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爱睡觉四大原因,大坪医院睡眠心理中心主治医生教你几招醒瞌 教你几招避邪的方法](http://img.aihuau.com/images/31101031/31121931t01f18990c3a40c7fe3.jpg)
打呼噜
睡不好
前一天晚上没睡好,第二天打瞌睡,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你也许不知道,头天晚上打呼噜也可能会造成第二天打瞌睡呢。
“打呼噜会让你睡不好。”蒋成刚说,很多人不知道,严重的打呼噜其实是一种疾病,学名叫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这种病危害十分大,甚至可能引起呼吸停止,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猝死。
蒋成刚解释,要保证安全驾驶,前一天晚上的睡眠质量至关重要。如果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即使在熟睡过程中,脑部也会突然出现缺氧状态,导致第二天精力不济、精神不佳。统计数据显示,在英国,20%~25%的事故和这种病症有关;而在美国,这个数字达到26%。国内也有统计,25%~30%的事故与此有关。
当然,更多时候,前一天晚上熬夜或失眠等,都会造成开车打瞌睡,或者使驾驶员出现焦躁、易怒等情绪,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路怒症,影响驾驶安全。
密闭空间
大脑缺氧
关闭车窗行驶时,将空调调至内循环状态时间过长,会导致车内空气含氧量下降,造成大脑缺氧,也容易引发困意。
饭饱
脑部供血少
吃饱后也容易打瞌睡,“最常见的是午饭之后容易犯困。”蒋成刚介绍,午饭之后犯困在中国人中特别常见。午饭之后血糖会升高,血液大量向胃部聚集,脑部供血量会减少,从而引发困意。另外,国内很多人都有午睡的习惯,从生物钟角度来看,有午睡习惯的驾驶员的身体会在这个时段自觉进入趋于睡眠的状态。另外,午后是环境温度最适宜的时段,身体舒适程度高,容易进入睡眠。
黑暗
生物钟反应
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也容易引起困意。蒋成刚解释,大多数人的身体对于外部环境有相应的反应,最直接的是白天清醒、夜间睡眠。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人的身体会判定进入了睡眠时间,从而引发睡意。
这些醒瞌睡妙招到底靠谱不
扇耳光、掐大腿
避免打瞌睡的主要方法是用外部的方法刺激自己,扇耳光、掐大腿是利用疼痛感刺激人体,有一定作用。但让自己受苦的事,普通人还是谨慎使用吧。
大声唱歌
让自己嗓子发音,可以让自己产生兴奋感,最好唱一些节奏起伏大的歌曲。
喝红牛、咖啡
含激素或刺激性物质的饮料可以起到一定抗疲倦作用,但人体对这类饮品有自然适应过程,长期使用作用会降低,甚至产生副作用。
听电子书
精彩的故事或笑话有一定提神作用,但同时会分散驾驶员注意力,同样不安全。
擦风油精
风油精有一定刺激性,短时间内能减少困意,但擦风油精的同时会影响眼睛,不建议使用。
吹冷风
人体遇冷后毛孔收缩可以调动神经,有一定作用。
听节奏感强的音乐
音乐能不能提神,关键在于声音的节奏必须有强烈变化,而不在于音量大小。节奏感很强,但无变化的舞曲往往会使人更容易入睡。而节奏、音调等反差很大,更接近噪音的音乐才有醒瞌睡的作用。
注:以上方法,蒋成刚提醒,不到万不得已都不建议使用,保证驾驶前充足的睡眠,以及疲劳时停下来休息,才是最可取的方法。
重庆晚报记者 彭光瑞 实习生 张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