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辞职之前,45岁的毛大庆是中国地产界最有影响力的职业经理人之一,掌管下的北京万科年销售额达到了200亿元。2015年3月,他离开了服务6年的万科和那间近百平方米的办公室,创办了优客工场——媒体将之称为“中国版的WeWork”。
离职消息还没正式宣布,他就迅速聚拢了资本和物业——优客工场身后站着真格基金、红杉资本等中国最负盛名的投资机构,以及阳光100、鸿坤等开发商。成立一个月后,优客工场就确定了13个即将入住的项目,总面积达到了5万平方米,这已经超过了WeWork在美国发展数年的规模。
美版WeWork的营收主要来自租金,但租金似乎是毛大庆最不需要考虑的问题。优客工场的公关总监石楠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亦庄园区对这3600平方米物业的租金没有诉求,更希望借助优客工场带动科技园的升级,而他们下一步要进入的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更有房山区政府提供的8000平方米场地。石楠说:“政府对我们非常支持,我们基本上不需要掏钱。”
世联行的“小样社区”则要用中关村创业大街的模式改造政府主管的孵化器,发布会上,厦门、苏州、常熟、重庆、长春和衡水各个孵化器的主管领导悉数到场。清控科创的董事长秦君表示,小样社区将和中关村创业大街类似,包括创业咖啡、创客工坊、联合办公、快捷办公等服务功能。
无论是优客工场,还是小样社区,都宣称要为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按照毛大庆的设想,优客工场的主要赢利不是来自租金,而是来自服务费。他们将向租户提供品牌推广、法务、工商注册登记、金融、会计和健康咨询等服务,“为创业者做五星级保姆”。
其实,他们真正的目的,是要用WeWork的概念,改造闲置的办公物业。正如此前毛大庆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要把“弄不出去的房子转成其他用途”。
想到这个好办法的不只毛大庆。从销售物业转向持有物业之后,潘石屹的SOHO中国资金压力陡增,压力来自于需要自己运营北京和上海黄金地段的高档办公物业,联合办公被确定为转型的方向之一。
潘石屹正在SOHO全面复制WeWork。2014年8月份,SOHO中国修改《租赁白皮书》,规定公司自持物业将不再接受带有分租性质的客户,比方商务中心、孵化器、俱乐部等业态。
2015年1月,SOHO的短租产品SOHO3Q在北京和上海的两个甲级写字楼里上线,租客可以在那里租一张办公桌或者一间办公室,租期可以按星期算。SOHO3Q提供会议室、打印、网络和咖啡,10个楼层经理随时待命,处理租客的问题。
上海复兴SOHO3Q的楼层经理陶磊告诉界面新闻,复兴广场提供了820个工位,目前出租率在70%左右,半年以上的长住租客只占1/5;北京望京的Soho3Q则已经基本满租。为了像WeWork那样营造社区的互动氛围,潘石屹甚至要求项目组和推广部每天组织活动。
但是,这一切只是给传统的“商务中心”披上了“WeWork”外衣。上海复兴广场SOHO3Q出租的物业中,租客主要是到上海的出差者或者公司临时组建的项目组,这正是传统的商务中心的客户,而并非潘石屹所设想的真正的互联网初创企业。
SOHO3Q的价格也并非针对互联网初创企业。“互联网创业可以承受的价格是一个工位1000元/月”,如果超过这个价格,成交就会比较差,首个办公短租O2O平台“马上办公”的创始人邓连喜告诉界面新闻记者。SOHO复兴广场的一个工位的价格为600元/人/周,这还是打了六折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