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一中校刊创刊、劲草文学社成立始末记二 校刊刊首语总汇

临泉一中校刊创刊、劲草文学社成立始末记(二)

文李万秀

文学社成立后,我们严格按照章程制度进行活动。每周四下午第三节活动课为固定活动时间;社员必须每周交稿件一篇以上;定期推出室外黑板报,举办手抄报比赛和展览;举办征文比赛;不定期邀请专家讲座;外出采访活动。

我们的专家讲座搞得很成功。头两讲是支锐讲授现代诗的现状和写法。后来我先后邀请了韩光(现县文联主席、不久前刚刚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程明远(当时我县知名报告文学作家,有不少报告文学作品发表,惜不久即病逝)、张兵(后调入一中任校长,古体诗作得相当入味)、李传周(全国知名书法家,阜阳师范学院教授,何东亚老师)韦守彬(县广播电台、电视台副台长)等来授课。值得骄傲的是,我们还邀请了新四军老战士、黄埔军校同学会临泉分会副会长李冰英老先生来讲述那段激情岁月,请当时还是县公安局刑警队长的高杰来讲法制和刑警的生活。

为了拓宽视野、锻炼社员能力,我们借机成立了十几人的小记者团,在陈金亮、支锐、宁生带领下,我们在1988年6月18日和8月5日分别到临泉酒厂和滑集园艺场进行参观采访,受到这两个单位的盛情接待。我们的小记者们开阔了眼界,都很兴奋,纷纷掏出小本本象模象样一本正经地进行着采访。

1988年的暑假,我和王浩几乎全在学校度过:编辑修改打印第二期校刊,几乎天天挤在陈主任家混饭,当然有时也去支老师家(他当时还住在县委家属院,一大家子挤在一起)。我们之间亦师亦友,陈、支之于王浩和我,既象父辈,又象哥们。以至于二十多年后的今日,我仍向他们撒欢。

哎,那些个时光,是我至今尤其怀念的灿烂岁月。

1988年秋季开学,李宗涛因毕业辞却社长,王子文被劝辞副社长,秦洪涛留任副社长,新升高一的代永新(原田桥中学小草文学社社长,诗画俱佳)和晏筠(女,有辩才,善社交)被推为副社长,王浩接任社长。王浩乃一怪才,思维超常,诗文极佳,有主见,行事常不与人同,时已现非久为池物,今已打拼为《证券日报》副总编辑。王浩其时正与家渊不适,经济窘迫,不常到校,无法履职。在我多方调查协调后晏筠被举为代社长。1989年春有20余位会员因不履行会员义务被除名,王冠男辞去秘书长,耿伟娟继任。1989年秋晏筠、代永新去职,耿磊(高一学生)任社长;1990年9月,我不得已担任社长,贺锋任理事长;1991年春我因学习任务我辞去后王志(高二学生)接任社长,牛红军任理事长。此时社团已现强弩之末之风。

1989年春,支锐老师改行行政,到乡下任职,每天早出晚归,甚至多日不归,已无过多精力问及一中事务,一中的校园文化逐渐惨淡。其乃一中校园文化的一大损失。我清楚到记得很多次夜幕下支老师归来时的疲不堪言。

随着会员的增加和来稿的增多,校刊已无法满足校园需求。经学校批准,校长张兵(1988年秋调入,任县教委副主任兼一中校长)题词,1989年春增开《劲草》专刊。《劲草》月刊前后共印五期,至1991年冬。

到1991年,文学社会员约80篇诗文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获奖(本校刊物不计),我本人被县人民广播电台聘为特邀记者。

1989年3月,《安徽青年报》记者在团地委书记陪同下对一中的校园文化尤其对文学社进行了采访,不久采访稿在该报发表。1990年,文学社被南京《中学生作文选》录入“全国优秀文学社团”名录,并受邀参加团省委在马鞍山举办的校园文化交流会。由于临泉一中校园文化突出,1991年,全省校园文化艺术节在临泉一中举行,团委书记宁生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进修。

文学社获得较大的社会反响。校外文友寄来不少诗文支持,云南、广西、辽宁各地都有,四中学生刘晓璐、我县旅寄新蔡学生王法艇给了大量来稿。尤其是王法舰、王法艇兄弟在大量的来信来稿中,与我建立了深厚兄弟情谊。

谈谈办公地点的变迁。开始社刊办公都在团委办公室,即嗣殡图书楼一楼西头,1989年暑期某原因该办公室被人抢占后校刊办公室迁政教办公室,文学社暂迁朱成立老师院中偏房。不久学校在化学实验室外新建两间房,供广播室和文学社办公。1990年暑假学校又在二号教学楼东侧新建三间办公室,供文学社两间,学生会一间。我们很感谢学校领导对我们的“奢侈”和大方。要知道,当时一中的住房条件非常紧张,学生十几人一间寝室,还有40多人一屋的大寝室,许多新来教师如曹利芳、栾友兰都是四人一间房,还在男生寝室楼下。当时文学社的待遇惹得不少人的眼热,不少师生甚至传学校发我工资(其实是没有的事,不过假期报点生活补贴,报销办公用品,也是有的)。

文学社对会员的裨益和影响我们无庸多言。这里我引两例教训。我即是一例。我本各科优异,然因涉务滥多,严重影响了学业,好在后来及时省悟,还算补牢未晚。王某本我同级,学绩上乘,高二时出任社长,后不听劝戒,重蹈覆辙,一年后退学结婚。我上大专时,其夫妻在县城蹬三轮车度日。很是可惜。

20多年来,我常常回味我们那段青春岁月,那份激情燃烧。那份定格了的时光让我现在依然激情澎湃,虽然它已经承载着厚厚的苍桑和凝重。

感谢临泉一中,她给了我们那么一个舞台,使我们一生凝聚成精彩。

感谢临泉一中,她给了我们那么多追求和信仰,使我们足以用一生来收藏。

感谢我们的顾问亓治光老先生和郝保民先生。两位副校长为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亓校长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一中史话》,郝校长为我们题写贺词。感谢温文尔雅的张兵校长。他多次到我们办公室同我们谈诗论词,对我们进行熏陶。还有年级组长、我的语文老师刘青年老师,听说刘老师得了中风重病,很让我挂念。更主要的是,这些开明领导对我们的台前幕后的支持和敦敦鼓励让我们永志不能释怀。亓校长、刘老师多次拉我到他宽大的书房里向我展示珍藏,向我荐书;在我们没有办公地点的那一个月,亓校长让我们将那么些办公用品堆放在他的卧室里。

尤其要感谢支锐老师,他高尚的品格深深地刻印在我们的心上,他对文学的那份钟情影响着我们一生,引领着我们用生命去解读什么是君子风骨。

难忘一中的那些岁月。

2009年8月10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3709.html

更多阅读

701.临泉老银杏树 世界上最古老的银杏树

临泉老银杏树在我的资料上显示,在临泉县城西古城子处,有一株2000年树龄的老银杏树,于是,我就赶到临泉县,下车就开始了解,老银杏树的具体位置,有人告诉我说:“这棵老银杏树在白云禅寺里面,车站坐2路公交车到终点站下车,然后步行一、二十米就到

临清一中点滴忆 临清一中孙诚

张福谦2012-5-23一、我的教室临清一中东边三排教室的最南边一排,最东头的三间平房就是我们78届一班的教室。那个时候,一中的十字楼是唯一的二层楼房,其余全是平房,平房但屋顶不是平的,是起脊挂瓦红砖砌成的房子,房顶是苇箔,这苇箔成了同学

声明:《临泉一中校刊创刊、劲草文学社成立始末记二 校刊刊首语总汇》为网友流星情谊永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