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榜 14年里25位科学家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office2007密钥25位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9日在京举行

昨天上午,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为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于敏亲自颁奖并合影。

于敏,是继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吴征镒科学院院士之后,第二个坐着轮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取国家最高荣誉奖的科学家,有滴说,于敏50年前就该拿到这个奖项,是迟来的科学最高奖,奖金不高,500万人民币,科学家为国家做出的贡献,科学家的人品。。。。。。,与那些倒在物欲横流中的大人物一比,又何止区区500万!他们默默耕耘在科学的苦海里却毫无怨言,怎不让人肃然起敬呢?

从2000年设置国家最高科技奖开始,包括于敏在内,已有25位科学家先后获此殊荣。他们分别是:吴文俊、袁隆平、黄昆、王选、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叶笃正、吴孟超、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谷超豪、孙家栋、师昌绪、王振义、谢家麟、吴良镛、郑哲敏、王小谟、张存浩、程开甲、于敏。其中90岁以上6人,80岁-89岁12人,70岁-79岁5人,60-69岁1人。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程开甲院士年龄最高,96岁;而2001年度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选院士获奖时只有65岁,是最年轻的获奖者。

附25位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借此向他们致敬。

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吴文俊/袁隆平


吴文俊 袁隆平(2000年)

吴文俊1919年5月12日生于上海,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中国数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现任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1985-1987),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主任(1992-1994),全国政协委员、常委(1979-1998)。

他在拓扑学、自动推理、机器证明、代数几何、中国数学史、对策论等研究领域均有杰出的贡献,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在拓扑学的示性类、示嵌类的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是拓扑学中的奠基性工作并有许多重要应用。他的“吴方法”在国际机器证明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有广泛重要的应用价值。当前国际流行的主要符号计算软件都实现了吴文俊教授的算法。

曾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56)、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79)、第三世界科学院数学奖(1990)、陈嘉庚数理科学奖(1993)、首届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1994)、Herbrand自动推理杰出成就奖(1997)、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0)、第三届邵逸夫数学奖(2006)。

袁隆平(1930.9—)籍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生于北京。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

袁隆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1980-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71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黄昆/王选


黄昆.王选(2001年)

2002年,为表彰其在固体物理学领域的杰出成就和贡献,黄昆荣获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黄昆(1919年9月——2005年7月6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中国固体和半导体物理学奠基人之一、杰出教育家。浙江嘉兴人。西南联大毕业后从事物理理论研究,大胆预言与晶格中杂质有关的X光漫散射,后称为黄散射。受邀与玻恩著《晶格动力学》,至今仍是该领域权威著作。提出“黄方程”和由此引伸的极化元的重要概念,对理论物理发展作出重要贡献。1956年北大任教主持中国半导体物理专业的创建工作,著《固体物理学》为中国信息产业培养第一批人才。1977年任科学院半导体所所长为中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复苏发挥重要作用。2001年,黄昆与其北大校友王选一同获得了该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黄昆的主要荣誉包括1955年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今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1995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获得者。黄昆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五、六、七、八届常务委员。黄昆在科学上的成就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也得到祖国和人民的承认。

2002年2月1日,方正集团创始人之一王选教授荣获国家最高科技荣誉,由江泽民同志颁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选,1937年2月出生于上海,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后一直从事计算机领域的教育和研究工作。

自1975年开始,他组织并进行了汉字激光照排和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工作。王选教授主要致力于文字、图形和图像的计算机处理研究,其多项成果都属国内首创并位居国际领先水平,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被誉为“当代毕升”的王选因病于2006年2月13日11时0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0岁。

200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金怡濂


金怡濂(2002年)

200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3年2月28日上午揭晓,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金怡濂获此殊荣。 

金怡濂院士是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是我国巨型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金怡濂1929年生于天津,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56年,大学毕业不久的金怡濂和一批青年学子被派往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机技术研究所进修学习。两年后返回祖国成为新中国第一代计算机人才,并立即投入到我国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的研制。

40年的呕心沥血,金怡濂和他的弟子们终于研制出闯入世界高性能计算机前列的中国“神威”巨型计算机。每秒3840亿次的速度,它的出现曾一度令世界惊讶。即使从没听说过它的普通人,肯定也享受过它的服务。中国气象局里,“神威”机为全球不停地运转超算中心,药物研究人员用“神威”计算机作为通用的药物研究平台,大大缩短了新药的研制周期;而我国科学家宣告完成全世界第一张农作物的基因组精细图谱,其海量数据的运算自然又离不开“神威”的威力。

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刘东生/王永志


刘东生 王永志(2003年)

刘东生(1917年11月24日-2008年3月6日),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三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原国务院环境委员会专家组组长、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原主席、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国际杰出第四纪地质环境学家,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荣誉博士,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

20世纪80年代,刘东生基于中国黄土重建了250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使黄土与深海沉积、极地冰芯并列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三大支柱,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国际科学界所信服。

1980年刘东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7年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名誉科学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5年获香港岭南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1996年当选欧亚科学院院士。2003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及中华绿色科技奖特别奖。2008年3月6日11时5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王永志,男,中共党员,1932年11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MoscowAviationInstitute)导弹设计专业,1992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5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工作。

王永志1961年回国以来一直从事航天技术工作,先后担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总体设计室主任、总体设计部副主任、主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院长。曾任洲际火箭副总设计师、第二代液体战略火箭总设计师、固体战略火箭和地地战术火箭总设计师和研制总指挥,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等型号总指挥,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地地火箭系列总设计师,1992年11月至今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王永志是航天技术专家,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40多年来在中国战略火箭、地地战术火箭以及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科学技术上的突出贡献主要有: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他作为重要的技术骨干,参加了中国第一代战略火箭的研制工作,在中近程、中程和洲际火箭的研制工作中为增大射程,提高实用性能,解决了大量的技术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他是第二代战略火箭研制的主要技术带头人,为中国实现火箭技术更新换代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80年代,他主持完成了长征二号E大推力捆绑火箭研制任务。研制时间仅为18个月,首次发射取得成功,使中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实现了巨大突破。

1992年以来,他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研制工作呕心沥血,为2003年10月16日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做出了巨大贡献。

1987年起,他作为“863”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成员,参与制定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蓝图。1992年1月,他被任命为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组组长,主持拟制了该工程七大系统的技术途径和主要技术方案。1992年8、9月,他代表论证组先后向中央汇报了工程主要技术方案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均被肯定。工程立项后,他即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他主持了工程方案设计、初样研制、试(正)样研制和无人飞行试验,以及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技术工作,在总体技术方案制定、提出对各系统技术要求、关键技术攻关、重大问题处理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

他是工程的技术总负责人,既能充分发扬技术民主,又较好地把握了大局,将一大批热爱祖国、技术过硬的科技人才团结在一起,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形成了一支优秀的航天科技群体。他是这一群体的杰出代表。王永志院士热爱祖国,将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老一辈专家的悉心培养下,成长为国际知名的航天技术专家。40多年来,始终奋斗在研制试验的第一线,树立了较高的威信,为祖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航天科技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吴孟超/叶笃正


吴孟超 叶笃正(2005年)

2006年1月9日,中科院院士、我国肝胆外科开拓者吴孟超,在全国科技大会上获得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他成为我国医学界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年逾八旬的吴孟超院士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他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并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吴孟超至今仍奋斗在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

叶笃正先生是中国现代气象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从事地球科学研究七十余载,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科学事业,为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开创了青藏高原气象学;创立了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创立了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为现代大气长波的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创立了大气运动的适应理论,在业务上有重要的应用;开拓了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提出了有序人类活动、适应气候变化理论框架等一系列科学思想。他积极参与和指导建立中国气象业务系统,为我国现代气象业务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叶笃正先生曾长期担任国内外学术组织的重要职务,培育了大批地球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备受国内外同行的敬仰,赢得了大师的美誉。

叶笃正不幸于2013年10月16日18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李振声


李振声(2006年)

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缘杂交,培育成了多个小偃麦品种。

李振声,男,1931年2月25日出生,山东淄博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现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研究员,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曾任中科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现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1985),陈嘉庚农业科技奖(1989),何粱何利农业科技奖(1995)、中华农业英才奖等。2006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国科技界最高奖项)。

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吴征镒/闵恩泽


吴征镒(2007年)

吴征镒(1916-2013),男,江西九江人,中国著名的、具有国际声誉的植物学家,植物区系研究的权威学者,从事植物科学研究已逾60年,专长植物分类地理学和药用植物学。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获2007年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3年6月20日凌晨1点31分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7岁。

吴征镒院士论证了我国植物区系的三大历史来源和15种地理成分,提出了北纬20°-40°间的中国南部、西南部是古南大陆、古北大陆和古地中海植物区系的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地区的观点。主编的200万字《中国植被》是植物学有关学科及农、林、牧业生产的一部重要科学资料。组织领导了全国,特别是云南植物资源的调查,并指出植物的有用物质的形成和植物种原分布区及形成历史有一定相关性。主编了若干全国性和地区性植物志。提出了“东亚植物区”的概念,认为是一最古老的植物区,还提出了被子植物起源“多系—多期—多域”的理论。鉴于他对中国和世界植物学和其它有关研究领域做出的伟大贡献,于1999年荣获号称世界园艺诺贝尔奖的日本花卉绿地博鉴会纪仿协会“考斯莫斯国际奖”(InternationalCOSMOSPrize1999),成为世界第7位,亚洲第2位获得该奖的学者。

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闵恩泽


闵恩泽(2007年)

闵恩泽(1924.2.8-)。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四川省成都市人。1946年中央大学化工系毕业。195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60年代开发成功磷酸硅藻土叠合催化剂、铂重整催化剂、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均建成工厂投入生产。70-80年代领导了钼镍磷加氢催化剂、一氧化碳助燃剂、半合成沸石裂化催化剂等的研制、开发、生产和应用。1980年以后,指导开展新催化材料和新化学反应工程的导向性基础研究,包括非晶态合金、负载杂多酸、纳米分子筛以及磁稳定流化床、悬浮催化蒸馏等,已开发成功己内酰胺磁稳定流化床加氢、悬浮催化蒸馏烷基化等新工艺。90年代,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九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和反应工程”的主持人,进入绿色化学领域,指导化纤单体已内酰胺成套绿色制造技术的开发,已经工业化,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指导开发从农林生物质可再生资源生产生物柴油及化工产品的生物炼油化工厂,再推向工业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徐光宪/王忠诚


徐光宪 王忠诚(2008年)

2009年1月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徐光宪(1920—)著名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1920年11月7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上虞市,194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化学系。1946年任交通大学化学系助教。1947年赴美留学,195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不久回国,到北京大学任教至今。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被选为亚洲化学联合会主席。现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北京大学原子能系(后改为技术物理系)副主任、稀土化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任,中国化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徐光宪夫人高小霞,亦是化学家。

20世纪50年代,徐光宪发表论文《旋光理论中的邻近作用》,揭示了化学键四极矩对分子旋光性的主导作用;50年代,他改进仪器设备,把极谱法的测量精度提高了两个数量级,在国际上较早测定了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与一些阴离子的配位平衡常数。根据弱配位平衡与吸附平衡的相似性,提出配合物平衡的吸附理论,可以简便地描述溶液中弱配位平衡过程。1957年,徐光宪被调往技术物理系工作,开展核燃料萃取化学的研究,1962年提出了被国内普遍采纳的萃取体系分类法。

从70年代末开始,徐光宪主持开展了对稀土量子化学和稀土化合物结构规律性的研究。1982年,徐光宪通过总结实验资料和分析量子化学计算的结果,提出原子价的新定义及其量子化学定义,圆满解决了Pauling、Mayer等人定义中存在的问题。徐光宪非常重视科研基地的建设,1986年在他的主持下成立了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1991年,在他的努力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在北京大学建立了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徐光宪热心教育事业,积极组织学术活动和学术交流,兼任多项学术职务,为培养科技人才倾注了心血。至今已发表论文400余篇和10本教科书及专著,由于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徐光宪1994年获得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北京大学首届自然科学研究突出贡献奖,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忠诚(1925-)神经外科专家。山东省烟台人。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教授。50年代,在我国开展脑血管造影新技术,提高了颅内病变的确诊率,1965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神经外科专著《脑血管造影术》,推动了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70年代,在国内开展了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脑血管吻合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巨大动脉瘤及多发动脉瘤的手术切除、脑血管畸形的综合治疗等方面,都有新建树。80年代以来,潜心研究脑干肿瘤这个手术禁区的治疗方法,继而对脊髓内肿瘤进行了研究,成功地施行了手术治疗。这两项治疗从病例数量,手术方法及所得结果诸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孙家栋/谷超豪


孙家栋 谷超豪(2009年)

翻开孙家栋的履历,一颗颗璀璨的中国“星”熠熠发光——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他是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他担任工程总师;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他再次挑起工程总设计师重任……

航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每项工程都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应用等几大系统构成,每个系统都设有总师。而孙家栋为人正直,顾全大局,善于综合,敢于决策,被人们尊称为“总总师”。

求学时,孙家栋希望成为一名空军军人,到部队不久他就被选派到苏联儒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飞机制造。回国后,孙家栋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从事导弹研制工作。

学了7年飞机,搞了9年导弹,1967年,38岁的孙家栋被任命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1970年4月,“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此后数十年,孙家栋与卫星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9年,孙家栋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谷超豪,男,1926年5月出生于浙江温州。著名数学家,在当今核心数学前沿最活跃的三个分支——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及其交汇点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谷超豪的一生尝尽了数学的深奥和抽象。

深灰色大衣搭配含蓄的暗红羊绒围巾,梳理齐整的银发,谦和亲切的笑容,尽管已是84岁高龄,谷超豪先生给人的第一印象仍是精致、儒雅、风度翩翩。

无论记者们问怎样的问题,谷超豪都能用最简洁、最准确的语言,干净利落地给出答案,却处处表达着对祖国的赤诚、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如果看准了一项研究是国家需要的,那就应该尽力去做好。”“我最高兴的事情,一是解决了科学问题,二是学生作出了成绩。”几十年来,谷超豪的学生中有3位先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和诗词有许多相通之处,比如数学重视对称,中国古典文学中也讲究‘对仗’,很有味道。”

谷超豪先生的夫人胡和生也是一位数学家,与谷先生同样曾师从数学家苏步青,同样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师昌绪/王振义


【光荣榜】14年里25位科学家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office2007密钥25位
师昌绪 王振义(2010年)

据中国科学院网站介绍,师昌绪,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河北徐水人。1945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获学士学位。1948年获美国密苏里矿冶学院硕士学位,1952年获欧特丹大学博士学位。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曾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发展了中国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领导开发我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可用作耐热、低温材料和无磁铁锰铝系奥氏体钢等,具有开创性。多次参加或主持制订中国有关冶金材料、材料科学、新材料全国科技发展规划;主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立项和评估工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据中国工程院网站介绍,王振义,内科血液学专家。江苏省兴化人。1948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1992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自1954年起,从事研究血栓和止血,在国内首先建立血友病A与B以及轻型血友病的诊断方法。1980年起开始研究癌肿的分化疗法。1986年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很高的缓解率,为恶性肿瘤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诱导分化疗法取得效果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因而获得国际肿瘤研究奖五项,国内国家级奖七项(一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14篇,主编专著5本。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谢家麟/吴良镛


谢家麟 吴良镛(2011年)

谢家麟,1920年8月出生,加速器物理学家。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原籍河北武清。194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51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在美期间,曾领导研制成功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1955年回国后,于60年代初领导完成一台可向高能发展的电子直线加速器、大功率速调管和电子回旋加速器等科研目。80年代领导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的设计、研制和建造。90年代初领导建成北京自由电子激光。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吴良镛,著名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1922年生,江苏南京人。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获美国匡溪艺术学院硕士学位。1946年起协助梁思成教授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从事建筑教育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曾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主任、主任,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世界人居学会主席。研究成果曾获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和建设部的优秀设计奖、亚洲建协建筑设计金牌奖和联合国世界人居奖。专著《广义建筑学》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曾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建协建筑教育奖。

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郑哲敏/王小谟


郑哲敏 王小谟(2012年)

郑哲敏,1947年获清华大学学士学位,1949年、1952年分别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硕士、博士学位,1993年当选为美国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开放实验室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力学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海洋工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等职。早期从事热弹性力学、水弹性力学、振动及地震工程力学研究。

1960年,他开始爆炸力学研究,长期从事固体力学研究,开拓和发展了我国的爆炸力学事业。其中“爆炸成形模型律及成形机制”获1964年国家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展览会一等奖,“破甲机理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流体弹塑性模型及其在地下核爆炸和穿破甲方面的应用”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连云港爆炸处理水下软基”获1988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金属板爆炸复合与应用”获198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热塑剪切带”获1992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王小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理工大学信号处理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生导师。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之父”。1961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无线电工程系。

他从事雷达科研50余年。60年代创造性提出脉内扫描方法,使雷达系统大大简化;70年代,他担任JY-8雷达主持设计师,主持设计的JY-8雷达成为我国第一部自动化三坐标雷达,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80年代,他设计制造我国第一部高低空兼顾的JY-9雷达,具有较强的抗干扰和低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90年代,他坚持力主自主研制预警机,并亲自担任某型国产预警机总设计师、预警机研制工程总顾问,为我国预警机形成初步规模、进入国际先进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2006年获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2008年获国防科学技术特等奖;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2012年荣获“全国百名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张存浩/程开甲


张存浩 程开甲(2013年)

张存浩,男,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山东无棣人,1928年2月出生。他是中国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催化、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取得多项国际先进成果。

上世纪50年代,张存浩与合作者研制出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高效熔铁催化剂,乙烯及三碳以上产品产率超过当时国际最高水平。60年代,他致力于固液和固体火箭推进剂及发动机的研究,与合作者首次提出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比较全面完整地解答了固体推进剂的侵蚀燃烧和临界流速现象。

上世纪70年代,张存浩开创了中国高能化学激光的研究领域,主持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氟化氢/氘化学激光器,整体性能指标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80年代以来,他开拓和引领中国短波长高能化学激光的研究和探索。1983年,他与合作者开展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研究;1985年,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放电引发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效率及性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92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连续波氧碘化学激光器,整体性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张存浩院士还注重化学激光的机理和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多项国际先进或领先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创研究极短寿命分子激发态的“离子凹陷光谱”方法,并用该方法首次测定了氨分子预解离激发态的寿命为100飞秒。该成果被《科学》主编列为亚洲代表性科研成果之一。他还在国际上首次观测到混合电子态的分子碰撞传能过程中的量子干涉效应,并明确了此量子干涉效应本质上是一种物质波的干涉。这项成果被评为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程开甲,男,1918年8月出生,江苏吴江人,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留学英国,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回国后,历任浙江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副主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基地副司令员,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现任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程开甲院士是中国著名物理学家,是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

上世纪40年代初,程开甲先后在自由粒子狄拉克方程严格证明、五维场论等方面做出了出色的工作,与导师波恩共同提出了超导电性双带机理,在Nature、PhysicalReview等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50年代,他在国内率先开展系统的热力学内耗理论研究,在多年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撰写了中国第一部《固体物理学》。

上世纪60年代,程开甲建立发展了中国核爆炸理论,系统阐明了大气层核爆炸和地下核爆炸过程的物理现象及其产生、发展规律,并在历次核试验中不断验证完善,成为中国核试验总体设计、安全论证、测试诊断和效应研究的重要依据。以该理论为指导,创立了核爆炸效应研究领域,建立完善不同方式核试验的技术路线、安全规范和技术措施;领导并推进了中国核试验技术体系的建立和科学发展,指导建立核试验测试诊断的基本框架,研究解决核试验的关键技术难题,满足了不断提高的核试验需求,支持了中国核武器设计改进和作战运用。

上世纪80年代,程开甲开创了中国抗辐射加固技术研究领域。在他领导下,系统开展了核爆辐射环境、电子元器件与系统的抗辐射加固原理、方法和技术研究,利用核试验提供的辐射场进行辐射效应和加固方法的研究;指导建设先进的实验模拟条件,推动中国自行设计、建造核辐射模拟设施,开展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促进了中国抗辐射加固技术的持续发展,为提升中国战略武器的生存与突防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90年代以来,他不顾年迈,仍在材料理论、高功率微波等方面继续进行研究。

程开甲院士毕生在国防科学领域辛勤耕耘,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严谨求实,崇尚科学,无私奉献,勇于登攀,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和国防高新技术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于敏


于敏(2014年)

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之一的于敏院士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也是此次唯一获得该奖项的科学家。于敏是新中国氢弹研究中的关键核心人物。他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1965年10月,在于敏的亲自组织和部署下,氢弹理论得以突破。目前全世界只有两种氢弹构型,美国的T-U构型和中国的于敏构型。此后于敏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

于敏,男,1926年8月出生,天津宁河人,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历任二机部九院理论部副主任、九所副所长、所长、九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8234.html

更多阅读

1977年·阎阳生·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让我在这雪地上撒点野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再没有婴孩的第一声啼哭更能提醒你已进入中年了。这是个女孩,皱着眉头哭着。大概她也象门口那个护士一样,不相信这背着书包,满脸胡茬的人就是她的爸爸吧。  常言说:人过三十不学艺。而我象故意和年龄作对一样

转载 阎阳生:在我这战斗的一年里

原文地址:阎阳生:在我这战斗的一年里作者:dragonfist阎阳生:《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再也没有比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更能提醒你已经进入中年了。这是个女孩儿,皱着眉头哭着。大概她也像门口的那个护士一样,不相信这个挎着书包、满脸胡茬的

戴龙·罗伯斯,14年来男子60米栏的最佳! 男子最佳生育年龄

戴龙·罗伯斯,14年来男子60米栏的最佳!戴龙·罗伯斯Dayron Robles1986.11.19身高:1.88米体重:80公斤项目:田径110m栏  这位最近崛起的古巴新秀与其他黑人选手一样,拥有出色的身体素质,爆发力非常不错。尽管技术有点粗糙,但刚满20岁的年龄

声明:《光荣榜 14年里25位科学家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office2007密钥25位》为网友赕酒無蛮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