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皆祸害?!》 豆瓣父母皆祸害小组

父母皆祸害?!

——谁来关注孩子们的心灵

文:郑委




大家看到“父母皆祸害”这个题目的时候会不会特别的吃惊?很多年前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就特别的吃惊——“父母皆祸害”是来自豆瓣网上的一个同名小组,这个小组的成员都是那些“被父母祸害的孩子”,他们自称“小白菜”,在一起相互倾诉,相互支持,相互取暖,相互帮助,我一直都在关注这个群体,我相信我是全中国最最理解他们这个群体的人之一,为什么?因为我自认为就是他们的代言人,我每天都在帮助同样的孩子,我每天就在和“伤害和虐待孩子”的家长打交道,我的本职工作就是“教育家长学会爱孩子”,有些孩子对我说:“你是职业收拾家长的人!”,是的,我是专门收拾家长的人,我希望家长们学会爱,我真的不希望孩子们“带着满腹的怨恨”走上社会,艰难生活。我一直都在默默地关注着这个小组,但我从来没有参与到这个小组的讨论和发言当中,关注他们的人和媒体太多了,我要做的就是实实在在的让更多的家长醒悟,让更多的孩子不要自称自己是“小白菜”。

今天我想起了这个题目,是因为我收到了一封邮件,邮件中的孩子可能也是“父母皆祸害”小组中的讨论者,她把我的博客也发到了小组里,她远在大洋彼岸的加拿大,我们素未谋面,她却当我是最亲近的倾诉者,写出来她的心里话给我,昨晚我看到邮件哭了,我能深刻的体会到这个孩子这么多年来生活的不容易,有谁真正的走进过这个孩子的心灵深处?昨晚我就发了个愿,我希望和这个孩子能成为朋友,她真诚的写信,我看信后内心中渴望见到孩子的迫切心态,说明我们有缘,我相信有一天我们会见面,成为好朋友。

家长们都可以上豆瓣网上去看看这个小组,我相信孩子们说出来的话足够警醒中国所有的家长,曾经很多年前很多媒体都关注这个群体,我一直都想表达我对这个群体的建议和意见,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今天我想说几句我最想说的话:

1、“父母皆祸害”明显有标题党之嫌,因为一定不是“皆”,还有就是绝大部分家长“祸害”并不是故意的,这样的家长不恶只错,“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绝大部分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好,但错误的方式和方法“祸害”了孩子,就是我常常说的:“不会爱还爱带给孩子的可能是伤害甚至是虐待”。但这样的标题能够引起更多的关注和反思,我觉得很有意义;

2、看看这个小组的说明:“反对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积极手段,为的是个人向社会化进一步发展,达到自身素质的完善。我们不是不尽孝道,我们只想生活的更好。在孝敬的前提下,抵御腐朽、无知、无理取闹父母的束缚和戕害。这一点需要技巧,我们共同探讨。”他们提出标题党一样的口号,其实质却是希望“在孝敬的前提下”,为孩子们的宽容喝彩,更为孩子们的努力落泪;所以大家不要带着任何有色眼镜去审视这个群体,我们要做的无非就是两件事,一,通过他们的呐喊我们不要去祸害我们自己的孩子,要知道现在非常多的家长正在祸害着孩子而不自知,无知者无畏啊!不要当你的孩子自称是“小白菜”的时候你在后悔;二,这个群体需要的是切实可行的帮助,而不是对他们的评价甚至是批评。

3、“父母皆祸害”这个小组的理念很好,我相信这其中有些成员一定内心中对父母有很多的怨恨,我想告诉他们:“18岁之前我们可以怪父母,但18岁之后,我们就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摆脱父母的影响,去寻求自己的幸福人生,尽管很难,但必须努力!”我们每个人都深深烙有原生家庭(父母)的印记,我们无法选择父母,但我们可以选择“战胜自己”来摆脱父母对我们的影响,我就是个摆脱家庭对我影响的成功者,“小白菜”谁需要帮助,都可以来找我,我的邮箱是zw-mail@163.com。

下面是我的“准好友”给我的来信,为什么是“准好友”,因为我回邮件希望和她成为朋友,但现在还没有得到她同意的答复:

郑委老师:
您好!
尽管我不太可能来参加您的培训班(我在海外),但我关注您的博客快一年了,已然从心底里认定您是我自我教育的辅导老师,想来您是不会介意的吧。另外我还把您的博客发到了豆瓣的“父母是祸害”小组里,希望那里的“小白菜”们也能从您的文字中找到共鸣。(郑委老师:我一定会是你自我教育的辅导老师,但我更希望成为朋友,看完你的信我“心疼”,说明我们有缘。从你的信中,我看到的是你品行很好,但特别无助,其实像你这样的孩子,有人推你一把,天空就真的晴朗了。)
我今年25岁,未婚未育。一次与父母吵架之后,我在网上漫无目的地浏览,想找到一些自我修复以及与父母相处之道的资料,无意间看到了您的博客。您的一些观点让我每每在高呼“理解万岁”时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忍不住想把我的经历拿出来与您分享,或许您可以给我些建议?虽然暂时我和父母没有达成共识的可能,但我一不准备一辈子和父母老死不相往来,二不准备因为他们而耽误自己一辈子。(郑委老师:你抓住了特别本质的两个问题,第一,你潜意识充满了孝顺,第二,你明确知道自己的方向)
我的家庭和许多传统的中国家庭一样,严父慈母——严是说来就来的狂风骤雨,慈是事无巨细的关怀备至。(郑委老师:这根本不是严和慈,这是高要求高期望的“厉”和过度包办的“害”,中国多少家长连最基本的“严”和“慈”都不懂。看看这篇文章可能能找出答案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6d792d0102e9lm.html)不同的是,我们一家三口在我14岁的时候移民加拿大。这当然是“为我好”,我也很领情,不过在生活的重压下,有些事情爆发得也更加严重。具体的事情我就不说了,您大概也能猜到一二,总之大二的时候我崩溃了——中度焦虑加轻度抑郁。那段时间翻开书本便烦躁异常,根本看不进任何一个字;一提起上学便整夜整夜地失眠。我不敢跟我父母说,说了肯定要面对父亲的怒火和母亲带着哭腔的数落;我也不知道怎么寻求帮助(我们学校其实是有心理咨询服务的,不过那时候没想到这茬,一直深以为憾),只能一个人在租的小屋里蒙着被子哭。浪费了五年,症状减轻了才回到学校继续上课,但依然在寻求心理干预。(郑委老师:昨晚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掉泪了,心中在呐喊“谁来关注孩子们的心灵!”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而现在父母是孩子心理问题的始作俑者)前段时间放假,因为已经半年没跟父母见面了(我跟父母所在的城市间有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再加上我有意避免跟他们多接触),想着于情于理也该看看他们了,于是就回了家。其实经过我崩溃的那档子事,我父母也算有所领悟,所以当时我的想法是试试有没有可能跟父母深度沟通一下。结果让人很是失望,他们还是老样子,只是为了避免我再犯病而有所收敛。用我父亲的话说,就是他那种边缘性格已经形成那么多年,想改已经不可能了,而在我看来就是他根本不愿意去改。所以我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赶快从这个读了八年的大学毕业,找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等有点底气了再试着和解。(郑委老师:家长等到出了问题才反思,但“反思”的表面化是于事无补的)
实话说,我对我父母已经有些心灰意冷了,只能对自己发誓,我将来如果有孩子的话,绝不会让他们重复我走过的路。(郑委老师:这却是我所担心的,你对孩子的教育很有可能会走到另外一个极端上,不过你认识我了,就不要担心了。)
《父母皆祸害?!》 豆瓣父母皆祸害小组
上学期我选修了一门教育心理学的课,课上教授给我们看了一盘录像,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对于增强孩子自信的一番比喻和见解,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不知道郑老师您能否看懂英语的视频,不过我在这里大概给您概括一下吧。他说自信心就好比赌徒手中的筹码,获得筹码的方式就是孩子生活中发生让他感到快乐的事,比如考试考第一名,比如参加体育比赛获奖,比如和全校最美的女孩约会(录像是美国的)。有的孩子有很多很多的筹码,有的孩子只有很少的一点,但在现行教育体制的要求下,这样两个孩子被安排在了同一个牌桌前。那个手里只有一点点筹码的孩子在明知拼不过对手的情况下会有两种心态,一种是无所谓地把所有的筹码都扔出去,于是他们彻夜泡吧或者参加黑社会;还有一种是小心翼翼地,一枚一枚地下注,于是他们不敢回答问题,不敢参与讨论,不敢向心仪的女孩表白,不敢投简历找工作,即使在他们相对有把握的情况下(尤其是后两项,需要的筹码数量非常之多)。很多父母做的往往却是从孩子手中抢走筹码:一句“你真笨”孩子少3000筹码,一句“我怎么会有你这么个孩子”少了5000,一句“你就是跟你爸爸我过不去吧”再少3000,一句“给我滚回房间去”再少5000。过一会儿父亲回过味来:我没想跟孩子发火啊,其实是今天那个杀千刀的经理刁难我,我心情不好而已,我去跟孩子道个歉吧。于是父亲到孩子房间里对孩子说:“对不起啊孩子,是爸爸不好,爸爸不是存心说那些话的,你原谅我好吗?”孩子点点头原谅了父亲,但这仅仅只退还了1000个筹码而已(这段基本是原话)。除了不要自己把孩子的筹码抢走以外,父母还要保护孩子不被其他人抢走筹码还不还回来。总之,每个家长或者老师都要做到这一点:每一个和你产生交集的孩子,你都要保证他们晚上睡觉的时候比同一天早上起床的时候拥有更多的筹码。我觉得,几乎每个中国家长看到这个视频都要汗颜(郑委老师:这个段落对中国家长特别有意义,但我更高兴的是,其实你的核心问题就是“没自信”,你关注这个段落说明你真的很了解自己,你只需要解决好这一个问题,你的生活就精彩了,我可以慢慢帮你,但我只是外力和外因,结果掌握在你手里啊。)
行“笔”至此,似乎该告个段落了。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也觉得轻松了不少。太久没用中文写这么长的东西了,难免有些不知所云,还请见谅。祝您和您的家人身体健康,也祝您的努力被社会更广泛地接受,并为更多迷惘中的父母和孩子带来福音。
****
2013年3月5日郑委老师推荐阅读:《孩子,妈妈把你背回家》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6d792d0102e2mv.html《儿童的心灵需要极大的关注和爱护》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6d792d0102e39a.html《谁来系统引导中国孩子的价值观》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6d792d0102e9gk.html《父母怎样爱孩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6d792d0102e2p5.html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6099.html

更多阅读

关于《叶问·终极一战》剧情的真实性!一 叶问之终极一战

今天,有一位博友在我以前的博文《信仰·真与伪!》中问起我参演的电影《叶问·终极一战》中一段剧情的真实性,我以自己个人的观点,作出了如下回答:daozai:博主你好,你是李振藩宗师的忠实信徒,在新上映的《叶问终极一战》中看到你的表演

声明:《《父母皆祸害?!》 豆瓣父母皆祸害小组》为网友雪后初暖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