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移民在璧山三峡移民征文作品展示 三峡移民现状

朝阳无限美 寨子才是家
杨长虹

那是2007年夏,忙碌完一天农活的张生育来到长江边,对着眼前的母亲河一坐就是一个时辰。他时而向水底张望,又时而抬头望了望江面、对岸。那水里有他被淹的老屋和田地。
他清楚地知道,水位还会慢慢地往上涨,听村干部讲,最高蓄水位将达到175米。
175米!也就是说他张生育现在的房屋和田地也将被淹没!他必须进行二次搬迁!
张生育是喝长江水长大的重庆万州区高峰镇朝阳村村民,从出生到现在,他就像对待自己母亲一样,寸步也未离开过这里。
42岁的张生育父亲早已过逝,他和妻子姜有琴侍奉家中近80岁的老母亲,儿子18岁,正在万州上高一,不时也会给夫妻俩考个好成绩。张生育能干、肯学、肯钻,把家里的几亩田地待弄得服服贴贴的,不但一家的口粮不愁,种植的龙眼、荔枝,每年的收成换成钱,还可以贴补家用,供儿子上学。妻子在家照顾体弱多病的老母亲、做家务,不时也给张生育打打下手,夫妻俩携手并进,同吃同住同劳动。一家四口生活担子不轻,但也过得其乐融融。
但随着三峡工程于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以来,百万三峡移民工程也随之启动。
故土难离,人之常情。在这几年里,张生育见过无数的乡亲骨肉离别,他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家人。在刚开始移民时,他主动进行了后靠搬迁,毕竟还是在高峰镇这块土地上,他的根还在这块土地上。
张生育情不自禁地把手伸进眼前的长江水,这七尺男儿不会说爱,但他现在很能明白自己是要向这长江水告别了。这样想着的时候,张生育站了起来,在夜色中走进了朝阳村村长家中,果断地说出了自己愿意市内搬迁的意愿。


同年9月,张生育被当地政府委以移民代表,与万州带队干部、璧山县健龙乡和干部一起,负责处理到寨子村的相关移民安置事宜。在确定好为安置村后,相关宅基地、承包地的工作也就陆续展开。工作中,同是移民的张生育对移民的解释沟通起到了以一当十的作用。他以同样的身份,同样的感受,同样的际遇抚慰着来寨子村的三峡移民。大伙信任他,他也起早贪黑干得特别起劲。
移民代表不是官,但张生育却做到了高风亮节,在划承包地的时候,主动先把地势好,土质肥沃的耕地划给其他移民,把最后七零八散又贫瘠的土地留给了自己。“我们自己吃点亏不要紧,这样做,他的工作进展就顺利多了噻。”妻子对他的做法也表示支持和理解。
在给移民修安置房时,遇到一处地基靠公路的正面高,后面低。张生育脑子转得快,急中生智道:“干脆就做成吊脚楼嘛。上面两层做住房,这下面的负一楼就用来养家禽什么的。人畜分开,干净又卫生。”移民及当时的工作人员对此建议十分满意。
同年10月,正在寨子村为移民安置工作忙得不可开交的张生育突然接到母亲病危的消息。当时丁家还没有直达重庆的汽车,他必须从丁家坐到重庆陈家坪,再转红旗河沟,然后再到万州。等他舟车劳顿赶回老家高峰镇朝阳村时,母亲已经奄奄一息。想到母亲一直也是故土难离,常常问自己可不可以不要搬家,不要离开朝阳村,张生育那储蓄了多年的泪水悄然滑落。
还差3个月满80岁的母亲终于如愿以偿,永远地留在了朝阳村的无限风光里。
移民工作千头万绪,张生育处理好母亲的后事,又匆匆赶回了寨子村。


2008年3月8日,妻子姜有琴过了一个特殊的三八妇女节。也就是这天,他们一家三口正式入住璧山县健龙乡寨子村,成为名副其实的寨子村村民。看着宽敞明亮的两楼一底三层小洋楼,一家人终于又团聚在了一起,有了家的温暖,他们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无限憧憬。
张生育是个很有管理能力的人,他对自己的住房进行了区域划分:一楼的两间卧室,夫妻俩一间,儿子一间;二楼的两室一厅一卫由于没有人住,就用来存放粮食和杂物;楼顶用来晒粮食和衣物;负一楼用来做厨房。负一楼外的几分耕地种满了各种时令蔬菜,边上由他从朝阳村带来的两棵龙眼树也已经长得枝繁叶茂,已经挂果了。
也许是为了看家的需要,张生育养了条狗在负一楼。当我提出想看一看他家负一楼都有些什么宝贝时,他把那只对着我汪汪大叫,不知是对我表示欢迎或是表示不满的大黄狗牵开了。
只见厨房里干干净净,收拾得井井有条,没有任何的异味,一旁堆放的新收的红薯也洗得干干净净,个个闪着紫红色的光。走出厨房来到楼外的水泥空地上,我不得其解地问:“怎么你不养点猪、鸡、鸭什么的呢?”
张生育右手握左手,看了我一眼说:“我不喜欢养鸡鸭鹅之类的,它们随地大小便,太脏了,我喜欢干净。”一会儿,他将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分开,扬起右手说:“我养了头猪的。”
“在哪儿啊?”我感觉有些莫名其妙了。
“在这儿。”张生育把我带回到厨房,在厨房的楼梯间里,我见到了一头100斤左右的猪儿。
“这见不到光啊。”我有些担心,不见光的猪儿会长不好。
“光是见不到好多,这厨房门经常是开起的也有光,但是这样既节约了空间,又和厨房合理的区分开来了啊。”张生育对自己的住房规划很是满意。


2009年7月的一天,一封由重庆医科大学寄来的录取通知书就像春节的烟花,让张生育一家三口沸腾了。儿子张祖飞凭借三峡移民考学加10分的优惠政策,成功考入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就读。这叫一家人怎么能不高兴呢?
张生育这时已经进了镇上的一家塑料颗粒厂打工,由于该厂订单不饱满,没事的时候张生育又四处打着临工,或到工地打杂工,或到花木公司待弄苗木。提起苗木,张生育就显得有些激动,他说自己家的地就是太散了,不然种苗木就会是他的不二选择。由于他有些苗木栽培知识,知道怎么样修剪果树枝条通风透光,挂果质量好,也方便摘果等技术活儿,所以通常老板给他的工钱都在一天150元以上。
妻子姜有琴也在离家直线距离不30米的纸箱厂做工,一天工资50元,一个月下来一千多块的收入,对付一家三口的生活也还有点余钱。
今年已是张生育一家搬来璧山的第6个年头了,儿子张祖飞也已经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实习了。“娃儿还在准备明年1月份报考研哟。”妻子姜有琴一脸满足的笑。
站在张生育家楼顶举目四望,但见华盖山烟雨迷蒙胜似仙境。“璧山古八景之一的‘石泉凝脂’就在华盖山上。”张生育向我指了指远处的华盖山。
“你知道石泉凝脂?”我突然对这个才来几年的新老乡肃然起敬。看来他不但已经真正融入进了璧山的生活,而且还关注到了璧山的文化。实乃璧山人也!


柚子树的预言

梦桐疏影
  
  1
  2006年4月25日。这一天,刚刚下过一场雨的万州,空气中充满了湿润而缠绵的离别气息。泪水与流水,滴滴交汇。花香与泥土,反复纠结。
  从高峰镇开往璧山来凤驿的大巴车,很快就要启动。谭邦全一家和村子里几十户老乡一起,从车轮滚动那一刻起,就要彻底告别故土,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为了建设三峡工程,泪水婆娑中,他们最后一次挥别故园千重稻菽,万里碧波。无限依恋里,最后一次对着家乡深鞠一躬,叩别黄土下的祖辈魂灵。
  大件东西先期送达璧山了。今天,他们只是随身携带一些小东西。在谭邦全行李中,除了老家的钥匙、儿子的车模,还有一小捆翠绿的柚子树苗。这几样,是老谭心中最重要的宝贝。
  车子启动了。透过离别的喧闹,他们突然听见一串熟悉的自行车铃声。
  回头一看,是儿子谭林来了!儿子正在念高三,暂时不能和他们一起走。本想他在学校念书,没想到,最后一刻,他居然奔来送别父母……那一刻,泪水再次决堤,模糊了老谭夫妇的视线。
  儿子挥动的手臂,慢慢化为车窗边的树苗,嫩嫩的,绿绿的,充满了怀想、期待和渴望。
  他们,是三峡移民中第二批安置居民。
  “人有魂,树有根。这种扯心扯肺的感觉,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不会理解……”,7年之后,谭邦全说起当初背井离乡的那一幕,脸上依旧有着挥之不去的忧伤。
  2
  “我们老家呀,山清水秀,屋后一道山泉,终年不绝,甘甜可口。一年四季,果树飘香,有着吃不完的新鲜水果。”
  在谭家做客时,老谭说起万州特产、万州小吃、万州水果,滔滔不绝。他的妻子则在一边给我们剥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新鲜柚子。
  她递过来,我剥开一瓣。柚子饱满滋润。放进嘴里,甘甜清新。味道好极了!
  “你知道吗?这就是老家带来的柚子苗啊,7年了,终于结果了!”
  啊?!
  对柚子这种果树,我有一点了解,因为璧山也出产柚子。
  春天种植,秋天结果。有的品种3年结果,有的要7-8年才结果。那就要看主人怎样培植了。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请老谭带我们去看他的果园。
  果园就在他家房后,一片葱绿,高高的枝头挂着硕大闪亮的柚子,馋得人直流口水。走在树下,清香沁人心肺,让人陶醉,漫步其间,如同步入了人间仙境。
  老谭的话匣子接着也徐徐打开……
  7年前,几个小时的车程后,终于抵达来凤。第二天一大早,湿雾弥漫大地。老谭两口子在烟雾蒙蒙里将这些树苗小心翼翼抱到屋后地里,打窝,栽苗,湮土,浇水……一棵一棵,认真地将这些远来的果树种到这陌生的土地里。
  柚子树喜温暖、潮湿,需肥水,要求土层深厚肥沃。来凤驿的土壤和气温比较适合。此后,夫妻二人有事没事,总要到地里去看看,浇水,施肥,剪枝,好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般。
  等待的过程是一种痛苦的煎熬。等它活过来,等它一点点长大,一点点长高,结出甜甜的柚子……这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3
  初来这里,他们也极不适应。
  生活方式不习惯。虽然,当地政府为每家每户准备了蜂窝煤,他们使用不来。他们习惯了烧柴。
  饮食不习惯。虽然,村里每天会安排一人来教他们做饭烧菜。他们还是习惯吃老家的口味。
  最要命的是,人生地不熟,一家人暂时都没找到工作,经济迅速陷入窘境。
  高考结束后的谭林,来到新家。看到这样的状况,在心里默默做好两手打算。一边竭力学手艺,找工作,一边期待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到来。
  七月,谭林到一家公司去学模具工。这个心灵手巧、勤学好学的青年,很快掌握了一切技术。他发现自己很喜欢这份工作。
  重庆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来了。这让一家人既欣喜,又痛苦。念书,还是学手艺?那个夜晚,谭林一个人跑到柚子林坐到月亮升起,露水打湿了他的头发。20岁的谭林觉得自己有责任分担这个家庭的负担,他不想再成为父母的负累。经过深思熟虑,他痛苦地做出决定,舍大学,学手艺。
  活儿很重,很辛苦。一周白班,一周夜班。谭林不怕。因为工资高,每个月差不多有四五千元工资。几个月下来,他开始规划自己的生活和未来。
  当慢慢熟悉并适应这边环境和生活后,老谭和妻子也都找到了工作。老谭在儿子所在的龙润公司搞后勤,每月2500元。妻子打扫清洁,每月1000多元。这样一个家庭的月收入八九千,日子蒸蒸日上。
  4
  时间飞快,一年年过去,谭林的婚姻大事也一次次提上议程。
  这个倔强的大男孩,对自己的感情,固执而明确,除非一触心动,否则,绝不轻率结婚。
  人生总是有许多意想不到,爱情更是如此。谁也不知道会在哪个转角遇见谁,会有什么样的交集,有什么样的故事,有什么样的精彩。
  2013年1月22日。在媒人介绍下,他们,一见钟情。
  山城的冬日,天空总是阴霾弥漫。这天,空气中依然有着刺骨的冷气,但许久不曾出现的太阳挂在树梢上。谭林今天没有穿工作服,而是特意穿了一件新买的红色羽绒服。他心情愉悦,又忐忑。这是他第N次相亲了。来凤街上,一个外表秀气皮肤白皙的女孩走过来,对他微笑。介绍人说,这是陈慧慧。21岁,家住石龙镇双碑村。父母都在青杠打工。爷爷是村长。这个温婉可人的女孩,像一朵出水芙蓉。谭林一见,就有冲上去保护她的欲望。
  他们沿着河边漫步,慧慧极少开口,她总是温柔地倾听谭林说起自己的家乡,说起他们当年是如何不舍离开故园,也说起几次回乡感受。谭林说,当再次回到老家,看着被水淹掉的老房子,心里总有千百种滋味在涌动。女孩怔怔地望着他:“想老家吗?”
  谭林点点头,他看到女孩严重的心疼和理解。那一瞬间,他便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一生想要的女孩。她的乖巧温柔、善解人意,让人如此心动。
  河水静静流淌,老黄葛树下,很多人闲坐椅子上喝茶,聊天。风轻轻地吹过两个年轻人心中。他们就这样,走着,说着,不知不觉到了中午。
  几天后,女孩到谭林家来。
  老谭夫妇一看,儿子的脸上写满幸福和喜悦。他们心里那个甜呀。母亲更是掩饰不住喜悦,里里外外忙碌过不停。父亲也是热情周到地招呼着亲家。从第一次见到慧慧,老人家和儿子谭林一样就认定了,这就是他们谭家的媳妇!千挑万选的可爱女孩!
  此后,女孩常常到他们家里来。谭林会带着慧慧去果园散步,给他讲解万州特产、习俗,为她朗诵万州诗人何其芳的诗: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这声音在果园树梢盘旋,和着天上的鸟鸣,陶醉了两个充满柔情蜜意的年轻人。
  慧慧则给谭林讲起了来凤驿的古老历史和来凤鱼的各种做法。
  万州与来凤。两个地方的传统和气味,在爱情和交往里融汇,在宁静的时间里慢慢发酵。两个家庭,交织着两地不同的历史、记忆、风俗、习惯、生活、文化等。
  8月4日。一对恋人喜结连理。一切都按照来凤驿的风俗,谭家请了一条龙、乐队和婚庆主持,一场盛大的婚礼热闹举行,四里八乡的邻里亲人送来了温馨而美好的祝福。
  5
  老谭和妻子说起儿子和媳妇,脸上笑开了花。
  我忍不住问:“你们有没有看见这对小夫妻因为饮食、说话、风俗等偶不一致闹别扭呢?”
  “没有啊。他们俩,好得不得了,跟一个人似的。从来没看到他们红过脸。”
  太让人羡慕啊!
  “那你们老一辈呢,比如和亲家之间,有没有因为孩子、习俗、口味、表达等方式有过不同意见呀?”
  “我们也很好啊。人,总得要互相理解,彼此宽容。你好,我好,大家好嘛。慢慢就适应了不是?”
  我们笑起来。老谭妻子又一次热情招呼我们吃柚子。就在这时,谭林陪着怀有身孕颠着肚子的慧慧从楼上下来。
  “嘿,对了。柚子熟了,趁今天有空,慧慧,我们去给你爸你妈摘点柚子吧?”
  老谭拍下自己脑子,突然想起。他笑了,妻子也笑了。
  “好,走啊,现在就去摘。”
  “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临。/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的私语/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轻的神?”
  看着他们一家人有说有笑的身影消失在果园,我突然想起何其芳的诗歌《预言》。
  生活就像预言。年轻的神来了。
  幸福刚刚开始……
  
飞来的燕子
龙吉敏/文
俗话说:“野人怀土,小草恋山。”
2008年3月,又是一个草长莺飞、燕子北归的季节,在重庆市万州区高丰镇长江边上,一只燕子却望着江面上升起的腾腾雾气,恋恋不舍。这只燕子,大名黎燕,是一位2岁孩子的妈妈。随着三峡工程百万移民的启动,她也即将告别这个她才生活了3年的地方,跟随320人的浩荡队伍迁移到重庆市璧山县键龙镇白果村。这已不是她第一次舍家离走了。黎燕的娘家,本是在忠县石宝寨,2005年因结婚才到现在的家。没想到,才不到3年的时间,又将面临举家迁徙现实。
也许是喝长江水长大的女儿的倔犟,也许是前期移民代表和安置地领导的感召和关怀,“2008年3月9日,这是我一辈子都能记住的日子。”黎燕说,“我和丈夫一起带着婆婆、小孩全家四人坐上了搬迁的车子,心里虽然有些失落,但我性格一直都很开朗,也深信政府会把我们安置得很好,所以也没什么顾虑。”就这样,这只燕子,从300多公里外的地方飞到风光旖旎的健龙镇华盖山下安家落户了。
刚来的时候,由于人生地不熟,“我们也很少和当地人接触。特别是婆婆,她的年纪大了,对自己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还是想很要命,总觉得有一种失落感,连做梦都还是在老家。”黎燕说,“不过政府对这方面考虑得很周到,为了让我们移得来、留得下、安得稳、能致富,政府总是千方百计的想尽一切办法解决我们生产、生活中的困难。第一年,我家种了7人的地,到了收割季节,由于人手少,健龙镇政府还派出机关工作人员帮助我们,看到收获的4000多斤黄澄澄的稻谷,我们也掂出了安置地政府对我们的莫大关怀。”
黎燕的丈夫作为一个轮机手,长年在外跑船。由于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所以她只得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而对一个娴淑勤劳人来说,光靠种种庄稼、理理家务这样的事,终究是闲不住的。她就像一只辛勤的燕子一样,靠着自己天生的本领,一点一点把自己融入到新的生活之中。
因看到健龙有许多纺织企业,在当地政府的协调和帮助下,黎燕也尝试着到厂里打工。在厂里,她同姐妹们打成一片,因为她性格开朗,很多同事都喜欢和她一起共事。在一年多时间的说说笑笑之中,黎燕感觉到自己最大的变化,就是“说话的口音都变成当地人了。”
但是,随着移民政策的日渐完善,极少数的原住居民缺乏对政策的理解,“你们移民当然好哟,房子是国家给你们起的,社保是国家给你们买的,工作是国家给你们找的,你们是熊猫、是国宝,是‘保护动物’。”面对这样的闲言碎语,黎燕的那股天生不服输的长江女儿的性格陡然而起。“我最听不来这样的话,我就是要做出成绩来证明一下,我们也绝不是等闲之辈。”
黎燕毅然辞去了纺织厂的工作,她决定在健龙这个自己扎根落脚的地方创办一个属于自己的公司。“说实话,那时我自己心里也没底。”黎燕说,“好在家里人很支持我的想法。加上我平时积累的人缘,很多人都好心的替我出谋划策。”
黎燕发现,健龙镇虽然各种企业较多,最近几年这个镇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也较快,但却还没有一家像样的家政服务企业。通过大量的调查和走访,在对市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之后,她决定在健龙创办一家家政服务公司。2012年8月,在健龙这个飞速发展的小镇上,“黎燕家政服务公司”正式成立运营了。她不仅靠自己打理家政服务公司的事,还聘请了4名员工,把这个“健龙第一”打造得风生水起。“原来我整个家庭年收入不到2万元,现在我丈夫跑船一个月有2000千多,加上我这个家政服务公司的业务收入,移过来这几年时间里,我的家庭收入比原来也番了翻了。”黎燕高兴地说。
对黎燕取得的成绩,健龙镇白果村的领导们也感到非常高兴。为了让移民承担起融入本地的责任,更是为了用发展来促进移民安心,最大限度的创造移民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在当地后备干部的培养中,白果村的领导集体特意把黎燕作为了该村的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对象。
“现在你还想万州的老家吗?”在采访中,我开玩笑似的问黎燕。
“说不想那是假话。”黎燕说,“在万州和忠县,我们还有不少亲戚。他们也非常关心我们在这边的处境,经常打电话询问我们的生活。我给他们说,我们在这里生活得相当好,不仅生活方便、就业方便、小孩读书方便,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对我们也相当好。既然我们来到了这里,就是要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们就有责任担当起移民的担子,和大家一起把这里建设得更好。这里也是我的家啊!”
好一个“这里也是我的家啊!”黎燕,这只飞来的燕子,用她的勤劳、朴实、宽容和长江女儿的气度,把自己真正融进了这里的生活,融成了的华盖山下一道亮丽的风景。

她从库区走来
·王大全

“满山红叶似彩霞,彩霞年年映三峡…”这首歌让我小时候对三峡有了一个名词上的印象,随着年龄的长大和三峡工程的建设,我对三峡更加了解、更加热爱、更加向往;在工作中,亲自组织接纳安置了三峡库区移民工作,更感三峡情深。2006年,三峡工程第三期移民,为了服从国家的建设需要,向世代生活,耕耘的故土告别,向养育他们子孙的长江三峡告别,随着搬迁的车队,从三峡库区的万州迁到璧山。7年时间了,他们生活的轨迹发生了一些改变、生活的习惯、种植的方式、语言和习俗都有了一些改变,感情早已有了血浓于水般的维系,在生活、工作、情感的碰撞与融合中,已有了这方的口音,有了这方的习俗,已在这片土地上生根。有一位三十多岁,漂亮、温柔、善良的女青年,也随着移民队伍从三峡库区的万州五桥翠屏乡迁移到了璧山来凤街道来凤村,她叫魏光蓉,大家都亲切地叫她“蓉”。几年过去,她虽乡音未改,但已爱上了来凤这个新家,当我见到她时,她开心一笑,告诉我“我从库区走来,来了就是这方人,我已融入了璧山、融入了来凤,正用自己的勤劳去筑梦未来”!
刚迁来璧山时,“蓉”和广大的移民一样,感觉三峡毕竟是故土,哪里有她们的亲朋好友,哪里有天天能见的滚滚长江,哪里有一望无边的长江柑橘林,一时半会还真不习惯,笑容满面的“蓉”还道出了一名真心话“她当初感觉就像嫁错了人似的,但现在好啦!融入了这方水土,更有党和政府的关怀,广大村民的互帮互助,不习惯的感觉已经没有了”。
“蓉”是父母的独生女,从小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在长江水的孕育下,长得清秀,又不失三峡姑娘的精干,三十多岁,弯弯的柳叶眉下,以双乌黑的眼睛,炯炯有神,一身浅绿色的连衣裙整洁合身,让她显得精神焕发。
勤劳善良的蓉,中专毕业后,凭着所学到的电子专业知识,在电子企业打过工,她擅长文艺和企业活动策划,加上兢兢业业的实干精神,出色的表现,受到企业领导的看重,从工人到文职人员,再到企业管理人员,一路成长,多次被公司评为先进生产者和先进工作者,她还有一手刺绣好手艺,飞针走线,绣出五颜六色的花草、绿树、飞鸟、别致好看。
2006年,蓉随父母一起移到璧山,父母从以往天天看到奔腾、美丽的长江、精心培育大片柑橘而获得收成的生活方式转到一个新的地方。几年过去,蓉的父母及全家和万州一同来的父老乡亲们已与善良、贤惠、热情的当地民众融为了一体,习惯了这方水土,生活习惯、种植方式、语言风俗都打上了这方水土的烙印。在父母的引导下,蓉自己筹资开过小餐馆,哪阵子,起早摸黑,亲自买菜、炒菜;她服务热情,生意红火,在锻炼中领略到了热情服务,自主创业,耕耘收获的乐趣,也饱尝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在聊天中,她告诉我们,幸福在哪里?幸福不在柳荫下,不温室里,它在不懈的追求和辛勤的耕耘里,没有拼搏,就没有收获。她在谈话间,始终带着富有感染力的、明快的微笑,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天有不测风云,蓉的父亲患上了癌症,给这个平静的家庭带来愁怅,她们八方求医,精心照顾父亲,努力尽孝;乡亲们相互帮助、支持;当地政府领导也经常到家去看望、慰问蓉的父亲和家人,由于疾病的加重,2009年,蓉的父亲走了。失去父亲这个顶梁柱,没有了父爱,蓉在悲伤后静静思索,来到了璧山,这里就是自己的家,来之则安之。虽然没有了父亲,还有母亲,还有周围的父老乡亲,还有自己的双手,她坚信,无论多大的困难,只要不放弃,只要有奋斗,生活就会给予自己力量和欢笑。没有了父亲的日子,已为人妻、为人母的蓉和丈夫一起奋斗,一起培育下一代,一个上小学六年级,一个上幼儿园的两个孩子,都是老师喜欢的乖孩子,看着孩子的成长,小两口心情十分舒畅。
转眼,三峡工程经过建设者们的奋战,实现了蓄水、通航、发电的目标,作为三峡人的蓉和广大移民们为“舍小家、为大家”支持国家建设感到无尚的荣光,为国家的发展感到无比的欣慰。
前不久,在来凤街道,一次偶然的机会,与蓉及一群青年男女不期而遇,得知她们是刚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创业培训,让她们个个心潮澎湃,正在交流创业的设想,看着她们的激情,让我也着实高兴了一阵子。在和这群青年人交谈中,了解到,他们移到璧山后,对璧山各级领导的关心、美丽的环境,贤淑的邻居都感叹不已,一颗年轻的心、热血涌动。他们经常到集镇上、到县城参观,了解璧山三大支柱产业的发展、用工等情况,亲眼目睹了绿岛新区的发展进程,蓉还感慨地说,这里虽然看不到滚滚长江,但绿树满眼,机械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发达,自主创业的人们有激情,自己对发展,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她还高兴地说,几年过去,我虽仍存怀旧,但已融入了璧山这个新家,我们来之则安之,已是璧山人啰!
蓉真是不简单。谈话间,已拿出她准备创业奋斗的目标,路径设计,还告诉我既要自己创业,又愿服务大家,她已报了名应聘村计生专干呢!
愿从库区走来的追梦的蓉,来之则安之,生活的路会越走越宽广。

历史车轮的润滑剂
钟传佳

移民,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移民,赐与人种优化的绝佳机会;
移民,有力推动农林副渔等行业的加速发展。
曾经中原大疏散,曾经湖广填四川,曾经兵团屯田边陲地。总之,根据社会的需要,移民,成了非常时期的必需手段。
随着造福神州大地的三峡水利工程的竣工,川江水位大幅提升,沿江居民不得不进行疏散转移,这就上演了当代闻名全球的三峡百万移民的大戏。
璧山,面积仅916平方公里的小县,承载人口70万,负荷已经挺大了,但上级分配任务:接纳安置库区移民千多人,硬指标,尽管压力不小,但为了配合政府的移民安居工程,我县仍咬紧牙关接受并落实了此项工作,对分配前来的移民分别在条件较好的各街道办及乡镇进行了妥善安置。为了让移民移得来、留得住、能发展,县委县府出台了一系列移民优惠政策。如选择交通便宜的地方,修好移民楼房,包车接移民来参观考察;移民分地,由他们自选,看上哪块是哪块;移民兴业贷款,实行特殊低息与无息贷款;街道办乡镇干部与移民结一帮一帮扶对子。
据当时青杠街道办的黄凤英同志介绍,她与自己帮扶的移民经常通过电话询问他们:有何困难,想不想做生意,需不需要贷款,农业技术方面有没有搞不懂的地方。而且还多次主动约见所帮移民,将自家农技中心出身的父亲、大姐及自己的农技资源主动提供给帮扶对象,她所帮扶的移民高高兴兴扎下根来,该移民几次春节回库区与不属搬迁对象的故亲旧友团聚,都致电小黄,予以节日祝福,并诚邀她过去作客。由此反观,我们的党政干部把安居工作做到移民的心坎里去了,那些大江边大山下的巴人后代,也非常重义气讲感情。
最让我不能忘的是小黄讲的另一则故事。
青杠街道办一位干部对口帮扶了一名有点特殊的移民,该移民属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这种类型,移民过来后,他只想进企业打工挣钱,于是分给他的庄稼地他根本不管,大战红五月的季节里,街道办的干部都纷纷下乡去检查农事情况,结果发现其他移民水田都插上了秧苗,唯独那名单身汉的田里却只有荒草一片,对口帮助的干部着急了,问移民是怎么回事?答曰:不想种地,秧苗都没有。不种上稻子,如果打工出点差错,岂不连饭都吃不上了么。为了给这位移民生活的把稳性多加一道保险,我们的这位干部,跑了许多个地方,终于找来秧苗,还邀来一帮子朋友,硬是给那块荒着的水田披上了绿装。
我们的基层干部,在移民安居工程这块,真正达到了将工作做细做实的境界。
璧城街道办,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根据大中小企业遍布这一区位特点,就免费给青壮年移民,进行就业培训,然后将这些受训民工,推荐给就近的企业,这样既解了企业招工的燃眉之急,又帮部分移民落实了打工挣钱的就业门路。然而,年龄大的或体力差些的移民,进城打工的机会就少得多了,即使有时在城里找到一份工作,那待遇也是可想而知的。我们新堰村的干部们考虑得就周到了,村里出钱,请农学院的教授下村,给移民现场传授蔬菜水果种植技术,又让党员干部和种植大户,自己找一家移民作为帮扶对象,那些从大山里走出来的移民,他们身上闪放出一种山民特有的光芒,那就是特别能吃苦耐劳,凭着这一优良品质,不少移民勤学苦钻,很快就掌握了蔬果种植技术,有的把自己的责任田细心经营得和当地的老菜农的蔬菜一样旺向,有的甚至能够到丁家莲花村或更远地方去租赁大田种菜了。移民已成了种植行业的一支生力军。
更加让人感到饶有趣味的是河边镇的一群移民。
李东:借资建起养鸡场,租地兴办葡萄园,鸡粪养葡萄,那种拔尖成熟掉落地面的葡萄又养鸡。种养结合,比起纯种庄稼的当地农民,收入自然强多了。
三峡移民在璧山(三峡移民征文作品展示) 三峡移民现状
陈永红:一位能干而乐观的中年妇女,一年喂养4万多只鸡,还要在附近的皮鞋厂做工挣外水。自建新楼又宽敞又漂亮。
李、陈二人,两条腿赛跑,两种职业并驾齐驱,我和他们一起聊天,根本就是笑声一片,可见这两家移民的小日子过得有多么滋润。
谭祥林:高个子,轮廓分明的脸型,尽显男子的阳刚之气,文化虽不高,但谈吐间可以看出一种大气感。他移民河边盐井村后,干过演出,喂过鸡,现就在其移民新居处开办了一注册“胜祥”商标的木材加工厂,其主要产品为层板,远销万州恩施等地,保质承诺:包剖开验货。谭总,既负责管理,又兼营销,精明强干,相信他的事业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何建国:30出头一后生,他原是万州溪口乡民间演出团体负责人,移来璧山后仍操老行,一边参加演出,一边还顺带出租演出设备,如音响、射灯、礼炮等,问他为什么要选择这一行业,回答只有两句话:一是可以挣钱养家;二是演出既给别人捎去欢乐,自己同时也找乐。吹拉弹唱小品舞蹈,小何样样都会,特别是原生态的民歌,他更是从璧山唱到重庆,又由重庆唱到北京,那曲《薅秧歌》层层表演,均获大奖,在北京演了8天,竟然场场爆满。小何,在文化这个软市场上能够坚挺地站到今天,这与璧山的一些领导也不无关系,如原县委书记丁洪,对小何这种草根味十足的表演甚为赞赏,特意从书记资金里抽出一万元买了一批音响赠与小何。小何说他多次到县文化馆去玩,那里的领导及工作人员都非常热情,到了文化馆就像回到家里一样,温馨。
移民是一种需要,或出于社会的需求,或出于自身的需求。多数情形,移民是一种社会需求。在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现象,如元朝大帝国横扫东亚,满清王朝涌进山海关。中原,这一富庶之地,必然人口饱和超载。人多为强,人多也为患,各种社会矛盾纷至踏来,政府必然采取措施出台相应移民政策,化解诸多矛盾,于是就有了福建的大围屋,广东的客家人,这当属被动移民。而主动移民者,可能有如下一些情形:1、躲避战乱,象桃花源记里的村人之类;2、躲避政治迫害,像杜甫入蜀一样的人;3、家族与家族之争中的弱势群体,被逼无奈,远走他乡,另谋安身之地。如此种种,一般规模都不大,而且躲过风头之后,还有可能落叶归根,返回祖籍。
但不管出于何种原因的移民,它都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过或多或少的推动作用,移民是历史车轮的润滑剂。

你在这里还好吗?
·石子

老冉今年61岁了,是2002年自主外迁到青杠街道的云阳高阳的移民。我看老冉,清癯的面容,淳朴的外貌,洪亮的嗓音,爽朗的性格,整个人精神矍铄的样子,一看就是一个热心人。
老冉在云阳已经作为移民安置过了,他是非农户口,安置的时候,儿子在云阳水泥厂上班,所以,他就投靠了儿子。2002年,云阳水泥厂拆迁,他就和家人一起商量,选择青杠街道落户。选择这里落户是有原因的。当时,青杠的白云湖建设如火如荼,由于白云湖开发商吴代友是云阳人,所以,有很多云阳的老乡在这里打工。这些云阳人,见青杠发展得好,企业多,交通便捷,子女入学方便,三峡移民一开始,便有很多云阳被移民的对象选择了这里。老冉见同乡人中有这么多人都到了青杠,便来青杠考察,多次考察之后,他决定举家落户青杠。
老冉,叫冉以全。
老冉到青杠落户,在这里买了一套住房,一百来平米,还买了一个门面,四十来平米,这就是他的全部家当了。老冉是这样安排他们一家人的生活的。自己老俩口经营用门面开办成的茶馆,逍遥自在的生活。儿子叫冉军,在青杠大江摩托公司上班,组装发动机,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还是组长。儿媳也是打工者,有时在广东,有时回重庆。孙子读书。现在,老冉老俩口都买了社保,并领取了养老保障金。他每月580元,老伴每月775元。从老冉的叙述中,他很满足现在的生活,衣食无忧,幸福健康。
其实,老冉是他们青杠街道大兴居委会选出来的移民代表。这个大兴居委会,移民就有两百多人,大多是云阳自主外迁的移民。也许是因为老冉开了茶馆,便于收集意见,也便于大家联络;也许是老冉在云阳高阳农村时,就做过生产队的会计、生产队长,有一些组织协调能力,有一些影响力;也许是因为老冉热情、热心的性格,在青杠街道实行移民代表制度通过移民自治来管理移民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大家便推荐了老冉作为大兴居委会的移民代表。
这个移民代表,没有报酬,工作多,每月还要倒贴通讯费,但老冉却没有怨言,乐意为大家服务,并服务得非常好。上传下达发通知、收集资料、填写各种表格等事情自不必说,就是协调关系、解释移民政策、调解移民纠纷,就够老冉忙乎。老冉说,这些都是他应该做的,既然大家相信他,他就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最难得的,是老冉主动为困难的移民服务。他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事情:同样自主外迁来青杠的一个移民侯启国,一家3口人,患肺结核的侯启国本人、老伴、患精神病的女儿。一看,这就是个非常困难的家庭。当时,县里出台了移民可以买养老社保的政策,可是,这个家庭,哪里拿得出钱来?于是,他们打算放弃。老冉知道了这个事情,多次到侯启国家里做工作,讲解购买养老社保的好处,并多方协调云阳的老乡,终于通过借款,让侯启国和他的老伴都买了养老社保。老冉说,其实,当初,很多人都不愿意购买养老社保,是他做了细致的动员工作,大家才买了。现在,很多人都开始领取养老保障金了,且金额还不错,大家都非常高兴,也非常感谢他。对于购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事情,每年都是老冉一手操办,宣传动员,收取保险费,发放医保证,他都费了不少心血,特别是才开始实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的前两年,大家没有得到实惠和好处,很多人不愿买,他花费了好多时间和口舌,才让大家享受到了惠民政策带来的好处。
老冉说,到青杠已经十一年了,大家早已把自己看成了青杠的一员,看成了璧山的一员,完全融入了这里。我问,如果云阳老乡要问你:你在这里还好吗?你会怎样回答呢?老冉毫不犹豫地说:选择青杠,无怨无悔。

融入了无痕

家乡的意义,对一群特殊的人群来说,或许只是对当年屋前那条奔流不息的大江的怀恋,却挡不住滚滚江水东去的势头,在心中成为永久的记忆。有一天,真要离开那片生养他们的土地,不管家乡的条件如何的艰苦,背井离乡的感觉对于必须外迁的移民,总是很难用言语表述清楚。没有人愿意随便离开自己已经熟悉的环境,举家外迁。更或者,他们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在等着他们。作为璧山这片土地上的主人,我们完全能够理解他们心中可能的忧虑。但老时光终会渐渐消失,乡愁或多或少会被暂时包裹起来。如果迁入新地方的人们,感觉不到新土地的温暖,就会出现水土不服,也会催发乡愁。那生出的淡淡乡愁,会是一群人共有的、能传染的通病。若如此,这场搬迁就会留下许多的遗憾。
当国家决定修建宏伟的三峡大工程时,一场史无前例的百万移民大潮便势不可挡,这也是三峡库区建设工作非常重要的第一步。这场并无历史先例可循的大规模移民,对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是一次不小的考验。首先是那里能够找到能安置得下这么多移民的土地?迁入的移民与当地老百姓的资源又该如何协调?如何真正实现移民迁得出?留得下?能发展?……
2005年6月,璧山移动开始成立片区营销中心,而我作为新成立的大路营销中心的首任片区经理,来到了大路片区工作。由于当时正好是各个乡镇的移民安置房修建并完成验收,准备迎接移民举家迁入的时间,因而我有幸见证了这些万州移民迁入璧山大路镇、七塘镇、八塘镇及河边镇的安置全过程。这几个镇也是当时我们所要负责的市场区域,要在这广义上偌大的璧北地区开展工作,对于当时只有5、6个人的我们来说,也是一场不小的考验。
一开始,我们提前与各个乡镇政府取得联系,获得了所有移民分别抵达的时间和人数,包括移民安置房的位置信息。然后,我们把了解到的所有信息汇总,在第一时间做好了辖区移民分布图及工作安排表,要做好对移民的通信服务工作,这是我们基础工作的第一步。由于我们人数有限,而移民到达的时间也相对集中,我们除了紧急申请公司临时人员支持外,还把仅有的6人分成三个小组,由他们带着前来支持的工作人员投入工作。每天,我们将各小组送到工作表上安排的移民集中点,再由各个小组辐射周边,开始一整天的挨家挨户上门服务。
那个时候,我们的目的与当地政府是一样的,一心想的都是怎样为移民兄弟服好务,所以几乎在所有的移民点上,我们都能够看到政府的同志们。更多的时候,政府的同志也是我们的义务宣传员,和我们一起解决移民的移动通信问题。在这场浩大的移民安置工作中,我对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能力也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们完全没有身段,连书记、镇长们都是移民家的常客,那段时间你要是找他们办事,去移民家中或是移民的田地里,准能找着。
为了尽快完成神圣的使命,我们不分上班、休息,天天行走在河边镇、大路镇、七塘镇、八塘镇,所有被安置到这片土地上的移民,每一家、每一户,都留下了我们大路片区移动员工的身影。还记得,移民们的家具刚刚卸在院里,我们的员工就已经抵达,并开始给他们办理专享的优惠手机和座机了。我们的到来也非常受他们的欢迎,因为他们不能断了与万州老家的联系,而当时的分区计费就是他们无障碍沟通的大负担。正因为如此,我们为他们带来了如同家一般的温暖,送去了万州、璧山同城资费,手机、座机赠送优惠,让移民们刚到新家便感受移动人贴心的温暖。
在与移民的接触中,我们也有着很多的感动。还记得一位快80的阿婆坐在院坝摘菜,而儿子儿媳们都在整理院坝的家具,我问阿婆之前有没有来这里看过,是不是喜欢这里呢?阿婆操着万州口音对我说:“喜欢,这里很好,房子也比我们原来的好,那个路也平,做活路土也隔得近,好得很呢。”她的儿子接过母亲的话说:“政府在跟我们修房子的时候只有我来看多好多次,我妈年纪大了,没有来过。其实我们在万州也还是住惯了的,搬家这么大的事还是多麻烦的。但是国家要搞建设,都是利国利民的事,我们肯定要支持噻,况且政府把我们安排得还是多好的,各方面的条件也比我们原来要好些,我们一家都很满意。”望着80多岁的阿婆虽然离开了生养她的家乡,却一脸的淡定,感动于他们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如果没有他们的这种精神,这场史无前例的壮举将很难成功。
附近不时有村民自发赶来帮忙,帮着搭把手卸卸车,那种关系很是融洽。村民说这些移民从大老远迁来和他们做邻居,相互照应一下是应该的,像我们都能在第一时间赶来给他们送电话,他们只是在附近,帮邻居做了点举手之劳的事情而已。这话说得让我们的员工也非常感动,好朴实的本地村民!
那段时间我们所接触、所看到的,还有移民与移民之间的团结互助,他们彼此帮扶,希望伙伴们都能尽快融入这里,重建起自己的家园,感人的气氛不时打动着我们。有时我们的人还在这家装电话,这家的人却早已出去通知他的朋友了,很快附近的移民就会聚集过来,一起办理优惠。那场面,就和他们遇到了困难也会叫上大家一起商量,或找政府协商一样。这就是刚刚来到璧山这片土地上的那群移民朋友,他们团结互助,朴实而真诚。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这话对我们也一样。就在那一年,我们大路营销中心在重庆移动的片区经营竞赛中获得了优胜奖,在全市近300多个片区中,各项经营指标跻身前6,不能不说这其中也包含着这群万州移民朋友对我们的帮助。
时光如梭,后来的岁月,我离开了大路片区回到县城工作,很长的时间里都不知道如今移民朋友们的情况怎么样了。今年10月的一天,随县作协的采风团下乡了解万州移民的现状,心下很是高兴。终于,我又来到了当年工作过的河边镇,并聆听了一群移民讲述他们这8年来的创业经历,探访他们现在的生活状况。谈话间,获知他们各自从事了不同的产业,且目前的生意也相对稳定,凭借政府的帮助和自己的辛苦努力,他们走出了一条条并不相同的发展之路。这成功,已让他们完全融入了璧山。
随后,受邀去参观部分移民的厂房和家庭。走在熟悉的路上,我依旧能清晰的知道路边的房屋哪些住着当年从万州过来的移民,仿佛昨日重现,当年挨家挨户为移民介绍座机资费、介绍手机功能、换卡办业务的伙伴们又出现在我的眼前。走进移民何建国的家,院里拴着的一条大黄狗“汪汪”地叫了起来,在主人的招呼下才停住声。他置办的许多大型的演艺设施被整齐的堆放在底楼的库房里,紧靠院墙的地方种了一些花草,且长势良好,为小院增添了许多的情趣。院里还有几棵果树,硕大的橙柑金灿灿地挂在树上,主人热情地给我们摘来两个尝鲜,味道好极了。
这院落和当年比已经悄然发生了许多变化,家里也多了个4、5岁大的小可爱,看得出,他家的小日子过得挺滋润。而他却至始至终都没能认出,这个当年曾到过他家的我,是不是有些伤感呢?当初,在每家每户,我们都留下了联系电话,但除了新装电话的那些日子会常常接到电话外,此后,几乎再也没有听到过他们的声音。虽然至今我从未换过号码,也说不清是我们遗忘了他们还是他们遗忘了我们。但我却深深明白,这一切正说明了他们的独立,他们已经完全成为了这片土地的主人。
随行的文友多是重庆的大作家们,也是第一次来,他们完全分不清公路两边的房屋那些是移民的,那些是本地村民的,在他们的眼里,这里根本没有移民。路边的土地里,蔬菜茂盛的生长,远处的庄稼郁郁葱葱,屋前偶有看家的小黄狗慵懒地趴在地上晒太阳,小孩子在院里无忧的玩耍,老人手里做着简单的针线活计,显得悠然自得。偶有路过下地干活的村民还会热情的打招呼,并驻足寒暄几句,拉拉家常,你说,你能分清谁是本地人?谁是外乡人呢?
生活就是这么简单,不得不佩服,劳动人民的适应能力是如此的强大。短短几年,这群来到璧山的万州移民已经完全融入了当地的生产生活中,一切是那么的自然而和谐,融入了无痕。

他乡亦故乡
王章伦 张筱华刁红军

赵奎,短衬衫,浅平头,身体结实,看上去精力充沛,精明能干。赵奎知道我们三个来青杠做采访,寒暄了几句后,他便娓娓道来。我静静的听,小张快速的笔记,刁哥偶尔插问。
我叫赵奎,重庆云阳高阳镇人,属70后,今年刚40岁。1993年入伍,分到甘肃某武警部队;1996年退伍,返回老家。回想那段难得的经历,我要特别感谢部队,在部队摸爬滚打了三年,部队锻炼了我强健的体魄,磨砺了我坚韧不屈的品性,可以说这直接影响了我后来跌跌撞撞又不甘失败的人生。
有的人离开故乡,到了陌生地方,这不习惯,那不习惯。我却不这样,我就像老家的红苕,就像老家的土豆,哪儿落地哪儿生长,适应能力比较强。20岁时,我告别故乡的亲人,告别熟悉的土地,来到人生地不熟的甘肃,跟南方的老家重庆云阳相比,那儿风沙大,温差大;吃不同,住不同,我却很快就习惯了,还有点儿乐不思“渝”呢。我想,既来之则安之,只要心安定下来,他乡就是故乡。
退伍回乡后,总想干点事。我祖辈父辈都是农民,三亲六戚也都清一色农民,没什么创业条件。但我必须去闯,必须努力,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我老汉儿给我取名赵奎,“奎”字里有个“大”,意为老大,我排行老大,老大就要像个老大。也就是说,我得带个头,给几个弟妹树立一个好榜样。我一退伍回家,就学开车,学修车,跑运输,为家里挣钱。
1998年,璧山青杠白云湖会友集团到我们云阳招工,那时我想,只有走出去闯闯,才会有更多机会。我毅然决然的报了名,和老乡共30人一同来到青杠。经过严格培训后,我被安排到白云湖当保安,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和睦同事,与人友善。后来被提拔为分队长、治安室主任。白云湖红火了几年之后,因经营管理不善,一天不如一天,最后被一家房地产公司开发成了别墅小区。
与我同来青杠的29名老乡都先后回老家了,但我独自留了下来。我心想,国家花大力气建设三峡工程,是为子孙后代造福,而我们库区部分民众移居他乡势在必行,舍小家顾国家,也是我们对国家的一大贡献。我以前看过一篇报道,还记得记者写的两句:弯腰鞠躬,告别黄土,告别祖辈的魂灵;抬手挥泪,离开故园,离开生养的山水。这两句写得很好,写到了我们移民的心坎上。
当时我父母、大伯来青杠看看情况,觉得青杠区位优势明显,很有发展前途。青杠距重庆主城20多公里,距璧山县城10多公里,位于成渝高速路开口处,成渝高速公路、国道319线、渝隆路、津璧路在青杠交汇,交通极为便利。而且青杠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不像我们老家,山高沟深,爬坡上坎,土地贫瘠,条件很差。父辈几个人和我一样,认定了璧山青杠。随后从云阳高阳镇,我们全家男男女女、老老小小都搬到青杠来了。
我们一家人都没什么技术,找工作实在困难。为了生存,除了省吃俭用,还必须自谋生计。我想来想去,资金缺乏,就从小店做起吧。我租下门面,做夜啤酒儿。我在青杠工作、生活了几年,早结识了一些朋友。听说我要做夜啤酒儿,三朋四友都帮我出主意,请怎样的厨师,搞怎样的特色菜,要怎样的服务态度,要怎样回头客才会更多。一个个朋友还邀约他们的家人、熟人、朋友来品尝,照顾我的生意。
我觉得一个人不管身在何地,家处何方,只要以心换心、与人为善、真诚相待,生人就成熟人,熟人就成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我做夜啤酒儿,显现出来的人缘,并不比土生土长的青杠人差。故乡处处在,除非人脉孬。夜啤酒儿走上了正轨,我就交给了我的老婆经营。
青杠大将军十字路口,我们称为“青杠的解放碑”。人们来来往往,有买这买那的,有休闲散步的,有摆龙门阵的,有谈生意业务的。十分闹热,人流量大。我于是租下一个较大的门面开火锅,有了做夜啤酒儿的经验,做火锅也就轻车熟路,少走了很多弯路。火锅正“火”时,我又想到我弟弟无事可做,就交给了弟弟管理。我的父母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大好,常焦心我弟弟无职无业,担心他今后生活没有着落。我是老大,把火锅店交给弟弟,替父母分忧。
这个时候,青杠以及周边道路改建、扩建工程多,需要大量的石子石粉。我就找到水天池开碎石厂,请来工人打石子石粉。除了跑业务、送石子石粉外,供不应求时,我还和工人一道,加班加点,大热天也脸朝石头背朝天,甩开膀子拼命干。山高沟深的三峡,炼就了库区人吃苦耐劳的品性;急流险滩的三峡,炼就了库区人不屈不挠的精神。故乡是什么?多数人认为故乡就是生的地方或长的地方,我认为能创业的地方也是故乡。大坨大坨的矿石,坚硬无比的矿石,经过铁锤,经过碎石机,变成小小的石子,变成如麦面一样的石粉,铺平了一段段公路,也铺平了我的那段人生。
无巧不成书,2005年,在青杠偶遇一退伍战友,我从他那儿得知,青蒿易种易收,生长周期短,投入资金少,回笼资金快。青蒿又叫香蒿、苦蒿,是一种草本植物,喜湿润,忌干旱,怕渍水,种植要求光照充足。而重庆长江流域一带,水土与气候都适宜种植。青蒿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暑、退虚热化湿热的功效。青蒿药用价值高,青蒿素主治疟疾、结核病潮热,还治中暑、荨麻疹、皮肤瘙痒、脂溢性皮炎等。成都、重庆等都有制药公司收购,需求数量大。
心动不如行动,第二年我就回云阳,去江津,到大足,选择了部分乡镇,做宣传签合同,忙得不可开交,发展农户种植青蒿3000多亩。因信息不畅,市场调研不够,导致盲目扩大种植,结果到收割季节时,才知供大于求,价格直线下跌,最终近50万元打了水漂儿,交了学费。人生之路就是这样:有平坦宽阔,也有坎坷曲折;有成功的欢笑,也有失败的泪水。
我当时想,投资总是有赚有亏,不怕跌倒,只怕丧失信心,一蹶不振。说起来好笑,我又回到起点搞餐饮,再积累本钱,以图东山再起。我发现经营气体的商户极少,比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而商用民用量并不小,投资经营,应该有较好收益。于是我向有关部门申请注册了璧山县广聚缘气体经营部,前前后后已投入资金100多万元,生意比较顺畅,盈利也可观。现在,我还瞄向了住宅装修、道路建设,有的项目工程已经有了眉目……
小张记得飞快,不多会儿就记了两大篇。采访结束时,刁哥画龙点睛的问:赵总,您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人在璧山青杠,心在云阳高阳?赵奎听了若有所思,然后抿嘴一笑,说:心随身走,我哪有时间身心分离哟?我觉得心安之处是故乡,只要能创业,只要能实现人生价值,身在他乡亦故乡!

像蒲公英那样的人们
巴丁

有一群人,他们为了三峡工程建设,顾大家,舍小家,像蒲公英的种子,飘到祖国大江南北,播种、生根、开花、结果,以满腔的赤诚,走进新天地,开创新生活。他们,因此有了一个特殊的名字,叫三峡移民。山清水秀、物产丰饶的渝西名邑——璧山县,在2006年的时候也迎来了第一批这样的种子。屈指算来,他们到璧山已经七年有余了。七年之后的今天,他们过得怎样呢?
夏燕,一个来自万州区陈家坝寨子村的女子,2006年随父母移民来到璧山县来凤街道办事处来凤村四组。他们迁到来凤后,虽然举目无亲,但是当地村民心地善良,待人热情,特别是在村社干部无微不至的关照下,他们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生活。因为父亲只有50岁,母亲也才47岁,二人便在当地人的帮助下进了一家工厂打工。父母一边打工,一边务农,每月有了固定的收入,一家人衣食无忧。当时,正值花季年龄的夏燕,则走进了璧山的一所历史名校、重庆市重点中学——来凤中学的课堂继续读书。上高中时,夏燕学习勤奋,刻苦用功,凭自己的成绩是可以考上大学的,但她是一个自尊心很强又很有孝心的人,她不忍心让自己的父母为给自己筹集高额的学习费用过分操劳,所以高中毕业后并没有选择上大学的路,而是选择回乡跟父母一起务农。后来,她在村里承包了一片土地,种果树,种兔草,搞养殖业。因为夏燕念过高中,有文化,学技术不费力,很快便掌握了种养殖业的一些实用技能,所以,辛苦一年下来收入还不错,一家人的生活过得也比以前殷实。但是夏燕有自己的思考,并不满足现在的状况。她一直在对未来的愿景做长远的规划。夏燕的想法是,把自己苦心经营的养殖业规模做大,以便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夏燕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女子,她的想法一说出来,便得到了父母和远在新疆打工的丈夫的全心全意的支持。丈夫在新疆打工很辛苦,但很顾家,每月都把打工挣来的钱如数寄回家里。夏燕操持家务很能干,很精明,也很有计划,从不乱花一分钱。她把那些钱存进银行,为实现心中的愿景和未来的发展做铺垫、做准备。现在,虽然人有点辛苦,但是有了宏大的梦想,心里感到很甜,小日子也过得很充实、红火。
如果说朴实稳重的夏燕在追求未来生活的奋斗中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代表了移民有为青年们的一种生存方式,那来自万州区陈家坝旅密村、现在跟夏燕生活在同一个村组的赵春红,则具有更加典型的、不畏艰难困苦的质朴风格。赵春红跟夏燕相比,虽然都是在2006年落户璧山县来凤街道的移民青年,都有志气,都有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但两人的境遇是不相同的。赵春红的人生经历有另一番风雨,因此人生的梦想也是另一番景象。
2006年,尚在读初中的赵春红,依依不舍地离开故乡,离开母校,离开熟稔的老师,在迷茫中随父亲移民,来到了璧山县来凤街道办事处来凤村四组落户,随后,在领导们的关怀下自己被安排进了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都比较好的来凤镇中继续读书。在这里,她得到了新学校老师们特别深厚的关怀和爱护,这里的同学也没有把她当成外人。很快,她就跟新学校的老师和同学相处得十分融洽,学习跟上了进度,渐渐淡化了对故土的留念与忧伤。不过,遗憾的是,因为家庭的原因,赵春红初中毕业后没有继续念书,而是到表姐经营的饰品店里上班了。在表姐的饰品店里上班,每年至少可以挣五六千元收入,收入尽管不算高,但是毕竟可以自食其力,也减轻了父亲肩上的担子。所以,对这样的日子,赵春红还是感到有些知足的。
说到自己的父母,赵春红的脸上似乎掠过了一抹淡淡的灰云。她说,移民前,自己的父母关系不好,经常闹矛盾,相互之间吵架打架的事情时有发生,后来两人实在相处不下去就离婚了。父母离婚后,母亲改嫁,但父亲没有再娶。母亲是一个心肠很硬的人,改嫁后,我们就不常见面,只是移民前在万州老家碰见过她一次,但是她不认我这个女儿。父亲现在50多岁了,弹过棉花,打过铁,现在家务农种庄稼。但是他脾气不好,经常酗酒,不理事务。虽然这样,但他毕竟是自己的父亲,如今他老了,身体状况已不如从前,作为他的女儿,我还是应该好好地照顾他,尽好自己的孝道,希望他将来也能够安度晚年。
说到现在的家境,赵春红的脸上露出了欣慰而自信的笑容。她说,经过六七年的磨炼,自己早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璧山人了,而且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温馨的家,有了孩子,丈夫很能干、也很疼爱自己。虽然一家人现在的生活不是很富裕,但我们有志气、有信心克服各种困难,勤俭持家,勤劳致富,今后一定能把自己的家庭搞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孤独的父亲也是一棵大树
·赵兴中

2008年3月,张明怀带着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儿子有轻微脑疾,女儿漂亮聪慧,从祖祖辈辈居住的重庆万州区高峰镇朝阳村,像百万三峡移民一样走出家门,移民来到璧山县健龙镇白果村一组安家落户。心里边的确是七上八下,一个孤独的中年男人和一双小儿女,面对陌生的土地,陌生的邻居,陌生的乡政府和村委会,虽然以前在万州是做农活,到了璧山还是做农活,一个不善言谈的村民,如何操持一家三口的柴米油盐,管理儿女读书、吃饭、穿衣、社会交往等等,在老家时,总会有老乡亲搭一把手,帮衬着,现在要靠谁呢?
正当初来乍到的张怀明心里着急的时候,他还不知道,他家的情况镇政府和村委会早就了解得十分清楚,早已安排了社长陈维华对口帮扶他家,其实他家到来之前,就安排他家的落户地离镇上近些,便于他一双儿女入学近,就医方便,搞起种养殖副业更便利一些。这不,陈社长带着村里养猪能手来到他家,建议他先养猪作为副业,并耐心教他选仔猪,配饲料,防疾病等项事宜,很快张明怀也成了养猪的行家里手,养殖也给他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他一家人也很快和当地村民打成一片了,一双儿女上学读书,回家帮做农活,和当地孩子融为一体,他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他也知道社长陈维华是花了很多的心血的,在默默地帮他家发展和解决些杂七杂八的困难。
陈社长是个勤劳本分的人,做事为人都很实诚,张明怀一家移民来璧山时他是社长,后来作村委会主任,但他帮助移民的心思和行动一直没减少。栽秧撘谷一个人没帮手咋行,每到这个季节都要抢时间,家家户户都忙,有时请熟人帮忙都难请,所以陈主任总是早早作好安排,早早的约好村社干部先给移民一家一家的突击了,再回转去整自己的田地,多数时候,镇里的领导干部也带头下到移民和缺劳力家的田里,帮助栽秧撘谷。就在我们到健龙镇政府了解情况的那天,办公室的同志告知我们说,田书记带领镇机关一帮人去给移民和有困难的家庭撘谷去了,要晚一点才回来。等田书记回到会议室,我见他还绾着湿漉漉的裤腿。
一个人对老家的眷念,总是刻骨铭心的。张明怀说,我老家那里,虽是个大山旮旯,但那是我的家噻,是的,每个离乡的游子,都带着家乡的美好记忆,这是每一个人的精神牌位。张明怀说,对于万州的老家和璧山的新家,我都喜欢。我从内心感谢国家的移民政策,走出大山之前,我也曾担心到了异乡,到底生活该怎么过?一家人的幸福要依靠怎样的努力才会开始……
女儿在璧山读书,老师关心,自己努力,成绩进步很快,高考进了重点大学,毕业后自己找到了好工作,自立了,张明怀一家人的幸福就从这里开始了,张明怀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他说得最多的话,都是感激,感激镇、村、社的领导和干部,对他来璧山安家所给予的支持和无私的帮助。他说陈社长担任村主任后,指定新任社长继续一帮一的重点帮助他家,遇到困难,给陈主任和社长反映,都能及时解决。后来儿子的病得到好转,被他表哥接到自己办的企业做事了,也基本上能自食其力了,我也就没什么负担了,我心里真的很满足了。
我问张明怀你现在一个人在璧山健龙的新家住,孤独不呢?他说得很爽朗,我们都是在山旮旯出生长大的,孤独啥子哟,我们那里有山,这里也有山,这里也有河,就是梅江河嘛,多好的。只是现在不容易看见长江了,以前,看见长江水向东流,也没去想她会流到哪里,也不知道她最先是从哪里流来的,说心里话,好久没看见长江,也很想的。
张明怀说,我一个人住在健龙的新家,就在镇街边边上,几分钟就上街去了,生活很方便,我和邻居也相处得很好的,村社干部经常来家看我,都留下手机号码,说有事就打电话,说实话,我看他们一天到晚走家串户,要办的事很多,我自己能做的事,都不去麻烦他们,他们越关心我,我越觉得欠他们的就越多了,我心里过意不去。我现在就想再奋斗几年,多养些猪,多搞点副业,多挣点钱,为儿子娶个媳妇成个家,我死也安心了。
我们离开的时候,张明怀还站在镇政府门口向我们招手,像一位慈祥的老父亲,也像一棵移栽的大树,站立成一个时代的雕像。

移民的豆腐
作者:彭冠英
每逢赶场天,家里人都要到镇上的农贸市场去割肉买菜,除买一些季节性的新鲜蔬菜外,每场少不了买一坨又白又鲜的豆腐,拿来煮菜汤一清二白喝起十分爽口。做成红烧豆腐更是好吃得很。还有麻棘豆腐和油杂豆腐使人美味难忘,吃过还想。从小时起我就吃惯了家乡的豆腐,记熟了卖豆腐的乡人。个头矮小的叶豆腐精明能干,利用云雾山洁净的水源做出了名杨乡里的好豆腐。杨豆腐利用场外周家井的清水推出了又嫩又绵的好豆花。几十年里他们辛苦经营在乡里建立起了信誉,做活了生意,方便了群众的生活。时间走到二零零五年,乡里迎来了第一批三峡移民,记得那是一个风清气爽阳光明媚的早晨,镇政府门前锣鼓喧天,镇村的干部们聚集在一起热烈地欢迎着远方亲人的到来。两辆车头上戴着大红花的万州大巴车载着亲人停了下来,车门一开,干部们就迎上前去拉着亲人的手说;‘欢迎欢迎,真诚的欢迎你们来呀;’
  欢迎会上,镇长致欢迎词说;‘你们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来到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乡,这里的土地就是你们的耕地,这里的人民都是你们的亲人。在这片新的土地上,你们一定会生活得更加幸福,前景更加美好;‘。欢迎会园满结束,各村干部按分配计划用车接走了远来落户的亲人。万州来的刘老头夫妇坐在去新家的长安车上,看到窗外一幢又一幢的新楼房,一片又一片碧绿的庄稼,脸上露出了笑意。一切他都不感陌生,他曾经两次来过这里,第一次是来看了看这里的环境,选择了立足点。第二次是来看了看他们的新家,每次来都是满意而走。这一次刘老头一家老小都来了,来了就不会再走。如何在这个新的地方札下根来发家致富,如何挣钱来给两个孩子完成学业,这才是他心中所想的问题。小车开到离镇上十里远的老石村停了下来,公路边早有几个村民等待着,前去帮着搬东西。村社干部陪同刘老头夫妇走进了新房。邻里的村民也跑来凑热闹,大家说说笑笑十分亲热,问长问短充满诚意。从万州的风土人情到本地的人情事故无所不问无所不说。闹热了大半天方才散去。刘老头看到自己的这个新家,感受到了邻居们的热情,回想起从万州到这里来有接有送的情景,他心里很是高兴。从房到家什用具差不多都是新的,没有那点儿不满意。当地政府安排得真好,想得真周到。把他们的新楼房修在向阳的公路边,出行很是方便。还有村干部们办事踏实,承包地分划得清清楚楚,平展而大块,土质好水源也好,一看就知道很出庄稼。
  房里电灯自来水早己安装好,生活起很是方便。当晚,刘老头绐万州的亲戚朋友和自己读书的孩子打了电话。告诉了他们自己安居乐业的情况,新居的感受使他们久久难以入睡。一年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变化越来越大,农民进城打工越来越多。本地小镇也建起了工业园区,不少农民自主创业在镇上办起了皮鞋厂和其它企业,生意红火,带动了农民致富。刘老头看在眼里想在心头,他看到他们从万州一起耒的移民有的己打工走了,有的出外做生意,有的做手艺挣钱去了。自己做什么妮?走出去打工还是留守乡里,他思虑了好久也难
  以决断。同来的移民也有人约他返回万州去做生意,他觉得这里的条件好又不想走。再说五十多岁的人了出外打工也不是长远之计。村社干部知道了他的心思后,与他家对接的镇干部亲自登门拜访,多次与他勾通了思想。热心帮助他家寻找致富门路。当知道他在老家做过豆腐生意时,大家都支持他从操旧业,把他的万州豆腐打进本地市场。刘老头心中正有此意,可他也想到很多困难。老石村离镇上十来里路远,买卖多不方便。到镇上去租房做豆腐卖除了费用一年到底能剩多少钱,这还是一个问号。还有自己做的万州豆腐能否打入本地市场,能否合呼这里人的口味,能否打开销路这才是关建的问题。刘老头思虑再三,又连续几场到镇上的农贸市场去看了又看,叶豆腐杨豆腐的豆腐生意都很好,不到半天就把挑来的豆腐卖得一干二净。难怪乡人都说杨豆腐靠卖豆腐发家致富,县市报纸都报导了他的创业事迹。看到别人想到自己,刘老头信心大增,他认为自己并不比别人差,为什么就不能于一番事业呢,他想到自己在万州老家做豆腐时他做的万州豆腐岂不是名扬乡里吗。他和老伴商量好后决定从操旧业,一定要在新的家乡打出一片新的天地。工商所支持他办了营业执照,还在镇上的农贸市场里给他安排了一个好的摊位。村社干部帮他找人做了不少开业的准备工作。开业的头一天,他亲自到县上去买了一辆新的三轮车,将就三轮车拉回了打豆花的机器设备和豆子。回到家后立即打了二十斤豆子的豆花,老俩口又滤又点又包又压,忙到夜深方才把豆腐做好。
  第二天清晨,刘老头骑着三轮车,拉着两箱豆腐和他的老伴行走在去镇上的公路上,他心里好生高兴,移民一年多耒第一天在新的家乡开业做生意,他满怀信心,相信他的生意不会失望。到了农贸市场,只见叶豆腐和杨豆腐的生意早已来了,不少买豆腐的人围着他们两个的豆腐摊子,叶豆腐和杨豆腐笑容满面,一面应酬前来的顾客,一面划豆腐称豆腐收钱忙得不可开交。刘老头已感到来迟。顾不得一身热汗,忙着把他的两箱豆腐从三轮车上搬下来摆到自己的摊子上,打开嗓子向着顾客喊了起来:“卖豆腐、卖豆腐,卖万洲豆腐哟!”
  叫卖声吸引住了不少买菜人,大家走近摊子看了一眼并不下手,刘老头再三解释他的产品,买菜人仍然似信非信。有的人边走边议论说:“新来的万洲豆腐没有吃过,移民做的不知道好吃不好吃!”也有人问:“你的豆腐老隔隔的,好吃不!”刘老头笑着说:“好吃,称一坨常常口味吧!我的豆腐在万洲好卖得很哩!”买菜人笑着摇了摇头说:”下回吧!我已经买了豆腐了!”
  转眼就是半天,市场上的人渐渐散了。叶豆腐和扬豆腐早已卖完豆腐收摊走了。可是刘老头的两箱豆腐只卖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怎么办呢?拉回家去吃不完,放到第二天卖又怕酸了不好卖。他想了想对老伴说:“想不到生意这么难做,真是万事开头难啊!老伴说:”再难也要卖完!我们拉到街上去卖吧!”
  刘老头夫妇推着三轮车走出了农贸市场,在镇上的大街小巷叫卖着他们的万洲豆腐,一直卖到下午方才卖完。回到家里又忙着准备第二天的货源。老俩口忙到深夜方才睡觉。第二天晨早,万洲豆腐就摆到了农贸市场的摊子上。“卖豆腐!卖万洲豆腐‘的叫卖声在农贸市场里又响了起来,可是买豆腐的人走到他的摊子前看了一下就到叶豆腐和扬豆腐的摊子那边去了,很难买他一坨豆腐,又是半天过去了,叶豆腐和扬豆腐的豆腐早已卖得干干净净收摊走了,他的万洲豆腐仍然和头天一样剩了不少。人走市散,农贸市场渐渐静了下来,刘老头不得不把所剩的豆腐拉到镇街上去卖,一路上有人议论说:“万洲豆腐吹起好吃,那里比得上扬豆腐和叶豆腐呢!”也有人说:“我倒没吃过,昨天有人买来吃了,说吃起粗隔隔的不好吃。”也有人说:“叶豆腐和扬豆腐做了好多年豆腐了,移民的豆腐想赶到他们难那!”也有人说:“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万洲豆腐适应万洲,不适合我们这里的口味!他想把生意做走难哪!”刘老头听到这些议论再也忍不住了,他急着把三轮车推到街边停了下来,用小刀划了一小块豆腐放进嘴里,尝到了粗隔隔的味道!看来消费者说的话一点不假,这是什么原因呢?他在万洲时所做的豆腐不是这样的啊?为什么同样的手艺,同样的操作方法会在不同的地方产生不同的效果呢?
  刘老头夫妇推着三轮车好不容易才把豆腐卖完,回到家里心情很是沉重,两天的豆腐生意,卖得他大伤脑筋,看来这万洲豆腐的生意是难以做下去了,也有知心的移民劝他说:“人家说得对,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要做豆腐生意,你还是回万洲去做吧!”
  到了第三天早晨,镇上的农贸市场里没见到万洲豆腐的影子,也没有听到移民叫卖万洲豆腐的声音,买菜人口里不说心里明白,看来是万洲豆腐的生意做到头了!是啊,起了满天的云,没有下一颗雨就烟消云散岂不是可惜!刘老头回到庄稼地里,心晴很是苦闷,移民异乡生来报到,不象在万州老家土生土长熟人朋友到处都是,那有卖不脱的豆腐,做不好的生意。而今移居异乡扎根未稳做生意找钱难哪!村镇干部知道这个情况后很是关心,专门到他家了解情况。镇上来的对接干部也帮他分析问题,寻找原因,力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鼓励他提高创业的勇气。与他家对接的干部不辞辛苦,专程请了叶豆腐和扬豆腐来他家介绍经验,并请他们到镇上进行座谈。叶豆腐和扬豆腐也邀请了刘老头夫妇到他们的家庭作房进行参观,并给他们介绍了祖上留传下来做豆腐的宝贵经验。两位豆腐老板都不保守,中肯的帮他指出了豆腐粗隔隔的原因是滤帕问题,刘老头被他们的热情帮助所感动,再一次下定了做好他万洲豆腐的决心。
  几天后,镇上的农贸市场又响起了“卖豆腐,卖万洲豆腐”的叫卖声。这一次刘老头认真总结了经验,多次品尝了他做的豆腐,粗隔隔的味道没有了!吃起又绵又嫩。这一次他更加坚信自己的产品一定能够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可是他一时没有想到一个品牌的失利,要想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买卖还需产品硬,他需要时间的检验,需要长久的信誉啊!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每天我们都看到刘老头骑着三轮车,车边坐着他的老伴在镇街上叫卖着他们的万洲豆腐,不管刮风下雨,不管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的日子里,我们都看到了刘老头夫妇的身影,熟悉了他们叫卖万洲豆腐的声音。时间终于给好的产品立起了名望。万洲豆腐好吃,又绵又嫩硬起了口碑。久而久之家里人也接受了万州豆腐,说起万州豆腐都说好吃。又绵又嫩,跟叶豆腐和杨豆腐的豆腐相比也不分上下了。好的说不孬,孬的说不好。半年后,刘老头的豆腐生意越来越好,大家不但接受了他的万洲豆腐,而且更熟悉了这个卖豆腐的移民,他的优质产品终于嬴得了当地人民群众的认可,渐渐地乡人把他的万州豆腐喊成了移民的豆腐。几年后,移民的豆腐家喻户晓名扬乡里。受其影响,不少移民也增强了创业的信心,现在的镇街上,到处都开起了移民包子店、移民豆花馆和移民小面馆、还有移民长安车、移民修理店、理发店。还有移民魔芋,移民凉粉,移民豆腐干等都受到当地消费者的欢迎。他们因地制宣,勤劳创业,生意红火,跟当地人民一样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
    
移民何建国的幸福生活
杨 莙
九月,璧山县河边镇政府会议室,迁至河边的万州移民代表座谈会在此举行。几位凭双手在璧山打拼且小有成绩的代表中,有开木材加工厂的,有办养殖场的,有经营果木公司的,何建国,是最抢眼的一个,一头不羁的莫西干发型,让他看上去又帅又酷,像一个摇滚歌手,艺术范儿十足。
是的,何建国就是一个扎根于民间艺术沃土的民间艺术家,打小就喜欢文艺表演,演艺对于他来说,不只是一种事业,更是生命的一部份。
何建国,原万州区溪口乡人,2006年4月,作为万州区市内外迁三峡移民,何建国一家5口定居在河边镇铁石村。安顿下来后,他和铁石村6名同期外迁璧山的移民,联合成立了“三峡移民演艺团”,吹拉弹唱,魔术杂技,样样都来。何建国笑着说,他最初的想法很天真,他要把全村及周边所有红白喜事的表演业务全都拉过来。
不承想,当地人依旧包揽了村里红白喜事的表演业务,找上门的生意根本没有。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是一盆兜头而来的冷水,给何建国的满腔激情降了些温。刚在河边镇稳定下来的他,对本地民风民俗并不了解,人际关系也需要从头建立,加上他的“三峡移民演艺团”装备比较简陋,如果单凭一腔热情去实现梦想的话,梦想可能永远都只是梦想。
知道了症结所在,何建国给自己开了个方子:移民总是自己人,老乡的生意总要好做一些,从老乡的生意做起,把名声做出来后,渐渐把业务做大。当时正值夏季,天天都要出去拉业务的何建国,炎炎赤日下骑着摩托车,载着妻子到各个移民点发放名片,宣传自己的“三峡移民演艺团”。
  付出总有回报,何建国的汗水没有白流,老乡的生意也确实好做一些,“三峡移民演艺团”的名号通过老乡们的嘴巴,一传十,十传百,慢慢传遍了田间地头。
何建国说到生意好起来时,谈起了一个人——铁石村村主任万祥福,“万主任拉了我一把,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他对我的帮助”。原本一直侃侃而谈的何建国,此时竟有些哽咽。
事情是这样的,一次,万祥福家里办丧事,请何建国的演艺团去表演。从来没有接到过业务的何建国激动不已,对这笔业务高度重视,除认真准备舞台搭建、灯光音响布置、节目彩排等具体事情外,还专门赶去县城订做了表演服装。
那次表演非常成功,“三峡移民演艺团”赢得了铁石村人的肯定,他的业务随之也多了起来。那一年的中秋,县领导专程来到铁石村看望移民,对何建国的“三峡移民演艺团”很感兴趣,并鼓励他继续做大做强。次年元旦,何建国就收到了县里送来的音响和电子琴等设备,县里的关怀,如同缕缕春风,正处于萌芽阶段的演艺团,生机盎然。
县文化馆也对何建国的演艺团给予艺术上的指导。“到文化馆就像回家一样。”说起文化馆,何建国一脸的阳光。2008年7月的一天,县文化馆副馆长找到何建国,问他是否有兴趣参加原生态歌舞《渝州薅秧歌》的表演,如果通过选拔,还有可能到北京参加奥运会开幕前的文化广场演出。何建国当即答应下来,并很快投入到排练和选拔中,由于有长年乐队演出的基础,何建国颇具农村本土气息的表演很快得到了县文化馆的认可。7月底,他荣幸地成为《渝州薅秧歌》的主要演员之一,来到了心心念念的首都北京。从8月1日起,连续7天的演出让何建国倍感充实,也增长了见识。尤其是天安门的那场表演,让何建国的眼睛亮闪闪的:“很光荣,很自豪!”11月,何建国所在的演出团队又赴江苏省参加了首届中国农民文艺汇演,这些,都将储存在何建国的记忆库中。
如今的何建国,早已是铁石村的大名人了。他的“三峡移民演艺团”规模也日益壮大,演出遍及全县13个镇街。业务最繁忙的时候,一个月要承接20多台演出。作为统筹策划者,何建国对每一场演出都极端认真,连从主城或是县城请来的表演人员他都要精挑细选,力求不出一点纰漏。“演艺团走到今天不容易,质量上不把好关,就是自己砸自己的牌子。”何建国说。
“收入更可观了,何老板,你现在幸福了噻!”在座的朋友打趣道。
“我这人,觉得最幸福的不是钱挣了好多,要说挣钱,我出场费也就几百块钱,不比大明星,动辄几万几十万,但我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我的演艺团能给别人带来笑声,带来欢乐,我就觉得幸福,我愿意这样幸福一辈子。”何建国的话,很诚恳,很实在。
座谈会后,我们去他家里。
“从前住在山沟里,出门都是爬坡,这儿好,路通到家门口的。”何建国告诉我们。
不过十来分钟的车程,一座两层楼的农家小院便出现在眼前。
院子整洁,边上放着音响设备。阳光下,九重葛红得耀眼,桂花香得沁心,几株高大的柚子树,挂满了圆溜溜的柚子。一只穿棕色皮袄的剽悍的大狗,在主人的训导下,半眯了眼睛,趴树下,懒洋洋地打瞌睡。
何建国的妻子,一个眼睛里盛满笑意的卷发女子,热情地将我们迎进院里,随后麻利地摘下几个柚子,三下五除二剖开后,要我们尝尝。
柚子口感好,唇齿间,丝丝清冽的甜,但何建国说还没到成熟期,“等个半把月就更好吃了,欢迎你们下个月再来,要不要得嘛?”
“要得,要得!”院子里,笑声不断。
秋日的阳光,明亮,干净,暖暖地洒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移民树”,撑起一片新绿
·英子

在璧山,一走出家门,迎面便会撞见许多植物的“移民”:粗壮的银杏,苍老的香樟,叶茂的樱花……在璧山的公园,街道、公路两旁安家落户。起初或许水土不服,或许搬迁的伤筋动骨,树木开始泛黄、打蔫、落叶……可几年后,银杏挂果了,樟树枝繁叶茂,樱花烁烁……怒放的生命汇成璧山一道深绿的亮景。

不愿诉苦,每个人都有苦

七月七日,与作协的同志一道去青杠、璧泉街道了解山峡移民的生活状况。车行璧青路上,两旁一株株长势茂盛的植物“移民”,令人应接不暇。
来到青杠街道,看着一位位衣着朴素,面带笑容,还夹杂着外地口音的山峡移民,感觉分外亲切。我们采访对象是青杠街道的山峡移民代表曾明秀。初初第一面:五十多岁,皮肤白净,身体微微发福,一说一个笑,一说一个笑。从她红润的面色中压根读不出她曾有过的饱经风霜。
青杠街道办山峡移民办公室的彭主任介绍她时说:“曾明秀一生吃了很多苦,因丈夫好吃懒做,94年她便与丈夫离婚,自己带一双儿女,孤儿寡母生活了快二十年。她受的苦难虽然最多,但从来不向政府伸手,连低保这样的福利也没有享受…..”快人快语的她,听到彭主任说到这里,一口打断彭主任的话说:“我不愿诉苦,每个人都有苦。”一句话,道出了一位女人的贤淑,朴素和善解人意。当她话匣子打开后,一说便近三个小时:
曾明秀是重庆云阳县高阳镇人,2002年移居江津慈云镇。2009年,部分江津移民到青杠镇打工,觉得青杠镇工作好找,住房便宜,条件又好,曾明秀和100多户移民便到青杠买房,从此定居青杠。
曾明秀父母就她一个女儿,没有其他子女,家境贫穷,全靠她一人支撑整个家。由于负担重,只靠土地是无法养家糊口,她只得只身一人去广州打工。在打工几年里,她受尽磨难:自己差点被人贩子拐卖;儿子上学遭人欺负,学籍被人顶替;她没有技术,在厂里只得干重活累活,长期忘命地早出晚归干活挣钱,后来得了肩周炎,浮肿病等。97年,14岁的儿子见母亲在外奔波劳累,也不安心读书,带着妹妹,把学费当路费跑广州找母亲,途中路费被抢,人被挨打。不管多艰难,曾明秀教育儿子女儿说,“为人要本分,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失去道德的底线。”尽管儿子历经各种磨难,也没有向社会的坏青年学些不三不四的东西。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儿子孝顺勤奋,吃苦耐劳。1999年,才17岁的儿子便去学习焊接技术,他潜心专研,掌握一手过硬的焊接技术。然后到广州、天津等地打工,开始靠自己的劳力技术艰难地养家。直到2005年,劳务输出,儿子到日本打工三年,曾明秀的家境才有了好转。2009年,在青杠买房定居。到青杠后,曾明秀更是积极配合当地移民办的同志的工作。由于一百多户移民移居青杠,人地生疏,收入极低,不仅给当地财政增加了压力,也给政府工作添加了困难。个别移民缺乏安全感,为了自我保护,便自我封闭,形成移民团体,为一点小事,甚至一句话,便与当地居民发生纠纷,甚至打群架。曾明秀与移民办的同志一起做移民的工作,还自己做表率,摘掉山峡移民这个特殊的帽子,主动与当地居民相融。渐渐地,山峡移民与当地居民打成一片,不分彼此。
曾明秀常常对儿子女儿说:“我们家一直穷过来的,还有比我们更穷的。我们来青杠,已经给政府增添了麻烦,我们不能给他们添更多麻烦,我们要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低保证我们就不要办了。”儿子在母亲的影响下,自立自强,不断锤炼焊接技术。2010年回国后,在参加重庆市首届移民技能大赛中获得焊接组第一名,为璧山的山峡移民增了光,也为青杠人民添了彩。女儿在一家工厂上班,正积极准备入党,实现曾明秀想做一名共产党员的梦想。
采访结束已近中午12点了,在回来的路上,曾明秀爽朗的笑声似乎还在耳畔,她淡定从容的表情还历历在目。看着璧青路两旁移植的皂荚、榆钱、松柏等,早长出新绿。有人说他们有的就来自三峡库区。我不知道这些“移民树”是否真的来自三峡,但这些树在异乡异土,顶着风吹日晒仍静默地生长着、嫩绿着、茂盛着。
落叶无法归根,没得啥子
下午到璧泉街道采访,当在会议室里与几位山峡移民见面时,他们的平静、刚毅的神情让我由衷地又想起那些饱经沧桑的“移民”树。
璧泉街道新胜村六十多岁的山峡移民张原敬,当谈到高龄父母在搬迁时,不舍故土,不舍老乡,不舍老亲故戚时,眼里闪动着泪花。张原敬家原在万州高粱镇,当地的风俗是老人上了一定年纪,就要把寿棺准备好。当他回忆给老人打寿棺时,憨厚的笑着:由于自家开了一个医疗店,生意很好,家境在当地自然算条件好的。山里人做事就突个风光,突个闹热。在父母六十多岁时,张原敬便四处找上好的木料、上好的工匠,给两位老人各打了一口上好的寿棺。寿棺打好当天,还请乡里邻里,亲朋好友十多桌人喝酒庆贺。两位老人那天十分开心,觉得体体面面。当谈到要搬迁时,母亲死活不同意。父亲是村书记,年迈的父亲不仅要做乡村其他不愿搬迁的人的工作,还要说通母亲。母亲也明白。修山峡大坝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好事,就是心理过不了这个结。但为了山峡工程这个远远大于自己这点恩恩怨怨的大事,在搬迁的头一天,,父母又请来乡里邻居,含泪打掉了两口寿棺。随着斧头落下的一瞬,好多像父母这样眷恋故土的老人们,都横下了搬迁的决心。浩浩荡荡的搬迁队伍就从那一刻开始,长龙般在山路上蜿蜒。
现在在璧山新胜村,儿子又从操就业,开医疗店。由于搬迁时,药橱太重太多,太占地方,无法搬迁,也只得打柴烧了。到璧山后,又从新购买药橱,药柜。医疗店刚开张时,由于当地村民不了解儿子的行医的情况,生意很冷清,远远没有在万州时生意红火,但儿子媳妇没有抱怨过,如原来一样,诚心为病人着想,认真行医,渐渐地生意才有了好转。离开万州后,乡亲故里走动少了。刚离开时,山峡那里的亲戚家生孩子,过生日,办黑白喜事都互相通通电话,时间长了,电话也不再打了。就剩下过年过节赶回去聚一下。走动少了,通话也少了,渐渐地,亲戚就疏远了,只剩下留在故里那份抹不去的挂念。
电话里,老的亲戚一个个地走了。由于父母年迈,八十多岁了,都有病,老父母没法回去送一程,他们只得噙着泪花,反反复复叮嘱儿孙,回去多燃几支香烛,多烧几钱纸。再给老亲戚们多带些营养品和药回去。每次回去探亲,两位老人总是絮絮叨叨,有交代不完的事情。
搬迁到璧山的第三年,张原敬的老父亲因血管堵塞死亡。临死时,他拉着老伴的手说:“落叶无法归根,也没得啥子得。”昨年,张原敬老母亲也去世了。我不知道葬身异地的两位老人黄泉路上是否有遗憾,但张原敬老人谈到此事很平静。因为在老人眼里,修山峡大坝就是一件大善事。解决了好多城市、工厂的用电问题。他们只知道这个简单的大善事他们必须得做,非做不可。也许他们被葬在异地的山野,但他们灵魂却葬在故乡的山林。他们把山峡人朴素、厚德,坚强留在了一个新的地方。正是这一百多万如张原敬父母一样平实的山峡人,用他们一道道倔强的脊梁才铸成了今天宏伟的山峡大坝。

到哪里都要靠自己打拼
璧泉街道新胜村山峡移民吴少兵,年近42岁。少言语,目光坚毅,是一个运输公司的普通工人。给他交谈的过程中,言语里对当地村民和政府有着无尽的感激。他所在的新胜村,原来每户村民都帮扶了一家山峡移民户。移民搬迁过来时,早已错过插秧的季节。帮扶的人家便无报酬地给他们耙秧田,撒秧子,插秧子等,等着移民来了就只管用收割机收割。移民刚来,都面对缺柴少米等十分现实的问题。当地村民就把柴、菜、油盐等拿出来,不计回报地支助他们。当地村民和移民亲如一家。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上,遇到什么问题,移民局的同志也会热心帮助。刚到璧山,人生地不熟,加之技术不对口,找工作非常难。当把这些困难告诉移民办公室的同志后,他们便亲自带移民到各个企业找工作,还开展了移民就业技术培训。然后找了一些厂家,专门为移民召开了企业用人招聘会等,基本解决移民就业问题。吴少兵说:“不管当地村民怎样帮扶,政府怎样优待,要发家致富,最终要靠自己打拼,不能拿着移民这个特殊身份,享受特殊的待遇,好吃懒做,让政府养着,当地村民供着。”
于是,他和她老婆勤俭节约,到处打工挣钱。吴少兵先后到重庆玻璃厂、纸箱厂等上过班。经过几年的打拼,现在已经从原来在政府优惠购买的房子里搬迁到自己修建的新楼里。他的新楼共五层,自己留了两套房和楼下的门市自己用,其他房都卖了,准备投资承包一条公交线路的运输。吴少兵的女儿成绩很好,在璧山上完小学,初中后,由于成绩优异,两口子便把女儿送到重庆一所高中就读,希望女儿有更好的发展。
经过几年打拼,吴少兵从来璧山时,就只有一套政府优惠的几十平米的住房,几乎没有什么家具,到现在,他已经有宽敞的住房、门市,有了私家车,他还想与当地村民合伙经营一条公交线路的运输生意。最后他说:“现在,我完全忘记自己山峡移民的身份。我觉得自己就一位地道的璧山人。其实,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要随乡入俗,靠自己打拼,才能过上好日子。”

采访结束了,顶着夕阳的余辉行走在璧南河岸,看着两岸的“移民”树,有极少的枯萎了,只剩一截干枯的树桩,但大多树木长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我想着它们刚到璧山落户时,打着支架,挂着吊针。夏天,璧山气温高达40多度,晚上,绿化工人通宵达旦地给树施水,白天,忙着拔草施肥。我一直在想,这些“移民”树是靠怎样顽强的生命力才挺过一劫,受到怎样的悉心照料才长得这样茂密。就像顽强不屈的曾明秀、朴实厚道的张原敬一家、不断打拼的吴少兵,正是这些普通的山峡移民,铸就了山峡人的山峡魂,谱写着山峡移民工程瑰丽的诗篇。
移民的后代将不再是山峡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他们的记忆里,少了山的陡峭,路的崎岖,多了林立的高楼、优雅的公园,但他们永远割舍不了的是山峡魂。曾明秀的儿子能夺冠,张原敬的儿子成了当地有名的大夫,吴少兵的女儿也将学业有成…..
我喜欢汪峰的歌《怒放的生命》,今天这一群山峡人,他们怒放的生命似乎可掬,如一株株苍劲古老的“移民”树,在璧山的土地上依然绿茵冉冉。

移民张孝海
·张宗伦

张孝海原是云阳县高阳镇走马村6组村民。在那里,他当过村里的农电员,后又走出大山到广东东莞市打工十几年。其实,机电工、管理工、送货员、电焊工他都尝试过。钱虽然没挣多少,但是,他看清楚了钞票的走向。钱,总是流向勤于思考舍得付出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生意场上渐渐的变得老练起来。
从采访他的言谈中,我能明显地感觉到他对市场经济的理念十分熟悉。早在2002年,云阳县政府组织移民外迁,张孝海一家被安置到江津区李市镇,李市镇距江津167公里,不太适合一心想办企业张孝海。也许是他与江津无缘,没有在那里作过多的停留。经朋友介绍,2003年,他和家人辗转来到了青杠街道,这里,位于成渝高速路璧山下道口处,成渝高速公路、国道319线、渝隆路、津璧路等多条公路交汇于此,可谓南来北往,交通便利。
青杠街道是重庆主城的西大门,驱车到主城只需23分钟。从市区来,车出缙云山隧道,就看见绿树成荫,鲜花簇拥,鸟语花香。这里的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张孝海在青杠买房并把一家人安顿了下来。看到青杠街道良好的兴业环境和区位优势,使他萌生了加快创业的念头。
初来乍到的张孝海,对于青杠街道这块弹丸之地,深深感到人生地不熟。这时,他没有了适应社会的基本人脉关系。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自己过去经商办企业的各种社会资源,随着移民外迁,几乎全部丧失。现在所熟悉的和可用的资源,最多就只有这几百人的移民圈子。而且,移民中的较多人还不能称作社会资源。他也非常清楚,如果不努力扩展自己的社交圈,就谈不上更多的商机和更大的市场。
移民最大的损失是什么,从张孝海口中才知道,他们最大的损失,莫过于自己与亲情和故土的脱离,莫过于生产生活人脉资源的丢失。一个好汉三个帮,办企业要投入大量的钱,钱从哪里来,借?向移民借,他们都在移家兴业,哪来余钱可借?向当地人借,人家怕你还不起,或者不了解你、信不过你,借不到。贷款,没有相当的担保物,并且手续繁杂,费时又费事。还有办厂需要有厂房、车间、机器、原料、技术、人工等等,张孝海当时不敢再往下想。
怀揣发家致富梦的张孝海,从江津区李市镇辗转青杠街道,主要目的就是想在青杠创办企业。但是,到了青杠,又突然想到了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在人生地不熟的璧山创业,和当地人抢饭碗,政府会支持吗?这里的群众或同行会不会欺生?”这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曾经雄心勃勃、舍生忘死打工挣钱的张孝海,望着十多年积累的四十多万作为创业的本钱,居然无计可施。
张孝海过去自己一向是守信经商、诚实做人,在云阳县高阳镇远近闻名,要钱要物,几个电话也许就能解决。而现在他人在璧山,远水解不了近渴。他过去的为人,在青杠鲜为人知。张孝海辗转反侧,冥思苦想,只有把自己真正变成青杠居民,重新塑造形象,真正地把自己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中,才能伺机大展拳脚。
在青杠街道,像张孝海这样自迁的移民有500多人,加上自谋职业来到青杠的500多移民,上千人的移民规模加大了移民管理工作的难度。怎样才能让这些移民得到充分的发展,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成了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头等大事。解决移民生活、生产的困难纳入了街道党政的议事日程。领导们都明白,只有解决了移民生活、生产的困难,才能使留得住,逐步能致富。办事处决定,组织当地自迁移民代表,经过充分的分析论证,结合实际,实行自迁移民议事代表制度。这个制度十条二十五款,规定了移民代表的条件和产生办法,明确了街道办事处与移民代表会的关系,规范了他们的权利、义务、任期、职责,从2009年4月起实行。
自迁移民议事代表制度的建立,让政府和移民消除困惑,豁然开朗。像纽带,也像桥梁,实现了党委、政府和移民、当地人的信息互通。使移民眼前一亮,真正看到了自己新生活的大家庭,也使当地人更加深了对移民了解;不但看到了移民的今天,而且知道了移民的昨天和前天。
通过党工委、办事处、移民议事代表和广大移民的共同努力,移民的生产生活朝着更加民主和谐的方向迈进。张孝海创业的各种想法、困难和问题都通过这个通道传到了街道办事处,传达到了社区办公室;街道办事处的主张和社区领导的意图得到了移民、也得到了张孝海的理解和认同。2004年初,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张孝海把目光锁定到了投资少、见效快的皮具加工行业。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先到当地一家皮具加工企业打了三个月的工,搞清楚了皮具加工的各项生产流程,为自己创办企业取得了“真经”,他终于办起了属于自己的家庭式企业——富意皮具加工厂。
办厂初期,企业采取的是家庭式管理。张孝海一人身兼数职,既是师傅,又是技术员,还负责厂长式的管理。为了节约成本,张孝海每次到重庆或者周边城市考察市场,为了省钱,带着干粮、水壶出差,乘车不走高速路,住宿在最低档次的旅馆、招待所。就这样,通过张孝海及全家的艰苦努力,从2004年到2005年,他厂里的经营状况也只能用勉勉强强来形容,只有30万的年产值。用张孝海的话说,就是比打工稍微好一点。
2005年,青杠街道成立了移民办。通过移民议事代表会议调查摸底,青杠移民办很快掌握了张孝海和当地移民的情况,移民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成为移民办工作人员最为上心的事。张孝海的企业也成为移民办重点扶持的对象之一,从那时起,张孝海和其他移民一样,开始和移民办的工作人员打起了交道,通过移民办,张孝海他们的社交圈越来越宽,到现在,除了乡音未改,他们已经相当成功的融入了当地社会。“多亏了街道办事处,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的企业才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在移民办彭主任的办公室,张孝海反复说着这句话。
考虑到张孝海的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量需求较大,移民办多次与移民议事代表、其他镇街、临近区县的移民机构联系,多渠道引进工人。街道移民办还及时协助张孝海对新员工进行技能培训,移民办的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张孝海的企业,不但带去了政府的专项补贴20万元,还悉心帮助张孝海建立规范的长效管理机制,为企业发展提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
厂房一直是张孝海扩大企业规模的制约瓶颈。租用的门面很不稳定。生意刚有了起色,房东就要求增加租金。张孝海做梦都想自己修建一幢厂房,可资金十分有限。就在张孝海为融资贷款左右为难的时候,街道移民办彭主任专程找到他,愿意为他跑担保贷款的事宜。就这样,张孝海成功用40万元资金贷款修建了价值100万元的厂房,到2008年,张孝海的企业产值翻了一番。
移民议事代表制度,对于处理城镇移民的低保问题,化解移民集访矛盾,都起到重要作用。这个制度,使移民感觉到自己不是一群孤独行走的游子,而是党委、政府和当地人共同的牵挂。2006年9月,璧山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移民安稳致富的决定》,制定了有关优惠政策帮助移民发家致富,极大地激励了广大移民立足产业、发展生产的热情。截止2012年,全县移民共计发展规模以上养殖大户180户,其中,种养殖大户27户,由县财政累计补助资金100万余元。
几年来,县移民局不懈地组织移民参加各项劳动技能培训,移民就业观念逐步转变、就业能力逐步提高、就业范围逐步扩大、就业效果逐步显现。移民的皮具厂、木材加工厂、葡萄园、养鸡场、养鱼塘、超市、农家乐、小卖部等应有尽有。初步统计,全县移民劳动力数量为3327人,就业移民总数已达3059人,就业率为91.948%。在农村移民中,涌现出了一批发展企业、种养殖业和商业而增收致富的带头人。城镇移民中,也涌现出了一批自主创业的小老板。
就这样,“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化为了众志成城的伟大行动。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通过移民议事代表制度上下左右联系协调,张孝海的企业,越办越红火了。2012年,张孝海和当地两家皮具加工老板合资,把企业扩大到了厂房2500平方米、工人200余人的规模。如今,张孝海的皮具加工厂年产值已达两千多万,张孝海也真正成为了当地移民致富的典型。

最美移民妈妈
刘继勇

见到曾大姐本人之前,采风小组在来凤移民办,听到了负责人介绍曾大姐的情况,他口中滔滔不绝地吐出许多故事后,让我想见曾大姐本人的想法愈来愈强烈。最后,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曾大姐和我们在镇移民办见面了。
大众身高、微胖、五十多岁的年纪、留着中老年女性特有的短发,十分普通的形象,如果在大街上碰到,她没有任何与众不同。但就是这样普通的一位中年妇女,拥有许多优秀的品质和中国传统女性的坚韧,同时她是一位合格的好妈妈。
刚来那年,为了安置和补偿问题,她和其他移民多次到政府移民办“闹事”,据说最大的一次还发生了流血事件。初到一个新地方,文化和生活习惯突然改变,不信任,难融合在所难免。加之初期还有当地人的“排挤”,自然对当地政府和居民充满了自我保护和敌对情绪,一些小事便会引发冲突。因移民保护政策,当地人给他们取名“三峡熊猫”,极大地伤害了移民的自尊。为这事,曾大姐的儿子因不服气反被一帮本地人打了,找到当地派出所,并未完全按照她们希望的方式解决,又加深了移民对当地政府的不信任。
由于政府不断协调双方的关系,也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民和当地居民增加了往来,竟渐渐地融合了,信任感逐渐加强,邻里关系大为改善。为了沟通方便,曾大姐被推选成移民代表,“帮助移民们向政府争取利益,同时也信任政府,帮助政府处理移民纠纷。”这是曾大姐这几年所做的工作,她不停穿梭于移民与政府之间,搭起了移民与政府间的一道桥梁,同时取得了移民和政府信任。
然而曾大姐是一个非常自强且明事理的人,虽然离异多年,生活艰苦,却从来没有因自己的原因到政府去诉过一次苦,或多争取一点补贴,而是倔强地依靠勤劳的双手去改善自家的生活。
在相互的寒暄几句之后,我们进入了采风的主题。曾大姐和蔼直爽,说话间充满爽朗的笑声,但说到伤心处,还是会泛起晶莹的泪光。于是在这样的循环中娓娓道来了她和她孩子的故事……
曾大姐之前所在的云阳高阳镇,山多田少,土地贫瘠,主产土豆与红薯,连玉米都得看天说话,遇上干旱直接就让地里的玉米变成柴火。为了生计,丈夫去了南方广东打工,想挣点钱来养家。那时他们的孩子尚小,曾大姐深知家中没有父亲对孩子成长不利,但为了能有钱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她忍受了一切痛苦和挑战,以一个妇女柔软的肩膀挑起全家的农活及家务,撑起了这个家。
她受的苦自不必说,然而更大的打击接踵而至。自丈夫到了那个花花世界后,忘记了自己姓啥名啥,忘记了自己的老婆和孩子,更忘记了责任。据说他不久就和另外一个打工女混到了一起。
曾大姐在家盼啊盼,一月、二月、三月,半年过去了,一年、二年又过去了……丈夫还是没有寄回一分钱来。家庭巨大的开支,只能靠她一点点地从牙缝里抠。在对丈夫的彻底失望后,她做出了人生有史以来最艰难的决定—离婚。
再也没有了对任何人的指望,离婚后的她独自扛起了家庭的重担。生活的苦难并未就此击败她,反而让她变得更加坚强。在家干又了一年农活后,入不敷出,想到孩子的未来,她决定孤身外出打工。
把孩子安置好后,她也加入当年浩浩荡荡的南下打工潮流中。没有文凭,也没有技术,这个农村女人和大多数农民工一样,进入了工厂的流水线,日复一日从事简单重复的机械动作。这样的工作收入很低,她不敢乱花一分钱,她必须为儿子和家里的老人考虑。
然而打工的生活也充满了辛酸。人在异乡,对来自家乡的老乡自然会有一种特别的亲切和信任感。然而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曾大姐就遇到这样一位老乡,看曾大姐是离婚之人,以为孤儿寡母好欺负,遂动起了歪脑筋,准备将她卖给一个外地人当媳妇,从中赚取一些好处费。然后这社会还是好人多,另一个老乡发现了这一阴谋,连夜带着她逃离了那个地方。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人们对八卦新闻有着亘古不变的热情,曾大姐的事情也很快传到了老家,传到了儿子的耳朵里。作为儿子心中唯一的依靠,儿子迫切希望见到母亲,以证明她的安全。当时正值即将开学的日子,儿子手里已经拿到了新学期的学费,刚强的儿子伙同几个父母在外打工的小伙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远赴广东寻找妈妈。从未出过远门的孩子,能做出这样巨大的决定,心里一定是蕴藏了很大的决心。
经历了几天几夜的长途汽车,孩子们战胜了恐惧,也克服了对大城市线路不熟和语言不通的系列困难后,衣服脏兮兮、头发乱蓬蓬,身上散发出一股臭烘烘味道的几个“小乞丐”到了曾大姐所在工厂的保安室门口,当保安正准备驱赶他们之际,曾大姐的小孩鼓起勇气叫了起来:“我要找妈妈。”保安人员经过一阵询问,最后确认这个小男孩的妈妈确实在他们厂里,保安叫来了曾大姐。
见到儿子后,曾大姐又喜又怕,喜的是小小的孩子竟然能独自从千里之外的家乡,跑到这遥远而陌生的陌生城市中找到自己,母子心连心啊。但怕的千里迢迢,中间要经历的磨难和危险不可预知,这万一……曾大姐忍不住狠狠地打起了刚刚见面的儿子,儿子只是一个劲地哭着喊妈妈,谁能知道这位妈妈的心,此刻比孩子更疼。这才想起眼前这个脏兮兮的儿子需要洗澡、换衣服、吃饭……在打理好这一切后,曾大姐再也忍不住心中的酸楚,复杂的心情一下子用眼泪表达了出来… …
儿子表示不想读书了,他一心要待在妈妈身边,保护妈妈,并提出要留下来打工,怎样劝说都没用。由于儿子还小,属童工,没人敢录用,而自己要带着孩子继续打工也根本无法承担母子俩共同的生活费。无奈曾大姐只好带着孩子回到老家,让孩子完成未尽的学业。
很快儿子初中毕业了,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确实不足以支撑他继续上学。所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懂事的他便随着亲戚外出打工学习电焊技术了。孩子特别刻苦,也比别人更加用功,很快,他练就了一身过硬的焊接本领。
当他的家乡因为支持三峡工程建设需要搬迁时,曾大姐的孩子终于回到她身边一起来到璧山这里的新家。在璧山,她那个优秀的儿子在重庆市移民局组织的职业技能大赛中,凭着精湛的技术和出色的表现,获得了电焊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受到了移民局领导及县领导的表扬和接见。
在政府对移民就业工作的指导和帮扶下,在专业技术上有着过硬本领的曾大姐优秀的儿子,很快被劳务输出到日本工作,大大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条件。劳务输出期满后,儿子回国后很快结了婚,在外地谋求了一份收入相当不错的工作,小两口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曾大姐说这个时候,脸上露出了作为母亲无比的自豪感。
如今的曾大姐,家里的物质生活不断提升,精神世界也丰富多彩。她那移民代表的身份,得到了移民们和当地政府领导的信任。她不偏不倚的工作作风,不断地为双方的利益协调着,她得到了大家共同的尊重,同时也丰富着她的个人生活。从她微笑的脸上,我们读出了她的幸福与满足,之前所经历的一切痛苦与煎熬都已烟消云散。

走在璧山
钟吉鹏

秋天总是引人畅想,让我既惊又喜,去璧山参加三峡移民采风,我是被特邀的。对移民这个特殊群体生活的深入体念,是一份牵挂,一份关爱,盈溢着浓烈的情感。是因我在任万州移民局长期间,心与移民相连,与万州25万多名三峡移民一起,走在命运迁徙途中。在万州农村4000多人外迁璧山安置的复杂过程中,我这个三峡移民的“娘家人”,有幸与璧山干部群众同甘共苦,水乳交融,圆满完成任务,结下了深厚情谊,成为璧山人的亲密朋友。直到现在,我对璧山依然情有独钟,对移民也是牵肠挂肚。我思念移民,思念璧山朋友,前几年写了报告文学《移民璧山情满江》,发表在《璧山文艺》刊物上。
我想去璧山,却又背负一摞歉疚——不少的移民朋友们,可能至今还在诅咒我这个狠心的移民局长,当年巧舌如簧,千方百计把他们“嫁”到了璧山,使他们疏离了亲情,泣别了乡音乡地和茂密的橘林,远离了长江的涛声和夏夜的渔火。有幸与重庆文学界的傅天琳、万龙生、黄兴邦、范明、张华等知名作家诗人同去璧山,愉悦中带了些许惶恐,也滋长了几分意得自满。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万州移民们在璧山新家生活快八年了。时过境迁,由江而湖,那场波澜壮阔的伟大“事件”已渐行渐远,参与者们的万丈豪情、搬迁者们的千般思念随风消减,百万移民晶莹的泪水、汗水和血水,与三峡平湖每年175米蓄水起落,奔流大海,长入一个圆梦民族的脊髓。三峡移民文化独显魅力,三峡移民精神花朵娇艳,在璧山,在平湖,在山城,与蜿蜒的长江共荣,与辽阔的神州齐美。移民安稳中,文学进行时,诗人作家们没有忘记,命运的迁徙者们没有忘记,历史不会忘记。
天高云淡,硕果飘香。面包车从市里出发,很快钻出中梁山隧道,入境璧山。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葱茏的原野,宽阔的柏油公路,林立的商住楼,鳞次栉比的厂房,一派生机,气象万千。我想,已经成为璧山人的三峡移民朋友们,此时一定忙碌在车间、田园、商店、学校,劳动着,创造着;一定休闲在鱼塘、茶楼、门球场、健身房、公园,享受着憧憬着……好啊,璧山日新月异,移民安居乐业。璧山大地,这位多情的母亲,总是默默无闻的护佑着他的儿女们。
车进河边镇。镇政府机关楼鸦雀无声,院坝一角的那棵黄桷树和我熟悉,是多次见过面的老朋友。当年,它见证了两地移民干部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场面,感受了同心携手为移民的许多情与事,接待过来河边镇安家落户的万州溪口乡300多名三峡农村移民,之后,又和移民们同呼吸,共命运,守望着河边这个美丽的家园。现在,我的这位老朋友更加青春焕发,杆壮叶茂,头顶蓝天,扎根璧山大地,充满活力;朋友又相见了,它含情脉脉,拂动微风,笑脸迓迎。
江边——河边,一衣带水,情如兄弟。天意,缘分!镇会议室春意融融,宾主握手言欢。被邀请的三峡移民代表们还记得我,大方地与我们围座会议桌边,很随和,很亲热。座谈会没有正规议程,像朋友亲戚说家常、摆龙门阵一样进行。傅应明(县作协副主席)的主持辞饱含深情,周厚勇(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介绍与会者幽默风趣,欧文礼(县农委主任、县作家协会副主席)说移民事如数家珍,张宗伦(县作协主席)老沉持重,稳坐“钓鱼台”,李副镇长和移民办赵主任与移民们朝夕相处,成竹在胸,移民代表们,直说璧山好,领导好,邻居好,环境好,日子好过,只字不提那些过往的辛酸,继续彰显着“舍去小家为大家”的高尚品性,充满逐步走向致富的勇气和信心,此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慰藉。
何建国
“你为啥子蓄着个鸡公头型哇?”作家们好奇,对那位还在察言观色的年轻人发问,正题由此引开。被点了将,30多岁的何建国不得不“如实招来”,上身那件红色短袖衫,把他那张机智的脸映衬得绯红。他说,我的小名叫“树儿”,2006年4月22日,我们一家老小七口,从万州溪口乡正式移民搬迁到这里。几年过去了,我们已经在新家扎了根,成了真正的璧山人。回想起来,吃了许多苦,摸了许多黑巷子,终究还是挺过来了。对比起来,我感觉还是璧山强啊。在老家,出门就是石谷子小路,上坡要拖,下坡用梭;现在,宽敞的水泥公路从我新家屋边过,直通县城,距离8公里,出行确实方便了;搬来璧山前,我80多岁的奶奶只能坐在院子的凳上天天看看长江,现在90多岁的奶奶经常出门赶场,看热闹。刚到璧山那两年,家里仍然困难,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父母亲是近亲结婚,身体不好,我的孩子太小,家里靠妻子操持,我是家里唯一的年轻男人,仍然搞老本行——经营乡村文化娱乐活动挣钱养家湖口,日子过得不轻松。幸亏,邻居对我们真是太好了,很多时候,菜、粮都是他们接济的,过年过节还给我家送肉送蛋,真是比亲戚还亲啦。我从小喜欢唱歌跳舞,进入社会后,在老家组织过一个乐队,村周四邻有红白喜事,我们就约上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去搞文化娱乐节目表演,混顿饭吃,找几个零用钱,补贴点家用。后来,业务慢慢熟悉了,交际广了,有点小名气了,我就以此为主业,靠经营乡村文化养家。我们住在长江边,被母亲一生下来就决定了要成为移民,一醒事就晓得三峡工程建设要移民搬迁是早晚的事,这是国家的大事,不管你愿不愿意,都要服从。人挪活;只要不残不病,不偷懒,在哪里都不会被饿死,冻死。到璧山后,我的业务重新起步,拉关系,找市场。各级领导鼓励我,给了我实在太多的关照和帮助。我的启动资金不够,县里动用县委书记丁洪的“书记基金”1万元为我购买音箱设备,救了我的急;县文化馆的老师们指点我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电视台的老师们帮我提高知名度,让我有业务做。
“他蓄那个鸡公头,是有故事的。”傅应明插话,说何建国现在是璧山小有名气的人物,这几年他的业务在竞争环境中发展,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了自己的“婚庆公司”和“三峡演艺公司”。他自己不好意思给大家说,我来帮他说嘛——他已参加了璧山县好几届“春节联欢晚会”演出,获得过重庆市小品大赛三等奖,在苏州举办的全国曲艺大赛奖,重庆市乡村文化调演奖,璧山县创演的世界非物质文化节目——《薅秧歌》,他担当主唱,演得十分出色,一直唱到了北京。这是我们璧山的骄傲啊。
何建国被表扬得有些热血沸腾,抢着大声说“中央4台的节目我都上过的”。大家鼓掌喝彩,齐声要他唱《薅秧歌》。为了表达鼓励的难却之情,他欣然放开歌喉,唱起了韵调悠扬的“薅秧歌”——“对面妹儿生得娇……”。“好!好!”又是一阵喝彩。受了很深感动的“盾之王”公司周总接过话题,衷心建议建国抓住国家文化建设的好时机,进一步精湛业务,提高知名度,表示要积极支持他的发展,帮助介绍些业务,今后自己的企业搞文娱活动,就请三峡演艺公司去。他俩立即相互交换了手机号码,结成帮扶对子。
又一次沐浴了阳光雨露的何建国恰遇眼下业务低迷,此时如鱼得水,兴奋地对大家说“我留着这个鸡公头型,就是想让观众和帮过我的好人们能够记住我这个来自三峡的男性移民”。说话具有高含金量的黄兴邦老师微笑着,说“他的头型,像希腊太阳神阿波罗的头型”。
老谭
坐在会议桌边的另一个人,和大家见面后就一直不说话,不喝水,不抽烟,一脸愁容,满腔心事,只是听着。他叫谭祥林,壮年,高个,标准的男子汉,是今天到会的三峡移民代表之一,从万州溪口乡搬迁到河边镇铁石村的。
镇移民办赵主任介绍说,老谭过来后,很快从埋怨情绪中走出来,酬资办起养鸡场,拼死拼活的干,前几年赚了点钱,日子过得不错。后来,由于邻居们说鸡粪很臭,污染了环境,于是他就转行搞了木工板加工厂。当他加工厂的生产经营刚刚有了起色,准备大干一场时,却遇了麻烦。老谭是个好心人,让本村一个男村民到厂里打工。这个人仅仅只上了一天班,第二天却突然住进了医院,说在木材加工厂上班时眼睛受了伤,因此动了手术,通知老谭去医院支付医疗费。十分诧异的老谭还是买了东西去医院看望,并忍气付了医疗费。之后,上诉者眼睛出现了严重问题,给老谭出示了“医疗鉴定书”要求赔付工伤医疗费。经过了解,那村民原来就患着白内障。老谭认为不应定为工伤,并想通过协商适当给予点补偿了结此事,可没想到,对方不义,告上了法庭。老谭郁闷,感到冤枉,向有关部门和领导反应此事,得到同情,很多人帮助协调,但对方还是寸步不让。无奈,被迫应诉的老谭疲于奔命,又遇木工板产品市场不好,因而焦头烂额。前不久,法院做出一审判决老谭败诉。老谭不服,提出上诉,近期又要开庭再审。老谭很是纠结。县信访办、县农委(兼管全县移民工作)、我们镇里都知情,做了很多工作,还没调解好,还在继续做工作,争取取得一个双方满意的结果。
老李
“老李,你们家多少亩葡萄,今年收了多少斤,价格卖得咋样,赚了多少钱?”欧文礼是县农委主任,这些话问到了点子上。移民代表李东听到问话,受宠若惊,赶忙说,十亩,品种有“夏黑”、“玫瑰”、“巨风”,去年卖50元一斤,收入还可以。今年歇树,没结多少果,收入不多。欧主任立即接过话题说,好,种植面积不要图多,多了容易粗放,效益差,不划算,事倍功半,费力费神。要注重品牌的培养,产品品质要好,要精,每亩产量最好控制在1500斤至2000斤。他掰着指头帮李东算起账来:你家的10亩葡萄,正常年景,价格合适,一年赚10万块钱,没大问题。他愿意牵线搭桥,让李东到本县的七塘镇去见识见识种葡萄、管葡萄、卖葡萄的经验,多了解些把握市场的方法,成为多面手,尽快发家致富。李东是个精明人,家里还办有一个养鸡场,目前存栏九千只,是定单给广西桂林“大发”公司喂养的。一年售出成熟鸡三批,毛收入约6万,出开成本,可以收入约4万块钱。李东被说得有点情不自禁,对当地政府给予的关照支持感激不尽。
欧文礼说,到目前,璧山全县年产肉鸡三千万只,占全重庆市年产肉鸡总量的1/3,不断地满足着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来到璧山的三峡移民中,有不少成为养鸡大户,大多都有不错的经济收入,很大一部分移民已经跨入安稳致富的行列。包扩李东在内的许多三峡移民,为自己、为璧山、为重庆市场和广大消费者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我们为他们感到自豪。时间过得太快。合着三峡移民们的喜与忧,作家们的思与言,官员们的意与情,座谈会告一段落。作家们提出到移民家里看看,眼见为实。何建国自告奋勇,生怕同来的老乡们抢了这个机会,真诚地说,到我屋去,离这儿不远,我家还有去年庆贺奶奶满90岁生日时泡的葡萄酒,请你们这些贵客去尝尝。
参观
我们下车拐了个小弯走入建国家院坝。公路边,房子两楼一底,单家独院,是在当年移民过来前买的旧房基础上改建装修的,还算漂亮。砖砌围墙,成荫的绿树也是搬过来那年栽的,柏树,梧桐,黄桷,柚子和红橘是离开老家时和土一起带到新家的,现在都有米碗口粗了,热天帮助主人挡太阳,冷天帮助遮风雨,果树已经开花结果。他告诉我们说,房屋宽敞,晚上清静,空气新鲜,住着舒心。爷爷在世时,经常和奶奶在冬天爬上天楼晒太阳,看风景,很快活。他的父母、妻子看到我们进了他们院子,忙着端出凳子请坐。建国的三岁儿子像一只欢快的鸟儿,在二楼的窗口叫喊着爸爸;四代同堂,幸福,我们羡慕不已。屋边那个大棚里,浇铸一个很宽的水泥舞台,堆满乐队使用的器具。建国说,奶奶去年办生日酒时,自己的乐队为奶奶和客人们专场演出节目,搞了一天,热闹惨啦。旁边用铁链系着一条躯体高大、性情凶猛的看家黑色狼狗,见到人们的到来,淡淡地叫了两声,表示了对主人的忠诚,履行了职责,懒懒地蹲在棚口,深深地望着客人和主人一家老小,分享着天伦之乐。
建国领着我们转悠,看客厅,看厨房,看家具,看乐器,然后在屋后上了一坡台阶,进入他家的菜园地。掰了苞谷的秸秆堆在地边,苕藤纵横交错,爬满土垄,把丰收的喜悦藏在地里。建国站在那棵高过头顶的柚子树下,伸手摘着黄橙橙的柚子,要我们每人带走一个。在我们强制劝助时,他已经摘下三个抱在怀里,一定要大家尝尝这棵从老家带来的树苗长出的果子味道。
站在菜园地中央,特别引我们肃穆的,是那座修建结实的坟墓。建国说,那里安葬着去年走了的爷爷何茂华。当年移民搬迁时,已经年过八旬的老人家知道自己这把老骨头,不能和祖人们的安息在一起了,有些感伤,可他没有为难那些来家里做思想工作的人,和奶奶一起带上了我们为他俩准备好的寿衣,坐了大半天的车,与相亲们一同来了璧山,安家河边镇。他教育我们既要勤俭持家,又要想到大家,国家,尽量不给政府添麻烦。刚来新家时,家里经济不宽裕,爷爷和奶奶主动减少家里的经济开支,不乱花一分钱,生活上没苛刻要求,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帮助我们带孩子,喂鸡养猪,与我们度过了生活环境不适应的各种困难。他走得很安祥,没有受什么痛苦。我们把他安葬在这里,离家近,是想让他继续和我们一起过幸福的日子,天天看着我们一家老小平平安安,快快活活。爷爷带头在这里安息,今后,我们和后代都要在这儿落叶归根。这儿的主人今后都行姓何啊。
这儿啥都好,一点遗憾是不能天天看到长江的船。离开他家时,建国对我们说。他和家人留我们吃午饭,喝他家酿的葡萄酒。因有安排,我们婉言谢绝,说后会有期。吃午饭时,大家不约而同谈起三峡移民的事。坐在我右手边的镇党委书记肖世中深有体会的说,做移民工作,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关键是将他们和本地群众一样对待,以心换心,真诚帮助,多办实事。
同桌的赵主任接过话头说,移民们说肖书记是个好人,好领导,像自家人那样关心移民的事。饭后我了解到,肖书记铭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古训,到河边镇上任后,面对着复杂的移民工作矛盾,依靠勇气和智慧迎难而进,很快走访了安置在镇里的三峡移民们,了解到他们在生活、生产、就业等方面的一些情况后,立即召开会议,对下稳民心,向上提建议,要政策,办实事,为三峡移民们解决了许多困难,传为佳话。事后我和肖书记谈及此事,他说安民为天啦,脸上露出宽慰的笑容。
璧山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三峡移民们正走在璧山,走向富裕。我期待有更多颗善良的心与移民贴得更近,有更多双爱抚的手与移民握得更紧,一起加油,鼓劲,去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去迎接一个又一个艳阳天的莅临。我衷心祝福:建国,好运!祥林,雄起!李东,加油!朋友,保重!

璧山作协关于来凤中学三峡移民学生
问卷调查情况汇总

时间:2013年10月下旬
地点:来凤中学
问卷主持:璧山县作协会员何春先 张鉴
调查对象:来凤中学高一三位移民学生:江秋蓉 扶宏琳 崔澜豹
调查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三峡移民学生在璧山县的生活状况,了解他们在来凤中学学习生活的情况。想通过问卷调查的点点滴滴,反映移民学生在我县真实的学习状态和思想状况。


前言:同学们好。我们是璧山县作协会员,今天我们代表璧山县作协对你们从三峡移民来的学生进行简单的问卷调查,了解你们在璧山县的生活状况,了解你们来到来凤中学就读的情况。通过这样的问卷调查,我们想了解你们移民后的真实生活状态,希望能助你们一臂之力,切实解决你们移民到这里的具体问题,也祝愿你们能在璧山开心地学习、生活!

1.同学好,你是来凤中学哪个年级哪个班级的学生?来这里读书之前,你曾经在三峡库区哪所学校就读?

答卷情况:三位学生都是来凤中学高一的学生。他们来之前,崔澜豹同学在万州区新乡小学读书,扶宏琳同学在三峡库区某县白龙小学就读过。江秋蓉同学在三峡库区某县长坪小学就读过。

2.你是哪一年来璧山来凤中学就读的?你是否习惯这里的生活?

答卷情况:这三位同学都是今年到来凤中学读书的,她们在问卷中都说已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崔澜豹同学还说他们全家是2006年移民到璧山县的,到璧山已有六七年了。


3.和以前的学校相比,现在你就读的来凤中学教学条件好一些,还是原来的学校?

答卷情况:江秋蓉同学认为现在来凤中学的教学条件比原来的学校更好,扶宏琳同学认为来凤中学教学条件和她以前就读的学校差不多。崔澜豹同学认为这里的教学条件好一些,不过寝室的条件要差点。


4.老家留给你最温暖的记忆是什么?从你内心来说,你愿意移民到这里来吗?
答卷情况:江秋蓉同学说老家留给她最温暖的记忆是在江边游玩看风景。她本人还是愿意移民到这里来学习生活。扶宏琳说也愿意移民到这里来读书,最难忘的是一大家族的人一起过年,现在却各自分开了。崔澜豹同学说最难忘老家江边轮船的号鸣声和水声,不太愿意离开老家,到陌生的地方生活。


5.璧山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是否喜欢璧山这片地方?你感觉到周围的人欢迎你们移民到这里吗?

答卷情况:江秋蓉同学说璧山给她最深的印象是热闹的街道、热情的人民,不断前进的乐土。她非常喜欢璧山,当她和全家移民到这里,周围的人都很欢迎。扶宏琳同学说璧山很繁华,她也喜欢璧山。不太清楚周围的人是否欢迎她们移民这里,平时没有留意。崔澜豹同学说不太喜欢璧山,感觉环境还不太好。不过周围的人还是欢迎他们这些移民来这里生活。

6.你适应现在的学校吗?在这里是否感受到老师同学对你们的关心?在这里,你是否有孤立感,感觉无法和这里的学生和老师,融入到一块?

答卷情况:三位同学都说能感受到这里的学生和老师对他们的关心,没有孤立感,他们与同学老师都能融洽相处。

7.学校有没有专门照顾移民学生的特殊政策?如你家庭有困难,你的困难补助申请是否得到落实?

答卷情况:三位同学都说学校目前还没有专门照顾移民学生的特殊政策。江秋蓉和崔澜豹同学说困难申请补助得到了落实。扶宏琳同学和说她申请的困难补助没有得到批准。

8.你家现在住在璧山县哪个镇哪个村社?你家现在的住房是政府修的,还是自家建的?或是自家买的,政府是否给予一定补贴?

答卷情况:崔澜豹同学说他们全家目前住在璧山县大兴镇均田村,他家的住房是政府修建的。有适当补贴。江秋蓉同学说她家住在璧山县正兴镇沙榜村一组,她家的房子也是政府修建的,也有一定补贴。扶宏琳同学说她家住在青杠镇,是借钱买的,政府有一定补贴,但很少。


9。你家现在的经济情况和移民前比,是否有好转?你家离现在就读的学校是否近,来这里读书交通是否方便?

答卷情况:江秋蓉说现在家里经济情况跟移民前比,得到一些改善,学校离家较近,交通方便。扶宏琳同学说她家经济情况跟移民前比,没有好转,反而变得更困难。她现在的家离学校不是很近,要坐车回家,但公交车太拥挤。崔澜豹同学说移民后,自己家的经济情况也没有较大的好转,离家不算太近,坐车不太方便。

10.目前在学校或者家里,你还有哪些困难?你期望在学习或生活的哪些方面还能得到改善?

答卷情况:江秋蓉说家中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希望能够减免学费。扶宏琳同学说家里经济还是有些困难,学习和生活情况都还将就。崔澜豹同学说家里资金较少,学费比较贵,希望能减免学杂费等。

11.来凤中学,或者璧山还有哪些需要建设和改善的?你有好的建议和措施吗?
答卷情况:崔澜豹同学说璧山在水质方面还需要改善,减少对水的污染,特别是农村。江秋蓉说璧山已建得很好了,没有建议。扶宏琳同学说对璧山还不太熟悉,暂时提不出什么好的建议。


12.你对未来充满希望吗?你希望能考上什么样的大学?将来,是否愿意回璧山就业、生活?
答卷情况:江秋蓉同学说自己对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想考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大学,认真努力去完成自己的梦想,将来还是愿意回到璧山就业、生活。扶宏琳同学也说对未来很有希望,希望能考上一所自己向往的大学,将来愿意回璧就业生活。崔澜豹同学说对未来充满希望,想考上一所师范大学,不过不太愿意回璧山来。

13、你觉得,你是在原来的老家读书,发展前途更大,还是来到这里,将来的发展前途更大?
答卷情况:江秋蓉同学和扶宏琳同学都说将来有可能,更愿意回璧山发展,感觉这里发展前景更好。崔澜豹同学说感觉回老家去发展更好。

14.为三峡移民中的一员,你们为国家作了很大贡献。你如何认识移民的意义?离乡背井来到璧山,你是否愿意把璧山当作你的第二个故乡?
答卷情况:扶宏琳同学说虽然背井离乡来到了璧山,但这是为了使我们中华民族变得更加繁荣,使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强大起来。江秋蓉同学说,移民就是要为祖国的建设作贡献,也愿意把璧山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崔澜豹同学说移民就是移动的人民。不太愿意把璧山当作第二故乡,因为将来想回老家去。

15.你热爱文学吗?将来是否想当一个作家?这段移民生活,你是否愿意写入你的作品之中?

答卷情况:江秋蓉同学和扶宏琳都说她们也比较热爱文学,若有机会当个作家也是不错的,也很乐意将这段移民生活写进自己的作品里。崔澜豹同学说自己也热爱文学,也想过当一位作家,但这梦想可能不会实现,也不太可能把这段移民生活写进自己的作品中。

结语: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我们从某些侧面也了解了移民学生真实的生活状况和思想状态。他们都能在移民生活中,迅速融入这里的生活,也感受到璧山人民对他们的热情欢迎,也比较喜欢这里的生活环境。调查的三位同学,有两位明确表示愿意把璧山当作她们的第二故乡,也愿意将来回璧山就业、生活。也有一位学生仍然很怀念老家,割舍不了老家的那份浓厚情感。只是,他们仍感觉目前家中的经济状况并不是太好,仍然有一些困难,也渴望能减免学杂费,得到一些更为切实的帮助。特别是崔澜豹同学,对璧山农村的水质问题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减少农村的污染,这些可贵的少年之心,让我们看到移民学生对自己目前所生活的环境,一是充满热爱,二是同样充满期待。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同样注意到,一些移民学生的困难补助申请得到了批准,也有移民学生困难补助申请没有得到批准。这里也更迫切地盼望相关部门,给予移民学生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以使有困难的移民学生,能更加顺利地完成学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9921.html

更多阅读

会声会影制作长横幅图片全屏平移展示效果实例 会声会影作品展示

网友提问:我用相机拍的全景,就是很长的一张照片(6:1),放到会声会影里,只有细细长长的一条,上下两片黑,很难看。请问怎么才能把照片放大到整个画面,然后让它慢慢向一侧移过去,来看全景,同时也是全屏显示,而不是整张全景照显示在一帧上,弄得画面的上

2014.01.19五月风画室手抄报班学生作品展示! 手抄报展示

版式练习的两节课已经结束,今天是成品手抄报的课程练习。在版式练习的课程中,只让小朋友设计了手抄报页面,并未写字完善。因为课上时间有限,所以课堂上只完成部分内容,其余带回家里完成。但是从带回的作业反馈出一些细节问题。出现问题了

“党在我心中”有奖征文获奖名单 金鹰节获奖名单

一等奖20名二等40名三等奖200名一等奖获奖者名单(20名)父亲的小木桥 作者:葛权(湖北省五峰县采花文化中心)挚爱 作者:徐广霞(天津滨海新区塘沽新河街道办事处)睦南花园的“红歌会” 作者:李厚本(天津农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我家三代是党员

声明:《三峡移民在璧山三峡移民征文作品展示 三峡移民现状》为网友青山隐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