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 十堰市竹溪县杀人案

竹溪县位于鄂、渝、陕交汇处,



竹溪县

地处秦岭南麓、巴山北坡,东接湖北省竹山县,南连重庆市巫溪县,西北与陕西省的镇平县、平利县接壤,是连接华中地区与西南、西北地区的重要通道,素有湖北西大门之称。县境版图3307平方公里,辖七镇八乡,总人口36万。县域南北长108公里,东西宽60公里,总面积3307平方公里。竹溪县属于新生代以来大幅度上升有强烈隆起区,地震烈度为七度区,地形复杂,起伏悬殊,最高海拔2740米,最低海拔276米,县城位于竹溪县北部、竹溪河上游冲积平坝区。北有五峰山森林植被,南有偏头山、标湖林场,竹溪河,305省道穿城而过。

目录

· • 建制沿革

· • 自然地理

· • 资源概况

· • 主要物产

· • 行政区划

·• 建制沿革

·• 自然地理

·• 资源概况

·• 主要物产

·• 行政区划

·• 旅游资源

·• 参考资料

[显示全部]

竹溪县-建制沿革



竹溪西周属古庸国。



竹溪县

东周楚庄王三年(前611年),庸率群蛮叛楚,8月楚伐庸,楚人、巴人、秦人灭庸,庸地入楚,置上庸县,竹溪为上庸县属地。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析上庸之地地置为武陵县,隶属汉中郡,此为竹溪建县之始,治所在今竹溪县城东。南朝梁,置为新丰县。北朝西魏,置为上庸县。北朝周,置为孔阳县。隋朝,置为上庸县。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置为竹溪县,以境内竹溪河而定名,属郧阳府。

1949年5月竹溪县解放,隶属陕南军区两郧行政公署。1950年,改属湖北省郧阳行政专员公署。1952年,郧阳行政专员公署与襄阳行政专员公署合并,竹溪县属襄阳行政专员公署。1965年,郧阳行政专员公署与襄阳行政专员公署分设,竹溪县隶属郧阳地区行政公署。

1994年10月,郧阳地区行政公署与十堰市人民政府合并为十堰市人民政府,竹溪县隶属十堰市人民政府。

竹溪县-自然地理



竹溪县位于大巴山脉东段北坡,十堰市西南部,为鄂西北的边陲。地处东经109°29′-110°8′,北纬31°32′-32°31′。东与湖北省竹山县相连,西与陕西省的旬阳、平利、镇平县接壤,南毗邻重庆市巫溪县,是湖北入渝、通陕之门户。县境南北长104公里,东西宽51公里,总面积3296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全县海拨800米以上的高山占总面积的64%,最高海拨点葱坪主峰2740米,最低海拨新洲乡烂泥湾村276米,相对高差2464米。竹溪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2℃-16℃之间,全县无霜期200-246天,日照时数为1500-1800小时,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

【地形地貌】竹溪县地处秦岭东槽区东段南缘,大巴山脉东段的北坡。大巴山脉是全县山系的发源地,经过喜山地壳构造运动,成为大幅度上升的隆起区,山多呈纬向褶皱形,由西南向东北梯向延伸。堵河水系的七大支流,由南向北,顺序而列,由西向东直流而下。西南高,东北低,西南部葱坪海拔2740米,东北部烂泥湾海拔276米,相对高差2464米。山脉与地层走向一致,河谷曲流发育,峡谷与山间盆地相间,构成了丘陵、盆地、低山、中山、高山等多种地貌,在总体分布上,全县可分为四类地貌地区:

(一)、北部低、中山地区。本区地处县北边境,与陕西省旬阳县、本省的竹山县接壤。土地总面积38万亩(其中: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类土地20万亩,海拔801-1200米的中w类土地16万亩,1200米以上高山类土地2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7. 7% 。年平均气温12-15℃,大于等于10 ℃积温3400-4500℃,年降水量930-1000毫米,无霜期220-240天。低山区可一年两熟,中山区旱地间作可两种两收。

(二)、西部、东部低山丘陵盆地区。本区位于竹溪河两岸。土地总面积125万亩(其中:海拔500-800米低山类土地7万亩,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盆地31万亩,800米以上中山地23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25. 2%。年平均气温13-16℃,大于等于10’C积温4000-5000℃,年降水量920-970毫米,年无霜期230-250天。雨量丰于北部,具有南北兼优的气象条件。旱地间种套作可三种三收,水田水旱轮作可一年两熟,是本县主要粮食产区。

(三)、中部中、低山区。本区位于汇湾河两岸,山势陡峭_,水流湍急。全区土地面积111万亩,(其中:海拔500米以下低山类土地45万亩,海拔501-800米中山低土地52万亩,800米以上高山类土地4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2.4%。年平均气温10-15℃,大于等于10℃积温3200-4500℃,年降水量1000-1200毫米,无霜期210-230天。早地间作套种均可两种两收,并适宜发展杉、松、竹、油桐、茶叶、水果等林特产品。

(四)、南部高、中山区。本区地处大巴山北麓,位于本县南部边缘,西与陕西省的镇坪县、南与重庆市的巫溪县、东与本省的竹山县接壤。全区土地面积222万亩(其中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类土地130万亩,800-1200米的中山类土地52万亩,大高山类面积40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4. 7%。年平均气温8-12 ℃,大于等于10 ℃积温2200-3400 ℃,年降水量1200-1500毫米,年无霜期150-220天。雨雪充沛,热量偏少,气温低,无霜期短,农作物多数为一年一熟,有利于发展林业、药材、生漆等林特产品。

【山脉】



竹溪县

竹溪县山脉属大巴山系,主脉沿本县西南边境走向东南,与陕、渝自然分水为界;县西的南端和中部是鸡心岭向北走之支脉,形成陕、鄂边境自然分水为界;北端是陕南盆地东盆口之沿顶,与本省的竹山县相连,以自然分水为界。县域内,有记载的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25座:

葱坪(海拔2740米),竹溪第一峰,原名凤凰岭,后因多生一野生植物“天葱”而得名,位于“十八峡”省级自然保护区东南。

石门子(海拔1974米),位于葱坪西部,有一人行道进人原四川,两边山崖竖立如门。

轿顶山(海拔2464米).凤凰山中部,有入川的人行山道。

鸡心岭(海拔1890米),有“上了鸡心岭,一脚踏三省”民谚,为鄂、渝、陕交通孔道,古为入川运盐的要道。

凸娅子(海拔2000米),沿鸡心岭东来,北靠菜籽坝。

三个尖(海拔2219米),西北与重庆市巫溪县交界,主峰呈三点。

横灯山(海拔2036米),凤凰岭尾部,有古道入川。

弦弧岭(海拔2292米),原双桥乡东,与竹山交界,此岭形如木弓。

黄龙山尖(海拔2340米),原双桥乡东,与竹山县交界。

天狮岩(海拔2223.8米),桃源乡源茂沟西北。

马鞍子(海拔2093米),天狮岩东。

白岩(海拔2141米),峰崖峻峭色白,无木无草。

邓家扒(海拔2214.7米),位于老爷顶东4公里。

笔架山(海拔1824米),主峰在丰溪镇境内,三峰峰尖相连,形若笔架。

庙坪(海拔1883米),顶端平坦,多生黄连,距邓家扒2.5公里。

陆池子(海拔2382米),山顶有大小六个天然水池常年不涸;南有虎头岩(海拔2148米),北有大河垭(海拔2035米),三山相连。

云雾溪1J(海拔2205米),杨家扒综合农场云雾溪分场所在地,云雾缭绕,盛产中药材。

红土山(海拔1890米),丰溪镇渔溪村南。

王家山(海拔1921米),天宝乡境内,方园15平方公里,与桃源乡、丰溪镇交界,建有生漆、茶叶基地。

望府座(海拔1747米),天宝乡政府西南8公里,森林茂密,建有望府座林场。.

大界梁(海拔1887米),丰溪镇西米河村西南,直通陕西省镇坪县。

光顶山(海拔2511米),丰溪镇境内石甸河发源处,与陕西省镇坪县交界,盛产黄连等中药材。

大营盘(海拔2375米),泉溪镇西南,与陕西省镇坪县交界,相传因武王伐封闻太师曾在此驻军而得名。。

黄连山(海拔1633米),鄂坪乡谢家塔村西北,面积8平方公里,宜兴黄连等中药材,现有黄连基地。

云雾山(海拔1530米),位于鄂坪乡月亮湾村,面积20平方公里,宜种黄连等中药材。

【河流】竹溪县河流属堵河水系,全县有河流191条,年均径流量35. 2亿立方米。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7条,其中:

①竹溪河,流程100余公里,流域面积765平方公里,高差1484米,年径流量2.98亿立方米;

6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 十堰市竹溪县杀人案
②汇湾河,流程128公里,流域面积446平方公里,高差363.9米,年流量2. 14亿立方米;

③万江河,全长60公里,流域面积295平方公里,高差1497米,年径流量2. 24亿立方米;

④泉河,总长85公里,流域面积906平方公里,高差1168米,年径流量7.25亿立方米;

⑤瓦沧河,堵河支流,流程30公里,流域面积133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 26亿立方米;

⑥厚河,流程40公里,流域面积308平方公里,高差1480米.年径流量2.77亿立方米;

⑦大河,流程40和公里,流域面积313平方公里,高差1755米.年径流量3. 13亿立方米。

【气候】竹溪县属北区热带季风气候,山地气候的特色比较明显,四季分明,高差悬殊,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地域有别,灾害各异。年平均气压为963. 9-964. 6毫巴。全年日照量时数为500-1800小时之间,平均每天4-5小时;全年日照率为40%;太阳辐射量年平均在92-101千卡/平方米,全年平均日气温在9-15℃。夏季少酷署,秋季时间短,冬季冷暖变化大。不同海拔高度区域的年积温悬殊大,每上升100米,年积温减少170℃0500米以下区域年积温为4558. 9℃,1200米以上区域年积温为33321C。极端气温记载:最高气温40’C(1966年7月20日),最低气温零下12.2℃(1969年元月30日)。年无霜期全县平均为238天左右。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历年来自然灾害多以旱灾为首,次之为局部水灾和冰雹灾害。已探明的泥石流地质灾害点有38处。

【土壤】竹溪县属第四纪变质岩质层,成土母质变化较大,土壤类型复杂。1981年土壤普查结果.全县成土面积495.15万亩,可分为6个土类,13个亚类,30个土属,125个土种,58个变种。六个土类的情况:

(1)黄棕壤土类。海拔1500米以下的地区均有分布,是本县面积最大、土质最好的一种土类。总面积429. 63万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86.6%,适宜发展旱粮作物、林业和多种经营。

(2)棕壤土类。多分布在海拔1500-2200米的高山地带,泉溪、丰溪、天宝、向坝等乡镇内面积最大,总面积为14.11万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3.0%。

(3)暗棕土壤类。分布在2200米以上的大高山,为林地土壤,总面积1.46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0.33%

(4)石灰岩土类。在不同海拔高度 零星分布,总面积为33.28万亩,占土壤 总面积的6.7%,属劣性土壤,不宜种植喜酸作物。

(5)潮土土类 成土母质为河流冲积物,海拔800米以下沿河两岸分布最多,土质松散,保墒耐旱,总面积7400亩,占土壤总面积的0.25%。

(6)水稻土类。总面积15.93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3.22%。

竹溪县-资源概况



【土地资源】

竹溪县有国土面积3310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78%,其中:耕地面积326685亩,占全县版图面积的6.6%;林地3906825亩,占78.68%;园地66985.6亩,占1.34%;水面59997.5亩,占1.2%;交通占地14100.1亩,占0.28%;其它用地80223.6亩,占1.61%;未利用地510959.2亩,占10.29%。

【矿产资源】



竹溪县

竹溪县矿藏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金属矿有铜、铁、锰、铝、锌、沙金等;非金属矿有煤炭、板石、古生物化石、花岗石、石棉、磷、硫磺、石灰石等。其中现已探明的煤炭有130多个矿区(且呈地形走势化),储量约6亿吨。最大煤田储量达6220多万吨,1000万吨以上的煤田有17个,大部分都是优质煤,发热量在4000大卡以上。中国的页岩板石矿藏主要集中在陕西省白河县-湖北省竹溪县-重庆市巫溪县这一狭长地带,其中竹溪县境内的储藏量最大,达11亿立方米,储量为中国第一。全县现已开采矿点27个,生产灰、黑、绿、紫红4种板石产品,石材色泽丰润、纹理清晰,抗酸、抗风化、防腐性能强。竹溪县瓦沧玉古生物大理石矿区位于县城东南方130公里处的桃源乡,地质时代中志留系,总储量为1598万立方米。矿床类型好,规模大,矿石颜色呈红色星点状,结晶呈粗、细结构,生物图案清晰,物理力学性能达到国家建材有关规定标准,适宜于生产板材、壁画、工艺品等,有很高的观赏、收藏价值。石灰石储量4.5亿吨,开采量30万吨。

【水利资源】

竹溪县水域属堵河水系,有竹溪河、汇湾河、万江河3大河流。全县有大小河流191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7条,年平均径流量22.5亿立方米,建有中小型水库34座,最大库容23亿立方米。

竹溪县-主要物产



主要农作物有苞谷、小麦、水稻、红薯、洋芋、油菜、芝麻等;野生动物主要有黑熊、獐、鹿、麂、野猪、果子狸,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树种资源42科84属110多种,其中珍贵树种有珙桐、冷杉、银杏、樟树、楠木等;中药材有300多种,主要有金钗、黄连、当归、三木、天麻、党参、枸杞等。

魔芋:



竹溪县

属天南科多年生球茎植物,魔芋精粉被称为"东方魔粉",是重要的食品和医药、化工原料,远销东南亚各国。1994年"天竹"牌魔芋在乌兰巴托荣获国际商工贸产品博览会金奖;1999年,"双竹"牌魔芋面条被评为湖北省优质产品,'99中国国际农业览会优质奖,竹溪县被授予“魔芋之乡”称号。全县种植魔芋面积达到2.8万亩,年魔芋精粉加工能力达到5000吨,系列食品加工能力达到6000吨。

茶叶:

唐朝,竹溪茶叶被武后封为“梅子贡茶”。现有茶园面积4.8万亩,年产量100万斤。龙王垭茶场生产的"青龙剑"茶、"箭牌"箭茶、特级"龙峰"茶,先后获得新加坡国际金奖、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和湖北省农牧厅特等奖。1999年,龙峰茶被列为湖北十大名茶之一。

板石:竹溪板石资源十分丰富,总储量11亿立方米。全县现已开采矿点27个,生产灰、黑、绿、紫4种28个规格型号的板石产品,年加工产量10万平方米,石材色泽丰润,纹理清晰,抗酸、抗风化,防腐性能强,为国际国内抢手的建筑装饰材料,被湖北省外贸部门指定为出口产品,主要出口欧美、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瓦沧玉:竹溪境内瓦沧乡的古生物大理石形成于四亿三千万年前的中留系群,是一种国内外少见的珍稀石材品种,矿石含海百合茎、海胆、苔藓虫、珊瑚、层孔虫等海底生物化石,其花纹徇丽,色调古朴典雅,化石含量达70%以上,是高级建筑材料,经鄂西北地质钻探调查,储量为1589万立方米,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黄连:竹溪鸡爪黄连为黄连中的珍品,1956年被国务院授予“黄连之乡”锦旗,年产黄连150吨。

大木漆:竹溪大木溪“漆好清如油,照见美人头,摇动琥珀色,挑起见如勾”,是中国五大名漆之一,在中国农业展览馆被标为中国国漆。竹溪从50年代就被列为中国出口生漆基地县,曾被国家授予“优质漆先进县”称号。现有漆林面积2510多公顷,年产量35吨。

绞股蓝:现有基地500亩,年产量可达20吨。1994年,荣获新加坡国际金奖。

猕猴桃:被称为“百果之王”。营养价值极高,1994年"凤冠"牌猕猴桃荣获新加坡国际金奖,年产量500多吨。

竹溪县-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竹溪县辖7个镇、8个乡。共有4个居委会、293个村委会。

城关镇



竹溪县

镇政府驻西关,人口31332人,面积37.1平方千米。辖4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西关、十字街、仿古街、建设路、观音阁、东风、守金店、新胜、水寨、后坝、廖家河、温泉沟、日进、新民、大峪沟、烧田坝、郭家梁、瓦罐窑。

蒋家堰镇 镇政府驻蒋家堰,人口35816人,面积123.1平方千米。辖31个村委会:蒋家堰、踩新桥、颜家街、芦沟口、富强、猫子沟、枫树岭、郑家沟、黄土岭、小坝子、黑沟、新生、中原、莲花、龙堰、东桥、西桥、黄石头、岳王庙、土城子、蔓荆沟、秋沟、徐家沟、关垭子、洞沟河、大东沟、碾盘沟、黑龙洞、花屋院、瓦米子沟、龙阳。

中峰镇 镇政府驻青草坪,人口35816人,面积88.5平方千米。辖23个村委会:青草坪、邓家坝、双河口、庙儿沟、小南沟、同庆沟、樟扒沟、长岭、中梁子、煤炭沟、鹰咀石、彭峪沟、灌沟、花桥寺、松树沟、狄峪沟、朝阳坡、中峰观、大南沟、汤家坝、、柏杨树桠、刘家湾、甘家岭。

水坪镇 镇政府驻水坪街,人口49410人,面积202.9平方千米。辖36个村委会:水坪街、洞子沟、纪家山、杜家沟、大仙峪、小河边、康家岭、沙坝、船形寨、黑虎岭、东沟、大石门、黄龙、漫液、金铜岭、夏家湾、向家汇、油坊梁、板桶梁、阎家坝、刘家河、田垭、梧叶沟、店子沟、独松寺、红石岩、八宝山、洛家河、塔儿湾、麻河塘、茶亭、魏家湾、黄田湾、梨树湾、锅厂湾、张家河。

县河镇 镇政府驻县河铺,人口23000人,面积153.5平方千米。辖21个村委会:峰香坝、小田坝、龙堰河、柏腊树垭、花石沟、富溪沟、安家沟、青山、红丰、先裕、明家湾、大路沟、任家沟、明家祠、惠家沟、大塘溪沟、黄沙、三转湾、六合、水田坝、募缘。

丰溪镇 镇政府驻丰溪街,人口15988人,面积380.8平方千米。辖17个村委会:丰溪、周家坝、凉桥子、铺子岭、界梁、五里垭、洞滨口、高子河、下坝、大坪、正沟、辽叶、纸坊沟、三坪、桃花山、西米河、朝阳。

泉溪镇 镇政府驻泉源,人口16799人,面积302.2平方千米。辖13个村委会:泉源、塘家坪、黄柏溪、马家坝、瓦房沟、成佳河、斑竹、大木场、石板河、双桥铺、刘家坪、坝溪河、红岩沟。

龙坝乡 乡政府驻吴家坝,人口19787人,面积147.4平方千米。辖18个村委会:吴坝、大扒沟、红庙、砖峪沟、廖家岭、瓦楼沟、龙家坝、余家凸、草场坝、肖家边、朱家坡、岩屋沟、芦峰、关家沟、汪家坪、孟家湾、油坊河、荆竹园。

新洲乡 乡政府驻大凸,人口25133人,面积194.1平方千米。辖22个村委会:板凳岭、观音堂、孟家渠、杨家湾、三盛院、烂泥湾、黄家湾、白云寺、云霄观、兰花、吴家湾、张家坝、谭口河、鲁滩坝、紫金洞、鲁溪沟、洄洋、凡停、双龙、贺家湾、金盆、白岩。

兵营乡 乡政府驻兵营口,人口16298人,面积173.2平方千米。辖17个村委会:兵营口、赵家河、算盘山、顺风雨、楠柴沟、四条沟、罗汉湾、富溪河、晒金坪、登高、金鸡沟、小泉河、黄家铺、木瓜坪、银杏、麻湾、双湾。

鄂坪乡 乡政府驻九湾村锅厂,人口20590人,面积202.1平方千米。辖18个村委会:罗汉垭、西湾、三同、下鄂坪、堰青、上高桥、青云、梓桐垭、谢家塔、上鄂坪、界牌沟、磨子沟、岷峪、张湾、东湾、小汇、唐家畈、大河湾。

汇湾乡 乡政府驻小河口,人口20590人,面积251.5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小河口、土地梁、秦坪、溜口、青岩沟、发裕、老屋场、长滩、船丰、象丰、龙井、白果、燕丰、荣誉。

天宝乡 乡政府驻蔡家坝,人口22672人,面积288.8平方千米。辖28个村委会:蔡坝、蒿坝、双河、百花、关夫垭、大寒、建丰、白鸡垭、兰池、取宝洞、冶铁沟、葛洞口、星光、茅草坪、高桥、锦原、云台观、龙滩、老庄子、炬光、杨家坪、熊皮沟、栗子坪、将军沟、小桂、光华、大东、孔雀。

桃源乡 乡政府驻羊角洞,人口10830人,面积452平方千米。辖12个村委会:羊角洞、两河口、古峰、渣渔河、柳树坪、中坝、核桃源、茂古坪、甘沟子、姚家坪、厚河、杨寺庙。

向坝乡 乡政府驻向家坝,人口10380人,面积310.4平方千米。辖9个村委会:向家坝、五峰、金竹园、高泉、岔河、裕丰、胜丰、二坪、花柳凸。

竹溪县-旅游资源



1、十八里长峡



竹溪县十八里长峡

竹溪县十八里长峡1999年被列入湖北省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位于竹溪县南部双桥乡,与重庆的巫溪县交界。峡虽窄长而不失其雄伟,谷虽深幽而不失其灵秀,长峡两岩群山起伏,峰峦林立,2000米以上的山峰多达49座,最高的葱坪主峰海拔2740米,最低的海拔也在860米以上。十八里长峡距长江“小三峡”70公里,因峡长18华里而得“十八里长峡”之名,峡内古木参天,终日云雾缭绕,谷底清流奔泻,山间瀑布飞倾。其温和的气候,适度的降雨,使长峡成为多种植物的理想繁衍场所,是鄂西北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此峡自古迄今的封闭,使长峡成了绝无仅有的原始自然景观胜地。

2、楚长城遗址

公元前611年楚庄王灭庸以后,为争霸北上创造条件,以脊作界,修筑庞大的防御工程,与天然屏障连接一体,作为争霸楚国的前沿阵地。用石灰粉黄泥和原始植物洋桃液粘筑成的城墙,历经千年风雨,仍然坚硬如石,经有关考古专家多次考证,认为此法筑城垒壁,可谓世界一大奇迹。

3、标湖森林公园

位于县城南部9公里标湖林场境内,总面积1884公顷,有偏头山、标湖、孔家包、龙泉洞、三包等五个风景区。公园以寿林风光为主,有仿古式宾馆“巴山客舍”,峰奇水秀,涧深谷幽,崖峻壁峭,仅自然景观、景点就有40多处,风景十分优美。人文古迹较多,传说神秘动人,尤以偏头山、祖师庙及隐真洞等最负盛名。山林景色四季秀丽,气候宜人,动植物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4、采皇木摩崖诗刻

明嘉庆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皇帝为修故宫,下令湖北光华知县廖希夔采伐楠木,百求不得。廖知县历经艰险,终在竹溪鄂坪乡慈孝沟采得。遂在高0.7米、宽0.8米的峭壁上镌诗三首:“采采皇木,入此幽谷,求此不得,于焉踯躅;采采皇木,入此幽谷,求之既得,奉之如出;木既得矣,材既美矣,皇图巩矣”。多年来荆棘杂草复掩,碑文字迹虽受风化,仍很清晰。昔日采皇木遗址,如今新生长的楠木枝叶茂盛,生机勃勃。摩崖诗被竹溪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点,慈孝沟也被列为竹溪县珍贵的楠木保护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2700.html

更多阅读

通山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 十堰市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支持宣传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的若干规定》(国发[1996]37号)和《国务院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

武当山简介-造像欣赏 武当山英文简介

武当山高峰林立,天柱峰海拔1612米。武当山山体四周低下﹐中央呈块状突起﹐多由古生代千枚岩﹑板岩和片岩构成﹐局部有花岗岩。武当山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是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同时它也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拳的发源地。武当山,经

6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 十堰市郧西县滨河湾

郧西县 郧西县郧西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上游北岸。北邻陕西省商南、山阳、镇安3县,西南邻陕西省旬阳、白河两县。中文名称: 郧西县行政区类别: 县所属地区: 湖北省下辖地区: 辖18个乡镇场区,其中1个民族乡政府驻地: 城关镇电话区号: 0719

6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 湖北省云梦县

云梦县地处湖北省中部偏北。云梦县地跨东经113°17′─113°52′,北纬30°45′─31°12′。东与孝昌县接壤,西与应城市隔河相望,南接汉川县,北连安陆市。距省会武汉市98公里。面积604平方公里,为湖北省面积最小的县。人口57万(2001年),是中

声明:《6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 十堰市竹溪县杀人案》为网友乄心中的男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