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十八湾 苏州河十八湾在哪里



“苏河”,严格地讲应该是“苏州河”,闸北华侨城在四行仓库与上海总商会地段苏州河畔开发,地产商用了一个简称,起初让我莫名其妙,后来想想,是不是广告招商叫起来更顺溜?“苏州河”这是一个专用词汇,它是不能省略成“苏河”的。

如同塞纳河之于巴黎,泰晤士河之于伦敦,哈德逊河之于纽约……每一个国际性大都市都有自己的水系文化载体。有一句妇孺皆知的话语,人们常说黄浦江是上海人的“母亲河”,其实苏州河堪称上海人的“祖母河”。千百年来,她静静地流淌,养育着生活在她周边一代又一代的上海子民。

苏州河不在苏州,却在上海境内;一条河有两种称呼,在上游的一段称为吴淞江,在下游的一段称为苏州河。苏州河得名在上海开埠之后。这种情况在国内河流史上恐怕也是不多见的。

苏州河的大名其实应叫“吴淞江”。1843年11月上海开埠后,英国人从黄浦江登陆上海。那些黄头发蓝眼睛的老外,他们的居留地就是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的黄金宝地。大英帝国的领事馆落户于此,时间一久,外侨不知道为何要将那条“通往苏州的河”称为吴淞江,于是硬将吴淞江改称为苏州河,并在地图上也标上了这样的名称。而后,洋人们在苏州河的两岸拓展他们的势力,在洋人们的指指点点下,河边密密的农田、芦苇、蒿草、杂树慢慢地消退,代之而起的,是道路、码头、堆栈和工厂。今日外滩有“源”,即始于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近代上海亦始于此。

从烟波浩淼的太湖一泻东来,古代的吴淞江非常宽阔与壮观。据文献记载,“吴淞江唐时阔二十里” ,风起云涌,简直比现在的长江口还宽,而那时的黄浦江远没有今天的景象,“尽一矢之力”,一箭可以射到对岸,如江南水乡常见的温婉河流。黄浦江与吴淞江相连,但只能说是吴淞江的支流。更重要的是,吴淞江可以进入苏州,连接大运河,因而一直是联通富庶的江南地区和海上贸易的孔道,就好像今天的沪宁高速公路一般。今天黄浦江的出海口不称“黄浦口”,反称“吴淞口”,说明古代吴淞江的出口直通长江和东海,其貌壮矣!

关于苏州河与上海民俗的关系,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上海“水文化”与城市民俗生态学分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在此就不赘述了。

前些时日,普陀区旅游委与苏州河游艇公司的朋友邀请一些人,夜游苏州河,我也在被邀请之列,在游艇上与苏州河做了一番亲近。

苏州河流经上海市区的河道全长26公里,仅普陀区约14公里的河道上,竟有18个弯道,这种情况在全国城市的内河中极为罕见。九曲十八湾,曲曲有传说,湾湾有故事。这些如数家珍的故事,就是上海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在当代现代经济经济大潮中﹐我们该如何珍惜﹑保护苏州河这条展示了上海历史文脉﹑精神财富的河流?

一、长寿湾

苏州河入普陀的“第一湾”在长寿路上,苏州河在长寿路桥附近划出了一个美丽的半圆,人们称之为“长寿湾”。长寿路桥曾是解放后第一座架设在苏州河上的钢筋混凝土桥梁。宋庆龄捐资建立的第一家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的旧址就在附近。长寿路自筑路开始,外商与民族资本家纷纷沿路开厂,有英商白礼氏洋烛厂(后为上海减速机械厂)、美商奇异安迪生电器公司(后为上海灯泡厂)、挪威商斯堪脱维亚啤酒厂(后为上海啤酒厂)等,1926年路口建起一座钟塔,人称大自鸣钟。“大自鸣钟”在上海可是鼎鼎大名,我小时候生活在徐家汇,徐家汇很多邻居在这里上班,他们不说普陀区,也不说西康路,都说“阿拉在‘大自鸣钟’附近上班”。



长寿湾

二、潘家湾

苏河流经的第二湾是潘家湾、书上说潘家湾在十九世纪初河湾处形成村落,村民主要有潘、张、陈、谭四姓,其中潘姓较多,乃得村名。说起这个潘家湾,就会联想到上海棚户区,90年代大建设时期,我与好友摄影记者专门去拍摄了许多照片,留作纪念。苏州河第二湾“潘家湾”。闻名天下的荣氏家族在这里崛起。



潘家湾

三、昌化湾

昌化湾以昌化桥命名。湾的南面是上海油脂四厂,其前身是大有榨油厂,是上海第一家民族资本企业, 1889年由宁波商人朱葆山创办,当年生产的“松鹤”牌植物油,曾荣获192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丙等金奖章。现在已和旁边的寅丰毛织厂旧址一起,改造成著名的亲水居住区。



昌化湾

四、潭子湾

因虬江向东在此与苏州河湾汇合,形成潭子状,故地名就称潭子湾。潭子湾的南面有纺织博物馆、丝绸博物馆等。纺织博物馆的原址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机器纺织企业,即1878年李鸿章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潭子湾曾经是上海最有名的穷街,也是都市里最后的“村庄”。如今的地铁3、4号线有一“中潭路站”就留下潭子湾的印迹。



潭子湾

五、啤酒厂湾

苏州河畔梦清园近第五湾,其原址是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于1933年设计的远东最大的上啤酒厂的建筑群,上海啤酒厂前身叫斯堪脱维亚啤酒厂,1912年由挪威人汉巽创办,曾被誉为“远东第一”。如今,上海啤酒厂旧址所在区域已改造成苏州河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灌装楼改造成展示苏州河历史和整治成效的梦清馆,酿造楼改造成会所,历史建筑内部结构所有调整,外观基本保持原貌。上海啤酒厂旧址1999年公布为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2009年6月公布为第二批普陀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啤酒厂湾

六、朱家湾

第六湾是朱家湾,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准许日本人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建厂,任何与中国订有“最惠国条约”的国家同时获得这一权利。于是日商的“内外棉”多家工厂在苏州河畔建立,外资企业的出现也推动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朱家湾一带形成居民集结点,相传清初有朱姓人因淮北灾荒,流徙于近此河湾定居,以开油坊为生,渐而发展成村落。大约在上世纪20年代,在今光新路桥处形成一个叫作“朱家湾”的镇市,今光新路旧名“朱家湾大街”即以此得名。



朱家湾

七、小沙渡湾

第七湾处有渡口名曰小沙渡,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公共租界扩展至小沙渡路(今西康路),渡口南岸形成居民点,亦称小沙渡。因中外资本家纷纷在渡口南岸一带 占地建厂造房,20世纪20、30年代,已成为沪西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人聚居的地区之一。渡西为药水弄,也是上海著名的棚户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英商美查公司将制造三酸的江苏药水厂迁此得名,大批从江苏、安徽等地逃荒的农民来此谋生,形成居民密集的棚户区。后来日商在此处开设纺织厂。



小沙渡湾

八、药水弄湾

药水弄是上海的著名棚户区之一,位于普陀区内,南为长寿路,北靠苏州河,西邻国棉一厂,东至西康路。由于在苏州河渡口附近建有石灰窑,当时称这一带为石灰窑。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江苏药水厂迁建于此。20、30年代,附近工业发展,大量难民进厂做工,并在此处搭棚屋居住。后石灰窑停业,居民又以药水厂名改称药水弄。解放前夕,药水弄有居民3000多户、近1.5万人。大都住在竹架草顶、篱笆墙棚屋内,砖瓦房不多,还有矮小的“滚地龙”。弄内没有水、电、下水道,每逢下雨,道路积水泥泞难走,人称“阎王路”。居民中长期流传着“吃水不清,点灯不明,走路不平,出门不太平”和“宁坐三年牢,不住石灰窑”等民谣。苏州河湾至此,因是当年上海有名的“三湾一弄”棚户区中的“药水弄”,所以称之为药水弄湾。北侧原有上世纪五十年代辟建的普陀公园,故也称小花园湾。



药水弄湾

九、纱厂湾

第九湾上曾有上棉一、六、七厂集聚,是普陀区乃至上海纺织厂(旧称纱厂)最为集中的地方。故被称为纱厂湾。



纱厂湾

十、灯泡厂湾

河湾的南面是上海灯泡厂的旧址,这是上海第一家生产民用照明灯泡的企业,曾研制成功国产第一根钨丝。河湾的上面是武宁路桥,武宁路桥是建国后苏州河上第一座全景式欧式大桥,也是沟通苏州河南北交通、外省进入市中心的重要桥梁。



灯泡厂湾

十一、小万柳堂湾

顺流而下是第十一湾,该湾近小万柳堂,十九世纪末建造的小万柳堂,为无锡人廉南湖与妻吴芝瑛之寓所、宅园。据《三十年来之上海》(钱化佛著)所记,吴芝瑛乃是安徽桐城吴挚甫的侄女,能诗善书,写得一手秀雅的瘦金书,曾得到清廷慈禧太后的赏识。清末“鉴湖女侠”秋瑾与她订下金兰之交。秋瑾殉难后,她与徐自华(秋瑾的至友)为之敛骨,葬于杭州西子湖畔。吴号“万柳夫人”,其宅园也命名为小万柳堂。这里是当时书画之收藏场所,书画界名人纷至沓来。  堂之东有帆影楼,堂之西有西楼,西楼钩连处为翦淞阁。每当夕阳西下,霞光水影,景致分外瑰丽。堂之南为南园,环以垂柳无数,应“万柳”之意。



小万柳堂湾

十二、学堂湾

第十二湾那里曾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昆曲教育学校“南伶传习所”,现在原址还有“桃李园”旧址。河湾的南北两端,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圣约翰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前身),圣约翰大学创建于1879年,原名是圣约翰书院(Saint John's College),由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约瑟(Samuel Isaac Joseph Schereschewsky)将原来的两所圣公会学校培雅书院和度恩书院合并而成,是民国时期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河湾的上面架有双曲拱人行桥,也称学堂桥。



学堂湾

十三、九果树湾

第十三湾处曾有光绪年间邑人吴文涛辟建的私家花园,因园中植果树九株而得名,另外以前这个湾曾被称吴家湾。



九果树湾

十四、陈家渡湾

陈家渡湾,旧时苏州河两岸没有桥,两岸居民往来,主要靠摆渡,那些渡口大都以某户人家的姓氏称呼,比如曹家渡、强家渡、陈家渡等等,其中曹家渡最为有名。这个陈家渡,据清嘉庆《上海县志》记载,该地区当时已有陈家渡口及村落。清道光七年(1827年)曾将吴淞江该段以东河曲截变取直,减轻了水患,居民日增,稍后,清政府在此设陈家渡镇,为上海县七大村镇之一。



陈家渡湾

十五、火柴厂湾

1827年,西方国家发明了火柴。刚开始,他们以此作为“贡品”极少量地进入中国,当时国人称之为“洋火”。上海火柴厂是上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化程度第一的火柴厂。河湾旁是上海火柴厂的旧址,所以称为火柴厂湾。



火柴厂湾

十六、木渎港湾

因苏州河到这里处于木渎港与苏州河汇合处,木渎港是沪上历史悠久的河道,原来上海被称为“沪渎”一词,出典就在这里。又称牧渎港、牧童港。北起西虬江、往南穿越金沙江路、云岭东路,到新泾口对岸稍东处入苏州河。长约2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约1.4米,可通行15吨级船舶。



木渎港湾

十七、北新泾湾

北新泾湾近原老真北路,湾侧就是原来的华亨化工厂。



北新泾湾

苏州河十八湾 苏州河十八湾在哪里
十八、祁连湾

苏州河流出祁连山南路横跨的第十八湾,作为城市次干道的祁连山南路在南端由于苏州河的阻挡,无法直接联入长宁区北新泾地区的路网中,两区之间的区域交通联系因此存在不便。新建祁连山南路桥改善了此种局面,桥向南与北翟路相交,完善了该地区的道路交通网。届时,普陀区的桃浦地区、长征镇地区可以通过祁连山南路桥直通长宁区的北新泾地区,促进了本市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发展。



祁连湾

当然,这十八湾的名字也只是一部分人的看法,据说普陀区有关方面正在调查研究,我觉得,应该结合苏州河沿岸的民俗与传说,可以将这河湾命名得更美、更富有内涵,积淀上海这座城市的繁华、往事、传说,蜿蜒绵长的苏州河水,恰似上海这个缓慢搏动的历史脉络。

我曾经去游览过伦敦的泰晤士河、巴黎的塞纳河,对比下来,总感觉蜿蜒流淌的苏州河在空间上特别狭窄,这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城市的过度开发,两岸过多的高楼,从视觉上将这条河流淹没了。苏州河两岸的景观是公共景观,但如今被分隔了。如今,两岸步道的“贯通”成为一个问题。许多资源被私家小区所占有,走不畅通。道路系统的连续性是组织起一切公共活动的基础和前提,苏州河中段和西段多数地方以及黄浦江绝大多数滨水区都缺少沿岸道路系统的组织,也就没有市民日常活动进入的可能,如何加强岸线地块的公共性,还滨水区于民,有待政府部分动用各种公权力加以整治。

仲富兰

2012年12月23日于上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3333.html

更多阅读

以弗所书卷四 四章一节至十六节 在基督里合一 金庸群侠传x十六合一

   以弗所书【卷四】钟 马 田解经讲道丛书 四章一节至十六节在基督里合一钟马田著钟越娜译Reformed Study目录序﹒﹒﹒﹒﹒﹒﹒﹒﹒﹒﹒﹒﹒﹒﹒﹒﹒﹒﹒﹒﹒﹒﹒﹒﹒﹒﹒﹒﹒﹒﹒﹒﹒﹒﹒﹒﹒﹒﹒﹒﹒﹒ 11.「因此」﹒﹒﹒﹒﹒﹒﹒﹒﹒﹒﹒﹒﹒﹒﹒﹒﹒﹒﹒﹒﹒﹒﹒﹒﹒﹒﹒﹒﹒﹒﹒﹒﹒﹒﹒

老上海的痕迹八十六,乔家栅的栅在哪里? 打印机光栅在哪里

2011-10-27 09:57:03|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长篇纪实】老上海的痕迹八十六,乔家栅的栅在哪里?今天我们谈谈乔家栅这个名字怎么来的,这里不是在给乔家栅做广告,追根溯源,乔家栅的名字远比“乔家栅点心店”早得多,点心店只

声明:《苏州河十八湾 苏州河十八湾在哪里》为网友蓝天白裙少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