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勃利种马场 下乡37周年 知青下乡四十周年感言

万千书库 中国文学 外国文学 纪实文学 武侠小说 玄幻小说 世界名著 主题阅读 美文阅读

中外名家 侦探小说 科普作品 名家绘画 四大名著 百家讲坛 成功励志 教育书库 科幻世界

快速搜房网http://hao.360.cn/fangchanjiaju.html

黑龙江老知青会馆http://www.hljzqg.com/xxzx/ShowArticle.asp?ArticleID=320



西江月·

上山下乡37周年感怀

没有枪林弹雨,也无拼刺杀声。

艰难亦如苦长征,

不让金沙泸定!

千万峥嵘人物,风流一代知青。

承先启后立里程,

赢得国家稳定!

沁园春

三十载如梦,梦回故乡,独立莽原。

忆犁开褐土,锄翻碧浪;镰挥甘苦,车运酸甜。

播种春光,耕耘希望,旱涝冰霜共煮煎。

常窃喜,有茅屋火炕,可御风寒。

艰难岁月蹒跚,最渴盼,偷得半日闲。

恋江边跃马,峰头望雁;云升渔舍,雾落瓜田。

笑对青山,歌凭绿水,鸟叫虫鸣唱自然。

秋色里,乐野餐豆米,豪饮溪泉。



连接http://blog.niwota.com/nb/chb629219832更多精彩









公元2008年7月18日,连续几天阴雨的天空,还不见晴好的样子。傍晚,还下了一阵子中雨。天刚擦黑,雨停了、天晴了。老天爷真是照顾我们啊!

今晚我们将乘坐n26次列车,由哈尔滨出发,奔赴阔别三十余载的农场。

晚9点列车徐徐启动,车厢内我们十多个五十开外的人,心潮澎湃,兴奋不已。

并不是因第一次坐火车,我们曾经走南闯北;也不是幼稚,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让我们激动的是这次目的地是我们走向社会的第一站、我们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挖金鳖河畔的----黑龙江省勃利种马场(后来改称“黑龙江省种畜场”现在是“七台河市种畜场”)。这次旅行权当是“回望青春”之旅吧。

这项计划已经“预谋”了很久,因多种原因没有实施。这次行动由当年的团支部书记联络组织的,她在农场和知青中有很高的威望。在她的号召下,多年的愿望终以实现。

当年意气风发的小伙,脸上留下岁月的痕迹;让人养眼的姑娘,也当上了婆婆、丈母娘。时光的流逝,改变了我们年轻的容貌,却无法改变那一颗颗永远年轻的心。夜深了,大家没有一点睡意,围坐在一起旁若无人的唠着、喝着、回想着。大家七嘴八舌说着往事,记忆的碎片在拼接着,我也重拾起往昔记忆......

一、回 首

为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我们这批一百余名十六七岁的知青踏上了支援边疆建设的征程。

1974年8月10日晚,哈尔滨火车站人头攒动。站台上,无奈的父母向车上尚未成年的子女叮嘱着。一声长鸣,列车开始北上了。车下父辈在默默地流泪,车上幼稚的我们唱起了《革命青年进行曲》......

前进向前进革命青年们

前进向前进革命接班人

胜利在召唤红旗在指引

沿着前辈开辟的革革命大路

推动历史的车轮

人类在大风流中壮大成长

革命在烈火中前进

面向未来肩挑重任

满腔热血一颗红心

要和工农群众永远结合

向着胜利奋勇进军

前进向前进革命青年们

前进向前进革命接班人

四海携起手五洲心连心

我们立志要为世界革命

贡献战斗的青春

全世界革命青年团结紧

联合一切被压迫人民

互相支援互相学习

万众一心并肩前进

高举革命大旗英勇斗争

胜利一定属人民

......好多往事忘却了,这首歌还记忆犹新。

列车行使一个多小时到了呼兰站,车厢里静了下来。有的低着头、有的抹着泪。战友们这时才感觉到已离开了家、离开了父母,才显现出幼弱的一面。

经过三十多小时的行程,终于到了七台河。下了火车又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胶轮拖拉机,最终到了黑龙江省勃利种马场四队。这中间还经过一次防疫消毒。

分配到四队的知青立即投入麦收大会战,开始的几天感觉很新鲜,没过多久就支撑不住了。收工后脸都顾不上洗一把,倒头便睡。

当年秋季,天公不作美。早早的下起了大雪,遍地褐黄的大豆还没有完全成熟就被大雪捂在地里了。农业机械下不了地,只有手工收割了。

场革命委员会下达了“战大雪、保秋收”的动员令。知青们个个摩拳擦掌,就像打了一针强心剂。“党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向贫下中农学习的机会来了”。

眼看着遍地的大豆,心里特别着急。加上领导打气,我们发疯似的挥舞着镰刀,前面的大豆被割倒,身后留下了一垛垛豆墣子。

热了,脱掉卫衣;渴了,抓一把雪、刨一块冰嚼着。冷热交替,把牙炸了,不到50岁,我就掉了6颗牙。收工洗完手发现,被镰刀割破了手,肿的酷似小胡萝卜。

到了晚上,手一撅一撅钻心的疼。躺在被窝里,流着泪。我们是被再教育对象,有谁来关爱我们呢?我的耳边只有“宁可倒在垄沟里,绝不躺在病床上”的豪言壮语。不是说“党是爹、领导是娘”吗,爹娘现在在哪里呢?......

日复一日的收割、挑墣子、运粮,劳累使我们露出了惨象。

不记得是哪天了,高书记从场部回来了。当我们入睡后,高书记带着老伴儿悄悄走进了寝室,收走了镰刀和汗渍的背心。水房里传来了洗衣、磨刀声......。眼泪打湿了被角,似乎爹娘又来到了身旁。当地的师傅们也在田间休息时为我们整理工具、传授技巧。渐渐的我们这群被再教育者和教育者融成了一体。

寒冬来临了。刨粪、修路、修渠、清林伐木是冬天的活儿。握镐的手震裂了,臂膀震麻了。至今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要在深冬刨粪呢?冬天粪便不会发酵了,为什么不在深秋或初春送粪呢?当时的辛支书(高支书因公殉职)说:“阶级斗争还要抓,地富反坏右要不断的改造,不能让他们闲着”。“职工也不能猫冬,不然他们就会去喝、去赌、去搞破鞋”。咳,深奥的道理我弄不明白,只觉得年轻智慧的辛支书太伟大了,特殊的年代培养了空前绝后的领导。

记得1975年春暖花开时节,为了洗头省事,几个知青一起剃了光头。这下引起了一些人的高度警惕,怀疑我们是有组织的纪念刚刚去世的蒋介石。直到发现刘队长也剃了光头,这事儿才不了了之。咳!这哪和哪呀,这事儿过后我才知道蒋介石是在1975年4月5日去世的。我毕竟还是“可教育好的子女"嘛,不至于和党离心离德,更不会背叛人民呀。何况我根本不懂也不过问政治。

两年的知青生活锻炼了意志,从四队淳朴的民风中汲取了营养,这些让我受用一生。

记得当年超负荷的劳作和还在成长中的身体需要,一个月的口粮只够半月吃的。当地的职工朋友轮番的给我带煎饼、油饼,晚上还拉我回家吃面。他们的生活也是紧紧巴巴呀,他们也劳累一天了啊。我永远不忘齐立财、扬玉鄂、尹德臣、李喜山、许成海、苗师傅等等帮助、关怀过我的马场人。虽然我还没有回报他们。

两年后,我应征入伍.当上了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1976年唐山地震参加了抢修抢建,1980年复员回哈.三十年里在部队入了中国***党,到地方提了正式干部.

三十多年过去了,那段艰苦而难忘的青春岁月,那片用青春和汗水乃至生命,谱写了一曲绚丽华章的黑土地仍然是我的惦念。

二、探 访

2008年7月19日7时许,我们到了七台河站。过去近30小时的车程,如今10个小时就到了。来车站迎接我们的是昔日并肩战斗的朋友,他们有场长、党委书记郭建政;副场长尹世昌等。

4500大吉普驶上了宽广平坦的水泥马路,说笑间到了空气清新、山清水秀、高楼林立、清静温馨带有几分江南小镇的味道的场部地区。

这就是当年的场部吗?这就是当年距七台河市遥远的场部吗?场长的回答是肯定的。

我们绕过了居民楼来到了一个鲜花盛开、整洁利落的小院,院内陈旧的小二楼门前挂着“七台河种畜场”的牌子。翻天覆地变化的场部,唯独窄小的办公楼没有变。这让我们对郭建政肃然起敬。

早餐后,我们聚到了会议室,郭建政场长介绍了基本情况,然后大家分别讲了自己的现状。参加座谈的除知青外,还有当年一同奋战的朋友,他们都已成为农场和七台河的精英。

通过介绍和实地察看,我们每个人都为农场的变化而骄傲,被场领导的敬业精神所打动。

种畜场是一个从巨额亏损中闯出来的企业,全场曾经累计亏损的2000万;常年贷款的2000万;全场没有一寸白色路面。学校、医院破烂不堪。

如今的种畜场不但补上了2000万亏损,并且还清了2000万贷款;企业未分配利润2000万;企业银行存款2000万;职工的人均银行存款则已超过1万元。

交通、通讯网络在这里形成。2001年投资97万元,在场中心区修建有场以来第一条白色路面。

2006年投建了与中心区白色路面相衔接的环形硬化路。场部至七台河的高等级新金公路全长9.3公里,宽12米,2006年竣工,七台河城市10线公交车专线通往种畜场。

种畜场内东、北2条主干公路通往场内各作业区,全长67.65公里,经逐年强化修筑,现已全部沙土化,小轿车可直通各村屯。

种畜场内现有程控电话1490门,移动、联通网络覆盖全境,场域内通讯没有盲区。交通与通讯设施的便利,为这里招商引资上项目创造了先决条件。

今年种畜场计划:

投资85.5万元,修建两条全长2000米地下排水管线;

多渠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现下岗待岗职工再就业;

争取政府支持,提供600个就业岗位;

实施全民医保工程,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投资760万元用于学校改建,建设5800平方米标准化教学楼;

投资70万元用于职工医院改扩建工程,建设四个标准化卫生所;

投资20万元用于人畜饮水工程,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

投资350万元用于通村公路硬化、场区亮化工程,修建场部至前山村、第四管理区6公里长白色路面,场部学校至主干路架设路灯20盏。

这8项民心工程已全面启动,正在陆续实施中。

现今的种畜场机关由10个科室压缩为四部一办,14个农业分场改编为9个作业区,机关干部和管理人员精简了44%。就连场长、科局长出门办公都自己开车。

种畜场的管理非常严格,中层干部每年要进行两次测评及职工入户问卷调查,不合格的就地免职。党风廉政调解员充分发挥着作用。他们还实行财务刚性预算管理、场务公开等制度。先后获得全国工会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七台河市优秀单位等荣誉。场机关党支部、林业局党支部、第七管理区党支部被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张志刚、何俊民、郭建奎、徐永生、徐才恒、李德、段宏亮被命名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

一个单位就是一个舞台。领导是艺人,员工是观众。演出效果如何?台下自有评说。有这些自律廉政、忘我工作、敬业为民的领导干部,种畜场才有今日的辉煌。

三、展 望

勃利种马场始建于1953年。以繁育苏联的重挽马为主。建场时归属于农业部,当时归属省农牧局。

在此选址建马场,有其自然地理的优越性。这里不但拥有高山、漫岗、平川,而且河流交错。肥沃的土质、优良的草质是天然的放牧与采草地。这里四周闭塞,有利于防疫。
黑龙江省勃利种马场 下乡37周年 知青下乡四十周年感言

勃利种马场地处七台河市近郊,东与北兴农场隔金沙河相望,南以倭肯河为界与七台河市相连,西同勃利县长兴、罗泉两乡接壤,北与桦南森工局毗邻。场区面积479平方公里。

这里群山环绕,有完达山余脉、庙岭、迷糊山、青云寺、梳妆楼……

这里碧水涟涟,有挖金鳖河、大金沙河、小金沙河、汪清河,还有中、小型水库各一座。

关于“挖金鳖河”当地还流传着一个传说:当年,有个郎中在此迷路遇难,被一老猎户所救。他医好老人女儿的病后,见有姿色,便欲强娶,否则须付十两银子才能了事。猎户无钱,女儿无奈,便告诉他:端午节半夜子时,这里的河水会干涸,河里金鳖会出来沐浴星辰之光”。郎中喜不自胜,不料却因贪拾金鳖,最终送了性命。

传说中的金鳖就是这里遍地的宝藏。

去年12月17日,勃利种畜场划归七台河市管理。这将有利于解决七台河市城市空间狭小和用地短缺问题,市区面积可增加近三分之一,城市空间狭小和用地短缺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缓解;将有利于七台河市桃山水库水源地保护,同时还有利于七台河开辟第二水源地;有利于发挥城市辐射功能,带动种畜场农业、畜牧业等行业的发展。

种畜场是流金淌玉的风水宝地,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目前勘探工作已结束,现已进入地质及储量情况的详查阶段。真心希望国内外商人到那里考察投资建厂,因为那里有资源.

希望,在这片热土上升腾。我们坚信种畜场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离开了种畜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相约以后还要来,要带着家属儿孙们来,来见证种畜场一步一步的走向辉煌的历程......



情如炽

心如月

三十年风雨云和月

弹指一挥间却如昨

度过一万个日日夜夜

历尽坎坷

有乐也有苦

令我魂牵梦绕的

俊男靓女呵

却已霜花结两鬓

岁月无情

叹叹叹

泪如泉

言如涛

把酒相敬衷肠表

酒杯相亲声如钟

千杯万盏难尽兴

千言万语道不完相思情

虽是昨日黄花豪气不减当年

看今朝

激情男女

家业有成儿女有望

欢度时光

乐乐乐

《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文集》

  《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文集》发布说明(2010-02-16)

  《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文集》序(2010-02-16)

  试论“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几度起伏的经济因素(2010-02-16)

  知青运动与毛泽东的“三农"思想(2010-02-16)

  “知青作家”的身份认同(2010-02-16)

  湖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2010-02-16)

  李庆霖上书毛泽东与知青政策调整(2010-02-21)

  邓小平与知青问题的解决(2010-02-24)

  邢燕子:1964年毛主席亲自领我上主席台(图)(2010-07-22)

  1968年12月22日2000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2009-12-28)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原因探析(2009-12-20)

  金训华烈士的牺牲不值得吗?(2009-12-20)

  起源“误会”:上山下乡并非“文化大革命”产物(2009-12-20)

  生产建设兵团:共和国永不换防的哨兵(2009-12-20)

  北大荒知青:中国历史上的特殊群体(2009-12-20)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综述之二(2009-12-19)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综述一(2009-12-19)

  知青上山下乡大事记67-77(2009-12-18)

  知青上山下乡大事记:1974-1976(2009-12-18)

  呼中知青大事记(2009-12-18)

  呼伦贝尔知青大事记(2009-12-18)

  6团知青大事记(建字106信箱)(2009-12-18)

  中国知青历史大事记(2009-12-18)

  第一届工农兵大学生诞生记(2009-12-10)

  知青上山下乡大事记(2009-09-13)

  40年前上山下乡的女知青(2009-09-13)

  知青历史回顾(四)(2009-09-13)

  知青历史回顾(三)(2009-09-13)

  知青历史回顾(二)(2009-09-13)

  知青历史回顾(一)(2009-09-13)

电视剧: 老三届 知青歌曲 我的知青岁月1 中国知青部落01

今夜有暴风雪-01















360docimg_61_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6787.html

更多阅读

结婚十周年感言 结婚十年感言经典说说

岁月悠悠,光阴似茬。今天是我和老公结婚十年的纪念日,大家都说十周年是“锡婚”寓意是像锡器一样柔韧,不易破碎。感觉“锡婚”也是“惜婚”的谐音,可能也在提示十年婚姻的人们彼此更加珍惜吧。十年,在人的一生中,不算太长也不算太短。但十

十四种自制降压茶 情难自制 小十四

十四种自制降压茶:本文针对“十四种自制降压茶”做全面介绍,以下是关于“十四种自制降压茶”的全部内容,希望对降压茶患者有帮助!一、杜仲降压茶【泡制】杜仲叶、优质绿茶各等分。【饮用】将上两种味共制粗末,混匀,用滤泡纸袋分装,每袋六克

纪念铁列克提战斗四十二周年 建国50周年纪念钞

文 存   今天是铁列克提战斗42周年,目前专程前去的柘城兵参战者、后来任该团副团领导、业已转业的董兰志战友,正在铁列克提战斗的主战场无名高地的“忠勇山纪念碑”前代表战友们给烈士致哀。烈士英名永存,让我们共同纪念这个刻骨

一言难尽谢文东 一言难尽 张宇 下载

谢文东是东北近现代史上一位风云际会的人物。在日本武装开拓民侵入自己家园的时刻,他毅然揭竿而起,率领家乡子弟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武装斗争,一役击毙日军大佐饭冢朝吾以下二十余人……(据梁玉多《谢文东传》)谢

声明:《黑龙江省勃利种马场 下乡37周年 知青下乡四十周年感言》为网友拈花把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