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黄帝内经》中,便对胃食管反流病有所记载。中医学认为,该病属“吐酸病”、“食管瘅”的范畴,病位在食管与胃,与肝、胆、脾、胃等脏腑关系密切,其基本病因是肝胆失于疏泄、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上犯食管。也就是说,肝、胆、脾、胃等脏腑的关系不协调,造成了胃食管反流。通过协调脏腑之间的关系,使其“和谐”,就可治疗该病。
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一定特色。首先,辨证求因。中医认为,治疗胃食管反流重在恢复肝、胆、脾、胃脏腑的生理功能,以求恢复脾升胃降、肝随脾升、胆随胃降的生理状态。其次,中医治疗作用多靶点,各味药物的作用靶点各有不同。比如,一部分药物通降和胃,重在促动力,恢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一部分药物调和胆胃同病与肝胃不和,重在抑酸、络合胆汁;一部分药物“和胃护膜”,重在保护食管粘膜、促进其愈合;此外,还有一部分药物疏肝理气,健脾和胃,重在调节内脏。这样的多靶点治疗,可协调脏腑之间的关系,恢复胃肠道正常蠕动方向。
再者,中医用药个体化、更灵活。对于个体而言,导致反酸、烧心的主要矛盾可能不同,中医能根据不同患者,选择不同的药物以及不同的剂量组方,以求尽量适合患者病情。值得关注的是,中医中药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酸碱混合反流性食管炎、反流造成的胸痛以及某些西药治疗失败的病人常具有较好疗效。
中医在反流性食道炎的疗法上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病症类型不同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情志不畅型症见胸骨后痛或烧灼,每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胃脘及胁胀痛、反酸、食欲不振等。治疗采取疏肝理气、和胃降逆的方法,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6克,白芍15克,乌贼骨15克,郁金、元胡、制香附、苏梗、半夏、枳壳各10克,甘草5克。
肝郁化热型症见胸骨后痛或烧灼样疼痛、反酸嗳气、性情急躁易怒、头面燥热、口干口苦、多饮、大便干结、舌红。可采用疏肝清热、和胃降逆治法,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减:丹皮、栀子、大黄、花粉、白芍各10克,柴胡6克,生地、瓜蒌各20克,石决明30克,竹茹12克。
脾虚气滞型症见剑突下或胸骨后隐隐烧灼、胃脘胀满、食欲减退、反酸或泛吐清水、大便不调等。治疗采用健脾理气、温胃降逆的丁香柿蒂散加减:丁香3克,柿蒂20克,白术、元胡、生姜各10克,党参、茯苓、苏梗各15克,半夏12克。
气虚血瘀型症见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形体消瘦、舌淡暗、舌边有瘀点。以益气养阴、化瘀散结为治法,方选启隔散加减:丹参、茯苓、太子参各20克,浙贝母15克,荷叶、柿蒂各15克,当归、郁金各12克,三七粉3克,桃仁10克,元胡10克。
脾虚胃热型症见剑突下灼热、胃脘隐痛胀闷、纳呆、反酸、欲吐清水、嗳气等。以健脾益气、清胃降逆为治法,方选半夏泻心汤加减:党参、半夏、黄芩、元胡、大枣各10克,干姜、黄连、炙甘草各5克,乌贼骨20克,茯苓15克。
反流性食道炎患者餐后应尽量保持直立位或躯干直立,还应注意减轻腹压,避免剧烈的活动,不要穿紧身衣和束腰带。睡前少进热茶或饮料,戒烟,平时限制酒和酸性刺激性食物及糖、巧克力、咖啡等食品。
如果是比较严重的反流性食道炎患者,还可以配合西药进行治疗,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总之,调情志,适寒温,配合适当的治疗,方能达到治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