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著作汇览 汇编作品著作权

顾炎武著作汇览

龙的传人 辑录

一、四库收录之顾炎武书目

●左傳杜解補正三卷(通行本)

國朝顧炎武撰炎武一名絳字寧人崑山人博極羣書精於考證國初稱學有根柢者以炎武爲最李光地嘗爲作小傳今載榕村集中是書以杜預左傳集解時有缺失而賈逵服虔之注樂遜之春秋序義今又不傳於是博稽載籍作爲此書至邵寶左觿等書苟有合者亦皆采輯若室如懸罄取諸國語肉謂之羮取諸爾雅車之有輔取諸吕覽田祿其子取諸楚詞千畝原之在晉州取諸鄭康成祏爲廟主取諸說文石四爲鼓取諸王肅家語注祝其之爲萊蕪取之水經注凡此之類皆有根據其他推求文義研究詁訓亦多得左氏之意昔隋劉炫作杜解規過其書不傳惟散見孔頴達正義中然孔疏之例務主一家故凡炫所規皆遭排斥一字一句無不劉曲而杜直未協至公炎武甚重杜解而又能彌縫其闕失可謂掃除門戸能持是非之平矣近時惠棟作左傳補註糾正此書尨涼一條大司馬固一條文馬百駟一條使封人慮事一條遇艮之八一條豆區釡鍾一條然其中文馬之說究以炎武爲是棟又摘其引古春秋左氏說但舉漢書五行志之名又摘其禮爲鄰國闕一條用服虔之說而不著所自案徵引佚書當以所載之書爲據棟引世本不標史記注引京相璠土地名不標水經注正體例之疎未可反譏炎武至服虔一條當由偶忘出典棟注昭公二十九年賦晉國一鼓鐵證以王肅家語注亦明馮時可之說未標時可之名也是固不以掠美論矣(四庫全書總目卷二十九·經部二十九·春秋類四)

电子版:缺

●九經誤字一卷(內府藏本)

國朝顧炎武撰炎武有左傳杜解補正已著錄是書以明國子監所刊諸經字多譌脫而坊刻之誤又甚於監本乃考石經及諸舊刻作爲此書其中所摘監本坊本之誤諸經尙不過一二字惟儀禮脫誤比諸經尤甚如士昏禮視諸衿鞶下脫壻之綏姆辭曰未教不足與爲禮也十四字鄉射禮各以其物獲下脫士鹿中翿旌以獲七字燕禮享于門外東方下脫其牲狗也四字特牲饋食禮長皆答拜下脫舉觶者祭卒觶拜長皆答拜十一字振之三下脫以授尸坐取簟興七字其一兩字之脫尙十九處皆賴炎武此書校明今本得以補正則於典籍不爲無功矣惟所引石經子朝奔郊四字字體與唐不類考左傳昭公二十二年王師軍於京楚辛北伐京注云京楚子朝所在又昭公二十三年王子朝入於尹註云自京入尹氏之邑則子朝無奔郊之事此四字爲王堯惠等妄加明矣炎武亦復采之未免泥古之過然不以一青掩也(四庫全書總目卷三十三·經部三十三·五經總義類)

电子版:缺

●音論三卷(安徽巡撫採進本)

國朝顧炎武撰炎武有左傳杜解補正已著錄自陳第作毛詩古音考屈宋古音義而古音之門徑始明然創關榛蕪猶未及研求邃密至炎武乃探討本原推尋經傳作音學五書以正之此其五書之一也上卷分三篇一古曰音今曰韻二韻書之始三唐宋韻譜異同中卷分六篇一古人韻緩不煩改字二古詩無叶音三四聲之始四古人四聲一貫五入爲閏聲六近代入聲之誤下卷分六篇一六書轉注之解二先儒兩聲各義之說不盡然三反切之始四南北朝反語五反切之名六讀若共十五篇皆引據古人之說以相證驗中惟所論入聲變亂舊法未爲甚確餘皆原原本本足以訂俗學之訛葢五書之綱領也書成於崇禎癸未其時舊本集韻與别本廣韻皆尚未出故不知唐宋部分之異同由於陳彭年丁度又唐封演見聞記其時亦未刊行故亦不知唐人官韻定自許敬宗然全書持論精博百餘年來言韻學者雖愈闡愈密或出於炎武所論之外而發明古義則自陳第之後次武屹爲正宗陳萬策近道齋集有李光地小傳稱光地音學受之炎武又萬策作李光地詩集後序稱光地推炎武音學妙契古先故所註古音不用吳棫韻補而用炎武詩本昔則是書之爲善本可槩見矣(四庫全書總目卷四十二·經部四十二·小學類三)

电子版:缺

●詩本音十卷(安徽巡撫採進本)

國朝顅炎武撰音學五書之二也其書主陳第詩無叶韻之說不與吳棫補音爭而亦全不用棫之例但卽本經所用之音互相參考證以他書明古音原作是讀非由遷就故曰本音每詩皆全列經文而註其音於句下與今韻合者註曰廣韻某部與今韻異者卽註曰古音某大抵密於陳第而疏於江永故永作古韻標準駁正此書者頗多然合者十九不合者十一南宋以來隨意叶讀之謬論至此始一一廓淸厥功甚鉅當以永書輔此書不能以永書廢此書也若毛奇齡之逞博爭勝務與炎武相詰難則文人相輕之習益不爲定論矣(四庫全書總目卷四十二·經部四十二·小學類三)

电子版:缺

●易音三卷(安徽巡撫採進本)

國朝顧炎武撰音學五書之三也其書卽周易以求古音上卷爲彖辭爻辭中卷爲彖傳象傳下卷爲繫辭文言說卦雜卦其音往往與詩不同又或往往不韻故炎武所註凡與詩音不同者皆以爲偶用方音而不韻者則闕焉考春秋傳所載繇詞無不有韻說者以爲連山歸藏之文然漢儒所傳不過周易而史記載大橫之兆其繇亦然意卜筮家别有其書如焦贛易林之類非易之本書而易之本書則如周秦諸子之書或韻或不韻本無定體其韻或雜方音亦不能盡求其讀故彖詞爻詞不韻者多韻者亦間有十翼則韻者固多而不韻者亦錯出其間非如詩三百篇協詠歌被管絃非韻不可以成章也炎武於不可韻者如乾之九二九四中隔一爻謂義相承則韻相承之類未免穿鑿又如六十四卦彖辭惟四卦有韻殆出偶合標以爲例亦未免附會然其考核精確者則於古音亦多有裨固可存爲旁證焉(四庫全書總目卷四十二·經部四十二·小學類三)

电子版:缺

●唐韻正二十卷(安徽巡撫採進本)

國朝顧炎武撰音學五書之四也其書以古音正唐韻之訛書首有凡例曰凡韻中之字今音與古音同者卽不註其不同者乃韻譜相傳之誤則注云古音某並引經傳之文以證之其一韻皆同而中有數字之誤則止就數字註之一東是也一韻皆誤則每字註之四江是也同者半則同者註其畧不同者註其詳且明其本二韻而誤併爲一五支是也一韻皆同無誤則不註二冬三鍾是也葢逐字以求古音當移岀者移而出當移入者移而入視他家謬執今韻言古音但知有字之當入而不知有字之當出以至今古糾牽不可究詰者其體例特爲明晰與所作韻補正皆爲善本然韻補誤叶古音可謂之正至唐韻則木爲四聲而設非言古韻之書聲隨世移是變非誤槩名曰正於義未協是則炎武泥古之過其偏亦不可不知也(四庫全書總目卷四十二·經部四十二·小學類三)

电子版:缺

●古音表二卷(安徽巡撫採進本)

國朝顧炎武撰音學五書之五也凡分十部以東冬鍾江爲第一支脂之微齊佳皆灰咍爲第二魚虞模侯爲第三眞諄臻文殷元魂痕寒桓刪山先仙爲第四蕭宵肴豪幽爲第五歌戈麻爲第六陽唐爲第七耕淸靑爲第八蒸登爲第九侵覃談鹽添咸銜嚴凡爲第十皆以平聲爲部首而三聲隨之其移入之字與割併之部卽附見其中考以古法多相脗合惟入聲割裂分配其說甚辨然變亂舊部論者終有異同其門人潘耒作類音八卷深爲李光地榕村語錄所詬厲其濫觴卽從此書也以與所著五書共爲卷帙當並存以具一家之言且其配隸古音實有足糾吳棫以來之謬者故仍錄備參考焉(四庫全書總目卷四十二·經部四十二·小學類三)

电子版:缺

●韻補正一卷(安徽巡撫採進本)

國朝顧炎武撰案宋志吳棫有毛詩叶韻補音十卷又韻補五卷自朱子作詩集傳用其毛詩叶韻補音儒者因朱子而不敢議棫又因毛詩叶韻補音併不敢議其韻補炎武此書於棫雖亦委曲迴護有安得如才老者與之論韻之言然所作詩本音巳不從棫說至於此書則更一一糾彈不少假借蓋攻韻補者其本旨推棫者其巽詞也案朱子語錄稱吳才老補音甚詳然亦有推不去者則朱子於棫之書原不謂盡無遺議馬端臨經籍考特錄朱子此條於毛詩叶韻補音之下亦具有深心炎武此書絶不爲呌囂攻擊之詞但於古音叶讀之舛誤今韻通用之乖方各爲别白注之而得失自見可謂不悖是非之正亦不涉門戸之爭者矣(四庫全書總目卷四十二·經部四十二·小學類三)

电子版:缺

●顧氏譜系攷一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國朝顧炎武撰炎武有左傳杜解補正已著錄是書於顧氏世系攷據最詳然姓氏之書最爲叢雜自唐以後譜學失傳掇拾殘文未必源流盡合姑存其說可也(四庫全書總目卷六十三·史部十九·傳記類存目五)

电子版:缺

●歴代帝王宅京記二十巻(湖北廵撫採進本)

國朝顧炎武撰所錄皆歴代建都之制上起伏羲下訖於元仿雍錄長安志體例備載其城郭宫室都邑寺觀及建置年月事蹟前爲總論二巻後十八巻則各按時代臚載本末徴引詳賅考据亦頗精審葢地理之學炎武素所長也此書寫本不一浙江所採進者僅總序二巻而較之此本則多唐代宗時廣德元年十月吐蕃犯京畿上幸陜州一條元順帝至元二十五年改南京路爲汴京路北京路爲武平路西京路爲大同路東京路爲遼陽路一條葢舊無刋板輾轉傳鈔訛缺異同固所不能免爾(四庫全書總目卷六十八·史部二十四·地理類一)

电子版:缺

●營平二州地名記一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國朝顧炎武撰炎武有春秋杜解補正巳著錄按爾雅營州孫炎註爲殷制孔穎達尚書疏謂舜十二州有營州殷本虞制分靑州地爲之凡在遼水東者東至朝鮮之境皆古營州地也平州卽今永平府在虞時亦爲營州地秦時爲右北平遼西地後漢洎晉皆爲遼西地後漢末公孫度自號平州牧於是平州之名始見於史炎武逰永平時郡人以志屬之炎武未應其求因摭古來營平二州故實纂爲六卷付之題曰營平二州史事今其書不存此書出自惠棟紅豆齋惟載二州古地名至五代而止又僅一卷意其爲六卷之一也其中卑耳之谿一條旣引管子最後一頁又載俞兒一事全文當是隨筆襍鈔失於刪削不但非其完書並爲未定之稿本矣然炎武嫻於地理所纂述多可依据書雖殘缺要於考證之學不爲無補焉(四庫全書總目巻七十·史部二十六·地理類三)

电子版:缺

●天下郡國利病書一百二十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國朝顧炎武撰炎武有左傳杜解補正巳著錄是書蓋雜取天下府州縣志書及厯代奏疏文集並明代實錄輯錄成編其中采掇舊文同異兼收間有矛盾之處編次亦絶無體例蓋未成之藁本也(四庫全書總目卷七十二·史部二十八·地理類存目一)

电子版:缺

●昌平山水記二巻(兩江總督採進本)

國朝顧炎武撰炎武有左傳杜解補正已著錄炎武博極羣書足跡幾徧天下故最明於地理之學是書雖第舉一隅然辨証皆多精確惟長城以外爲炎武目所未經所叙特多舛誤如稱塞外有鳳州不知蘇轍詩所云興州東谷鳳州西者乃囘憶鄉闗之語唐書遼志塞外均無鳳州之名也又如古北口楊業祠炎武據宋史辨其僞然劉敞蘇轍皆有過業祠詩在托克托修史之前幾二百載必執後代傳聞以駁當年之目見亦過泥史傳之失也(四庫全書總目卷七十六·史部三十二·地理類存目五)

电子版:昌平山水記

●山東考古錄一卷(大學士英亷家藏本)

舊本題國朝顧炎武撰載吳震方說鈴中然說鈴載炎武書四種其三皆雜剽日知錄而此書之文獨日知錄所不載末題辛丑臘望日庚申是日立春字葢作於順治十八年考王士禎居易錄記炎武嘗預修山東通志或是時所遺藁本亦未可知也(四庫全書總目卷七十七·史部三十三·地理類存目六)

电子版:山东考古录

●京東考古錄一卷(大學士英亷家藏本)

舊本題國朝顧炎武撰載吳震方說鈴中其文皆見炎武所撰日知錄及昌平山水記殆震方剿取别行僞立此名也(四庫全書總目卷七十七·史部三十三·地理類存目六)

电子版:京東考古錄

●譎觚一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國朝顧炎武撰時有樂安李煥章僞稱與炎武書駁正地理十事故炎武作是書以辨之其論孟嘗君之封於薛及臨淄之非營邱諸條皆於地理之學有所補正(四庫全書總目卷七十七·史部三十三·地理類存目六)

电子版:缺

●求古錄一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國朝顧炎武撰炎武有左傳杜解補正巳著錄炎武性好遠遊足迹幾徧天下搜金石之文手自抄纂凡巳見方志者不錄現有拓本者不錄近代文集尙存者不錄上自漢曹全碑下至明建文霍山碑共得五十五種毎刻必載全文蓋用洪适隷釋之例仍皆誌其地理攷其建立之由古字篆隷一一註釋其中官職年月多可與正史相叅如茶荼準准張弡等字亦可以補正字書之訛炎武别有金石文字記但載跋尾不若此編之詳明也惟曹全碑題中平二年十月丙辰造以後漢書考之靈帝本紀是年十月有庚寅距丙辰前二十六日天文志是年十月有癸亥距丙辰後七日其間不得有丙辰頗疑是碑之僞據潛研堂金石文跋尾以長厯推之始知是年十月丙申朔丙辰爲月之二十一日癸亥爲月之二十八日實無庚寅併證以譙敏碑稱中平二年三月九日戊寅靈帝本紀及五行志並稱中平三年五月壬辰晦干支日數一一相符乃本紀之誤非碑之僞炎武猶未及詳辨是則考證之偶疎耳(四庫全書總目卷八十六·史部四十二·目錄類二)

电子版:缺

●金石文字記六巻(兩淮馬裕家藏本)

國朝顧炎武撰前有炎武自序謂抉剔史傳發揮經典頗有歐陽趙氏二錄之所未具者今觀其書裒所見漢以來碑刻以時代爲次毎條下各綴以跋其無跋者亦具其立石年月撰書人姓名證據今古辨正訛誤較集古金石二錄實爲精核亦非過自標置也所錄凡三百餘種後又有炎武門人吳江潘耒補遺二十餘種碑字間有異者又别爲摘錄於末亦猶洪适隷釋毎碑之後摘錄今古異文某字爲某之遺意潛研堂金石文跋尾嘗摘其舛誤六條一曰齊隴東王孝感頌炎武未見其碑額臆題爲孝子郭巨墓碑一曰唐寂照和尙碑本無刻石年月炎武誤記爲開成六年正月且未考開成無六年一曰元賜冥福禪院地土牒趙延壽范延光皆押字炎武視之未審誤以爲無押字一曰周中書侍郞平章事景範碑本行書而炎武以爲正書本題孫崇望書而炎武失載其名皆中其失一曰後漢蕩陰令張遷頌炎武誤以旣且二字合爲曁字一曰後漢州從事尹宙碑書鉅鹿爲鉅鏕證以廣韻注後魏弔比于文及北史皆作鉅鏕炎武誤謂不當從金案張遷頌碑拓本旣且二字截然不屬炎武誠爲武斷然字畫分明而文義終不可解當從闕疑金石文跋尾所釋亦未爲至確至於鉅鹿之鹿自史記以下古書皆不從金說文亦不載鏕字自玉篇始載之其爲顧野王原本或爲孫强所加或爲宋大廣益會玉篇所竄入巳均不可知然其註曰鉅鹿鄉名俗作鏕則從金實俗書具有明證北朝多行俗字顔氏家訓嘗言之此書亦頗摘其訛北魏人書似不可據爲典要廣韻注尤不甚可憑如開卷東字註謂東宫複姓齊有大夫東宫得臣亦可據以駁左傳乎是固未足以服炎武也惟其斥石鼓之僞謂不足儕於二雅未免勇於非古釋校官之碑謂東漢時有校官亦未免疎於考據是則其失之臆斷者耳然在近世著錄金石家其本末源流燦然明白終未能或之先也(四庫全書總目卷八十六·史部四十二·目錄類二)

电子版:缺

●石經考一巻(兩淮馬裕家藏本)

國朝顧炎武撰考石經七種裴頠所書者無傳開元以下所刻亦無異議惟漢魏二種以後漢書儒林傳之訛遂使一字三字爭如聚訟歐陽修作集古錄疑不能明趙明誠作金石錄洪适作隷釋始詳爲核定以一字爲漢三字爲魏然考證雖精而引據未廣論者尙有所疑炎武此書博列衆說互相參較其中如據衛恒書勢以爲三字石經非邯鄲淳所書又據周書宣帝紀隋書劉焯傳以正經籍志自鄴載入長安之誤尤爲發前人所未發至於洪适隷續尙有漢儀禮一碑魏三體石經數碑又開封石經雖巳汨於河水然世傳拓本尙有二碑炎武偶然未考竟置不言是則千慮一失耳(四庫全書總目卷八十六·史部四十二·目錄類二)

电子版:缺

●日知錄三十二卷(内府藏本)

國朝顧炎武撰炎武有左傳杜解補正已著錄是書前有自記稱自少讀書有所得輒記之其有不合時復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則遂削之積三十餘年乃成一編葢其一生精力所注也書中不分門目而編次先後則畧以類從大抵前七卷皆論經義八卷至十二卷皆論政事十三卷論世風十四卷十五卷論禮制十六卷十七卷皆論科舉十八卷至二十一卷皆論藝文二十二卷至二十四卷雜論名義二十五卷論古事眞妄二十六卷論史法二十七卷論注書二十八卷論雜事二十九卷論兵及外國事三十卷論天象術數三十一卷論地理三十二卷爲雜考證炎武學有本原博贍而能通貫毎一事必詳其始末參以證佐而後筆之於書故引據浩繁而牴牾者少非如楊愼焦竑諸人偶然渉獵得一義之異同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者閻若璩作潛邱劄記嘗補正此書五十餘條若璩之壻沈儼特著其事於序中趙執信作若璩墓誌亦特書其事若璩博極羣書睥睨一代雖王士禎諸人尙謂不足當抨擊獨於詰難此書沾沾自喜則其引炎武爲重可槪見矣然所駁或當或否亦互見短長要不足爲炎武病也惟炎武生於明末喜談經世之務激於時事慨然以復古爲志其說或迂而難行或愎而過銳觀所作音學五書後序至謂聖人復起必舉今日之音而還之淳古是豈可行之事乎潘耒作是書序乃盛稱其經濟而以考據精詳爲末務殆非篤論矣(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十九·子部二十九·雜家類三)

电子版:日知録

●救文格論一卷雜錄一卷(大學士英亷購進本)

國朝顧炎武撰載吳震方說鈴中然皆炎武曰知錄之文潘耒作日知錄序題康熙乙亥徐倬作說鈴序題康熙乙酉是日知錄巳刻十年乃有說鈴不應剽剟割裂别立書名考毛先舒潠書有與炎武札稱承示救文格論考古日知二錄云云則炎武原有此書别行於世後乃編入日知錄中此猶據初本刻之耳(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二十六·子部三十六·雜家類存目三)

电子版:缺

●經世篇十二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舊本題崑山顧炎武撰其書門類悉依塲屋策目每目一篇附以諸家襍說頗爲弇陋葢應科舉者抄撮類書爲之而坊賈託名於炎武也(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三十九·子部四十九·類書類存目三)

电子版:缺

二、四库未收录之顾炎武书目

●聖安本紀等三种

聖安本紀(二卷本)

聖安本紀(六卷本)

隆武遺事

电子版:聖安本紀等三种上 聖安本紀等三种下

●顧亭林詩文集

亭林文集六卷

亭林餘集一卷

蔣山傭殘稿三卷

亭林佚文輯補一卷

亭林詩集五卷

熹廟諒陰記事一卷

电子版:顧亭林詩文集上 顧亭林詩文集中 顧亭林詩文集下

三、惊人的巧合:龙的传人正在收集顾炎武先生的书籍,《顾炎武全集》刚好出版!

正当龙的传人如火如荼、不辞辛劳地收集顾炎武先生的电子版书籍,在博客上陆续整理上传之际,得知昨天即2012年5月25日《顾炎武全集》历经三十年正式出版。心灵感应乎?抑或在下的辛勤工作感动了上苍?但无论如何,自古以来无愧于“布衣天子”、“圣人”称谓的士人能有几人?顾亭林独占一席应无争议。

新闻:历时卅载 《顾炎武全集》出版 “《顾炎武全集》编纂出版研讨会”昨天在上海图书馆举行。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所等众多机构的专家学者编辑的共同努力下,历经30年“接力长跑”的《顾炎武全集》整理出版工作终于打上圆满的句号。顾炎武是我国杰出的思想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他一生著述颇丰,许多都被当今学者称为绝学。此次出版的《顾炎武全集》,共收录各类著作34种,计经部9种,史部17种,子部5种,集部3种。其中90%是首次规范整理出版。据上海古籍出版社副总编辑吕健介绍,虽然本书从2004年正式立项至今是8年时间,但《顾炎武全集》的整理出版其实是一场“接力长跑”:早在1984年,古籍社就推出了由王蘧常辑注、吴丕绩标校的《顾亭林诗集汇校》;1985年,推出了黄汝成集释的《日知录集释外七种》,并于2006年推出此书的标点整理本;2004年更是推出了谭其骧、王文楚等校点的《肇域志》……这些都为《顾炎武全集》的整理出版打下基础。

四、上海古籍出版社《顾炎武全集》书目

顾炎武全集

副标题:全22册

作者: (清)顾炎武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2011-12

页数:7300

定价:1980元

装帧: 精装

ISBN:9787532551842

顾炎武留下了大量著述,后世托名之作也很多。《顾炎武全集》是经专家考订后确定的顾炎武存世全部著作总集,收录了各类著作34种,其中经部9种,史部17种,子部5种,集部3种。

《顾炎武全集》收录的著述经过了专家精审的考订,是可信的文本,对讹传已久的托名之作作了彻底澄清,为学术界研究顾炎武本人及其思想学术奠定了基础。

《全集》中很多著作是首次整理出版,如《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五经同异》、《九经误字》、《熹庙谅阴记事》、《圣安纪事》、《昌平山水记》、《营平二州地名记》、《明季实录》、《建康古今记》、《京东考古录》、《山东考古录》、《石经考》、《求古录》、《官田始末考》《历代宅京记》、《金石文字记》、《谲觚十事》、《亭林杂录》、《惧谋录》等,约占全部品种的百分之九十。其中《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等的整理,学界期待已久。而已经出版过整理本的,如《日知录》、《肇域志》、《亭林诗文集》等,此次整理吸取了前人的长处,补充了前人的不足,订正了前人的失误,后出转精。整理者是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所的专家,曾整理过《朱子全书》等巨著。整理《顾炎武全集》,整理者定下了最高标准,精择底本,详加校勘,一丝不苟,花费六年时间精心打造下。

《顾炎武全集》目录

第一册左傳杜解補正五經同異 九經誤字

第二冊音學五書(一)

第三冊音學五書(二)韻補正

第四冊熹廟諒陰記事聖安記事 明季實錄 歷代宅京記 昌平山水記 營平二州地名記

第五冊建康古今記京東考古錄 譎觚十事 金石文字記 石經考 顧氏譜系考 求古錄 官田始末考

第六冊-第十一冊肇域志

第十二冊-第十七冊天下郡國利病書

第十八冊日知錄(一)日知錄之餘

第十九冊日知錄(二)

第二十冊菰中隨筆亭林雜錄救文格論 懼謀錄

第二十一冊亭林詩文集詩律蒙告

五、顾炎武传记资料

(一)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一·列传二百六十八·儒林二

顾炎武,字宁人,原名绛,昆山人。明诸生。生而双瞳,中白边黑。读书目十行下。见明季多故,讲求经世之学。明南都亡,奉嗣母王氏避兵常熟。昆山令杨永言起义师,炎武及归庄从之。鲁王授为兵部司务,事不克,幸而得脱,母遂不食卒,诫炎武弗事二姓。唐王以兵部职方郎召,母丧未赴,遂去家不返。炎武自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所至辄小试之。垦田於山东长白山下,畜牧於山西雁门之北、五台之东,累致千金。遍历关塞,四谒孝陵,六谒思陵,始卜居陕之华阴。谓“秦人慕经学,重处士,持清议,实他邦所少;而华阴绾毂关河之口,虽足不出户,亦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险,不过十里之遥;若有志四方,则一出关门,亦有建瓴之便”。乃定居焉。

生平精力绝人,自少至老,无一刻离书。所至之地,以二骡二马载书,过边塞亭障,呼老兵卒询曲折,有与平日所闻不合,即发书对勘;或平原大野,则於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尝与友人论学云:“百馀年来之为学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然不得其解也。命与仁,夫子所罕言;性与天道,子贡所未得闻。性命之理,著之易传,未尝数以语人。其答问士,则曰‘行己有耻’,其为学,则曰‘好古敏求’。其告哀公明善之功,先之以博学。颜子几於圣人,犹曰‘博我以文’。自曾子而下,笃实无如子夏,言仁,则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今之君子则不然,聚宾客门人数十百人,与之言心言性;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讲危微精一;是必其道高於夫子,而其弟子之贤於子贡也。孟子一书,言心言性亦谆谆矣,乃至万章、公孙丑、陈代、陈臻、周霄、彭更之所问,与孟子之所答,常在乎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间。是故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恒言也。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之所罕言也。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於文,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於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於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炎武之学,大抵主於敛华就实。凡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之属,莫不穷原究委,考正得失,撰天下郡国利病书百二十卷;别有肇域志一编,则考索之馀,合图经而成者。精韵学,撰音论三卷。言古韵者,自明陈第,虽创辟榛芜,犹未邃密。炎武乃推寻经传,探讨本原。又诗本音十卷,其书主陈第诗无协韵之说,不与吴棫本音争,亦不用棫之例,但即本经之韵互考,且证以他书,明古音原作是读,非由迁就,故曰本音。又易音三卷,即周易以求古音,考证精确。又唐韵正二十卷,古音表二卷,韵补正一卷,皆能追复三代以来之音,分部正帙而知其变。又撰金石文字记、求古录,与经史相证。而日知录三十卷,尤为精诣之书,盖积三十馀年而后成。其论治综覈名实,於礼教尤兢兢。谓风俗衰,廉耻之防溃,由无礼以权之,常欲以古制率天下。炎武又以杜预左传集解时有阙失,作杜解补正三卷。其他著作,有二十一史年表、历代帝王宅京记、营平二州地名记、昌平山水记、山东考古录、京东考古录、谲觚、菰中随笔、亭林文集、诗集等书,并有补於学术世道。清初称学有根柢者,以炎武为最,学者称为亭林先生。

又广交贤豪长者,虚怀商榷,不自满假。作广师篇云:“学究天人,确乎不拔,吾不如王寅旭;读书为己,探赜洞微,吾不如杨雪臣;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坚苦力学,无师而成,吾不如李中孚;险阻备尝,与时屈伸,吾不如路安卿;博闻强记,群书之府,吾不如吴志伊;文章尔雅,宅心和厚,吾不如朱锡鬯;好学不倦,笃於朋友,吾不如王山史;精心六书,信而好古,吾不如张力臣。至於达而在位,其可称述者,亦多有之,然非布衣之所得议也。”

康熙十七年,诏举博学鸿儒科,又修明史,大臣争荐之,以死自誓。二十一年,卒,年七十。无子,吴江潘耒叙其遗书行世。宣统元年,从祀文庙。

(二)全望祖《鮚埼亭集》卷十二·亭林先生神道表

顧氏世為江東四姓之一。五代時,由吳郡徙徐州。南宋時,遷海門,已而復歸於吳,遂為崑山縣之花浦村人。其達者始自明正德間,日工科給事中廣東按察使司僉事溱及刑科給事中濟,刑科生兵部侍郎章志,侍郎生左贊善紹芳及國子生紹芾,贊善生官蔭生同應。同應之仲子曰絳,即先生也。紹芾生同吉,早卒,聘王氏,未婚,守節,以先生為之後。

先生字曰寧人,乙酉改名炎武,亦或自署曰蔣山傭,學者稱為亭林先生。少落落有大志,不與人苟同,耿介絕俗。其雙瞳子中白而邊黑,見者異之。最與里中歸莊相善,共遊後社;相傳有歸奇顧怪之目。於書無所不窺,尤留心經世之學。其時四國多虞,太息天下乏材,以至敗壞。自崇禎己卯後,歷覽二十一史、十三朝實錄、天下圖經、前輩文編、總部以至公移、邸抄之類,有關於民生之利害者隨錄之,旁推互證,務質之今日所可行而不為泥古之空言,天下郡國利病書;然猶未敢自信,其後周流西北且二十年,遍行邊塞亭障,無不了了而始成。其別有一編曰肇域志,則考索利病之餘,合圖經而成者。

予觀宋乾淳諸老以經世自命者奠如薛艮齋,而王道夫、倪石林繼之,葉水心尤精悍。然當南北分裂,聞而得之者多於見。若陳同甫則皆欺人無實之大言。故永嘉、永康之學皆未甚粹,未有若先生之探原竟委,言言可以見之施行,又一稟於王道而不少參以功利之說者也。

最精韻學,能據遺經以正六朝、唐人之失,據唐人以正宋人之失,欲追復三代以來之音,分部正帙,而究其所以不同,以知古今音學之變,其自吳才老而下廓如也;則有曰音學五書。性喜金石之文,到處即蒐訪,謂其在漢、唐以前者足與古經相參考,唐以後者亦足與諸史相證明。蓋自歐、趙、洪、王後未有若先生之精者;則有曰金石文字記。晚益篤志六經,謂古今安得別有所謂理學者,經學即理學也。自有舍經學以言理學者,而邪說以起。不知舍經學則其所謂理學者,禪學也。故其本朱子之說,參之以慈谿黃東發日抄,所以歸咎於上蔡、橫浦、象山者甚峻。於同時諸公,雖以苦節推百泉、二曲,以經世之學推梨洲,而論學則皆不合;其書曰下學指南。或疑其言太過,是固非吾輩所敢遽定;然其謂經學即理學,則名言也。而日知錄三十卷尤為先生於終身精詣之書,凡經史之粹言具在焉。蓋先生書尚多,予不悉詳,但詳其平生學業之所最重者。

初,太安人王氏之守節也,養先生於襁保中。太安人最孝,嘗斷指以療君姑之疾。

崇禎九年,直指王一鶚請旌於朝,報可。乙酉之變,太安人六十,避兵常熟之郊,謂先生曰:『我雖婦人哉,然受國恩矣,果有大故,我則死之』!於是先生方應崑山楊永言之辟,與嘉定諸生吳其沆及歸莊共起兵,奉故鄖撫王永祚,以從夏文忠公於吳。江東授公兵部司務。事既不克,永言行遁去,其沆死之,先生與莊幸得脫。而太安人遂不食卒,遺言後人莫事二姓!

次年,閩中使至,以職方郎召,欲與族父延安推官咸正赴之,念太安人尚未葬,不果。次年,幾豫吳勝兆之禍。更欲赴海上,道梗不前。先生雖世籍江南,顧其姿稟頗不類吳會人,以是不為鄉里所喜;而先生亦甚厭裙屐浮華之習。嘗言:古之疑眾者行偽而堅,今之疑眾者行偽而脆,了不足恃。既抱故國之戚,焦原毒浪,日無寧晷。庚寅,有怨家欲陷之,乃變衣冠作商賈,遊京口,又遊禾中。次年,之舊都,拜謁孝陵。癸巳,再謁。是冬,又謁而圖焉。次年,遂僑居神烈山下;遍遊沿江一帶,以觀舊都畿輔之勝。

顧氏有三世僕曰陸恩,見先生日出遊,家中落,叛投里豪。丁酉,先生四謁孝陵歸,持之急,乃欲告先生通海,先生亟往禽之,數其罪湛之水。僕婿復投里豪,以千金賄太守求殺先生,不繫訟曹而即繫之奴之家,危甚。獄日急,有為先生求救於□□者,□□欲先生自稱門下而後許之。其人知先生必不可,而懼失□□之援,乃私自書一刺以與之。先生聞之,急索刺還,不得,列揭於通衢以自白。□□亦笑曰:『寧人之卞也』!曲周路舍人澤溥者,故相文貞公振飛子也,僑居洞庭之東山,識兵備使者,乃為愬之,始得移訊松江而事解。

於是先生浩然有去志。五謁孝陵,始東行墾田於章邱之長白山下以自給。戊戌,遍遊北都諸畿甸,直抵山海關外以觀大東。歸至昌平,拜謁長陵以下,圖而記之。次年,再謁。既而念江南山水有未盡者,復歸。六謁孝陵。東遊,直至會稽。次年,復北謁思陵。由太原、大同以入關中,直至榆林。是年,浙中史禍作,先生之故人吳、潘二子死之,先生又幸而脫。甲辰,四謁思陵。事畢,墾由於雁門之北、五臺之東。

初,先生之居東也,以其地濕,不欲久留。每言馬伏波田疇皆從塞上立業,欲居代北。嘗曰:『吾澤中有牛羊千,則江南不足懷也』。然又苦其地寒。乃但經營創始,使門人輩司之而身出遊。丁未,之淮上。次年,自山東入京師。萊之黃氏有奴告其主所作詩者,多株連自以為得,乃以吳濟生所楫忠義錄指為先生所作,首之;書中有名者三百餘人。先生在京聞之,馳赴山東自請勘。訟繫半年。富平李因篤自京師為告急於有力者,親至歷下解之,獄始白,復入京師。五謁思陵。自是還往河北諸邊塞者幾十年。丁巳,六謁思陵。始卜居陝之華陰。初,先生遍觀四方,其心耿耿未下,謂秦人慕經學,重處士,持清議,實他邦所少,而華陰綰轂關河之口,雖是不出戶,而能見天下之人,聞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險,不過十里之遙,若志在四方,則一出關門,亦有建瓴之便,乃定居焉。王徵君山史築齋延之。先生置五十畝田於華下供晨夕,而東西開墾所入別貯之,以備有事。又餌沙苑蒺藜而甘之,曰:『啖此久,不肉、不茗可也』。

凡先生之遊,以二馬、二騾載書自隨。所至阨塞,即呼老兵退卒詢其曲折,或與平日所聞不合,則即坊肆中發書而對勘之。或徑行平原大野,無足留意,則於鞍上嘿誦諸經注疏,偶有遺忘,則即坊肆中發書而熟復之。

方大學士孝感能公之自任史事也,以書招先生為助。答曰:『願以一死謝公。最下則逃之世外』。孝感懼而止。戊午大科詔下,諸公爭欲致之。先生豫令諸門人之在京者辭曰:『刀繩具在,無速我死』!次年,大修明史,諸公又欲特薦之。詒書葉學士初菴,請以身殉,得免。或曰:『先生盍亦聽人一薦?薦而不出,其名愈高矣』。先生笑曰:『此所謂釣名者也!今夫婦人之失所天也,從一而終,之死靡慝,其心豈欲見知於人?若曰,盍亦令人強委禽焉,而力拒之以明節,則吾未之聞矣』。華下諸生請講學,謝之曰:『近日二曲亦徒以講學故得名,遂招逼迫,幾致凶死。雖曰威武不屈,然名之為累則已甚矣。又況東林覆轍有進於此者乎』!有求文者,告之曰:『文不閱於經術政理之大,不足為也。韓文公起八代衰,若但作原道、諫佛骨表、平淮西碑、張中丞傳後諸篇而一切諛墓之文不作,豈不誠山斗乎?今猶未也』!其論為學,則曰:『諸君關學之餘也。橫渠藍曲之教以禮為先。孔子嘗言:博我以文,約之以禮。而劉康公亦云: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命也,是以有動作禮義威儀之則以定命。然則君子為學,舍禮何由?近來講學之師專以聚徒立幟為心,而其教不肅。方將賦茅鴟之不暇,何問其餘』。

尋以乙未春出關,觀伊洛,歷嵩少,曰:『五嶽遊其四矣』。會年饑,不欲久留,渡河至代北,後還華下。先生既負用世之略,不得一遂,而所至每小試之,墾田度地,累致千金,故隨寓即饒足。徐尚書乾學兄弟,甥也。當其未遇,先生振其乏。至是鼎貴,為東南人士宗,四方從之者如雲。累書迎先生南歸,願以別業居之,且為買田以養,皆不至。或叩之,答曰:『昔歲孤生,飄搖風雨,今茲親串,崛起雲霄。思歸尼父之轅,恐近伯鸞之灶。且天仍夢夢,世尚滔滔,猶吾大夫,未見君子。徘徊渭川,以畢餘年足矣』。庚申,其安人卒於崑山,寄詩挽之而已。次年,卒於華陰。無子,徐尚書為立從孫洪慎以承其祀。年六十九。門人奉喪歸葬崑山之千墩。高弟吳江潘耒收遺書,序而行之。又別輯亭林詩文集十卷。而日知錄最盛傳。

歷年漸遠,讀先生之書者雖多,而能言其大節者已罕。且有不知而妄為立傳者,以先生為長洲人,可哂也。徐尚書之塚孫涵持節粵中,數千里貽書,以表見屬。予沈吟久之。及讀王高士不菴之言曰:『寧人身負沉痛,思大揭其親之志於天下,奔走流離,老而無子。其幽隱莫發,數十年靡訴之衷,曾不得快然一吐。而使後起少年推以多開博學,其辱已甚。安得不掉首故鄉,甘於客死?噫!可痛也』!斯言也,其足以表先生之墓矣夫。其銘曰:

先生兀兀,佐王之學。雲雷經綸,以屯被縛。渺然高風,寥天一鶴。重泉拜母,庶無愧怍。

六、顾炎武名言集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原文: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纲为不可缺矣。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七、顾炎武研究论文索引

许丹,“顾炎武访碑考——以《金石文字记》著录碑刻为研究对象”,《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期。

薛婧,“黄宗羲《建都篇》与顾炎武《历代宅京记》的建都思想”,《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2期。

许丹,“顾炎武《金石文字记》治学方法论”,《新世纪图书馆》,2011年,8期。

段志强,“孔庙与宪政:政治视野中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从祀孔庙事件”,《近代史研究》,2011年,4期。

李宝红,“半个亭林,“半之中又失其半焉”——胡适、钱穆对顾炎武学术思想的阐发”,《社会科学》,2011年,8期。

王寅,“在义理与经世之间——论顾炎武学术思想体系的构建”,《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6期。

周于飞,“‘归奇顾怪’——归庄与顾炎武交游考”,《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4期。

闫晨,“黄宗羲与顾炎武分权治理思想辨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5期。

韩梅,“顾炎武在即墨的交游与创作”,《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期。

罗军凤,“顾炎武与清初《春秋》经学”,《清史研究》,2011年,1期。

耿加进,“试论王学对顾炎武的影响”,《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7期。

于凤辉,“由‘世风’看顾炎武的吏治思想”,《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2期。

张祝平,“杨慎、顾炎武考据学对贬宋论的推衍”,《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1期。

朱田艳,“浅析‘双重身份’下的顾炎武传记——从学者、志士身份看顾氏传记”,《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5期。

朱智武,“‘归奇顾怪’话亭林——顾炎武地理学思想漫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3期。

耿加进,“论顾炎武对程朱、陆王的不同态度及原因”,《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9期。

段志强,“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从祀孔庙始末新考”,《史学月刊》,2011年,3期。

陈其弟,“用志的典范——朴学大师顾炎武”,《中国地方志》,2011年,3期。

钟书林,“陶诗的旷代品味——从顾炎武、龚自珍的诗歌看陶渊明的忠愤”,《名作欣赏》,2011年,10期。

张京华,“作为一部古代风俗简史——顾炎武《日知录》‘周末风俗’五条”,《长沙大学学报》,2011年,3期。

于越,“浅论顾炎武政治思想”,《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6期。

陈晓东、田汉云,“顾炎武《仪礼》学探析”,《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4期。

苗青竹、王利昆,“论顾炎武的‘古诗无叶音’”,《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3期。

郭晖,“傅山与顾炎武友缘探析”,《沧桑》,2010年,6期。

孙雪霄,“二十世纪顾炎武诗文研究评述”,《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5期。

孙艳,“明、清遗民诗人评价褒贬悬殊原因简析——以顾炎武、沈曾植为例”,《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期。

王立、宋天宇,“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成因探究”,《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4期。

张思齐,“顾炎武人生的诗意栖居”,《长江学术》,2010年,3期。

袁宗虎,“顾炎武爱国主义言行考”,《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11期。

赵旸,“论顾炎武的史学思想”,《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1期。

张思齐,“顾炎武人生的诗意栖居”,《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期。

董平,“顾炎武与清代学术之转向”,《学海》,2010年,2期。

赵旸,“顾炎武对明代空疏学风痼疾的深层认识”,《史学集刊》,2009年,6期。

赵旸,“赵俪生论顾炎武学术的卓识”,《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2期。

余洁,“从《日知录·杜子美诗注》看顾炎武的学术特点”,《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4期。

吕庙军,“浅议顾炎武的学术精神——以《日知录》四则为例”,《邯郸学院学报》,2009年,1期。

谢艳红,“吴棫、陈第、江永、段玉裁与顾炎武古音研究比较”,《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6期。

陈友乔,“顾炎武北游期间的经济生活”,《兰州学刊》,2009年,7期。

陈敏荣,“论顾炎武‘经学即理学’的学术史意义”,《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期。

赖玉芹,“试论潘耒对顾炎武学术的师承”,《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期。

周金标,“顾炎武与朱鹤龄交往考论”,《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4期。

谢艳红,“顾炎武对谐声的利用及其意义”,《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7期。

赵旸,“顾炎武论伦理关系与社会治理”,《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谢艳红,“再论顾炎武的离析唐韵”,《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期。

葛红,“顾炎武《大小诸证方论·序》辨伪”,《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1期。

王小芸、赵怀舟、钱超尘,“傅山手钞《玄机口诀》顾炎武跋之内容质疑”,《中医药文化》,2009年,5期。

潘志锋,“论顾炎武的经学道统观”,《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1期。

陈友乔,“顾炎武北游不归之原因探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2期。

金永健,“论顾炎武的《春秋》经传研究”,《学习与探索》,2009年,2期。

房春草,“解决末世危机的不同取向——傅山与顾炎武文化思想的差异”,《贵州文史丛刊》,2009年,3期。

李永男,“丁若镛与顾炎武的‘社会诗’之比较”,《东疆学刊》,2009年,2期。

刘源、曲静,“从出土材料看顾炎武的易学成就”,《文博》,2008年,4期。

刘世南,“顾炎武‘谦’溯源与钱锺书‘文人相轻’兼评《二钱诗学之研究》”,《博览群书》,2008年,7期。

姚才刚,“顾炎武的‘耻德’观与当代荣辱观建设”,《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4期。

刘秋彬,“申涵光、顾炎武交游考略”,《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9期。

王永银、周志坚,“士大夫之无耻是为国耻——学习顾炎武《廉耻》一文偶得”,《当代社科视野》,2008年,11期。

牛余宁,“顾炎武的‘保国’、‘保天下’之旅”,《南方论刊》,2008年,10期。

刘合心,“顾炎武与曲沃”,《中关村》,2008年,1期。

张宇声,“顾炎武诗歌中的齐文化”,《管子学刊》,2008年,4期。

陈友乔、黄启文,“顾炎武北游不归的地域倾向性探析”,《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4期。

任利伟,“顾炎武的易学研究成就”,《周易研究》,2008年,2期。

文峰,“顾炎武经济思想述评”,《宜宾学院学报》,2008年,4期。

李瑞豪,“遗民世界的黄昏——论顾炎武的悼友诗”,《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2期。

王建华,“论‘日子’的成词——兼谈顾炎武《日知录》中的一处失误”,《丽水学院学报》,2007年,4期。

常新,“顾炎武山西行迹考”,《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5期。

吴国源,“顾炎武《易》音研究条例初探——顾氏《易音》“承其义则亦承其音”辨”,《周易研究》,2007年,5期。

吴长庚,“试论顾炎武的‘经学即理学’思想”,《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龙飞,“顾炎武学术思想倾向之定位”,《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孙鹄,“走进顾炎武的故乡——千灯”,《建筑工人》,2007年,11期。

钱超尘、赵怀舟,“读顾炎武《大小诸证方论·序》”,《文物世界》,2007年,6期。

许苏民,“释‘萧然物外,自得天机’——顾炎武何以认为自己不如傅青主”,《文物世界》,2007年,6期。

赵宏坤、项永琴,“试述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的倡廉思想”,《理论学刊》,2007年,1期。

张茂华、孙良明,“顾炎武论文风与语法规范——读《日知录》札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6期。

叶建,“顾炎武‘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思想浅析”,《中州学刊》,2007年,1期。

张永忠,“同代异梦——简论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的国家理论”,《船山学刊》,2007年,1期。

吴长庚,“清代经典考据学之祖——顾炎武”,《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2期。

张宇声,“顾炎武《赋得秋柳》诗新解”,《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期。

孙良明,“顾炎武《日知录》的词汇、词义研究及其现实意义”,《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期。

“顾炎武自督读书”,《刊授党校学习特刊》,2007年,4期。

鲁芳、张秋良,“论顾炎武的风俗观”,《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2期。

常新,“明清之际关学与外界的学术互动——以李二曲与顾炎武的交往为例”,《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2期。

孔定芳,“‘博学鸿儒科’与晚年顾炎武”,《学海》,2006年,3期。

许苏民,“论顾炎武政治思想的三大理论特色”,《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8期。

许苏民,“‘行己有耻’的道德底线与中国伦理学的近代转型——论顾炎武道德伦理思想中的近代性因素”,《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4期。

王星慧,“康熙二年顾炎武在山西与曹溶、李因笃的交游考——兼论顾亭林的交游思想”,《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4期。

陈德远,“其立言也约,其立德也宏——读陈福桐先生《顾炎武谢绝祝寿的启悟》有感”,《贵阳文史》,2006年,6期。

谢艳红,“试析顾炎武在古韵分部过程中对系联法的运用”,《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6期。

巨玉霞,“从顾炎武《日知录》看明代科举”,《中国考试》,2006年,11期。

吴柏森,“顾炎武诗中之‘易’理”,《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期。

方良,“王猷定与顾炎武文字交往之评判”,《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期。

许苏民,“顾炎武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命运”,《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期。

田小军、孙微,“顾炎武的杜诗学”,《北方论丛》,2006年,3期。

陈国庆,“顾炎武与中国传统学术的转型”,《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2期。

吴海兰,“重礼与顾炎武的历史治乱思想”,《史学史研究》,2005年,4期。

张芙蓉、周益新,“对《大小诸证方论》顾炎武序的质疑”,《中医文献杂志》,2005年,4期。

李晓梅,“论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德治思想”,《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期。

张大权,“顾炎武与《日知录》”,《收藏界》,2005年,10期。

王建农、王成军,“清代传记文学论——以顾炎武、方苞、曾国藩、沈复为个案”,《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2期。

吴柏森,“顾炎武常化用杜甫句入诗”,《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4期。

高新伟,“从顾炎武的风俗观看其‘民本’思想的内涵”,《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4期。

吴柏森,“顾炎武常以数字入诗”,《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5期。

陶清,“拨乱反正、回归元典:顾炎武的学术思想改造纲领”,《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4期。

许苏民,“明清之际政治哲学的突破——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为例”,《江汉论坛》,2005年,10期。

许苏民,“论顾炎武经济思想中的近代性因素”,《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6期。

许苏民,“顾炎武哲学的问题意识与思想理路”,《哲学研究》,2004年,11期。

蒋维崧,“历史地理领域的奇书顾炎武生前未定书稿——《肇域志》点校整理本出版”,《全国新书目》,2004年,8期。

许苏民,“顾炎武与浙西史学”,《东南学术》,2004年,1期。

李雪梅,“顾炎武《菰中随笔》版本考”,《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2期。

王礼贤,“游亭林园并谒顾炎武纪念馆”,《医古文知识》,2004年,1期。

陈雪竹,“简评顾炎武关于上古声调的认识”,《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2期。

张兵,“顾炎武散文初探”,《齐鲁学刊》,2004年,2期。

吴柏森,“顾炎武常化用杜甫句入诗”,《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6期。

鱼宏亮,“顾氏家学及其对顾炎武学术的影响”,《南都学坛》,2003年,4期。

吴军兰,“谈谈顾炎武对金石文字的考释”,《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6期。

吴军兰,“顾炎武的金石与史籍互证”,《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6期。

周可真,“顾炎武与中国学术传统”,《中国哲学史》,2003年,2期。

陈芳,“高澍然与顾炎武古韵分部之比较——高澍然《诗音》研究二”,《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6期。

周可真,“论顾炎武的军事思想”,《苏州大学学报》,2003年,4期。

周文玖,“黄宗羲顾炎武之比较”,《孔子研究》,2003年,3期。

许苏民,“顾炎武史学思想新探”,《学习与探索》,2003年,6期。

蒋寅,“顾炎武的诗学史意义”,《南开学报》,2003年,1期。

郭清香,“博学有耻,求实创新——论顾炎武的学术道德思想”,《求是学刊》,2003年,2期。

邬国平,“顾炎武与杜甫诗注”,《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3期。

张敏、李海生,“顾炎武:开启清代朴学思潮第一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1期。

陈芳,“顾炎武古音学思想之继承与阐释——高树然《诗音》研究一”,《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3期。

周可真,“试论顾炎武的私营经济思想”,《苏州大学学报》,2002年,3期。

瞿林东,“想起了顾炎武……”,《群言》,2002年,7期。

许周鹣,“开山之佳作经世之绝品——评《顾炎武文选》”,《全国新书目》,2002年,1期。

卫华,“弥足珍贵的顾炎武手札”,《收藏界》,2002年,3期。

周可真,“顾炎武哲学研究活动之考察——兼论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3期。

戚福康,“顾炎武‘理学,经学也’新释”,《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4期。

李君明,“杰出的现实主义爱国诗人——顾炎武”,《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4期。

张兵,“顾炎武散文的思想与艺术”,《苏州大学学报》,2001年,3期。

袁爱国,“尚冀异州贤山川恣搜寻——顾炎武与泰山”,《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1年,4期。

乐朋,“顾炎武与《日知录》”,《江苏政协》,2001年,3期。

周可真,“略论顾炎武哲学的历史地位”,《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5期。

徐正英,“顾炎武与‘文选学’——以《日知录》为例”,《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5期。

魏长宝,“论顾炎武的经学思想”,《孔子研究》,2000年,4期。

戚福康,“论顾炎武治学方法的儒家精神与哲学意蕴”,《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6期。

周文玖,“顾炎武论史书编纂”,《史学史研究》,2000年,2期。

魏长宝,“论顾炎武的理学思想”,《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4期。

田之光,“亭林研究有力作 年谱撰著出新篇──评周可真著《顾炎武年谱》”,《苏州大学学报》,2000年,3期。

龙巨澜,“顾炎武与明代邸报”,《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4期。

蔡仲德,“从顾炎武说到王国维上──兼论中国文化的特质”,《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1期。

蔡仲德,“从顾炎武说到王国维下——兼论中国文化的特质”,《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2期。

林存阳,“顾炎武“明道救世”的礼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年,3期。

“《顾炎武哲学思想研究》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年,4期。

周可真,“论顾炎武的‘教化’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年,6期。

陈公望,“顾炎武文学观管窥”,《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5期。

李廷勇,“顾炎武《历代帝王宅京记》析论”,《文献》,2000年,4期。

魏长宝,“顾炎武与乾嘉学派”,《江汉论坛》,2000年,3期。

张民权,“顾炎武对古韵分部及其演变的研究上——阴声韵的离合及相关问题”,《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4期。

赵俪生,“顾炎武在关中”,《兰州大学学报》,1999年,3期。

张民权,“顾炎武对《诗经》韵例的研究”,《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4期。

魏长宝,“论顾炎武的历史哲学”,《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4期。

周可真,“论顾炎武的‘众治’思想”,《苏州大学学报》,1999年,4期。

周可真,“论顾炎武哲学的个性特点”,《人文杂志》,1999年,4期。

高寿仙,“顾炎武论明代官场病”,《北京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2期。

张民权,“论顾炎武《诗本音》通韵合韵关系处理之得失”,《语文研究》,1999年,2期。

周可真,“顾炎武的公私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年,4期。

周可真,“论顾炎武的思维方法──兼论宋明理学到清代朴学的历史转变”,《哲学研究》,1999年,8期。

周可真,“论顾炎武的天人观”,《中国哲学史》,1999年,4期。

张春莉,“顾炎武、王夫之政治思想之异同”,《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4期。

沈金浩,“主客兼顾人时并见——顾炎武《雨中至华下宿王山史家》赏析”,《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3期。

陈燕,“顾炎武对入声的认识及其影响”,《语文研究》,1998年,2期。

肖永明,“顾炎武德育思想的实学特色”,《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4期。

戚福康,“顾炎武‘理学,经学也’新释”,《吴中学刊》,1998年,1期。

张民权,“顾炎武古音学成就论衡”,《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1期。

暴鸿昌,“顾炎武与徐乾学兄弟”,《齐鲁学刊》,1998年,1期。

金扬,“顾炎武与自由贸易论”,《企业销售》,1997年,10期。

周文玖,“顾炎武的史评及治学”,《安徽史学》,1997年,1期。

吴景山,“顾炎武诗歌的创作理论与实践”,《兰州大学学报》,1997年,1期。

崔文印,“略谈顾炎武在历史文献学方面的贡献”,《史学史研究》,1997年,3期。

王俊义,“顾炎武与清代考据学”,《贵州社会科学》,1997年,2期。

曹之,“顾炎武著书考略”,《江西图书馆学刊》,1997年,2期。

李三谋,“关于顾炎武记述漳州‘卖租’之问题”,《农业考古》,1997年,3期。

姜观吾,“顾炎武《海上》诗的历史背景”,《盐城师专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1期。

“顾炎武与人书”,《华夏文化》,1996年,3期。

王顺宝,“昆山杰出的爱国学者──顾炎武”,《江苏绿化》,1996年,4期。

张兵,“传统的继承与新境的开拓——顾炎武诗歌艺术风貌探源”,《青海师专学报》,1996年,1期。

张兵,“论顾炎武的咏史咏物诗”,《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4期。

王云,“顾炎武对历史文献学的贡献”,《三峡学刊》,1996年,2期。

“想起了顾炎武”,《武警技术学院学报》,1996年,2期。

周文玖,“顾炎武的历史盛衰思想”,《孔子研究》,1996年,3期。

王英志,“顾炎武山水诗简论”,《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3期。

周文玖,“顾炎武论治乱兴衰”,《史学史研究》,1996年,1期。

屈守元,“顾炎武和杜甫”,《杜甫研究学刊》,1996年,3期。

蔡世华,“读沈嘉荣新著《顾炎武论考》”,《历史教学》,1995年,1期。

周文玖,“顾炎武的经学批评”,《齐鲁学刊》,1995年,1期。

陈秀娟,“从《日知录》看顾炎武论世风”,《学术交流》,1995年,1期。

徐启彤,“论顾炎武教育思想及其对吴地的影响”,《苏州大学学报》,1995年,4期。

张世民,“论吴宓和顾炎武──关于吴宓《亭林诗集》批注本”,《咸阳师专学报》,1995年,1期。

周文玖,“顾炎武的经学批评”,《中国哲学史》,1995年,4期。

张绪新,“顾炎武文学观新探”,《胜利论坛》,1995年,1期。

王步贵,“顾炎武唯物论思想的特色”,《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1994年,3期。

舒翼,“《顾炎武论考》──承前启后之作”,《学海》,1994年,5期。

姜国柱,“顾炎武的治学之法”,《人民论坛》,1994年,6期。

李天纲,“顾炎武亦‘性情’中人”,《书城》,1994年,4期。

王步贵,“顾炎武唯物论思想的特色”,《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3期。

张光兴,“徐夜与顾炎武”,《齐鲁学刊》,1994年,5期。

鲁海,“顾炎武山东入狱考”,《清史研究》,1994年,2期。

周文玖,“顾炎武的历史变革思想”,《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3期。

魏光,“顾炎武陕西踪迹考”,《文博》,1994年,4期。

吴远,“顾炎武的伦理哲学思想”,《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3期。

戈春源,“顾炎武与昆山徐氏兄弟”,《苏州大学学报》,1994年,2期。

周可真,“顾炎武商品经济思想浅探”,《铁道师院学报》,1994年,2期。

邬国平,“顾炎武文学思想得失探”,《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1期。

杨钊,“顾炎武与《日知录》”,《史学集刊》,1992年,3期。

赵俪生,“试论顾炎武在人文地理学方面的贡献——《天下郡国利病书》精要之所在”,《社科纵横》,1992年,5期。

田泽滨,“顾炎武经济思想简论”,《苏州大学学报》,1992年,3期。

何元兴、亢敏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记爱国学者顾炎武的抗清活动”,《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2期。

周可真,“顾炎武与复社”,《苏州大学学报》,1992年,3期。

张兵,“顾炎武诗作始时考”,《菏泽师专学报》,1992年,1期。

赵刚,“顾炎武北游事迹发微”,《清史研究》,1992年,2期。

杨荣祥,“从顾炎武对入声的认识看其古音研究的得失”,《荆州师专学报》,1992年,1期。

卢兴轩,“顾炎武关中行迹考述”,《历史教学》,1992年,4期。

施丁,“顾炎武的史学成就”,《史学史研究》,1991年,2期。

姜观吾,“从风俗的角度分析明王朝覆亡的原因——读顾炎武《日知录》”,《盐城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3期。

杨钊,“顾炎武《昌平山水记》、《京东考古录》评介”,《北京社会科学》,1991年,1期。

郝润华,“从《日知录》一书看顾炎武的政治思想”,《甘肃理论学刊》,1991年,6期。

白敦仁,“顾炎武及其诗”,《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2期。

张兵,“顾炎武诗歌思想价值简论”,《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4期。

张兵,“试论顾炎武诗歌的艺术成就”,《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3期。

张兵,“深挚淳厚雄浑悲壮——读顾炎武《海上》组诗”,《固原师专学报》,1990年,4期。

赵汝泳,“顾炎武在山西小议”,《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3期。

卢兴基,“论顾炎武的学术思想”,《社会科学研究》,1989年,6期。

郝润华,“顾炎武与清代考据学”,《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2期。

张兵,“顾炎武诗歌理论初探”,《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6期。

戴文葆,“历代编辑列传三十三顾炎武1613—1682年下”,《出版工作》,1989年,1期。

戴文葆,“历代编辑列传三十三顾炎武1613-1682下”,《出版工作》,1989年,7期。

戴文葆,“历代编辑列传三十三顾炎武1613—1682年下”,《出版工作》,1989年,2期。

蒋文光,“顾炎武《书西岳华山庙碑后》墨迹”,《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9年,0期。

龙异腾,“顾炎武江永的古声调理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1期。

卢兴基,“明末清初的社会动乱与顾炎武的文学思想”,《中国文学研究》,1989年,2期。

杨洪波、姬虹,“顾炎武论‘世风’—读《日知录》卷十三”,《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Z1期。

孙玉文,“顾炎武《古音表》中“并入”和“收入”解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6期。

程一凡,“顾炎武的私利观”,《文史哲》,1988年,3期。

卢兴基,“悲歌一曲话兴亡——顾炎武《京口》二首之一赏析”,《名作欣赏》,1988年,3期。

王英志,“悼妻情重复国志坚——简析顾炎武《悼亡》五首”,《名作欣赏》,1988年,3期。

顾义生,“略论顾炎武的修辞观”,《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2期。

戴文葆,“历代编辑列传三十二·顾炎武上”,《出版工作》,1988年,12期。

裴成发,“顾炎武与清代校勘学”,《晋图学刊》,1987年,4期。

余方,“清初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顾炎武”,《武汉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2期。

朱晓农,“顾炎武的‘四声一贯’说”,《温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1期。

黄正藩,“顾炎武北上抗清辨析”,《苏州大学学报》,1986年,2期。

卢兴基,“一曲感情深沉的志士之歌——读顾炎武的《吴同初行状》”,《名作欣赏》,1986年,5期。

马定保,“档案材料与顾炎武治学”,《档案》,1986年,2期。

尹协理,“顾炎武与五台山”,《五台山研究》,1986年,3期。

师育谦,“顾炎武、傅山与票号无关”,《晋阳学刊》,1985年,1期。

姜广辉,“顾炎武与清初学风的转变”,《晋阳学刊》,1985年,5期。

赵俪生,“顾炎武与张尔歧”,《东岳论丛》,1985年,5期。

赵刚,“顾炎武《与黄太冲书》新证”,《兰州大学学报》,1985年,4期。

李广林,“顾炎武的北游与定居华下”,《唐都学刊》,1985年,2期。

周庆义,“傅山与顾炎武唱和诗六首释析”,《运城师专学报》,1984年,3期。

王志迅,“至今犹闻声悲壮——释顾炎武《秋山》”,《名作欣赏》,1984年,5期。

赵俪生,“论顾炎武两大代表著作中的内部结构”,《史学史研究》,1984年,4期。

言藉,“读书破万卷的顾炎武”,《新闻通讯》,1984年,1期。

陈祖武,“黄宗羲、顾炎武合论”,《贵州社会科学》,1984年,5期。

赵俪生,“顾炎武的家世与早年生活”,《学术月刊》,1984年,8期。
顾炎武著作汇览 汇编作品著作权

挺锋,“浅谈顾炎武的《复庵记》”,《承德师专学报》,1983年,S1期。

杨积庆,“金石气同薑桂气——谈顾炎武和吴嘉纪的诗歌风格”,《教学与进修》,1983年,4期。

李洵,“论顾炎武在‘郡县’等七篇政治论文中提出的社会问题”,《史学集刊》,1983年,1期。

高振铎、张玉彬,“顾炎武论世风”,《史学集刊》,1983年,1期。

陈祖武,“顾炎武哲学思想剖析”,《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2期。

马先义,“浑凝调合平顺自然——《爱国学者顾炎武》简析”,《山东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4期。

张颔,“对顾炎武关于介子推考证的补说——兼谈新修地方志中的一个原则”,《晋阳学刊》,1983年,5期。

棠生,“屈大均与顾炎武”,《岭南文史》,1983年,1期。

未闻,“读《爱国学者顾炎武》”,《承德师专学报》,1983年,S1期。

张孟伦,“顾炎武《日知录》中的‘四权’史观”,《兰州大学学报》,1982年,3期。

陈永昊,“顾炎武治学——纪念杰出的爱国学者顾炎武逝世三百周年”,《嘉兴师专学报》,1982年,1期。

顾道馨,“顾炎武”,《历史教学》,1982年,3期。

朱士嘉,“顾炎武整理研究地方志的成就”,《文献》,1981年,1期。

陈祖武,“顾炎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学习与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1年,6期。

袁伯诚,“评顾炎武的《文章繁简》兼论古代文风”,《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1期。

肖任武,“评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文史哲》,1975年,1期。

冉昭德,“坚持反清斗争的爱国学者顾炎武”,《历史教学》,1964年,2期。

赵俪生,“顾炎武《日知录》研究——为纪念顾炎武诞生350周年而作”,《兰州大学学报》,1964年,0期。

沈嘉荣,“論顧炎武的爱国思想——与华山、王賡唐两先生商榷”,《文史哲》,1964年,1期。

华山、王赓唐,“论顧炎武思想上”,《文史哲》,1963年,2期。

华山、王赓唐,“论顧炎武思想下”,《文史哲》,1963年,3期。

周予同、汤志钧,“从顾炎武到章炳麟”,《学术月刊》,1963年,12期。

邹贤俊,“顾炎武的史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2年,1期。

邱椿,“顾炎武论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2年,3期。

华忱之,“论顾炎武的‘蒋山傭残稿’”,《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9年,5期。

姚瀛艇,“明清之际何以会产生像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那样卓越的思想家?”,《新史学通讯》,1954年,8期。

赵俪生,“爱国主义思想家顧炎武底反清斗争”,《文史哲》,1951年,1期。

马承钧,“顾炎武的山西情结:晚年游历山西并作诗纪念”,《山西政协报》,2012年。

柏东丽,“顾炎武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曲沃县召开”,《临汾日报》,2007年。

柏东丽,“曲沃县举行顾炎武讲学处揭牌仪式”,《临汾日报》,2007年。

田居俭,“顾炎武治学的精品意识”,《光明日报》,2006年。

王子今,“顾炎武的治官定律”,《学习时报》,2005年。

刘固盛,“顾炎武‘明道救世’的经史之学”,《光明日报》,2005年。

金鑫,“顾炎武《肇域志》首次点校本问世”,《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来新夏,“顾炎武与徐乾学”,《光明日报》,2003年。

周天,“顾炎武论官场风气变化”,《检察日报》,2003年。

黄立,“顾炎武《千里》诗本事”,《光明日报》,2002年。

郭世平,“新书选介 明清之际新仁学——顾炎武思想研究”,哲学研究杂志社,2007年。

魏晓虹,“文学艺术 顾炎武《菰中随笔》版本考”,方志出版社,2005年。

顾炎武,“顾炎武 听经图”,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

周可真,“儒学论文选介 顾炎武与中国学术传统”,山东《中国儒学年鉴》社,2004年。

南志秀,“三秦文坛钩沉 顾炎武与富平”,2004年。

汝建利,“其它 顾炎武轶文——寇慎墓志铭”,2003年。

王顺保,“吴文化 顾炎武手注原稿出版”,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李大星,“河北人民出版社 旷世大儒——顾炎武”,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张祥明,“宋元明清儒学研究九、顾炎武、李二曲、王夫之、黄宗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年。

魏长宝,“儒学论文选介 论顾炎武的经学思想”,商务印书馆,2001年。

李大星,“中国哲学旷世大儒——顾炎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中国哲学 顾炎武论考”,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

樊小京,“学术成果 《顾炎武论考》”,1995年。

“人物、传记 顾炎武论考”,中国出版年鉴社,1995年。

马重奇,“音韵学 试论顾炎武对吴才古音学的吸收与扬弃”,语文出版社,1995年。

徐宁,“综述 顾炎武研究会成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周立群,“时期·人物·作品 顾炎武诗歌理论初探”,学林出版社,1990年。

杨友苏,“·时代·人物·作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诗爱国思想掠影”,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

孙雪霄,“顾炎武诗歌考论”,博士,王小舒指导,山东大学,2011年。

王博,“明末清初史学思想的衍变”,硕士,施建雄指导,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高天霞,“顾炎武《音论》研究”,硕士,周玉秀指导,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胡蓉,“顾炎武《音学五书》入声韵研究”,硕士,黄仁瑄指导,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宁兵,“论顾炎武诗学思想的价值取向”,硕士,周波指导,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潘世华,“顾炎武《日知录》中的实学思想”,硕士,黄开国指导,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余芳,“顾炎武的教育心理思想研究”,硕士,燕国材指导,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杨帆,“顾炎武治理思想初探”,硕士,周可真指导,苏州大学,2009年。

牛余宁,“顾炎武政治旅行研究”,硕士,成积春指导,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许丹,“顾炎武《金石文字记》研究”,硕士,徐德明指导,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辛世芬,“论顾炎武的金石学成就与贡献”,硕士,刘心明指导,山东大学,2009年。

宋天宇,“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初探”,硕士,刘晓东指导,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武少青,“顾炎武旅游考论”,硕士,王从仁指导,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任利伟,“从《日知录》看顾炎武历史编纂思想”,硕士,董铁松指导,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0752.html

更多阅读

张民权:顾炎武对《诗经》韵例的研究

韵例分析的重要意义研究《诗经》用韵是研究古韵分部的第一步,至关重要。其内容主要有二:一是韵例,二是通韵合韵的关系。而韵例分析尤为重要,王力先生说:“韵例的研究很重要,只有了解了《诗经》的韵例,才能更好地了解《诗经》时代的韵部。”

万昌华:顾炎武山东时期国家政治体制思想的考察

(泰山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山东泰安271021)摘 要:虽然不是山东人士,但山东却是顾炎武成就其国家政治体制思想的主要根据地。顾炎武的国家政治体制思想主要包括去君主至尊、至贵,限制君主手中权力的主张;实行地方自治,给地方官员以更多实

顾炎武是道德楷模 明星应该成为道德楷模

内容摘要:顾炎武是得到梁启超、章太炎、鲁迅等高度评价的爱国学者、文化名人,其道德行为更受人尊崇,不愧是道德的楷模。主要表现为:孝道、爱国、为民、谦虚、刚正、宽宏。今天我们要以顾炎武道德学说为镜子,加强自身人格修养,做个知礼重

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 利玛窦

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王夫之,又称王船山,汉族,湖南衡阳人。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晚年居南岳衡山下的石船山,著书立说,故世称其为“船山先生”。王夫之一生著述甚丰

文言文阅读《顾炎武手不释卷》 手不释卷文言文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释;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选自《亭林先生神道表》)1、 解释:(1) 以:(2)

声明:《顾炎武著作汇览 汇编作品著作权》为网友阳光男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