加了国家重点课题《网络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研究,开办网络实验班。从一年级起在语文和英语两门学科中进行实验。学生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课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语文教学以语言运用为中心,强调段落篇章而非字词;强调识字、阅读、写作三者结合而非割裂,落实语言运用为中心;强调语言能力培养与思维能力训练二者的统一,而不是对立。语文学科学生能用电脑熟练打出行文正确、语句通顺的文章。英语教学强化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学校出版若干《网络实验学生网络作品集》,有图文并茂的语文小散文,有精美漂亮的英语小儿歌,网上还有电子版的双语报,配以动画、声音、图像、文字,形式活波,生动有趣。在综合实践课程中,我们还开设了“网络英语实践”活动,学生通过网上搜集、整理、分析信息,完成了“设计自己的旅游计划”、“计划性进行消费”、“西方各种节日的来历”“中西文化节日的对比”等小课题,在2005年全国信息技术创新大赛上,学生在“网络英语实践”和“网络作文”两个项目中,获得了全国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3、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校的艺术教育就像一道精神大餐,面向全体,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佳瑶。学校开设的艺术教育活动,已有二十多年历史。其中有许多体育活动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国际象棋、韵律操、轮滑等。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自愿申请参加,辅导教师根据学生的体质和技术水平分层训练,体现了普级性和重点提高性,学生兴趣极高。每周三下午都是综合活动体育课时间,辅导教师按班上课训练,学生打破班级界限参加活动。活动调节了学生的情绪,消除学习疲劳,陶冶美的情操,增添生活情趣,身心处于一个极佳的状态。我校韵律操获河北省冠军。

我校是国际象棋传统校和特色校,开展国际象棋运动已有近十年的历史,近两年我们的小棋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全国少儿国象赛获团体第五,个人三金三银四铜,近二十人次获得河北省赛冠军,几呼囊括女子各年龄组全部金牌。在承办“河北省天威杯国际象棋比赛”中,中国国际象棋第一人叶江川,棋后谢军都来了,我们的小选手们和国际象棋大师们进行了车轮大战,受到了普遍赞誉。现在,国际象棋在我校已正式进入课堂。

4、开展八荣八耻活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将荣辱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感恩教育相结合。营造氛围,墙上有知荣辱、会感恩的专栏。在课堂教学中带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语文、思品课自然渗透。每周五,不同年级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主题班队会。自编“八荣八耻拍手歌”,在全校广为流传。开展“五个一”活动:学生每人写一篇字画,写一篇征文或获儿歌,唱一曲爱国主义歌曲,讲一个各荣辱会感恩的故事,每天做一件好事。让“八荣八耻”广泛传于校园,在学生心中扎根。

5、感恩教育活动,让爱沐浴在阳光下。

王校长提出:附小历尽百年沧桑,新的目标是争创全国一流学校。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创建优秀的校园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感恩。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所以感恩教育是德育教育中重要的一个内容。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

保定师范附属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总结材料 保定师范附属小学
一是每天说一句感恩的话。在每天的语文或思品课上都有一位同学说一句感恩的话。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静下心来思考自己身边值得感谢的人,并勇敢地将自己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如:一个五年级的孩子说:“感谢爸爸妈妈,是他们给了我生命,给了我眼睛,让我看到崭新的世界,给了我双腿,让我可以到世界各地,给了我心灵,让我用心去感受世界。”一个三年级的孩子说“感谢所有教过我的老师,是你们给了我一艘船,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还有地说:“感谢食堂的叔叔阿姨,为我补足营养。”这是一个一年级的孩子说的,虽然直白,但可以看出是他的真心话……还有很多,感谢农民伯伯、警察叔叔,甚至感谢太阳给我温暖等等。很多平时我们埋在心底的感受在这个环节释放出来,说的同学是一片真挚之情,听的同学是一颗真诚之心。学生们发现,身边还有这么多被自己忽视的人一直做着很值得自己感谢的事。这些话都被收集在孩子们亲手制作的《班级感恩记录本》中,同学们自己设计,自己制作,各不相同。

二是每天写一句感恩的话。每天把自己最值得感激的人或事用一句话写在日记本中。一句感恩的话虽短,但表达的是友谊,人人都从小学会心存感激,学校、社会就会和谐。有的孩子写“感谢爷爷奶奶每天接送我,”、“感谢王老师在我肚子疼时给我倒了一杯热水。”“感谢妈妈每天给我换着花样做菜”……有的写“我在附小生活得很开心,感谢学校的创始者”“感谢名誉校长们在六一儿童节时给我们带来了礼物”等等。他们慢慢的从感谢亲人、感谢他人上升到了感谢学校,感谢社会。

三是每天为亲人做一件感恩的事。教育学生学会用欣赏、感谢的目光看待每一个人,用实际行动去感谢他人给自己的爱,帮助父母做一件家务,帮老师倒一杯水,帮同学解决困难,帮老人拎东西等,从体验中真正学会感恩。四年级有个学生叫陈思睿。她的妈妈说:“学校开展感恩活动以来,孩子有了明显的变化,她知道感谢,也知道了怎样表达出来。在家里都是孩子的姥姥姥爷做饭,老人们做饭每天都变着花样,有不同的食谱。原来孩子可能没太注意过,可现在她就发现了。她说:‘姥姥姥爷你们对我怎么这么好啊,每天吃得都不一样,都特丰富,真好吃!’”而且,思睿的妈妈手受伤了,她还主动去帮妈妈洗手、洗脚、洗袜子、穿衣服等等。家长还说,希望学校多进行这样的教育,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她觉得孩子在附小在一步步的前进,挺感谢学校的老师们。孩子的学习固然要抓,但素质教育更重要,良好的思想教育,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四是每学期读一本感恩的书。我们推荐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引导学生读书,写心得体会,结合实际,体验他人给自己的爱。高年级进行理想教育,开展“我为母校留下什么”班队活动,激发学生爱校进取的精神。

感恩教育活动就像一支支细流,在同学们的广泛参与下逐渐汇集起来。在开学典礼的启动仪式之后,各班还发挥主动性,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同学们亲手办的感恩手抄报将教室装点得温馨和谐、师生的读后感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形式多样的主题队会唤起了大家的共鸣。二、三年级组织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孩子、家长与教师互动,共唱《感恩的心》的歌曲,共做手势语,在感恩氛围中体现着孩子纯真的爱,很多家长激动的表示:“看到孩子懂事了,我们家长很感动。感谢学校、老师们为孩子创设了这样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教会学生如何以诚待人、与人相处”。家长们纷纷表示,通过学校的活动,对每一个家庭,每一位成年人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他们愿呼唤社会各界都向附小学生学习,做一个明礼、守信、感恩的人。也愿意同学校一起用各种形式使孩子们真正的沐浴在爱的阳光里,用心去学会怎样感恩。

一所学校,基业常青的奥秘是什么?那就是这所学校的文化。没有优秀的学校文化,便不会有卓越的学校。文化具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先进的文化能推动学校发展,文化建设是学校最高层面的建设,文化治校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在创建优质校园文化的过程中,保师附小将继续用学校文化构建来引领学校的各项建设,充分体现师生的生命价值,塑造积极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学校精神,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引领学校不断走向卓越、走向辉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6318.html

更多阅读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规划范文 校园文化规划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文化积累中和历史积淀下形成的产物,是一个学校的形象和品牌,也是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生态系统平台。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建设一个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并被师生认同,能使师生共同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和精神家园。一

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班级网站设计与制作

班级文化建设总结书香浸润灵魂,文化滋养个性。本学期,我们小南坑小学继续实施“德润人心,文化天下”的博雅教育,要把学校办成“书香校园,和谐家园,锦绣花园,幸福乐园”。学校政教处围绕这一中心工作,注重搞好班级文化建设。使全校36个教学

声明:《保定师范附属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总结材料 保定师范附属小学》为网友枭雄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