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衣襟:细数那些左衽现象







貞觀朔

探花

11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是孔子一句比较有名的话。衽,本义衣襟,左衽是指衣襟在胸前相交后,右衣襟在上压住左衣襟,即衣襟由右向左掩,反之为右衽。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抢沙发 (9)

回复

1楼

2013-05-30 00:00

举报|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







貞觀朔

探花

11

早期出现的服装制式,大体都是贯头衣,即把整幅布块从中间挖出一个圆孔,头从圆孔中穿出,让胸前、后背各垂掩盖一块布遮住身体。而后衣服的两端发展出了袖子,并将胸前的一块布从中间剪开——对襟式的服装就这样诞生了。因为这时还没发展出衣侧的纽襻,一般是把一侧的衣襟掩向另外一侧,再外系一条腰带固定,所以这种叠压方式全靠习惯,或左或右并没有特别的规定。这种服装在今天新疆的维吾尔族,西南地区的白裤瑶,甚至是中、北亚地区的一些民族中仍有遗存。上个世纪,新疆出土了此类服饰的实物。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西周浅黄色褐长衣 一九九二年新疆都善县苏贝希一号墓出土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春秋战国棕色开襟毛布长袍 一九八五年新疆且末县扎滚鲁克二号墓出土

收起回复

2楼

2013-05-30 00:01

举报|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

林碧落:哇!!!西周的都有!!!!2013-5-30 15:38回复

乜弋:  新疆是周朝的么2013-5-30 16:31回复

貞觀朔:回复 乜弋 :这张图片出自《中国织绣服饰全集:历代服饰卷》,“西周”是所属文物时代,并非所属国家。2013-5-30 17:25回复

haiwei9:为嘛都是新疆的,发现好多是新疆的2013-5-30 20:33回复

卖象:回复 haiwei9 :干燥的地方文物易保存2013-5-31 21:10回复

我也说一句

还有3条回复,点击查看







貞觀朔

探花

11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维吾尔族的传统服饰“袷袢”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穿着袷袢的维吾尔族民间歌手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白裤瑶男青年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上个世纪西伯利亚(北亚)地区的照片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乌兹别克斯坦传统服饰

收起回复

3楼

2013-05-30 00:03

举报|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

悟空大战吸血鬼:由此可见,汉服能够代表全国各族民族服饰,汉服拥有中国所有民族服饰的特征。2013-5-31 23:40回复

_______Eileen:回复 悟空大战吸血鬼 :???2013-6-12 12:53回复

悟空大战吸血鬼:回复 _______Eileen :都是交领,至于左右那是另外一个事情,2013-6-13 14:12回复

貞觀朔:回复 悟空大战吸血鬼 :“汉服能够代表全国各族民族服饰,汉服拥有中国所有民族服饰的特征”这句话有点夸张了。诸夏人民进入礼乐文明时,已经通过早期对襟式服饰体系,发展出偏衽右掩的服装,这种服装和周边民族保存的早期对襟式服装有很大区别,以至于春秋战国时期,将这种对襟式服装称之为“胡服”。2013-6-13 21:02回复

东亚幽兰:回复 悟空大战吸血鬼 :这句话是否有点太牵强了?2013-7-5 13:42回复

我也说一句

还有10条回复,点击查看







貞觀朔

探花

11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易经》)

当诸夏人民进入以农业为主的时代之后,衣装形制也朝着更适合的生活方向发展。处于农业文明的人们发现在劳动过程中,衣襟右掩更适合活动和存放精巧的小工具。受此影响,原始对襟式的服装开始发展成“偏衽”式,此时衣服遮掩的左右不稳定性开始减少,服装中“右衽”顺理成章的发展起来了。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长治市分水岭出土东周右衽武士俑

收起回复

4楼

2013-05-30 00:03

举报|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

虞莫霜:长知识了ww2013-7-5 12:34回复

云深buzhichu:如果是左撇子呢?2013-7-12 23:18回复

明延平文王:这俑上的一粒一粒的纹饰是什么意思2013-10-26 09:13回复

蒙奇的D:回复 明延平文王 :铠甲片  ?2014-1-7 13:43回复

0忆馨轩0:受教了2014-3-29 02:24回复

我也说一句







貞觀朔

探花

11

在文献记载方面,最早提到“衽”的问题应该是《礼记·丧服大记》中的记载:“小敛大敛,祭服不倒,皆左衽,结绞不纽。”孔颖达对此的解释为:“皆左衽,大敛小敛同,故云皆也。衽,衣襟也。生乡右手解抽带,便也。死则襟向左,示不复解也。”通过孔颖达对《礼记正义》一书中关于左、右衽的注释可得知:之所以出现“右衽”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右撇子将左衣襟拉于衣装右边并系带较为顺手、方便,且“左衽”在汉人习俗中为敛服,为了区分生死有别,故而在衣装文化不断丰富的时期,形成“生右死左”的穿衣习惯。根据现代的考古发掘中发现,马山楚墓出土的敛服存在左右衽两种情况,马王堆则存在将右衽服衣襟左掩的现象,这两个发现印证了“敛服左衽”制度的存在。

收起回复

5楼

2013-05-30 00:04

举报|

alisander:真相了 其实是为方便 自己穿衣服 右衽更方便 而亡者是由别人穿衣服的 自然是左衽——这是姐研究的最初结果,方便与镜像原理 但是 既然成了规则 就不必要说明来源了 规则只需要懂的遵守 懂不懂原理并不重要 不说原理 不等于是平白杜撰的2013-8-10 17:14回复

pray1314:作为觉得左衽顺手的右撇子路过……一定是我出生的方式不对2013-11-14 14:21回复

蒙奇的D:回复 pray1314 :噗  2014-1-7 13:45回复

我也说一句







貞觀朔

探花

11

此时北方民族,还停留在牧猎时代,服饰依旧保持早期对襟式服装。他们服装必须适应马上的生活。衣襟左掩能够较少地影响拉弓射箭的右臂的活动范围,又能更多地保护右臂不受到伤害,并且方便左手从怀中取放物品,以便腾出右手使用武器。除此之外,左胸前两片衣襟的重叠保护较之右胸前一片衣襟更能加强对于心脏的保护作用,所以衣襟偏左居多。《汉书·匈奴传》记载:“(匈奴)披发左衽。”西汉桓宽《铁盐论》亦称:匈奴“无文采群袆曲襟之制。”1924年,诺颜乌拉西汉晚期匈奴6号墓曾出土一件丝质的对襟服饰。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诺颜乌拉西汉晚期匈奴6号墓出土服饰线描图及实物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南楚小将琥璟明复原西汉晚期匈奴贵族装束

收起回复

6楼

2013-05-30 00:05

举报|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

貞觀朔:南楚小将琥璟明;【研究】汉代匈奴服饰的复原 http://tieba.baidu.com/p/2267616717?pn=12013-5-30 00:37回复

貞觀朔:南楚小将琥璟明:【研究】汉代匈奴服饰的复原 http://tieba.baidu.com/p/2267616717?pn=12013-5-30 00:38回复

乜弋:  左胸前两片衣襟的重叠保护较之右胸前一片衣襟更能加强对于心脏的保护作用……尿了2013-5-30 16:35回复

overthehill:左胸前两片衣襟的重叠……这个理由是不是太牵强了。2013-5-31 21:43回复

鱼嚼梅花影:好专业。。。。2013-6-9 08:35回复

我也说一句

还有2条回复,点击查看







貞觀朔

探花

11

回到前文的“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除了《论语》,《尚书》也提到了“四夷皆左衽”《战国策》也记载:“翦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结合前面资料我们可以发现,记载中的“左衽”就是早期对襟式服装遗存。诸夏周边的民族,还保存较为原始的服饰制度。因此孔子所说的“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应该是指礼制、伦理彻底颠覆的状态,文化的倒退,而不是肤浅的从诸夏变成夷狄。

回复

7楼

2013-05-30 00:06

举报|







貞觀朔

探花

11

“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战国策》)

赵武灵王时期的“胡服骑射”是战国时期较大的一次戎装变革,赵武灵王所引进的“胡服”很有可能便是在北方民族遗存的早期对襟式服装。笔者认为:这种服饰便是后世的“袭”,《释名》曰:“褶,袭也,覆上之言也。”居延汉简中记载发给汉代戊卒的服装装具中就有一类称作“袭”的服饰,《说文》中,“袭”解释成“左衽袍”。可见这是一种特殊的作战常服。虽然这种服装没有襻系,不过因为汉人的习惯,虽然存在“左衽”现象,不过穿成右衽居多。如陕西咸阳杨家湾汉墓出土步兵俑,中间的步兵俑外着“袭”,衣襟右掩。中国邮政的标志之一,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5号墓《驿吏图》壁画,人物穿着的服装有可能是衣襟左掩版的“袭”。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陕西咸阳杨家湾汉墓出土步兵俑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甘肃嘉峪关魏晋5号墓《驿吏图》壁画

收起回复

8楼

2013-05-30 00:06

举报|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

纯粹あ嵩鼠:我说,当初我拿到中国邮政储蓄卡的时候还想吐槽左衽呢。。= =2013-6-4 20:36回复

万年白:建议别拿胡服骑射来说了。一是当时只有赵国进行过,其他六国并没有动静;二是从文字记载看,胡服和骑射是分开的。骑射主要指军队里的战术之类的变革;胡服则是礼仪上,似乎是官服方面引进一些胡人的服装因素。并没有说是军队里引进了胡服啊2013-6-6 18:50回复

万年白:其实认真看,赵武灵王频繁使用“胡服”,似乎是改革的代指;他自己穿胡服上朝,又赐大臣胡服让他们穿着上朝,又赐太子。这哪里是用在军队里,分明是用在朝堂上做官服啊2013-6-6 19:03回复

sonic89:胡服骑射貌似是主要体现在死裆裤。2013-6-9 02:03回复

铮铮白骨:貌似赵武灵王是饿死的,大臣把他关宫里都不给他送饭。2014-4-26 17:12回复

我也说一句







貞觀朔

探花

11

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因为战争的时代原因,褶(袭)服较为兴盛,男女皆服,并常常和绔(即裤子,《释名·释衣服》:“绔,跨也,两股各跨别也。”)搭配,称之为绔褶。西晋后期,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带入自身的褶服,不过因为自身的风俗习惯,衣襟左掩居多。东魏时期针对掩衣左右问题曾经发生一场论战:

行台侯景与人论掩衣法为当左,为当右。尚书敬显俊曰:“孔子云:‘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以此言之,右衽为是。”纮进曰:“国家龙飞朔野,雄步中原,五帝异仪,三王殊制,掩衣左右,何足是非。”

这场论战以掩衣左右皆可而告终。可见,此时左衽与右衽的问题已经比较模糊,争论的结果也反应左、右衽兼行比较符合北朝人的着装观念。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西晋 灰陶男俑,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南朝 双环髻女俑,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北魏俑,山东博物馆藏。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西魏俑,国家博物馆藏。

收起回复

9楼

2013-05-30 00:08

举报|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

悟空大战吸血鬼:看来汉代左右的衣服尤其是军装是没有系带的,而且衣领边缘的裁剪形式和后代的差异较大。2013-5-31 23:38回复

万年白:北朝本就是鲜卑朝代,鲜卑人对左右衽并不在意;2013-6-6 19:05回复

悟空大战吸血鬼:日本浴衣好像和图上的衣服差不多。2013-6-13 14:14回复

枫舞霁月:回复 悟空大战吸血鬼 :完全不一样,光长度、袖子都不一样,而且和服、浴衣的形成时间非常晚2013-7-15 16:29回复

我也说一句







貞觀朔

探花

11

至隋唐,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的南北分裂,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隋初延续了北朝时期衣襟左、右衽兼行现象,到了唐代,这种现象逐渐消失,左衽得到遏制。虽然唐中叶胡服比较盛行,但这种胡服是指异缘翻领的圆领袍,并非为左衽。在唐代生活的胡人,所穿的翻领式圆领也是右衽为主。这个时期左衽的穿着者仅为周边民族,例如:吐蕃、羌、契丹。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隋 徐敏行墓壁,山东省博物馆藏。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胡人三彩俑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乾陵六十一藩臣石像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敦煌壁画中的吐蕃人

收起回复

10楼

2013-05-30 00:10

举报|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

悟空大战吸血鬼:藏族服饰以前好像还是有开叉的,现在好像没了。2013-5-31 23:42回复

我也说一句







貞觀朔

探花

11

《周书》和《隋书》记载突厥“被发左衽”,唐贞观三年(629年),突利可汗投降,颉利可汗被俘,唐朝降服东突厥,东突厥汗国覆亡。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西突厥在唐军数次打击下覆亡,唐朝在原东、西突厥领地分别设立都督府和都护府。2011年在蒙古国布尔干省巴彦诺尔县出土的七世纪贵族墓葬中的壁画人物几乎和中原无异,可以看出唐王朝的影响。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考古学家确认,该墓的主人是7世纪生活在中亚地区的突厥民族一个分支的贵族。因此笔者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虽然不排除这座墓是汉人的可能性,但是正是因为唐王朝的影响,这里的服饰风俗从左衽变为右衽,并影响到了后来迁入此地的蒙古人。由于缺乏资料,这个有待商榷。

收起回复

11楼

2013-05-30 00:10

举报|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

华梦千寻:  2013-5-30 01:23回复

乜弋:哇哦 这壁画哪挖的……还有没有……有横刀诶……2013-5-30 16:43回复

貞觀朔:回复 乜弋 :蒙古国出土的墓葬2013-5-30 17:29回复

貞觀朔:回复 华梦千寻 :多谢  2013-5-30 17:29回复

mjl8922:会不会是虎小将上次从外蒙找到的资料?2013-5-31 23:22回复

我也说一句

还有3条回复,点击查看







貞觀朔

探花

11

契丹源自鲜卑,《魏书》中就有“契丹国,在库莫奚东,异种同类,俱窜於松漠之间。”的记载。唐贞观二年,契丹首领大贺窟哥率部附唐,唐太宗颁旗鼓,并在契丹人住地设置松漠都督府。故此,契丹服饰制度深受唐朝影响,不过因为民族习惯的缘故,服装多为左衽。《辽史·仪卫志》就有“戎装,衣皆左衽,黑绿色。”的记载。从五代建立辽王朝起,契丹人采取两院制,官分南、北,南官以汉制治汉人,北官则以契丹制治契丹人。虽然没有施行易行政策,但依照汉人右衽影响蒙古人习惯的猜测反推之,则及有可能汉人亦受契丹人的同化影响,这些在辽代壁画中都有反映。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宣化辽墓壁画

收起回复

12楼

2013-05-30 00:11

举报|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

EXOPLANET羽翎:我们契丹族就是左衽2013-5-30 13:08回复

万年白:辽国契丹人是坚持左衽的。有个考古人员说他参与过的辽国契丹坟墓的考古,墓主基本都是左衽。不过现在哪还有契丹族,早五六百年就没了,楼上的穿了吗?2013-6-6 19:10回复

貞觀朔:回复 万年白 :据说现代的达斡尔族是契丹人的后裔,上个世纪还有一部分达斡尔族穿着左衽。2013-6-8 21:51回复

sonic89:回复@EXOPLANET羽翎 :你们契丹人?现在还上哪找契丹族?契丹文你认得几个?  2013-6-9 02:09回复

EXOPLANET羽翎:回复 万年白 :我没研究那么深,虽然我有契丹族血统,但是以后一定会去研究的。2013-6-9 12:27回复

我也说一句

还有19条回复,点击查看







貞觀朔

探花

11

“华夏之流于左衽,此可谓殷鉴也!”这是唐人给后人的警示。素有“仿虞周汉唐之旧”的宋朝政府,在服饰方面的重视可想而知。如在庆历八年诏:“禁士庶效契丹服及乘骑鞍辔,妇人衣铜绿、兔褐之类。”到了大观、政和间,先后诏:“敢为契丹服若毡笠、钩墩之类者,以违御笔论。”所以两宋期间,宋朝政府所辖地区很少出现左衽形象。

北宋末年,女真人涉足中原后,仿辽代的两院制,并于天辅五年,始议礼仪制度“服色各以官品论。如五品官便可服五品服,如武臣至四品皆横金,文臣则加鱼,不待锡赐而即自服焉。”天眷皇统年间依据汉式衣冠详定服饰。《金史·舆服志》称左衽“皆辽服也,金亦袭之。”虽然入主中原后,女真人服饰受汉人影响,但左衽的习俗却一直保留,并以此强令汉人也穿着左衽,如真定府陷落时,宋知真定府刘邈在坚决抵抗后被金人所执,逼令他“被发左衽”,刘邈不从而死。在宋人抗金文中也有:“河东士庶,首被其害,披发左衽,勉强从俗。”这种斗争终于逼使女真人放弃了改俗换装的主张“诏河南民衣冠许从其便。”但在金人的统治下,在服饰上也必然会起变化。如陆游《感兴》诗云:“遗民沦左衽,何由雪烦冤”,《揽辔录》记载:“最甚者衣服之类,其制尽为胡矣,自过淮以北皆然”。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金 紫地云鹤金锦棉袍,黑龙江阿城金代齐王墓出土,黑龙江省博物馆藏。

回复

13楼

2013-05-30 00:13

举报|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







貞觀朔

探花

11

除了百姓衣着,左衽还影响到了宗教绘画及塑像中,南宋周必大《二老堂诗话》云:“陈益为奉使金国,属官过滹沱(河)光武庙,见塑像左衽。”在岳珂《桯史》中也说“余至泗,亲至僧伽塔下......岩穴,设五百应真像,大小不等,或塑,或刻,皆左其衽。”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金代东岳庙大齐殿东岳圣母坐像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山西晋祠圣母殿的侍女群并非诞生于同一时期。其中左衽形象的侍女像,应是属于宋代之后的塑像。如这张图,第三个侍女像的风格明显与前两个不一致。

这种风气延续至元明时期,现存的一些元明时期的宗教绘画和塑像还可以看到左衽的影子。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元代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壁画局部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明代双林寺罗汉塑像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明代法海寺月盖尊尊者画像

回复

14楼

2013-05-30 00:14

举报|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







貞觀朔

探花

11

蒙古源于室韦,《北史》中有南室韦“其俗,丈夫皆披发,妇女盘发,衣服与契丹同”的记载,《旧唐书》也有“室韦,披发左衽”的记载,可见在蒙古汗国兴起之前,服装以“左衽”为主。唐朝后期,室韦各部逐渐移居到蒙古高原,逐步扩大了活动范围,与周边地区各个民族的接触更为频繁,对蒙古族的最终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这一时期,或有可能受到久居此地的民族影响,服饰逐渐从左衽变为右衽。南宋彭大雅在出使蒙古后撰写的《黑鞑事略》记载蒙古人:“其服,右衽而方领,旧以毡毳,新以苎丝金线,色以红、紫、绀、绿,纹以日月龙凤,无贵贱等差。”罗马教廷使节普兰诺·卡尔平尼在1245-1247年出访蒙古后撰写的《蒙古史》中称蒙古人:“男人和女人的衣服是以同样的式样制成的。他们不使用短斗篷、斗篷或帽兜,而穿用粗麻布、天鹅绒或织锦的长袍,这种长袍是以下列式样制成:它们(二侧)从上端到底部是开口的,在胸部折叠起来;在左边扣一个扣子,在右边开口直至腰部。各种毛皮的外衣样式都相同;不过,在外面的外衣以毛向外,并在背后开口;它在背后并有一个垂尾,下垂至膝部。”法国传教士鲁不鲁乞在1245年出使蒙古时同样也留下了“这种长袍在前面开口,在右边扣扣子”的记载。传世的元代帝后像,皆为右衽。如台北故宫现藏的《元代帝后半身像 册》和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所藏的元缂织帝后曼荼罗。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元代帝后半身像 册》中的元世祖忽必烈半身像及元世祖察必皇后半身像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元缂织帝后曼荼罗”中的元文宗、元明宗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元缂织帝后曼荼罗”中的元文宗皇后、元明宗皇后

收起回复

15楼

2013-05-30 00:16

举报|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

悟空大战吸血鬼:元帝的半臂里面衣服的服饰纹样和明代的通肩纹样很像啊。2013-5-31 23:55回复

万年白:明朝的很多时尚元素都是从元朝流传下来的。包括通肩纹的修饰手法、曳撒、金属扣的运用等等2013-6-6 19:18回复

貞觀朔:回复 万年白 :元代的很多文化其实也是上承宋金,取自各地。个人认为蒙古人既是文明的破坏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  2013-6-8 21:54回复

sonic89:回复@万年白 :金属扣商代就有,难不成也是受蒙古人影响?  2013-6-9 02:13回复

壮壮妈安然:回复 贞观朔 :我想问问通肩绣柿蒂纹这些元素,是从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最早是汉人创造的吗?2013-6-29 10:14回复

我也说一句

还有2条回复,点击查看







貞觀朔

探花

11

“元初立国,庶事草创,冠服车舆,并从旧俗。”(《元史·舆服志》)

元初,金代的“左衽”仍流行于中原地区。如陕西蒲城洞耳村元墓,据后壁墨书题记“大朝国至元六年岁次己巳”,应为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下葬,墓主人为宣德州张按答不花和其妻李云线。宣德州位于今天的河北宣化县,原属于金朝的势力范围。墓葬壁画中的人物服饰均为左衽,由此可以反映出中原地区穿着左衽现象的普遍。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陕西蒲城洞耳村元墓 堂中对坐图

“至英宗亲祀太庙,复置卤簿。今考之当时,上而天子之冕服,皇太子冠服,天子之质孙,天子之五辂与腰舆、象轿,以及仪卫队仗,下而百官祭服、朝服,与百官之质孙,以及于士庶人之服色,粲然其有章,秩然其有序。大抵参酌古今,随时损益,兼存国制,用备仪文。于是朝廷之盛,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有以成一代之制作矣。”(《元史·舆服志》)

元英宗即位后,对元代的服饰制度作出了较大范围的修改。并定公服“俱右衽”这种制度性的规定,至少对官服朝着以右衽为特征的方向发展具有强制性,对民间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不过,左衽并未消失,在民间依旧有不少人穿着左衽。其中,女服左衽比较突出。在许多出土的实物、墓室壁画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这个时期服装男右衽、女左衽同时存在的事实。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赤峰元宝山元墓壁画 墓主人对坐图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元代陶俑

收起回复

16楼

2013-05-30 00:17

举报|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

万年白:说起来元朝时期也比较奇怪。一方面作为统治者的蒙古人服饰以右衽为主,一方面民间左衽大大盛行。2013-6-6 19:19回复

貞觀朔:回复 万年白 :有一种说法认为,那时流行“右尊左卑”的思想,例如说:元代的右丞相高于左丞相,元代科举分左右两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左榜供汉人、南人。这种思想在服饰上就以左右衣襟的方式来体现了。2013-6-8 22:00回复

悟空大战吸血鬼:回复 贞观朔 :不清楚元代色目人的地位为何仅次于蒙古人,按理说,汉人和南人在相貌上和蒙古人差异不算太大,但色目人就差异极大了,不清楚是不是和宗教有关?2013-6-13 14:19回复

中简全系:回复 悟空大战吸血鬼 :大多是按征服顺序排的,另外以夷制汉、分化汉人政策需要大量色目人为辅助力量。2013-6-13 18:23回复

召勐丰罕:右衽原来是蒙古人立下的死规定啊2013-7-5 12:54回复

我也说一句







貞觀朔

探花

11

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天下后不久,便下令禁止胡服,并下诏“悉命复衣冠如唐制”。大臣在朱元璋的授意下参考了周、汉、唐、宋的服饰制度,并根据汉人的习俗加以修改,重新规定了服饰制度;先后试用了近三十年,才在洪武二十六年确立了明代服饰基本的款式。很多胡服受到遏制,但左衽“未尽除”,在明代依旧有一些民间妇女穿着左衽服饰。如缘襈袄,这种服装呈对襟式,有点类似褶(袭)服,穿着时向左掩,形成左衽的效果。这种服饰出现较早,南宋赵珙《蒙鞑备录》中就有“又有大袖衣,如中国鹤氅,宽长曳地,行则二女奴拽之。”的记载。有趣的是,《中东宫冠服》中的后妃缘襈袄子与民间穿着方式相反,形成右衽的效果。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无锡嶂山元墓出土的缘襈袄实物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明初妇人容像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中东宫冠服》中的缘襈袄子(此图出自陈娟娟、黄能馥《中国服饰史》289页 图)

收起回复

17楼

2013-05-30 00:19

举报|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

我们都是居民:原来明初的袄是这个样子的呀2013-5-30 09:22回复

中简全系:回复 我们都是居民 :这不是后来的袄裙的袄,差别大了。仔细观察。2013-6-13 18:25回复

我们都是居民:回复 中简全系 :那这个女袍两侧是否有摆?还是类似我们常见的袄,直接开衩?2013-6-13 19:57回复

貞觀朔:回复 我们都是居民 :两侧无摆,直接开衩。2013-6-13 20:48回复

我们都是居民:回复 贞观朔 : 多谢~多谢,看来明初的衣着也并不死腋下系带呀2013-6-13 21:15回复

我也说一句







貞觀朔

探花

11

还有一种对襟式的袄衫,明初较为多见。这种服饰穿着方式和缘襈袄一样,形成左衽的效果。江苏无锡九碑钱氏墓曾经出土一件明初实物,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件衣服右侧领子和左侧腋下处各有系带。这种对襟做交领的服饰,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穿着起来,衣服没有前中缝。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江苏无锡九碑钱氏墓出土实物,现藏于中国丝绸博物馆。

除了对襟式做左衽,明代也不乏左衽结构的袄衫,这种服饰在存世的容像画中都有体现。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张氏夫妇像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明佚名妇人容像

虽然有民间妇人穿着左衽的现象,不过明人对左衽还是以“夷狄之俗”的观点来对待。如永乐八年九月丁亥,山东给事中王铎言:“济南府长山县等文庙圣贤塑像衣服左衽,此盖前代夷狄之俗,因循未革,宜令天下学官,凡文庙圣贤衣服冠绘塑不合古制者悉改正从之。”宣德七年,河南彰德府林县训导杜本上奏说:“本学先师及四配十哲神像,服制俱左衽,宜改正。”宣德皇帝看过奏章后说:“此必前元所制,宜悉正之。”到了正统年间,明朝政府下令:“各府州县儒学,孔子像在故元时塑有左衽服者,悉改右衽。”到了正德时期,监察御使虞守随更是在奏上指出:“盖中国之所以为中国者,以有礼仪之风、衣冠文物之美也。况我祖宗革胡元腥膻、左衽之陋;冠服、礼仪具有定式。圣子神孙、文臣武士万世所当遵守,奚可以一时之便,而更恒久之制乎?”

收起回复

18楼

2013-05-30 00:23

举报|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

万年白:明朝中期有个朝鲜人坐船漂流到了沿海,然后他在官府护送下从南到北回朝鲜。据他记载,以某地为坐轴【不记得哪里了】,某地以南妇女多左衽,某地附近则妇女左右衽参半,某地以北则都是右衽2013-6-6 19:33回复

貞觀朔:回复 万年白 :这个资料我接触过,这个朝鲜人是在浙江台州登陆的,后面步行至杭州,经京杭大运河北上北京,然后从北京回国。按照古代上次女子足不出户的观念,这位朝鲜人所看到的大部分是处于社会低层的妇女,所以出现了“(江南人)皆左衽”的记载。2013-6-8 22:08回复

我也说一句





左右衣襟:细数那些左衽现象


貞觀朔

探花

11

“夫披发左衽,夷俗也。今观诸夷,皆祝发而右衽。”这是成书于万历年间《北掳风俗》中一段有趣的话。到此时,许多少数民族的服饰都已经从左衽变为右衽了。如西藏,传世的明代藏袍上多为右衽。一些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也以右衽居多,这些在明清时期的一些画作上都有体现。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明 金地缂丝蟒凤百花藏袍,现藏于北京艺术博物馆。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明万历《平番得胜图》局部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清《百苗图》局部

而明末东北的女真人,文化方面受到蒙古很大的影响。文字就是其中一个出名的例子,服饰也不例外。明《寰宇通志》记载:“乞列迷去奴儿干三千里,一种女直野人,性刚而贪、文面椎髻、帽缀红缨、衣缘彩组,惟裤不裙,妇人帽垂珠珞,衣缀铜铃。”明代《山夷纳贡图》中的女真人形象和文中描述大致相同,并且和山西省博物馆所藏的元代骑兵俑有着惊人的一致。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明《山夷纳贡图》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元 骑兵俑,山西省博物馆藏。(此图出自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375页 图)

收起回复

19楼

2013-05-30 00:25

举报|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

泠瘦:苗人跟汉人看不出差别呀2013-6-8 23:37回复

丹·帕萨雷拉:看看画作中前来进贡的女真夷人装束,红顶、小褂,谁能想到,不出一百年,汉人竟然全民都是这样的装束了…………2013-6-12 12:33回复

悟空大战吸血鬼:不清楚这个元骑兵俑的真实性,蒙古人虽然也有满族式样的冬帽和服饰,但是不清楚是不是满清后来影响蒙古人导致的,就算蒙古在元代就有那样的服饰,应该也是少部分部落的情况。2013-6-13 14:24回复

中简全系:回复 悟空大战吸血鬼 :满族最初跟蒙古部落联系挺紧密的,很多文化都学了他们,连酋长称号都是汗。2013-6-13 18:28回复

我也说一句







貞觀朔

探花

11

“一代之兴,必有一代冠服之制。”清军入关后,沿承了金代的做法,颁布“剃发令”与“易服令”。根据清初叶梦珠《阅世编》的记载,归顺的汉人必须“钱顶辫发,上去网巾,下不服裙边,亦不装领,暖帽用皮,凉帽用簟,俱上覆红纬,或凉帽覆红缨。”到顺治九年,正式颁布了《服色肩舆永例》,对官员的服色样式乃至士民兵商的衣着都加以详细的规定。虽然服饰形制与汉人不同,不过受蒙古影响,清代服饰也以右衽为主。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康熙写字像轴》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民间妇女穿着左衽的现象到了清代还有存在,如《清稗类钞》记载:“潼关附近各处,妇女之衣多左袵。”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近代。值得一提的是,清末太平天国妇女所穿的服饰也为左衽。有一种说法认为妇女将衣襟开在左边,以“反襟”取“反清”之谐音。还有一幅标为“天德像”的左衽画像,过去多误认为洪秀全像,这个其实是太平天国的宣传画。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太平天国妇女画像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太平天国宣传画(此图出自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521页 图)

收起回复

20楼

2013-05-30 00:27

举报|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

小唐雪喬:康熙!2013-6-6 16:47回复

万年白:怎么我以前看见有人说满装开始是左衽?康熙这张图有鬓角,好像清朝几个皇帝都有长鬓角的肖像画。有满一拿出来作为没剃发的证明。我比较赞同是当时画像的时尚,等同于我们今天PS喜欢在照片上加些花什么的2013-6-6 19:27回复

悟空大战吸血鬼:回复 万年白 :这个事情很值得研究,不过应该和时尚之类的没关系,不知道满族有没有类似成年礼之类的习俗,成年礼之前,头发可以不理,成年后就要剃成金钱鼠尾。2013-6-13 14:29回复

我的癫狂的心:清帝自己仰慕汉人文化,不剃发,而且还喜欢在宫内穿汉服。。但是为了统治稳固,又强令汉人剃发,就是这样2014-4-12 22:50回复

我也说一句







貞觀朔

探花

11

近代西式服饰有“男左女右”的叠压习惯。对于“男左女右”的原因,美国学者玛里琳· 霍恩(Marilyn J. Horn)在《服饰:人的第二皮肤》一书提供了一种解释:“男子上衣钮扣总是钉在右侧门襟上,而女人上衣的扣子则钉在左侧。对于这种习惯有如下解释:‘男人用他的左手扣解钮扣,可以腾出右手继续把握工具或刀剑来工作或战斗,而女人则习惯于左手抱孩子,可以用右手扣解钮扣’。”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到了现代,这种“男左女右”的现象被冲淡了。

到了现代,经常会出现“左衽”的古代人物形象。这种现象多见于一些出版物上,出版社为了排版将原画镜像所至,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近代人所绘的《屈原像》了。还有一些绘画或者塑像也有出现左衽的现象,这些多是现代人对“右衽”的观点模糊造成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文物线描图被画成左衽,如上个世纪洛阳金村出土的战国玉舞人佩。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屈原像

  图片来自:貞觀朔的百度相册

战国玉舞人佩,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收起回复

21楼

2013-05-30 00:28

举报|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



民生剑侠:这个线描图画的。。。  2013-5-30 13:44回复

林碧落:这个也太坑爹了!!!!明明两个都是右衽,瞎了眼的不负责任!!!2013-5-30 15:54回复

乜弋:  这眼睛是得多瞎啊2013-5-30 17:01回复

中简全系:这是只画了一半吧,左边是翻转复制的 。2013-5-30 20:52回复

夕曛ゝ:回复 中简全系 :+12013-6-1 13:41回复

我也说一句

还有12条回复,点击查看







貞觀朔

探花

11

参考文献:

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

陈娟娟、黄能馥:中国服装史

赵斌:秦汉匈奴服饰研究

钱寅:左衽与孔子的民族观

田广林:契丹衣饰文化研究

王春蕾:试述金代女真族服饰及演变

王统斌:历代汉族左衽服装流变探究及其启示

李莉莎:蒙古袍服前襟叠压关系的改变及其意义

陈高华:元代妇女服饰简论

收起回复

22楼

2013-05-30 00:29

举报|

云儿1789:楼主辛苦了2013-6-6 17:27回复

121真水—无香:楼主好棒,资料很好,学习、抱走。2013-7-24 01:56回复

我也说一句





民族服饰不能亡

榜眼

12

好帖

收起回复

23楼

2013-05-30 00:29

举报|

二哥色色飞往俄:好签名,果断抱走,哪部电影啊2013-7-26 21:00回复

清霜醉了枫叶:民族借个楼·顶知识贴神马的最有爱了·2013-7-28 00:39回复

民族服饰不能亡:回复 二哥色色飞往俄 :血滴子2013-7-28 00:41回复

二哥色色飞往俄:回复 民族服饰不能亡 :哦2013-7-28 08:25回复

我也说一句





不知_有花

进士

9



回复

24楼

2013-05-30 00:37

举报|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夏之犬LPD

探花

10

好贴!

回复

25楼

2013-05-30 00:38

举报|







浅陌_流殇

探花

11



回复

26楼

2013-05-30 01:45

举报|





菜鸟飞飞888

探花

10

哈哈!贞观兄动作好快,已经全部贴出来了啊,呵呵。

推介词:

我个人认为本文是目前所见的第一篇严肃地从学术角度来考察中国古代着衣左右衽形制的完整文章,它对于着衣左右衽习惯在历代的情况,以及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流变情态的疏理,必将使我们获得较之前相对完整而鲜明的印象,并由此而引发更深入的思考。

总之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篇有益的、有趣的,也很有启发性的好文,值得推介与诸君共赏。

收起回复

27楼

2013-05-30 07:28

举报|

貞觀朔:  多谢2013-5-30 12:32回复

lzying876:请允许我吐槽一下呵呵两字  2013-6-8 22:27回复

我也说一句







天街雨中

进士

8

虽然是摘抄,付出的心血还是很多的,看帖不回掉人品

收起回复

28楼

2013-05-30 08:00

举报|



民生剑侠:是自己贞观朔写的吧,不是摘抄2013-5-30 13:45回复

卖象:这个是贞观花了俩个多月写的!说摘抄给出证据!2013-5-31 21:33回复

天街雨中:回复 @卖象 :我错了,看着这么好的贴子,下意识以为是摘抄2013-6-1 23:52回复

我也说一句





宋氏公子

榜眼

13

好!一以贯之。

回复

29楼

2013-05-30 08:15

举报|

来自Android客户端





人于八

探花

10

精帖

回复

30楼

2013-05-30 08:23

举报|

来自手机贴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3793.html

更多阅读

细数柠檬的美容作用 柠檬美容护肤小窍门

细数柠檬的美容作用——简介柠檬大家都不陌生,但是除了吃的作用,你还知道它的美容作用吗?柠檬美容作用很强大的哦,美白、祛斑、除皱都是柠檬的美白作用细数柠檬的美容作用——一、去角质柠檬含有丰富的维他命C,对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

倍受争议的经典:细数电影中的不伦之恋组图

在古代,旁系亲属之间的恋情非常普遍,表兄妹、姐弟之间的婚姻都是合法的。因为父系社会的人们相信:只要不“同姓”,就没问题,有些地方还特别喜欢“亲上加亲”。直到现代医学证实这种婚姻有遗传学上的危害,才正式被世界各国禁止。但是,人类

我喜欢的电视剧演员:陈数

陈数开放分类:HOT专栏作家人物内地70年代演员内地明星陈数陈数,原名陈澍,1977年3月9日生于湖北黄石。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从2001年进入中国国家话剧院,参加过多部电视电影作品。2010年与澳籍钢琴家赵胤胤结婚。代表作有有《倾城之

那英春晚雷人照曝光 细数那些年天后那英登春晚 那英天后

那英春晚雷人照曝光后引来众网友的围观,2013年蛇年春晚紧锣密鼓的彩排中,那英这位天后级人物确认出席蛇年春晚的舞台,近日,那英也参加了蛇年春晚的彩排,其中一张春晚彩排照在网上热传。那英明星潮范十足。黑色大衣墨镜灰色毛线帽绿色包包

声明:《左右衣襟:细数那些左衽现象》为网友勋世吴可取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