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悲剧——宇文邕与宇文赟的父子之情 宇文邕

“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悲剧——宇文邕与宇文赟的父子之情 宇文邕
中国有一句名言叫做“棍棒底下出孝子”,并且从古至今被中国父母们奉为教育后代的圣经。甚至就连皇帝也会遵照这个方式来教育孩子。而起效果却是很难达到所谓的预期效果。北周武帝宇文邕就是这个圣经的信奉者也是受害者。北周武帝宇文邕是一位很有政治能力,同时也是一位建有巨大功业的皇帝:第一除权臣:现在对于那些喜欢辫子戏的人对康熙擒鳌拜的故事很是津津乐道。但是在之前的1000多年的时候宇文邕就做过几乎相同的事。当时宇文邕的对象是中国历史上有屠龙第一人的宇文护——在他的杀人名单里有三位皇帝,而这么一个横人却死在宇文邕手里。宇文邕借口太后酗酒,让宇文护劝谏太后戒酒,在宇文护向太后读《酒诰》的时候在其背后用玉笏在其后面拍黑砖。似乎有点像《鹿鼎记》里康熙除鳌拜的情节。第二灭佛:宇文邕的灭佛行动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一件大事,与之前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后的唐武宗李炎,以及后周世宗柴荣的灭佛行动合称为:三武一宗灭佛运动。其背后的原因在之前的笔者的《中国历史上上层建筑与文化意识》系列中做过详细介绍,在此就不再赘述。第三灭北齐:这是宇文邕短短的六年执政中(之前12年是在宇文护的掌控下,宇文邕只是一个傀儡)最为人称道的政绩,经过灭北齐之战后,北方又重归一统,这也为之后隋朝统一天下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上说了这么多宇文邕的功绩之后,再回到题目上来,说说这位皇帝这一生唯一的败笔——教育儿子这个问题上。宇文邕对于教育儿子这个问题上应该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最坚定的信奉者。他鉴于北齐的几代皇帝荒淫无度以及对于子女的教育放纵的教训下,对于教育太子宇文赟——也就是之后的北周宣帝上特别严格。
宇文邕本人是一个十分简朴的皇帝,那么对于宇文赟的要求只会更加严格,但这个还不是最严重的。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这么一段:“周主遇太子甚严,每朝见,进止与群臣无异,虽隆寒盛暑,不得休息;以其耆酒,禁酒不得至东宫;有过,辄加捶挞。尝谓之曰:“古来太子被废者几人?余儿岂不堪立邪!”乃敕东宫官属录太子言语动作,每月奏闻。太子畏帝威严,矫情修饰,由是过恶不上闻。”“宇文邕对待太子(宇文赟)十分严酷,每次朝觐,行为举止的要求都和大臣一样。虽然是严冬酷暑也不能休息;因为太子嗜酒,宇文邕禁止酒和与酒相关的不能送到东宫(太子的居所),如果一旦太子有错误就狠命的杖打太子。还曾经对他说过:‘以前有很多太子被废掉。难道我其他的儿子就不能取代你的位置么?’于是命令太子属僚记录太子的所有说过的话和动作。每个月都向皇帝汇报。太子因为害怕宇文邕的威严,每天言行举止都按照规矩表演,因此不会表达其真实感情,就这样有很多严重的恶行宇文邕都不知道。”这里可以看到一位严父教育孩子的种种暴力手段,就像我们现在那些喜欢体罚孩子的严父一样。其目的虽然不让北周像北齐一样断送在昏君手上。但是其教育却是有问题:一、太子地位不突出。太子在历朝历代的待遇都是唯一一位仅次于皇帝的待遇,这种做法不是为了让太子养成骄奢的习惯,而是从确立太子地位开始起就培养起大臣和皇子们对于太子的上下等级关系:让大臣和皇子们知道这个太子就是未来的皇帝,也让太子知道这些大臣就是你未来的大臣。所以宇文邕将太子的朝觐礼仪和群臣一样其实是在群臣和皇子们的潜意识中并没有培养起太子的威严,如果太子就这样登基的话,再加上个人政治魅力缺失,往往就需要通过皇帝威严的放大重新培养起个人权威。而皇帝权威放大的方式也许秦朝的奸宦赵高的那句话能够说明一切:“贱者贵之,贫者富之,远者近之。”这里还要再加一句:“贵者除之。”二、威胁太子。宇文邕那句威胁太子的话其实就是纯粹的一句威胁,根本无法实施。之后有一位叫王轨的大臣认为太子仁弱不堪继承皇位。宇文邕也认为确实如此,但是恰恰没办法换,用《资治通鉴》的话说:“但汉王赞次长,又不才,余子皆幼,故得不废。”意思是“汉王宇文赞虽然是老二,但是才能更低,其他儿子都太小,所以没办法废掉太子”。宇文邕在根本没办法换太子的基础上还一直出口威胁太子。这样做会在太子心里埋下祸根:老爸根本不喜欢我,所以我能到现在完全是天命和身边一些亲信的扶持才有现在。三、毒打太子。中国历史上囚禁太子,废黜太子的皇帝不胜枚举。但是真正能毒打太子的估计就是宇文邕一位了,就连手段最狠的朱元璋也从来没有毒打过太子。暴力换来的其实不是太子的心灵的净化,而是让太子成为一个在父亲面前尽可能的表演,而一颗仇恨和邪恶的种子就此种下,就等着春风的到来就能够开花结果。而那股春风就是宇文邕的去世:宇文邕虽然雄才大略,能力极强,但是却是一位短命的皇帝。前期被宇文护管束这,一旦取得大权,风风火火的办了几件大事,却没怎么享受36岁的年纪就去见宇文泰了。而此时的登基的北周宣帝宇文赟就彻底解放了,在宇文邕大殓的时候宇文赟的表现不是悲哀,可以想象被打了这么多年了,老爸死了悲哀是不可能的,反而还有一丝庆幸:“扪其杖痕,大骂曰:‘死晚矣!’”(摸着被老爸毒打后留下的伤痕,大骂道:“老家伙,现在死算是太晚了。”)而之后的宇文赟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向宇文邕进行报复;自己被遏制的欲望进行宣泄;不断将皇帝权威进行放大这三个目标而做的。一、匆匆结束宇文邕的葬礼,并且快速结束守孝期:宇文赟在匆匆将老爸安葬后按照历代皇帝行为规范都需要守孝一个月左右。而宇文赟却是在宇文邕死后第二天宇文赟登基,十天后将宇文邕安葬,当天安葬完毕后就脱掉孝服,为自己登基庆祝。二、贱者贵之:宇文赟登基的当天就越级提拔一位吏部下大夫郑译到权力中枢,掌握朝政。这位当初名不见经传的郑译也是以后一系列重大事情的参与者。当然还有之后的刘昉等人。三、贵者杀之:宇文赟将父亲当初倚重的一些重臣都不断的找借口杀掉了:安葬宇文邕后的第五天将宇文邕手下第一重臣齐王宇文宪杀掉;之后还杀了当时一直建议宇文邕换太子的王轨和另一位大臣宇文孝伯……四、毒打大臣:宇文赟在任内毒打大臣是出了名了,他打大臣一般都是廷杖120下的整数倍,而这120下被赋予新的名词——天杖。这比之后明朝的廷杖大臣的板子数量还要骇人听闻。五、当太上皇:宇文邕之所以如此严酷的教育儿子其实不想让儿子重蹈北齐的覆辙。但是宇文赟的做法却恰恰相反,不但翻新宫殿,而且还继承了北齐皇帝喜欢当太上皇的兴趣。登基才2年就传位儿子,自己当了太上皇,并且为太上皇取了新名词——天元。…………………………以上种种都是一位被老子压制毒打的太子在有朝一日翻身做主人后所做的一切,虽然在历史家眼里宇文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但是这样的一位暴君其实是那位英主宇文邕造就的。他那种所谓的“严格”教育孩子不但没有把儿子从北齐皇帝的阴影中拉出来,反而把他推向暴君的深渊。反观中国历史上那些被称为英明一世的皇帝往往在教育儿子的问题上老马失前蹄。其中之一就算是前面提到的那位康熙皇帝,康熙作为一代明君其功绩比宇文邕有过之而无不及。并且老头子还特别喜欢儿子,对每个儿子都十分喜爱。其对下一任皇帝的其中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要兄弟友悌,然而现实往往对于这位“明君”无限的讽刺。可见教育太子就像现在无数家长对于下一代的无奈一样。越是寄予厚望,其效果往往都是事与愿违。可怜的宇文邕,可怜的“千古一帝”,可怜的中国家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4759.html

更多阅读

海外赤子的爱国之情郑一鸣 赤子之心 爱国

海外赤子的爱国之情——读《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有感601中英文小学275班郑一鸣指导老师邱霞海外华侨对祖国的爱,是令人感动的。这篇文章,便表达了这种对祖国的热烈的爱。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科

痛苦的美丽:李商隐《锦瑟》的意境之美

《锦瑟》是一首充满哀婉之情的诗歌,诗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爱情说、悼亡说、自伤身世说、政治寓意说等等,不管哪种说法其中表达出的伤感之情不言而喻。诗中诸多典故也使情感的表达愈发凄迷,让人有一种想要细细品读的欲望,而诗中的意境则

声明:《“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悲剧——宇文邕与宇文赟的父子之情 宇文邕》为网友柬埔寨農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