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纪行三 :红线与绿线

和吴哥窟的大小圈一样,卡帕也有所谓的红线、绿线——其实还有蓝线和橙线,不过比起来,红绿两线更为经典,大多数像我们这样停留两三天的游客都会选择这两条线路。红线主要游览格雷梅及以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景点以及参观制陶作坊等,而绿线主要前往格雷梅南部的大峡谷和地下城。游览方式嘛,最简单的,当然是跟团,各家客栈都在做,一日游,午餐、导游都有,很方便。想要自由的话,也可以选择租车,镇上有很多租车行,带司机的吉普、轿车,拉风的四轮ATV,环保健身的自行车,都有。不过,本着又想自由又想省钱的原则,我们做出了不同于以上任何一项的,最经济的选择:红线徒步,绿线公交。

红线的路程相对较短,其实自行车是最佳选择。不过一是对路况不熟,担心会有很多山路;二是和以前只我和偶然两个人不同,这次四个人,还是走路更方便些。这个选择事后看来,对我们当天的旅程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至于是好是坏呢,倒是难说。

虽说红线不太远,不过以我们的脚力,又不想太累,要完整走下来,还是不大现实。Seyit听说我们要徒步,很友好地给我们规划了一条路线:格雷梅出发,两公里途经玫瑰谷到大鸽房,继续往前,是帕夏贝、齐泽露天城,然后折返,穿过另一条峡谷,然后搭车返回格雷梅。嗯,听起来很合理,拿着Seyit给我们标注的简易地图,我们信心满满地出发了。

哦,有件事差点忘了——现在是八月盛夏,卡帕又是高原地区,所以太阳是不能不认真对待的,尤其希戈和小姬,都是属吸血鬼的,见不得阳光,走哪儿都要打伞。偏偏我又有个“怪癖”,很是见不得人打伞。于是,在我“徒步耶,打伞也太不方便了,不如围围巾吧”的游说下,四个人最后用围巾和墨镜把自己包裹成了“阿拉伯妇女”,尤其是小姬和希戈,严密程度直追布卡,不过是很鲜艳的布卡。从此以后,这也成了我们在土国最常见的形象,吸引了超高的注目礼和回头率。

从格雷梅到大鸽房,镇口有指示牌,一条平坦的柏油路一直向前。如果是骑自行车的话,相信我们会非常顺利地抵达目标,而接下来这一天大概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的阴差阳错。不过,偏偏我们是步行。因为是步行,所以出发没多久,我们就离开了柏油路,下到了旁边的土路上:因为土路既不用担心身后的车,走起来也比相对较硬的柏油路更省劲,更重要的是,它离玫瑰谷更近,看风景视线更好。

于是我们就这么沿着指示前往玫瑰谷的路一路拍照一路向前。走啊走,新的路标一直没有出现,远处倒是有座看起来很像是城市废墟的建筑矗立山头。这时,小伙伴们产生了怀疑,根据Seyit所说,三公里,应该到了吧?大鸽房究竟在哪里?我们会不会已经走过了呢?——其实,后来的事实证明,真心是还没走到啊,小伙伴们!

迷茫的我们决定先回到主路再说。于是,在一个村庄口,我们拐回了主路,结果没走两步发现,路边的标牌上正写着“Cavusin”,大鸽房是也,而方向,正是我们刚刚经过的村庄和那座高高的废墟城堡。“原来,那就是大鸽房啊,那就回头从村子穿过去吧,看起来更近。”小伙伴们“恍然大悟”——当然了,这又是一次错误的“领悟”。

按照想象的方向走了一阵,“废墟”的影子也没看见,倒是一直的上坡路让烈日下的我们有些气喘吁吁。看来还是得问路。一马当先的偶然同学钻进了前面的客栈,没多久领着一位金发美女出来了,“老板说,她开车送我们过去。”这样的好事!虽然听说土耳其人热情,可是这样活雷锋的事还是第一次遇到。太惊喜了!可是,还要开车,难道还很远吗?正疑惑着,下坡,一转弯,“废墟”就出现在我们眼前。可是女老板并没有停车的意思,而是又拐了个弯,穿过一个微型的小镇,几分钟后,停在了镇子出口处另一座岩洞教堂脚下,示意到了。原来,这才是大鸽房啊,那那座“废墟”又是什么呢?莫非,莫非就是泽尔维露天博物馆(ZelveOpen AirMuseum),Seyit不是说,那就是座废弃的城市么?我们又一次“恍然大悟”——当然,你知道的,仍然是错的。

不过,那都是后话了。

我们千恩万谢地告别了美女老板,来到了今天的第一个目标,大鸽房。和露天博物馆不一样,这里没什么人——除了我们四个,就只有另外一对情侣,连ticketoffice里都没人。正想着看来这里是不收门票了。一个老头突然冒了出来,oh,还是要8里拉!看看眼前这两根“烟囱”,不像是规模很大的样子,别也像黑暗教堂一样坑爹吧。最后决定,就委派小姬一人代表我们去看看吧。

不多时,小姬参观完毕。据介绍,里面有一些壁画,还有一些窗洞可以俯瞰一下四野,不过攀爬难度指数较高。听运动健将都这么说,我们当然表示放弃。

下了大鸽房,看看路标,指示神仙烟囱帕夏倍就在前方。为了不走“冤枉路”,我们决定,先去帕夏贝,然后再回头去“泽尔维”。没有吸取教训的我们,又一次放弃了公路,走上了一条大鸽房脚下的土路。

果然,没走多久,前方就出现了了几簇林立的“蘑菇头”。所谓帕夏贝,其实就是早上我们热气球看到的情人谷那种石头,要说像蘑菇呢,多少也有一点,但当地人却称之为“神仙烟囱”,这我就有些难以理解了。

不过,管它叫什么呢。这个地方比“大鸽房”更没什么人烟,荒凉的调调倒是很有点美国西部大峡谷的感觉。

离开“神仙烟囱”,已是正午,回转头又向“泽维尔露天博物馆”去。原本估计这一路怕是没什么饭馆儿,早上出门时我们已经按照Seyit的建议准备了面包、罐头、水果。没想到就在我们打算在露天城里找个山洞来回野餐时,却在门口发现一家名叫“WorldofKebap”的岩洞小店。

Kebap是土耳其肉类料理的总称,但不同地区对此的做法各有千秋,最为世界人民熟知的应该是DonerKebap,即我们在国内也会见到的旋转式土耳其烤肉,而在卡帕,最为人称道的则是窑烧Kebap,就是昨天中午吃过的那种用罐子焖肉。一心想吃罐焖萝卜牛肉的小姬一看这Kebap就被吸引了,再一看,开在岩洞里的店,店里似乎还有乐器,立马想起不知在哪本攻略上看到,说格雷梅以外有个小店,就是开在岩洞里,有现场音乐表演,更做得一手好罐焖肉。既然如此,现在外面太阳又这么毒,那就干脆进去尝尝吧。
进去一看,这岩洞里的小店果然别致,店里只有个大叔,老板是他,服务员是他,大厨也是他。我们当然又要了份kebap,再加一份烤肉串,大叔一人又洗又切又煮的,大半个钟头才端上桌。可惜这WorldofKebap味道还是just soso,不过老板人倒是很好,我们借他的地方大吃自带的干粮,连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因为点的菜有点少啦),可他看着遮遮掩掩的我们却只是笑笑说,it‘sok。

后来我们对照攻略发现,这其实又是一次“误会”,这个WorldofKebap并不是小姬心里想的那家,不过要说现场音乐嘛,这里倒也真有,表演者,还是老板大叔。大概是做完我们这单生意,老板也没什么事了;又或者是好客的土国人民对我们这四个东方面孔表示特别的友好,反正是买完单后,老板又特别请我们坐下来喝茶,还拿起琴来,为我们来了一场“专场音乐表演”加一对一的教学。于是,这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就在这阴凉的岩洞里,一边喝着土耳其茶,一边欣赏着古老的“萨斯”和低沉沧桑的老男声带来的土耳其音乐,性质来了,拿起皮鼓跟着大叔学打节奏,虽然彼此语言不通,却在歌声中笑得十分开心。

也是老板大叔用有限的英语让我们明白了,原来我们以为的“泽维尔”并不是泽维尔,只是这个帢乌辛小镇上另一个废弃了的教堂,叫做“约翰受洗教堂”,是卡帕地区最古老的教堂之一,而真正的泽尔维还在四公里以外的某处……
不过,不管怎样,先上去看看。

从规模来看,这个“约翰受洗堂”比之前看到的那些教堂都要大,不过也和那些教堂一样,只剩下些空空如也的洞室,由于年代久远,连壁画也没有留存。攀爬教堂的路颇为难走,好不容易上到底层之后,就无论如何再找不到往上走的路了,无奈只得原路返回。

这时已是下午两点多,Seyit给我们设定的线路看来无论如何是无法完成了。那么,是再次往前,寻找真正的泽维尔呢,还是就此回头,穿越玫瑰谷返回格雷梅?四个人在帢乌辛小镇边上几番犹豫,都已经踏上去玫瑰谷的路了,终于还是被LP上对泽维尔的介绍吸引——卡帕地区,喀斯特地貌最集中的体现,这样的地方,怎能放弃呢?可是四公里再往返,这路程似乎有些远,怎么办呢?还好,一番寻找,终于在帢乌辛小镇的尽头,找到一家小店,店主说,可以让他的儿子开车载我们过去。也是在这里,我们终于彻底搞明白了,不但原先我们以为的“泽维尔”不是泽维尔,连我们以为已经去过了的“帕夏贝”也并不是地图上的帕夏贝,只不过是个有着一些蘑菇石的地方而已。怪不得,看地图帕夏贝离泽维尔只有一公里,我还一直纳闷呢,感觉“帕夏贝”离镇子没有三公里那么远嘛。敢情,我们今天就一直在犯着这样张冠李戴的错误!

好吧,这下我们今天的旅程总算是回到正轨了。

四个轮子的车果然比两条腿快多了,十来分钟之后,我们就被放在了货真价实的“泽维尔露天博物馆”门口——原来,不论是大鸽房,还是泽尔维和帕夏倍,其实都有柏油公路直通门口,门口也都有售票处,和世界上所有景点附近都会有的小商贩,所以,如果我们是骑着自行车,或者老老实实一直沿着公路行走,之前的那些错误都不会发生。

真正的泽维尔,规模颇为宏大——怪不得说是露天城市呢。它位于真正的山岭峡谷之中,行走其中,感觉很像是进入了像《魔戒》那样的电影场景中,随时应该有童话传奇上演。

可惜,童话没上演,倒是遭遇了一场惊险:一只野峰居然袭击了正在给我们拍照的小姬。蜜蜂蜇人这回事,小时候好像常发生,后来大概是越来越不接地气了,很多年没再跟蜜蜂遭遇过,没想到却在土国碰上了,而且还不是一般的蜜蜂,是一只野蜂。开始我还不大在意,以为不过就是有些疼痛,但小姬手开始发肿发麻,万一有毒怎么办?

这个意外,让我们也无心再在泽维尔多做留连,赶紧匆匆离开。


土耳其纪行(三):红线与绿线

在门口让工作人员帮忙擦药处理之后,稍稍安心一些。想着帕夏贝就在不远的地方,总归还是去看看。于是,小姬捧着一只受伤的手,跟我们一起又步行一公里,来到了真正的帕夏贝。果然,这里的“蘑菇石”可是要比之前那个误打误撞的山坡上多多了,密集程度跟早上在热气球上看到的“情人谷”差不多,那架势,一根根挤挤挨挨的直冲向天,不说是天然形成的,真会以为是远古人生殖崇拜的遗迹呢。

大鸽房、泽尔维、帕夏倍,三大景点玩完,大家都有些疲累,加上小姬的伤,我们也失去了继续徒步玫瑰峡谷的雄心壮志,打了辆“黑的”回到格雷梅。“红线”之旅到此算是终告完结,总结这一天,可谓是错误百出、意外连连,然而又是迭遇好人、乐趣无穷,旅途中啊,不就是这么的充满失误、遗憾、意外收获,以及计划外的乐趣么。

好了,说说这天的晚餐。心有不甘的我们,又在穆斯塔法的推荐下,来到了这家名为FirinExpress的餐馆,又一次品尝了罐焖牛肉,可惜依然是味道一般,依然是没有萝卜——大概,这个季节就不是产萝卜的季节吧。口味寻常,加上之前waiter不够热情友好的服务态度(没有像之前我们遇到的土国人那样笑脸相迎,而且居然不让我们喝外带的矿泉水),让我们断言,这家店一定不能推荐。没想到一天后,我们居然在这里吃到了整个土耳其之行最美味的pide(土耳其披萨),让它最终又成为一家不得不推荐的餐厅。


比起红线之行的状况不断,第二天的绿线游就非常顺利了。

因为之前看去过的人说,绿线的峡谷,又是些空空如也的教堂,我们便果断地把这部分从我们的计划中砍掉了,决定绿线只选择一家地下城去看看。
整个卡帕地区分布着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地下城。这些地下城为何人何时因何而建,迄今为止还是未解之谜,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千年前早期基督徒为躲避宗教迫害而修筑的隐修之地。但考古研究表明,很多地下城并非只有一层,而是好几层,其中最深处的遗迹所体现的地质年代远早于基督教初代,据说最早的甚至要追溯到闪米特时代,那是公元前一两千年了,是比土耳其有史记载的赫梯人统治时期更早的年代......

通常绿线游,选择去的,就是最大的有两座,代林库尤(Derinkuyu)和凯梅克里(Kaymakli),而前辈驴友也说了,两个城情况也都差不多,看一个就足矣,那么我们就选个近点的,就凯梅克里吧。

一开始小姬担心在地下城会迷路,开考虑说要不要请个导游。后来我想,既然大家都去,肯定会有不少人在里面钻来钻去,跟着走总不会错的,这导游似乎也不是那么必要。既然如此,坐公交这个又便宜又自由的方式就自然而然成了我们的选择。

从格雷梅去凯梅克里,首先在镇中心汽车站(Otogar对面、旅游信息中心旁边),搭乘开往内夫谢尔(Nevsehir)的巴士,每半小时一班,整点和半点时发车,车资3里拉。内夫谢尔下车后,再到街对面换乘小巴,再3里拉车资,直达凯梅克里,穿过一个小型巴扎,即可抵达地下城入口。

游地下城其实就是钻地道,很多地方都得猫着腰低着头,一不小心真会碰着头。现在幸亏是装了灯,不然就算是打着电筒,在里面走着估计也有些瘆得慌。地下也跟我们地道战似的,什么起居室、厨房、谷仓、饭堂一应俱全,还有教堂和葡萄酒窖,虽然如今也都看不出当初的样子。这些“房屋”之间当初估计应该是四通八达的——据说,连两个地下城之间,也有长达10公里的地道相连——现在,很多路已经堵上了,不过也不用担心会迷路,因为除了有一批批导游带着各自的游客在前面领路之外,地下岩壁上也都标识了路线,跟着箭头走,准保不会错。所以,我们也就放心大胆地在里面各种搞怪,凹造型,玩得不亦乐乎。


钻出地下城,外面还是阳光灿烂,小姬和希戈这两个奇装异服的“黑白蒙面女”又一次成功吸引了卖地毯的土国帅哥,看,笑得多开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1284.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三白膏与茯苓霜的制作方法 三白膏

原文地址:三白膏与茯苓霜的制作方法作者:晓薇茯苓其实是寄生在松树根之间的一种真菌,所以中国古代人就把茯苓看作是松树精华化身的神奇之物,有很好的滋补养生作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保存的慈禧太后内服的13个长寿、补益的方子里,使用

日线下降三法与周线上升三法 日线周线月线怎么看

投资家106:经典K线组合形态——日线下降三法与周线上升三法一、日线级别的下降三法面对可能的下跌,有两种办法,第一个是减仓,第二个选择防御品种。懂了这个下降三法,在接下还有几十年的炒股生涯当中,将会避免多少损失。二、144月线

王刚第三任妻子与四岁儿子近照曝光组图 王刚近照

近日,知名博主长春国贸曝光了王刚第三任妻子与四周岁儿子的近照,引来众人转发。据长春国贸介绍,王刚儿子名叫丁丁,如今已四周岁了,在幼儿园上中班。图为王刚一家三口。(来源:长春国贸)在娱乐圈,有许多子承父业的例子。问到是否希望自己儿子将

辩论第十一期:爱与被爱哪个更幸福?

2011/5/20 19:59:38曹可乐<caokelekele@qq.com>第十一期网络辩论赛 辩论主题:爱与被爱哪个更幸福?正方:爱   反方:被爱时间:5月20日(周五)晚:8:00――9:30分口号:思辩人生、展现自我、以辩会友正方成员:一辩邓 凯二辩王永泉 三辩邹 易反方

导学案的编写与思考之三:如何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的编写与思考之三:如何编写导学案原作者:李靖(广西省崇左市宁明县)来源:教师继续教育网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怎样编写出高效、实用的导学案,这是一线教师最为困惑的问题,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改革能否顺利推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声明:《土耳其纪行三 :红线与绿线》为网友街灯以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