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节选自《孟子·离娄章句上》
译文:
桀和纣之所以失去天下,是因为他们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他们之所以失去民众的支持,是因为他们失去了民心。获得天下是有方法的:得到了民众的支持,就获得天下了。获得民众支持也是有方法的:获得了民心,就会获得民众的支持了。获得民心也是有方法的:民众所希望的,便帮助他们积聚起来交给他们;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强加在他们头上。如此而已。
简评: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尽人皆知的至理名言。此语源自2000多年前的孟子之口,让人不得不对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无比崇敬。
为论述“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首先使用反证法,论述了“失民心者失天下”。为此,他又使用例证法,举出历史上的桀和纣这两个例子加以证明。桀是夏代的亡国之君,纣是商代的亡国之君,他们亡国的共同教训,就是因为失去了民众的支持。生活在战国时代的孟子,他没有见过后世历朝历代的亡国之君;如若他活到今天,必将会再举出一长串类似的例子,诸如汉献帝刘协、隋炀帝杨广、宋徽宗赵佶、明崇祯朱由检、清宣统溥仪等等,进一步证明一个基本的历史规律:由于日积月累地失去民心进而最终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于是必然导致亡国。
既然失去天下者都是由于失去民心所致,那么,反过来,得民心者就会得到天下。孟子在此循着天下——民众——民心这一由表及里的顺序,采取从正面层层推进的方法加以论述,最后归结到“得民心”其实很简单:“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即顺乎民众心愿而为之即可。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一条颠簸不破的真理。那么,历史上那些亡国之君难道愚笨得连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也不懂吗?不,从道理上来说,他们懂,但他们作为统治集团的总代表,不得不为满足整个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而有意漠视人民群众的心愿,以至彻底走向人民群众的对立面,最终被人民群众所吐弃。这样的历史教训,一朝复一朝地重复着,无休无止地续写着这不尽的历史悲剧!
附记:
拙文刊出后,承蒙不少博友光临评论,非常感谢!还有几位好友赠以美玉,令我分外感动。现将几位朋友的赠诗高挂于此,以供博友们共赏。
菠萝木陀
好事近
翻读古今书,
故事一时知觉。
惹老子发豪兴,
醉清风明月。
英雄拔剑顾茫然,
尘海几磨灭。
岐路误人长恨,
但青松经雪。
桃花源主
三间碧翠伴飞花,思绪联翩望天涯。
博海遨游情思远,屏前访读到君家。
辛中正
友谊之花春意浓,
情深意厚喜相逢。
永远关注和支持,
存牢心中博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