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我是人间惆怅客》 我是人间惆怅客


五一期间,我观看了中南大学杨雨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主讲的“纳兰心事有谁知”节目,日前,又认真地拜读了杨教授据之整理的新书《我是人间惆怅客》。掩卷深思,感到这是一部用心抒写,积聚厚重内涵和散发幽香韵味的好书。
我读《我是人间惆怅客》 我是人间惆怅客
《我是人间惆怅客》对纳兰的思想和特点概括的十分精准。杨雨教授开篇即将纳兰的生平概述为四句话——“相门翩翩公子,江湖落落狂生,清代第一才士,千古伤心词人”,好像一幅素描,就是那么几笔,却将公子的形象十分准确的勾勒出来。关于纳兰思想方面,其悲情多病的理由是多元的,包括亡妻之悲,爱情之悲,行役之悲,世仇之悲,用世之悲,杨雨教授将其精准的概括为“多情善感”,用《西厢记》里的张生、《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女词人朱淑真说明问题,理解更直观。用纳兰自己的话说就是“自伤情多”、“我是人间惆怅客”、“多情自古原多病”。杨雨教授说一个人要想事业成功,健康的体魄和积极开朗的心态是不可缺少的要素,我赞同这个观点。观纳兰的一生,他在事业上没有实现远大的理想抱负,虽然主要原因不在他,但我想,如果纳兰的身体足够健康并在31岁那年延续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建功立业的机会一定会有的。徐乾学在《通议大夫一等侍卫进士纳兰君神道碑文》就说过“将大用之”,只是纳兰终没能等到那一天,否则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将是另外的一个纳兰。
《我是人间惆怅客》对纳兰词解读精彩具有沁人心脾的语言魅力。纳兰有一些词句平白如话,正因如此,有人认为味道不浓。看了杨雨教授的解读,或许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对于“人生若只如初见”,她说这“是整首词中语言最平淡的一句,但感情的震撼力却又是最强烈的。我们可以仔细来体会一下,如果一种感情在你的心里足够深刻,那么不管你以后的人生还会有多少复杂的经历,初见的那一刹那,在心里一定是永恒的,在任何时刻都一定是最清晰、最难忘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表达的就是那种一见倾心并且刻骨铭心的感觉”;对于“当时只道是寻常”,她说,“当拥有幸福的时候,人人都会觉得这样的幸福很平常,平常得随处可见,平常得甚至让人轻易地忽略了它的存在。只有当你失去它的时候,你才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痛”;对于“一生一代一双人”,她说,“你的另一半不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人,但他(她)一定是你在这个世界上最知心、最贴心、最暖心的人!”杨雨教授的解读精彩之处还在于,对于疑难之处条分缕析,让读者看的明白。如,在第七集《留将颜色慰多情》中,将《临江仙谢樱桃》这一争议颇大的词,解为纳兰因病未与廷试、其座师徐乾学赠送樱桃以示安慰和鼓励,这是正解。虽然这个观点已有学者提出,但杨雨教授以她细腻的语言,用长达五个篇幅的文字进行分析,把本来枯燥的争论,转化为通俗易懂、易于被读者接受的文字,回应了争议,让你对此不再存有任何怀疑。杨雨教授的这些解读入情入理,对纳兰词理解之深刻,是发自内心的,不是粘贴复制,也绝不是廉价抒情,更不是畅销书的味同嚼蜡。让人享受到纳兰词之美。作者对纳兰词解读如此之精彩,源于对纳兰思想深度的领悟能力,源于对纳兰词深刻的理解。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识含量十分丰富。一方面,表现在该书对词的笺注方面有“出新”。杨雨教授指出,《蝶恋花》:“春丛认取双栖蝶”,化用自李商隐《偶题二首》之二:“春丛定是双栖夜”;《临江仙》:“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化用欧阳修《南歌子》:“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画堂春》:“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化用《文子·符言》:“《老子》曰,古之存己者,乐德而忘贱,故名不动志;乐道而忘贫,故利不动心”等等。笺注的“出新”有利于对纳兰词乃至纳兰思想的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作者教授善于挖掘素材,使知识含量更加丰富。有些知识虽然不是创新,但一直以来没有被有效挖掘和利用,通过有效挖掘和利用,增加了作品的高雅品味。在书中,杨雨教授提到纳兰有“三瘦”:粤雅堂本《饮水集跋》:“容若词固自哀感顽艳,有令人不忍卒读者,至如《采桑子》句云瘦尽灯花又一宵,《浣溪沙》句云生怜瘦减一分花,《浪淘沙》句云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等,窃谓《词苑丛谈》称沈江东嘲毛稚黄有“三瘦”之目,固当以移赠容若耳”,这样的内容是有意义的;书中,将康熙一生百余次的出巡、出征、围猎、移驾的情况列出时间表,进行详尽的介绍,使人更加清晰的了解纳兰的“职场生涯”和劳动强度;在讲解纳兰悼亡词句“催到太眠迟”时,列举出具有同一意境的当代词学大师唐圭璋的悼亡词,“人声悄,夜读每忘疲。多恐过劳偏息烛,为防寒袭替添衣,催到莫眠迟”(忆江南),使人又了解到一些有益的掌故。
《我是人间惆怅客》推理科学,符合实际。书中为了丰富内容,根据需要,做一些貌似奇思妙想、别出心裁但却合乎情理的想象。
例一:关于妻子卢氏帮助纳兰保存诗稿。她说纳兰灵感一来,随手写在一张纸上,过后就忘了扔在什么地方了,有不少是细心的卢氏帮他收集起来的。这样的写法貌似杜撰,但是也是有根据的,徐乾学在《通志堂集序》中写到纳兰“随手挥写,辄复散佚,不甚存录”。——一个手稿不注意保存的诗人,妻子替她收集诗稿,这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吗?
例二:三藩之乱时,纳兰欲请缨沙场报效国家,康熙不同意纳兰上战场,杨雨教授分析原因“一是康熙对纳兰还不了解,担心他没有战场经验,到了前线不但不能建功立业,反倒白白送了性命。另一种可能是他对纳兰很欣赏,很信任,对纳兰有更重要的任命,而朝中并不缺能征善战的将士,因此他不想把纳兰派到前线去。”这个分析乍听起来貌似没有依据。但是,当我们读读韩菼《纳兰神道碑》、徐乾学《通议大夫一等侍卫进士纳兰君墓志铭》就可知这种推测的合理性,《神道碑》写到“君日侍上所,所巡幸无近远必从,从久不懈,益谨。上马驰猎,柘弓作霹雳声,无不中。或据鞍占诗,应诏立就。”“上有指挥,未尝不在侧,无几微毫发过”,《墓志铭》写到:“出人扈从,服劳唯谨,上眷注异于他侍卫。”我们想啊,对于纳兰这样一名富有才干、勤劳严谨、表现优秀的人,康熙皇帝哪肯舍得让他轻易离开身边呢?
例三:关于纳兰妻子卢氏并不是真的“素未工诗”和“手生疏”。杨雨教授推理说,“以卢氏的经历和所受的教育,再加上结婚之后和大才子纳兰朝夕相处,经常在一起赌输论道,说她不大写诗这有可能,说她不会写诗是很难让人相信的”她认为,过去“女子无才便是德”,纳兰要照顾到妻子的名声,所以不便说出去。我赞同这个观点,其实,从“赌输消得泼茶香”“林下荒苔道韫家”可以看出,纳兰妻子不但有才,而且还是李清照、谢道韫一样的人物。
例四:关于初恋情人(婚前恋人)的推测。有人一提“初恋情人”,就不问缘由,全盘否定。野史笔记《赁庑笔记》,里面说:纳兰眷一女,后来入宫,纳兰混入宫中见得一面。这则笔记里可没说这女的是表妹,也没说入宫是当宫女(服务员)还是当皇妃。后来又不知怎么把皇妃与表妹扯到了一起,甚至把纳兰与康熙成为情敌。野史笔记固不足信。但是,纳兰没有当皇妃或宫女的表妹作为初恋情人,不一定就没有其他身份的初恋情人(或表妹),纳兰有些初恋、密约的词可见端倪。杨雨教授推断出表妹是纳兰府上的侍女,又有什么不可呢?退一步说,杨雨教授的推测即使不正确,也比野史存在的合理性更加“贴谱”。
例五:为增加氛围进行必要的合理想象。如“有时候她看到丈夫独自在院子里发呆”等等,杨雨不可能看到当时的情境,但她可以这样写,可以使纳兰“有血有肉”,这未尝不可,况且这不是什么违反原则的大事情。
说了这么多,意在表明杨雨教授的分析是全面的,经得起推敲的,而不是凭空的想象,这些见解是前人从来没有说过的,是杨雨教授的新视角,是对纳兰研究的深入,让读者见识到了新鲜的东西。学术的魅力在于创新,如果在研究方面停步不前,那是没有希望的。
《我是人间惆怅客》可称一部成功的“纳兰性德传记作品”(注意:是“传记作品”,不是“传记小说”),全面准确的涵盖了纳兰的生平事迹,架构科学,思路清晰,分析到位,总结精炼,语言优美。该书不同于目前的畅销书写法在于,畅销书是独立成篇的解读,就解读而解读,分别围绕一篇词而展开解读;《我是人间惆怅客》是在架构清晰的前提下,围绕词人的生平而叙事,然后根据需要将相关的词作有机融合其中,可以说有相当高的技术含量。畅销书则不同,它可以不顾前后左右,肆意发挥,廉价抒情。因此说,畅销书对于《我是人间惆怅客》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我是人间惆怅客》是我近几年来看到的比较好的一部作品。再好的作品,可能也有人会不喜欢。文学讲究百花齐放,文学批评属正常现象,但是我也见惯了一些不正常的习气,有的缺失道德底线,有的缺失理性发言,有的断章取义,有的人云亦云,有的缺乏包容。我想说,杨雨教授能在中央电视台讲,自有她的实力!杨雨教授能向全国观众普及纳兰性德,这是传播中华古典文化的一大贡献!以传媒为载体进行普及,面向大众,去除枯燥呆板的学术化,比书本来得更直观,更喜闻乐见,是其他传播方式不可替代的。杨雨教授讲课的矜持风格我很喜欢,一些文学界的朋友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感谢杨雨教授奉献给观众读者的这道品味俱佳、醇香四溢的文化大餐!

(花邻写于壬辰端午,匆匆)

附:
百家讲坛《纳兰心事有谁知》(视频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第一集:我是人间惆怅客
http://kejiao.cntv.cn/bjjt/classpage/video/20120428/100772.shtml


第二集:多情自古原多病
http://baidu.cntv.cn/schedule/SCHE1335597078339396&videoId=aa57ef7736b44d73aced5d212b2cf0be&clickId=VIDE1335924754454517


第三集:一生一代一双人
http://baidu.cntv.cn/schedule/SCHE1335597078339396&videoId=1e6cb0ba5b794bd799ec5070de3f2406&clickId=VIDE1335924754286515


第四集:当时只道是寻常
http://baidu.cntv.cn/schedule/SCHE1335597078339396&videoId=613b774aec76453db1521a32539d32e6&clickId=VIDE1335924754112513


第五集:不食人间富贵花
http://baidu.cntv.cn/schedule/SCHE1335597078339396&videoId=e8f7c6b3b5d2484d820d8d2a9b3d33d9&clickId=VIDE1335942622250974

第六集:幽怨从前何处诉
http://baidu.cntv.cn/schedule/SCHE1335597078339396&videoId=84681b196dac434d8331de0e0d0abadd&clickId=VIDE1336032096747197


第七集:身世悠悠何足问
http://baidu.cntv.cn/schedule/SCHE1335597078339396&videoId=da274757bf334213b1c776f491ef846f&clickId=VIDE1336115492431435

第八集:而今才道当时错
http://baidu.cntv.cn/schedule/SCHE1335597078339396&videoId=3d7d10377777478e88d846bd8821cfc6&clickId=VIDE1336356649821510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5304.html

更多阅读

读《一千零一个愿望》有感 一千零一个愿望读后感

读《一千零一个愿望》有感寒假中,我读了作家郁雨君的《一千零一个愿望》,这本书带给我极大的触动,让我明白了许多,收获了许多。故事从一个女孩子李力子说起……她,方脸蛋,头发硬,嗓子粗。她的妈妈超级忙碌,李力子渴望爱却得不到爱,内心孤

读《种树郭橐驼传》有感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读《种树郭橐驼传》有感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原是一篇谈种树之道对治国有所借鉴的杂文。但细品之,发觉得益并不止于此,在教育方面,这篇文章也多有启示。在文中,郭橐驼传授的种树经验,核心思想就是“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翻译

读《城南旧事之驴打滚儿》有感 城南旧事驴打滚儿概括

读《城南旧事之驴打滚儿》有感五(1)班王泽茹林海音是一位著名作家,城南旧事就是她的专集之一。驴打滚儿是北京的一种特色小吃,但林海音笔下的驴打滚儿不是说它如何好吃,而是体现了一位母亲失去孩子的痛苦与绝望。

读《季羡林散文精粹》——寻梦有感 寻梦 季羡林

阅读时间:2013年1月4日读《季羡林散文精粹》——寻梦有感母亲是一个很伟大的人,母亲给了我们每个人很大的鼓励和支持。这是我读季羡林写的《寻梦》最大的收获。母亲刚刚去世不久,夜里总是梦到母亲。梦里总是梦到一些小时候发生的事

管理经典:信仰!读《1948年医学日内瓦宣言》有感

信仰!读《1948年医学日内瓦宣言》有感在我被吸收为医学事业中的一员时,我严肃地保证将我的一生奉献于为人类服务。我将用我的良心和尊严来行使我的职业。我的病人的健康将是我首先考虑的。我将尊重病人所交给我的秘密。我将极尽所能

声明:《我读《我是人间惆怅客》 我是人间惆怅客》为网友穷游全世界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