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秋思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渔家傲 秋思 赏析

【原文】

作品原文《渔家傲①· 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②秋来风景异,

衡(héng)阳雁去③无留意。

四面边声④连角⑤起,

千嶂⑥里,

长烟⑦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⑧归无计。

羌(qiāng)管⑨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mèi],

将军白发征夫泪。[1-2]

【注释】

①渔家傲:词牌名,双调六十二字,仄韵,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②塞下: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③衡阳雁去:“雁去衡阳”的倒语,指大雁离开这里飞往衡阳。相传北雁南飞,到湖南的衡阳为止。

④边声:指各种带有边境特色的声响,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⑤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

⑥千嶂:像屏障一般的群山。

⑦长烟:荒漠上的烟。

⑧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刻石记功。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汉和帝永元元年(89),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⑨羌(qiāng)管: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翻译】

一入秋季边塞风光多么奇异,雁行阵阵南飞衡阳不肯停息。

军号和着四面边声一齐响起,崇山峻岭之间,落日将烟雾飘动孤独的城紧闭着。

一杯浊酒暂且慰我故土之思,功业未建男儿无颜回归故里。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哪能安然入睡,将军士卒白了头发泪流不尽。

【作者】

范仲淹,字希文。他在陕西守卫边疆多年。政治上,他主张革新,为守旧派阻挠,他的词,写边塞生活,苍凉悲壮,慷慨生哀;写羁旅生活,缠绵深致,脍炙人口。范仲淹于宋仁宗康定元年任陕西经略副使,守边四年,作《渔家傲》乐歌数阙。一○三八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一○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此词可能即作于知延州时。原有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欧阳修尝称为“穷塞外之词”。但流传至今的却只有此词。

【赏析】

宋仁宗朝,西夏是从西北方面侵扰中原的强大敌人。公元1040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陕西延安),在边城的防御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朝廷腐败,败多胜少,只能坚守以稳定大局。本词即作于此时。

上片着重写景。“塞下”二句首先点明地点,时间和边地延州与内地不同的风光,其次具体地描述风光的不同,西北边疆气候寒冷,一到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大雁此时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四面边声”三句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恻悲凉。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

下片抒情。“浊酒一杯”二句,先自抒怀抱,作者为前线三军统帅,防守边塞,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想要借一杯浊酒消解乡愁,路途遥远,家人在何方?更重要的是,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就无从谈起。而要取胜又谈何容易,因此更浓更重的乡愁就凝聚在心头,无计可除。“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紧承“长烟落日,”到了夜晚,笛声悠扬,秋霜遍地,更引动了征人的乡思。全词结束在“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二句上,此二句从写景转入写情。戍边将士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本可以战胜敌人,无奈朝廷奉行的是不抵抗政策,戍守艰苦,又无归计,人怎么能睡得着呢!旷日持久的守边白了将军的头,使征夫洒下许多思乡的热泪。

把西北边陲的羌管笳鼓声带进词坛,使词进一步向社会化靠拢,旁枝独秀于艳词之外,本篇即为发端者之一。语气沉郁雄浑,风格苍凉悲壮,上下片之间情景相生,浑然一体。上篇“雁去无留意”移情于物,生动地表现了征人久戍边关,更无留意的内心感受。“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在描写边塞风光的词篇中,可称警策。作者爱国主义的英雄气概充满了字里行间,气象开阔,开苏、辛豪放词之先河。

【主旨】本词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和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感慨情怀,同时也写出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

【练习】

一、理解填空

1、《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在那座孤城抒写边塞荒凉的词句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渔家傲·秋思》中通过写视觉描画塞上荒僻情景的两句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3、《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孤城”零落,气氛森严的词句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军决心守边御敌的诗句是:燕然未勒归无计。

5、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一词中,提示自己和征人思念家乡,但因没有达到建立军功目的,而无法回家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6、《渔家傲·秋思》一词中,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词句写出了守边将士因思乡的苦闷和功业未建而寒夜难眠潸然泪下的情形。

7、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渲染边塞战地的萧索、肃杀之气。

二、中考真题

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阙写塞外秋色,下阙写思乡之情,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

答: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3、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雁去”(两个字)。

渔家傲秋思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

答: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凄凉。

5、“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此句形象地描绘了座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6、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

答:一是慨叹功业未立,一是思念家乡。(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7、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

答: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9、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

答:写出了塞外的奇异景色;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做铺垫。

10、你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的“寐”?

答:、睡觉.

11、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上阕侧重于写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1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词的下片中“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13、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

A、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

D、全词意境豪放、壮阔,形象鲜明、生动。

14、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D )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1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答: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16、用“/”划分下面诗句的诵读节奏。

长烟/落日/孤城闭

17、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A、这首词写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诗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诗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18、古代诗词中有很多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其中既有写江南美景的,也有写北国风光的。请写出一个表现西北风光的名旬,并谈谈你的理解。

答:诗句

理解分析

19、“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2分)

答:天冷、声杂、城孤

20、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分)

2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2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思乡之情。

23、请简要分析“羌管悠悠霜满地”在这首词中的作用?

一是时间上是上阕“长烟落日”的行延续。二是借景抒情,写出守边将士们寒夜守边的艰辛,抒发了他们因建功立业,归期无计又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

2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将军白发征夫泪”是互文,白发不单指将军,士兵也久戍不归,所谓“三军尽衰老”;流泪的也不只是征人,将军也因有家难归、功业难成而哀伤流泪。抒发了他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这里的悲怆情调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25、对《渔家傲·秋思》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词人着意用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内地景象的迥然不同。

B、词人在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开头两句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从正面提示了自己和征人们卫国思家的心理矛盾。

C、结尾三句情调激昂、高亢,含蓄地表达了朝廷的腐败和软弱及其不修武备、不重边功做法的愤懑之情。

D、词人写了自己亲临目见的景物,表达了戍边将士复杂的情感。全诗意境壮阔,形象鲜明,语言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26、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词的上阕写的是“落日孤城”的边塞景象。

B、词的下阕表现了壮士们在艰苦抗敌的同时怀念家乡的心情。

C、“人不寐”三字突出地反映当时孤城危急的战况。

D、这首词基调悲壮,意境开阔,风格和“苏辛”相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6948.html

更多阅读

马致远的《秋思》多种英译文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赏析

关于元曲英译与美学(系列之三)|诗词乐园-雅虎论坛关于元曲英译与美学(系列之三)现在再重点讨论两首元曲:《悲秋》(一)悲秋周文质叮叮当当鉄马儿乞留玎din琅lang闹,啾啾jioujiou唧唧jiji促织儿依柔依然叫,点点滴滴细雨儿淅xi零淅xi溜哨。潇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扩写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苏轼于公元1075年(宋神宗熙宁八年)冬季创作的一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的作品。在词中,作者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

张继隶书作品 张继隶书讲座视频

张继(b.1963) 隶书张继隶书作品《尽日相亲惟有画》张继隶书作品《王维·观猎》张继隶书作品《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张继书法作品张继,字续之,号四融斋主隶书汉画题跋 - 作品欣赏

元曲赏析〔十〕《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赏析200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色黄昏,几空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溪水涓涓,小溪边上有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西风飒飒,游子骑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

声明:《渔家傲秋思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为网友嘻嘻哈哈搞怪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