础巳杂辑 马蹄铁,生产、无穷地进攻 进攻战术基础配合包括

看完了燕尾飘、看完了,相信大家对铁匠这个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

打锄头、打钉耙、犁铧,打杀人的大刀。还不够!在以前,铁匠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钉马掌。

下面就说说这个事儿。

马为什么要钉马掌

其实这个非常简单,马蹄子的底部有一层皮肤硬化后的角质层,就像人的指甲一样。在马的奔跑过程中,起到保护蹄子的作用。

马原来活动的地方就是草原、森林与草原的结合部。在湿润柔软的草地上奔跑,这点角质层足够提供保护了。

可是自从马被驯化以后,不复从前,走的是砂石路、硬石板,若是黄土路就算是好的路况了。摩擦力增大,原来的角质层几下就被磨损了,出血、损伤神经与骨骼等一系列问题出现了。所以,人们发明了马蹄铁,钉在那层角质层上。无论什么路况,磨得都是蹄下得钢铁,而非马蹄。从此铁蹄所向,无处不平。

那马蹄铁为什么不是一劳永逸,而是要时常修正呢?

也简单,马蹄的角质层是不断生长的。如果野生状态下的马,没有蹄铁的保护,在奔跑过程中就会磨损角质层。角质层在生长于磨损之间达到一个平衡。

但是如今蹄铁覆盖上去,角质层得不到磨损,于是一日日地长长,使得原来严丝合缝的蹄铁与马蹄之间变形、龃龉。若是不管,马不快,还容易受伤,因此就需要定期修整。因此,铁匠们的这个活儿也就成了细水长流,有驿路的地方就有铁匠,这个钱,赚不完。

马为什么能钉马掌

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要从生物学的角度讲。

有很多人问过,马和牛的后腿膝盖为什么是朝后弯的?大家感到很奇怪。

后来一看,猫和狗的后腿膝盖也是朝后弯的,更惊奇的是,鸡们雄赳赳地走起路来,膝盖也是朝后打弯。一看,鸟啊、羊啊、都特么是朝后弯的。

原来,人才是个异类。

其实,你们看到的那个朝后弯的东西,不是膝盖,而是脚后跟。

说马之前,我们先看一下人和鸡的联系与区别。



你看,按照人体的叫法,绿色部分叫跖骨,蓝色是小腿骨,红色部分是大腿骨。这是按照形态学从近心端向远心端依次命名的。按照拓扑变形,人的跖骨和鸡爪子上的腿骨就是一回事儿。其实这张图更好的地方解释了在进化过程中的拓扑变形,比如骨盆,在哺乳动物与鸟类两个类别之间的差异。还比如,你爱吃的鸡翅为啥有两根骨头,这个和你的帅气前臂能摸出两根骨头的道理是一样的。

在上图中,最重要的是,让大家看清楚,鸡着地用的是黄色的爪子,对应人的趾头。

其实,我没找猫猫狗狗的图,找出来也一样。像这种用趾头着地和走路的,叫趾行性动物。像人这样整个脚掌着地,跖骨在受力体系中承担了很重要的位置的动物,叫跖行性动物。(这种划分只是在哺乳动物内区分,请不要把鸡这种鸟包括进来,我提到鸡,只不过是想说明一下进化过程中拓扑变形的普遍性。)

趾行性动物比跖行性动物跑得快,不信你去看你家的二狗。就在于这种腿的长法有利于伸缩奔跑。

所幸人还不至于太孤单,狗熊也是跖行性动物,跑得也不快。跖行性动物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脚掌大。熊这个字在甲骨文里,那四个点就指代四个熊掌。

别以为跖行性动物就选择错了进化方向,只有把趾头从承重的苦役中解放出来,才能变得灵活,才能对握。为其后的创造工具、利用工具提供便利。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手指的灵活促进了大脑的发育,反正心灵手巧,跖行性的狗熊也比马聪明。



我们再看马的。

蓝色是髋关节,黄色是膝关节。只不过马的大腿已经隐藏在肌肉与马肚子里了。红色部分就跟你的脚后跟一样,硬硬的,文言文叫踵。紫红色的那块,看起来像马的脚后跟,其实跟你的脚趾根儿是一回事。

特别的是,像上图中的多脚趾不见了,变成了一根,就像是腿的延续。

但大家仔细看,紫红色点与黑色点之间有三截骨头,这段就是马的脚趾,三截骨头对应你手指头的三截指骨。好吧,你又跟我叫嚣,我的大拇指也好,大拇趾也好,都是两节骨啊!笨蛋,最初的那一节骨像马的大腿骨一样,隐藏在肌肉里了。

马也是有脚趾的,一根脚趾也算脚趾!

只不过这个脚趾就叫成了蹄子。马在本质上也是趾行性动物,只不过大家多叫它蹄行性动物,而已。蹄行类动物很多,牛羊猪等都是。

其实,马在始祖马的时代,是有三根脚趾的,慢慢退化成了一根,留下的是它的中指。马要是想竖中指,你们人类谁也比不过!你们不是要骑马吗?马时时刻刻向你们竖着中指!

这个硕大的中指长着硕大的指甲,这个指甲就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角质层。马蹄铁是靠钉子钉上去的,这硕大无朋的指甲为马蹄钉提供了大展神威的场所。

因此,马可以钉马蹄铁。

牛羊为啥不能钉掌?

如果说羊太弱小,不需要钉蹄铁的话。那牛也是干重活的呀,为啥不给牛也钉个掌,保护一下?

像马这种有奇数类脚趾的动物,就叫奇蹄目动物。

但是牛羊不一样,原来它们的脚趾是偶数,变成蹄子以后,退化来退化去,还剩两根脚趾,叫偶蹄目动物。它们的蹄子是分瓣儿的,你看牛走路,每一步下去,蹄子的瓣儿都在动。你用一块蹄铁禁锢住人家的两根脚趾,岂不是上刑?

这么一对比,你就会发现,马的蹄子简直就是为马蹄铁而生的!

如果说,牛走路慢,用不着钉蹄铁,倒也是种解释。不过,上面那个也是原因之一。

偶蹄目的家族很多,奇蹄目则所剩无几。仅有马、驴子,和貘。骡子?哦,它的蹄子也是像马一样。可是它不能生育啊,不是一个物种,怪谁?

有人说,啊!人有五个指头,也是奇数,是不是奇蹄目动物啊?笨蛋!人的手掌可以对握,是灵长目!

我们有必要复习一下人的生物学分类了: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有颌下门四足总纲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人种。

哎,感谢高中生物老师啊,她老人家精力充沛,我们一困她就在黑板上给人类进行精确定位。

终于到了技术领域了!

前期铺垫结束,开始钉马掌的叙述!

马蹄铁,最难的是打造。其实对材料的要求不高,和大刀与锄头的要求不在一个层次上,铁也行,钢最好,其实现代专业赛马用的都是铝合金。

最关键的是要把形状打制得严丝合缝。马蹄铁就是马的鞋子,鞋穿不好,能跑得快吗?

修蹄子

钉掌之前,首先要修蹄。就是把长长了的角质层铲去,就跟给人剪指甲一样。

铁匠们用来修蹄的刀有两把,一把月牙形,一把平口刃。月牙形的用来粗修,大刀阔斧;平口刃就要细细整修,削一下,蘸一下水,活儿要细,力求让马满意。

削完蹄之后,还要用锉子把毛刺锉平。不过要是在铁匠铺里,通常就用烧红的烙铁在马蹄上一抹,也就平滑了。

修的过程中要注意两点:1、不能伤了马蹄。马蹄是养马人的命根子,毁了蹄子就毁了马。2、要注意四个蹄子削得要平。不能修完了脚,马就成了瘸子。

铲下来的角质层,那可是好东西,搜集起来,泡水。用这水浇花,肥力特别足,效果特别好。我认识一个当年在内蒙军马处服役的人,他回家探亲,都要带好多马的“碎指甲”。一回家,周围爱花的人就过来讨教了。

不过,马蹄水的味道可大,臭!浇过的花都不能往屋里摆,这也算是不可兼得吧。

打掌与钉掌

打掌就是把铁打造成马蹄铁的样子,马蹄铁通常是U型,在漫长的历史中,马对人的作用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已经发展出一种形状叫马蹄形。

打掌一般是铁匠的活儿,这不必细说,具体流程和打锄头差不多。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打造锄头,样子稍微有点差池不要紧,关键是要各个部件结合牢靠,钢质好。可打造马蹄铁,一定要适合,否则马不舒服。

[础巳杂辑]马蹄铁,生产、无穷地进攻 进攻战术基础配合包括
最终打完是这个样子的。

其实马蹄铁还有多种样式,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比如骑兵部队就专门有种带螺旋钉的马蹄铁,蹄铁上有螺纹口,用的时候把尖钉拧上去,下了冰拧下来。专供冬季在冰面上驰骋,如履平地,不打滑。

钉掌的时候也有讲究。有两种钉法,冷钉和热钉。

冷钉一般在部队里流行。骑兵的军需处专门有大小型号不同的蹄铁,基本任何一匹正常军马都能找到适应的,削蹄员在根据马的情况选择一副蹄铁,并稍作敲打之后,就可以钉了。

热钉一般多见于铁匠铺,基本上是那种来一匹马打一副马掌的情况。

事先比划好,在铁匠炉上把马掌打好。烧红一柄烙铁,在修好的马蹄边一抹,然后钳着烧得通红的马掌,在马蹄上一摁,带着一阵蛋白质烧焦的焦糊味,一个月牙形的马掌印痕就留下了。

然后铁匠把依旧通红的马掌扔到水中冷却,顺便淬火,以提高机械强度。再拿出来,按着那个印痕钉就可以了。

你要给马钉掌,可是马不知道你要干嘛,要是发了狠,一尥蹶子,人的肋骨能断好几根。因此需要一个工具先把马制住。这通常用几根原木搭一个门字形的框架,把马的蹄子捆住,要给哪个蹄子钉掌,就把它捆起来。

钉马掌用的是扁头钉子,以便与蹄铁上的扁型眼对应。

钉的方法有两种,一个是直接啪啪钉进去。另一个是用长钉按45度角斜着钉,钉子尖就会从马蹄的边缘冒出来,然而再把钉尖敲弯,整个马掌就像是被挂了上去,因此钉马掌也叫挂马掌。

钉的声音梆梆的,像是在锤木头。以前,钉马掌的铁匠们大多粗通医术,算是半个兽医。

到底是生产还是进攻?

马有一整套装备:背上的鞍鞯、头上的辔头、蹄上的马掌、肚子两边的马镫。此外,骑马人手上的马鞭、靴子上的马刺也算是附属物。

鞍鞯是用来坐人的,屁股直接坐在马鞍上,鞯放在马鞍与马背之间,防止把马背磨破。辔头是嚼子和缰绳的统称,嚼子是放在马嘴里的小铁棍,连着缰绳。你一扯缰绳,马嘴被拽向不同的方向,马就懂你意思了,或拐弯或停步。嗯,这也是个控制论。

马匹所有的装备里头,大件金属就两件:马镫和马蹄铁。

马镫是学术公案,研究它的汗牛充栋。据说是中国人发明的,然后又传向了欧洲,诸位有兴趣可以找一找。它的出现,第一次把人与马真正结合在了一起,骑手可以放开缰绳,用双手挥舞兵器,从此骑兵的威力大大增加。这也是推动战车退出战场的主要技术发明。

相较而下,马蹄铁的境遇就可怜的多,没人理!

我去找资料,想查询一下马掌到底是在什么时代被发明出来的,可惜未遂。想寻找一下在古代马掌或者马蹄铁到底叫什么,竟也不得。问遍群雄,唯一反馈回来的是杜甫老爷子写的一首诗:《高都护骢马行》,里面有这么两句:腕促蹄高如踣铁, 交河几蹴曾冰裂。这是说马蹄子踏在冰面上就像是踏在铁板上一样刚劲有力,这本来是形容马的步伐有力,然而后人竟然把“踣铁”二字作为马蹄铁的代称,在诗文中用来用去。大概他们觉得直接写马掌有失风雅,说个踣铁就高大上了。

元 虞集 《曹将军马》诗:“高秋风起玉关西,踣铁归朝十万蹄。”

清 曹寅 《不寐》诗:“恶马踣铁蹄,破枥如斧门。”

清 毕沅 吴泰来 《昭陵石马联句》:“踣铁铿有声,摐金浩无迹。”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陆珪》:“今夕猎于山中……最可异者,并捕得白马,极神骏,谓是野马,而踣鉄宛然,此物奚其至此?”

看来,因为杜甫的一句话,就把马蹄铁叫成了踣铁;就像是当年因为梁惠王一句话,就把老牛教程觳觫,是一个道理。千古中国文人附庸风雅之通病。

好了,虽然因为在下的学力不足,功力尚浅,导致马蹄铁的出现未考证出来,但这丝毫不能掩盖马蹄铁的光辉。

首先,马蹄铁作为马的有效保护手段,它的出现,直接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交通邮驿速度的大提高。这么说来,应该是,马蹄铁直接刺激了生产。

马镫刺激了战争,马蹄铁刺激了生产。

不过,马蹄铁也必然跟战争有过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人们打仗都是驱赶着战马,战马拉着战车,士兵们挥舞着干戈一类的超长兵器,在战车上彼此厮杀。

人类的战争起初必然是步兵形式。然而马匹有了马蹄铁了,可以在各种环境下长时间、高强度奔跑了,因此把它们套在车上,从此出现了车阵,调兵速度快、运载力强、冲击力大,战车几乎完爆步兵。人类的战争形式第一次得到发展。

不过,马匹只适应于野战,不适应攻城。占据有力地形的弓弩对战车就是一阵完虐。如果步兵使用长矛针对马腿进行突破,也不好搞。更何况,战车只适应与大平原作战,碰到山地就抓瞎了。

可不管怎么说,马蹄铁的出现,既促进了生产,也促进了战争。

人类的羁縻,是最深的套索。

牲口,作为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大型哺乳动物,它们所付出的代价是人所难以想象的。

我在想,人类究竟是用了什么样的手段,才把这些战斗力数倍于自己的大家伙们收服,每天忍辱负重,当牛做马,叫它往东,不敢往西。好吧,不是当牛做马,而是本身即牛马。

驯化,真是一个可怕的词汇。

驯化当然与选择性生殖有关,需要很多代的强化选择才能真正驯化一个物种。可是,具体到每一个个体来说,如何收服他们喜爱自由的天性,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首先当然是性别选择,母的好说,公的嘛,如果是要留种,就让它当种马,每天除了打炮啥都不用干,马鬓垂到脖子两侧,威风凛凛。可如果要是让它拉车、骑乘,可就悲剧了,一刀骟了了事。

可这还不代表就收服了它们。牛马成年的标志性事件就是钉掌、穿鼻。

钉掌的过程前面已经说过了,又是火又是烟的,铁器在自己蹄子下面叮叮当当地敲打,没经历过这些的小马驹,自然吓得够呛,被绑在木柱上,哀嚎挣扎着,非常可怜。

至于小牛犊,则更可怜。它们要被一条烧得通红的铁火杵,从左鼻孔穿进去,右鼻孔穿出来,滋滋啦啦响,把肉烫一个窟窿出来。然后穿上牛鼻环,用绳子牵着,任人驱使。

从此,小马驹和小牛犊们就这样长大了,要干活了。

(上一篇础巳杂辑,脱离了技术而大谈政治经济向何处发展,那种感觉很不好。这一篇又回归了实实在在的技术,我感觉很舒服。)

础润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9757.html

更多阅读

秋天,名词、形容词或者动词 动名词做形容词宾语

秋天,名词、形容词或者动词一:秋天是一个名词漫不经意可以地写写金黄的田野写写秋虫的曼妙看看低垂的果实芬芳的野菊秋天是一个名词是一个多么贴切的代名词啊随手拈来的歌颂或者吟咏玩弄文字游戏,附庸风雅感恩秋天的饱满总能填充越

精选全球最美星空照片,浪漫、令人陶醉 令人陶醉

浪漫的星空总是让人充满遐想,仰望星空,时光仿佛变得静谧,生命仿佛变得透亮,心情变得跟夜空一样透澈。精选全球最美星空照片,浪漫、令人陶醉。关注微信公众号“hahaocn”或“哈好网”,就能每天收到世界各地奇闻趣事,还能和美女小编一对一私

声明:《础巳杂辑 马蹄铁,生产、无穷地进攻 进攻战术基础配合包括》为网友与孤独合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