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普赛女郎卡门 奥布拉兹佐娃

吉普赛女郎卡门 奥布拉兹佐娃

最近一直在读法国作家梅里美的书,《卡门》首当其冲。《卡门》是一个故事集,里面收藏了很多梅里美的精彩短篇小说,《卡门》只是其中之一。《卡门》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卡门”的吉普赛女孩,这个女孩有着吉普赛人的所有特点,同时她还有着自己独特的地方,她热情奔放,勇敢,喜欢冒险,但更追求自由。卡门做任何事情,都喜欢随着自己的心意来,她从来都不愿意受人摆布和控制。

故事的另外一个主人公便是唐赛。唐赛最初是一个很有前途、即将成为中士的士兵,和卡门的一次偶然相识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和命运。为了卡门,他放弃了他原本可能辉煌的军队前途,放弃了他的军人梦想,加入了他想也没有想到的走私行列,一切只是因为他爱卡门。然而,他并不清楚卡门对他的爱有多少。最终,因为他想独占卡门,想让卡门彻底服从他,结果招致了卡门的反抗,卡门宁死也不愿意同他一起隐姓埋名的生活,宁死也要选择彻底完全的自由,最终,卡门为了自己的自由,死在了唐赛的剑下,一个她曾经爱过的男人的剑下。

虽然文章通篇都在讲卡门是如何的热情奔放,甚至“淫荡”,但有点作者没有忽略,那就是吉普赛人不管男女,都希望有一个真正合自己心意的罗姆或者罗米(“罗姆”在吉普赛人的世界里是丈夫的意思,而“罗米”则是妻子的含义)。其实,在卡门和唐赛相恋的起初阶段,卡门是真正把唐赛作为自己的“罗姆”来对待的,甚至她曾经想过跟唐赛“白首偕老,共度一生”,然而,唐赛却忘了吉普赛人的特点,他们向往绝对的自由,宁愿偷鸡摸狗、坑蒙拐骗,也不愿做整日辛苦劳作的农民。在卡门看清楚唐赛是不可能跟她坑蒙拐骗一辈子时,她对唐赛的爱就开始逐渐的消散了。在卡门的眼里,真正爱的人必须接受她对自由的信仰,完全接受她的生活方式并用她的生活方式来生活。而这与唐赛的人生信仰是不在一条道上,甚至是完全背离的,也就注定了她与唐赛的悲惨结局。

卡门让我看到了吉普赛人的一个特质,那就是崇尚自由,为了自由什么都可以抛弃,包括生命,吉普赛女人虽然常年漂泊天涯,但她们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而这与传统中国女性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多数中国女性会因为种种原因而放弃自己的自由,放弃追逐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数千年的重复让世人以为,中国的女性忍受能力格外强悍,能与日本女性相匹敌。可是,很少有人看到,中国女性这一隐忍行为背后的诸多辛酸和折磨。这就是文化氛围和民族传统的差别,各有千秋,各有欢喜与忧愁。

吉普赛人对自由的向往也体现在他们对生活的追求上,包括服装、家居、饰品等方方面面。吉普赛人喜欢用强烈的色彩对撞来体现浓烈的生活情怀,近几年大热的服装波西米亚群就源于吉普赛人的生活情调。夸张的花朵,强烈的色彩撞击,皮质的流苏,纷繁的花边和绳结,这些都是波西米亚的特点,也是吉普赛人服装的特点。波西米亚风重点强调的就是人的艺术气质、叛逆和自由,而这些都源于吉普赛人的豪放,虽然它包含有一定的颓废文化和“反社会性”,但这并不影响波西米亚风在世界上蔓延并扎根于世界的角落。

言归正传,卡门岁奔放但不淫荡,虽然她经常跟陌生男子搭讪甚至打情骂俏,但要知道她这么做也是有目的的,吉普赛人上擅长走私,这些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在梅里美笔下,卡门也是一个精灵,也许你见到她时她是一个可怜的乞讨者,但下一刻她就能变化成一个技术熟稔的交际花,在上流人群中穿梭,她善于变装,更擅长表演不同类型的人。一旦她盯上了谁,这个目标往往不会落空。卡门就像是《哆啦a梦》中的机器猫,总有各种各样的办法让自己达成目标,甚至在自己陷入危险的时候,她也总有办法脱险。这股超能力也让她的吉普赛伙伴格外喜爱和依赖她。因为她的机灵和精明,她的吉普赛伙伴经常请她为他们探寻出路和发财之道,而最后卡门总能出色的完成这个“任务”,并且乐于完成。我想,这就是卡门,在她的世界里,没有善恶之分,没有正邪之别,在她看来,只要能挣钱就不是错误,甚至这是一个优点。所以,卡门才会一次又一次地从事着吉普赛人传统的行业,虽然这个并不为唐赛彻底诚心的接受。

如果我们的身边有卡门这样一个女子存在着,我想人们对她的喜欢与厌恶也是各占一边,虽然有时她很自私,但会有异性像唐赛那样盲目热烈的喜欢着她,包容她的一切。卡门乐观开朗,热情奔放,在她身上你看不到消极的一面,她就像是一朵野蔷薇,从里到外格外坚强。你可以欣赏她,利用她,甚至摧毁她,但是你不能霸占她,因为她要的是绝对的自由,而不是做一只“笼中的金色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5394.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吉普赛女郎卡门 奥布拉兹佐娃》为网友清风入怀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