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华蓥中学校A校区校园规划设计说明书 重庆市华蓥中学校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0-6-7

一、现状概况及区位关系

1.1现状概况

1.1.1规划用地约83.8 亩,属重庆浅丘地貌,用地范围内最高高程765.00米,最低高程为743.00米,最大高差22.00米。

1.1.2现状用地范围内水、电、气均能供应,基础设施较好。

1.1.3学校可设两个出入口,直接与城市干道相连接,校门外城市干道与城市道路网相联系,交通情况比较理想。

1.1.4评价:区委、区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充分意识到,21世纪教育发展的多样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教育投入,促进该区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首先应对学校原有资源进行整合,摸清家底,科学布局,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最大潜力。办好基础教育从教学水平到校园建设都应该是一流水准,在全区乃至全市都应该是一个亮点。在对华蓥中学重新进行校园规划整合中,按照现行教育建筑“规范”和“标准”以及华蓥中学的教育教学发展要求,进行统一规划,同时加强和补充基础设施及教育教学硬件,一次性完善校园总体规划,待实施完成后,使华蓥中学成为全区乃至全市具有高水准的重点示范中学,推动渝北区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教育水平的腾飞,为渝北的文化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2区位关系

区域位置:重庆市华蓥中学位于渝北区北部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市级卫生小城镇、休闲避暑城——茨竹镇。学校始建于1972年,2005年晋升为重庆市高中联招学校,自创办以来,在省市及区县比赛中多次获奖。随着学校的发展,原有之校舍已不能适应当代教育教学之需求,区委、区府及区教育主管部门高瞻远瞩,本着促进 21世纪渝北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将该校新征用地作为重点进行改扩建。学校A校舍区规划班额为48个班,在校学生2400人,招生辐射整个茨竹镇周边地区。

二、设计依据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筑法》和重庆市规划管理条例及技术规定

2.2华蓥中学学校提供的设计要求及委托书

2.3华蓥中学学校提供的1:500地形现状图及水电气接口等相关文件资料

2.4征求意见稿及草案审查意见

2.5城市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2.6农村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2.7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2.8充分尊重区委、区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意见及指导思想,并置案于本规划之中。

三、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3.1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2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3.3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分段实施、协调发展、保证教学”的原则;

3.4建筑设计力求富有时代感和艺术性,要求简洁明快,即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风格;

3.5在可能情况下因地制宜,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节约投资;

3.6创建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为宗旨的现代校园环境;

3.7在地形及使用功能复杂的总体布局中,优化道路交通系统,达到舒适、便捷、安全之需要,实现人车分流,消防专用通道与校园干道相结合,调整建筑组群,节约用地,合理分区,形成理性的规划结构体系;

3.8供变电、强弱电、给排水配套完备的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在有限的用地范围内,尽量完善学校发展的硬件功能;

3.9“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建筑设计总方针,探索华蓥中学学校校园的建筑风格和区域特色,形成良好的校园绿化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成长环境;

四、性质及规模

4.1性质:本工程性质为校园修建性详细规划。主要包括校园内的总平面建筑布局、竖向、综合管网、道路交通、绿化等教学、办公、生活、运动等建筑及设施。

4.2规模:本工程为一个发展中的区级特色中学;远期事业编制考虑为48个班,每班约50人规模进行规划;目前学校用地规模为83.8亩,规划校园内总建筑面积为39669.98m2。

五、规划布局特色及空间环境

5.1总体布局

基地条件:东南面较高,西北面较低,东南角标高为765.00米,西北角标高为743.00米,绝对高差22.00 米,但因东北大道规划标高为754.00米,为此,规划校内标高暂定在高差9米以内,具体在以后实施时进行修正。目前,现有校区布局零乱,多属低质校舍,因此,要彻底改变历史形成的零乱布局,就必须下决心拆除无文化及使用价值的危旧房等低质用房,并根据华蓥中学教育事业发展与教育教学的需要,重新调整校园规划布局。本次规划分为两期实施,一期工程新建科技楼,二期工程新建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及学生活动中心。通过这次规划,使之成为一个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晰、人车交通便捷、造型新颖、美观、校园环境优美的新型中学校园格局。在新征范围内,新规划拟建300米环型运动场和100米直跑,主要建筑物集中布置,为贯彻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确保中学教学硬件的达标,本次规划充分利用了地形,尽可能拓宽现有空间的使用效率,巧妙的进行了房屋的空间组合,节约用地,增大了绿化和环境空间以及学生活动场地,极大的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新规划中,通过地形分析,东南面地势较高,朝向较好,生态环境较好,因此,与同边其它区域相比,较适合布置教学区。

东北面临干道,干扰较大,适合做运动区,隔离和净化校园空气,校门避开主干道,减少了学生行走穿插安全干扰。学校中部区域与校前区相结合,组成一个景观中心及师生交往中心。在规划中既考虑了校园布局即严谨,又达到在多重空间中赋予变化的景观序列,并使该中学的功能分区更加明确,布局更加合理,环境更加怡人,更有利于学生的心身健康和生活特点,促进求知兴趣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规划中,西面布置教学区,东面布置生活区及运动区。

5.2功能分区

5.2.1教学区规划设计

根据学校的办学要求及渝北区事业发展规划要求,规划A校区为48个班,以满足当地民众对教育的需求。教学区位于学校正面入口,主教学楼作为一标志性建筑矗立在校园北面,体量气势雄伟,造型别致、生动、文化特征鲜明的校园景观。本次规划规模为48个班,根据“国家教育建筑规范”及“城市中小学建筑标准”对相应的教育等各专用房进行配置设计,并考虑中学教育发展的特点,留有一定的使用空间,便于调整使用,学区布局中,处于校园周边环境及校内较好的一个区域。

在具体设计中,我院将长期的教育建筑设计经验融入其中:

(1)注意营造一个富有学生身心特点的、能激发其学习情趣的现代空间环境,以促进素质教育提高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规划中将该教学楼设计成外廊组合式,建筑组合群即有辉宏的时尚主体,又有宁静的庭院,除了便于通风、采光外,重要的是将教室嵌入优美的环境中,使景观绿化延伸到室内空间,即能调节空气,又能缓解长期用眼的疲劳。并利用单廊式建筑的布局变化及利用房屋间距空间,精心设计了中庭花园及周边绿化,给学生一个清新的学习环境。花园中,以绿树花草为主,加之配以水景及各种艺术雕塑,增强了文化和知识氛围,给儿童以充分的启迪和情趣,使中学生学与玩之间能充分调节,在美好的空间环境中,始终保持高昂的求知兴趣和生理状态,更有利于知识的传导和理解。

(2)即追求变化丰富的空间体系,又确保了清晰的功能要求。设计中,我们在平面空间布局上考虑了高低年级学生特点适度分隔,在竖直空间上考虑了普通教学与专用教室的分区,一方面即可避免相互干扰,又便于教育与行政的管理。在具体设计中,教学楼作南北平行,相对错开,组合排列,其中南向一列为普通教室,北向一列为专用教室,东面为教学管理区及多功能教室,中间为一个过渡区,作为三个方向教学楼交通的中心抠纽,组成一个即有灵活变化,又较规范严谨的教学区组团,相互之间不干扰,交通便捷,即有利于学习,又有利学生课外活动、休息。在保证应有间距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利用地块,给学生留足了更多的活动场地,并精心打造整体校园景观,丰富学习环境,净化室内空气,美化校园环境,以利于学生紧张的学习后能够放松与休息,促进青少年的生理健康和智力发展。

(3)教育部与国务院有关部委多次重申防止学生踩踏事故的发生,因此,楼梯的设置一直是关系到学生安全的一大问题,根据多次事故教训证明,由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当走道过长或多数学生集中拥挤时造成的冲撞势能,能不能及时消化,在下楼时,保证身体平衡是保证下楼时的安全,否则,势必引起事故,因此廊道不能过长,且楼梯口不能直向廊道,一是限止学生起跑速度;二是减弱学生在跑步情况下,下楼时产生的前倾势能;三是楼梯口与廊道有90。以上的转角平台,保证学生通过90。以上转弯和缓冲平台空间后,过渡到正常的下楼行走速度。因此,本设计均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较好的处理。

(4)能够严格的根据“规范”和“标准”按规定的条款及标准要求,确保生均面积、采光、通风及教育教学功能的完善和师生的安全,较好的处理由于城市学校生均面积不够,周边环境较差的条件因素,精心规划精心设计,利用现有条件尽可能的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5)在设计过程中,能充分听取学校领导及区、县教委领导等管理行家的意见,不厌其烦的修改、完善、设计。在与行政管理专家和建筑师一起充分交流,完美结合,确保设计的成功。

5.2.2运动区规划与设计

运动场根据规划置于北面,根据中学教育规范以及城市中学的标准要求,设计中考虑。一条100米直跑,一个300米环跑、若干球类运动场等,该校区已建有风雨操场,内设有一个羽毛球场及乒乓球场、部份器械活动等设施,基本上满足城市示范小学体育活动的配置要求。

5.2.3生活区

根据区教委的意见及城区中学幅射半径的情况,我们考虑了学生的食宿问题,因此在生活区设置了学生宿舍及活动中心,还建有一个学生食堂,供部分师生住宿、就餐,同时,生活区具独立其它分区的,减少了对教学和学生活动的干扰。

六、道路竖向

6.1道路工程规划

6.1.1道路规划原则

a)以校方委托的规划设计任务书及地形图作道路规划的依据。

b)校区主要道路线型及其路径,须充分结合地形、有效利用地形,在充分满足地块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使道路工程造价最低,综合经济效益最佳。

c)对场地自然坡度较陡的地段,在确保道路技术前提下,尽量避免高路堤、深路堑线型。

d)路网布局尽可能形成环状,便于校园内交通;为了方便师生在校园内活动,对高差较大的台阶间,采用梯道以及人行道连接并辅以绿化。

6.2.1道路规划

根据校园场地现状以及道路规划原则,在符合道路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将道路连通至各功能区之中,以满足教学区、运动区及生活区交通需要及消防要求。

重庆市华蓥中学校A校区校园规划设计说明书 重庆市华蓥中学校
主干道道路横断面:

主干道道路宽度7米

车行道宽4米

人行道宽1.5米

校区的道路干道坡度最大不超过8%,干道曲线半径不小于6米。

停车场25个车位,主要设置在校前区大门内右侧,供校车及来宾停车使用。

6.2竖向规划

6.2.1竖向规划原则

场地竖向规划充分利用了地形地貌,解决各建筑物用地的控制标高,满足各项用地的使用要求,使建筑物用地与道路之间在竖向上有良好的结合;考虑建筑群体空间景观设计及场地排水设计要求;场地平整要做到挖填方基本平衡及经济运距;规划上采用小台地竖向布置,尽量减少场地开挖工程量及挡土墙、护坡及边坡处理等;确保排水畅通,建筑标高和场地坡度及排水满足防洪及暴雨的要求。

6.2.2具体规划措施

a)尽可能保留原有地形和植被;各类建筑用地填方高度不宜大于5m,挖方高度不宜大于8m;(局部除外)

b)挡土墙高度不大于6m(指填方地段);石质挖方地段,尽可能采用护坡处理。

c)台地划分尽可能顺等高线划分,建筑标高的确定,考虑建筑群体高低起伏韵律,建筑物错层以3~4.2m高确定室内标高。

d)建筑物距挡土墙的距离要考虑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行人的出入方便等条件,距挡土墙最小距离不得小于3m。

e)相邻台地间高差大于1.5m时,应在挡土墙或坡度比值大于0.5的护坡顶加设安全防护设施。

6.2.3场地排水

场地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采用明沟、雨水口、暗管相结合的方式,有组织地排入校园分区雨水干管网;污水经生化处理达标后,采用暗管,有组织地排入污水集中处理点后,再排入市政污水干管网。

七、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规划用地总面积:55857.66M2(约83.80亩)

建筑总占地面积:8340.40 M2

总建筑面积:39669.98 M2

新建教学综合楼占地面积:2537.57 M2

新建教学综合楼总建筑面积:14439.38 M2

新建科技楼建筑占地面积:970.81 M2

新建科技楼总建筑面积:4537.37 M2

新建学生宿舍1#建筑总占地面积:606.95 M2

新建学生宿舍1#总建筑面积:3641.70 M2

新建学生宿舍2#建筑总占地面积:908.99 M2

新建学生宿舍2#总建筑面积:5453.94 M2

新建学生活动中心建筑总占地面积:523.76 M2

新建学生活动中心总建筑面积:1571.28 M2

新建公厕建筑占地面积:79.80 M2

新建公厕总建筑面积:79.80 M2

已建学生食堂建筑占地面积:691.20 M2

已建学生食堂总建筑面积:1749.90 M2

已建体育馆建筑占地面积:1097.34 M2

已建体育馆总建筑面积:1728.75 M2

已建教辅用房建筑占地面积:923.98 M2

已建教辅用房总建筑面积:6467.86 M2

建筑密度:14.9%

容积率:0.71

绿化率:35.00%

八、基础设施

8.1给排水

设计范围:校园内生活给排水管道设计、消防给水管道设计及雨水排水管道设计。

8.1.1室外给水管道设计

8.1.1.1水源

该校由城市自来水管网供给,从城市管网接2根DN150进水管向校园供水。

8.1.1.2用水量标准及用水量

a)生活用水量:人口考虑2500人,用水量定额最高日100L/人计算,生活用水最高日用水量为250m3/d。

公共建筑用水:按最高日用水量的20%计,用水量约50m3/d。

环境:绿化用水按2Lm2/d,用水量约5m3/d,道路喷洒按3Lm2/d次(每日二次),用水量约10m3/d。

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计,用水量约31m3/d。

该校生活总用水量:341m3/d。

b)室外消防用水量:室外消防用水量按25L/S考虑。

c)室内消防用水量:室内消防用水量按15L/S考虑。

8.1.1.3给水系统

采用生活消防合用给水系统,设置环状给水管网,管道沿校园道路敷设向各生活消防用水户供水,每个给水管网的交叉处及支管上设置阀门用以控制和调节流量,发生事故时便于检修。

8.1.1.4消防给水

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2.1条及表8.2.1规定,居住区人口规模小于2.5万人,其室外消防用水量按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1次设计。一次灭火室内外消防用水量为35L/S,火灾延续时间按2小时计,消防用水量为255m3。城市给水管网为消防系统,室外消防采用低压制,由市政供给消防水量,水压0.4MPa。室外消火栓采用1个DN100和1个DN65栓口的地下式消火栓,间距小于120米。

8.2.1室外排水管道设计

8.2.1.1排水量

生活排水量:考虑生活污水汇集率为生活给水量的90%,生活排水量为307m3/h。

雨水排水量:采用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

q=2822(1+0.775lgp)/(t+12.8p0.076)0.77l/s.ha

式中重现期p=2年,降雨历时t=15min。

q=263.931/s.ha

Q=qF

式中综合径流系数0.6,汇水面积5.59ha。

Q=884.54L/s。

8.2.1.2排水系统

该校区规划为生活污水与雨水采用分流制,故校区内各建筑物生活污水与雨水均采用分流制。雨水系统全部按重力流规划。污水系统尽可能按重力流规划,排入学校生活污水管网,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统一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整个区域内场地雨水和道路雨水通过雨水口将雨水收集后,经设在道路一侧或中心的雨水管道出口排入城市雨水管道。

8.2电力

8.2.1校园供配电系统

根据建筑专业提供的主要经济指标计算出整个校园规划总电气负荷为1250KVA。根据校园建筑规划的分布情况、建筑面积及供电半径等各种不同的因素,在校园内设置1个10KV/0.4KV高低压变配电室,其低压配电室的无功补偿在低压侧实现,补偿后的功率因素不低于0.92。低压配电室到各建筑物的配电方式采用放射式配电,电缆敷设采用穿管埋地敷设方式。

8.2.2校园内部供电线路

校园内部的供电主干线路走向设计:绝大部分主干线沿校园道路一侧埋地敷设,为了检修及维护方便,在穿过公路及跨越挡土墙处设有检修人孔。进入各建筑物的供电管线全部采用埋地敷设方式。

8.2.3道路照明及防雷接地

道路照明的配电方式采用树干式,三相四线制配电,网络电压为380/220V,路灯电压为220V。

照明灯具沿公路单侧布置,照明线路主要采用穿钢管埋地敷设方式。

为了防感应雷及直击雷,在高于附近建筑物的灯杆上设避雷器。为了行人的安全及防止感应雷,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均应进行二次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8.3电信

8.3.1电信规划

根据建筑专业提供的主要经济指标,考虑到教学用房和宿舍的自动电话、校园内的公用电话、公用建筑内电话及传真通讯等非语音业务等,本设计中将由电信局引来的电缆容量暂定为HYA200×2×0.5,同时考虑到校园内的有线电视系统,本设计中将电信主干管网设计为一个综合管网,有线电视电缆、电话通讯一起在电信管网中敷设,其交接点为校园北面。

8.3.2电缆分配

根据校园内电话用户的分布情况设置,设计一个交接区。由外部管网引来的电缆经电缆交接点内的设备分配后引入电信管道网,再由电信综合管网分配到各建筑物内。

8.3.3电信管道网

电信主干管网全部采用地下管道入地敷设方式。本设计考虑电信主干管网管路的管材主要采用GF110/100双壁波纹管,引入各建筑物时采用RC50钢管。

整个电信主干管网由电信人孔、手孔、地下直埋管道等组成。地下直埋管道根据其所在区域用户分布情况分为4孔、6孔、8孔等。为了建立一个灵活、扩充性好的电信主干管网,本设计中将电信主干管网的主要部分设计为彼此相通的网状管网,以便于整个校园的电话用户分配,并能满足将来校园及其周围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电信管路平面布置主要沿道路边,部分管路经绿化带敷设。人行道上电信管路埋深为管顶距路面700mm;穿越公路时管路埋深为管顶距路面900mm;在与其它专业管路交叉时需视现场具体情况确定其埋深。

8.3.4综合管网规划

综合管网工程,包括给水、生活污水和雨水排水管网;强电和道路照明管网;天然气管网和电讯管网。

管线平面布置:生活污水和雨水排水管线原则上沿规划道路路中50cm以下布置;强电和道路照明管线、生活及消防用水管线、天然气管线和电讯管线分别布置在道路两侧30cm以下。

管线竖向布置:雨水及污水为重力自流,其位置优先考虑。强电电缆、通讯电缆位于上层,生活及消防用水管线、天然气管线次之,雨水排水管线和生活污水管线布置在最下层。

综合管网规划见附图。

九、建筑节能设计

9.1设计依据

9.1.1《重庆市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DB50/5009—1999

9.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9.2设计范围及主要原则

9.2.1本项目的建筑及公用设备的节能设计。

9.2.2采用科技含量高的节能型产品,建筑布局构造上考虑节能要求。

9.3主要节能措施

9.3.1建筑总平面布置利于通风、采光;结合建筑造型采用遮阳构件,加强绿化布置。

9.3.2采用节能建筑体型系数和窗墙比,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建筑外墙采用保温砂浆,塑钢窗,平台及屋顶采用保温隔热构造,各支承梁柱节能点在构造上应避免冷桥的产生。

9.3.3采用节能型产品,照明采用荧光灯节电器和电子节能灯节电器,加强水的重复利用及节水措施。

9.3.4节能措施采用后,效果应能达到国家标准的相应规定。

十、建筑环保

10.1建筑废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处理间设置在室外地坪之下,生活污水经处理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出。雨水从地面排入市政管网,挡墙渗透水经由集水坑后排入市政管网。

10.2为了提高建筑环境的档次,屋顶作局部屋顶绿化。

10.3所有屋顶绿化部分除按普通上人屋顶进行防水处理外,另按增加20公分栽植覆土(即600公斤/平方米)进行荷载计算,为屋顶绿化实施创造条件。

10.4建筑外的空地除必要的道路外均进行绿化处理。学校现有树木可选择性保留并进行移栽。

10.5所有生活垃圾均为袋装收集,专人外运。

10.6所有填充墙按照加气混凝土考虑,按惯例需要使用实心粘土砖的地方均用页岩实心砖。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0-6-7

一、现状概况及区位关系

1.1现状概况

1.1.1规划用地约83.8 亩,属重庆浅丘地貌,用地范围内最高高程765.00米,最低高程为743.00米,最大高差22.00米。

1.1.2现状用地范围内水、电、气均能供应,基础设施较好。

1.1.3学校可设两个出入口,直接与城市干道相连接,校门外城市干道与城市道路网相联系,交通情况比较理想。

1.1.4评价:区委、区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充分意识到,21世纪教育发展的多样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教育投入,促进该区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首先应对学校原有资源进行整合,摸清家底,科学布局,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最大潜力。办好基础教育从教学水平到校园建设都应该是一流水准,在全区乃至全市都应该是一个亮点。在对华蓥中学重新进行校园规划整合中,按照现行教育建筑“规范”和“标准”以及华蓥中学的教育教学发展要求,进行统一规划,同时加强和补充基础设施及教育教学硬件,一次性完善校园总体规划,待实施完成后,使华蓥中学成为全区乃至全市具有高水准的重点示范中学,推动渝北区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教育水平的腾飞,为渝北的文化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2区位关系

区域位置:重庆市华蓥中学位于渝北区北部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市级卫生小城镇、休闲避暑城——茨竹镇。学校始建于1972年,2005年晋升为重庆市高中联招学校,自创办以来,在省市及区县比赛中多次获奖。随着学校的发展,原有之校舍已不能适应当代教育教学之需求,区委、区府及区教育主管部门高瞻远瞩,本着促进 21世纪渝北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将该校新征用地作为重点进行改扩建。学校A校舍区规划班额为48个班,在校学生2400人,招生辐射整个茨竹镇周边地区。

二、设计依据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筑法》和重庆市规划管理条例及技术规定

2.2华蓥中学学校提供的设计要求及委托书

2.3华蓥中学学校提供的1:500地形现状图及水电气接口等相关文件资料

2.4征求意见稿及草案审查意见

2.5城市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2.6农村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2.7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2.8充分尊重区委、区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意见及指导思想,并置案于本规划之中。

三、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3.1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2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3.3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分段实施、协调发展、保证教学”的原则;

3.4建筑设计力求富有时代感和艺术性,要求简洁明快,即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风格;

3.5在可能情况下因地制宜,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节约投资;

3.6创建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为宗旨的现代校园环境;

3.7在地形及使用功能复杂的总体布局中,优化道路交通系统,达到舒适、便捷、安全之需要,实现人车分流,消防专用通道与校园干道相结合,调整建筑组群,节约用地,合理分区,形成理性的规划结构体系;

3.8供变电、强弱电、给排水配套完备的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在有限的用地范围内,尽量完善学校发展的硬件功能;

3.9“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建筑设计总方针,探索华蓥中学学校校园的建筑风格和区域特色,形成良好的校园绿化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成长环境;

四、性质及规模

4.1性质:本工程性质为校园修建性详细规划。主要包括校园内的总平面建筑布局、竖向、综合管网、道路交通、绿化等教学、办公、生活、运动等建筑及设施。

4.2规模:本工程为一个发展中的区级特色中学;远期事业编制考虑为48个班,每班约50人规模进行规划;目前学校用地规模为83.8亩,规划校园内总建筑面积为39669.98m2。

五、规划布局特色及空间环境

5.1总体布局

基地条件:东南面较高,西北面较低,东南角标高为765.00米,西北角标高为743.00米,绝对高差22.00 米,但因东北大道规划标高为754.00米,为此,规划校内标高暂定在高差9米以内,具体在以后实施时进行修正。目前,现有校区布局零乱,多属低质校舍,因此,要彻底改变历史形成的零乱布局,就必须下决心拆除无文化及使用价值的危旧房等低质用房,并根据华蓥中学教育事业发展与教育教学的需要,重新调整校园规划布局。本次规划分为两期实施,一期工程新建科技楼,二期工程新建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及学生活动中心。通过这次规划,使之成为一个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晰、人车交通便捷、造型新颖、美观、校园环境优美的新型中学校园格局。在新征范围内,新规划拟建300米环型运动场和100米直跑,主要建筑物集中布置,为贯彻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确保中学教学硬件的达标,本次规划充分利用了地形,尽可能拓宽现有空间的使用效率,巧妙的进行了房屋的空间组合,节约用地,增大了绿化和环境空间以及学生活动场地,极大的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新规划中,通过地形分析,东南面地势较高,朝向较好,生态环境较好,因此,与同边其它区域相比,较适合布置教学区。

东北面临干道,干扰较大,适合做运动区,隔离和净化校园空气,校门避开主干道,减少了学生行走穿插安全干扰。学校中部区域与校前区相结合,组成一个景观中心及师生交往中心。在规划中既考虑了校园布局即严谨,又达到在多重空间中赋予变化的景观序列,并使该中学的功能分区更加明确,布局更加合理,环境更加怡人,更有利于学生的心身健康和生活特点,促进求知兴趣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规划中,西面布置教学区,东面布置生活区及运动区。

5.2功能分区

5.2.1教学区规划设计

根据学校的办学要求及渝北区事业发展规划要求,规划A校区为48个班,以满足当地民众对教育的需求。教学区位于学校正面入口,主教学楼作为一标志性建筑矗立在校园北面,体量气势雄伟,造型别致、生动、文化特征鲜明的校园景观。本次规划规模为48个班,根据“国家教育建筑规范”及“城市中小学建筑标准”对相应的教育等各专用房进行配置设计,并考虑中学教育发展的特点,留有一定的使用空间,便于调整使用,学区布局中,处于校园周边环境及校内较好的一个区域。

在具体设计中,我院将长期的教育建筑设计经验融入其中:

(1)注意营造一个富有学生身心特点的、能激发其学习情趣的现代空间环境,以促进素质教育提高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规划中将该教学楼设计成外廊组合式,建筑组合群即有辉宏的时尚主体,又有宁静的庭院,除了便于通风、采光外,重要的是将教室嵌入优美的环境中,使景观绿化延伸到室内空间,即能调节空气,又能缓解长期用眼的疲劳。并利用单廊式建筑的布局变化及利用房屋间距空间,精心设计了中庭花园及周边绿化,给学生一个清新的学习环境。花园中,以绿树花草为主,加之配以水景及各种艺术雕塑,增强了文化和知识氛围,给儿童以充分的启迪和情趣,使中学生学与玩之间能充分调节,在美好的空间环境中,始终保持高昂的求知兴趣和生理状态,更有利于知识的传导和理解。

(2)即追求变化丰富的空间体系,又确保了清晰的功能要求。设计中,我们在平面空间布局上考虑了高低年级学生特点适度分隔,在竖直空间上考虑了普通教学与专用教室的分区,一方面即可避免相互干扰,又便于教育与行政的管理。在具体设计中,教学楼作南北平行,相对错开,组合排列,其中南向一列为普通教室,北向一列为专用教室,东面为教学管理区及多功能教室,中间为一个过渡区,作为三个方向教学楼交通的中心抠纽,组成一个即有灵活变化,又较规范严谨的教学区组团,相互之间不干扰,交通便捷,即有利于学习,又有利学生课外活动、休息。在保证应有间距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利用地块,给学生留足了更多的活动场地,并精心打造整体校园景观,丰富学习环境,净化室内空气,美化校园环境,以利于学生紧张的学习后能够放松与休息,促进青少年的生理健康和智力发展。

(3)教育部与国务院有关部委多次重申防止学生踩踏事故的发生,因此,楼梯的设置一直是关系到学生安全的一大问题,根据多次事故教训证明,由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当走道过长或多数学生集中拥挤时造成的冲撞势能,能不能及时消化,在下楼时,保证身体平衡是保证下楼时的安全,否则,势必引起事故,因此廊道不能过长,且楼梯口不能直向廊道,一是限止学生起跑速度;二是减弱学生在跑步情况下,下楼时产生的前倾势能;三是楼梯口与廊道有90。以上的转角平台,保证学生通过90。以上转弯和缓冲平台空间后,过渡到正常的下楼行走速度。因此,本设计均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较好的处理。

(4)能够严格的根据“规范”和“标准”按规定的条款及标准要求,确保生均面积、采光、通风及教育教学功能的完善和师生的安全,较好的处理由于城市学校生均面积不够,周边环境较差的条件因素,精心规划精心设计,利用现有条件尽可能的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5)在设计过程中,能充分听取学校领导及区、县教委领导等管理行家的意见,不厌其烦的修改、完善、设计。在与行政管理专家和建筑师一起充分交流,完美结合,确保设计的成功。

5.2.2运动区规划与设计

运动场根据规划置于北面,根据中学教育规范以及城市中学的标准要求,设计中考虑。一条100米直跑,一个300米环跑、若干球类运动场等,该校区已建有风雨操场,内设有一个羽毛球场及乒乓球场、部份器械活动等设施,基本上满足城市示范小学体育活动的配置要求。

5.2.3生活区

根据区教委的意见及城区中学幅射半径的情况,我们考虑了学生的食宿问题,因此在生活区设置了学生宿舍及活动中心,还建有一个学生食堂,供部分师生住宿、就餐,同时,生活区具独立其它分区的,减少了对教学和学生活动的干扰。

六、道路竖向

6.1道路工程规划

6.1.1道路规划原则

a)以校方委托的规划设计任务书及地形图作道路规划的依据。

b)校区主要道路线型及其路径,须充分结合地形、有效利用地形,在充分满足地块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使道路工程造价最低,综合经济效益最佳。

c)对场地自然坡度较陡的地段,在确保道路技术前提下,尽量避免高路堤、深路堑线型。

d)路网布局尽可能形成环状,便于校园内交通;为了方便师生在校园内活动,对高差较大的台阶间,采用梯道以及人行道连接并辅以绿化。

6.2.1道路规划

根据校园场地现状以及道路规划原则,在符合道路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将道路连通至各功能区之中,以满足教学区、运动区及生活区交通需要及消防要求。

主干道道路横断面:

主干道道路宽度7米

车行道宽4米

人行道宽1.5米

校区的道路干道坡度最大不超过8%,干道曲线半径不小于6米。

停车场25个车位,主要设置在校前区大门内右侧,供校车及来宾停车使用。

6.2竖向规划

6.2.1竖向规划原则

场地竖向规划充分利用了地形地貌,解决各建筑物用地的控制标高,满足各项用地的使用要求,使建筑物用地与道路之间在竖向上有良好的结合;考虑建筑群体空间景观设计及场地排水设计要求;场地平整要做到挖填方基本平衡及经济运距;规划上采用小台地竖向布置,尽量减少场地开挖工程量及挡土墙、护坡及边坡处理等;确保排水畅通,建筑标高和场地坡度及排水满足防洪及暴雨的要求。

6.2.2具体规划措施

a)尽可能保留原有地形和植被;各类建筑用地填方高度不宜大于5m,挖方高度不宜大于8m;(局部除外)

b)挡土墙高度不大于6m(指填方地段);石质挖方地段,尽可能采用护坡处理。

c)台地划分尽可能顺等高线划分,建筑标高的确定,考虑建筑群体高低起伏韵律,建筑物错层以3~4.2m高确定室内标高。

d)建筑物距挡土墙的距离要考虑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行人的出入方便等条件,距挡土墙最小距离不得小于3m。

e)相邻台地间高差大于1.5m时,应在挡土墙或坡度比值大于0.5的护坡顶加设安全防护设施。

6.2.3场地排水

场地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采用明沟、雨水口、暗管相结合的方式,有组织地排入校园分区雨水干管网;污水经生化处理达标后,采用暗管,有组织地排入污水集中处理点后,再排入市政污水干管网。

七、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规划用地总面积:55857.66M2(约83.80亩)

建筑总占地面积:8340.40 M2

总建筑面积:39669.98 M2

新建教学综合楼占地面积:2537.57 M2

新建教学综合楼总建筑面积:14439.38 M2

新建科技楼建筑占地面积:970.81 M2

新建科技楼总建筑面积:4537.37 M2

新建学生宿舍1#建筑总占地面积:606.95 M2

新建学生宿舍1#总建筑面积:3641.70 M2

新建学生宿舍2#建筑总占地面积:908.99 M2

新建学生宿舍2#总建筑面积:5453.94 M2

新建学生活动中心建筑总占地面积:523.76 M2

新建学生活动中心总建筑面积:1571.28 M2

新建公厕建筑占地面积:79.80 M2

新建公厕总建筑面积:79.80 M2

已建学生食堂建筑占地面积:691.20 M2

已建学生食堂总建筑面积:1749.90 M2

已建体育馆建筑占地面积:1097.34 M2

已建体育馆总建筑面积:1728.75 M2

已建教辅用房建筑占地面积:923.98 M2

已建教辅用房总建筑面积:6467.86 M2

建筑密度:14.9%

容积率:0.71

绿化率:35.00%

八、基础设施

8.1给排水

设计范围:校园内生活给排水管道设计、消防给水管道设计及雨水排水管道设计。

8.1.1室外给水管道设计

8.1.1.1水源

该校由城市自来水管网供给,从城市管网接2根DN150进水管向校园供水。

8.1.1.2用水量标准及用水量

a)生活用水量:人口考虑2500人,用水量定额最高日100L/人计算,生活用水最高日用水量为250m3/d。

公共建筑用水:按最高日用水量的20%计,用水量约50m3/d。

环境:绿化用水按2Lm2/d,用水量约5m3/d,道路喷洒按3Lm2/d次(每日二次),用水量约10m3/d。

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计,用水量约31m3/d。

该校生活总用水量:341m3/d。

b)室外消防用水量:室外消防用水量按25L/S考虑。

c)室内消防用水量:室内消防用水量按15L/S考虑。

8.1.1.3给水系统

采用生活消防合用给水系统,设置环状给水管网,管道沿校园道路敷设向各生活消防用水户供水,每个给水管网的交叉处及支管上设置阀门用以控制和调节流量,发生事故时便于检修。

8.1.1.4消防给水

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2.1条及表8.2.1规定,居住区人口规模小于2.5万人,其室外消防用水量按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1次设计。一次灭火室内外消防用水量为35L/S,火灾延续时间按2小时计,消防用水量为255m3。城市给水管网为消防系统,室外消防采用低压制,由市政供给消防水量,水压0.4MPa。室外消火栓采用1个DN100和1个DN65栓口的地下式消火栓,间距小于120米。

8.2.1室外排水管道设计

8.2.1.1排水量

生活排水量:考虑生活污水汇集率为生活给水量的90%,生活排水量为307m3/h。

雨水排水量:采用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

q=2822(1+0.775lgp)/(t+12.8p0.076)0.77l/s.ha

式中重现期p=2年,降雨历时t=15min。

q=263.931/s.ha

Q=qF

式中综合径流系数0.6,汇水面积5.59ha。

Q=884.54L/s。

8.2.1.2排水系统

该校区规划为生活污水与雨水采用分流制,故校区内各建筑物生活污水与雨水均采用分流制。雨水系统全部按重力流规划。污水系统尽可能按重力流规划,排入学校生活污水管网,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统一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整个区域内场地雨水和道路雨水通过雨水口将雨水收集后,经设在道路一侧或中心的雨水管道出口排入城市雨水管道。

8.2电力

8.2.1校园供配电系统

根据建筑专业提供的主要经济指标计算出整个校园规划总电气负荷为1250KVA。根据校园建筑规划的分布情况、建筑面积及供电半径等各种不同的因素,在校园内设置1个10KV/0.4KV高低压变配电室,其低压配电室的无功补偿在低压侧实现,补偿后的功率因素不低于0.92。低压配电室到各建筑物的配电方式采用放射式配电,电缆敷设采用穿管埋地敷设方式。

8.2.2校园内部供电线路

校园内部的供电主干线路走向设计:绝大部分主干线沿校园道路一侧埋地敷设,为了检修及维护方便,在穿过公路及跨越挡土墙处设有检修人孔。进入各建筑物的供电管线全部采用埋地敷设方式。

8.2.3道路照明及防雷接地

道路照明的配电方式采用树干式,三相四线制配电,网络电压为380/220V,路灯电压为220V。

照明灯具沿公路单侧布置,照明线路主要采用穿钢管埋地敷设方式。

为了防感应雷及直击雷,在高于附近建筑物的灯杆上设避雷器。为了行人的安全及防止感应雷,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均应进行二次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8.3电信

8.3.1电信规划

根据建筑专业提供的主要经济指标,考虑到教学用房和宿舍的自动电话、校园内的公用电话、公用建筑内电话及传真通讯等非语音业务等,本设计中将由电信局引来的电缆容量暂定为HYA200×2×0.5,同时考虑到校园内的有线电视系统,本设计中将电信主干管网设计为一个综合管网,有线电视电缆、电话通讯一起在电信管网中敷设,其交接点为校园北面。

8.3.2电缆分配

根据校园内电话用户的分布情况设置,设计一个交接区。由外部管网引来的电缆经电缆交接点内的设备分配后引入电信管道网,再由电信综合管网分配到各建筑物内。

8.3.3电信管道网

电信主干管网全部采用地下管道入地敷设方式。本设计考虑电信主干管网管路的管材主要采用GF110/100双壁波纹管,引入各建筑物时采用RC50钢管。

整个电信主干管网由电信人孔、手孔、地下直埋管道等组成。地下直埋管道根据其所在区域用户分布情况分为4孔、6孔、8孔等。为了建立一个灵活、扩充性好的电信主干管网,本设计中将电信主干管网的主要部分设计为彼此相通的网状管网,以便于整个校园的电话用户分配,并能满足将来校园及其周围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电信管路平面布置主要沿道路边,部分管路经绿化带敷设。人行道上电信管路埋深为管顶距路面700mm;穿越公路时管路埋深为管顶距路面900mm;在与其它专业管路交叉时需视现场具体情况确定其埋深。

8.3.4综合管网规划

综合管网工程,包括给水、生活污水和雨水排水管网;强电和道路照明管网;天然气管网和电讯管网。

管线平面布置:生活污水和雨水排水管线原则上沿规划道路路中50cm以下布置;强电和道路照明管线、生活及消防用水管线、天然气管线和电讯管线分别布置在道路两侧30cm以下。

管线竖向布置:雨水及污水为重力自流,其位置优先考虑。强电电缆、通讯电缆位于上层,生活及消防用水管线、天然气管线次之,雨水排水管线和生活污水管线布置在最下层。

综合管网规划见附图。

九、建筑节能设计

9.1设计依据

9.1.1《重庆市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DB50/5009—1999

9.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9.2设计范围及主要原则

9.2.1本项目的建筑及公用设备的节能设计。

9.2.2采用科技含量高的节能型产品,建筑布局构造上考虑节能要求。

9.3主要节能措施

9.3.1建筑总平面布置利于通风、采光;结合建筑造型采用遮阳构件,加强绿化布置。

9.3.2采用节能建筑体型系数和窗墙比,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建筑外墙采用保温砂浆,塑钢窗,平台及屋顶采用保温隔热构造,各支承梁柱节能点在构造上应避免冷桥的产生。

9.3.3采用节能型产品,照明采用荧光灯节电器和电子节能灯节电器,加强水的重复利用及节水措施。

9.3.4节能措施采用后,效果应能达到国家标准的相应规定。

十、建筑环保

10.1建筑废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处理间设置在室外地坪之下,生活污水经处理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出。雨水从地面排入市政管网,挡墙渗透水经由集水坑后排入市政管网。

10.2为了提高建筑环境的档次,屋顶作局部屋顶绿化。

10.3所有屋顶绿化部分除按普通上人屋顶进行防水处理外,另按增加20公分栽植覆土(即600公斤/平方米)进行荷载计算,为屋顶绿化实施创造条件。

10.4建筑外的空地除必要的道路外均进行绿化处理。学校现有树木可选择性保留并进行移栽。

10.5所有生活垃圾均为袋装收集,专人外运。

10.6所有填充墙按照加气混凝土考虑,按惯例需要使用实心粘土砖的地方均用页岩实心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7739.html

更多阅读

商场规划设计业务 规划设计院 业务

商场规划设计业务商场设计业务内容包括商业建筑规划,品类战略规划(业态布局、动线循环计划、中岛店铺制作规范),商业空间环境设计,商业照明。商业规划设计公司业务内容包含咨询、企划,设计,管理四个方面一、企划planning所谓企划就是指

上海前滩滨江公园规划设计 上海前滩休闲公园

前滩。绿城生活--交织共融的城市公共空间该文发表于《2013景观设计年鉴》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项目地点:上海市黄浦江南延伸段前滩新城滨江项目面积:90公顷 2.3公里滨水带主持主创:林选泉 刘月琴建设单位:上海滨江国际旅游度假

规划设计收费标准 规划设计收费标准2015

发布:2008-9-18 16:23:19规划设计收费标准一、收费依据: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关于发布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的通知》(2004中规协秘字第022号)(全文附后)。二、区综合经济园区项目比照上述文件标准减半计收。附件: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员单

园林规划设计说明来自百度 天津市园林规划设计院

秋思园规划设计说明**一、现状概述及分析1、区域位置分析秋思园位于XX市的中间部分,是在市文化用地和建设局旁,是唯一的一个公园。2、场地现状分析根据对方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公园的用地面积约为1200平方米(不包括公园门口专用停车场),东

?上海2040年规划设计方案图! 上海2040总体规划

2014年9月10日, Sea-Hi!上海2040总图论坛在上海设计中心召开,此次论坛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市规划院)组织,市规划协会夏丽卿、毛佳樑、蒋宗健及市规划学会叶贵勋等专家、市规土局团委以及市规划院全体职工参加。一张总图,描

声明:《重庆市华蓥中学校A校区校园规划设计说明书 重庆市华蓥中学校》为网友吾时落叶花开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