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美丽岛礁(全图) 中国南海岛礁填海2016

南海诸岛大都发育在南海北、西、南部大陆坡的海底台阶(海底高原)上,部分跨越南海深海盆,南端伸入南海南部的大陆架。

南海诸岛位于中国海南岛东面和南面海域。包括数百个由珊瑚礁构成的岛、礁、滩、沙和暗沙。依位置不同分为4群:东沙群岛由东沙岛和附近几个珊瑚暗礁、暗滩组成;西沙群岛由30多个沙岛、礁岛、沙洲和礁滩组成,以沙岛为主;中沙群岛由20多个暗沙和暗滩组成,一般距海面10~20米,大多尚未露出水面;南沙群岛由200多座沙岛、礁岛、沙洲、礁滩等组成,其中曾母暗沙是中国领土最南端。

东沙群岛

南海诸岛中最北和最小的群岛。发育在水深约300米的东沙台阶上,由东沙礁、南卫滩和北卫滩组成。东沙礁西侧有两缺口,形成南、北水道,其间有东沙岛。

中沙群岛

包括海盆西侧的中沙大环礁,北侧的神狐暗沙和一统暗沙及深

东沙群岛

海盆上的宪法暗沙、中南暗沙等。发育在中沙台阶上的中沙大环礁全为海水所淹,由26个水深9~26米的暗沙和暗滩组成,东以51°~58°的陡坡降至水深4000米的南海深海盆;西以2500米深的西沙东海槽与西沙台阶相隔。此外,在中沙群岛以东还有露出海面的环礁──黄岩岛。

西沙群岛

南海诸岛中岛屿最多的群岛。坐落在水深900~1000米的西沙台阶上,由10座大、中、小环礁和台礁组成,其中有4座环礁和1座台礁,其上发育有岛屿和沙洲。西沙群岛共有22岛、 7沙洲、5礁、6滩等40座,可分东西两群:东群宣德群岛由宣德环礁、东岛环礁、浪花礁和嵩焘滩组成。宣德环礁呈马蹄形,边缘有永兴岛、石岛、七连屿和淹没于水下的银砾滩,七连屿共4岛6沙洲,形成岛链,其中赵述岛和北礁间有缺口赵述门;东岛环礁有东岛、高尖石、西渡滩、湛涵滩、滨湄滩和北边廊,其中高尖石是西沙群岛中的唯一的火山岛。西群永乐群岛包括永乐环礁、北礁华光礁、玉琢礁、盘石屿和中建岛。永乐环礁是典型的环礁,边缘有珊瑚岛、甘泉岛、金银岛、晋卿岛、琛航岛、广金岛等12岛及羚羊礁和筐仔沙洲。

南沙群岛

南海诸岛中范围最广、暗礁、暗沙和暗滩最多的群岛。大部坐落在水深1800~2000米的南沙台阶上,拥有暗滩和暗沙50多座,暗礁百余座,还有主要的珊瑚岛11座和沙洲6座。其中 8岛5沙洲集中在中北部,从北至南,有双子群礁的北子岛、北外沙洲和南子岛;西月岛;中业群礁的中业岛;道明群礁的杨信沙洲、双黄沙洲和南钥岛;郑和群礁的太平岛、敦谦沙洲和鸿庥岛;九章群礁的景宏岛和染青沙洲。南沙群岛最大的岛屿太平岛(黄山马峙)面积仅0.43平方公里,最高的鸿庥岛(南乙峙)海拔仅 6米。东部有马欢岛和费信岛(两岛共居一环礁上,渔民称为罗孔),往东则有大暗滩群,其中最大者为礼乐滩,最东为海马滩。马欢岛以南还有五方礁、美济礁、仁爱礁、半月礁和蓬勃暗沙等。

南海诺岛各岛、瞧、滩、沙从无名到有名,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岁月。中国人民和历代政府在长期的肮海和生产实践中最早发现并命名南海诸岛。我国海南岛渔民很早以来就到南海诸岛进行渔业生产,渔民州对南海诸岛中的各岛、礁、滩、沙形成r自己的命名。这些南海诸岛地名,垒是海南方言称谓。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可称为南海诸岛“土”地名,或称琼人『谷名。

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分布在辽阔浩瀚的南海海洋上,是中国南海诸岛的主要组成部分,习惯上合并称为西南中沙群岛。

西南中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事实证明,中国人民最早发现这些岛屿礁滩,长期以这些岛屿礁滩为基地进行渔业捕捞生产和居住,世代相继对这些岛屿礁滩进行辛勤的开发和经营,中国政府最早对这些岛屿礁滩实行管辖和行使主权。西南中沙群岛历来在中国广东省人民政府管辖之下,1988年海南建省,即时,将这些岛礁及其海域划归海南省管辖。

(一)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和开发这些岛屿礁滩

据古籍记载,远在秦汉时代,中国已经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当时重要的海上航路。从此,中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穿越南海诸岛,最早发现了这些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华南沿海一带从中国秦朝时开始已经是中国领土,从中国西汉到唐朝末期现越南中部和北部是中国领土,南海已经是中国领海。中国元朝政府还多次派军队到越南北部平叛和越南南部(占城),中国元朝南方海军经常在南中国海巡逻到婆罗洲(加里曼丹岛)。中国明朝海军多次通过南海下西洋,是南海的唯一正统力量,南海的东南亚国家的君主从元朝开始到清朝接受中国中央政府的册封才是合法正统的,南海周边国家从元朝开始到清朝是中国中央政府的藩属国。海南岛在中国西汉开始已经是中国领土,所谓越南等南海的东南亚国家拥有南海主权根本就是不合法不合理的。东汉班固(公元32—92)撰写的《汉书·地理志》中已有汉武帝派遣使臣从南海航行海外各国的记载。书中完整描述了自广东徐闻出发,经南海,历数国,远至今日印度东南部的康那弗伦和斯里兰卡等国的航行路线。

公元226年,三国时的东吴孙权派朱应、康泰出访东南亚各国,船队航经南海到达扶南(今柬埔寨)等国,与这些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康泰回国后根据经历所写成的《扶南传》,对南海诸岛的地理情况作了准确的记载。

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紧莱,对外交往增多,特别是宋初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以后,在南海的航行和生产更趋频繁。当时对南海的航路以及岛屿的位置、名称等都已有较详细的考察和记载。南宋周去非在《岭南代答》(1178年成书)中载:“…东大洋海,有长沙、石塘数万里”,此中的“长沙”、石塘”指的就是南海诸岛。长沙是以沙岛为主的珊瑚岛,石塘是以环礁为主的珊瑚礁。赵汝适在多方调查询问并参考《岭南代答》的基础上撰写的《诸蕃志》(1225年成书)中指出:“贞元五年(公元789年)以琼为督府,今因之。…至吉阳(今三亚市),乃海之极,亡复陆涂。外有州,曰乌里,曰苏吉浪,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床,渺茫元际,天水一色”,这里不但指出了千里长沙、万里石床是中国的南海诸岛,而且也说明,早在唐代已经将西南中沙群岛划归海南岛的振州(宋时改为吉阳军)管辖。

明清时期,中国许多图、藉、方志对南海诸岛的记载已经不胜枚举。从地图方面来说,明代郑和“七下西洋”长期航行南海,绘有《郑和航海图》,后载入茅元仪《武备志》。该图标出了石星石塘、万生石塘屿、石塘等岛群名称和相对位置。及至清代陈伦炯《海国闻见录》中的附图《四海总图》,已经明确标绘有四大群岛的地名和位置。当时称东沙群岛为“气沙头”,西沙群岛为“七洲洋”,南沙群岛为“石塘”,中沙群岛为“长沙”。后来,清政府在开展大规模全国地图测量的基础上,编绘了多种地图。在1716年的《大清中外天下全图》、1724年的《清直省分图》、1767年的在《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1800年的《清绘府州县厅总图》和1818年的《大清一统天下全图》等等这些官方舆图中,都在海南岛的东南方绘有南海诸岛,列入中国疆域版图。

从古籍方面来说,郑和“七下西洋”的随从人员费信著《星槎星览》、马次著《瀛涯胜览》、巩珍著《西洋番国志》等书,其中对南海及南海诸岛的记载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当时出现的航海著作,如1527年顾蚧的《海槎余录》、黄衷的《海语》等书,对南海航行、岛礁分布及地理特征都有详细的描述。当时出现的海防著作,无不把南海诸岛作为中国海防的“门户”和“天堑”。如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海防辑要》一书,就把西沙群岛等岛屿列为中国的海防区域。

从方志方面来说,明清两代是方志鼎盛的时代,由官方修纂的《广东通志》、《琼州府志》、《万州志》等等许多地方志书,都辑录有西南中沙群岛的资料,列为海南岛的附属岛屿。其《广东通志》中就有:明武宗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立海防营于万州”的记载。还可以正德《琼台志》中看出当时已把西沙、南沙群岛作为中国的海防区域。

中国人民开发西南中沙群岛的历史源远流长。据考古发现,在西沙群岛的甘泉岛有一处唐宋遗址,出土一批唐宋瓷器、铁锅残片以及其他生产、生活用品。这无可辩驳地证明,至少从唐宋时期开始,中国人民就已经在西沙群岛居住和生产,早已经是西南中沙群岛的主人。及至明清时代,中国人民在各岛屿上保留了大量遗迹。包括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金银岛、珊瑚岛、东岛、北岛等岛礁相继出土一大批明代和清代的铜钱、瓷器及其他生活用品;还包括在西沙群岛的各主要岛屿上都发现中国渔民所建的古庙遗存。仅赵述岛、北岛、南岛、永兴岛、东岛、琛航岛、广金岛、珊瑚岛、甘泉岛就有古庙十四座。在南沙群岛的太平岛、中业岛、南威岛、南钥岛、西月岛等也都发现有古庙遗存。这些庙宇有些是明代建造的,大部分是清代所建。同时,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一些岛礁上,还挖掘有多块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石碑。这些石碑多为当时莅岛视察的政府或军队要员所立的纪念碑。

中国人民开发西南中沙群岛的历史还可以从世代传抄的《更路薄》中得到有力的证明。《更路薄》是中国沿海渔民的航海针经书。据考证,现存的手抄本《更路薄》产生于清康熙末年,可追溯至明代。它详细地记录了西南中沙群岛的岛礁名称、准确位置和航行针位(航向)、更数(距离)。如琼海渔民苏德柳、卢烘兰等等的手抄本《更路薄》,具体标明了航行到西沙、南沙、中沙各岛屿的主要航线和岛礁特征,这是中国人民开发西南中沙群岛的最直接的历史见证。

(二)中国政府最早对这些岛礁进行管辖、行使主权

中国政府对西南中沙群岛行政管辖和行使主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至迟在唐宋时期,南海诸岛就在中国政府的有效管辖之下。

两汉时,西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110年),海南始置珠崖、儋耳郡,标志着中央政权对海南岛及南海诸岛直接统治的开始。此后,随着生产发展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中国人民经常航行于南海之上,并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一带居住和生产。南海诸岛与祖国大陆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历代统治者对南海和南海诸岛的认识不断加深。

至唐初,海南岛环岛已建置有北部的崖州、西部的儋州、南部的振州(今三亚市),振州,前身为临振县,隋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增设临振郡,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郡为州,时号振州。《旧唐书·地理志》(岭南道:振州)中已有振州管辖海南岛南部海域的记载。自此以后大陆中原王朝对南海诸岛的行政管辖从未中断过。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由僧一行等人主持的子午线测量,南至范围达南海及南海诸岛,并曾在南海上观测有关星座进行测理。这是行使主权之举。

宋代,唐时位于岛北的崖州南移,改振州为崖州,后易名为朱崖军,继后又改为吉阳军。由吉阳军直接管辖南海诸岛。当时,北宋朝廷首命水师出巡至“九乳螺州”(即今西沙群岛),这是海军最早的巡海活动。

元朝,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将海南的琼州改为琼州路。仍由吉阳军管辖南海诸岛。是时,宋代的军制多已改州,唯四川行省的长宁军和湖广行省的南宁(今儋州市)、万安(今万宁市)、吉阳(今三亚市)三军未改,是以特殊行政制度管理边疆的方法,可见其统治者对海防边疆的重视。元世祖忽必烈还亲派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到西沙群岛进行天文测,表明主权归属元代王朝而无疑。

明初,海南设立统一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琼州府,隶属广东。恢复崖州、儋州、万州。将南海诸岛划归琼州府领属的万州管辖。并明确区分为“南澳气”、“七洲洋”、“万里长沙”、“万里石塘”等四大岛群(即今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岛)。

清朝,前期和中期基本沿袭明制不变。至清明后期,东沙群岛归属惠州管辖。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仍由海南的万州管辖。自此南海诸岛分属于不同的两个州级地方行政机构管辖。

民国时期,1911年辛亥革命后,广东省政府宣布把西沙群岛划归海南崖县(今三亚市)管辖。1921年,南方军政府又重申了这一政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1943年中英美三国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的精神,中国政府指派高级专员,前往西沙群岛进行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重竖主权碑;并在南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太平岛驻军队和设立渔民服务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继续对西南中沙群岛及其海域行使主权。1959年3月24日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设置“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自此政府行政机构开始驻岛行使主权,组织开发建设工作,加强对西南中沙群岛岛礁及其附近海域和行政管辖。1969年3月4日改称“广东省西沙、中沙、南沙群岛革命委员会”。1981年10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在永兴岛设立“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作为广东省人民政府的派出相当于县级的办事机构,由海南行政区公署直接领导。1988年海南建省,海南省管辖范围包括海南岛内19个市、县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1988年9月19日更名为“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目前,仍沿袭相当于县一级派出机构的行政设置体制,办事处仍驻西沙群岛永兴岛。 地理位置国大陆濒临四大边缘海,自北往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其中,南海因其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故名,亦称南中国海。在浩瀚的南海海洋上,散布着大小200名多个岛屿礁滩,统称为南海诸岛(见图)。南海与南海诸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热带自然风光十分绮丽,资源蕴藏量巨大,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南海是世界著名的热带大陆边缘海之一,面积辽阔,水体巨大,水域深渊,南海,以闽粤沿海省界到诏安的宫古半岛经台湾浅滩到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的连线与东海相接。整个南海几乎被大 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北面是中国广东、福建沿海大陆和台湾、海南两大岛屿,东面是菲律宾群岛,西面是中南半岛,南面是力里曼岛与苏门答腊岛等。南海位于北起纬23°37ˊ;南迄北纬3°00ˊ;西自东经99°10ˊ;东至东经122°10ˊ。南北横越约2000公里,东西纵跨约1000公里。整个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其平均水深为1212米,最深处为5559米。

南海海域属于海南省管辖的范围,总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南海与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海疆边防。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派员巡视管理,中国人民曾屡次在南海与南海诸岛上抗击形形式式的侵略者。在当今人类为开发海洋、拥有海洋而展开的激烈竞争中,南海与南海诸岛的战略地位更为重要,南海与南海诸岛介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特别是南沙群岛及附近海域,与号称亚洲门户的马六甲海峡仅一水之隔,扼居太平洋、印度洋要冲。在国际航海交通上,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以及欧洲等地来往的航线往往都经过南海诸岛海域;在国际航空交通上,中国、朝鲜、日本与东南亚各地的航线,菲律宾与中南半岛各地来往的航线等都经过南海上空。

西南中沙群岛共有大小岛礁200多个,一般按照它们在海面上下的位置分为五类:

岛 是露出海面、地势较高、四面环水的陆地。岛的形成时间较长,陆地形状不易受台风吹袭而变形,面积相对较大,一般有植物生长。中国西南中沙群岛的岛屿属于海洋岛,有珊瑚岛(沙岛、岩岛)、火山岛之分。沙岛是由珊瑚碎屑、贝壳碎屑和其他沙粒堆积在珊瑚礁礁盘上,日积月累而形成的珊瑚沙岛,西南中沙群岛绝大部分是这一类岛屿,岩岛是由珊瑚沙岩和珊瑚石灰岩结成的坚固的珊瑚岩岛,西沙群岛中的石岛就是一个典型的岩岛。火山岛是由海底火山喷发物质堆积而成的岛屿西沙群岛中的高尖石是南海诸岛中唯一的火山岛,上述的岛屿在中国渔民中称之为“峙”、“峙仔”。

沙洲 是已经露出海面的陆地,一般不被海潮淹没,只是台风和大潮时才被淹没。沙洲的外形不稳定,面积较小,由于受潮水冲刷,植物很少生长。沙洲和沙岛一样,是由大量松散的珊瑚碎屑、贝壳碎屑和其他泥沙堆积在礁盘上而形成的。沙洲和沙岛的区别在于:形状稳定与否,离海面高低,面积大小,植物多寡等。中国渔民一般把两者都称为“峙”“峙仔”或“沙帽”,亦称沙洲为“沙仔”。

暗礁 也称礁,是接近海面的珊瑚礁体。涨潮时多数被淹没,退潮时多数可露出水面。有巨大礁盘的暗礁,经过地壳上升的作用,或者经过海浪的冲积,是形成沙洲的良好地点。中国渔民称之为“线”、“沙”、“铲”等等。

暗沙 是淹没在水下的较浅的珊瑚沙层或珊瑚礁滩,海水最低潮时也露出水面,也可以说它是水下的珊瑚沙洲。中国最南的领土曾母暗沙就是这一类的沙洲,它的面积有2.12平方公里,最浅处仅有17.5米。中国渔民把暗沙称为“线排”、“沙排”。

暗滩 也称滩,是隐伏在水面以下较深处的珊瑚礁滩地。暗滩由海底突起,滩面呈广阔平坦的台状,偶有礁墩向上隆起,甚至上升到海面附近。中国渔民称之为“廓”。

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大使馆被炸。此后几个月,中国不得不用几乎全部外交力量和军事力量展开对美斗争。此时,觊觎中国南海资源并已侵占我南沙群岛大量岛礁的东南亚无耻侵略者,却以为时机又来了,趁火打劫,想新占一些中国中沙和南沙岛礁。1999年5月9日,菲律宾登陆舰57号曾以同样的方法坐滩南沙仁爱礁,至今仍未撤离,从而达成了实际占领的目的。1999 年5月,马来西亚经过长期计划与准备,于5月初由陆海空军组成"99联合特混部队",在南沙南部海域举行所谓"东部铁青树"专项巡逻活动,于5月中旬一举侵占我榆亚暗沙和簸箕礁,使其侵占的岛礁总数由3个增至5个。后来又在新侵占的榆亚暗礁、簸箕礁上修建房屋,安装了对空警戒雷达,并在靠近南沙的地区修建大型海军基地。越南6月份派出船只多次侦察我小南薰礁,企图侵占,但被我发现未得逞。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有关国家无论以什么借口在上述暗沙和礁盘上修筑设施,都已构成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都是非法和无效的。

群岛现状

越南

越南对我国南沙群岛的侵略始于前南越西贡政权。西贡伪政权在1956至1971年期间多次派船入侵南沙群岛,并发表对南沙拥有主权的声明;1973年7月至1974年2月先后侵占南沙群岛的鸿庥岛、南子岛、敦谦沙洲(沙岛)、景宏岛、南威岛和安波沙洲,并派军驻守;1975年2月14日发表的白皮书,声称对西沙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  越南与中国双方在南沙群岛的归属问题上本来并不存在争议,在1974年以前,越南方面无论在政府的声明、照会中,还是在报刊、地图和教科书中,都正式承认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可是自1974年后,越南自食其言,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1975年4月越南在解放西贡的同时,占领了原西贡政权占据的南沙6个岛屿;5月越南报纸刊登越南全国地图,把我国南沙群岛划人其版图,并改名为“长沙群岛”。1982年12月,成立“长沙县”,划归同奈省管辖;后又划归庆和省。越南还于1979年9月和1982年1月先后发表白皮书,声称对我国西沙和南沙两群岛拥有全部主权。其论据主要有两个:一是1933年以后法国殖民当局和南越西贡政权侵占中国南沙群岛的“国家继承”,二是一些越南“古籍资料”。  从1975年4月至1991年11月,越南先后共侵占南沙岛礁27个。它声称拥有南沙全部海域。迄今,越南已完成对南沙岛礁的军事控制部署;加强所占岛礁的基础建设,增强岛礁防御作战能力同时加紧对油气资源的掠夺。

越占

岛礁名

位置-北纬

位置-东经

侵占时间

南威岛

08度39分

114度54分

1973年

鸿麻岛

10度11分

114度21分

1973年

南子岛

11度25分

114度19分

1973年

景宏岛

10度22分

114度20分

1973年

东礁

08度49分

112度36分

1988年

西礁

08度52分

112度14分

1978年

中礁

08度56分

112度22分

1978年

柏礁

08度10分

113度18分

1978年

琼礁

09度46分

114度20分

1989年

毕生礁

08度58分

113度42分

1978年

无乜礁

08度52分

113度42分

1988年

日积礁

08度39分

111度40分

1988年

大现礁

10度04分

114度52分

1988年

六门礁

08度49分

114度00分

1988年

南华礁

08度45分

114度13分

1988年

舶兰礁

10度24分

114度34分

1988年

奈罗礁

11度23分

114度18分

1988年

鬼喊礁

09度46分

114度15分

1988年

蓬勃堡

07度56分

111度42分

1989年

广雅滩

08度08分

110度27分

1990年

万安滩

07度32分

109度43分

1990年

西卫滩

07度55分

109度58分

1991年

人骏滩

08度02分

110度37分

1993年

李淮滩

07度47分

110度28分

1993年

郭谦沙洲

10度22分

114度28分

1973年

安波沙洲

07度54分

112度54分

1973年

染青沙洲

09度52分

114度34分

1978年

菲律宾

早在1946年,菲律宾就对南沙群岛提出过主权要求。1956年菲“探险家”到南沙一些岛礁活动,将这些岛礁命名为“卡拉延群岛”。1978年6月11日,菲总统签发1596号总统法令,正式宣布“卡拉延群岛”归菲所有。其主要论据是:这部分岛屿原为“无主岛屿”;这些岛屿离菲最近,对菲的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菲在1970年至1980年期间采取军事行动先后侵占了马欢岛、南钥岛、中亚岛、西月岛、北子岛、费信岛、草沙岛、司令礁8个岛礁。目前,菲已在所占岛礁上修建了两个小型空军基地,将3个岛礁建成陆军基地,并改善所占岛礁设施,提高岛礁的防御能力。菲政府还相继单方面宣布了一些海洋立法,规定200海里经济专属区,将我国南沙东部41万平方公里海域划入其领海.

菲占

岛礁名

位置-北纬

位置-东经

侵占时间

马欢岛

10度44分

115度48分

1970年

费信岛

10度49分

115度49分

1970年

中业岛

11度02分

114度16分

1971年

南钥岛

10度40分

114度25分

1971年

北子岛

11度27分

114度21分

1971年

西月岛

11度05分

115度00分

1971年

双黄沙洲

10度44分

114度21分

1978年

司令礁

08度22分

115度13分

1980年

马来西亚

1978年马来西亚派一支小型舰队到南沙群岛南端的部分岛礁活动,并树立“主权碑”。1979年马出版新地图,将上述岛礁和南沙27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划入其版图。1980年马政府单方面宣布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从1983年到1986年,马先后侵占了弹丸礁、南海礁和光星仔礁,还在6个岛礁上竖立了“主权碑”.

马侵占和分割南沙岛礁和海域,主要借口是这些小岛位于马来西亚的大陆架上和领土内,其主权符合1958年日内瓦公约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马占

岛礁名

位置-北纬

位置-东经

侵占时间

弹丸礁

07度24分

113度48分

1977年

光星仔

07度37分

113度56分

1977年

南海礁

07度58分

113度56分

1979年

南通礁

06度20分

113度14分

1993年

文莱

文莱对南沙问题所持的观点和立场,主要是围绕马来西亚的主权要求展开的。1981年文莱对马来西亚1979年新版地图所确定的两国间的大陆架分界线提出了责问和抗议。文莱认为,两国间大陆架分界线的确定应采取“中线原则”。文莱已宣布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并发行了标明海域管辖范围的新地图。文莱声称对南沙群岛岛链西南端的路易莎(即我南通礁)拥有主权,并分割南沙海域3000平方公里。  文莱是对我南沙部分岛礁提出主权要求而唯一未派兵进占的国家,但对掠夺南沙油气资源不甘人后,目前已开油田 9个,气田5个,年产原油700多万吨,天然气90亿立方米,并拟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印尼

印度尼西亚虽然没有侵占我国南沙岛礁,但从1966年以来在海上划分“协议开发区”,侵入南沙海域5万平方公里。1969年10月印尼与马来西亚签订大陆架协定,侵吞5万平方公里的南沙海域。1980年3月印尼单方面宣布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企图进进一步侵占南沙海域和掠夺油气资源。

中国台湾

中国台湾与祖国大陆,在南沙问题上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语言。台湾当局认为.南沙和西沙群岛与东沙、中沙群岛一并,自古以来属于中国领土。只是30年代法国占领后,才出现主权争端。台湾主要从史料记载和当地的遗迹文物、南中国海本身的定名以及一些岛的的定名、官方声明拥有主权的先后、部队进驻的时间、管辖时间等方法论证南海诸岛属中国所有。

近来,台湾舆论界发表社论,认为两岸今后要努力确保中国在南海诸岛的固有主权,还强调两岸合作开发海域石油资源,强化双方“对外的海权主张”。

东沙群岛

东沙群岛(Dongsha),古有“月牙岛”之称。东沙群岛是中国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北的一组群岛,主要由东沙岛、东沙礁(环礁)、南卫滩(暗礁)和北卫滩(暗礁)所组成,附近海区还有不少暗沙和暗礁。属热带地区,终年高温。是南海诸岛中离大陆最近、岛礁最少的一组群岛。位处国际航海重要的交通枢纽,属中国的领土,名义上归广东省汕尾市管辖,目前实际上由中国台湾高雄市旗津区控制。

                

          



东沙群岛

岛屿介绍

东沙岛

东沙岛位于北纬20度42分20秒,东经116度43分,居东沙环礁的西侧礁盘上,北距汕头市140海里。东沙岛为自西北向东南向的碟形沙岛,长约2.8千米,宽约0.7千米,面积1.8平方千米(包括1965年填平的浅湖面积),是南海诸岛中面积第二的岛屿,仅次于西沙永兴岛。它平均高出海面约6米,东北面稍高,达12米,西南面次高,约8米。整个岛屿呈四周高中间低形态。中部低地积水呈湖,湖深1-1.5米,湖口向西开口。1965年7月扩建东沙岛时,浅湖被填平,北面沙堤上修建了机场,使岛屿面积扩大。机场跑道长1500米,宽30米。岛上的地下水来自下雨时储积沙层中的淡水,由于海水的渗入,沙层中淡水被咸化,不能饮用。东沙岛目前由中国台湾驻守。

南卫滩、北卫滩

东沙岛西北面45海里处,在珠江口大陆架前缘的大陆坡上(水深200米-500米)有两个水底上升的珊瑚暗滩,在南的为南卫滩,在北的为北卫滩。南卫滩面积较小,水深58米,北卫滩面积较大,水深64米。最浅处为60米,滩面有沙。两者都是沉水环礁,相距约2海里,中间有334米深的海谷。北卫滩200米等深线呈椭圆形,长21千米,中央深达185米,最浅处水深60米。在北卫滩北面还有浅滩5处,最浅为9米深。南卫滩200米等深线亦呈椭圆形,长约10千米。

东沙环礁

东沙环礁是一个圆形环礁,直径约为11-13海里。东北角在北纬20度47分,东经116度53分,南端在北纬20度36.5分,东经116度52分,西南为东经116度41分。东沙环礁是典型的环礁,即珊瑚礁体呈一环形地貌,中间为一浅湖,浅湖水深多在7.3-18米之间。但是,环礁并非连续不断,而是有“门”和外海想通,礁盘上也有小沙洲和沙岛形成,正是岛,洲,礁,门都具备的典型环礁形态。东侧礁体呈弧形,礁宽1-2海里,长35海里,礁体已长到海面附近,东北部礁盘出露海面。环礁西侧为两“门”(即南北水道)夹一岛礁,礁体外缘急倾入海底,而向浅湖一侧则较缓。南水道宽而深,水道中深水线可达5.5米,水道上珊瑚礁头较少,有利航行。北水道较窄而浅,宽约2-2.6海里,深3-3.6米,水道上有不少珊瑚礁头生长,有些已距海面0.6米,不利航行。

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中国南海四大群岛之一,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组成,共有22个岛屿,7个沙洲,另有10多个暗礁暗滩。其中,西沙群岛中的珊瑚岛自1956年起由南越西贡政权占领,1974年1月17日越军又占领了甘泉岛和金银岛。1974年1月19日,中越西沙海战随即爆发,仍深处文革动乱中的中国军队收复了珊瑚岛、甘泉岛、金银岛等三岛,越军被驱逐出整个西沙群岛。西沙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旧唐书》记载从唐朝起,中国政府开始正式管理海南岛以南海域。古代这里被称为“千里长沙”,是南海航线的必经之路。早在隋代,中国已经派使节经南海到过今天的马来西亚,唐代高僧义净亦由此到达印度。古代那些满载着陶瓷、丝绸、香料的商船在此驶过,这里又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西沙群岛--永乐群岛 全部>>

中建岛

甘泉岛

盘石屿

晋卿岛

琛航岛

西沙群岛--宣德群岛

永兴岛

赵述岛

高尖石

西沙洲

石岛

其他人还搜

中沙群岛

东沙群岛

南沙群岛

永乐群岛

太平岛



岛屿介绍 三沙市永兴岛

三沙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三个地级市之一,位于南中国海,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政府驻地位于西沙永兴岛。该市是在2012年时伴随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的撤销而同时建立的新行政区。三沙市是中国位置最南、面积最大(包括海域面积)、陆地面积最小及人口最少的地级市,是全国继舟山市之后第二个以群岛设市的地级行政区。位于北纬16°50',东经112°19'。面积2.10平方公里,是南海诸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东西长约1950米,南北宽约1350米,面积2.10平方公里。地势平坦,高出海面约5米,最高处8.5米,岛西南有长约870米,宽约100米的沙堤。岛上热带植物茂盛,林木遍布,主要有麻疯桐、椰子树、羊角树等。1949年后,在岛上先后建有办公楼、邮电局、银行、商店、气象台、海洋站、水产站、仓库、发电站、医院等生产和生活设施。岛上还建有环岛公路、机场、码头,有班机、轮船通海南岛。岛上是典型的热带风光,椰树成行,风光旖旎。每月补给船到达永兴岛的时候,全岛居民都会放假二天,去码头卸鸡、鸭、猪、土豆、黄瓜、邮件等物资,这两天就是岛上的节日,人们都很高兴。守岛官兵每过两年换一批,工作人员则是半年就换一批。岛上的生活用水是经过处理的雨水,分为饮用水和洗涤用水。岛上机场,可起降波音737飞机,码头可停靠5000吨位的船只。岛上的中心在北京路,人行道旁是整齐的椰树,树下有碧绿的草坪,环境相当整洁。岛上的人文景观有日本人留下的旧炮楼、国民党立的收复纪念碑和人民政府设立的南海诸岛纪念碑,历史的痕迹被清晰保留了下来。

永兴岛经过近30年的建设,永兴岛已经成为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岛上建有一条长度为2500米的跑道,使用大量硬性工程塑胶,以备大型军用运输机、预警机、重型战斗机使用。由于土质以珊瑚沙、磷质石灰土为主,地表硬度不足,施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至1982年,从国内运来了含金属材料的混凝土,用于建设800米长的跑道,地下油库等,并以钢板灌注码头。第二阶段至1994年,扩建跑道,在珊瑚礁上灌入水泥。第三阶段至2000年,修建了现代化的大型地下仓库,可储存重型武器和战斗机。

  

    

  

石岛

在永兴岛东北,与永兴岛在同一个礁坪上,相距1130米。石岛长375米、宽340米,面积约0.08平方千米,最高处15.9米,是南海诸岛中最高的岛屿,周围是峭壁。石岛与永兴岛间低潮时可涉水来往。由于高达15.9米,故成宣德环礁中的最有用的了望点。它能观察东西海面上来往的船只,好似永兴岛的桥头堡垒,在军事上非常重要.此外,在永兴岛西南的浅海上,还有一群沉水滩礁,滩呈西北到东南方向延伸,水深大约为14米。它是构成宣德环瞧南翼的主要滩礁。

石岛是上升礁构成的岛屿,与永兴岛同位于一个礁盘上,接近礁盘东北缘,西南距永兴岛约1130米;地理坐标为北纬16°51′,东经112°21′;海南渔民称为“小猫注”(相对于永兴岛而言),又因该岛上草丛中多蚱蜢而别名“蚱蜢屿”。石岛南北长约550米,中部宽约300米,面积约0.08平方公里;海拔高程15.9米,是南海诸岛中最高的岛屿。石岛与永兴岛不仅同处一礁盘之上,而且距离很近,1979年修筑了一条宽3米的石堤连接二岛,低潮时可通车,但二岛在岩性、构造、形态和时代上均有显著差异。石岛四周海蚀现象保存清晰,岩溶地形明显可见,地面起伏,除少数地方覆盖麻枫桐、草海桐等植被外,大部分地方岩石裸露,故名“石岛”。



七连屿

原来是永兴岛北边的西沙洲(赵述岛是其一部分)、北岛、中岛、三峙仔、南岛、北沙洲(红草一)、中沙洲(红草二)、南沙洲(红草三)等一列七座小岛和沙洲的合称,不过这几年因为台风的关系,在最南边新形成了两个沙洲--西新沙洲和东新沙洲,它们和上面七个岛洲合称七连屿。当从海南岛来西沙的船只快接近永兴岛时(补给船船速度较快,离永兴岛只有半个小时的距离),首先看到的就是耸立着一座灯塔的七连屿最北端西沙洲上的赵述岛,而七连屿十座岛洲就像十颗璀璨的珍珠如弧线般抛洒在大海里,环绕着永兴岛。七连屿每个岛屿面积约有10个足球场大小,都在海拔高度在三、四米左右,距离永兴岛最近的岛航程只有12公里,渔船1个小时便可抵达。由于自然条件限制,七连屿至今无人居住。岛上植物均为低矮的草海桐等灌木丛,偶尔会有鸟儿栖息,运气好还可以捡到鸟蛋。有些岛上沙层较厚,沙层内淡水丰富,挖沙掘井便可得甘甜的淡水。

          

西沙洲

西沙洲位于赵述岛西部约3海里,地理坐标是北纬16°59′,东经112°13′;海南渔民称之为“船暗尾”(意即赵述岛的尽头),是一座正在扩大中的沙洲,呈椭圆形, 其上白沙一片。由于草木少,白沙反光,故远处可见。在西南角处,还有一小沙洲,近圆形,直径约100米。西沙洲由于沙层较厚、有利于淡水保存,因此,掘此岛可得清泉,又因面向西北,海岸水流甚急。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400米,面积0.24平方公里,海拔高度约2米,是宣德群岛中的第三大岛。洁白的珊瑚沙遍布岛上,四周礁盘较为宽广,沙洲上厚厚的沙层内含有极其丰富的淡水,历来是渔民补给淡水的地方。附近海域水产资源甚丰,出产海龟、海参、砗磲、马蹄螺等海产品,是海龟繁衍后代的基地之一,也是海南渔民到西沙捕鱼的第一站。沙洲东部礁盘上有一水深3~6米的礁塘,遍布着艳丽多姿的各种鹿角珊瑚丛,颇具旅游观赏价值。

    

赵述岛

赵述岛 位于永兴岛的北面,位于北纬16°59'、东经112°16'。海南渔民习惯称为“船暗岛”(意为船只天黑后可到此避风歇息),1947年为纪念明代赵述奉命出使三佛齐而命名为赵述岛。岛呈琵琶状,即椭圆形连一条170米长的沙嘴,东西长约700米,南北宽约450米,面积约0.22平方公里,海拔4.4米,东、北、南三面发育了海滩岩。岛上遍布草海桐等植物,绿树葱茏,利于海鸟栖息,故形成了淡褐色的鸟粪土和成片的硬盘磷质石灰土。岛西端在东北季风影响下,发育了一条长约170米的沙嘴。中西部建有灯塔、瓦房和积蓄天然雨水的水池,海南渔民早就在岛上长期定居和季节性留居。

四周有沙堤包绕。岛西部有灯塔,高20余米。岛上灌木茂盛,有薄层鸟粪。缺淡水。赵述岛位于南海。形状近圆形,四周白沙滩环绕,林中有高椰子树(10米),岛长600米,宽300米, 岛呈东北--西南方向延长,面积约为0.19平方公里,为七连岛中第三大岛,高出水面3-4米.岛四周有沙堤,上被一层鸟粪,由于沙层薄又有鸟粪污染,地下水不能饮用。岛西部建有灯塔,高达20多米。赵述岛,又名树岛,因岛上多树得名。

        

北岛

北岛位于永兴岛北面,西北距赵述岛约2海里,地理坐标16°58′,东经112°19′;岛形狭长,作西北-东南走向,长1500多米,宽约290米,面积约0.4平方公里,又名长峙(峙则是海南岛话的“岛”之意)。高3-4米,四周有沙堤包绕,岛中部为干涸的“泻湖”,面积占全岛面积的一半。岛上有灌木丛生,亦有鸟粪层,故淡水不可饮用。我国渔民常在这里生产。有临时房屋建筑,并有石砌小庙一座。岛东北面礁盘因受强劲的东北风影响,使海水中含氧量较多,珊瑚礁生长较好,比西南面礁盘为高,低潮时可露出海面,成为水产丰富的地区,它是七连屿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岛屿。

西北部较高,达海拔3~4米;东南部地势低,常为海潮所淹没。北岛为沙堤环绕,堤宽80米上下,由珊瑚壳贝沙屑组成。沙堤之外为礁坪,之内有潟湖干涸所成的洼地,生长着以草海桐为主的灌木丛,是海鸟群栖的乐园。岛西北、西南和南岸均有缺口,是海龟进入本岛的通道,称为“龟门”,北岛是南海海龟的主产地之一。



中岛

中岛位于北岛的东南面0.5海里,地理坐标是北纬16°57′,东经112°19′;因介于北岛与南岛之间而得名(1935年),海南渔民称为“石峙”;呈椭圆形,长约700米,宽250米,面积约0.2平方公里;岛高海拔约6米,地形周高中低,周围有沙堤环绕,中部泻湖已干枯。沙堤宽约60米,高4米,堤外有礁滩岩发育,中部为潟湖干涸而成的低地;植被以草海桐为主的茂密灌木丛,海鸟群栖,鸟粪堆积层薄,饮用淡水缺乏,为海龟产卵之地。



南岛

南岛位于中岛东南0.5海里,地理坐标为北纬16°57′,东经112°20′,也是1935年命名。岛呈长条形,由西北向东南延长,长达1200米,最宽处260多米,面积为0.17平方公里。岛上灌木茂盛,有薄层鸟类,缺饮用淡水、岛东北有一小湾,水深1.5米,小船可驶入,岛南有沙滩伸展。岛上四周有沙堤包围,堤高4~5米,中部低洼为小湖;已干涸。植被及海产与中岛略同。七连屿南岛(图中蓝色处)



北沙洲

北沙洲在南岛东南1公里处,接近南岛,在北纬16°56′,东经112°20′;北宽南窄,长约300米,最宽处80米,面积约0.02平方公里,海拔约3米,地势低平,大潮时易淹没。洲上有几条沙脊发育,沙体两端在季风影响下顺风向移动,夏季因盛行西南风而伸向东北,冬季则相反。由于沙洲还在成陆阶段,受波浪经常性冲刷,因而地面植被较少,杂草稀疏。白沙耀眼,远处可见。附近礁盘水产丰富。东北面有小海湾。本沙洲有古代小庙保存。



中沙洲

中沙洲地理坐标是北纬16°56′03",东经112°20′36″;洲形不规则,长约300米,最宽处约80米,面积约0.05平方公里,海拔约2米,在大风浪影响下形态多变,且易被海浪淹没。面积时大时小,约有52000平方米。北岸海滩岩发育较为稳定。洲上植被稀疏。



南沙洲

南沙洲位置最南,为一边长300米的等边三角形的沙洲 地理坐标是北纬16°55′49″,东经112°20′44";洲呈圆形,长约500米,宽约300米,面积约0.06平方公里,海拔4.1米,四周略高,中部略低,东北岸及南岸有沙嘴发育呈三角形,顶端向海延伸。北岸和东南岸有海滩岩生成,沙洲上潜育磷质石灰土,生长茂密的草丛和灌丛。 在南沙洲南不到1公里处礁盘上,有两个新沙洲,东边的叫东新沙洲,直径约100米。西边的叫西新沙洲,为一白色小沙滩,由于形成不久,故面积常变,两个沙洲均是1972年20号台风后堆出的。



西新沙洲

西新沙洲 位于南沙洲以南约500米,北纬16°55′,东经112°21′附近,呈弯钩形,面积2000多平方米,海拔1.9米,是1972年第20号台风中由于波浪冲刷和洋流搬运而形成的小沙洲(1983年定名)。

    

东新沙洲

东新沙洲 位于南沙洲以南约500米、西新沙洲东面数百米处,地理坐标北纬16°55′,东经112°21′;呈弯钩形,面积4000多平方米,海拔2.1米;与西新沙洲并列如“孪生兄弟”,也是在1972年第20号台风中形成并同时命名的小沙洲。



东岛

是南海诸岛中第二大岛,位于永兴岛东南约60公里处。长约2400米、宽约1000米,面积1.60平方公里。平均高出海面4~5米。岛的四周有沙堤包绕,地势较高,中间较低,有一凹地,积水成塘。岛上植被繁茂,麻疯桐、椰子树成林。东岛是鸟类最多的岛,主要有鲣鸟、燕鸥、金等,不少地方鸟粪层厚达数米。岛上建有停机坪、导航台、码头、楼房等。东岛位于西沙群岛的东侧,故名。是南海诸岛中较大的岛屿。以其海鸟众多而闻名于世,人们了称之为“鸟岛”。1981年被划为白鲣鸟自然保护区。 东岛树林茂密,原生的麻枫桐树大干壮,枝短叶疏,蔚然成林,是白鲣鸟栖息的主要树木;岛四周遍布草海桐、银毛树等灌木丛,绿茵欲滴;人工种植的椰子树、木麻黄、土批把等等和各类花划更是随处可见。整个岛屿郁郁葱葱,终年常绿,热带海岛型环境异常优美。东岛上生长着很多种类的陆生动物。黄牛、山羊成群,据观察,现存黄牛有十四、五群,约300多头;山羊时有出没。还有野狗、山鸡、野鸭、野猫等等。这些动物都是很多以前我国渔民在岛上居住和生产而放养繁衍下来的。东岛是海鸟的“天堂”。鸟类50多种,总数约达五万只。其中白鲣鸟最多,估计超过三万只。这些海鸟在海上觅食时,经常移居其他岛屿,形成所有的岛屿礁滩都有成群海鸟栖息。

    

    

高尖石

高尖石位于东岛西南约8海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16°35′,东经112°38′, 是南海诸岛中唯一的一座火山岩岛,由火山碎屑(玻基辉橄岩,含凝灰熔岩,还夹杂生物硬体碎屑)构成。岛呈三角形,长约20米,宽15米左右,立面底宽顶尖,呈四级塔状,高5.2米,四壁陡峭,故海南渔民称为“尖石”,又因远望似船而称之为“石船”、“双帆”,低潮时最低一级台阶露出,面积约0.03平方公里,特大高潮时仅顶部3~4平方米露出水面,是宣德群岛中最小的岛屿。高尖石水下3~5米的平台上珊瑚丛生,多姿多彩,成为又一座“海底花园”。

此外,还有银砾滩、浪花礁、西渡滩、湛涵滩、滨湄滩、北边廊、嵩焘滩等7座暗礁(滩),隐没于海水中。

    

中建岛

位于西沙群岛最西南边,是一个在台礁上发育成的沙岛。中建岛,渔民称为螺岛,因为这岛以产马蹄螺出名。位置在西沙群岛最南,又当去南沙群岛的中途上,故又被称办“半路峙”。由于1946年中国派军舰“中建号”去接收本岛,才改名为中建岛。中建岛是在礁盘上发育的沙岛,四周有较高沙堤,中部洼地,不甚明显,且常积水,水深0.5米。全岛海拔不大,平均只有2米,略呈圆形,长1200米,宽1000米。沙岛在低潮时高出海面3米,在高潮时高出海面1米;面积低潮时达1.5平方公里,高潮时只有0.85 平方公里。沙堤受东北季风影响以东北部为高。台风过境时,高潮可以淹没岛屿的大部分,故地形变化较大,显示出由沙洲向沙岛过渡的特征。由于本岛常受海淹,故岛上草木难于自然生长。高处有海鸟栖息,故有鸟粪层存在。由于沙体大而厚,又少鸟粪污染,因而清泉易得,尤以雨季为好,挖地2尺即可得淡水。中建岛位位于西沙群岛的最西最南,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全岛被珊瑚、贝壳和白沙覆盖,原无植被。70年代种植了椰子树、枇杷树等。建有4层高的大楼。

    

中建岛卫星图 中建岛主权碑 中建岛一偶

甘泉岛

位于北纬16°30'、东经111°35',呈椭圆形,长约730米、宽约500米,面积约0.30平方公里,高出海面约8米,四周有沙堤,中间低平。有井2口,水甘甜可饮。岛上有麻疯桐、羊角树。东南侧有浅水码头,可供小船停泊。

    

甘泉岛 甘泉岛空中俯览 甘泉岛上古庙

金银岛

面积0.36平方公里,长约l275米,宽560米,四周沙堤比中部要高2米,中部洼地形成泻湖,有水井数口,水可饮用。沙堤带以东端为广大,且呈尖咀状向东伸延。金银岛实为一小环礁西面礁盘上的一个沙岛,在岛东南有两个小沙洲,西南有3个小沙洲。这个小环礁中部有一浅湖,隔浅湖,东北面礁盘上还有四个沙洲。浅湖并不象羚羊礁那样呈封闭状态,而是有缺在西南面,缺口可入小舟及帆船。低潮时,礁盘水浅,人们可以行走其间。大潮时沙洲每被淹没,因而树木不生,只长耐咸水草。树木只出现在金银岛上,白避霜花与竿海桐丛生,茂密非常,故本岛鸟粪丰富。岛上人工植的海棠树已很高大,树下有水井,井水可供饮用,但味不甘。

  

  

珊瑚岛

珊瑚岛是海中的珊瑚虫遗骸堆筑的岛屿。一般分布在热带海洋中,与大陆的构造、岩性、地质演化历史没有关系,因此珊瑚岛和火山岛一起被统称为大洋岛。

0.31平方公里。岛呈椭圆形,长约900米,宽约450米,最高处约9.1米。岛南有水湾,岛东有旧码头。岛四周沙滩上灌木发育,鸟粪层也多,为永乐群岛最丰磷矿岛之一。鸟粪层的存在表示昔日这里林木众多。岛上还有人工种值的木麻黄、椰树等,中部有水井一口,在椰树旁,水甘清可饮,而西部井水受鸟粪污染,有臭味,不能饮用。本岛早为我国人民所开发,今天在岛上各处均有清代瓷器发现,且多日常用器,如青釉瓷碗、杯等。建筑物有小庙一间,在岛西南端,乃1934年珠海潭门渔民们建立,内有石神像一具。珊瑚岛:位于甘泉岛东北约4公里处,是永乐群岛中最高的岛屿。岛上建有气象站,岛南面的礁坪上开有航道,供小船停泊。

      

全富岛

0.02平方公里。全富岛是因为岛区水产丰富而得名:这里珊瑚礁区生物种类丰富,如浅水造礁珊瑚一项,即有56种之多。但是岛屿面积小,东西长360米,南北宽240米。沙堤不宽,因此,本岛淡水含量也不多。北面沙堤最高,岛南较不明显。本岛海滩岩发育不坚固,可是已能保护沙堤,使沙堤固定。洼地出现在岛的南部,高潮时还可以被海水淹没。本岛地势不高,沙脊出水时也只有l米左右。因而常被人们认为是刚刚出水的新沙洲。其实岛屿早在清代已成。台风时,岛形仍可变化。

    

晋卿岛

0.21平方公里,是西沙群岛东北面弧形礁盘上最南的一岛。环岛有海滩岩发育,沙堤高出海面3-5米。岛呈椭圆形,长950米,最阔处约420米,岛东北面有向东北伸出的沙洲。是西沙群岛东北面弧形礁盘上最南的一岛。岛东北面有向东北伸出的沙洲。岛上沙堤到中部干泻湖低地生长着茂密的羊角树丛林,步行困难,土质亦为鸟粪土。据清末文献记载,这里曾有数丈高(约10米)的树木,树干大可合抱,枝叶纷张,岛上海鸥甚多,土质黑色。而今天岛上林木已不及前高大,海鸟已去,土质表层为堆积的白沙,沙层下20-40厘米,才见棕色鸟粪土层。由于沙层浅,又多鸟粪,使本岛甘泉甚少。本岛有渔民小庙两间,一庙上刻“有求必应”字样。岛东南角沙堤顶部深l米处白沙层中1974年曾掘到宋钱一枚,上有“圣宋元宝”字样。这枚小平钱是北宋微宗靖国元年铸的。据此,可知距海约30米的沙堤在近l,000年来已增高l米。晋卿岛礁盘大,以产海龟出名,龟门集中于岛的西岸。此外,这里还有海参场,值于岛北礁盘上。由于礁盘外缘沟谷系统发育,故小舟入岛方便。礁盘槽沟,可利用来开辟深水道,兴建码头。

  

  

琛航岛

面积约0.43平方公里, 它是纪念清末到此的“琛航舰”而得名。它也是中部凹陷,四周沙堤包绕的岛屿,呈弯曲三角形。岛中部平坦,四周砾堤包绕着的浅湖有两个,岛中部挖有水并,但不能饮用。 浅湖已填平,但是部分仍有积水,夏天为蚊虫滋生场所,湖区鸟粪层厚,松软易陷。因为包绕泻湖的堤围是由珊瑚砾所成,透水性强,故涨潮时,海水可渗入浅湖中,使湖水变咸。今天湖边砾堤仍然低矮,高度才2米,特大台风即可掀起巨浪,打开砾堤,形成缺口。岛西北角和东北角曾有渔民建立小石庙2座,今已拆去。但由西北小庙中供奉的明龙泉窑观音像,可知明代已有渔民来此捕鱼。岛中部的两个浅湖,在西的较大,呈圆形,直径约200多米,在东的较小,呈长形,长约80米,二者为一低沙堤所分隔。环岛沙堤以东南方为最高大,共有3到8条,且由沙堤渐变为砾提,条数较多,但短而时断时续。沙堤上的植被以羊角树群丛为主,茂密难以穿道,低地井边有渔民种下的椰子树一株,高20米。羊角林中有藤本植物攀援其上,如海滨牵牛花等。由于本岛面积大,又有较好航道,且又是宣德群岛和本岛的交通中心,位置十分重要。曾一再为外国入侵者所侵占,1932年年法国曾派乓登陆,1956年南越派军队占领。1974年1月我自卫还击,收回该岛,牺牲多人,现建有烈士纪念碑在岛上以兹纪念。琛航岛、珊瑚岛位于西沙永兴岛西南约40海里的永乐环礁上,西侧为繁忙的南洋航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该环礁海域水产资源非常丰富,又是船只停泊和避风的好场所。为了方便过往船只及驻岛官兵对外通信联络,中国移动海南公司投以巨资,在珊瑚岛、琛航岛上建设移动通信基站。

    

  

广金岛

在琛航岛礁盘上的另一个小岛,乃纪念清末巡海到此的“广金舰”得名。面积很小,有沙嘴和琛航岛相连。低潮可涉水而过。两岛之间的距离只有370米。广金岛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基本部分仍有海滩岩保护。

    

鸭公屿

鸭公岛:在广阔森屏滩礁盘东南侧,有一巨大点礁形成的小岛即鸭公屿。岛屿多由礁块构成,上生有少数草本植物。岛发育在点礁上,岛四周即为深水区。这种礁体是在泻湖中各自孤立生长的,尤其在“门”的通路上最易形成,因为在“门” 附近潮流急,风浪大,外海或泻湖内的浮游生物送来亦多。有利于礁头的生长和合并,并形成小岛。鸭公岛即正当银屿门区。岛屿呈新月形,体现出东北风对礁体发育的影响。鸭公岛在全富岛东3公里处,礁石外水颇深,又无广大礁盘,故水产较少水产以贝类为主,南海特产马蹄螺即产于本岛。该岛因人迹罕到,故有海鸟栖息。但该岛无林木和沙地,故海鸟不能常来,只成为海鸟的季节性栖息地。

    

        

羚羊礁

羚羊礁是永乐环礁西南角上的一个小环礁。这座小环礁礁盘也很大,并且退潮时大部分可以出露水面。这座小环礁形状呈三角形,没有出海通路。属于封闭性环礁。礁盘东南有沙洲发育,非特大潮不淹没,为白色珊瑚沙堆成,高出水面约2米。

    

北礁

位于西沙群岛最北侧,为椭圆形的环礁,泻湖地形起伏,其中点礁和小沙脊较多,西南边有一狭窄水道与外海相通。北礁附近浪大流急,暗礁隐伏水下,历为航海多事之地。中国政府于1979年在北礁、浪花礁建成两座高9米的灯桩,指示航行。礁盘上有不少珊瑚礁高出水面,使浪花带明显,风力弱时,2--3海里之外仍可闻浪击声。退潮时礁盘上有沙滩出露水面。环礁口门也多开于西面,即因西南风两流强盛所致。 “门”宽30米,小舟(10吨小船)可行。浅湖水深在18-36米不等。

1997年12月初,琼海市潭门港“00337号”渔船去西沙群岛进行捕鱼作业时,在北礁西北海域礁盘外侧,水深4米处的珊瑚石礁盘上发现并打捞出一批重要文物,有陶器、瓷器、铜器、石器以及1万多枚铜钱,这其中就包括省博物馆从渔民手中征集来的铜盘器座。

明代铜盘器座就出自礁盘边缘,刚刚打捞出 省博物馆馆藏文物——西沙北礁出水铜盘器座

水时铜器周身粘附珊瑚石,经过耐心剥离后发现铜盘与器座可以完全重叠,组合使用。铜盘为连弧状折沿,敞口、斜直腹、大平底,盘底内刻有缠枝花鸟纹,口径26.5厘米、高1.8厘米、底径14.5厘米,与铜盘一起发现的还有铜器座,质地均为紫铜,上口小,下口大,中空,呈亚腰形,无纹饰。现藏于海南省博物馆。

就在发现铜盘器座的沉船上发现的1万多枚铜钱,多是全新的未流通使用的新币,当时只有官方才能有权调配新币,而这又与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航线、货物记载吻合,推测这艘沉船很可能是郑和下西洋时的不幸触礁沉没的一艘。

    

盘石屿

0.40平方公里, 位于华光礁的东南。这也是一个环礁,但是由于礁盘上已有沙洲发育,放称“屿”了。它面积较小,长度约10公里。礁盘发育,退潮时可以微露出水,涨潮时则淹没,浪花带明显,“门”在西南角, 10 吨小船可以驶入,浅湖内有礁头发育,水深在15米以内。礁盘西部有小沙洲发育, 高只有2.5米,强台风过境(10 级)时,即被淹没,故不生树木。挖沙2尺,可得淡水,略带咸味,勉强可饮,更深则盐分增加,不能饮用。沙洲上时有草生长,但台风一过,沙洲变形,草便不见了。

    

华光礁和盘石屿 盘石屿卫星图盘石屿航拍图

华光礁

这是一个较大的环礁,位于永乐群岛之南。华光礁东西长3l公里,南北宽l2公里。它发育较完整,只有南北两门与海相通。南门当西南风,口门大,可进100吨船;北门小,只能进几十吨级小船。但门的两侧礁头多,不利航行。华光环礁虽有广大礁盘形成,但仍未有洲、岛发育,只有巨大块状珊瑚礁(如脑纹珊瑚等),能在礁盘上高出水面l米多,表示礁盘位置所在。环绕礁盘的浪花带很明显,退潮时整个礁盘可以出露海面,环礁浅湖水深在50-72米。

  

玉琢礁

位于永乐群岛东南部,这个环礁也已有广大礁盘发育,因此,礁缘浪花带明显,并且礁盘上也有各种块状珊瑚块,并且有2-3个礁块可以露出水面。环礁内浅湖水深在40米以内。门在北侧,可航30吨以下水船。环礁外侧水深即变大。

  

浪花礁

浪花礁位于西沙群岛东岛环礁之南,它是一个完整的环礁。礁盘广大,并有沙洲发育。沙洲涨潮时掩没,退潮时可见,还处于水下沙洲阶段。礁盘上也有些巨大礁块,涨潮时仍可出水,由于本环礁偏近东方,为航道所经,故有船毁于此,如1881年6月英船EISKE号即于此触礁沉没,现沉船仍可见。浅湖水色青绿,因湖水浅(深10米以内)且多礁头之故。礁盘接近海面,故浪花带明显,故称“浪花礁”。西南和西北面各有一“门”,西南“门”可入40吨船。礁盘区亦为西沙主要水产区。海龟、海参丰富。由于这里风紧流急,又当航道,建立灯桩,高达9米,单闪白光,以保航行安全。

    

银砾滩

银砾滩位于中国西沙群岛,是珊瑚礁砾石暗滩。银砾滩长62公里,宽3公里,最浅处在水面下约11米。在不到100米深的浅海上突起。

宣德环礁的北翼和东北翼是“七连屿",北冀的西沙洲到赵述岛, 同在一大礁盘之上, 东北翼的北岛到新沙洲共有三个小岛和三个沙洲亦位于同一大礁盘上。两礁盘之间为一缺口,称“赵述门"。

银屿仔

银屿仔,西沙群岛岛礁之一,是永乐群岛永乐环礁上的一个岛屿。位于北纬16°35′、东经112°42′,。 在石屿门北岸的广大礁盘上,与银屿同一礁盘,两者相距约600米。我国渔民向称“银屿峙”。

银屿仔面积1800多平方米,是一座小沙洲,覆盖着珊瑚沙,大潮时常被淹没,地面未长草木。中国渔民称银峙仔。据说是由于清代在这里拾获许多银而得名,还有一说是清未有沉船在此留有银而得名。

银屿

银屿位于中国西沙群岛永乐群岛中,在石屿门北岸礁盘上,鸭公岛东北约1海里、全富岛西南4.5海里处。

银屿的礁盘上有一处深坑,水深在20米以上,水色蓝黑。

    

石屿

石屿位于中国西沙群岛的永乐群岛东部,在咸舍屿以东约2海里处,西北隔石屿门与银屿仔相望。该岛屿面积约2000平方米,海拔约1米多,由干涸的泻湖淤塞而成。

石屿门指石屿和银屿之间的水道,宽度在1500米以上。当东北季风吹拂时,风急流紧,水道浅,深5—16米,礁头较多、不利航行。

  

    

中沙群岛

中沙群岛是中国 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位置居中的群岛。西距三沙市西沙群岛的永兴岛约200公里。古称红毛浅。北纬 15°24′~16°15′,东经113°40′~114°57′。主要部分由隐没在水中的3座暗沙、滩、礁、岛所组成。长约140公里(不包括黄岩岛),宽约60公里,从东北向西南延伸,略呈椭圆形。包括南海海盆西侧的中沙大环礁、北侧的神狐暗沙、一统暗沙及耸立在深海盆上的宪法暗沙、中南暗沙、黄岩岛(民主礁)等。几乎全部隐没于海面之下,距海面约10~26米,只有黄岩岛南面露出了水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民祖祖辈辈在中沙海域从事渔业活动。中沙群岛的主权向属中华人民共和国。1984年将中沙群岛岛礁及其海域划归广东省海南行政区管辖;1988年海南省成立,中沙群岛划归海南省。2012年成立三沙市,属之。



中沙群岛

中沙大环礁

中沙大环礁是南海诸岛中最大的环礁,全为海水淹没,水深一般9~26米。大环礁东侧是深而大的地壳断裂带,陆壳和洋壳接触处以51°~58°陡坡下降到4000米海盆上。断缺部分成为出入澙湖的天然水道。澙湖内亦散布有暗沙,其中以漫步暗沙最浅,仅9米。

  

黄岩岛

黄岩岛距滩礁约300公里,状似三角形,长约19公里,边缘陡峭,澙湖水色清绿,礁盘上分布有明显可见的石柱状珊瑚礁块,最高者称为“南岩”,高出海面约1.8米。黄岩岛犹如一珊瑚岩柱,从4000米深的海盆直插耸立于海面。 中沙虽为隐伏在水中的暗沙群,但距海面较近,面积广大,因而对海面状况影响甚巨。天气恶劣时,如漫步暗沙、比微暗沙波浪极大,滩岸附近海面为其所扰,海水显得高而乱。暗沙所在的海区,海水为微绿色,而深海则呈碧蓝色,极易分辨。故早在200余年前,中沙即被利用为航行走“外沟”的标志,由广州、香港、上海、台湾、日本等到新加坡的航线均经此而过。

黄岩岛(曾用名:民主礁),是中国三沙市管辖中沙群岛中惟一露出水面的岛礁,位于北纬15°07′,东经117°51′,距中沙环礁约160海里。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原由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实施行政管辖,2012年设立三沙市后,归三沙市管辖。 中国对黄岩岛的领土主权拥有充分法理依据:中国最早发现、命名黄岩岛,并将其列入中国版图,实施主权管辖;中国一直对黄岩岛进行长期开发和利用。黄岩岛以东是幽深的马尼拉海沟,这是中国中沙群岛与菲律宾群岛的自然地理分界。

目前黄岩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控制。2013年1月21日,菲律宾外交部长表示中国船只将永远停留在黄岩岛,中国无意从黄岩岛周边海域撤出船只,并且承认黄岩岛已经处于中国的有效控制之下,菲船已不能进驻。

    

    

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是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散布最广的群岛。主要岛屿有太平岛、中业岛、南威岛、弹丸礁、郑和群礁、万安滩等。曾母暗沙是中国领土最南点。南沙群岛领土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管辖属中国海南省三沙市。目前除中国大陆和台湾控制少数岛屿外,主要岛屿均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侵占。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南沙群岛及附近海域拥有的主权争辩中。上世纪60年代以来,南沙群岛岛礁及附近海域被周边国家侵占,这些国家包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其中越菲马三国军事占领部分岛礁,印度尼西亚霸占部分海域,加上中国大陆和台湾,形成六国七方对峙的局面。截止1991年底,除我军控制的7个礁和台湾控制的太平岛外,其他44个岛礁分别被其它几国侵占,越南甚至提出对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 美菲在南海军事演习,干涉中国内政,中国政府强烈谴责。无可奈何的是,第一二岛链影响了蓝水海军的发展,加上我国沿海城市距离南沙诸岛较远,现有的飞机军种飞行距离续航能力有限,不支持长期作战,相信中国航母舰队形成战斗力时,就是收复南沙诸岛之际。

中国是历史上最早发现并命名、最早开发经营和最早管辖南沙群岛的国家。

1、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

中国古代政府对西沙群岛的管理始于秦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全国为42郡,其中南海郡管辖包括西沙群岛在内的整个南海诸岛。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粤之乱后,在海南岛设儋耳、朱崖两郡,辖南海诸岛,并派水师巡视西沙。东汉杨孚《异物志》有"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的记载。这里的"涨海"是当时中国人民对南海的称呼,"崎头"则是当时对包括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的岛、礁、沙、滩的称呼。 三国东吴将领康泰所著《扶南传》不仅提到了南沙群岛,而且对其形态描述道:"涨海中,到珊瑚洲,洲底有盘古,珊瑚生其上也。" 南朝时,朝廷仍派出舟师巡视南海。《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振州(今海南三亚)疆域“西南至大海千里”,西沙群岛包括在内。唐宋年间,许多历史地理著作将西沙和南沙群岛相继命名为"九乳螺洲"、"石塘"、"长沙"、"千里石塘"、"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万里长沙"等。宋元明清四代,以"石塘"、"长沙"为名记述南海诸岛的书籍多达上百种。唐穆宗时明令岭南节度使管辖的范围包括南海诸岛。《琼州府志》记载,宋仁宗庆历(1041-1048)年间,将西沙群岛列为广南水军的巡海范围之内。 元代,对南海诸岛地理位置的记载更为详细。汪大渊所著《岛夷志略》中有"万里石塘,由潮洲而生,迤逦如长蛇,横亘海中......原其地脉。历历可考。一脉至爪哇,一脉至渤泥及古里地闷,一脉至西洋遐昆仑之地"。其中"万里石塘"指包括今南沙在内的南海诸岛。 明代《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中标有石塘、长沙和石塘。从图中标绘的位置看,后一个石塘是今南沙群岛。 清代《更路簿》记载了中国海南岛渔民所习用的南沙群岛各个岛、礁、滩、洲的地名具体方位,其中南沙计73个地名。

2、中国最早开发经营南沙群岛

中国人民至迟明初就到南沙群岛从事开发渔业生产了。早在明代,有海口港、铺前港和清澜港渔民及文昌县渔民到南沙群岛去捕捞海参等物。

1868年《中国海指南》记载了我国渔民在南沙群岛活动情况,郑和群礁有"海南渔民,以捕取海参,贝壳为活,各岛都有其足迹,亦有久居礁间者,海南每岁有小船驶往岛上。携米粮及其他必需品,与渔民交换参贝。船于每年十二月或一月离海南,至第一次西南风起时返。"清末以来,我国海南岛和雷州半岛各地渔民都有人到南沙群岛去捕鱼,其中以文昌、琼海两县最多,每年仅从此二地去的渔船就各有十几条到二十多条。

《更路簿》是中国人民明清以来开发南海诸岛的又一有力证明。它是中国海南岛渔民在西沙和南沙群岛进行生产活动的航海指南,积累了许多人航行实践经验的集体创作,它孕育于明代,后不断完善,记载了渔民从海南岛文昌县的清澜或琼海县的潭门港起,航行至西沙、南沙群岛各岛礁的航海航向和航程。

民国以来我国渔民开发经营南沙群岛的史实,中外史料均有记载。日本小仓卯之助《暴风之岛》记载1918年他组织的探险队到达北子岛时发现三位"文昌县海口人"。1933年日本三好和松尾到南沙调查时看到北子岛有中国人2名、南子岛有中国人3名住在那里。日本《新南群岛概况》记载,中业岛有渔民"栽种之甘薯","昔时有中华民国渔民居住于此岛,并种植椰子、木瓜、蕃薯和蔬菜等"。

3、中国最早对南沙群岛行使管辖

从秦代开始,我国政府正式对西沙群岛行使管辖权。汉代,南沙群岛已归我国管辖。唐、宋、元、明、清,南海诸岛一直归我国政府管辖。到了元代,我国人民已经大规模开发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整个南海诸岛了。《元史》地理志和《元代疆域图叙》记载元代疆域包括了南沙群岛。其中《元史》记载了元朝海军巡辖了南沙群岛。《元史》记载,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委派同知太史院士郭守敬到南海进行测量,在绘制的《广舆图》中,把南海诸岛的西沙群岛标为“千里长沙”,南沙群岛标为“万里石塘”。

明代《海南卫指挥佥事柴公墓志铬》记载:"广东濒大海,海外诸国皆内属","公统兵万余,巨舰五十艘",巡逻"海道几万里"。表明南沙群岛属于明代版图,明代海南卫巡辖了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

在清代,中国政府将南沙群岛标绘在权威性地图上,对南沙群岛行使行政管辖。1724年的《清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1755年《皇清各直省分图》之《天下总舆图》、1767年《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1810年《大清万年一统地量全图》和1817年《大清一统天下全图》等许多地图均将南沙群岛列入中国版图。 1932年和1935年,中国参谋本部、内政部、外交部、海军部、教育部和蒙藏委员会共同组成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专门审定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名称共132个,分属西沙、中沙、东沙和南沙群岛管辖。

1933年,法国侵占我国南沙群岛的太平、中业等九个岛屿,立即遭到我在南沙群岛生活和从事生产活动的渔民强烈反抗,中国政府也向法国政府提出抗议。 1935年,中国政府的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编印《中国南海各岛屿图》详细标明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各岛礁的具体名称。

1939年,日本侵占了南海诸岛。1946年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精神,中国内政部会同海军部和广东省政府委派肖次尹和麦蕴瑜分别为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专员,前往接管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并在岛上立主权碑。

日本投降后,时任国民党海军海防第二舰队司令的林遵率“太平”、“中业”两舰接收南沙群岛,将南沙主岛以所乘军舰舰名改为“太平岛”,并在岛上树立刻有“太平岛”字样的纪念碑。随后接收人员又到中业岛、西月岛、南威岛,分别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并立碑为证。

1947年,中国内政部重新命名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全部岛礁沙滩名称共159个,并公布施行。公布11段海洋断续国界线。

1983年,中国地名委员会授权公布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标准地名。

综上所述,大量翔实的史实证明,南沙群岛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和开发经营的,中国政府早已对其行使管辖和主权。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侵占国家

一、越南 现控制岛屿和珊瑚礁(共29个):鸿庥岛、南威岛、景宏岛、南子岛、敦谦沙洲、安波沙洲、染青沙洲、中礁(沙洲)、毕生礁(沙洲)、柏礁、西礁(沙洲)、无乜礁、日积礁、大现礁、六门礁、东礁、南华礁、舶兰礁、奈罗礁、鬼喊礁、琼礁、广雅滩、蓬勃堡、万安滩、西卫滩、人骏滩、奥南暗沙、金盾暗沙。

二、菲律宾

现控制岛屿(共8个):马欢岛、南钥岛、中业岛、西月岛、北子岛、费信岛、双黄沙洲、司令礁(沙洲)。

三、马来西亚

现控制珊瑚礁:弹丸礁、光星仔礁、南海礁(沙洲)、榆亚暗沙、簸箕礁、光星礁、南通礁、义净礁、北安礁、南安礁、南屏礁、海安礁、 琼台礁、 潭门礁、 海宁礁、 澄平礁等。

四、文莱

现控制珊瑚礁(共1个):南通礁

五、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从1966年以来在海上划分“协议开发区”,1969年10月印尼与马来西亚签订大陆架协定,声称拥有5万平方公里的南沙海域。1980年3月,宣布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

  

南沙群岛风光(共20张图片)









  

红色为中国,紫色为越南,黄色为菲律宾

群岛组成

南沙群岛是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散布最广的群岛。主要岛屿有太平岛、南威岛、中业岛、郑和群礁、万安滩等。曾母暗沙是中国领土的最南点。

水面环礁44个:

1、双子群礁:*北子岛、*南子岛、*北外沙洲、贡士礁(低潮时部分礁盘干出)、奈罗礁(部分干出)、永登暗沙

2、中业群礁西群:*中业岛、铁线西礁(干出礁坪)、铁线中礁(干出礁坪)

3、中业群礁东群:梅九礁(低潮出露)、铁峙礁(低潮时部分干出)

南沙群岛双子群礁

5、渚碧礁(低潮时可全部干出)

6、道明群礁:*南钥岛、*双黄沙洲(正在成陆的干出礁)、*杨信沙洲(成陆不久的干出礁)、库归礁

7、郑和群礁:*太平岛、*鸿庥岛、*敦谦沙洲、舶兰礁(低潮出露)、安达礁(干出礁)、南薰礁、小南薰礁(低潮出露)

8、九章群礁:*景宏岛、*染青沙洲、#东门礁、安乐礁(干出礁)、长线礁(有干出的礁石3块)、主权礁(干出礁)、牛轭礁(低潮干出)、赤瓜礁(干出礁)、琼礁(有白色沙丘)、屈原礁(北部和西部有礁石露出水面)、漳溪礁(低潮时有礁石出露)、扁参礁(低潮出露)、龙虾礁(礁盘上有露出水面的礁石3块)、染青东礁(低潮出露)。

9、大现礁(低潮出露)

10、小现礁(低潮时部分干出)

11、火艾礁

长滩

12、马欢岛-费信岛:*费信岛、*马欢岛

13、五方礁(干出礁)

#14、三角礁

15、禄沙礁(干出礁)

16、美济礁(干出礁)

#17、仙娥礁(干出礁)

守卫永暑礁的解放军战士

*18、信义礁(沙洲)

#19、海口礁(干出环礁)

20、半月礁(干出环礁)

21、舰长礁(干出环礁)

22、仁爱礁:(干出礁)

23、仙宾礁(干出环礁)

#24、蓬勃暗沙(含乙辛石)

*25、司令礁(沙洲)

26、无乜礁(干出环礁、有数块适淹礁石)

27、南华礁(干出环礁)

28、六门礁(干出环礁)

*29、毕生礁(沙洲)

30、榆亚暗沙(干出环礁):#浪口礁;二角礁;线头礁

31、光星礁(干出环礁)

#32、簸箕礁(干出环礁)南沙群岛南子岛(越占)--渔港

*33、南海礁(沙洲)

#34、柏礁(干出环礁,鸟鱼锭石、单柱石)

#35、东礁

*36、中礁(沙洲)

*37、西礁(沙洲)

38、日积礁

#39、弹丸礁

#40、皇路礁

41、南通礁

42、光星仔礁

43、永暑礁

44、安塘滩:巩珍礁、鲎藤礁

水面台礁8个:

*1、西月岛礁坪

*2、南威岛礁坪

*3、安波沙洲礁坪(干出台礁)

4、半路礁(低潮干出)

5、牛车轮礁(干出台礁)

6、华阳礁(干出台礁)

7、南屏礁(干出台礁)

8、小火艾礁(含西南礁体)

南沙群岛各岛礁一览:

双子群礁

双子群礁(Shuangzi Reefs,西方称North Danger Reefs),是中国领土南沙群岛西北部第一列环礁,由贡士礁、北子岛、北外沙洲、南子岛、奈罗礁、东南暗沙、东北暗沙和北子暗沙等组成。







双子群礁卫星图



北子岛

北子岛(Beizi Dao,西方称Northeast Cay)是位于南沙群岛最北部的岛屿。位于北纬11度27分,东经114度21分,椭圆形沙岛,长轴900米,宽约400米,高出海面3.2米,面积约0.13平方公里。为南沙群岛第五大岛。它也是一碟形小岛,四周有沙堤,高达5米。海岸上有沙滩包围全岛,四周礁盘宽约500米。岛中央为低平地,有淡水可饮用。中南部为草地,可开垦,西部为林地,灌丛高3-4米本岛在清代已有我国居民,故有小屋,开垦的农田,椰子树和水井。1947年中国公布名称为北子礁。1983年公布北子岛为标准名称。该岛礁为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台湾,越南与菲律宾等国亦声称对此岛拥有主权。北子岛自1971年起被菲律宾侵占至今。



南子岛

位于北纬11度25分,东经114度21分在北子岛西南2.8公里处。椭圆形,岛长约600米,宽约350米,面积约0.12平方公里,高出海面3.6米。岛上长满树木杂草,并有水井两口,可供饮用。我国渔民自清代以来一直开垦该岛,直到1956年,海南岛仍每年派船运送粮食,并取回水产。由于南,北子岛互为犄角,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多次被侵占。1971年菲律宾,1973年越南相继侵占北子和南子岛至今。越南于1993年在南子岛建造其在南沙的第一个灯塔,并试图修建一个简易飞机跑道。

南子岛

南子岛港口港池



贡士礁

位于北纬11度28分,东经114度22分。该礁只有在退潮时才露出水面,涨潮时仍有波浪打击,成浪花带,正向东北季风。

奈罗礁

位于北纬11度23分,东经114度18分,双子群礁的西南。大部分礁石只有在退潮时出露,有一1米高的礁石。该礁1988年被越南侵占。

北外沙洲

在北子岛礁盘西南部,据北子岛275米,它是一个圆形沙丘所形成的小沙洲,直径约91米,高出水面3米。

东北暗沙

水下浅滩,深2.7米,在环礁东北方。

东南暗沙

水下浅滩,在水下9.1米,呈长条状,有成串的礁头发育,在环礁东南侧。

西滩

在南子岛和奈罗礁之间,水深只有3.7米,为圆形滩。

北子暗沙 在环礁北侧,由几个暗滩组成,呈水下脊状隆起,最浅在8米左右。

中业群礁



中业群礁,位于双子群礁之南,以中业环礁为主,是南中国海南沙群岛西北部第二列环礁,中业环礁由两个环礁组成,分东西两个环礁,这两个环礁分别称为“东滩”和“西滩”。两滩中间隔着宽1.3公里,深180米的铁峙水道。东滩沿东北到西南向延伸,长约8.5公里,宽3.7公里。西滩近东西向,长13公里,宽6公里,东环礁有铁峙礁和梅九礁,西环礁有中业岛和铁线礁,还包括了西南面的渚碧礁,东北面的乐斯暗沙和永登暗沙。中业岛即在西滩环礁的东侧,群礁亦用此岛定名。





东滩环礁

东滩环礁的面积只有西礁环礁礁面积的三分之一。这个环礁也以东北和西南方的礁盘为发育,退潮时可露出水面。东北一块小礁盘称为“铁峙礁”(北纬11度05分,东经114度22分)。西南一块小礁盘称为“梅九礁”。中间浅湖深5-10米,最深点为27米,有点礁存在。

铁峙礁

铁峙礁(Tiezhi Jiao)是中国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11度03分,东经114度23分。位于梅九礁东北约2海里。

梅九礁

梅九礁(Meijiu Jiao)中国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11度03分,东经114度19分。梅九礁位于铁峙礁西南约2海里,是指发育在中业群礁中部的V形礁,开口向东。我国渔民向称梅九。因其形似梅九(我国海南渔民称玳瑁北上的十三块鳞中最后两块为梅九)得名。

西滩环礁

西滩环礁地形也以东北和西南两端礁体发达为特征。东端礁盘发育了中业岛,西端成

为铁线礁(Sandy Cay)(北纬11度03分,东经114度13分)。环礁北面也比南面发育,“铁线”即环礁北缘礁体的总称。“铁线”中间一块小礁盘上的铁峙沙洲,长100米,宽50-60米。环礁南缘为一连串礁滩在水下互相连接,中间有深12-20米的铁峙水道隔开。而礁盘水深只有3-9米。环礁内的浅湖水深为30-35米,四周有点礁发育。



中业岛是中国南沙群岛中继太平岛后第二大岛。“中业”一名系为纪念1946年国民党政府海军接收南沙群岛主权的军舰“中业号”而命名。自1971年起被菲律宾占领,是菲律宾侵占南沙群岛的指挥中心。岛西岸有大水井一口,水质好,可饮用,西北有椰子林,高达18米,中部有清代小庙一座。中业岛,古称铁峙,讹作“铁峙岛”,他加禄语称派格阿萨岛(Pag-Asa,意义:“希望岛”),邦阿西楠语称Ilalo,越南语称??o Th? T?,位于南海南沙群岛中业群礁中部,扼铁峙水道之西,面积约0.33平方公里,高3.4米,是南沙群岛第二大岛。四周有沙堤包围着,沙堤高约5米,宽达60米。岛呈三角形,岛上覆盖着灌木,棕榈树等植被,高达3-4米。曾为中国渔民的季节性居留地。





中业岛



中业岛历史





铁线礁

铁线礁(Tiexian Jiao)是中国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11度01-04分,东经114度11-16分范围内。位于中业群礁西部。为东北—西南一线排列的三个珊瑚礁的总称。涨潮淹没,退潮露出。东边一圆形礁直径约1400米,与中业岛相距约2.5海里。中间椭圆形礁 距中业岛约3.5海里,本身范围较大。西端小礁水浅。中国渔民向称铁线。1983年公布铁线礁为标准名称。

铁峙水道

铁峙水道(Tiezhi Shuidao)是中国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11度03分,东经114度18分。是指发育在中业群礁中东西两环礁之间的水道, 因近中业岛(铁峙)得名。宽约1.3公里,水深180米。水道北侧水深即达1297米。1983年中国公布铁峙水道为标准名称。



铁峙水道位置图

渚碧礁

渚碧礁(Zhubi Jiao,西方称Subi Reef)南沙群岛中业群礁西南处的一暗礁,在中业岛西南26公里处,坐标10°54'47.63"N,114° 3'41.36"E。自东北到西南约为6.5公里,宽3.7

渚碧礁(4张)

公里,中为浅湖,无水道外通,这是由于环礁礁盘发育完整之故。湖中水色蓝绿。中国于1988年在渚碧礁建立了第一代高脚屋,随后于90年代后期扩建成第三代建筑物。

渚碧礁

永登和乐斯暗沙在中业群礁的东北,和中业环礁,渚碧礁属于一列。两暗沙相距11海里,呈东北到西南向排列。

永登暗沙

永登暗沙长约18.5公里,北部宽9.3公里,南部狭,约为3.7公里,是一个水下环礁。环礁中部仍有泻湖,泻湖四周为一圈沉水不深的礁滩。这些沉水的礁滩以南北两端为发育。在东北角上,有礁石在低潮时可露出水面。浅湖水深在34-63米。

乐斯暗沙

乐斯暗沙长3.6公里,在水下18.5米处,亦为一沉水环礁地形。礁滩也以西南端和东北端为发育,东北端礁滩水深只有9米,西南端礁滩更浅到5米,中部浅湖明显。

道明群礁

道明群礁属于中国南沙群岛,位于北纬10度40-55分,东经114度19-37分范围内。位于中业群礁东南约20海里。 为中间宽两头尖地环礁。东北—西南向长39公里,中间宽约13公里。环礁周围分布着南钥岛, 扬信沙洲,双黄沙洲和库归礁等。

环礁外是水深超过1000米的深海。环礁内水深一般不超过65米。边缘礁滩水深在13-17米之间。主要岛礁分布在南部边缘。 1935年公布名称为罗湾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道明群礁道明群礁

。 以纪连念明初梁道明经营三佛齐归顺有功。环礁自东北到西南伸延长39公里,宽近13公里,浅湖水深55-65米,有不少“门”和外海沟通。浅湖中有一深沟南北贯通,很有利于湖水外流,并把浅湖分成两部分。北部礁盘一般不出露水面,南面的礁盘多可露出水面,并有洲岛发育再礁盘上。

南钥岛

道明群礁

南钥岛(Loaita Island)位于北纬10度41分,东经114度25分,道明群礁的最南部。该岛呈圆形,岛直径约300米,海拔1.8米,高度只有中业岛的五分子之一,是南沙群岛中最低的小岛。它所在的小礁盘也呈圆形,直径约1.2公里。岛缘沙滩有200-500米,小岛有沙堤围绕,高6米,中为洼地。岛上灌木茂密,高3-4米,中部有椰子林,水井及房屋,并有小庙一座,大约是清代道光年间所建。由于本岛沙堤小,淡水存储量不大,故缺乏淡水。岛上灌木茂密,鸟粪覆盖。 我国渔民向来以此岛为捕捞基地。在岛上种植椰树,建造房屋和神庙,并挖有水井,水味不甚佳,勉强可饮 1935年公布名称为罗湾岛。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南钥岛。我国渔民向称第三峙。因渔民到南沙捕捞以此岛为“第三战”,故名。该岛的军事史可谓久矣。1933年,法国人驻军此处,1943年日本侵占了该岛,1950年代,美国派兵侵占了南钥岛,但1959年后放弃。自1968年后,菲律宾侵占该岛。1994年,中菲海军在南钥岛海域有场小规模的冲突,其结果菲2艘炮艇被击沉,数名士兵死亡。岛上的一些建筑被摧毁,包括一个瞭望塔,此后,菲放弃了该岛,至今无人居住    

双黄沙洲

双黄沙洲(Loaita Nan) 有两个沙洲组成,分别位于北纬10度41分,东经114度25分(东北)和北纬10度42.5分,东经114度19.5分(西南)。西南部分没于水下,东北部分露出水面;无树木生长。双黄沙洲在退潮时状如两个蛋黄,高潮时长0.25km,礁盘长2km,高潮时宽60m,礁盘宽1.1km,浅滩水深5.4-9m,中央深水到20.1m。根据部分国外资料显示双黄沙洲自1988年后,我国派兵驻守。



杨信沙洲

杨信沙洲(Lankiam Cay) 位于北纬10度44分,东经114度31分,是为了纪念明初巡抚南洋的官员杨信而定名。沙洲位于环礁南侧中部小礁盘上,礁盘呈圆形,直径1.4公里,沙洲因此也呈圆形,直径为100米。我国海南渔民向称铜锅,铜金。



库归礁

库归礁位于北纬10度44分,东经114度35分。位于杨信沙洲东北3海里多的两个南北排列的珊瑚礁, 涨潮淹没,低潮露出。两礁明显同基于一礁盘上,形似裤裆,我国渔民向称裤归(海南音Kougui)意即裤裆,再经雅化即“库归”。1983年公布库归礁为标准名称。中国实际控制并严密监控,设中国主权标志,有中国科考人员驻守并定期登礁维护。

郑和环礁

郑和群礁(Zhenghe Qunjiao、英文:Tizard Banks),又称郑和环礁、提闸滩,位于南沙群岛的北部第四列环礁,在南沙道明群岛正南方,位于北纬10°19′至10°25′,东经114°12′至114°45′之间;东西长30公里,平均宽度8公里。由太平岛、中洲礁、敦谦沙洲、舶兰礁、安达礁、鸿庥岛、小南薰礁、南薰礁等组成,是南沙群岛最大的群礁。我国明代航海家郑和于1405年至1433年曾先后七次率领大型船队下西洋,为纪念郑和功绩,故名。

    

舶兰礁

舶兰礁(Petley Reef) 北纬10度24分,东经114度34分,礁盘呈卵圆形,长径1.8公里,退潮时可露出海面近1米。我国渔民向称高佛。现被越南非法侵占。  

安达礁

安达礁(Eldad Reef) 位于北纬10度21分,东经114度42分,郑和环礁的东端,是东北向尖突的礁体。礁盘自西南向东北伸展约8公里,宽800-1000米。礁盘上有不少礁块出露海面。这个广大礁盘上已有次成泻湖发育,又叫“礁湖”。礁湖有一处水深在18米以上,可进入小船。



郭谦沙洲

郭谦沙洲(Sand Cay) 北纬10度23分,东经114度28分,它的名字来自1946年接受本岛的中业舰舰长李郭谦。沙洲呈椭圆形,长500米,宽300米,海拔2.5米。由于已有沙堤围绕,故内部为低平洼地。沙洲上有灌木林生长,高达4-5米,还有我国渔民种植的椰子林。它和太平岛间有一串礁盘相连,其中途有一小礁,低潮露出海面。

太平岛

太平岛(Itu Aba Island)在北纬10度23分,东经114度22分。位于121-郑和群礁西北。岛呈长梭形,长1400米,宽335米,面积0.43平方公里,为南沙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海拔平均3.8米。低潮时明显露出环岛的珊瑚礁。本到土壤黑褐,土质肥沃,林木(以橙花破布木、草海桐为主)遍布,椰树、木瓜和香蕉相间。岛上原有我国渔民修建的房屋、神庙和坟墓等。太平岛地处南海心脏地区,北距海南岛榆林港500多海里,为海上航行之要冲。1935年公布名称为伊都阿巴岛,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太平岛。是纪念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派往南沙群岛接收的军舰“太平号”而命名的。我国渔民向称黄山马、黄山马峙。1730年陈伦炯《海国闻见录》称南沙马峙。据考证,Itu Aba 是外国人记录我国渔民名称“黄山马(海南音widuabe)”而来。1946年国民党政府派遣海军收复南沙,以旗舰“太平号”命名了该岛。太平岛现由我国台湾省地方当局军队驻守。岛上有驻军。

    

    

鸿庥岛

鸿庥岛(Namyit Island)在北纬10度11分,东经114度22分。位于121-郑和群礁的南部边缘,北距122-太平岛11.25海里。为椭圆形小岛,东西向长轴560米,短轴180米,面积约0.08平方公里。海拔约6米。处于一长条形礁盘偏东位置。岛上林木茂盛。有椰树,有海鸟群栖,还有淡水井,但水质欠佳,不宜饮用。1935年公布名称为南伊岛。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鸿庥岛。是纪念1946年中国政府派往接收南沙群岛的中业舰副舰长杨宏庥。我国渔民向称南乙或南密。据考证,Namyit是外国人纪录我国渔民名称“南乙”(海南音Namyit)而来。1973年,该岛被南越政府侵占,1975年北越(今越南)趁南越溃败之际,乘机袭击和“接管”了该岛。

    

南薰礁

南薰礁(Gaven Reef)在北纬10度11分-13分,东经114度13分-15分之间。位于121-郑和群礁的西南角,126-鸿庥岛西。主要有上下两个珊瑚礁组成。两礁相距约2.5海里,中间还有一些水深6米左右的暗礁。上礁长约1850米,东北端有高2米的沙堆。下礁为椭圆形,长1400米。1935年公布名称为给予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南薰礁。我国渔民向称南乙峙仔,沙仔。南薰礁上建有第3代永固式高脚屋,和一个补给平台。目前由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控制。

    

小南薰礁

小南薰礁位于北纬10度东经114度,在郑和群礁西南端,因为是南薰礁南部的小礁石,所以取名为小南熏礁。无人的低潮出露性岛礁,在南薰礁东南3公里处。



九章群礁

九章群礁,南沙群岛岛礁之一,是南沙西北部第五列环礁,南临南华水道。北纬9度42分—10度00分,东经114度15分—40分范围内。位于郑和群礁之南16海里,我国渔民向称九章,又称狗障头(是指此处很多礁滩,连狗进去也撞头之意),1983年中国政府公布九章群礁为标准名称。九章群礁除九章环礁外,还包括附近的小礁,如北面的康乐礁及南面的泛爱暗沙,及南华水道中的伏波礁等。

九章群礁

顺序依次:景宏岛、南门礁、西门礁 、东门礁 、安乐礁、长线礁、主权礁、牛轭礁、染青东礁、染青沙洲、龙虾礁、扁参礁、漳溪礁、屈原礁、琼礁、赤瓜礁、鬼喊礁、华礁、吉阳礁等。礁湖水深50余米。小礁湖和锚地均多。但难避强风。环礁外水深2000—3000米。

九章环礁呈椭圆形,沿东北到西南方向延伸,长56公里,宽9-14公里。这个环礁在地形上也是洲,岛,门,礁俱全的典型环礁,并以多“门”为特点。其中的浅湖水深达50米以上。礁盘亦以东北和西南方

面发育好。东北面的大礁盘称中轭礁,西南有两个大礁盘:北面是鬼喊礁,东南是赤瓜礁;中间有深水沟分开。环礁外为深水海槽,深达2000-3000米,九章环礁象一个大烟囱似的从海底耸立到海面上来。

岛:景宏岛(越南非法侵占),赤瓜礁岛; 洲:染青沙洲(越南非法侵占),鬼喊沙洲,琼礁沙洲; 礁:鬼喊礁(越南非法侵占),赤瓜礁,牛轭礁,屈原礁,琼礁(越南非法侵占),漳溪礁,扁参礁,龙虾礁,染青东礁,主权礁,长线礁,安乐礁,东门礁,西门礁,南门礁,吉阳礁,华礁; 门: 东门,西门,南门;

南沙群岛九章群礁

景宏岛

景宏岛卫星图

景宏岛我国渔民称为“秤钩”,这名在清代已流行,十八世纪英国海图,也用此名,译为“Sincowe”,即得自中国渔民。岛小,面积只有37700平方米(约只有鸿庥岛一半),海拔3.6米。岛四周有沙堤围绕。中为低地。景宏岛是九章环礁上的最大岛屿。岛上淡水因受鸟粪污染,不能饮用。岛上灌丛茂密,有海鸟栖息,故地表有鸟粪。

景宏岛位于南沙群岛九章群礁西北边缘,在鸿庥岛以南17海里。

景宏岛于1973年被南越政府侵占,1975年北越(既现越南)趁南越溃败之际,乘机袭击和“接管”了该岛,并非法侵占至今。现在越南在景宏岛上建有较完善的设施,驻军规模估计有一个连约100人。景宏岛上的建筑



南门礁

南门礁在北纬9度54分,东经114度24分。为132-九章群礁北缘一暗礁,在133-景宏岛东约3海里。我国渔民向称南门。

南沙群岛九章群礁南门礁





西门礁

西门礁为132-九章群礁中的一个暗礁,位于环礁的北缘,在北纬9度54分,东经114度28分。

南沙群岛九章群礁西门礁

东门礁

东门礁在北纬9度55分,东经114度30分。为九章群礁 中的一个暗礁,位于环礁的北缘、西门礁与安乐礁 之间。我国渔民向称东门。东门礁是中国海军在南沙群岛守卫的礁盘之一,远离大陆1400多公里,面积不及一个足球场大,东门礁,南沙美丽玉盘中一颗璀璨的珍珠,地处南沙群岛九章群礁东北部,因礁盘中央泻湖东端有一出口而得名。人称“南海国门第一礁”。

南沙群岛东门礁航拍图



东门礁(7)张



词条图片(6)张

安乐礁

安乐礁(Anle Jiao),在北纬9度56分,东经114度31分。位于环礁的北缘,136-东门礁与138-长线礁之间的一个暗礁。目前由东门礁守备队严密监控。

长线礁



长线礁(Changxian Jiao),中国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9度58分,东经114度34分。长线礁为132-九章群礁中的一个暗礁,位于环礁的东北缘、137-安乐礁与139-主权礁之间。我国渔民向称长线。

主权礁

主权礁(Zhuquan Jiao),中国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9度58分,东经114度35分。主权礁为132-九章群礁中的一个暗礁,位于环礁的东北缘、138-长线礁与140-牛轭礁之间。我国渔民向称长线。

牛轭礁

牛轭礁(Whitson Reef),是南沙群岛的九章群礁东北端的一环礁。位于北纬10度00分,东经114度43分。为一尖形巨大珊瑚礁盘,礁盘呈三角形,退潮时东北角出露海面,状如牛轭。

牛轭礁是九章群礁的礁群中最大的环礁。涨潮淹没,在一般风力中也激起

浪花,因此易辨认。退潮时露出,状如牛轭,故名牛轭礁。中国渔民向称此礁为牛轭,又称为九章头。

染青东礁

染青东礁(Ranqing Dongjiao),中国南沙群岛岛礁之一,是我国固有领土,中国政府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染青东礁在北纬9度54分,东经114度36分,为132-九章群礁东北一暗礁。染青东礁位于140-牛轭礁西南方。因在142-染青沙洲东方,故名。

染青沙洲

染青沙洲,外文称Grierson Reef。中国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9度54分,东经114度34分。

染青沙洲17级卫图[1]

是我国固有领土,中国政府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染青沙洲属于九章群礁,在牛轭礁西南5海里的一个小沙洲,面积0.0111平方千米,约16.7亩。南端有黑色礁石露出。东南偏东约600米和东南700米各有水深6至7米的暗沙,海水变色,可以辨认。我国渔民向称染青峙。1983年公布染青沙洲为标准名称。 但在越南的文章中将其英语名称为Sin Cowe East Island,越语名称为Dao Sinh Ton Dong(因越语显示问题借用英语字母拼写),可意译为东景宏岛。

染青沙洲1978年3月被越南非法侵占。染青沙洲一角

现在越南以在岛上建有非常完备的军事完善的设施,驻军规模估计在一个排30人以上。

龙虾礁

龙虾礁在北纬9度53分,东经114度32分。为九章群礁中一暗礁,位于环礁的东南部边缘。在染青沙洲与扁参礁之间。

扁参礁

扁参礁在北纬9度52分,东经114度31分。为九章群礁 中一暗礁,位于环礁的东南部边缘。在龙虾礁 西南约1海里。

南沙群岛九章群礁扁参礁

漳溪礁

漳溪礁在北纬9度50分,东经114度28分,为132-九章群礁中一暗礁,位于环礁的南部边缘。漳溪礁东北距144-扁参礁约1.4海里,西南距146-屈原礁约3.8海里。漳溪礁是南沙群岛尚未被侵占的五礁之一,其余四礁为半路礁、南屏礁、禄沙礁、和蒙自礁。

南沙群岛九章群礁漳溪礁

屈原礁

屈原礁(Quyuan Jiao)中国南沙群岛岛礁之一,是我国固有领土,中国政府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行政上属海南省三沙市管辖。在北纬9度48分,东经114度24分。位于九章群礁琼礁和漳溪礁之间,与两礁分别距1.6海里和3.8海里。1983年公布屈原礁为标准名称。以纪念中国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

南沙群岛九章群礁屈原礁局部

琼礁

琼礁是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其地理位置在北纬9度46分,东经114度22分。琼礁为九章群礁中一暗礁,位于屈原礁西南约1.6海里处。海南岛海民常常到此捕鱼作业,而海南岛旧称琼州,所以1983年公布琼礁为此岛屿标准名称。1989年该礁被越南非法侵占,是越南所侵占的29个中国岛屿之一。

琼礁

赤瓜礁

赤瓜礁,因盛产赤瓜参而得名,是截至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南沙群岛实际控制的仅有的7个岛礁之一,岛上有驻军。著名的1988年3月14日中越赤瓜礁海战即发生于此礁。此战中,越军遭受重创,两艘舰艇沉没、一艘舰艇丧失行动能力,伤亡近百人,被俘40余人,而中国军队损失甚微。其中,被俘的40余人均为登上此礁的越军。战后,中国军队一举收复了永暑礁、华阳礁、东门礁、南薰礁、渚碧礁、赤瓜礁等6个岛礁,90年代又从菲律宾之手收复了美济礁,才形成了今日中国大陆在南沙群岛数百个岛礁中仅控制7个岛礁的局面。

赤瓜礁

南沙群岛详细地图



赤瓜礁

鬼喊礁

鬼喊礁(Guihan Jiao)是南沙群岛的九章群礁中的一个珊瑚礁,位于九章群礁的西南端。位于北纬9度45分,东经114度15分。东南与赤瓜礁相距仅1.7海里。呈四角形,东西长约1公里,南北长约1.8公里。鬼喊礁出水不多,多暗礁、险滩,风浪拍打,呼呼作响,中国渔民向称鬼喊礁。1988的314海战中我国海军531号舰在这里重创越南海军505登陆舰,该礁于1988年6月即314海战后3个多月后又被越南侵占。目前越南在该礁上建有一座礁堡,驻军规模估计在一个班10多人。

鬼喊礁碉堡边景象

南沙群岛九章群礁鬼喊

华礁

华礁(Hua Jiao),在北纬9度51分,东经114度16分。华礁位于132-九章群礁的西北边缘。在149-鬼喊礁北偏东约4.31海里。我国渔民向称钩线。

南沙群岛九章群礁华礁

吉阳礁

吉阳礁在北纬9度52分,东经114度17分。位于132-九章群礁的西北部边缘。在133-景宏岛与150-华礁之间。因宋元两代广东海南岛均有吉阳军{现海南岛三亚市,宋郑和七年(1777年)由珠崖军改称吉阳军,绍兴六年(1136年)改置宁远县,元代又改称吉阳军。

南沙群岛九章群礁吉阳礁

南威岛

南威岛,中国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南威”一词系纪念1946年国民党政府介绍南沙群岛主权时广东省主席罗卓英(号慈威),兼有威镇南疆之意。是南沙群岛西南部最重要的岛屿。自1974年起被越南侵占,并将占据南沙群岛第一线军事指挥中心设在南威岛。

南威岛风光

南威岛风光

越南在南威岛拼凑国旗图案

南威岛

尹庆群礁

尹庆群礁(Yinqing Qunjiao),是南中国海南沙群岛西部尹庆群礁

的一列群礁。位于南威岛东北方。分布在北纬8°48'至8°55'、东经112°12'至112°53'之间。 四个环礁东西向一字排开,东西长约38海里。由华阳礁、东礁、中礁、西礁等组成。礁间海流甚急、浪花飞溅。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尹庆群礁。尹庆原是明朝太监,在郑和下西洋以前曾出使爪哇满剌加国。后人为纪念尹庆而命名。

华阳礁

华阳礁(Huayang Jiao,西方称为Cuarteron Reef)是南沙群岛中一珊瑚礁。华阳礁位于北纬8度53分,东经112度51分,尹庆群礁四大礁之一,是尹庆群礁中最东的一礁。目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控制。华阳礁以南的东礁,中礁,西礁和南威岛均被越南侵占。

华阳礁





东噍

东礁是南沙群岛西南部的一座珊瑚环礁。位于北纬8度49分,东经112度36分。东西长13公里,宽4公里,总面积41.6平方公里,其中礁坪面积25.1平方那公里,中间礁湖面积16.5平方公里,是南沙群岛中礁坪面积最大的几个礁之一。东礁环礁礁盘不连续,中间浅湖水深7.5米。口门发育在环礁西南端,有两个,可进50吨级渔船。东礁礁盘西和南面有4个礁头露出海面。1988年被越南侵占,为越南非法侵占我国南海的29个岛礁之一。

东礁的另一处建筑

卫星图

中礁

中礁(Central Reef) 中礁的卫星图南沙群岛西部的一座珊瑚礁,是尹庆群礁的4个干出礁之一。我国渔民向称弄鼻仔。位于北纬8度56分,东经112度22分,尹庆群礁中部,西礁东北方约5海里。是一个长约900米的环礁。1978年被越南侵占。是越南非法侵占我国南海的29个岛礁之一。越南在沙洲上建有各种建筑,多座碉堡,估计驻军规模在一个排以上,该守岛部队装备双联装高射机枪。

中礁的一处碉堡

南沙群岛中礁

西礁

西礁是尹庆群礁4座干出礁中的一座,位于北纬8度52分,东经112度14分。西礁长约9公里,宽2.4公里,成美丽的孔雀屏形状。口门发育在南侧,水道广而深,浅湖水深11-15米,多有点礁发育。西礁礁盘东北部已有沙洲发育,沙洲由东北向西南伸展,长460米,宽24米,涨潮时仍可露出海面。由于沙体太小,而且每为大风浪淹没,故无淡水储存,也不生草木。西礁于1978年被越南侵占。目前越南在西礁分三处建有一座灯塔和六座礁堡,驻军规模估计有两个排以上。





西礁灯塔

长滩

南沙群岛中的环礁一个环礁,在北纬10度55分—11度09分,东经114度37分到114度49分范围内。在道明群礁东北方,它也是一座沉没于水中的环礁,低潮时也看不到一块突出水面的礁体。环礁在水下是一圈断续相连的小礁块,中有浅湖。这些小礁块有些也有礁盘发育,如在西南部的小礁盘水深只有3.7米。

蒙自礁

蒙自礁(Mengzi Jiao)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11度09分,东经114度48分。在114-道明群礁 东北部,属119-长滩范围内的一个珊瑚礁。蒙自礁西北与106-乐斯暗沙相距约14海里,退潮隐现,实属环形暗礁,南部水深3.7米。

小现礁

小现礁在北纬10度00分,东经114度02分。小现礁位于121-郑和群礁西南约30公里,西距129-大现礁18.5公里。为圆形珊瑚礁,直径约600米。低潮时有数处礁头出水。东部水深320-330米之间。小现礁西部水深不超过390米。外围为深海。1935年公布名称为小觅出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小现礁。我国渔民向称东南角。



大现礁

大现礁(Daxian Jiao)南沙群岛珊瑚礁之一。我国渔民向称劳牛劳。1935年公布名称为大觅出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大现礁。在北纬10度00-08分,东经13度52-53分之间。位于郑和群礁西南方,在小现礁西18.5公里处。大现礁是一东北向长条形

大现礁碉堡

环礁,长达13公里,面积24.8平方公里,其中礁坪面积20.7平方公里。低潮露出,高潮淹没。礁湖水深,但无礁门。1988年被越南非法占领,目前越南已在该礁上分三处建有四座礁堡,驻军规模估计在两个排50人左右。越南在礁坪上开挖了一个人工口门,现在船只可以通过口门进入中间的礁湖。



福禄寺礁

福禄寺礁 在北纬10度14分,东经113度38分。位于 郑和群礁之西, 大现礁西北17海里。东北至西南长2.8公里,宽900米至450米不等。附近为航行上的险地,西南隐伏着许多暗礁,水深1.8-5.6米之间,向东北水深逐步增加。1935年公布名称为西石或女神庙石。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福禄寺礁。我国渔民向称西北角。



康乐礁

康乐礁在北纬10度00分,东经114度23分。康乐礁位于132-九章群礁之北,133-景宏岛 东北约6.5海里。1935年公布名称为康华里礁。

泛爱暗沙

泛爱暗沙,位于北纬9度43分,东经114度40分。泛爱暗沙位于132-九章群礁东南方,西距148-赤瓜礁 约21海里。



伏波礁

伏波礁,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9度23分,东经114度11分,位于149-鬼喊礁 之南偏西方18海里。1935年公布名称为机斯滩。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伏波礁。伏波原是我国汉代封号,汉有路伏波将军,马伏波将军等。

永暑礁

永暑礁,中国大陆目前控制的南沙群岛仅有的7座珊瑚礁之一。永暑礁的礁盘较大,周边没有密切靠近的敌占据点,因而环境相对安稳,是发展潜力较大的一个岛礁。永暑礁现建有一个海洋监测站,2010年5月又成功开通了中国移动业务。在南沙群岛中,中国大陆对永暑礁经营得最为完善,永暑礁是南沙群岛的行政和军事指挥中心,其地位显然可见。

永暑礁,南沙群岛的一座珊瑚环礁。位于北纬9度37分,东经112度58分,距中国大陆约740海里,

据海南岛榆林港560海里,隶属于海南省三沙市。地处太平岛至南威岛的中途,位于南海中央航线(香港至新加坡)和南华水道交汇处,西北距金兰湾约250海里。永暑礁呈长椭圆形,永暑礁主礁盘面积约4平方公里,整个礁盘宽约7.8公里,长26公里,面积108平方公里,浅湖形态不明显,水深14.6-40米,涨潮时礁盘没在0.5至1米水深以下,退潮时只露出少许礁石。永暑礁东北55海里的大现礁,东南50海里的毕生礁,南偏西46海里的东礁均为越南侵占。

    

    

逍遥暗沙

逍遥暗沙在北纬9度28分,东经112度24分。逍遥暗沙位于154-永暑礁 西南约24海里(1海里=1.852千米)。

火艾礁

火艾礁在北纬10度53分,东经114度56分。位于道明群礁 的东方,在西月岛西南约17海里。有一环礁和一点礁组成。环礁长7公里,宽约2.2公里。退潮露出,中间有椭圆形礁湖,水深,无礁门。北端有一小沙洲,西南方约1海里处有一点礁,其间最浅处水深12.8米。我国渔民向称火哀,因环礁东北角伸出一条4公里多的礁体使整个礁形如“火哀”得名。“火哀”原指我国海南渔民用椰衣制成的用来点火的火种。

  

西月岛

西月岛,南沙群岛岛礁之一,长约700米,面积0.16平方公里(约合240亩),是南沙群岛的第三大岛,自1963年起被菲律宾占领。岛上草木茂盛,挖沙2尺,即得淡水,岛西南端椰树下还有饮水井一口。但因岛上海鸟多,受鸟粪污染,淡水大多无法饮用。

  

马欢岛

马欢岛(Mahuan Dao) 在北纬10度44分,东经115度48分。位于南沙群岛北部,在159-费信岛南5海里。岛近长圆形,东西长约360米,南北宽约270米,面积约0.06平方公里。岛上杂草丛生,上有中国渔民种植的椰树。挖沙2尺,可得淡水,且水质好,可供饮用。海鸟栖居甚多。海南岛渔民常在本岛搭棚居住,有的长达数年,以捕捞海龟和其他海产为生。有的则以此处作为中转点,以补给淡水。依托本岛的礁盘不大,岛附近水深可锚泊。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马欢岛。以纪念明代跟随郑和下西洋的翻译官马欢。中国渔民向称大罗孔、罗孔。2013年04月26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答记者问时披露:马欢岛长期以来被菲律宾非法占据。并再次申明,中方一向坚决反对菲方的非法侵占,郑重重申要求菲方从中国岛礁上撤走一切人员和设施。

  



费信岛

费信岛在北纬10度49分,东经115度50分。位于南沙群岛北部,在马欢岛 北约5海里。本岛东西长约230米,面积约0.04平方公里。岛上林木茂盛,鸟粪丰富。礁盘的西部和东部各向南伸出一条狭长的浅滩,西部长达6公里,水深小于9.1米;东部长达2.5公里,水深小于14.6米。1935年公布名称为扁岛。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费信岛。以纪念明代跟随郑和下西洋的随员费信。我国渔民向称罗孔仔。1970年费信岛为菲律宾当局非法侵占。目前为无人岛,附近马欢岛的菲律宾驻军会在该岛海域定期巡逻

  

和平暗沙

和平暗沙(Heping Ansha)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10度53分,东经115度55分。位于“危险地带”之内。在159-费信岛东北约3.5海里。1935年公布名称为汤姆斯第三滩。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和平暗沙

火星礁

火星礁(Haoxing Jiao),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10度48分,东经116度06分。位于“危险地带”之内。在159-费信岛 东约15.5海里,180-巩珍礁 西北7海里,是一海水频繁拍打的小礁,教缘有激烈浪花。火星礁中央水深0.9米,周围水深6-7米,外文水深骤变。



大渊滩

大渊滩(Dayuan Tan),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11度04—44分,东经116度02—20分范围内。位于南沙群岛东北部,在159-费信岛 东北方。东北—西南延伸达56公里,宽约13公里。水深一般为18米。1983年公布大渊礁为标准名称

五方礁

五方礁(Wufang Jiao)在北纬10度27—32分,东经115度42—48分之间。位于“危险地带”以内。在马欢岛西南约10海里。是一直径约10.5公里的圆形环礁。因退潮时明显露出五个礁石环绕一水深18.3-47.6米的礁湖,故名。有四个主要礁门,湖内有锚地,但天气恶劣时不起保护作用。1935年公布名称为北恶礁。我国渔民向称五孔、五风,(海南方音孔、风音同),亦即五个地方有礁石。1995-03-01 菲律宾军队,破坏中国美济礁北部的五方礁、南部的半月礁上的中国石碑。1995-03-20 菲律宾国防部宣布向美济礁及附近岛礁增兵,并在半月礁上设立了一些标识和避难所来代替被毁的中国标识和建筑物。1995-03-23 菲律宾,破坏五方礁、半月礁、仙宾礁上中国设置的标识。

1995-03-27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南沙群岛有关问题答记者问说,菲律宾海军最近拆除中方前些年在南沙一些岛礁上留下的测量标志的行为无益于问题的解决,也无损于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五方尾

五方尾(Wufangwei)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10度27分,东经115度44分。为163-五方礁 中一礁石,位于环礁的西南端,因我国海南岛渔民习惯以东北为头,西南为尾,故名。

五方南

五方南(Wufangnan)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10度27分,东经115度47分。为163-五方礁 中一礁石,位于环礁的南部边缘,故名。

五方西

五方西(Wufangxi)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10度30分,东经115度43分。为163-五方礁 环礁的西部边缘的礁石。

五方北

五方北(Wufangbei)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10度32分,东经115度44分。为163-五方礁中一礁石,位于环礁的北部边缘,故名。

五方头

五方头(Wufangtou)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10度32分,东经115度48分。为163-五方礁 中一礁石,位于环礁的东北端,故名。

浔江暗沙

浔江暗沙(Xunjiang Ansha)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10度28分,东经116度00分。浔江暗沙位于163-五方礁以东约10海里。

半路礁

半路礁在北纬10度08分,东经116度08分。位于危险地带以内,在五方礁 与仙宾礁 的中间,分别相距25海里,即“半路”意思的来源。退潮时露出,中央有沙代,附近有锚地。我国渔民向称半路,半路线。



南方浅滩

南方浅滩在北纬10度15—41分,东经116度27—57分范围内。位于危险地带以内。在华阳礁南,鲎藤礁东南。滩内有东坡礁、宝滩、东华礁和彬礁等。



东坡礁

东坡礁(Dongpo Jiao)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10度23分,东经116度34分。为171-南方浅滩 中一珊瑚礁。位于危险地带以内。1935年公布名称为南拼素崩那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东坡礁,以纪念我国宋朝文学家苏东坡。

宝滩

宝滩(Bao Tan)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10度30分,东经116度40分。宝滩为南方浅滩 中一珊瑚沙滩。在172-东坡礁 的东北方。最浅处水深约9.1米。

东华礁

东华礁(Donghua Jiao)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10度33分,东经116度56分。东华礁为171-南方浅滩 中一珊瑚礁,位于171-南方浅滩 东端,最浅处水深5.4米。

彬礁

彬礁(Bin Jiao)位于北纬10度34分,东经116度59分。彬礁是175-东华礁东部几个暗礁的总称

棕滩

棕滩(Zong Tan)在北纬10度42分,东经117度23分。位于南沙群岛东北部。在忠孝滩 和勇士滩 之南。最浅处水深约9米。



安塘滩

安塘滩(Antang Tan)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10度36分 – 11度00分,东经116度09-33分范围内。位于危险地带以内。



安塘礁

安塘礁,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10度53分,东经116度26分,为177-安塘滩 中一珊瑚礁。安塘礁位于“危险地带”北部,在177-安塘滩的东北侧。

鲎藤礁

鲎藤礁位于北纬10度37分,东经116度10分,为适淹礁,位于礼乐滩及安塘滩东北-西南礁体主构造的西南端,是礼乐滩及安塘滩的一部分。鲎藤礁礁体呈钳状,左礁脉向北与巩珍礁等相连,延伸约15.8公里;右礁脉长4.7公里。礁盘平均水深9米,面积约30平方公里,水下地形自东北向西南平缓升高。西南端一串串礁石低潮露出,面积约2.8平方公里。礁西南外侧0.2海里处水深20-80米,底质为礁石,可做避东北风锚地。因该礁礁缘海水拍打激烈,退潮露出的一串串礁石如鲎产卵,故我国渔民向称为鲎藤,



巩珍礁

巩珍礁(Gongzhen Jiao),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10度43分,东经116度10分范围内,为177-安塘滩 中一珊瑚礁,位于177-安塘滩 西南侧,在161-火星礁 与179-鲎藤礁 中间,西距158-马欢岛 20海里,南距179-鲎藤礁 4海里。1983年公布巩珍礁为标准名称。巩珍是中国明代航海家,南京人,宣德五年郑和下西洋时为其幕僚,往返三年,历国数十,几经南海,著《西洋番国志》,后人为纪念巩珍,故名巩珍礁。



礼乐滩

礼乐滩(Reed Tablemount) 位于北纬10度-12度,东经116度-118度海域内。礼乐滩呈长条形,东北一西南走向,长185km,宽72.92km,水深最浅9m,最深达40m,为大陆架的残留部分。第三纪(即6000万年前)以来,由于地壳不断下沉,这里沉积了4000多米的泥沙堆积物。这些沉积的基底是白垩纪火成岩及更古老的变质岩。礼乐滩为海底石油远景区之一。礼乐滩是中国固有领土。

2012年4月24日菲律宾方面声称,一家国有能源公司有望在南沙礼乐滩,开采出一个可能是当地目前探明最大的天然气田,将有助菲律宾应对未来能源需求。有消息称,南海礼乐滩附近石油储量可能达到达到60亿桶,天然气储量达到556亿立方米。

中国多次表明,任何国家或公司,未经中国政府允许,在中国管辖海域从事油气活动,都是非法的。

中国南海美丽岛礁(全图) 中国南海岛礁填海2016
  

雄南礁

雄南礁(Xiongnan Jiao)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11度55分,东经116度47分。为181-礼乐滩北部一珊瑚礁,在南沙群岛东北部。

阳明礁

阳明礁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10度48分,东经116度51分。位于181-礼乐滩南缘,西距177-安塘滩 22海里。是一珊瑚礁。1935年中华民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公布的名称为“北拼素崩那礁”,1947年中华民国内政部方域司公布的名称和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地名委员会公布的标准名称均为“阳明礁”,以纪念明朝理学家王阳明。

礼乐南礁

礼乐南礁(Liyue Nanjiao),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10度51分,东经116度40分。礼乐南礁位于181-礼乐滩南缘,故名。此礁在183-阳明礁 之西,水深约1.5米。

紫滩

紫滩(Zi Tan )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10度36分,东经117度11分。紫滩位于173-棕滩 西南约10海里,水深约18.2米。



莪兰暗沙

莪兰暗沙,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10度20分,东经117度17分。莪兰暗沙位于171-南方浅滩 之东,173-棕滩 之南,居185-紫滩 和187-红石暗沙 之中间,分别约距12海里。

红石暗沙

在北纬10度06分,东经117度21分。红石暗沙位于南沙群岛东侧,在186-莪兰暗沙东南约12海里。

仙石滩

忠孝滩

忠孝滩在北纬11度01分,东经117度17分。位于礼乐滩东南方。

    

勇士滩

勇士滩(Yongshi Tan)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11度05分,东经117度28分。勇士滩位于189-忠孝滩 和191-神仙暗沙 之间,水深约16米。



神仙暗沙

在北纬11度02分,东经117度38分。神仙暗沙位于190-勇士滩东南约7海里,南与188-仙后滩相距约20海里,水深16。4米。

海马滩

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棕滩东,巴拉望水道西侧,沿东北到西南延展,长16公里,最浅为8.2米,礁盘上水深11米。礁内有浅湖,深达34-63米。

中国2000年委员会于1999年11月17日正式宣布:中国2000年迎接第一道阳光的地点为南沙群岛的海马滩。

为得出中国第一道阳光地点,中国2000年委员会成立了以天文工作者为主的研究论证小组,利用天体球面坐标系进行了反复计算,最后确定:位于北纬10度43分,东经117度40分附近的南沙群岛海马滩将成为我国版图2000年第一道阳光地点,2000年1月1日日出时刻为北京时间6时27分。而位于浙江省温岭市的石塘镇成为中国大陆第一道阳光地理经纬点,日出时间为2000年1月1日北京时间6时46分。



北恒礁

北恒礁(Beiheng Jiao)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10度33分,东经115度09分。北恒礁位于156-火艾礁 东南约22海里,西南与194-恒礁 相距约12海里。



恒礁

恒礁在北纬10度20分,东经115度04分。恒礁位于193-北恒礁西南约14海里

孔明礁

在北纬9度59分,东经115度10分。孔明礁位于196-三角礁 西南约12海里。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孔明礁。以我国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孔明(诸葛亮)命名。

三角礁

三角礁在北纬10度10-13分,东经115度16-19分范围内。东北与禄沙礁 相距3.8海里。此礁东西长约5公里,低潮露出,环礁完整,无礁门,为三角形礁。故我国

渔民向称三角或三角礁。

  

禄沙礁

在北纬10度14分,东经115度22分。禄沙礁(Lusha Jiao),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属干出礁,在北纬10度14分,东经115度22分。禄沙礁西南与196-三角礁相距约为3.8海里,退潮露出,为一珊瑚礁。我国渔民向称禄沙或一线,



美济礁

美济礁位于北纬9度55分,东经115度32分,美济礁是个环礁,东西长约9公里,南北宽约5.2公里。美济礁中间有潟湖,水深约25.6米。四周礁石在退潮时露出水面6英尺。有3个进口可以进入潟湖。这3个出入口均在南部和西南部,大型船只可以在涨潮时通过南部最大的一个出入口进入潟湖。西南门宽92米,长414米,水道深23.8米,水道口有点礁发育,阻碍航道。南门有点礁分布,使水道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道狭18米,水深只有1.8米;西道宽37米,长275米,水深18米以上。水道小潮时流速1.3节。环礁东北部比较浅,有水深只有1.8米的礁头分布。

据参加第一次科考的科考队员回忆,美济礁周围海面无风三尺浪,浪头最高时达20多米,而泻湖里的水面上仅仅有一米的浪头,已经非常平静了。美济礁将来完全整修好以后,它将引领周围至少五个现已被中国控制下的岛礁:仁爱礁、信义礁、仙娥礁、半月礁,形成一个以她为中心,屹立在菲律宾非法占据的西南水道上的据点,北望中业岛,西南虎视越南非法占据的诸岛,其意义不可小观。 1995年,中国已经在美济礁附近进行了5个多月的科学考察,同时在礁石上修建了高脚屋。水源:无地下水源,须靠船舰运补。人口:目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海渔政部门管理。建筑:南北各有一座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运输:有一个简易运输补给码头。美济礁不属于海军南沙守备部队管理,而是属于中国渔政管理,即属于农业部,这在建制上和其他6个岛礁不同。但实际上,它的重要,远远超过了其他6个岛礁。



  





仙娥礁

仙娥礁在北纬9度22-26分,东经115度26-28分范围内。位于信义礁西约25海里。是环礁,南北长7.4公里,东西宽约4.6公里。高潮淹没,低潮露出。高潮时也有若干点礁出露,北端有出水约1.5米的白色珊瑚礁石。环礁完整,无礁门。仙娥礁因有石似鸟嘴,中国渔民也称它为鸟串。

近日,中国利用675舰将大批建筑材料运上南沙群岛中的仙娥礁,并在礁盘上设立工事,修建房屋.同时派遣约6名士兵留守.仙娥礁位于南沙东部,靠近东门礁.涨潮时露出水面面积约15平方米,条件相当恶劣.中国原在礁上设立主权碑,1999年被菲律宾炸毁.此举在于抗议菲律宾去年在信义礁设立灯塔。

  

信义礁

信义礁在北纬9度20分-21分,东经115度54-58分范围内。位于仁爱礁西南约18海里。为一椭圆形环礁,东西长约9公里,南北宽约4.5公里。退潮出水,环礁完整,礁湖水深,无礁门。1935年公布名称为信义暗沙。1983年公布名称为信义礁,此处盛产马蹄螺,我国渔民向称双挑或双担。信义礁同其他南沙群岛岛礁一样,自古属于中国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信义礁埋设有主权碑。

  

海口礁

海口礁在北纬9度11分,东经116度27分。位于信义礁 东约20海里,为一完整的环礁,无礁门。长约2.6公里,宽约1.8公里。礁湖水深,低潮时整个环礁露出。1935年公布名称为东北调查礁。1947年公布名称为海口暗沙。1983年公布海口礁为标准名称。我国渔民向称脚跋,意为洗脚的盆子(因形似盆子)。

  

半月礁

半月礁,我国渔民称为“海公”。因为这个环礁东南部被淹,退潮也成口门,可进入300吨渔船。这里是良好渔场,锚地又好,为我国渔民主要捕捞基地之一。环礁较狭窄,由西北到东南为5.5公里,宽1.8公里,东南有倾斜岩层出露,高出海面3米,浅湖平均水深为27.4米,口门水深12.8米,湖底为珊瑚沙。

  

舰长礁

舰长礁(Royal Captain Reef) 南沙群岛岛礁之一,位于北纬9度01分,东经116度40分。名字是英译而来。本礁也是一个珊瑚环礁,长3.3公里,宽1.8公里。礁盘上有众多礁头,一些高出海面,例如西北端的“观察石”,退潮出露1.3米。湖底为白色珊瑚沙和碎块堆积,水深27.4-31.1米,内有点礁发育,但没有口门发育,小船可以在高潮时,从礁盘上驶入浅湖。这里靠近巴拉望水道,可见巴拉望山,水多西流,流速为0.75节。 在礁西南海面有礁石,名“石龙岩”。

  

仁爱礁

仁爱礁,中国渔民向称断节,南沙群岛环礁,位于美济礁东南约14海里处,行政隶属海南省三沙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控制。仁爱礁位于南沙群岛东部,北纬

仁爱礁位置图

9°39′-9°48′、东经115°51′-115°54′范围内。为一座环礁,长15公里,宽约5.6公里,低潮时大部分露出。南部有若干礁门,可容30吨级船只进入礁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地名委员会公布的标准名称为“仁爱礁”。由于礁环上有数个口门,中国渔民称为“断节”或“节断”。

1999年5月8日,美国联合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此后中国政府不得不用几乎全部外交力量和军事力量展开对美斗争,这给菲律宾非法控制仁爱礁创造了条件。



5月9日,菲律宾海军一艘破旧的坦克登陆舰“57“号舰驶往仁爱礁,声称“船底漏水,不得已'坐滩’”,菲律宾“坐滩”的57号坦克登陆舰

在仁爱礁西北侧礁坪坐滩。在菲律宾登陆舰坐滩搁浅后,中国外交部向其进行严正交涉,要求菲方立即拖走搁浅的登陆舰。但菲律宾方面对中国的严正要求不予理会,菲方以“57”号舰为据点,长期驻守7名士兵,采用定期轮换舰上人员的方式形成了菲律宾对此礁的实际控制。此后中国执法船只及中国军舰不断加强附近海域巡视,中国有关部门也曾去仁爱礁观察情况,这给菲律宾驻军形成很大压力。2013年4月2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主持例行记者招待会披露了被菲律宾侵占的8个南海岛礁具体名称。在披露的8个岛礁中并没有包括仁爱礁,这进一步表明中国已对仁爱礁进行了实际控制。



  

1988年中国科考队在仁爱礁打孔钻样[4]

仙宾礁

仙宾礁在北纬9度43-49分,东经116度25-37分范围内。位于五方礁东南,在蓬勃暗沙 西北约26海里。是在一环礁上分布的礁块的总称。地形高而狭,为一礁脊,东南伸入海中22公里,浅湖在北部,水深3.6-18米。环礁外缘水深突增,礁坡急陡。仙宾礁北面有立新礁,东面有钟山礁,南有片礁。

    

钟山礁

钟山礁(Zhongshan Jiao)在北纬9度46分,东经116度44分。为205-仙宾礁 东方一珊瑚礁。南沙群岛礁名。礼乐滩,南方浅滩的南部。在仙宾礁,立新礁的东边。

立新礁

立新礁(Lixin Jiao)在北纬9度51分,东经116度35分。位于205-仙宾礁 北方的一珊瑚礁。

牛车轮礁

牛车轮礁在北纬9度36分,东经116度10分,位于仙宾礁之西南18.4海里,在信义礁东北约19海里。该礁为独立深海小形环礁,长2公里,宽0.8公里,面积1.5平方公里。高潮淹没,低潮露出,其礁湖已塘化,生长珊瑚,底部有生物砂。该礁礁坪面积1.24平方公里,在该礁东北礁缘有基准高程1.3米的干出礁石一处。该礁形似牛车轮子,故名。

  

片礁

片礁(Pian Jiao)在北纬9度32分,东经116度24分。为位于205-仙宾礁 之南一珊瑚礁。



蓬勃暗沙

蓬勃暗沙在北纬9度27分,东经116度56分。位于仙宾礁 东南方、紧靠南沙海漕,此处可望见巴拉望岛上的山脉。实为一直径约2公里的环礁,低潮露出。礁湖水深在29-32米之间,为沙质底,无礁门。1935年公布名称为傍(单人旁)卑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蓬勃暗沙。我国渔民向称东头乙辛(与西头乙辛相对,见日积礁 )。

  

指向礁

指向礁在北纬8度28分,东经115度55分。位于212-南乐暗沙 之东方,紧靠南沙海漕,在202-半月礁 西南约19海里。

南乐暗沙

南乐暗沙(Nanle Ansha)在北纬8度29分,东经115度31分。位于211-指向礁西方,在216-司令礁东北约15海里。

校尉暗沙

校尉暗沙在北纬8度30分,东经115度14分。校尉暗沙位于216-司令礁北约7海里,实为珊瑚礁石。1935年公布名称为东北社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校尉暗沙。“校尉”原为我国古代官职名。



都护暗沙

都护暗沙(Duhu Ansha)在北纬8度02分,东经115度23分。位于216-司令礁东南约18海里。为暗礁。都护暗沙,1935年公布名称为北毒蛇滩。是我国固有领土,中国政府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都护暗沙。“都护”原是我国古代官职名。

保卫暗沙

保卫暗沙(Baowei Ansha)在北纬7度30分,东经115度00分。位于226-榆亚暗沙东南约39海里。为一孤立暗沙,

司令礁

南沙群岛东部的一座珊瑚礁。我国渔民向称眼镜,1935、1947和1983年公布名称皆为司令礁。1980年司令礁被菲律宾非法侵占。

    

双礁

双礁(Shuang Jiao)在北纬8度20分,东经115度24分。双礁为216-司令礁东方两个珊瑚暗礁。

石龙岩

石龙岩(Shilongyan)位于北纬9度02分,东经116度39分,实为203-舰长礁西南方一礁石,因我国渔民向称舰长礁为石龙,故称此礁石为石龙岩。



乙辛石

乙辛石210-蓬勃暗沙东北部一礁石,在北纬9度27分,东经116度56分,为210-蓬勃暗沙东北部一礁石,海拔0.6米。海拔0.6米。因我国渔民从海口礁来此处捕鱼作业用乙辛方位,故称乙辛石。



无乜礁



无乜礁的位置



无乜礁卫星图

    

无乜礁(Pigeon Reef) 位于北纬8度52分,东经114度39分, 南华礁东北,因周围水产较少而得此名。无乜礁是一个环礁,礁盘上有火山物质,说明该礁可能是在死火山基础上发育而来。环礁呈三角形。1988年,无乜礁被越南侵占,也是越南侵占南沙岛礁中最东面的一个。目前越南在无乜礁分两处建有一座灯塔和一座礁堡。估计有近两个班的驻军。

玉诺礁

玉诺礁(Yunuo Jiao)在北纬8度30分,东经114度21分。位于226-榆亚暗沙西北约25海里,实为一暗礁。

南华礁



南华礁的位置

南华礁位于北纬8度45分,东经114度13分,六门礁东南约6海里。为一环礁,退潮时礁坪露出,中间有泻湖,礁湖水深约9米,有零星礁石隐没湖中。南华礁南北长约10公里,总面积34平方公里,其中礁坪面积22.3,中间礁湖面积11.7平方公里。礁门在东南部,宽约370米,水深约9米,20吨级的船只能够进入,因船只驶入困难,我国渔民称南华礁为恶落门。1988年被越南非法侵占。目前越南在该礁上可能分两处建有设施,一处是两座礁堡,另一处可能是一座高脚屋,驻军规模估计在一个班10多人。

    

六门礁



六门礁的位置

六门礁(Liumen Jiao)在北纬8度46—50分,东经113度54分—114度03分范围内,靠近南华水道,在毕生礁东南约12海里。六门礁卫星图南沙群岛中部一座椭圆形珊瑚环礁。因环礁西南部有六个大小不等的礁门,故我国渔民向称此礁为六门沙或六门。其中西端一礁门水深9米,几十吨的船只可以进出。六门礁为一椭圆形环礁,东西延伸约20公里,中部宽约7.4公里,总面积72.5平方公里,其中礁坪面积36.8平方公里,礁湖面积35.7平方公里,是南沙群岛诸岛礁中礁坪面积第二大的,仅次于柏礁。六门礁是1988年开始被越南侵占,经过几次扩建现在越南在六门礁修建的礁堡分为A、B、C三处,共建有5到6个礁堡,驻军人数在两个排以上。这里属于越南重点加强的区域。

    

  

石盘仔

石盘仔(Shipanzai)在北纬9度12分,东经113度40分。位于225-毕生礁北约13.5海里。为暗礁,水深约2米。我国渔民下向称225-毕生礁为石盘,因石盘仔比225-毕生礁小,故名。

毕生礁

毕生礁在北纬8度56—59分,东经113度39—44分范围内。在石盘仔南13.5海里。为一长约9公里、宽约2公里的环礁。低潮出露,环礁南侧有礁门,16吨帆船可进出。东北部有0.6米高的小沙洲,西南有礁石出水。1935年公布名称为披尔逊岛。1947年公布名称为毕生岛。我国渔民向称石盘。毕升礁于1978年被越南侵占,现在已经在东北部的小沙洲上建成院落式礁堡一处,另有越南新闻中提到毕生礁B,所以[1]可能在该礁的西南有礁石出水的地方建有礁堡,沙洲上驻军在30人以上。有简易码头。

    

榆亚暗沙

榆亚暗沙在北纬8度07—14分,东经114度30—50分范围内。位于安渡礁的东北方,西距簸箕礁约20海里,实为一断续的环礁,东西长约34公里,包括二角礁、浪口礁和线头礁等。环礁北部低潮时露出,高潮时西端也有若干礁石出水。礁湖水深在5.4—18.2米之间。南、西南和西北均有礁门可供数十吨级船进出。1935年公布名称为调查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榆亚暗沙。1999年6月,榆亚暗沙被马来西亚非法侵占。

  

二角礁

二角礁(Erjiao Jiao)在北纬8度12分,东经114度42分。是指226-榆亚暗沙北段一暗礁。我国渔民向称二角。

浪口礁

浪口礁属于榆亚暗沙的一处礁石。

线头礁

线头礁(Xiantou Jiao)在北纬8度08分,东经114度48分。线头礁是指226-榆亚暗沙东段一珊瑚礁,中国渔民向称线排头。

金吾暗沙

金吾暗沙(Jinwu Ansha)在北纬7度59分,东经114度52分。金吾暗沙是位于南沙群岛东南部的一个水下暗礁,在榆亚暗沙东南约8海里。长9公里,宽约4.5公里。环礁完整,礁湖水深,无礁门。

普宁暗沙

普宁暗沙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7度35分,东经114度39分。普宁暗沙位于226-榆亚暗沙南约29海里。水深约16米。

簸箕礁

簸箕礁(Boji Jiao),在北纬8度06分,东经114度08分,在榆亚暗沙西侧,238-南 海礁东北方约13海里。为一圆形礁平台。退潮露出,状如簸箕,礁盘长3公里,宽1.8公里,无门口发育,涨潮时东段也有若干岩礁出水。此礁周围主要出产砗磲,我国渔民向称簸箕。

  

安渡礁

安渡礁(Ardasier Reefs) 位于北纬7度37分,东经113度56分, 榆亚暗沙西南,是一个大环礁,中间浅湖水深43-65米,四周礁盘水深在3.5-18米之间。整个礁盘由东北向西南伸展达70公里,宽20公里,面积为2,287平方公里,和郑和群礁的面积相当,但岛礁不多,西北侧有礁称为“破浪礁”。西南端有光星仔礁。

破浪礁

破浪礁(Polang Jiao)在北纬7度49分,东经114度14分,是233-安渡礁中的一个暗礁。位于233-安渡滩西北侧中段,在238-南海礁东南约13海里。为一东北——西南向长形浅滩。范围较大,边缘分布着234-破浪礁、236-光星仔礁等。1935年公布名称为格老色斯德破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破浪礁。

光星礁

光星礁在北纬7度36—38分,东经113度45分—50分范围内。位于海口礁东南约36海里。低潮出露,形状不规则、但还完整的环礁,无礁门。我国渔民向称大光星。

  

光星仔礁

在北纬7度37分,东经113度

南沙群岛地图

56分。光星仔礁位于233-安渡礁的西南端,是个三角形环礁,是环礁,低潮时露出,长3公里,礁盘外侧有一深沟,称为礁门,通入浅湖,20吨级的船只可以进出礁湖。我国渔民向称光星仔。1977年被马来西亚非法侵占并被称为乌比乌比礁。1983年马来西亚派遣海军特种部队占领了该礁。礁上驻军30余人。部署有6门火炮,以及掩蔽部、雷达站、气象站、瞭望站、卫星电话等设施,并建有停机坪可供直升机降落。2009年3月,马来西亚总理乘坐CN235运输机飞抵拉弹丸礁,然后乘坐“黑鹰”直升机访问光星仔礁。



息波礁

息波礁(Xibo Jiao)在北纬7度57分,东经114度02分。位于238-南海礁东约3海里。实为暗礁。

南海礁

南海礁(Mariveles Reef),在北纬7度56分—8度00分,东经113度53—58分范围内。在235-光星礁东北约17海里。为一完整的环礁,无礁门。我国渔民向称铜钟,因其形似钟,故名。1979年被马来西亚非法侵占。现礁上驻军20余人。建有雷达站、气象站等设施,有停机坪可供直升机降落。

  

柏礁

柏礁(Barque Canada Reef) 南沙群岛南部的一座珊瑚环礁,柏礁是南沙群岛各岛礁中礁坪面积最大的。 1935年公布名称为霸加那大礁。我国渔民向称海口线。柏礁位于安波沙洲东北,我国渔民称为“海口线”,因为它是东北--西南方同延伸的石排,故名为“线”,长33公里,宽5公里,浅湖水深1.5-3米,无口门发育。船不能进。礁盘大而水浅,有利捕捞,盛产海龟、海参、马蹄螺[1]。为南沙群岛主要渔场之一。柏礁礁盘以礁头多为特点。东北端有一群礁石高出水面1.8米,称为“鸟鱼锭石”。西南端更有高4.6米大礁石,称为“单柱石”。旧地图称它为“岛”,即立威岛。柏礁1978年之后先被马来西亚侵占,1987.2又被越南侵占,目前越南已在该礁上最少分三处建有三座以上的礁堡,驻军规模估计在两个排40人以上。

  

单柱石

单柱石(Danzhushi)在北纬8度04分,东经113度15分。为 239-柏礁南端一海拔约4.6米的礁块,形似柱子,故我国渔民向称单柱。

鸟鱼锭石

鸟鱼锭石(Niaoyudingshi),在北纬8度16分,东经113度22分。为239-柏礁北端一形似船锭的礁石,故

鸟鱼锭石

名。中国渔民向称鸟鱼锭。

安波沙洲

安波沙洲位于北纬7度54分,东经112度54分,由于是一个露出海面的灰沙岩岛,故是我国最南的陆地。沙洲长约300米,宽约140米,面积约0.0158平方千米,约合23.7亩,海拔约2米。洲上杂草丛生,无树木,缺淡水。只有太平岛的1/28,南威岛的1/9。[2]沙洲所处的礁盘长1.4km,面积2.7平方千米。该岛位于南沙群岛中南部的一个沙洲,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在249-南威岛东南约65海里。在一个东北-西南向长1.85km的勺状礁盘的勺底位置。实为出水不久的小沙洲。早在1867年以前我国渔民就发现该沙洲,并常住洲上从事生产活动,用石子、珊瑚礁、木板、竹子和旧船料等搭屋。沙洲形似锅盖,我国渔民向称锅盖峙。1974年被南越侵占,1975年河内军队接替,1995年越南在这里建了一座24.9米高的灯塔。目前已在沙洲上建成院落式礁堡一处,建有码头和通信设施。驻军规模在30人以上,是越南在南沙中南部的重要聚点。

    

    

隐遁暗沙

隐遁暗沙在北纬8度27分,东经112度57分。隐遁暗沙位于242-安波沙洲北约32海里。

日积礁

日积礁南沙群岛西部的一座珊瑚礁。1935年公布名称为拉德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日积礁。我国渔民向称西头乙辛,是因此礁在南沙群岛西部,且从南威岛来此罗盘上用乙辛方位,故名。日积礁于1988年2月被越南侵占,也就是1988年越南为了阻挠我国在永暑礁建海洋监测站而抢占的。1994年越南在该礁修建了一座42米高的灯塔,目前越南在日积礁分两处建有一座灯塔和一座礁堡,驻军规模估计有一个排以上。







康泰滩

康泰滩(Kangtai Tan)在北纬9度21分,东经111度44分。康泰滩位于250-日积礁北约36海里,水深289米。1983年公布康泰滩为标准名称。康泰,三国吴人,任孙权手下中郎,奉派巡游南海,著有《扶南传》等,后人为纪念其功绩,故以其名字命名。康泰滩位于永暑礁西部,控制后,可弥补永暑礁西边防卫的空挡;顺势将二者之间的逍遥暗沙收入囊中;与华阳礁遥相呼应,形成“华阳礁-康泰滩”犄角,使越方无可染指尹庆群礁一线以北直至永暑礁的广阔区域;剑锋所指,极端压制越南的扩张野心,直接威逼华阳礁-康泰滩一线以南众多的越占岛礁。

朱应滩

朱应滩(Zhuying Tan)在北纬8度32分,东经111度28分。朱应滩位于250-日积礁西南约9.5海里,水深约305米。朱应,原是我国古代旅行家,三国吴人,随康泰巡游南海,著有《扶南异物志》等。后人为纪念朱应,故名朱应滩。

奥援暗沙

奥援暗沙在北纬8度09分,东经111度58分。位于南威岛南约23海里。水深6.4米,实为一群散列暗礁。1997年我军发现越南在李准滩和广雅滩开始修建高脚屋后,立刻紧急派工兵和渔民(实为武装民兵)抢占奥援暗沙并修建灯塔型建筑,但至今未作为灯塔启用。



碎浪暗沙

碎浪暗沙(Suilang Ansha)在北纬7度11分,东经114度49分。位于215-保卫暗沙西南约22海里处。最浅处水深82米。

南薇滩

南薇滩(Nanwei Bank), 位于北纬7度50分,东经111度40分。是中国南沙群岛中的一个大型沉没环礁,南北长56公里,东西宽24公里,水深17-32米。南薇滩最浅处称为蓬勃堡。蓬勃堡礁于1989年被越南侵占。滩东面有奥南暗沙,水深8.2米。南端有金盾暗沙,水深10.9米。西部有常骏暗沙。

蓬勃堡

蓬勃堡在北纬7度56分,东经111度44分。实为南薇滩东北端的一个暗礁,水深3米多,海浪拍打激烈。1989年,蓬勃堡被越南非法侵占,是八个被越南侵占的礁滩水下最浅的暗礁,有3.2米,实际都是些暗沙。蓬勃堡适合建礁堡,但在2007年5月一次慰问活动的录相中蓬勃堡出现的是高脚屋,所以这个区域越南全部建的是高脚屋(或灯塔)。



蓬勃堡[1]

常骏暗沙

常骏暗沙在北纬7度46分,东经111度34分。为南薇滩西北部一暗沙,最浅水深7.3米。1935年公布名称为庄臣怕余。1983年公布常骏暗沙为标准名称。607年(隋朝大业三年)常骏奉命出使赤土国(据考证在泰国宋卡、北大年一带),经过南海诸岛,后人纪念常骏,故名。

金盾暗沙

金盾暗沙(Jindun Ansha),中国南沙群岛组成部分。1935年中国政府公布名称为金盾暗沙。1998年起被越南非法侵占。

奥南暗沙



奥南暗沙的大致位置[1]

奥南暗沙(Aonan Ansha)是中国南沙群岛组成部分,在北纬7度42分,东经111度45分。为255-南薇滩东侧隆起的暗沙。水深8.2米。奥南暗沙于1998年被越南侵占。

广雅滩

广雅滩位于北纬08度08分,东经110度27分,南薇滩的西北方,为一椭圆形环礁,长26公里,宽13公里,中间有浅湖,边缘有礁头发育,最浅在西北角,水深7.5米,礁盘其他部分水深为15-19米。该滩于1990年被越南侵占。为越南非法侵占我国南海的29个岛礁。西北角有一处水深7.3米。位于西卫滩东北方,南薇滩西北部。属水下封闭型环礁。



人骏滩

人骏滩在北纬7度58分到8度02分,东经110度35—38分范围内。人骏滩位于南沙群岛西部,西北与广雅滩相距约3.5海里。南北长约9公里,东西宽约6.5公里。属水下封闭型环礁,滩上珊瑚丛生,东侧有5.5米和9米深的礁斑。1935年公布名称为埃勒生达滩。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人骏滩。以纪念清末(宣统元年)粤督张人骏派军舰巡视西沙群岛。该滩于1993年被越南侵占。



李准滩

李准滩在北纬7度46分——50分,东经110度26分—31分范围内。位于南沙群岛西部、在广雅滩南12海里。南北长9.6公里,东西宽3.7公里,水深在18——37米之间,个别10米左右。海水透明性好,珊瑚滩底清晰可见。1935年公布名称为格陵泽滩。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李准滩。以纪念清末(宣统元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奉命率水师巡视西沙群岛。



西卫滩

西卫滩位于北纬07度55分,东经109度58分,广雅滩西南,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17公里,平均水深56-93米,西北边缘最浅为18.3米,西侧次浅,水深21.9-23.8米,底为珊瑚底。该滩呈南一北走向,长29.51km,宽16.59km,平均水深56.93m,西北边缘较浅,最前18.3m。该滩于1991年被越南侵占。

万安滩

万安滩(Wan’an Tan)在北纬7度28分-33分,东经109度36-57分范围内。位于南沙群岛西部,在李准滩西南约35海里。似新月形。东西长达63公里,平均宽也有11公里。水深一般在37——111米之间,个别17米。

  南沙群岛被占情况

弹丸礁

弹丸礁也称为燕子岛,是南沙群岛的一个环型珊瑚岛。是我国固有领土





,中国政府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当前被马来西亚政府占领。马来西亚称为拉央拉央岛。有些外文图书称为Swallow Reef。东侧有数块海拔1.5-3.0米的较高珊瑚礁块,晴朗的白天,遥远可见。因环礁边缘一个个竖立的礁石如石人像(石公) ,围成篱笆状,故名石公篱,又“篱”与“厘”音同,过我国渔名向称石公厘。1935年公布名称为燕子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弹丸礁。有些外文图书称为Swallow Reef. 自1979年(也有说法为1983年)被马来西亚派兵占领,马来西亚于1991(?)年宣布在弹丸礁开发旅游并向外界开放,目前弹丸礁已经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热门的潜水圣地之一。马来西亚在弹丸礁上建有酒店和机场跑道,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往弹丸礁旅游,潜水,钓鱼,及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进行DX活动。

低潮露出,为一东西长、南北窄的的完整环礁,无礁门。东侧有数块海拔1.5



-3.0米的较高珊瑚礁块,晴朗的白天,遥远可见。因环礁边缘一个个竖立的礁石如石人像(石公),围成篱笆状,故名石公篱,又“篱”与“厘”音同,故我国渔民向称“石公厘”。全礁最重要的礁石位于北纬7度23分,东经113度48分,高出水面12英尺;东北至西南长约6.5公里,南北最宽2.4公里,平均1.5公里。是一个有银白沙滩,葱郁灌木丛的狭长型环礁。露出水面陆地大致成东北,西南走向,长约1.3公里,陆地面积大约0.35平方公里(原有沙洲面积不足0.1平方公里),是南沙群岛第三大岛,也是南沙群岛第一大人工岛,是南威岛面积(0.15平方公里)的2倍多。

弹丸礁是南沙群岛70余个珊瑚环礁中的一个小型“封闭环礁”,露出的岛礁只有一个,就是弹丸礁。

弹丸礁

弹丸礁因位居亚洲大陆与南太平洋岛屿间,是候鸟飞越南海的一个歇脚点,加以千百年来从无人类活动,所以是海岛的天堂,西方航海家乃称之为燕子岛。现存的露出水面的岛礁范围,实际上为填海连接原来两座小礁而成的人工岛(Artificial Island),并非自然原貌。弹丸礁自古以来即为海鸟天堂,这也是其燕子岛名称的由来。7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占据此礁,驻有一支多达70人的武装力量,并修建了简易机场和无线电设施。80年代建成一个旅游度假胜地,是南沙群岛中最著名的一个岛礁。

    

  

弹丸礁风光



弹丸礁风光

弹丸礁风光

弹丸礁风光

弹丸礁风光

皇路礁 

皇路礁位于弹丸礁西南,它直径2公里,浅湖完整,无门口发育,东南有礁头出露,高0.6-1.2米,呈卵形,是个巨大球状珊瑚礁块。皇路礁北、东北、西北和南方有沉船共四艘。1935年公布名称为无劳柴乐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皇路礁。我国渔民向称五百二。据说,我国渔民曾在此拾获希锭520个,故名。

  

南通礁

南通礁(Nantong Jiao)在北纬6度20分,东经113度14分。位于“危险地带”以南,在266-皇路礁西南约42海里。为一完整环礁,无礁门。但低潮只有部分礁石出水,其中较高者海拔1.2—1.8米,此时环礁成节不连续,故我国渔民向称丹积或丹节。

  

北康暗沙

北康暗沙(Beikang Ansha)在北纬5度22—59分,东经112度22—36分范围内。它是有一暗沙群组成,位于南沙群岛南部,南通礁西南方。北康暗沙由若干暗礁和暗沙组成,发育在200米以上的浅海中。包括盟谊暗沙、义净礁、 海康暗沙、法显暗沙、康西暗沙、北安礁、南安礁和南屏礁等。现为马来西亚占领,但南沙所有岛屿均是中国的,这一事实无法改变,这些岛屿滩涂正等待中国人收复。

  

盟谊暗沙

在北纬5度57分,东经112度32分。位于南通礁西南约50海里。为268-北康暗沙中一暗沙,最浅处水深约8米。

义净礁

在北纬5度54分,东经112度33分。位于位于北康暗沙之北部。为一暗礁。1983年公布义净礁为标准名称。义净,原是我国唐代著名高僧,旅行家和翻译家,咸享初往印度,往返均经南海诸岛,后人纪念义净,故名。

海康暗沙

在北纬5度56分,东经112度31分。位于北康暗沙之北部。为一暗沙,水深约5.1米。

法显暗沙

在北纬5度45分,东经112度33分。在义净礁南,为一暗沙,水深9.1米。法显是东晋高僧,旅行家和翻译家,本姓龚,平阳武阳人,隆安中入西域求经,返国时曾经过南海诸岛。后人纪念法显,故名。

康西暗沙

在北纬5度38分,东经112度22分。在南屏礁西北方,为一暗沙,水深7.3米。因在268-北康暗沙之西部,故名。

北安礁

在北纬5度39分,东经113度32分。一个暗礁,在南安礁之北,水深约3.6米。

南安礁

在北纬5 度32分,东经112度35分。一个暗礁。位于盟谊暗沙南约24海里。水深为4—11米,最浅处为2.7米。东侧急骤变深。

南屏礁

在北纬5度22分,东经112度38分。位于南通礁西南,北康暗沙与南康暗沙之间。在南安礁东南约10海里。低潮露出,四周破浪冲击。因此处出产墨瓜参(海南渔民俗称,海参之一种),故我国渔民向称此礁为墨瓜线。1977年10月21日马来西亚侵占该岛,立一主权碑,未驻军。

海康暗沙

海康暗沙(Haikang Ansha)在北纬5度56分,东经112度31分。位于268-北康暗沙之北部。海康暗沙为268-北康暗沙中一暗沙,水深约5.1米。

南康暗沙

南康暗沙(Nankang Ansha),位于南沙群岛南部,入赤道带,在北纬4度41分—5度07分,东经112度28分-56分范围内,由众多暗礁,暗沙和浅滩组成。包括278-隐波暗沙、 279-海安礁、 280-琼台礁、 281-潭门礁、 282-海宁礁、 283-澄平礁、 284-欢乐暗沙 等。为新加坡至马尼拉的“巴拉望航道”必经之地,这一带有浪花可以辨认,地理位置相当重要。

隐波暗沙

本暗沙最浅处为8米,位置在北纬5度6分。

潭门礁

位于北纬5度4分,本礁东北到西南长3.8公里,最浅处为3.6米。位于280-琼台礁东北约3海里。东北—西南长2海里,最浅水深为3.6米。1983年公布潭门礁为标准名称。为纪念海南岛琼海县谭门港渔民多到南沙捕鱼作业,故名潭门礁。

海安滩

位于北纬5度2分,是一个长17公里的环礁,浅湖水深4.5-11米,礁盘西北端水浅倒5米多。

欢乐暗沙

位于北纬5度2分,最浅处水深为8.2米。

海宁礁

位于北纬4度57分,是一座直径为740米的小环礁。附近为巴拉望航道。海宁礁现由马来西亚实际控制。

琼台礁

琼台礁(Qiongtai Jiao)在北纬4度59分,东经112度37分。位于南康暗沙中部,距离中国领土的最南端曾母暗沙仅117公里,距离281-潭门礁西南约3海里。原为暗礁,现在已生长成一个低潮时高出水面十余米的小型无人岛,成为中国最南端陆地领土。

  

澄平礁

澄平礁在北纬4度51分,东经112度32分。澄平礁位于海宁礁西南约5海里,实为暗礁。



曾母暗沙

曾母暗沙位于中国海南省三沙市南沙群岛上,与相邻连的南西的“八仙暗沙”和“立地暗沙”构成的暗沙(或暗礁)组,共是中国领土的最南端。该暗沙距离中国大陆约2000公里,距离赤道200多海里。1983年5月,中国海军编队前往南沙巡逻。因不宜驻军,故采取舰艇每2个月巡视一次的方式维护国家主权。曾母暗沙,

位于南沙群岛南端(北纬3°58',东经112°17'),在澄平礁西南约52海里。距广东大陆有1900公里,约相当于广州到北京的距离。那里因为邻近赤道,常年都是夏季,属典型的赤道气候。南沙群岛的海宁礁(Herald Reef)和澄平礁(Sierra Reef)南方约70公里。亚西暗沙(Tanjong Payong)北方约50公里。 印尼的纳土纳群岛(Natuna)东方约400公里。婆罗洲的尼亚城(Niah)西方约120公里。

中国从北极村漠河到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南北跨纬度50度左右。当北国进入千里冰封的隆冬季节的时候,南国的海岛仍然是一片盛夏的景象。这样的纬度位置,使温带、亚热带、热带的各种农作物都能在中国生长发育,也使动植物资源丰富多彩,为国家发展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曾母暗沙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是中国最靠近马六甲海峡的海区,与马来西亚、文莱、印尼、新加坡等国距离均较近,是个战略要地。无论是维护中国南海通道或印度洋通道,还是对于未来中国收复经营南沙,此地都是必争之地,是必不可少的战略要地。有资料表明,曾母暗沙礁体只是附近陆架上的礁丘群中较大的礁体。在该礁体的南方与海里有一个面积0.31平方公里、最浅点为23.5米的珊瑚暗礁(八仙暗沙礁丘);在它的西南14海里处也存在另一个珊瑚暗礁(立地暗沙礁丘),这些礁丘与外围陆架沉积物有明显界线。

曾母暗沙是中国最南端的领土,因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此地并未被他国驻守,也未被他国控制。据收复领土联盟判断,中国仍是实际控制此地的唯一国家。理由是中国曾多次在此举行升旗仪式,还有的资料说,中国舰队曾在1994年,在曾母暗沙沉下了一块主权碑,以昭示主权。

  



    

  168编队赴中国最南端曾母暗沙海上阅兵



中水道

中水道,是中国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在北纬11度27分,东经114度20分。是指 北子岛与 南子岛之间的水道,宽约2.8公里,水深在6—9米之间,吃水6.1米以内的船只可以通行,为通向双子群礁礁湖的主要水道。

南华水道

南华水道(Nanhua Shuidao)大约在北纬8度40分,东经116度30分,和北纬9度55分,东经113度15分,以及北纬10度55分,东经112度35分三点连线上。是指西北边132-九章群礁、199-仙娥礁、202-半月礁与南边的222-南华礁、220-无乜礁之间的水道。因近222-南华礁得名。

九章群礁以南有近东西向的南华水道,是长约280海里的深水道。南华水道以南岛洲很少,主要是南威岛和安波沙洲(锅盖峙)。南威岛西南有南薇滩、万安滩等暗滩群,以东有尹庆群礁。安波沙洲东北有柏礁、六门礁等,以东有南海礁和规模巨大的安渡滩。安渡滩东北有榆亚暗沙、司令礁等,西南有弹丸礁、南通礁、北康暗沙、南康暗沙等,最南是曾母暗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0709.html

更多阅读

DNF人鱼的国度怎么玩全图 人鱼国度

DNF人鱼的国度怎么玩全图——简介人鱼的国度,是DNF大转移之后新出的地图之一,面对新鲜的东西,大家一起来探险吧!DNF人鱼的国度怎么玩全图——工具/原料充满魔力的水滴时尚泳镜DNF人鱼的国度怎么玩全图——人鱼的国度人鱼之王图雷在哪:DN

中国南海填海造岛 中国南海填海造岛面积

编者按:   外交部称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在南沙群岛有关岛礁滩沙的活动是中方主权范围内的事情,无可非议。中国在有关岛礁的建设活动主要是为了改善驻岛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图解南海各岛屿现状中国

转载 美魔女水谷雅子美丽秘诀全公开 不老仙妻水谷雅子

原文地址:美魔女水谷雅子美丽秘诀全公开作者:小的咪熊自从水谷雅子走红以后,各种关于她如何保养的谣言四起。很多无良小广告也宣称水谷雅子是用了什么美容产品,或者号称她每天护肤5小时。这些都是统统错误的,她的保养方式没什么特别复杂

赤瓜礁填海造人工岛 图,赤瓜礁填海造陆的时机 龙口人工岛

赤瓜礁填海造人工岛 图赤瓜礁位于南沙群岛北部,1988年,中国与越南曾在赤瓜礁附近海域发生战争,最后越南有2艘军舰被击沉,重创1艘,中国海军只有1人轻伤。中越海战后,永暑、华阳、东门、南薰、渚碧、赤瓜等6个岛礁一直归属中国。中国将赤瓜

声明:《中国南海美丽岛礁(全图) 中国南海岛礁填海2016》为网友秀飜全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