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扫盲——“阴阳”他说 阴阳师扫盲

写阴虚vs阳虚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话题没完没了,因为阴阳这个概念,本来就可深可浅,“扫盲”要扫彻底,就不能不长篇累牍,不扫彻底,总觉得有些想说的话没法说完。今天就来谈谈阴阳,有位朋友说她理想中的男人是“还知道自己啥也不懂的人”(Heknows that he knowsnothing),我今天就当大家啥也不知道,那些已经懂传统中医阴阳学说的人也请节哀顺变,我要给您洗洗脑,说些大家可能从来没听说的:)

阴阳,在传统中医里,是辨明疾病的总纲,说到底,是个“诊病”的学问,坦白说,历代太多人诊病水平不高,可以说是受这个学问所“害”,古传中医里,在千山万水之外做的诊病,哪用得着什么阴阳虚实表里寒热!这说明什么?阴阳学说错了吗?还是因为我们学问没有做通,老因我们已知的那点儿可怜的阴阳知识障碍着我们去认识我们未知的大道之理呢?

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不能不来看看大家平时听的中医阴阳学说究竟说什么。

早在《黄帝内经·素问》里就有一章叫“阴阳应象大论”的论述说,善于诊病的人,察色号脉的话,会先辨别疾病是阴症还是阳症(“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类经·阴阳类》也说,人的疾病,一定有个根本的得病原因,有的是阴的原因,有的是阳的问题。(“人之疾病,⋯⋯必有所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其本则一”)。后代的中医们,就因为这两句话,慢慢把这个宏观的阴阳概念“发展”成今天大家常常听到的各类似是而非的阴阳之说。但大家似乎都忽略了一点,《黄帝内经》的这句话,说的也就是“善诊者”号脉时做些啥,而《类经》里的这句话,最重要的其实是最后四个字——“其本则一”——不管是阴症还是阳症,它们最最根本的因“则一”,都是因为什么?我在前面的文章里说的:“正气不足”!

为什么说阴阳是辨明疾病的总纲呢?主张这个最彻底的是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先生,他说,凡是诊脉施治,必须先弄清楚疾病是阴症还是阳症,这是做中医的人必懂的纲领(《景岳全书·传忠录》:“凡诊脉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纲领”),用老张的话说,阴阳已经是被用来统括其余六纲(寒热、表里、虚实),因为表里、寒热、虚实也可以用阴阳的概念来区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阳”是指热的、阳光的、表面的、实际的,所以热症、表症、实症可以归为“阳症”,而阴是指寒冷的、内里的、虚无的,所以寒症、里症和虚症都可以归入“阴症”。许多人不知道,事实上表里寒热虚实之间在人身上是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的,压根儿不能截然分清,阴症和阳症之间也就不是绝对分开的,我在前面的文章里讲到太极图的时候已经提到过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恐怕才接近真理。举个简单的例子,“表”本来属于“阳”,“寒”本来属于“阴”,“表寒症”就是典型的阴阳互根嘛。——大家别忘了,上面提到的《黄帝内经》和《类经》说的“阴阳”,只是“善诊者”的诊断“方法”或“思路”而已!如果可以不需如此诊断,阴症阳症简直可以不去区分!这就是“糊涂医治糊涂病”的思维方法,要不怎么说“阴虚vs阳虚”是将错就错的说法:)

下面我们还是来看看传统的中医对阳症和阴症的认识,继续扫盲。

一般来说,凡是属于慢性的、虚弱的、抑制的、安静的、功能低下、功能减退的、无热畏寒的,都是阴症。反之,凡是属于急性的、亢盛的、动态的、实强的、代谢旺盛的、进行的、兴奋的,都属于阳症。套用传统的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给大家列个表格看看:

四诊阴症阳症
面色苍白或暗淡无光,看上去精神萎靡不振,倦怠乏力,舌淡苔滑面色潮红或“满面红光”,喜欢贪凉,看上去狂躁不安,嘴唇燥裂,舌红苔黄(更糟的甚至舌黑而有芒刺)
声音低微,静而少言,呼吸气短、弱声音壮厉,烦而多言,呼吸粗,喘促痰鸣,常狂言,爱叫骂(所以“说好话”很重要:)
大便腥臭,饮食减少,口淡无味,不烦不渴,爱喝热饮,小便清长或短少大便干结或有奇臭,口干,感觉吃不下饭,烦渴引饮,爱喝冷饮(老外很多是这样),小便短赤
腹疼喜按,身寒足冷,脉象沉、微、细、涩、弱、无力腹痛怕按,身热足暖,脉象浮、洪、数大、实而有力


习惯上,历代中医们喜欢用阴阳来广泛地概括脉、症、表、里、上、下、寒、热、虚、实、气、血、动、静等等,用它们来划分一般的阴症和阳症,但如果病到了紧要关头,则喜欢直接用阴阳直接命名,比如“真阴不足”、“真阳不足”,甚至还有“亡阴”和“亡阳”。

因为有网友问到“亡阳”,也列个表来鉴别鉴别:
症状汗液四肢
舌头脉象
亡阴身体发热,爱喝冷饮,气粗汗是热的,而且有点粘温热红、干浮、细
亡阳(与上相反:)汗冷清稀厥冷白、润脉微欲绝

说完这些大家可能从你们的中医那里听到的东西,再来看看真正的阴阳是说啥。

古传中医,称阴阳为“二气”,“气”是什么?物质!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其实就来自咱们的老祖宗,所以说中医是“伪科学”的人,是反马列主义的:)

传统的阴阳学说,来自于圣人的《道德经》,讲的都是大道之理,后来各家在它的基础上,阐发、总结了非常多的“道”的规律,比如大家常听到的“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被英国传教士理雅各翻译到黑格尔他们那里就成了后来的辨证法:),还有“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平阳秘”、“阴阳转化、交变”等规律。

既然阴阳是“物质”,那么反映在人体上的“真气”自然也是物质,那么问题就来了,人体的真气是由“谁”来驾驭的呢?大脑?小脑?神经?

——用古传中医的话来说,就是由“神”——精神魂魄来驾驭!

换句话说,我们的精神,也是一种“物质”!那么人类历史上争论了几千年的唯心唯物的争论是不是可以划上句号了?
中医扫盲——“阴阳”他说 阴阳师扫盲

在中国的圣贤看来,物质有两种,一种是阳的,大家都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一种是阴的,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确实存在的。现在讲这个问题大家都好理解了,就像大家现在都懂的“无线上网”,虽然没有“线”,但上网的“信号”还是存在的。你不能因为自己看不见摸不着就以为“无线上网”不存在!更不能因为你自己家里没有无线上网,就断定别人家也没有,对吧?前不久,当我亮出古传中医传说中的千里诊病的时候,有位资深中医名人给我发纸条,说这东西“太玄了,没听说”,担心“会把中医引入伪科学”。还用伪科学来吓唬我,好在哥们肾气足,不怕吓,也还受过点儿现代科学的教育,我们今天就讲讲“科学的”阴阳,这里的“科学”,在“翻译”上可以与咱们老胡家的胡锦涛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相对照着来翻译:)

下面我们就引进一下现代科学的术语来看看圣贤们所说的阴阳,看看阴阳两种物质各自的特征。

在讲阴阳两种物质的特征之前,还得做一回小小的现代科学扫盲,解释什么叫“维层”,什么叫“二、三、四维空间”乃至“多维”等概念。

“维”是“方向”,“层”是层次,“维层”简单来说就是指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方向和层次。比如说,由一个方向确立的空间模式是一维空间,一维空间呈现直线性,只被长的一个方向确立。由两个方向(长和宽)确立的空间模式是二维空间,三维空间则是由长、宽,加上“高”三个方向构成,或者说是由前后、上下、左右所构成的空间,怎么理解呢?包饺子大家都知道吧?把饺子皮擀平了,可以理解为“二维”,包上馅,就是“三维”,那么四维空间呢?就是三维空间加进一维时间的概念,指的是古典物理学的三维空间加上时间,跟数学的“四维空间”的意义完全不同。除非能超过光速,人类不可能超越时空。

自从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中提出了四维时空的概念之后,四维空间这个“科学”概念便为大家所熟知。大家平时看电视或读一些煽情文章,总能听到诸如“穿越时空的交汇”、“打破时空限制,运用多维思考”之类的鬼话,那才是“伪科学”呢!现代科学还远远不能穿越时间,否则就真能发明时间机器旅行到“过去”或“将来”了。现代科学能认知的万事万物都是在“现在”(present)这个时间点,“过去”(past)与“未来”(future),科学目前还没办法呢,用现在的科学思维与方法,可能永远也认识不到。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大家都是生活在长宽高(三维空间)里的,大家的认知极限的空间是由长、宽、高所确立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世界,并占据“现在”这个时间点,“过去”与“未来”只能通过“推理”、“思考”来揣测,也就是说,我们人类生活在四维的“境界”里,到目前为止,人们认识的物理世界只是四维。更不客气些解释,我们还太“低等”,低等的生命无法理解高等生命的“境界”。比如“蚂蚁”,虽然也在我们这个三维空间下面生存,它们却无法理解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三维空间,蚂蚁只懂得前后左右移动,“蚂蚁上树”不是因为它懂得上下的概念而是因为它跟着气味爬。现代微观物理学提到的高维空间,目前也只探讨到其数学意义呢。尽管如此,爱因斯坦为现代科学揭示的四维时空的物理定律已经比三维定律要完美得多,至少比牛顿力学要完美的多。在老爱的眼里,时间与空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四维时空,能量与动量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四维动量。他阐述了自然界一些看似毫不相干的量之间可能存在深刻的联系。根据他的探索,现代科学目前马马虎虎探寻到十八维。

我们知道,物理学有两大分野,一是以牛顿学说为主体的古典物理学,另一个就是爱因斯坦学说以来的现代物理学。在牛顿的世界里,物理学的定律都在三维空间里,物质不灭,光呈直线运动,时间一去不返,一个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在大家的日常生活当中,牛顿的古典物理学就够用了,这也是我们多数人的思维习惯。在古典物理学范围内,古传中医的“千里诊病”是不合理的“伪科学”。

自爱因斯坦开始,到了今天的霍金(他的《时间简史》大家找来看了吗?:),现代物理学已经表现的可圈可点,在三维空间加时间的基础上,现代物理学认为物质有灭,光可作曲线运动,时间甚至可以倒流。1996年5月24日,美国《科学》杂志(Science24 May 1996)上发表了美国科学家Dr.C.Monroe, Dr.M.Meekhof 等人的论文“A SchrodingerCat Superposition State Of AnAtom”,在论文里,他们公开了一个举世震惊的实验——实现了使同一个原子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同时存在的人工重复实验(见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abstract/272/5265/1131),解决了同时是死的和活的什罗丁格猫(Schrodinger'scat)的量子物理学的一大课题。在古典物理学看来,这种事情只有上帝才能做到。从现代物理学看,这却是完全可能的、完全正常和合理的。

为什么要解释这么多“科学界”的东西呢?因为我们的老祖宗所领悟到的阴阳,早已“超科学”——远远超出现代科学所观察到的范围!

哎,子时又快到了,哥们睡仙去,有空再聊:)

胡涂医
2010年4月2日
http://blog.sina.com.cn/realtcm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6921.html

更多阅读

神秘莫测的阴阳师——安倍晴明 阴阳师安倍晴明技能

“满天飞樱,花瓣纷落,琼瑶满闸。贵族们,着直衣,舞单衣,持檀扇,赏樱宴。夜帷幕,鬼魅出,妖魅行,阴阳师......”日本平安时代,一个曾与盛唐帝国隔海相对的时代。它孕育了令后世赞叹不已、无比华丽的灿烂文化,却也隐藏着众多不为人所知的黑暗。平

阴阳术数构系是打开人类神秘大脑的万能钥匙 阴阳师神秘

1986年秋,李阳波在南宁给广西中医学院部分学生讲授《运气学导论》课时,提出了一个阴阳术数构系概念。这是他从古人的智慧,从太极、从道、从老子的《道德经》、从《黄帝内经》的研究中提出来的科学体系概念,是一个恢复我国古代科学的全新

中医扫盲——“阴阳”他说 阴阳师扫盲

写阴虚vs阳虚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话题没完没了,因为阴阳这个概念,本来就可深可浅,“扫盲”要扫彻底,就不能不长篇累牍,不扫彻底,总觉得有些想说的话没法说完。今天就来谈谈阴阳,有位朋友说她理想中的男人是“还知道自己啥也不懂的人”(Heknow

声明:《中医扫盲——“阴阳”他说 阴阳师扫盲》为网友食指指向爱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