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梁衡谈写作 著名作家

著名作家梁衡谈写作

梁衡,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和政论家,历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等职,《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教材总顾问。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作品有散文集《觅渡》《把栏杆拍遍》;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等。有《晋祠》《夏感》《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青山不老》等多篇作品入选中小学教材。

初知梁衡,缘于中学时读的课文《晋祠》。后来,了解到他的文章竟有六十多篇次被选入语文教材或教学阅读用书,其中,《跨越百年的美丽》被多个版本小语、中语、师范教材的编者纳入“彀”中。梁衡,与语文教材竟有如此的缘分!

乘着秋日明媚的阳光,我们去拜访先生。“梁衡”,这两个课本里令人景仰的符号,突然就变成了听筒里和蔼的男中音,变成了眼前这位敦厚、儒雅的长者。没有身居高位的养尊处优,也没有如晋祠般“古老苍劲”的容貌神情,只有那举止的练达和目光中透出的沉静,提醒我这是位多年奋斗在新闻界和文艺界的著名记者、学者、作家,而随着聊天的深入,他的传统文化的深厚学养,他的文史、科学知识的广博,他的对读书、写作、教育的精辟思考,连同他的山西口音同时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

解读梁衡:我的文章是写给人背的

我很惊讶于梁衡作品的魅力,竟受到选文标准极为严格甚至苛刻的教材编者的如此青睐。散文界老前辈冯牧先生评价梁衡代表作《晋祠》的话可谓一语中的:“《晋祠》……无论从思想内容、审美观点及遣词造句上所认真下的功夫都是无可挑剔的,无愧于‘教科书水平’。”

“我有一篇文章《夏感》,有人数过仅666个字,我真是一个字一个字推敲过的。”梁衡笑着言说年轻时的“张狂”,“十几年前,我的文章就是写给人背的,不是写给人看的。现在是越写越小心了……”一篇千字的文章改上半年甚至一年,这对梁衡来说已是常事。他因而被评论界称为“苦吟派”的代表。

梁衡极为看重文章的语言美、形式美。“好的文章,不但要有内容,还要很美,有欣赏性,美的形式可以强化文章内容的思想性。如果单纯表现思想性,写社论就行了,为什么需要文学表达呢?因为我们还需要美。你看《滕王阁序》,多美啊!有一次讲座,我引用了其中一个表秋天的句子‘潦水尽而寒潭清’,这比直白地讲‘秋天来了,蕴藉多了。一位听众说,那个句子很多人一下子没有听明白,但他们感受到了一种美。美是一种艺术的感觉。”《晋祠》为人所记诵,就因其特有的“梁氏之美”。“春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秋来,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石间有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有碧波闪闪,如锦如缎。”真是美得俯拾皆是,美得信手拈来。

“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是美的三个层次。”梁衡对语言形式的一大追求就是“通俗、好懂又有哲理”。“你读毛泽东的文章,没有干巴巴的政治教条,专家学者读来不觉为浅,工人农民读来不觉为深,这就是哲理美。”梁衡至今记得自己第一次读到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一句话“最近反共声浪忽又甚嚣尘上,把全国人民打人闷葫芦里去了”的情景,“小孩子读了这句话,觉得挺有意思,像说书的一样。我回家便翻出父亲的《毛选》,居然一读而不可收,把大部分文章都读完了。那年我才15岁。”这种语言风格深深影响到梁衡的写作。读《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既能读到“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的“大雅”之思,又能读到“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的“草根”之理,这使梁衡的语言表达在“雅洁、凝练”之外,多了份和读者贴心的亲和力。

止于炼词炼句的“苦吟”,当然成就不了今天的梁衡。在“炼意”上“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著,使得梁衡思考的触觉总是比其他一些作家更深、更细,这赋予了他的语言文字以坚实、厚重的灵魂之美。

“我写作的座右铭是‘不与别人重复,不与自己重复’。我总在想,我写的到底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于是,我就要大量读别人的文章,绕开别人走过的路。我现在还经常读自己的文章,不断进行反思,不断探索新路。”

写作《跨越百年的美丽》源于镭发现一百周年纪念时,时任副总理的李岚清给时任教育部长的陈至立有一件批示:“现在的大学生很浮躁,要宣传一下居里夫人的精神。”其实梁衡早就用章回体写过两回《奇女子异国他乡求真理,好伴侣濡沫相依攻难关——镭的发现》,收录在他的被汪曾祺先生赞日“数理化写演义,堪称一绝”的科学史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中。再写,写什么呢?她的人生经历?她对科学的孜孜以求?她的淡泊名利?这些当然要体现,但是众所周知的东西,读者会不会“审美疲劳”啊?恰逢这时妇联正在提倡女性“自尊、自强、自立”,梁衡敏锐地找到了切入点:女性的人格和精神美。“女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就知道爱美了。一位家长告诉我,她女儿正上初中,上课不听讲,用笔去卷刘海……美不是一种负担,不能成为包袱,尤其是女性,内美和外美的结合,才能长久。居里夫人就是站在智慧高地的人。”这番话正是解读《跨越百年的美丽》的一把钥匙。

“人们阅读有六个层次的需求——刺激、休闲、信息、知识、思想和审美。这六个层次由低到高,反映着人们不同的文化程度、修养状态和价值取向。后三个层次才是人们精神世界的三大支柱。”梁衡幽默地说,“写狗打架肯定也有人看,但是教育却不能教人看狗打架。所以,教材在选择文本时,要从知识、思想和审美的层次开始。而我写文章,也要求自己能够满足人们后三个层次的需求。”

梁衡主张写文章要写“大情,大事,大理”,这是梁衡的胸襟,也是梁衡的大气。几十年来,描写、纪念、评价瞿秋白的文章浩如烟海,而梁衡的“秋白不朽”掷地有声,超越党派之争直指人性灵魂。(《觅渡,觅渡,渡何处?》)写周恩来,梁衡调阅了半人多高的资料,避开已有回忆、评述,从理性人手归纳出总理的六个“无”,总理人格的光辉令读者刻骨铭心。(《大无大有周恩来》)即使一位山野老农,一种平常人生,梁衡也能超越平凡挖掘到其“与日月同辉”的价值所在(《青山不老》)……

反观现在青少年中流行阅读的文章,多是所谓“心灵探险式”的小散文,且芜菁并存,平庸琐碎的多,高尚优美的少,无病呻吟的多,刚健豪放的少,杯水波澜的多,智性深沉的少。梁衡的文章,“博大精深,胆识过人,文采飘逸,且浓缩了哲理”,人教社资深编审张定远先生如是说。这样的文章,怎么能不“放心地交给孩子们读”呢?

聆听梁衡:大量阅读还不够,语文学习最基本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背书

梁衡的“两多”让我又一次惊讶了——头衔职务多,文章著作多。通讯、评论、小说、散文他无所不写,文学、政治、新闻、科学他均有涉猎。梁衡写作到底有什么秘诀?中小学生初学写作,怎么才能入门呢?问及梁衡的“写作经”,他说“阅读一背书一写作”,这是写作“三步曲”。

“现在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写作培训班,教一些写作的技巧,这当然也是必需的,但是要写好文章,还是要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大量阅读,才有可能解决孩子们的知识面问题,也只有大量阅读,才有了模仿的范本,可以学习别人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梁衡尤其强调读诵古典诗词。“从小多读古典诗词,可以培养审美的情趣。那一点点文学细胞,对孩子的将来都是很有用的。”

大量阅读还不够,它只能解决知识面的问题,梁衡特别强调要背诵:“语文学习最基本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背书,要背下来,才能将众多的资源转化成自身的营养。小时候是记忆的黄金期,在这个时候不多背一些东西太可惜了,只会‘失之东隅’,先背下来,不理解的可以慢慢反刍。这是一个‘发酵’的过程。”

“多读多写”,越来越多的教师、家长看到了阅读对于写作,对于孩子语文素养的培养和精神发展的重要作用。然而,读过之后有多少东西对孩子们是“烂熟于心”的?没有积累的读、走马观花的读,结果就是“中学以后,小学的不要了;大学以后,中学的不要了。太学读到考试出国留学,以前几十年读的书都浪费了,都不要了,都不记得了。”(南怀瑾语)这样的大量阅读无异于“入宝山而空归”。

梁衡自幼就被父亲逼着背《千家诗》,背《史记》,背《历代文选》等,渐渐地,背书成了他的习惯和乐趣,一直持续下来,甚至在他做记者的一段时间,他出门都随身带着《历代文选》,利用早晨的时间,将过去学过的一些范文重新习背。在泱泱传统文化中的长期浸润,使梁衡锻造出了深厚、扎实的语言功底,更重要的,汉民族文化的精神和品格,也渗透在梁衡的血脉里,渗透在他的创作中。梁衡曾在多种场合提到:“中学时背过的一些《史记》列传、唐宋文章,在以后的散文和新闻写作中,时时觉得如气相接,如影相随。”梁衡“言大理、抒大情”的创作主张,梁衡作品表现出的纵深感、厚重感,无一不是这种精神品格的体现。

“要写好文章,就要多背范文。语文虽然也有语法,也有修辞,但要写成文章不是只靠语法和修辞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常用汉字就那么几千个,但从秦汉到现在,没有一篇文章重复,它有无穷的排列组合,在这排列组合中,足够作者尽情发挥。这无穷的发挥里面就有基本规律。学写作就是要掌握这种基本规律。你肚子里装进了很多范文,它的词汇、章法、思想都烂熟于心,到时候才能拿得出来,才能变化组合。”

这不就成了学写“八股文”了吗?我有点不解。现在有些教师、家长也强调背范文,让孩子背各种各样的优秀作文选,背精彩词句,以便写作文时可以套用,极大地扼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们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这已久为人所诟病。梁衡“背范文”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

“范文就是经典,经典有三个特质:其一是空前绝后,它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你可以重复它、超越它,但是不能复制它;其二是超越了实践而具有理性的意义,只有理性才能指导实践;其三是具有长久的指导意义,经得起反复咀嚼。范文在内容的思想性和形式的写作方法两方面,都能给人以最基本的却是永恒的启迪。只背一些同龄人的优秀作文选、精彩词句之类,只能满足枝枝节节的一时一地之需。所以,背范文就要背经典,所谓‘取法乎上’。”

“背”只是最基本的,重要的还是反复实践。梁衡打了个比方:“学拳术,不能只把拳经记下来,敌人正面来怎么打,侧面来怎么打,前后左右来怎样打,而是要把基本套路打下来,打得很熟,临场对敌的时候才可以得心应手。这个基本套路是什么?就是范文。”

梁衡特别提到了模仿的作用。“模仿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物理化学都有公式,而语文是艺术,没有公式,所以我强调模仿。”现在,教育界多主张小学生写“放胆文”,“自由地有创意地表达”,其科学道理毋庸赘言,而模仿却被一些老师理解为模式化的代名词。模仿有没有其道理?学写作可以模仿什么、怎么模仿?我想听听梁衡这位文章写作大家的看法。

“模仿与放胆并不对立。齐白石曾说过:‘学我者生,像我者死。’模仿是学不是像。范文的典范性无非就是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思想内容方面只能是影响感染人,但模仿不了,学不了,因为每个人的思想和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内容必须靠自己去观察,去思考。所谓‘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而形式就是写作方法。每篇文章每个作家都有不同的写法,但是有基本的规律,学写作学的就是这种基本规律。比如,我自己就总结出文章的‘形、事、情、理、典’五诀,每篇文章都离不开这五个方面。老师教写作就要将这种规律挑出来,能不能挑出就看老师的水平了。”

背范文、模仿范文绝不是限制创造,而是为了更好地创造。在《晋祠》中,我们看到了《小石潭记》的影子;在《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文章里,写到居里夫人得了很多奖以后,把名誉看得很淡,仍旧冷静地继续搞研究,梁衡写了一句“她漫把浮名换了精修细研”,让人不由联想到柳永的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当你把书背得很熟,作文时,你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会冒出这一句新话或一个新词。像武打,说不定敌人从哪个角度来,你会突然冒出一招,这一招肯定就是你平时积累,肚里有的,所以我主张,语文教学还是要背书。”

在这个网络信息化时代,手指一点,海量的资源就能即刻涌来,几千年的文化典籍可以压缩在薄薄的几张光盘中,搜索引擎强大到足以回答你任何问题。“背书”还有必要码?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我过去写《数理化通俗演义》,所做的资料卡片超过一米半高。现在有电脑网络的确方便,但是技术解放的是人的体力劳动,并没有解放人的脑力劳动,电脑永远代替不了记忆。书到用时方恨少,只能是先储存后使用,不可能是先使用后储存。一个县委书记跟我讲他的通信员写不好稿子,为什么呢,那个通信员写稿子时,先到词典里查词,写到白纸上,然后添加到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肚子里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不如脑子里一下子‘冒’出来。冒的过程不是一个检索的过程,而是创作的过程,因为半成品已经出来了。”

是啊,现代技术越来越发达,我们自身却被它们掏得空空如也!真不知是幸抑或不幸。

“大量阅读,大量背书,只是为你的写作敞开了大门,要想真正学会,首要的是要有兴趣,但是兴趣又可以从阅读、背书中获得。‘水满自然流’,这都是相互贯通的。语文老师要注意激发孩子读书写作的兴趣。”

在学校,梁衡幸运地碰上了不少好老师,尤其是文史哲的老师。高中的语文老师就让他至今难忘。“他家里有一大箱一大箱的线装书,都是一些经史子集,用那种大檀木箱子装着。老先生学识渊博,他讲课的一大特色就是一边面对我们讲,一边手指夹着粉笔,在后面的黑板上勾画。讲到杜甫的诗句‘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他随便几笔,几只麻雀就出来了,再画上个长袍大褂的,太有意思了。”

梁衡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从父亲开始,在他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位良师,领着他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读书读高层,读文读经典;名篇背如流,下笔如有神。”梁衡以此结束了我们的交谈。斯言诚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3049.html

更多阅读

驴木匠 细谈水曲柳完稿 老梁细谈王宝强

水曲柳,是一种让人无法捉摸的木材,在过去的几年,我们也没有停止过使用这种木材,今天写一个帖子,结合使用水曲柳的使用及出现的问题,想详细的谈谈水曲柳的特性,以供参考。详细的术语这里不谈了,请参考下面的链接,我们主要从种类和使用特性上来

梁左谈自己的作品“关于相声《特大新闻》” 相声 特大新闻

1988年12月31日,中央电视台《难忘1988》元旦文艺晚会播出相声《特大新闻》。 作者:梁左、姜昆。表演者:姜昆、唐杰忠。相声说的是一条“天安门广场要改农贸市场”的小道消息。在此之前,报载——有关专家认为:天安门广场的绿化工作很差,广

把栏杆拍遍——读辛弃疾 把栏杆拍遍在线阅读

梁衡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的人在文人中的惟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在我上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他天生孔武高

梁衡:李清照 乱世中的美神 乱世中的美神阅读答案

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所记住的。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于是,她便被当作了愁的化身。当我们穿过历史的

声明:《著名作家梁衡谈写作 著名作家》为网友黑暗丶追逐光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