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油画的发展现状与进路思考
说起蚌埠,老一辈人多熟知,而当下的很多年轻人恐怕连蚌埠两个字都不认得了,蚌埠高校美术招生负责人曾说在山东、江西等省份招生时就出现过这种情况,为此还特地标上拼音以作辨认,不像江南这一片大家对这两个字很熟悉。
蚌埠,古乃采珠之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曾经发生在这里的大禹治水、垓下悲歌故事,人们皆耳熟能详。俱往矣!如今的蚌埠情况有所不同,留给外人印象最深的要算古物造假,这其中为制玉尤甚,近20年在全国很有名,四面八方的贩子常逡巡于此。蚌埠珠园有一个偌大的古玩城,店面上百家,如果有机会来走走看看,还是不错的,让人可喜的是几乎每家店里都会挂上一点字画,古玩城里还设有专门的画廊、专售国画或油画,就销售而言,还是国画有点市场,也多为笔会或送礼。如果你想求得一般名人的字画几乎不用花钱,而是请一帮朋友陪艺术家在一起聚聚餐算作润笔,像这样的状况,也只是发生在书法和中国画方面,油画是不可以的,油画有价无市,太便宜了,成本价都收不回来,画廊里悬挂的多为行画,供家庭装饰用。
失却了消费群体,从事油画的人还会多吗?近年来,伴随蚌埠经济文化事业的不断进步,油画艺术也逐渐呈现繁荣和快速发展势态。目前,全市从事油画艺术创作的人员达到数百人,正形成了一派蓬勃、富有生机的油画艺术创作景观。为推进蚌埠油画理论研究和创作艺术的更大发展,笔者对蚌埠油画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总结,并对蚌埠油画的发展进路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和探索。
一、蚌埠油画的发展溯源与现状分析
追溯蚌埠的油画史,相对于中国画、书法创作来说,蚌埠油画在全国创作成就更大。早期的名家可能要数高泉、高临安、陈印白、曹增明,他们是蚌埠第一代油画人,前两位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后两位是中国美术学院的高材生。蚌埠第一代油画家功力雄厚,一生艺术成就颇高,培养了众多弟子,对蚌埠油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其之后的郜少华、林加冰、谢凤梧,也是极具实力和影响的油画名家。随着经济的繁荣,画家地位的不断提高,更多的学子选择了艺术这一条路,从事艺术既让人快乐又让人迷茫,而这一批画家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一直坚持自己纯粹的艺术观,取得了应有的成就,代表人物有:高鸣、石祥强、程俊杰、张德瑞、赵开霖、陈亚峰、赵敏、李四保、薛峰、曹原、马克佑、刘高峰、姚海进、王钦田、曹亚洲、汪伦民、艾永生、杜建生等,他们大多数任教于高校,在坚持创作的同时,积极投身于当地油画新生力量的培养,桃李满天下。其作品风格迥异,精彩纷呈,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为蚌埠油画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果说这个年龄段的画家是蚌埠目前油画中坚力量的话,那么当下的年轻一代群体正活积极活跃于全国画坛,他们学历较高,感受敏锐,师承传统的同时长于创新,整体素质和水平较好,绘画风格各有特点,从首次举办的“蚌埠市青年油画12人联展”上可以看到,蚌埠优秀青年画家的创作激情与创作成果得到充分展示。蚌埠新生代的代表人物有:张强、曹光宇、蒋哓东、朱格、杨蕾、胡飞、邱天、王磊、郭立忠、袁之明、项毅、刘伟、陈可、王承、孙丹、朱庆、石龙、王海、史凌琳、吴影、陈国栋、徐小虎、黄銮伟(笔者)等。对于以上所列的画家,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量:一、全面展示蚌埠油画家的实力;二、兼顾画家的代表性。他们的共同的特点是:无论作品的手法是写实还是抽象,抑或其它,都积极地反映了身边的人和事,画面充满了艺术家真诚的思考,热情地表现现实生活和艺术理想。在这些画家中,大部分在风格上拉开了距离,保持了作品的差异化特色,这一点尤难能可贵。
对于艺术家而言,实践是最为重要的,下面列举几个有代表性的画家的创作进行解析。老一辈画家首先要提到的当属高泉、曹增明。他们一生画了很多革命题材,而高泉还有另一手本领,画大海尤有特色。因长年生活在威海,经过反复实践,终能用自己的画笔既勾勒出大海怒吼、咆哮、海浪滔天的气魄,又表现出大海风平浪静的温柔多情,被誉为我国“画海第一人”。郜少华、林加冰早年从事写实风格绘画创作,中年之后都开始进行抽象绘画探索,用心灵感悟世界,用画笔表现自然景物的意象形态。高鸣、石祥强、李四保三位画家也各有特色。高鸣的油画早年以皖北风情人物为主,后来改变风格,吸收了印象派的精粹,用色彩来表现景象,意在营造一个色彩斑斓的内心世界。石祥强、李四保早年皆属写实一派,前者早年着意历史题材创作,近几年开始转向以风景画为主调;后者虽然风格未变,但已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写实,自觉地融进了构成的因素,多画街头巷尾辛勤的劳动者。年轻的画家作品凸显创作个性的有张强、常磊、陈忠村、黄銮伟。因为年轻,他们在画油画的同时,还进行中国画和其它艺术形式的探索,因此油画的纯粹性在他们手里已变得不再是首要的东西。张强抽象、写实两种手法兼具,尤其抽象画更引人注目,油彩的厚薄枯润随意挥洒,就像自觉自然地在画布上流淌,各种自然景象意在似与不似之间,不经意间处处体现画家的独具匠心。常磊属于70后画家,是一位油画专业博士,并进行绘画理论研究,多画人物和静物,画面给人如诗一般的感受,恬静、优雅。陈忠村、黄銮伟两位是另类画家,前者是诗人兼画家,美学博士毕业,原本是画中国画,画面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元素构成,在不断汲取了康定斯基、克利的形式语言后,刻意经营画面,色彩上追求三原色,有的作品加入十二生肖或花卉,追求文化内涵和品味,近两年,其开始把这种创作形式和手法融入油画创作中,作品别有一番风味。后者从事工笔重彩油画创作,油画更多吸取了工笔画表现方式,有的作品也适当注重肌理效果,尤值得关注的是他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工笔重彩油画”的观点,并写成《关于“工笔重彩油画”一说》《工笔重彩油画刍议》《再议工笔重彩油画》三篇论文,得到众多专家的肯定,被学术界誉为“工笔重彩油画创始人”。
当前,蚌埠油画已呈现出比较繁荣的创作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风格成熟的创作群体。无论从个人的艺术成就还是整体艺术呈现来看,蚌埠油画在安徽乃至全国都可以说是是一个油画重镇。笔者认为,蚌埠油画之所以取得如此突出的成就,可能得益于几个方面:第一、蚌埠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方便油画家们与全国各地艺术家进行相互交流与学习;第二、当地的艺术氛围比较开放,可以包容多种风格的存在,大家彼此关注,取长补短并潜心作画。第三、蚌埠有近20所高校,许多高校都开设都开设有有专门的美术专业,如安徽财经大学还招收油画专业硕士研究生,多年来从不间断地为社会培养油画艺术人才;第四、不断有画家在全国及安徽油画展览中获奖入选,增加了蚌埠油画在全国、省范围内的影响力;第五、近几年来,有更多的画家举办个展以及参加各个层面的联展,加强、加深了蚌埠油画家与外界的互动。
从发展历史和现状来看,蚌埠油画的成就可圈可点,有目共睹,但在全国的影响目前还不太突出。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蚌埠画家群体只埋头于创作,宣传和包装意识淡薄;蚌埠的地域平台级别不高,造成部分画家走向全国的自信心不足,只有少许画家经常行走于蚌埠、北京或其它艺术氛围浓重的地方,因人数太少而未形成规模;蚌埠油画家多做个人努力,相互之间的交流还是嫌少,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缺乏集体的力量;有关蚌埠油画学术展览以及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太少,留给人解读的资料严重不足;缺乏与市场的结合;没有一个完善的推介新人平台。
二、蚌埠油画发展的进路思考
面对蚌埠油画的现状,如何突出特色,保持优势,改变不足,推进发展?笔者认为,可以构建“以学术带动创作”的发展模式,打造中坚,挖掘新人,立足共同走出去的开放思维推广蚌埠油画。
首先,加强蚌埠油画的理论研究,包括针对艺术家个体的研究,对一些有重要成就和锐意创新的画家作品进行研讨,形成理论成果并结集出版,创造热烈研讨和争鸣的浓厚学术氛围。一切的目标就是让蚌埠油画界形成一股良好的文风,成就区域特色,以此作为对外的一种规范的学术交流方式,为蚌埠油画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做坚实的铺垫。
其次,定期举办蚌埠油画进省、进京选抑或其它业内展览等活动,全面展示蚌埠油画家的创作特色和实力。借助评选、展览打造蚌埠油画创作的中坚力量,挖掘和推出创作新生力量,让蚌埠油画获得坚实的发展基础和强劲的发展后力。
第三,积极与网络机构、画廊、收藏家、艺博会等合作,面向市场宣传有突出特色和创新意识的画家和理论家,让他们的作品更及时地得到社会、专家认可,让更多的人了解蚌埠的油画,激发创作者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打造蚌埠油画在全国的品牌效应。
所幸的是有识之士石祥强、李四保、张强三位油画家率先奔走忙碌,经过半年多的筹备,在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安徽省油画学会、蚌埠市文学与艺术界联合会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于2013年 12 月 21日正式成立了蚌埠市油画学会。目前,蚌埠市油画学会已确立了一套可行的战略发展规划,便于加强画家之间的团结与交流,消解观念差异的偏见,这是一个美好的开端,只有这样,蚌埠油画才会有持续的生命力,产生更多的名家精品。如果这样的平台经常搭建,内容充实,发挥实效,一定会既有利于地方文化建设,也能促进画家创作的激情以及承载的社会担当,为此,蚌埠油画繁荣振兴的局面也就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