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饰美的变迁与发展 近代中国服饰变迁

中国服饰美的变迁与发展(原始时期)

中国素享“衣冠王国”之美誉,服饰既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历史发展和社会时尚嬗替的标志之一。中国的衣冠服饰制度,大约是在夏商时期初见端倪,到了周代渐趋完善,并被纳入“礼治”范围。中国完整的服装服饰制度在汉朝确立的。汉代染织工艺、剌绣工艺和金属工艺发展较快,推动了服装装饰的变迁与发展。

人类服饰演化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感性化了的人类文化发展史。中国古代服饰总是与当时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水平、文化礼仪及道德规范等社会因素密切相联。它的发展、演变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服饰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饰的发展、演变反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丰富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内涵的发展过程。

服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徵,一种符号,它代表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使人人各守本份,不得僭越。因此,自古国君为政之道,服装是很重要的一项,服装制度得以完成,政治秩序也就完成了一部份。所以,在中国传统上,服装是政治的一部份,其重要性,远超出服装在现代社会的地位。



中国服饰美的变迁与发展(原始时期)

从人类社会发展和进化的过程来看,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仍然是赤身裸体的,生存环境极其艰难,不知服饰为何物。虽然服饰的起源有不同说法,如:遮羞、御寒、装饰、宗教等,但总的来说,服饰的变革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而发展的,在劳动和生产生活中产生了服饰。同时,也为生产劳动和生存需要带来方便。

原始时代——兽皮

中国的服饰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原始时期。据考古发现,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初期,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已经使用骨针了(约18,000年前),它说明了当时人们已能把兽皮缝制成蔽体的衣物。骨针、骨锥等制衣工具的发明,大大推进了服饰发展的进程,为人类在大自然中的生存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根据出土的骨针、骨锥等制衣工具想象复原的。在纺织技术尚未发明之前,动物的毛皮是人们服装的主要材料。当时还没有绳、线,可能用动物韧带来缝制衣服。在山顶洞人的遗址及其它古墓里,层发掘出大量的装饰物,其中有头饰、颈饰和腕饰等,材料有天然美石、兽齿鱼骨和海里的贝壳等,当时佩戴这些饰物,可能不仅是为了装饰,也许还包含着对渔猎胜利的纪念。



原始时期兽皮缝制的衣裳

到了晚些时候,又出现了石制和陶制的纺轮,使制衣的原料又进一步发展为植物纤维和用以织成的布帛。然後开始有了麻布,麻布就成为布衣之祖。

中国服饰美的变迁与发展(上古商周时期)

神农氏时代——纺织

传说中的黄帝相当於仰韶文化时期(公元前5,000至前3,000年),这时出土的实物有纺轮、骨针等物品。充分说明,我们的祖先已经掌握了原始的织布和缝制技术。相传黄帝的臣子胡曹和伯余是最初制作衣服的人,服装的款式从简单变化为上衣下裳,可以确证当时有“垂衣裳”之事了。



中国纺织博物馆内展出的大型纺织机

炎帝即为神农氏,神农之世就已“耕而食,织而衣”了。我们可以从《易.系辞》中所说“皇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这说明在那个时代服装已有了不同的款式,人们可以按照不同活动需要,如参加祭天地、祭鬼神、拜祖先等社会活动而着装。

开启文明时代——丝绸

从夏朝到战国时期,中国是当时世界上唯一懂得饲养家蚕、缫丝、具有织绸技术的国家。我们从商代甲骨文里可以看到有关“桑”、“蚕”、“丝”、“帛”等文字记载,充分说明了当时桑蚕丝绸业的兴起。

这一时期的蚕桑丝绸在纺织生产业中处领先地位。传说黄帝的元妃嫘祖西陵氏教人养蚕。《诗经.丰》也提到蚕桑或丝绸:“衣锦褧衣,裳锦褧裳”,说的是穿着丝织的绫锦上衣,外罩薄纱单衣;下身穿着丝织的绫锦,外罩薄纱单裙。这些古代生活中熟悉的情景,都反映到诗篇中。





战国时期对凤对龙浅黄绢

周代以後,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蚕桑丝绸业也发展兴盛,为後世整个手工及其纺织业的普遍发展拉开了序幕。服饰随着纺织业的普遍发展而发展。

商周——衣裳之始



西周贵族服饰图

染织工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了文明阶段。在母系氏族繁荣时期,我们的祖先已掌握了用麻和葛纤维来纺织的方法。在目前考古发现的实物中,殷商时期已有了丝织物,如带有雷纹的绢等。商代社会由麻织物进而发展至养蚕取丝造衣,使服饰的原料进一步丰富起来。手工业和纺织工业的不断进步使服饰愈加多样、精美。

始於商代的上衣下裳,是中国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之後的帽、冠、发式、鞋子也随之产生。

在古代社会,当天地间各种自然现象得不到解释时,人们就认为是某种力量主宰着一切,於是产生了对天地祖先的崇拜,从而形成了宗教信仰。上衣象徵天,天未明时是玄(黑)色;下裳象徵地,地是黄色。上玄下黄的服制,就来源於对天地的崇拜。古人对祭祀天地、祖先的祭服比日常服饰更加重视和考究,并加以美化。至今我们仍把各种衣服统称为衣裳。

到了周代,分封制确立後,等级制度也成形。中国的冠服制度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从此,贵贱有别,衣冠等级在服饰中有了严格的区分。

商代服饰



商代武士复原图。衣、裳、舄是根据广汉商代祭祀吭出土青铜像和石边璋线刻人像复原,胄采用江西薪干县商墓出土实物,甲参考安阳殷墟遗址遗迹,兵器参考《中国古代兵器图集》。

上古军戎服饰



台湾耶美人原始藤甲复原图。由于殷商前后的甲,既没有较为完整的实物出土,又没有发现其他的资料作参考,因此很难描绘出当时的甲的形象,只能根据现有保存的实物进行推测、想象。这种藤甲用藤条编织而成,形如现代的坎肩,在胸前用麻绳系扎。为了增强防御效能,还在藤甲的表面蒙上鱼皮,胄也是用藤条编成的.



汉代头戴花形冠、上穿V领左衽窄袖长袖上衣,下着裳左右衣裾均绕至身后,裳后两侧垂有燕尾形尖角,衣襟上饰龙纹,裳上为回纹和异兽纹,小腿上戴有脚镯,耳上有孔原来可能带有耳环,束回纹额带后脑额下有二个斜方形孔,原来可能插有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晚商大型穿龙衣的青铜立人)。这尊像铸造精美,除面部、手部的造型比较夸张外其余各部细节都很真实,衣服上的花纹图案和系衣用的绳带、衣钮都刻画得十分清晰,是非常难得的服饰研究资料

商代的发式



辫发局部(河南安阳股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 商代男子发式,以梳辫发为主。从形象资料来看,这个时期的男子辫发样式较多,有总发至顶,编成一个辫子,垂至脑后的;有左右两侧梳辫,辫梢卷曲,下垂至肩的;有将发编成辫子盘绕于顶的等等。本图为总发至顶,编成一个辫子,垂至脑后的辫发盘顶的商代男子,此图为商代陶俑。河南安阳股墟小屯出土,原件现在台湾。





左图为梳辫发、穿华丽服装的商代贵族,身上有明显的图案花纹,前胸饰有龙纹,两臂饰有降龙纹(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右图为梳辫发的商代奴仆(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殷墟是商代后期的都城,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在殷墟遗址里,曾发现出大批玉器,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风尚的珍贵资料。其造型优美、题材广泛、姿态生动,足以说明这时期的玉器工艺水平。更难得的是在这一些玉器玉佩上还雕刻出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发式衣着各具特色,反映了当时衣冠服饰的典型特点。

商代发式骨笄



商代骨笄(传世实物,原件现藏上海博物馆)

笄是我国在新时器时代就有的骨笄、蚌笄、玉笄、铜笄等用来固定发髻。周代男女都用笄,笄的用途除固定发髻外,也用来固定冠帽。



商代笄饰男女(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

图中人物似孩童形象,身上刻有清晰的纹样,可能是早期的文身,头上插的饰物,可能是一对发笄,由此可见商代发笄的安插方法。

古时的帽大可以戴住头部,但冠小只能戴住发髻,所以戴冠必须用双笄从左右两侧插进发髻加以固定。固定冠帽的笄称为“衡笄”,周代设“追师”的官来进行管理。衡笄插进冠帽固定于发髻之后,还要从左右两笄端用丝带拉到颌下栓住。从周代起,女子年满十五岁便算成人,可以许嫁,谓之及笄。如果没有许嫁,到二十岁时也要举行笄礼,由一个妇人给及龄女子梳一个发髻,插上一支笄,礼后再取下。
中国服饰美的变迁与发展 近代中国服饰变迁

商代的冠饰



戴帽箍的商代男子(河南安阳股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石人双手抚膝、跪坐。头饰较有特点:长发,并将发梢拧在一起,盘在头顶、戴圆箍形冠。这种头饰是当时较为流行的式样。



戴高冠的男子(河南安阳股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佩璜)。佩璜是一种玩赏性的佩玉,与礼器上的璜无关。商代的佩璜已由素面无纹演变为人纹璜、鸟纹璜、鱼纹璜、兽纹璜等等。一直流传到西周后期。



戴卷筒式冠巾、穿华丽服装的贵族男子(河南安阳股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身穿交领窄袖衣,衣着华丽,衣上布满云形花纹。腰束宽带,腰带压着衣领下部,衣长过膝。腹部悬有一块长方形“蔽膝”。下穿鞋。左腰插有一卷云形饰物,似乎是佩带着一种刀剑之类的武器。



头戴高巾帽、穿右衽交领窄袖衣、腰束绅带、佩带蔽膝(前身腰间系有一条象征权利的下垂物,物的下端呈斧口形,寓有斧能断割之意,后世将其加阔变为蔽膝)的贵族男子。(西周玉人,传世实物,原件现在美国哈佛大学弗格美术馆)

商周贵族服饰



窄袖织纹衣、蔽膝穿戴展示图。这个时期的织物颜色,以暖色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间有棕色和褐色,但并不等于不存在篮、绿等冷色。只是以朱砂和石黄制成的红黄二色,比其他颜色更鲜艳,渗透力也较强,所以经久不变并一直保存至今。经现代科技分析,商周时期的染织方法往往染绘并用,尤其是红、黄等正色,常在织物织好之后,再用画笔添绘。(根据出土玉人服饰复原绘制)

东周男子服饰



矩领窄袖长衣展示图。周代服饰大致沿袭商代的服制,只是略有变化。衣服的样式比商代略宽松。衣袖有大小两式,领子通用矩领,如图所示的样式。这个时期的服装还没有扭扣,一般在腰间系带,有的在带上还挂有玉制的饰物。当时的腰带主要有两种:一种以丝织物制成,叫“大带”或叫“绅带”。另一种腰带以皮革制成,叫“革带“。本图所系的为绅带。



此像为高举双手,作跪状,似为当时被俘者。戴平顶帽、穿雷纹窄袖矩领上衣、腰束绅带的男子。周代男子服装款式特点为右衽、窄袖,长至脚踝,腰间束带的较多,也有衣长与坐齐的,本图即为此种款式,下着裤。(山西侯马市东周墓出土陶范)



穿窄袖服装、腰间佩剑的侍卫(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钟虞铜人)。上衣是矩形交领、紧身、窄袖、衣襟下摆左长右短呈波浪形,领缘有几何形花边。下穿折裥裙裳,裙裳左右两侧各有一条几何纹直条图案为饰。裙的长度短的及膝,长的及地。均穿于上衣之内。腰系革带,挂有垂缨及心形囊。腰右侧佩短剑。





周代服饰大致沿袭商代服制而略有变化。衣服的样式比商代略为宽松。衣袖有大小两种样式,领子通用矩领。这个时期的服装还没有钮扣,一般腰间系带,有的在腰上还挂有玉制饰物,腰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丝织的为“大带”或叫“绅带”、另一种是皮革制成的为“革带”。本图为窄袖织纹衣穿戴展示图(根据出土铜人服饰复原)。这种服装为矩领,领、袖、襟、裾均有缘饰,肩上有披肩,腰系绦带,并在右侧挂玉佩。此服属于当时一般士之服饰。



西周武士复原图。古代战甲,多以犀牛、鲨鱼等皮革制成,上施彩绘。除皮甲之外,商周时期的战甲还有“练甲”和“铁甲”。练甲时间较早,大多以缣帛夹厚绵制作,属布甲范畴。铁甲出现于战国中期,它的前身为青铜甲,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兽面壮胸甲。战国时期的铁甲通常以铁片制成鱼鳞或柳叶形状的甲片,经过穿组联缀而成。

战国胡服





战国时期的服饰有较明显的变化,比较重要的是胡服的流行。所谓胡服,实际上是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装,它与中原地区宽衣博带式汉族服装有较大差异,一般为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瘦窄,便于活动。首先采用这种服装的赵武灵王,是中国服饰史上最早一位改革者。短衣齐膝是胡服的一大特征,这种服装最初用于军中,后来传入民间,成为一种普遍的装束。左图为穿窄袖短衣的杂技艺人(战国铜人,传世实物,原件现在美国华府弗里尔美术馆)。中图为穿窄袖短衣胡服的奴仆(河北满城出土当户灯铜人)。右图为戴冠、穿齐膝窄袖胡服的男子(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战国铜人)。

春秋战国——深衣出现





曲裾深衣图

春秋战国之交,封建制度逐步取代了奴隶制度。“百家争鸣”的社会环境对服饰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时出现了一种上衣下裳相连的服装——深衣。

深衣剪裁独特,衣与衫相连在一起,制作时上下分裁,中间有缝连接。用途最为广泛,隆重程度仅次於朝祭之服,下裳必裁12幅,以应12个月,符合古人对天时的崇敬。如同冕服的天玄地黄十二章(皇帝冕服,上玄衣,下纁衫,共有饰品十二章)。深衣的长度大致在足踝间。

这时深衣非常流行,不分男女,不论尊卑都穿。《礼记》上说:“既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即可以摈相,又可以治军旅。”所以,深衣既被用作礼服,又可日常穿着,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服饰,倍受人们喜爱。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深衣的用料多为麻布,领、袖、襟等部位镶彩色边,作为装饰。

春秋战国贵族冠帽与服饰



战国白玉人像,头戴冠,两侧有组缨下垂系于颌下,脑后辫发上挽,包入冠内;身穿窄袖长袍,腰系带,足穿鞋。春秋除胡服之外,还有一种服式,叫“深衣”。深衣不同于上衣下裳,是一种上下连在一起的服装,这种服装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不论贵贱男女、文武职别,都可以穿着深衣。本图为戴冠、穿宽袖服装的官员(战国玉人,传世实物,原件现藏故宫博物院)。

楚国贵妇服饰





绣罗单衣及刺绣纹样(湖北江陵马砖一号楚墓出土实物)。楚墓出土的战国中期服饰实物,有绢、罗、锦、纱、绦等各种衣着十余件,为目前所见的最早的实物。从实物来看,锦袍和禅衣样式基本相同,即前身、后身及两袖各为一片,每片宽度与衣料本身的幅度大体相等。右衽、交领、直裾。衣身、袖子及下摆等部位均平直。领、袖、襟、裾均有一道缘边,袖端缘边较为奇特,通常用两种颜色的彩条纹锦镶沿。

楚国男子服饰



戴高冠、穿长袍的贵族男子(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帛画)。画面绘一有须男子,侧身而立,手执缰绳,作驭龙状。龙纹绘成舟形,上有舆盖,下有游鱼,表示龙在水中急驰。驭龙男子处于中心位置,神态自若,气宇轩昂,似墓主人形象。尽管画面内容带有神话色彩,但人物服饰的处理还是比较接近现实:头戴峨峨搞冠,冠带系于颌下,身穿大袖袍服,衣襟盘曲而下,形成曲裾,是典型的深衣样式。在同时期的木俑、铜人身上,也能见到同样的服饰。可见这个时期男子穿着深衣已成普遍现象。





左1、2图为穿曲裾、绕襟、彩绣深衣的男子(彩绘木俑,传世实物,原件现分别藏于何兰莱登博物馆及美国大都会美术馆)。左3、4、5、6图为穿曲裾、绕襟深衣的战国男子(湖南长沙出土文木俑)。右图穿大袖绕襟深衣的仆人(河北平山三汲出土托灯铜人)。曲裾深衣与其他服装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连这一特点之外,还有一明显的不同之处,叫“续衽钩边”。“衽”就是衣襟。“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钩边”就是形容衣襟的样式。它改变了过去服装多在下摆开衩的裁制方法,将左边衣襟的前后片缝合,并将后片衣襟加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时绕至背后,再用腰带系扎。

楚国妇女服饰



楚国妇女的曲裾深衣穿袍服、挂佩饰的妇女。袍服的衣袖有垂胡,这种袖式后来也常用,主要是可以使肘腕行动方便。服装为上衣下裳,裳交叠相掩于后,腰间系带玉佩于前。此木俑是战国楚墓出土的组佩俑,当时诸侯礼聘及祭天祀神所穿礼服都佩玉,所谓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墓出土漆绘木俑)。





穿深衣的楚国妇女(按照湖南长沙楚墓出土彩绘木俑摹绘)。楚墓出土的陶俑中多数穿直裾袍,只有此图中的陶俑穿曲裾袍。袍式长者曳地,短者及踝,袍裾沿边均镶锦缘。袍身纹饰为雷纹和重菱纹,重菱纹又称“杯纹”,因它形似双耳漆杯或称为“长命纹”,取长寿吉利的含意。



穿袍服的楚国妇女(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帛画)。这幅帛画是我国现存缣帛画中最早的一幅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画中绢绣妇女,两手合掌作祈祷状,似为墓中主人形象。图中妇女,脑后挽髻,身穿宽袖紧身长袍曳地,上绘卷曲纹样。这种服装一般都采用轻薄柔软的质料制成,另在领、袖等主要部位缘一道厚实的锦边,以便衬出服装的骨架。袖端的锦边较有特色,大多用深浅相间的条纹锦制成,富有强烈的装饰效果。



战国妇女的曲裾深衣曲裾袍服展示图(参考出土帛画复原绘制)。曲裾深衣与其他服装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连这一特点之外,还有一明显的不同之处,叫“续衽钩边”。“衽”就是衣襟。“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钩边”就是形容衣襟的样式。它改变了过去服装多在下摆开衩的裁制方法,将左边衣襟的前后片缝合,并将后片衣襟加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时绕至背后,再用腰带系扎。



战国时期中山国妇女的服饰插笄、穿短衣长裙的妇女(河北平山三汲出土中山国玉人)及窄袖短衣、方格纹长裙穿戴展示图(根据出土玉人服饰复原绘制)。中山国是战国中期中原地区的一个由白狄族建立的少数民族诸侯国。图中展示的玉人服饰,上穿紧身窄袖衣,下穿方格花纹裙,在当时具有代表性。人物头上的卷型发饰,形似牛角,可能是中原地区流行的笄饰。

战国带钩



带钩的使用,最早可上溯到春秋时期,在山东、陕西、河南等地出土的春秋墓葬中屡有实物发现,史料也有记载。由于带钩结扎起来比绅带更便利,逐渐被普遍使用,取代了丝绦的地位。至战国以后,王公贵族、社会名流都以带钩为装饰,形成一种风气。带钩的制作也日趋精巧。它的作用,除装在革带的顶端用以束腰外,还可以装在腰侧用以佩刀、佩剑、佩削、佩镜、佩印或佩其它装饰物品。南北朝以后,一种新型的腰带“蹀躞带”代替了钩络带,“蹀躞”不用带钩,而用带扣,带钩的作用便随之消失。本图从左至右依次为:金银错带钩、黄金嵌玉带钩、包金嵌玉银带钩、金银错铲形带钩、嵌宝螭龙纹带钩。



战国窄袖曲裾女服展示图(根据四川成都出土青铜壶纹饰复原绘制)。曲裾深衣与其他服装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连这一特点之外,还有一明显的不同之处,叫“续衽钩边”。“衽”就是衣襟。“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钩边”就是形容衣襟的样式。它改变了过去服装多在下摆开衩的裁制方法,将左边衣襟的前后片缝合,并将后片衣襟加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时绕至背后,再用腰带系扎。女窄袖曲裾服,衣长略短,下配拖地长裙。

战国武士服饰



春秋时期的青铜盔帽(辽宁出土实物)。这个时期的盔帽,称兜鍪,又称胄、首铠、头鍪或盔,其形制各不相同,有用小小块甲片编缀成一顶圆帽的,有用青铜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在一些铜盔的顶端,还往往竖有一根铜管,以便在使用时插上鸟羚及缨饰等饰物。这种铜盔的表面,大多打磨得比较光滑,而里面却粗糙高低不平,由此推断,当时戴这种盔帽的武士,头都要裹头巾。





战国时期的武士服装(按照河南汲县山彪镇出土的铜鉴纹饰摹绘)。在日用器物上描绘战争是战国时期装饰美术的一大特点。河南汲县山彪镇出土的铜鉴和四川成都出土的铜壶等,都直接描写了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本图展示的“水陆攻战”文饰,是山彪镇出土的铜鉴纹样局部。原作刻画了二百九十多个人物,包括拚搏、射杀、击鼓、犒赏、送别等炽热的战争生活场面。图中人物虽然只具轮廓,但仍可看出其服饰的大致情况。



战国武士复原图。战国是个诸侯争霸、群雄割据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我国古代的各种思想学说、科学文化都得到很大发展,军事装备的制造技术进步也很快。从出土的实物来看,古代战甲,多以犀牛、鲨鱼等皮革制成,上施彩绘;皮甲由甲身、甲袖和甲裙组成;甲片的编缀方法,横向均左片压右片,纵向均为下排压上排;胄也是用十八片甲片编缀起来的。除皮甲之外,商周时期的战甲还有“练甲”和“铁甲”。练甲时间较早,大多以缣帛夹厚绵制作,属布甲范畴。铁甲出现于战国中期,它的前身为青铜甲,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兽面壮胸甲。战国时期的铁甲通常以铁片制成鱼鳞或柳叶形状的甲片,经过穿组联缀而成。



战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复原图。(胡服袍参照洛阳金村出土战国银人像;冠根据文字记载,参照汉代出土实物设计;靴根据蒙古诺音乌拉匈奴墓出土实物复原。)战国末年,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变服事件。当时战国七雄之一赵国地处北方,与林胡、楼烦等少数民族接壤。远在商代武丁时期,东北方的严允、鬼方和林胡开始崛起,他们生活在崇山峻岭和起伏不平的丘陵地带,常年从事放牧、狩猎,娴于骑射。这些民族经常南侵,抢掠财物,俘虏人口,不断给边境的居民和国家的安全带来苦难和威胁。对这些民族的征讨一直持续不断,但都因为使用战车作战而不能获得全胜。要征服这些民族,只有改变作战方法变车战为骑战,发展骑兵部队。但骑兵发展一直比较缓慢,一是当时没有马鞍具,骑马就有一定难度,而在马上作战射箭,难度就更高。二是还没有合适的服装。传统的深衣戎服不便骑马但一下子改变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上衣下裳和深衣,,也并不容易,于是变服成了一件有关增强国力的大事。赵武灵王几经周折,在取得部分统治集团上层人物的支持后自己带头以国君的身份穿起了紧身窄袖、长裤皮靴的胡服。所谓胡服,实际上是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装,它与中原地区宽衣博带式汉族服装有较大差异,一般为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瘦窄,便于活动。赵武灵王是最先采用这种服装的人,他是中国服饰史上最早一位改革者。短衣齐膝是胡服的一大特征,这种服装最初用于军中,后来传入民间,成为一种普遍的装束。

中国服饰美的变迁与发展(秦、汉时期)



秦统一中国,是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国祚(王朝维持的时间)仅15年,却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秦朝创立了各种制度,其中包括衣冠服制,对後世影响很大。

在秦始皇时代,规定三品以上官员穿绿色袍,平民穿白袍。官员头戴冠,身穿宽袍大袖,腰配书刀,手执笏板(上朝用的记事工具),耳簪白笔(上朝时用於记事)。当时的男子多以袍服为贵,袍服的样式以大袖收口为多,一般都有花边。百姓、劳动者或束发髻,或戴小帽、巾子,身穿交领长衫,窄袖。





秦代灰地菱纹袍服

秦代的袍服是一种有絮棉的夹层内衣,穿着时在袍服的外面要罩一件外衣。这种穿着习惯延续到才发生变化,袍服除了作为内衣,很多妇女时兴把袍服当外衣穿,令袍服逐步演变为外衣,成为一种十分流行的服饰;上至帝王,下至百官,不分级别、不论男女,也可作为朝服。因此,这种实用的服装便取代了深衣,成为最时尚的服饰。

秦汉男女服饰(图)

左图穿窄袖袍服的秦代妇女(陕西临潼近郊出土陶俑)。右图穿窄袖袍服的秦代男子(陕西临潼出土陶俑)。从这两件陶俑的服饰来看,秦代男女日常生活中的服饰形制差别不大,都是大襟窄袖,不同之处是男子的腰间系有革带,带端装有带钩;而妇女腰间只以丝带系扎。



秦代兵士铠甲(图)

秦代兵士铠甲展示图。这是秦兵俑中最为常见的铠甲样式,是普通战士的装束,这类铠甲有如下特点,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压下片,腹部的甲片,都是下片压上片,以便于活动。从胸腹正中的中线来看,所有甲片都由中间向两侧叠压,肩部甲片的组合与腹部相同。在肩部、腹部和颈下周围的甲片都用连甲带连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钉,其数或二或三或四不等,最多者不超过六枚。甲衣的长度,前后相等。皆为64厘米,其下摆一般多呈圆形,周围不另施边缘。



秦代将士发式(图)

秦代是我国历史上至今资料最全面、最准确、最详细的朝代,这有归功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从目前在陕西临潼一、二、三号坑内发掘出土的陶俑来看,这些兵马俑的雕塑手法极为写实,不仅人物神态自若表情栩栩如生。秦代出土的兵俑分为军俑、军吏俑、骑士俑、射手俑、步兵俑驭手俑积累,他们的铠甲服饰装束表现出森严的等级制度。秦代军官戴冠,士兵不戴冠。秦代兵俑的头饰大致分四类。一类文吏帻,有两种:一种为骑兵俑、军吏俑所戴,似用皮革制成,照于发髻用带系于颌下;另一种为将军头上所戴帻上插有一种鸟的羽毛,也称帻。第二类是冠,为骑兵所戴。这种冠在佣群中数量很少,形象与汉代的武冠很接近。只是体积较小。第三种从形象上看,应该称为帽。第四类是髻,髻的梳法很多。本图为秦代将士的发式及冠式(陕西临潼出土的陶俑)。





秦代将士铠甲(图)

秦代将士铠甲图。秦代出土的兵俑分为军俑、军吏俑、骑士俑、射手俑、步兵俑驭手俑积累,他们的铠甲服饰装束表现出森严的等级制度。铠甲按形制分为四形,其四形为护胸腹形、铠甲形、骑兵步兵甲、驭手专用甲等四类。本图为胸腹形,这种铠甲形制比较特殊,只有胸腹部分有甲片,甲片周围有一道宽边。肩部和背部都无甲片,背后用交叉斜带与身前甲衣系结相连。带面上还残留有彩色的图案花纹,似乎是一种低级官员的装束。



秦代兵士(图)

穿铠甲的秦代兵士(陕西临潼出土的陶俑)。这是秦兵俑中最为常见的铠甲样式,是普通战士的装束,这类铠甲有如下特点,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压下片,腹部的甲片,都是下片压上片,以便于活动。从胸腹正中的中线来看,所有甲片都由中间向两侧叠压,肩部甲片的组合与腹部相同。在肩部、腹部和颈下周围的甲片都用连甲带连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钉,其数或二或三或四不等,最多者不超过六枚。甲衣的长度,前后相等。其下摆一般多呈圆形,周围不另施边缘。



秦代将军服饰(图)

秦代将军服饰复原图。这种铠甲为临阵指挥的将官所穿。胸前、背后未缀甲片,皆绘几何形彩色花纹,似以一种质地坚硬的织锦制成,也有可能用皮革做成后绘上图案。甲衣的形状,前胸下摆呈尖角形,后背下摆呈平直形,周围留有宽边,也用织锦或皮革制成,上有几何形花纹。胸部以下,背部中央和后腰等处,都缀有小型甲片。全身共有甲片一百六十片,甲片形状为四方形,每边宽大处理厘米。甲片的固定方法,用皮条或牛筋穿组,呈“V”字形并钉有铆钉。另在两肩装有类似皮革制作的披膊,胸背及肩部等处还露出彩带结头。



秦代将官铠甲(图)

秦代将官铠甲。这种铠甲为临阵指挥的将官所穿。胸前、背后未缀甲片,皆绘几何形彩色花纹,似以一种质地坚硬的织锦制成,也有可能用皮革做成后绘上图案。甲衣的形状,前胸下摆呈尖角形,后背下摆呈平直形,周围留有宽边,也用织锦或皮革制成,上有几何形花纹。整件甲衣前长97厘米,后长55厘米。胸部以下,背部中央和后腰等处,都缀有小型甲片。全身共有甲片一百六十片,甲片形状为四方形,每边宽大处理厘米。甲片的固定方法,用皮条或牛筋穿组,呈“V”字形并钉有铆钉。另在两肩装有类似皮革制作的披膊,胸背及肩部等处还露出彩带结头。



秦代骑兵步兵服饰图



秦代是我国历史上至今资料最全面、最准确、最详细的朝代,这有归功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从目前在陕西临潼一、二、三号坑内发掘出土的陶俑来看,这些兵马俑的雕塑手法极为写实,不仅人物神态自若表情栩栩如生。秦代出土的兵俑分为军俑、军吏俑、骑士俑、射手俑、步兵俑驭手俑积累,他们的铠甲服饰装束表现出森严的等级制度。本土即为秦代的骑兵、步兵服饰复原图。

汉代国力强盛、经济稳定,人们对穿着打扮要求愈来愈高,衣冠服制也日趋华丽。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陆路交通,这条横贯欧亚的陆路通道就是着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将中国制造的蚕丝、锦绣等种种中国文化传到世界,也把西方文明带来东方,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国完整的服装服饰制度在汉朝确立的。汉代染织工艺、剌绣工艺和金属工艺发展较快,推动了服装装饰的变迁与发展。



汉代戴帽、穿曲裾的男子(陕西咸阳出彩绘陶俑)。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本图正是这种曲裾服饰。



上图素纱禅衣(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实物)。中图印花敷彩絳红纱曲裾绵袍(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实物),身长130公分,两袖通长236公分。右图地“万事如意”锦女服(新疆民丰东汉墓出土实物),身长133公分,两袖通长189公分。服装的款式是典型的西域民族样式,但质料和纹样有汉族特点,还织着富有吉祥如意的汉字,是东汉时期各民族人民相互交融的产物。马王堆汉墓发掘出的实物资料异常丰富,尤其是服装,经历二千多年,质地仍然坚固,色泽依然鲜艳,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术和高超水平。从一号墓出土的服饰有素纱禅衣、素绢丝绵袍、朱罗纱绵袍、绣花丝绵袍、黄地素缘绣花袍、絳绢裙、素绢裙、素绢袜、丝履、丝巾、绢手套等几十种之多。颜色有茶色、絳红、灰、朱、黄棕、棕、浅黄、青、绿、白等。花纹的制作技术有织、绣、绘。纹样有各种动物、云纹、卷草及几何纹等。其中最使人感到惊奇的是这种素纱禅衣,整件服装,薄如蝉翼,轻如烟雾,衣长128厘米,两袖通长190厘米,在领边和袖边还镶着5.6厘米宽的夹层绢缘,但全部重量只有48克,还不到一两,是一件极为罕见的稀世之品。



汉代妇女曲裾(图)

曲裾深衣图(根据西安、徐州等地出土陶俑服饰复原绘制)及穿曲裾深衣的妇女(江苏徐州铜山汉墓出土陶俑)。汉代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形象资料中有很多反映。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



汉代皇帝冕服(图)

汉代皇帝冕服图、冕冠图、赤舄图(参考文字记载及山东济南汉墓出土陶俑、沂南汉墓出土画像石复原绘制)。本图根据文献记载及图案资料复原绘制,服装上的纹样大多采用同时期的砖画、漆画、帛画及画像砖等。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礼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顶部,有一块前圆后方的长方形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旒”。   冕旒依数量及质料的不同,是区分贵贱尊卑的重要标志。汉代规定,皇帝冕冠为十二旒(即十二排),为玉制。冕冠的颜色,以黑为主。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与发髻拴结。并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颌下系结。在丝带上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珠玉,名叫“允耳”。不塞入耳内,只是系挂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听信谗言。后世的“允耳不闻”一语,即由此而来。按规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等。组成一套完整的服饰。这种服制始于周代,历经汉、唐、宋、元诸代,一直延续到清代,绵延两千多年。



汉代官吏袍服

灰地菱纹袍服图。秦汉时期的男子服装,以袍为贵。袍服一直被当作礼服。它们基本样式,以大袖为多,袖口有明显的收敛,领、袖都饰有花边。袍服的领子以袒领为主,大多裁成鸡心式,穿时露出内衣。袍服下摆,常打一排密裥,有的还裁制成月牙弯曲状。这种袍服是汉代官吏的普通装束,不论文武职别都可穿着。从出土的壁画、陶俑、石刻来看,这种服装只是一种外衣,凡穿这样的服装,里面一般还衬有白色的内衣。文吏穿着这种服装,头上必须裹以巾帻,并在帻上加戴进贤冠。按汉代习俗,文冠奏事,一般都用毛笔将所奏之事写在竹简上,写完之后,即将笔杆插入耳边发际,以后形成一种制度,凡文官上朝,皆得插笔,笔尖不蘸墨汁,纯粹用作装饰,史称“簪白笔”。



汉代官吏袍服(图)

本图为汉代观看百戏的戴冕冠的官员(山东济南出土加彩陶俑)。汉代百戏中的杂技节目十分丰富,山东济南出土的加彩陶俑,是一个长67厘米,宽47。5厘米的陶盘上,展示了乐舞杂技的热闹场面。右侧观看演出的,为戴冕冠,穿袍服的官员。



汉代长冠之一(图)

戴长冠、穿袍服的官员(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着衣木俑)。长冠,汉高祖刘邦先前戴之,用竹皮编制,故称刘氏冠,后定为公乘以上官员的祭服,又称斋冠,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衣木俑所戴即为此冠。秦汉时期的男子服装,以袍为贵。袍服一直被当作礼服。它们基本样式,以大袖为多,袖口有明显的收敛,领、袖都饰有花边。袍服的领子以袒领为主,大多裁成鸡心式,穿时露出内衣。这种袍服是汉代官吏的普通装束,不论文武职别都可穿着。本图为戴长冠,配黑色绛缘领袖的袍服及绛色裤袜。



汉代长冠之二(图)

戴长冠、穿深衣的侍者(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着衣木俑)。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本图正是这种曲裾服饰。



汉代男子曲裾(图)

汉代男子的曲裾深衣左图为戴帽、穿曲裾服的男子(陕西咸阳出彩绘陶俑)。右图为穿曲裾身衣的男子(陕西出土西汉陶俑)。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本图正是这种曲裾服饰。



汉代男子的曲裾深衣曲裾深衣穿戴展示图(根据陕西咸阳出陶俑复原绘制)。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本图正是这种曲裾服饰。



汉代妇女服饰实物之一(图)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实物中,服装的款式是典型的西域民族样式,但质料和纹样有汉族特点,还织着富有吉祥如意的汉字,是东汉时期各民族人民相互交融的产物。马王堆汉墓发掘出的实物资料异常丰富,尤其是服装,经历二千多年,质地仍然坚固,色泽依然鲜艳,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术和高超水平。本图为“信期绣”茶黄罗绮绵袍(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实物),身长132公分,两袖通长228公分。



汉代妇女服饰实物之二(图)

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实物中,服装的款式是典型的西域民族样式,但质料和纹样有汉族特点,还织着富有吉祥如意的汉字,是东汉时期各民族人民相互交融的产物。马王堆汉墓发掘出的实物资料异常丰富,尤其是服装,经历二千多年,质地仍然坚固,色泽依然鲜艳,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术和高超水平。从一号墓出土的服饰有素纱禅衣、素绢丝绵袍、朱罗纱绵袍、绣花丝绵袍、黄地素缘绣花袍、絳绢裙、素绢裙、素绢袜、丝履、丝巾、绢手套等几十种之多。颜色有茶色、絳红、灰、朱、黄棕、棕、浅黄、青、绿、白等。花纹的制作技术有织、绣、绘。纹样有各种动物、云纹、卷草及几何纹等。其中最使人感到惊奇的是这种素纱禅衣,整件服装,薄如蝉翼,轻如烟雾,衣长128厘米,两袖通长190厘米,在领边和袖边还镶着5.6厘米宽的夹层绢缘,但全部重量只有48克,还不到一两,是一件极为罕见的稀世之品。本图为“信期绣”绢手套(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实物)及菱纹“阳”字锦袜(新疆民丰东汉墓出土实物)。



汉代妇女曲裾深衣之一(图)

汉代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形象资料中有很多反映。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本图为穿三重深衣的妇女(陕西西安红庆村出土加彩陶俑)。



汉代妇女曲裾深衣之二(图)

汉代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形象资料中有很多反映。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本图为梳分髾髻、穿深衣的妇女(河北满城一号汉墓出土镀金长信宫灯铜人)。长信宫为刘胜母窦太后所住,此灯有“阳信家”铭文六处,因为阳信侯家所有,后归长信宫。宫女头发中分,垂脑后作髻,发尖垂梢,半臂襦,内衬领和袖镶有宽边的大袖袍。



汉代妇女曲裾深衣之三(图)

汉代妇女的绕襟深衣(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这张帛画中的妇女在脑后挽髻,鬓间插有首饰,老妇发上还明显地插有珠玉步摇。每人所穿的服装,尽管质地、颜色不一,但基本样式相同,都是宽袖紧身的绕襟深衣。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老妇穿的服装,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在衣服的领、袖及襟边都钉有相同质料制成的衣边,与同墓出土的服装实物基本一致。



汉代妇女曲裾深衣之四(图)

汉代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为曲裾深衣,形象资料中有很多反映。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另外,汉代宽袖紧身的绕襟深衣。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衣上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本图为汉代宽袖绕襟深衣图(参考湖南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帛画复原绘制)。



汉代妇女曲裾深衣之五(图)

汉代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为曲裾深衣,形象资料中有很多反映。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另外,汉代窄袖紧身的绕襟深衣。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衣上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本图为汉代窄袖绕襟深衣图(参考湖北云梦大坟头一号汉墓出土木俑复原绘制)。



汉代舞女服饰(图)

汉代舞女服饰左图为头梳盛髻、身穿长袖袍服的舞女(广州汉墓出土陶俑)。中图为穿袍服的歌女与舞女(四川成都汉墓出土画像砖拓片)。右图为梳分髾髻、穿长袖袍服的舞女(四川彭县出土东汉画像砖)。秦汉时期,我国的舞乐表演艺术在前代基础上有较大进步,并出现了专职的歌舞艺人,以共封建贵族阶层的观赏。在汉代的壁画、石刻、砖刻等艺术图像中常可看到这样的情况。本图所列的陶塑舞女,服饰交代得比较清楚,头梳高大的发髻,髻上插满珠翠花饰,为典型的东汉装束。身穿曳地长袍,衣襟左掩,即史书所称的“左衽”。最有特点的是袖端接出一段,各装一只窄而细长的假袖,以增加舞姿的美观。后世戏曲服装上的“水袖”,可能是由此而来。



汉代直裾女服(图)

穿直裾袍服的妇女(汉代加彩陶俑)及汉代直裾女服展示图。汉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着。这种服饰早在西汉时就已出现,但不能作为正式的礼服。原因是古代裤字皆无裤裆,仅有两条裤腿套到膝部,用带子系于腰间。这种无裆的裤子穿在里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裤子就会外露,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着曲裾深衣。以后,随着服饰的日益完备,裤子的形式也得到改进,出现有裆的裤子。由于内衣的改进,曲裾绕襟深衣已属多余,所以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并替代了深衣。



汉代妇女的襦裙(图)

汉代妇女的襦裙图(参考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及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实物复原绘制)。上襦下裙的女服样式,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出现。到了汉代,由于深衣的普遍流行,穿这种服式的妇女逐渐减少。据此,有人认为汉代根本不存在这种服饰,只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才重新兴起。其实,汉代妇女并没有摒弃这种服饰,在汉乐府诗中就有不少描写。这个时期的襦裙样式,一般上襦极短,只到腰间,而裙子很长,下垂至地。1957年在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中发现了襦裙实物,襦以浅蓝色绢为面,中纳丝棉,袖端接一段白色丝绢。裙子也纳有丝棉,质料用黄绢。可惜由于年代久远,这套服饰在出土时已经粉化。本图展示的襦裙样式,即根据该墓发掘时的形象记录复原绘制而成。采用的纹样,主要依据新疆民丰出土的“长乐明光锦”及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豹首纹锦等。襦裙是中国妇女服装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自战国直至清代,前后二千多年,尽管长短宽窄时有变化,但基本形制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样式。



汉代平民百姓服饰(图)

左1图为穿襦裙的侍者(内蒙古包头孟家梁汉墓出土的陶俑)。左2图为束巾、穿袍服的侍者(河北邯郸彭家寨出土的彩绘陶俑)。左3图为戴帽、穿袍服的男子。左4图为头上簪花、穿襦裙的侍女(四川重庆出土汉代陶俑)。左5图为束巾、赤膊、赤足、穿禈的杂技艺人(山东沂南汉墓出土画像石拓片)。右图为穿袍服的侍者(陕西西安出土陶俑)。汉代规定,百姓一律不得穿各种带颜色的服装,只能穿本色麻布。直到西汉末年(公元前13年)才允许平民服青绿之衣。对商人的禁令更严。然而在服装的样式上,似乎没有严格的制度。从出土的汉代陶俑及画像砖石来看,劳动者或束发髻、或戴小帽、巾子,也有戴斗笠的,身上穿的服装,几乎全是交领,下长至膝,衣袖窄小,腰间系巾带,脚穿靴鞋,还有不少赤足者,反映了这个时期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



汉代将官铠甲之一(图)

秦代是我国历史上至今资料最全面、最准确、最详细的朝代,这有归功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从目前在陕西临潼一、二、三号坑内发掘出土的陶俑来看,这些兵马俑的雕塑手法极为写实,不仅人物神态自若表情栩栩如生。秦代出土的兵俑分为军俑、军吏俑、骑士俑、射手俑、步兵俑驭手俑积累,他们的铠甲服饰装束表现出森严的等级制度。此图为汉代将官铠甲展示图。



汉代将官铠甲之二(图)

汉代将官铠甲展示图。秦代是我国历史上至今资料最全面、最准确、最详细的朝代,这有归功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从目前在陕西临潼一、二、三号坑内发掘出土的陶俑来看,这些兵马俑的雕塑手法极为写实,不仅人物神态自若表情栩栩如生。秦代出土的兵俑分为军俑、军吏俑、骑士俑、射手俑、步兵俑驭手俑积累,他们的铠甲服饰装束表现出森严的等级制度。这是西旱时期的铠甲形制,主要用于将官。甲身采用鱼鳞状的小甲片编成,共有十四五排。腰带以下部位及披膊,仍用札甲,以便于活动。



汉代兵士铠甲(图)

汉代兵士铠甲展示图。这种铠甲,仅在胸背部分缀以甲片。胸甲和背甲在肩部用带系连,另在腋下也有带子相连。采用的甲片均呈长方型,前后各三排,最高一排用六片,下面两排各八片。这种甲片的实物,近年在内蒙古地区曾有出土。通过实物,可知这种铠甲的编组材料,主要是用麻绳和皮条,由于这类铠甲比较轻便,下长仅至腰部,所以多用于骑士。咸阳杨家湾出土的骑兵俑中,几乎都穿这种铠甲。



西汉将帅服饰(图)

秦汉服饰秦代是我国历史上至今资料最全面、最准确、最详细的朝代,这有归功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从目前在陕西临潼一、二、三号坑内发掘出土的陶俑来看,这些兵马俑的雕塑手法极为写实,不仅人物神态自若表情栩栩如生。秦代出土的兵俑分为军俑、军吏俑、骑士俑、射手俑、步兵俑驭手俑积累,他们的铠甲服饰装束表现出森严的等级制度。本土即为西汉将帅军戎服饰复原图。



西汉骑士服饰(图)

西汉时期,铁制铠甲开始普及,并逐渐曾为军中主要装备,这种铁甲当时称为“玄甲”。西代戎服在整体上有很多方面与秦代相似,军队中不分尊卑都穿禅衣,下穿裤。禅衣为深衣制。汉代戎服的颜色为赤、绛等都属红色。本图即为西汉骑士军戎服饰复原图。





中国服饰美的变迁与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这是中国历史上前后达369年之久的动荡时期,连年战乱,经济、文化及人民生活都遭到很大的破坏。自东汉末年起,各路豪强频繁征战,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进而由司马氏建立了统一的晋朝。然而,只经历了一个短暂的“太康之治”又陷入了诸王混战及北方少数民族割据的局势。晋灭之后,就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形势。由于连年的天灾人祸,老百姓贫病交加。大批的北方人背井离乡向南方迁徙。与此同时,成千上万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与当地广大的汉族相互杂居,增加了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的机会。北南文化的交流,不同民族风俗的融合,促使这一时期的民风与民俗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人们的服饰,自然也较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发展。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是南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北方各族人民大融合的时期。

到魏晋南北朝时,以往随军慰劳军中将士的军妓,逐步流向民间。这些人对自己的仪容专事修饰,发式妆饰极尽奢侈,传统的审美观念受到挑战。由质朴而趋于豪华,由自然而趋于雕琢,对当时的社会风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发式造型崇尚高与大,“太之中公主妇女,必缓鬓倾髻以为盛饰,用发既多,不可恒戴,乃先于木及笼上装之,名曰假髻,或曰假头。至于贫家不能自办,自号无头,就人借头。”《晋书·五行志》详细记载了为达到发式造型高与大的目的,而不惜借用假髻,假头,甚至于借头,其形式同我们今天在戏剧化妆中使用的假头套相类似,只是外观上要求假头套高大得多。其中的“蔽髻”是最富于代表性的一种假髻,髻上镶有诸多饰件,在宫中还以饰件的数目多寡,来区分宫女的尊卑,且规定非命妇不得使用佩饰。与此同时,受各种不同文化及习俗相互交融的影响,发式及妆饰多种多样,无奇不有。杂记中曾记录:魏有灵蛇髻、反绾髻、百花髻、芙蓉归云髻、涵烟髻;晋有缬子髻、坠马髻、流苏髻、蛾眉惊鹄髻、芙蓉髻;宋有飞天髻;梁有回心髻、归真髻;陈有凌云髻、随云髻;北族室韦有叉手髻;北齐有偏髻等。

魏晋服饰宽衣裸身



戴巾、穿宽衣的士人(孙位《高逸图》局部)

魏晋南北朝是政治和经济动荡的时期,士大夫阶层形成了消极的社会风气,追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享乐主义,沉沦於颓废的生活方式。以老庄、佛道思想为时尚,这种风气也直接反映在人们的衣冠服饰上。最有代表性的是当时的七位贤士,世人称“竹林七贤”。

宽衣博带是这时期的流行服饰。上自王公名士,下至贫民百姓,都以大袖宽衫为时尚。男子穿衣敞胸露臂,衣服披肩,追求轻松、自然、随意;女子服饰则长裙拖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层叠叠,优雅而飘逸。

由於长期战乱,南北方的广大民众迫於离乡背井,并出现了多民族杂居的生活状态。他们互相学习交流,一方面促进了生产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单一的文化和生活习俗;汉族穿着北方民族服饰成为时尚,不论官兵或百姓,都穿着北方民族服饰,作为平时的休闲服或礼服。

宋代诗人苏轼的《念奴娇》中“羽扇纶巾”的纶巾,是幅巾的一种,一般认为以丝带织成。因传说为诸葛亮服用,故名“诸葛巾”。幅巾束守,即不戴冠帽,只以一块帛巾束首,始于东汉后期。一直延续到魏晋,仍十分流行。对唐宋时期的男子首服也有一定影响。魏晋时期冠帽也很有特色。汉代的巾帻依然流行,但与汉代略有不同的是帻后加高,体积逐渐缩小至顶,时称“平上帻”或叫“小冠”。小冠上下兼用,南北通行。如在这种冠帻上加以笼巾,即成“笼冠”。笼冠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冠饰,男女皆用。因以黑漆细纱制成,又称“漆纱笼冠”。另外,帽类有几种样式:一种“白高帽”,“其制不定,或有卷荷,或有下裙,或有纱高屋,或有乌纱长耳”;一种“突骑帽”,“如今胡帽,垂裙覆带,盖索发之遗象也”,等等。左图为戴小冠的侍从(江苏南京中央门外小红门出土陶俑)。中图戴笼冠的贵族男子(河南巩县石窟寺石雕)。右图为戴卷荷帽的吹鼓手(河南邓县出土彩色画像砖)。



魏晋武士铠甲



由于战争频繁,魏晋时期的武士胄甲,在原来基础上有很大发展。比较典型的有筒袖铠、两裆铠及明光铠等。筒袖铠一般都用鱼鳞纹甲片或龟背纹甲片,前后连属,肩装筒袖。头戴兜鍪,顶上多饰有长缨,两侧都有护耳。两裆铠服制与两裆衫比较接近,材料以金属为主,也有兽皮制作的。据记载当时武卫服制,有“平巾帻,紫衫,大口裤,金装两裆甲”、“平巾帻、绛衫、,大口裤褶,银装两裆甲”。穿两裆铠,除头戴兜鍪外,身上必穿裤褶,少有例外。明光铠是一种在胸背装有金属圆护的铠甲。腰束革带,下穿大口缚裤。这种铠甲到了北朝末年,使用更加广泛,并逐渐取代了两裆铠的形制。左图为戴兜鍪、穿筩袖铠甲的武士(河南出土西晋陶俑)。右图为穿明光铠的武士(河南洛阳出土陶俑)。

魏晋贵族男子服饰



魏晋时期的男子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时期,这种衫子仍为各阶层男子所爱好,成为一时的风尚。此图为戴卷梁冠、穿袍服的贵族男子(顾恺之《列女图》局部)

晋皇帝便服(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皇帝便服图中所绘洛神形象,无论从发式或服装来看,都是东晋时期流行的装束。魏晋时期的男子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时期,这种衫子仍为各阶层男子所爱好,成为一时的风尚。图中帝王头戴白纱帽,外着白穿宽袖狐皮大衣(形如大袖衫),毛在外。手执如意,也是南朝时所喜尚的习俗。(闫立本《历代帝王图》)。



魏晋时期妇女服装

魏晋时期妇女服装承袭秦汉的遗俗,并吸收少数民族服饰特色,在传统基础上有所改进,一般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为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口肥大,裙为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打到俊俏潇洒的效果。加上丰盛的首饰,反映出奢华糜丽之风。男子服饰主要为胯褶及两裆等。左图穿杂裾垂髯服的妇女(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北魏漆画屏风)。右图为戴小冠、穿裲裆的男子(河北景县出陶俑)。



魏晋《女史箴图》(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妝饰顾恺之《女史箴图》,彩色绢本,根据西晋文学家张华《女史箴》一文而绘。全卷共九个部分,这是其中一个部分,画面为一贵妇席地而坐,一侍女为其理发梳妆。侍女(站立者)头梳高髻,上插步摇首饰,髻后垂有一髾。这种发式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魏晋以后,再度流行,成为广大妇女的主要发型。在顾恺之的另一幅图卷《列女图》里也有描绘。(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魏晋杂裾垂髾服一(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杂裾垂髾服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的深衣制已不被男子采用,但在妇女中间却仍有人穿着。这种服装与汉代相比,已有较大的差异。在衣服的下摆部位,加一些饰物,通常以丝织物制成。其特点是上宽下尖形如三角,并层层相叠。另外,由于从围裳中伸出来的飘带比较长,走起路来,如燕飞舞。到南北朝时,这种服饰又有了变化,去掉了曳地的飘带,而将尖角的“燕尾”加长,使两者合为一体。本图为穿杂裾垂髾服的妇女(顾恺之《列女图》局部)。



魏晋杂裾垂髾服二(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杂裾垂髾服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的深衣制已不被男子采用,但在妇女中间却仍有人穿着。这种服装与汉代相比,已有较大的差异。比较典型的,是在服装上饰以“纤髾”。所谓“纤”,是指一种固定在衣服下摆部位的饰物。通常以丝织物制成,其特点是上宽下尖形如三角,并层层相叠。所谓“髾”,指的是从围裳中伸出来的飘带。由于飘带拖得比较长,走起路来,如燕飞舞。到南北朝时,这种服饰又有了变化,去掉了曳地的飘带,而将尖角的“燕尾”加长,使两者合为一体。本图为杂裾垂髾女服展示图(根据传世帛画及壁画复原绘制)。



魏晋杂裾垂髾服之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的深衣制已不被男子采用,但在妇女中间却仍有人穿着。这种服装与汉代相比,已有较大的差异。比较典型的,是在服装上饰以“纤髾”。所谓“纤”,是指一种固定在衣服下摆部位的饰物。通常以丝织物制成,其特点是上宽下尖形如三角,并层层相叠。所谓“髾”,指的是从围裳中伸出来的飘带。由于飘带拖得比较长,走起路来,如燕飞舞。到南北朝时,这种服饰又有了变化,去掉了曳地的飘带,而将尖角的“燕尾”加长,使两者合为一体。杂裾垂髾服展示图。



魏晋采桑妇女服饰



本图为穿袍服、围裳的采桑妇女(甘肃嘉峪关出土的砖画)。魏晋时期的百姓服饰魏晋时期的妇女服装,最初继承汉代习俗,有衫、裤、襦、裙等形制,以后不断变化。衣衫以对襟、交领为多,领、袖都施有缘边。下着长裙,腰用帛带系扎。北方除穿衫裙之外,还有两裆、裤褶等服饰。两裆虽多用于男子,但妇女也可穿着。只是在最初穿着时,一般多穿在里面,以后才将其穿在交领衫袄之外。魏晋时期冠帽很有特色。汉代的巾帻依然流行,但与汉代略有不同的是帻后加高,体积逐渐缩小至顶,时称“平上帻”或叫“小冠”。小冠上下兼用,南北通行。如在这种冠帻上加以笼巾,即成“笼冠”。笼冠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冠饰,男女皆用。因以黑漆细纱制成,又称“漆纱笼冠”。



本图为戴毡帽、穿袍服的猎人(甘肃嘉峪关出土的砖画)



本图为穿袍服的农民及农妇(甘肃嘉峪关出土砖画)



左图为头裹巾,穿窄袖小衫,长裙的女子(东晋加彩陶俑)。中图为戴小冠、穿窄袖襦裙的男子(江苏南京出土陶俑)。右图为头裹巾,穿窄袖小衫,大管裤的女子(东晋加彩陶俑)。

魏晋妇女衫裙之一(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的衫裙魏晋时期的妇女服装,都以宽博为主,其特点为:对襟,束腰,衣袖宽大,并在袖口、衣襟、下摆缀有不同色的缘饰,下着条纹间色裙,腰间用一块帛带系扎。当时妇女的下裳,除间色裙外,还有其它裙式。本图为宽袖对襟女衫、长裙穿戴展示图及穿对襟子衫、花纹长裙的妇女(北朝陶俑



魏晋妇女衫裙之二(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衫裙图为穿大袖衫、间色条纹裙的贵妇、侍从(敦煌莫高窟壁画)及大袖衫、间色裙穿戴展示图(根据敦煌莫高窟供养人壁画复原绘制)。在敦煌莫高窟甬道的两侧及佛教故事的下方,往往有一行行排列整齐的男女,小的仅有数寸,高的竟达几尺。他们中间有权势显赫的官吏,也有普通的平民百姓。这些人物,都为修造洞窟出过资金,他们把自己的形象画在壁上,表示该窟的菩萨佛像都由他们供养,所以被称为窟主,也被称为供养人。很多供养人的身旁都附有题记,写明年代、职衔、排行及姓氏等等。本图所绘的服饰,在当时带有普遍性,河南洛阳等地出土的陶塑妇女,也穿这类服装。其特点是:对襟、束腰,衣袖宽大,袖口缀有一块不同颜色的贴袖。下着条纹间色裙。当时妇女的下裳,除穿间色裙外,还有其他裙饰。晋人《东宫旧事》记太子之妃服装,有絳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丹纱杯文罗裙等名色。可见女裙的制作已很精致,质料颜色也各不相同。



魏晋妇女发式之一(图)

魏晋妇女假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妝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发式,与前代有所不同。魏晋流行的“蔽髻”,是一种假髻,晋成公《蔽髻铭》曾作过专门叙述,其髻上镶有金饰,各有严格制度,非命妇不得使用。普通妇女除将本身头发挽成各种样式外,也有戴假髻的。不过这种假髻比较随便,髻上的装饰也没有蔽髻那样复杂,时称“缓鬓倾髻”。此图为戴假髻的妇女(江苏南京中央门外幕府山出土陶俑)。



魏晋妇女发式之二

有不少妇女模仿西域少数民族习俗,将发髻挽成单环或双环髻式,高耸发顶。还有梳丫髻或螺髻者。在南朝时,由于受佛教的影响,妇女多在发顶正中分成髻鬟,做成上竖的环式,谓之“飞天髻”,先在宫中流行,后在民间普及。此图为梳双环髻的妇女(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魏晋妇女发式之三

魏晋流行的“蔽髻”,是一种假髻,晋成公《蔽髻铭》曾作过专门叙述,其髻上镶有金饰,各有严格制度,非命妇不得使用。在发髻上再加饰步摇簪、花钿、钗镊子、或插以鲜花等。本图为在发髻上插步摇的妇女(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出土北魏漆绘屏风局部)



本图为梳环髻或丫髻的妇女(河南邓县出土南北朝彩色画像砖)



魏晋妇女发式之四(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妝饰顾恺之《女史箴图》,彩色绢本,根据西晋文学家张华《女史箴》一文而绘。全卷共九个部分,这是其中一个部分,画面为一贵妇席地而坐,一侍女为其理发梳妆。侍女(站立者)头梳高髻,上插步摇首饰,髻后垂有一髾。这种发式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魏晋以后,再度流行,成为广大妇女的主要发型。在顾恺之的另一幅图卷《列女图》里也有描绘。(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魏晋新疆织纹锦履(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女子多穿履、靴等,有皮履、丝履、麻履、锦履等。凡娶妇之家先下丝鞋为礼。鞋子的形式有风头履、聚云履、五朵履;宋有重台履;梁有分梢履、立风履、笏头履、五色云霞履;陈有玉华飞头履;西晋又有鸠头履。有的以形式定名,有的以色饰定名。其中各种履不一定都是妇女所穿,如风头、立风、五色云霞、玉华飞头等属妇女所穿;重台履是厚底鞋,男女都有之,因为南北朝时男足女足无异样。还有加以锈纹的履,例如陆机《织女怨》有“足蹑刺绣之履”;梁时沈约有“锦履并花纹”。另外木屐在当时也为妇女穿着。本图为织纹锦履(新疆民风出土实物)。



魏晋信使服饰(图)

魏晋时期的百姓服饰近年在甘肃嘉峪关东北的戈壁滩上,发现一处魏晋时期的墓群,其中有六座墓室的墓砖上绘有彩画,共有六百余幅。砖画的内容几乎都是现实生活的各种场景,包括采桑、耕田、狩猎、畜牧、屯垦、庖厨、宴饮等等,其中描绘劳动者形象的,就有二百多幅,。如农民的袍服、猎户的毡帽、信使的巾帻、牧民的绑腿、妇女的围裳等都被刻画得惟妙惟肖。本图为戴巾帻、穿袍服的信使(甘肃嘉峪关出土的砖画)。



魏晋南北朝服饰

宽衣博带成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流行服饰。男子穿衣坦胸露臂,力求轻松、自然、随意的感觉;女子服饰则长裙曳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层叠叠,表现出优雅和飘逸的风格。同时,民族间战乱频仍,却也给了各民族在服饰上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机会,各民族服饰相互融合。

魏晋南北朝笼冠大袖衫



魏晋时期的男子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时期,这种衫子仍为各阶层男子所爱好,成为一时的风尚。笼冠的形象与北朝墓葬中出土的图象略同,然而时间却比其他资料要早,可见笼冠并非出自胡俗,而是先在中原地区流行以后,才逐渐传到北方,成为北朝时期的主要冠式之一。本图为大袖宽衫展示图及漆纱笼冠。

魏晋南北朝妇女服饰



魏晋时期妇女服装承袭秦汉的遗俗,并吸收少数民族服饰特色,在传统基础上有所改进,一般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为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口肥大,裙为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打到俊俏潇洒的效果。加上丰盛的首饰,反映出奢华糜丽之风。此图为穿汉化衣裙的贵妇。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吏服饰



魏晋时期的男子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时期,这种衫子仍为各阶层男子所爱好,成为一时的风尚。魏晋时期冠帽也很有特色。汉代的巾帻依然流行,但与汉代略有不同的是帻后加高,体积逐渐缩小至顶,时称“平上帻”或叫“小冠”。小冠上下兼用,南北通行。如在这种冠帻上加以笼巾,即成“笼冠”。笼冠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冠饰,男女皆用。因以黑漆细纱制成,又称“漆纱笼冠”。左1图为戴梁冠、穿大袖衫的文吏(顾恺之《列女图》局部)。左2图为戴笼冠、穿大袖衫的文吏及戴小冠、穿窄袖服的侍从(传世陶俑,原件现在英国大英博物馆)。左3、右图为戴笼冠、穿窄袖服的男子(湖南长沙金盆岭出土西晋青釉陶俑)。左4图为戴汉式梁冠的文吏(湖南长沙出土西晋青釉陶俑)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服饰



戴巾子、穿宽衫的士人(孙位《高逸图》局部)。《高逸图》是我国古代人物画中的杰出作品,它虽然出自唐代画家孙位之手,但具有浓郁的魏晋风韵。画面绘四个士人,盘腿列坐于花毯之上,或戴小冠,或裹巾子,通穿宽博衫子。每人身旁各立一侍者,也穿宽袖衣衫。从画面的构图和人物的安排来看,都与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的“竹林七贤”砖印壁画相同,人物的服装和形态以及生活器具等都是典型的魏晋南北朝形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有两种形式:一为汉族服式,承袭秦汉遗制;一为少数民族服饰,袭北方习俗。汉族男子的服饰,主要有衫。衫和袍在样式上有明显的区别,照汉代习俗,凡称为袍的,袖端应当收敛,并装有祛口。而衫子却不需施祛,袖口宽敞。衫由于不受衣祛等部约束,魏晋服装日趋宽博,成为风俗,并一直影响到南北朝服饰,上自王公名士,下及黎庶百姓,都以宽衫大袖,褒衣博带为尚。从传世绘画作品及出土的人物图像中,都可以看出这种情况。除衫子以外,男子服装还有袍襦,下裳多穿裤裙。本图为梳丫髻或裹巾子、穿翻领袍服的士人(《北齐校书图》局部)



此图为裹巾、披衫子的士人(《北齐校书图》局部)

戴梁冠、穿衫子的文吏(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洛神赋图》是根据曹植《洛神赋》而作的长幅卷轴画。洛神为洛水之神。相传是古帝宓羲氏之女。曹植在赋中借以表达他失恋后的悲哀、苦闷和彷徨的感情。图中所绘洛神形象,无论从发式或服装来看,都是东晋时期流行的装束。男子的服装更有时代特色,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时期,这种衫子仍为各阶层男子所爱好,成为一时的风尚。另外,图中侍者多戴笼冠,笼冠的形象与北朝墓葬中出土的图象略同,然而时间却比其他资料要早,可见笼冠并非出自胡俗,而是先在中原地区流行以后,才逐渐传到北方,成为北朝时期的主要冠式之一。



南北朝时期裤褶



裤褶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服装,基本款式为上身穿齐膝大袖衣,下身穿肥管裤。这种服装的面料,常用较粗厚的毛布来制作。穿裤和短上襦,合称襦裤,但封建贵族必须在襦裤外加穿袍裳,只有骑马者、厮徒等从事劳动的人为了行动方便,才直接把裤露在外面。封建贵族是不得穿短衣和裤外出的。到了晋代这种习惯才有所改变。南北朝的裤有大口裤和小口裤,以大口裤为时髦,穿大口裤行动不便,故用锦带将裤管缚住,有、又称缚裤。

此图为穿裤褶的男子

南北朝时期明光铠



魏晋北朝时期的铠甲主要有筩袖铠两、裆铠和明光铠。“明光铠”一词的来源,据说与胸前和背后的圆护有关。因为这种圆护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的极光,颇似镜子。在战场上穿明光铠,由于太阳的照射,将会发出耀眼的“明光”,故名。这种铠甲的样式很多,而且繁简不一:有的只是在裲裆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护,有的则装有护肩、护膝,复杂的还有数重护肩。身甲大多长至臀部,腰间用皮带系束。左面陶俑是戴兜鍪、穿明光铠的武将;右面是明光铠穿戴展示图。



魏晋北朝时期的铠甲主要有筩袖铠两、裆铠和明光铠。“裲裆”,有两种含意,一种是指服饰制度中的“裲裆衫”;一种是指武士穿的“两裆铠”。两者的外形大体相同,区别主要在质料上。裲裆衫的材料,通常用布帛,中间纳有丝棉,取其保暖。而裲裆铠的材料则大多采用坚硬的金属和皮革。铠甲的甲片,有长条形和鱼鳞形两种,比较常见的则是在胸背部分采用小型的鱼鳞甲片,以便于俯仰活动。为了防止金属甲片磨损肌肤,武士在穿着两裆铠时,里面还常衬有一件厚实的裲裆衫。图为两裆铠穿戴展示图(根据出土砖刻、陶俑、壁画复原绘制)。



图为戴兜鍪、穿两裆铠的武士(甘肃敦煌莫高窟285窟壁画)



图为戴兜鍪、穿两裆铠的武士(北魏加彩陶俑,传世实物,原件现在日本京都博物馆)

北朝官吏便服



左图为戴突骑帽、披小袖衫子的官吏(北朝陶俑)。中图为戴突骑帽、穿裤褶、袒右臂的男子。右图为戴突骑帽、穿大袖衫的官吏(河北磁县北白道出土彩绘陶俑)。魏晋帽类有几种样式:一种“白高帽”,“其制不定,或有卷荷,或有下裙,或有纱高屋,或有乌纱长耳”;一种“突骑帽”,“如今胡帽,垂裙覆带,盖索发之遗象也”。魏晋时期一般男子服饰主要为大袖衫、胯褶及两裆等。男子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时期,这种衫子仍为各阶层男子所爱好,成为一时的风尚。图中官吏外穿的服装,形似披风,两边虽装有袖子,但无实际用途。从形象资料来看,隋唐时期仍流行这样的装束,男女都可以穿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的衫裙



魏晋时期的妇女服装,都以宽博为主,其特点为:对襟,束腰,衣袖宽大,并在袖口、衣襟、下摆缀有不同色的缘饰,下着条纹间色裙,腰间用一块帛带系扎。当时妇女的下裳,除间色裙外,还有其它裙式。本图为宽袖对襟女衫、长裙穿戴展示图及穿对襟子衫、花纹长裙的妇女(北朝陶俑)



图为穿大袖衫、间色条纹裙的贵妇、侍从(敦煌莫高窟壁画)及大袖衫、间色裙穿戴展示图(根据敦煌莫高窟供养人壁画复原绘制)。在敦煌莫高窟甬道的两侧及佛教故事的下方,往往有一行行排列整齐的男女,小的仅有数寸,高的竟达几尺。他们中间有权势显赫的官吏,也有普通的平民百姓。这些人物,都为修造洞窟出过资金,他们把自己的形象画在壁上,表示该窟的菩萨佛像都由他们供养,所以被称为窟主,也被称为供养人。很多供养人的身旁都附有题记,写明年代、职衔、排行及姓氏等等。本图所绘的服饰,在当时带有普遍性,河南洛阳等地出土的陶塑妇女,也穿这类服装。其特点是:对襟、束腰,衣袖宽大,袖口缀有一块不同颜色的贴袖。下着条纹间色裙。当时妇女的下裳,除穿间色裙外,还有其他裙饰。晋人《东宫旧事》记太子之妃服装,有絳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丹纱杯文罗裙等名色。可见女裙的制作已很精致,质料颜色也各不相同。

南北朝铠甲



南北朝武士复原图。图中前排为两裆铠,长至膝上,腰部以上是胸背甲有的用小甲片编缀而成,有的用整块大甲片,甲身分前后两片,肩部及两侧用带系束。图中后排两人所穿铠甲为明光铠胸前和背后的圆护有关。因为这种圆护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的极光,颇似镜子。在战场上穿明光铠,由于太阳的照射,将会发出耀眼的“明光”,故名。这种铠甲的样式很多,而且繁简不一:有的只是在裲裆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护,有的则装有护肩、护膝,复杂的还有数重护肩。身甲大多长至臀部,腰间用皮带系束。

中国服饰美的变迁与发展(隋唐五代时期)



唐朝帝王常服

隋唐服饰华丽开放



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丝织、漂染技术有了极大提高。加上对外开放以及丝绸之路的开通,中西文化的结合,相容并蓄,使唐代的服饰华丽清新,充满大唐风范。

隋代短襦长裙披帛



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妇女的裙字有不少名目,在中上层妇女中,曾流行百鸟毛裙,由于这种裙子都用禽鸟羽毛制成,使大批珍禽瑞鸟遭受损害,后被朝廷下令禁止。在广大妇女中间,则流行一种叫“石榴裙”的裙子,这种裙子用鲜艳夺目的红色染成,故名。唐人小说中的李娃几霍小玉等就常穿这种裙子。唐代裙子款式之新、颜色之多、质料之精、、图案精美,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披帛,又称“画帛”,通常一轻薄的纱罗制成,上面印画图纹。长度一般为二米以上,用时将它披搭在肩上,并盘绕于两臂之间。走起路来,不时飘舞,非常美观。本图为隋朝时期的短襦、长裙、披帛女服穿戴展示图及穿小袖短襦、长裙的隋代妇女(隋代瓷俑实物)。

隋代女服



隋、唐时期妇女的日服饰,大多以上身着襦还、袄、衫,下身束裙子。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本图为隋朝时期内穿大袖短襦、长裙,外罩翻领窄袖衫的隋代妇女(敦煌莫高窟303窟壁画)。

隋代时期妇女的日常服饰,大多以上身着襦还、袄、衫,下身束裙子。短襦长裙是最为基本形式。它的一个特点是裙腰系得较高,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



短襦长裙是最为基本形式。它的一个特点是裙腰系得较高,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本图为隋朝时期的短襦、长裙及翻领窄袖女服穿戴展示图。

隋代戎服及胄甲



隋代使用最普遍的铠甲为两裆垲和明光垲。两裆垲的结构比前代有所进步,形制也有一些小的变化。一般身甲全鱼鳞等形状的小甲片编制,长度已延伸至腹部,取代了原来的皮革甲裙。身甲的下摆为弯月形、荷叶形甲片,用以保护小腹。这些改进大大增强了腰部以下的防御。明光垲的形制基本上与南北朝时期相同,只是腿裙变得更长。隋代戎服为圆领长袍。本图为隋代武士复原图(左为戎服,右为胄甲)。

唐代服装

唐朝流行女子穿"胡服"。"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装。腰带形式也深受胡服影响。在此以前,人们的腰饰是以金银铜铁,这时候流行系"蹀躞带",带上有金饰,并扣有短而小的小带以作系物之用。这种腰带服用最盛是在唐代,以后延用一直至北宋年代。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到了中晚唐时期,这种特点更加明显,一般妇女服装,袖宽往往四尺以上。中晚唐的贵族礼服,一般多在重要场合穿着,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唐高宗以后,以紫色为三品官的服色;浅绯色为五品官服色,深绿色为六品官服色,浅绿色为七品官服色,深青色为八品官服色,浅青色为九品官服色,黄色为宫外之人及庶民服色。唐装还对邻国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日本和服从色彩上大大吸取了唐装的精华,朝鲜服也从形式上承继了唐装的长处。

唐承隋制,天子用黄袍及衫,黄袍被视作封建帝王的御用服饰。这种规定一直延续到清朝。唐高祖以赭黄袍巾代作常服,以後因天子用赤黄袍衫,於是逐渐禁止臣民服赤黄之色,并以品级定袍衫的颜色,即所谓“品色服”。

贵妇人的礼服多以袒胸、低领、大袖为主。同时又有襦裙、半臂短袖、肩披帛巾。当时也流行穿胡服。另外,唐代女子注重化妆,修饰容颜。例如画眉,当时最流行的是阔眉、八字眉等眉形。额眉间的妆饰,如“花钿”(用金箔片等材料剪成小花贴在面部),便很有特色。发髻形式也多种多样。

而唐代织锦,无论在织造技术或花样图案上,都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近年在新疆吐鲁番、巴楚及甘肃敦煌等地发现了大量丝织品实物,品种花式极为丰富,染织技术精湛。在新疆出土的彩绘木俑服饰中,还出现了缂丝,比文献记载早几百年。唐代纹样不仅继承了传统,而且吸收了西方艺术形式,别具一格。唐装襦裙线条柔长,十分优美自如,用料主要是丝织品,因此它的衣物以"软"和"飘柔"著称。唐装本身品类多,善变化,从外形到装饰均大胆吸收外来服饰特点,多以中亚、印度、伊朗、波斯及北方和西域外族服饰为参考,充实唐代服饰文化,使得唐代服饰丰富多采富丽堂皇,风格独特奇异多姿,成为中国历史服饰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瞩目。

初唐女服(自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到玄宗开元初713年,约一百年



隋唐女服多用披帛,又称画帛,通常以轻薄的纱罗裁成,上面印画图纹。长度一般都在两米以上,用时将它披搭在肩上,并盘绕于两臂之间。走起路来,随着手臂的摆动而不时飘舞,非常美观。从大量图像来看,唐代妇女在各种场合,如劳动、娱乐或出行,都喜用披帛作为装饰。隋、唐时期妇女的日常服饰,大多以上身着襦还、袄、衫,下身束裙子。本图为初唐时期穿襦裙、披长帛的妇女





穿襦裙、披长帛的妇女(河南洛阳关林出土唐三彩俑)

唐代妇女面部化妆

隋唐妇女的面部妆饰唐代妇女的化妆顺序大致如次:一敷铅粉;二抹敷脂;三涂鹅黄;四画黛眉;五点口脂;六描面靥;七贴花钿。古时妇女常将原来的眉毛剃去,然后用一种以烧焦的柳条或矿石制成的青黑色颜料画上各种形状,名叫“黛眉”。唐代妇女黛眉名目甚多,从细而长的“蛾眉”到宽二阔的“广眉”,应有尽有。《簪花仕女图》中贵族妇女的眉饰,就是一种广眉。所谓“花钿”是两眉之间的装饰。据说在南北朝时,一日,寿阳公主卧殿檐下,一朵梅花正落其额上,染成颜色,拂之不去。宫女见之奇异,乃争相效仿。到了唐代,花钿除了用颜色染绘之外,还有用金属制造者。至于面靥,是因为有个贵妇,面颊上有块斑痕,特点此作为掩饰,众人觉其妍丽,便竞而效之,遂成一时风气。左1图为“花钿妆”妇女;左2图为“黛眉妆”妇女;左3图为“花黄妆”妇女。左4图为“面靥妆”妇女;左5、6图为“花钿妆”妇女。





唐代妇女发髻演变

妇女发髻的演变唐代妇女发式有半翻髻、反挽髻、乐游髻、愁来髻、百合髻、蹄顺髻、盘桓髻、变环望仙髻及各种鬟式等。大体看来,隋代发式比较简单,变化较少,一般为平顶式,将发层层堆上,如帽子状。唐代初期仍有梳这种发式的,只是顶部不如隋代那样平整,已有高耸趋势,大多作成云朵型。到太宗时,发髻渐高,形式也日益丰富。左1图为隋代妇女的发髻;左2、3图为初躺妇女的发髻。左4、5图为盛唐妇女的发髻;左6图为中唐妇女的发髻。左7图为中晚唐妇女的发髻;左8图为晚唐妇女的发髻;右图为五代妇女的发髻。





初唐武将



唐代胄甲,用于实战的,主要是铁甲和皮甲。除铁甲和皮甲之外,唐代铠甲中比较常用的,还有绢布甲。绢布甲是用绢布一类纺织品制成的铠甲,它结构比较轻巧,外形美观,但没有防御能力,故不能用于实战只能作为武将平时服饰或仪仗用的装束。此图为穿胄甲的初唐武将(陕西礼泉郑仁泰墓出土的加彩陶俑)。

初唐文吏服饰



唐代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仍穿礼服。礼服的样式,多承袭隋朝旧制: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佩围裳,玉佩组绶一应俱全。在大袖衫外加着裲裆,也是隋唐时期官吏服饰的一个特点。从出土的陶俑、壁画来看,穿着这种服饰的官员,身份不会太高。本图为戴介帻、穿大袖衫的初唐文吏。(彩绘陶俑,传世实物,原件现在藏上海博物馆)。

唐代《礼宾图》



本图为戴漆纱笼冠、穿大袖礼服的文吏(陕西乾县李贤墓壁画《礼宾图》)。图左边三位为唐代官员朝服形象,左边第四位为东罗马使者,左边第五位为高句丽国使者。

唐代大袖衫及裲裆



本图为戴冠、穿大袖衫及裲裆的文吏(河南洛阳关林出土唐三彩俑)

唐代文吏服



唐代冠帽有幞头(由起初一块包头布逐渐演变成有固定的帽身骨架和展脚的完美造型)、进贤官(为历史上重要的冠式,在唐宋法服中仍保持重要地位)、平巾帻及武弁(平帻巾与武弁是同一种冠式,是古时一般人裹在头上的布,后成为只能罩住发髻的小冠,即平巾帻)、笼冠及貂蝉(将貂尾插在平帻巾上,平帻巾外罩笼冠)、武士冠(在帻上戴一种雄鸡冠)、通天冠及进德冠(通天冠是级位最高的冠帽,与进贤冠结构相同,不同的是展筒的前壁)等等。本图左1、2、3为戴武士冠、平巾帻、武弁的文吏(长安城郊隋唐墓出土陶俑)。右1为戴武弁的文吏(河南洛阳出土陶俑)。

唐代文官大袖礼服



本图为唐代文官大袖礼服展示图(根据出土陶俑及壁画复原绘制)

唐代文吏服饰



裹幞头、穿圆领袍衫是唐代男子的普遍服饰,以幞头袍衫为尚。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唐代以后,人们又在幞头里面增加了一个固定的饰物,名为“巾子”。巾子的形状各个时期有所不同。除巾子外,幞头的两脚也有许多变化,到了晚唐五代,已由原来的软脚改变成左右各一的硬脚。唐代官吏,主要服饰为圆领窄袖袍衫,其颜色曾有规定:凡三品以上官员一律用紫色;五品以上,绯为色;六品、七品为绿色;八品、九[品为青色。以后稍有变更。另在袍下施一道横襕,也是当时男子服饰的一大特点。此土为裹幞头、穿圆领袍衫、乌皮靴的官吏(陕西乾县李重润墓壁画)。

唐代官吏常服袍衫



唐代官吏,主要服饰为圆领窄袖袍衫,其颜色曾有规定:凡三品以上官员一律用紫色;五品以上,绯为色;六品、七品为绿色;八品、九[品为青色。以后稍有变更。另在袍下施一道横襕,也是当时男子服饰的一大特点。此土为唐代圆领袍衫展示图及纱罗幞头图。



《步辇图》画的是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吐番丞相禄东赞前往京都长安,迎文成公主入藏,受到唐太宗接见的历史故事。画面右侧坐在步辇上的是唐太宗。左侧站立三人,中间一人戴毡帽、穿锦袍的是吐番使者丞相禄东赞。另外两人都是唐代官吏。唐代男子服饰,以幞头袍衫为主,在这幅作品中反映得比较全面。画中男子除吐番使者外,都着幞头袍衫,连皇帝也不例外。按照常规,皇帝接见宾客,应穿繁重的礼服,而本图所绘通穿常服,这既表现了汉藏两族的亲密无间,也反映了幞头袍衫在当时流行的程度。

唐代新疆笠帽



唐代的帏帽、笠帽都妇女出行时,为了遮蔽面容,不让路人窥视而设计的帽子。这种帽子多用藤席或毡笠做成帽子骨架,糊裱缯帛,有的为了防雨,再刷以桐油,然后用皂纱全幅缀于帽檐上,使之下垂以障蔽面部或全身。此图为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彩戴笠帽的妇女(敦煌莫高窟壁画)。

唐代舞女服饰



唐代舞蹈,有文、武之分。武舞又称“健舞”,文舞又称“软舞”,两种风格截然不同;前者威武激越,后者飘然若仙。胡舞大多属于前者,而传统的汉族舞蹈,则基本属于后者。两种不同的舞蹈,决定了两种不同的服饰。总的看来,健舞的舞服以小袖为多,以便腾越旋转。而软舞的服装则多用大袖,以表现出婉转、舒展的姿态。图为穿舞衣的妇女(陶俑)。



图为穿襦裙、套衫袒领半臂舞衣的妇女(陶俑)



图为穿舞衣的妇女(陶俑)



图为穿舞衣展示图及穿舞衣的妇女(陶俑)



图为穿舞衣的妇女(陶俑)

盛唐女服(公元626年到公元741年时间)



穿襦裙、披帛或袍衫的贵妇及侍女(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披帛,又称“画帛”,通常一轻薄的纱罗制成,上面印画图纹。长度一般为二米以上,用时将它披搭在肩上,并盘绕于两臂之间。走起路来,不时飘舞,十分美观。另外女装男性化是唐代社会开放的表现之一,妇女穿着男装是当时一种时尚。《虢国过夫人游春图》所绘的是唐玄宗时代显赫一时的皇亲杨氏姊妹出形游春时的情景。其中四人穿襦裙、披帛包括女孩,另外五人都穿男式圆领袍衫。虢国夫人在画面中部的右侧。她身穿淡青色窄袖上襦,肩搭白色披帛,下着描有金花的红裙,裙下露出绣鞋上面的红色绚履。



《捣练图》是张萱的代表作,它描绘了一群妇女正在捣练、络线、熨烫及缝衣时的情景。练是丝绸的一种,初织成时质地较硬,需煮熟后加漂粉用杵捣后才能柔软,然后还要用熨斗烫平。图中妇女为成年妇女,都穿短襦,肩上搭有披帛。从衣袖的窄小、襦腰的上系及襦裙的纹样来看,都是典型的盛唐样式。

中唐女服(从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到文宗太和九年835年约七十年)



中唐时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较宽阔一些,其它无太大变化。本图为中唐的襦裙、披帛穿戴展示图。



本图为穿襦裙的贵妇及戴幞头、穿袍衫的侍女



本图为穿襦裙、披帛的妇女



本图为梳高髻、穿襦裙的妇女



此图为穿短襦长裙、披帛的贵妇



唐代妇女,以体态丰腴为美,在画中表现的十分具体。同时期的壁画、陶俑妇女形象也大多如此,连石窟寺里的菩萨也是这种形状,反映了当时的审美情趣和社会风尚。由于身材丰硕,服装也渐趋宽大,裙子的宽度比隋末唐初时要肥大的多。衣衫虽为小袖,但与初唐、盛唐女服相比,也明显趋于宽松。



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到了中晚唐时期,这种特点更加明显,一般妇女服装,袖宽往往四尺以上。本图为中晚唐宽袖对襟衫、长裙、披帛穿戴展示图。这是中晚唐之际的贵族礼服,一般多在重要场合穿着,如朝参、礼见及出嫁等。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

中晚唐回鹘女服



回鹘装展示图。梳回鹘髻、戴金凤冠、穿回鹤装的晚唐贵妇及变体宝相花纹云头锦鞋。回鹘是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即现在的维吾尔族的前身。在唐朝开元年间,回鹘曾一度是北方最强盛的少数民族政权。回鹘族人民与汉族人民,有着亲密友好的关系,相互间的文化交流与经济来往从未间断。回鹘族的服装,对汉族人民曾带来较大的影响,尤其在贵族妇女及宫廷妇女中间广为流行。回鹘装的基本特点略似男子的长袍,翻领,袖子窄小而衣身宽大,下长曳地。颜色以暖色调为主,尤喜用红色。材料大多用质地厚实的织锦,领、袖均镶有较宽阔的织金锦花边。穿着这种服装,通常都将头发挽成椎状的髻式,称“回鹘髻”。髻上另戴一顶缀满珠玉的桃形金冠,上缀凤鸟。两鬓一般还插有簪钗,耳边及颈项各佩许多精美的首饰。足穿翘头软锦鞋。

唐代妇女面部化妆



唐代妇女的化妆顺序大致如次:一敷铅粉;二抹敷脂;三涂鹅黄;四画黛眉;五点口脂;六描面靥;七贴花钿。古时妇女常将原来的眉毛剃去,然后用一种以烧焦的柳条或矿石制成的青黑色颜料画上各种形状,名叫“黛眉”。唐代妇女黛眉名目甚多,从细而长的“蛾眉”到宽二阔的“广眉”,应有尽有。《簪花仕女图》中贵族妇女的眉饰,就是一种广眉。所谓“花钿”是两眉之间的装饰。据说在南北朝时,一日,寿阳公主卧殿檐下,一朵梅花正落其额上,染成颜色,拂之不去。宫女见之奇异,乃争相效仿。到了唐代,花钿除了用颜色染绘之外,还有用金属制造者。至于面靥,是因为有个贵妇,面颊上有块斑痕,特点此作为掩饰,众人觉其妍丽,便竞而效之,遂成一时风气。左1图为“花钿妆”妇女;左2图为“黛眉妆”妇女;左3图为“花黄妆”妇女。左4图为“面靥妆”妇女;左5、6图为“花钿妆”妇女。

唐代妇女发髻演变



唐代妇女发式有半翻髻、反挽髻、乐游髻、愁来髻、百合髻、蹄顺髻、盘桓髻、变环望仙髻及各种鬟式等。大体看来,隋代发式比较简单,变化较少,一般为平顶式,将发层层堆上,如帽子状。唐代初期仍有梳这种发式的,只是顶部不如隋代那样平整,已有高耸趋势,大多作成云朵型。到太宗时,发髻渐高,形式也日益丰富。左1图为隋代妇女的发髻;左2、3图为初躺妇女的发髻。左4、5图为盛唐妇女的发髻;左6图为中唐妇女的发髻。左7图为中晚唐妇女的发髻;左8图为晚唐妇女的发髻;右图为五代妇女的发髻。

唐代大袖衫



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到了中晚唐时期,这种特点更加明显,一般妇女服装,袖宽往往四尺以上。本图为中晚唐宽袖对襟衫、长裙、披帛穿戴展示图。这是中晚唐之际的贵族礼服,一般多在重要场合穿着,如朝参、礼见及出嫁等。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此图为大袖对襟纱罗衫、长裙、披帛穿戴展示图。

唐代妇女服饰



穿大袖纱罗衫、长裙、披帛的贵妇(《簪花仕女图》局部)。大袖衫裙样式为大袖、对襟,佩以长裙、披帛。《簪花仕女图》描绘的是贵族妇女在庭院中散步、采花、捉蝶及戏犬时的情景。图中人物服饰,与其他唐人画像不同,如头戴特大花朵、身穿透明纱衣等,都是罕见的新奇的装束。以纱罗作女服的衣料,是唐代服饰中的一个特点,这和当时的思想开放有密切关系。尤其是不着内衣,仅以轻纱蔽体的装束,更是创举,所谓“绮罗纤缕见肌肤”,就是对这种服装的概括。

晚唐士人袍服(从文宗大和以后的约八十年828一907



戴硬脚幞头、穿袍服的晚唐士人。图中人物服装,已接近五代时的样式。所穿圆领大袍下摆都施一道横襕。这种服式起始于唐初的“襕袍”一直到宋代仍在使用,只是具体样式与初唐相比略有不同,如领口用同色衣料的阔边镶沿,内衣白色护领等等。袍服的袖子,也比初唐、盛唐时宽松。图中文人头上戴的幞头,也是中晚唐的样式。

晚唐供养服饰



此图为敦煌莫高窟晚唐女供养人服饰(襦裙、披帛)



此图为敦煌莫高窟晚唐供养人服饰。梳宝髻,广插簪钗梳蓖,穿直领大袖衫,高胸裙,束绅带,披帛,笏头履。



敦煌莫高窟晚唐女供养人服饰(襦裙、披帛)

晚唐士人服饰襕袍



(韩晃《文苑图》局部)。图中人物服装,已接近五代时的样式。所穿圆领大袍下摆都施一道横襕。这种服式起始于唐初的“襕袍”一直到宋代仍在使用,只是具体样式与初唐相比略有不同,如领口用同色衣料的阔边镶沿,内衣白色护领等等。袍服的袖子,也比初唐、盛唐时宽松。图中文人头上戴的幞头,也是中晚唐的样式

隋唐胡服

胡服是古代诸夏汉人对西方和北方各族胡人所穿的的服装的总称,即塞外民族西戎和东胡的服装,与当时中原地区宽大博带式的汉族汉服,有较大差异。后亦泛称汉服以外的外族服装。胡服一般多穿贴身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紧窄,活动便利。



胡服流行于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女子流行穿胡服骑马。它的特征是翻领、对襟、窄袖。在陕西等地的墓中壁画有大量反映。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绢画中也有这类服装的妇女。唐代流行于西域地区以及波斯等国的胡服卡弗坦,卡弗坦形制为锦绣浑脱帽,翻领窄袖袍,条纹小口裤和透空软锦鞋。流行的原因是初唐至盛时期,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往及胡舞的兴盛。

隋唐侍卫服饰

隋唐时期的男子服装主要形式,为圆领袍衫。官员的袍衫一颜色来区分等级。唐人阎立本绘《步辇图》,是吐蕃丞相禄东赞进见太宗李世民的故事,其中汉族男子都戴幞头穿袍衫,惟以颜色区别。图中所绘袍衫,下部施有一横襕,这种襕衫一直延续到宋代,当作“士人上服”。

唐代的胡服,流行于开元、天宝年间。它的特征是翻领、对襟、窄袖、锦边。唐代,曾一度定为文武官员必佩之物,上面悬挂算袋、刀子等七件物品,俗称“蹀躞七事”。开元以后,由于朝廷有了新的规定,所以一般官员不再佩挂。但在民间妇女中十分流行,凡穿这种服装的妇女,腰间都系有革带,革带上还常有若干条小带下垂,只是装饰之意,无使用价值。戴风帽、穿翻领胡服的侍卫(三彩俑)。



隋唐侍女服饰



胡服流行于元、天宝年间。女装男性化是唐代社会开放的表现之一,妇女穿着男装是当时一种时尚。凡穿胡服的妇女,腰间都系有革带,革带上原来是北方民族的装饰,在魏晋时传入中原。到了唐代,曾一度定为文武官员必佩之物,上面悬挂算袋、刀子等七件物品,俗称“蹀躞七事”。开元以后,由于朝廷有了新的规定,所以一般官员不再佩挂。但在民间妇女中十分流行,省去“七事”,以窄皮条代替,仅存装饰之意,无使用价值。本图为穿胡服及襦裙披帛的侍女。



翻领对襟胡服、条纹裤、蹀躞带穿戴展示图,图中所绘女服,是胡服的典型样式,流行于开元、天宝年间。它的特征是翻领、对襟、窄袖、锦边。在陕西等地的墓中壁画有大量反映。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绢画中也有这类服装的妇女。凡穿胡服的妇女,腰间都系有革带,革带上原来是北方民族的装饰,在魏晋时传入中原。到了唐代,曾一度定为文武官员必佩之物,上面悬挂算袋、刀子等七件物品,俗称“蹀躞七事”。开元以后,由于朝廷有了新的规定,所以一般官员不再佩挂。但在民间妇女中十分流行,凡穿这种服装的妇女,腰间都系有革带,革带上还常有若干条小带下垂,只是装饰之意,无使用价值。本图为穿胡服及襦裙披帛的侍女。

隋唐穿胡服的官吏



本图为唐代裹幞头、穿翻领胡服的官吏(陶俑)

隋唐骑士服饰



此图为裹幞头、穿翻领胡服的骑士(唐三彩俑)



此图为本裹幞头、穿翻领胡服的男子(三彩俑)

隋唐妇女服饰



本图为隋唐襦裙、半臂穿戴展示图



图为穿襦裙、半臂、披帛的宫廷侍女(唐代壁画)



本图为穿襦裙、半臂、披帛的妇女(唐代陶俑)



此图为袒领套衫半臂及襦裙穿戴展示图



本图为穿窄袖短襦、袒领套衫半臂及长裙的妇女



穿襦裙、半臂、披帛的妇女(新疆吐鲁番出土绢画)。本画出土于张礼臣墓,原画嵌在屏风上,画面人物似为舞伎形象。图中妇女头挽高髻,额描花钿,短襦长裙之外,还罩一件卷草纹半臂,足穿高头绚履。左手拈着披帛,可惜已破损而难得全貌。从人物动态及手臂的姿势来看,披帛的一端从胸前的衣襟中伸出,然后绕至背后。披帛的另外一端则由右手牵拈(右手也已破损,仅存手臂)。该图出土表明,半臂这种服饰,早在初唐即已出现,不仅在中原地区流行,西北地区的妇女也同样喜欢穿着。



此图为穿襦裙、半臂的妇女。(唐代陶俑)

隋唐帏帽



戴帏帽、穿襦裙的妇女(唐三彩)。本图妇女所戴的帽子,是帷帽发展变化而来,它虽然没有宽檐的“斗笠”和网状的纱面,但仍属帏帽的一种,且比原来的形制更为简便,所以在当时非常流行。它的作用,仅限于遮挡风尘,与原来用以“避人窥视”已完全不同。

隋唐帏帽及襦裙



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帏帽是妇女出行时,为了遮蔽面容,不让路人窥视而设计的帽子。此图为戴帏帽、穿襦裙的妇女(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彩绘陶俑)。

隋唐服饰



隋代发式比较简单,变化较少,一般为平顶式,将发层层堆上,如帽子状。唐代初期仍有梳这种发式的,只是顶部不如隋代那样平整,已有高耸趋势,大多作成云朵型。到太宗时,发髻渐高,形式也日益丰富。唐初妇女服饰,仍以小袖短襦及长裙为主,裙腰束至腋下。本图为梳“抛家髻”、穿襦裙的妇女(陕西西安东郊出土陶俑)。



本图为梳“单刀半翻髻”,穿窄袖襦、外加半袖、袒领露胸、长裙的妇女(陕西西安出土陶俑)。

到太宗时,发髻渐高,形式也日益丰富。隋唐妇女日常服饰,大多为襦、衫、袄、裙等。唐玄宗开元年间,胡服盛行,男女皆穿着胡服胡帽。左图为隋唐戴高冠、穿大袖衫的唐代贵妇。右图为隋唐穿翻领胡服及条纹裤的妇女。



左1穿襦裙、披帛的妇女(陕西乾县李贤墓壁画)。左2穿襦裙、半臂的妇女(陕西西安西郊出土三彩泳)。左3麻鞋(新疆吐鲁番出土实物)。左4蒲草鞋(新疆吐鲁番出土实物)。 隋唐皇帝冕服



隋唐时期,南北统一,疆域辽阔,经济发达中外交流频繁,体现出唐朝政权的巩固与强大。在服装服饰上也达到空前繁盛时期。隋文帝厉行节俭,衣着俭朴,不注重服装的等级尊卑,经过20来年的修养生息,经济有了很大的恢复。到了隋炀帝即位,崇尚奢华铺张,为了宣扬皇帝的威严,恢复了秦汉章服制度。南北朝时期将冕服十二章纹样中的日、月、星辰三章放到旗帜上,改成九章。隋炀帝又将其放回冕服上,也改成九章。将日、月分列两肩,星辰列于后背,从此“肩挑日月,背负星辰”就成为历代皇帝冕服的既定款式。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礼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顶部,有一块前圆后方的长方形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旒”。冕旒依数量及质料的不同,是区分贵贱尊卑的重要标志。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等。组成一套完整的服饰。这种服制始于周代,历经汉、唐、宋、元诸代,一直延续到清代,绵延两千多年。此图为唐代戴冕冠、穿冕服的帝王(敦煌莫高窟220窟壁画)。



戴冕冠、穿冕服的帝王(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局部)。阎立本是唐代杰出的画家,曾担任过朝廷的要官。他常配合唐代的政治事件作画,创作了许多重大题材的作品。据文献记载,阎立本曾为唐太宗画过像,并直接参与了唐代官服制度的制定。所以,他所画的帝王服饰比较接近现实,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礼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顶部,有一块前圆后方的长方形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旒”。冕旒依数量及质料的不同,是区分贵贱尊卑的重要标志。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等。

隋唐皇帝便服



隋唐时期的士庶、官宦男子普遍穿着圆领袍、衫,上自皇帝下至杂役都可穿着,为当时的常服。此图为穿对襟、阔袖便服衫的帝王(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局部)。

隋唐官吏服饰



隋唐时期群臣服饰有衮冕(入朝、祭、亲迎等服之)、氅冕(侯八旒、伯七旒、服七章,受册、入朝、祭、迎亲服之)、毳冕(子六旒、男五旒,服五章)、弁服(自天子以下,内外九品以上,朱衣裳,素革带,穿皮履,为公服)、裤褶(五品以上为紫、六品以下为绛,宿卫及仗内加两裆,为文官副职)、礼服(承袭隋朝旧,: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佩围裳,玉佩组绶一应俱全,在大袖衫外加着裲)等等。唐代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仍穿礼服。也是隋唐时期官吏服饰的一个特点。左图为戴小冠、穿大袖衫及裲裆的隋朝侍臣(河南洛阳出土陶俑)。中图为戴介帻、穿大袖衫及裲裆的隋朝文吏(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白磁黑彩俑)。右图为戴盔帽、穿披风式外衣的隋朝武士(黄釉陶俑,传世实物,原件现在藏上海博物馆)。

隋唐服饰



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到了中晚唐时期,这种特点更加明显,一般妇女服装,袖宽往往四尺以上。敦煌莫高窟出土的绢画妇女及《簪花仕女图》所绘的贵族妇女以及南唐二陵墓出土的陶塑妇女服饰,都是这一时期的典型样式。唐代贵族妇女,头簪特大花朵,身穿透明纱衣,纱衣的里面不穿内衣,仅以轻纱蔽体,这是一种大胆的装束,从中也反映出当时妇女的思想开放。大袖衫裙样式为大袖、对襟,佩以长裙、披帛。此图为敦煌莫高窟五代壁画,头戴凤冠宝髻、金花簪蓖,珠宝颈链,大袖衫裙,披帛,圆头履的贵族妇女。



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披帛,又称“画帛”,通常一轻薄的纱罗制成,上面印画图纹。长度一般为二米以上,用时将它披搭在肩上,并盘绕于两臂之间。走起路来,不时飘舞,十分美观。本图为梳宝髻、穿短襦长裙、披帛及翘头履的妇女(敦煌莫高窟唐代都督夫人太原王氏供养像壁画)。

隋唐女穿男装



隋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披帛,又称“画帛”,通常一轻薄的纱罗制成,上面印画图纹。长度一般为二米以上,用时将它披搭在肩上,并盘绕于两臂之间。另外,女装男性化是唐代社会开放的表现之一,妇女穿着男装是当时一种时尚。唐代男子服饰,主要服饰有圆领窄袖袍衫、胡服等。本图为梳高髻或同心髻,穿圆领袍衫、小口裤,襦裙、披帛、半臂,浅履的年轻宫女(陕西省乾县唐章怀太子墓壁画观鸟捕蝉图)。



幞头袍衫是唐朝男子的主要装束,至天宝年间,妇女也模仿穿着。先是在宫掖,多为宫女所穿着,后来传入民间,成为普通妇女所喜爱的服饰。女装男性化是唐代社会开放的表现之一,妇女穿着男装是当时一种时尚。从当时画迹来看,妇女穿着男装,并不都戴幞头,也有挽各式发髻而单穿圆领袍衫的。本图为裹幞头、穿圆领袍衫的妇女。(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隋唐男子服饰



隋唐时期的男子服装主要形式,为圆领袍衫。官员的袍衫一颜色来区分等级。胡服流行于元、天宝年间。它的特征是翻领、对襟、窄袖。在陕西等地的墓中壁画有大量反映。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绢画中也有这类服装的妇女。到了唐代,曾一度定为文武官员必佩之物,上面悬挂算袋、刀子等七件物品,俗称“蹀躞七事”。开元以后,由于朝廷有了新的规定,所以一般官员不再佩挂。此图为穿翻领胡服、腰束革带、革靴的客使。

隋唐胄甲



唐代胄甲,用于实战的,主要是铁甲和皮甲。除铁甲和皮甲之外,唐代铠甲中比较常用的,还有绢布甲。绢布甲是用绢布一类纺织品制成的铠甲,它结构比较轻巧,外形美观,但没有防御能力,故不能用于实战只能作为武将平时服饰或仪仗用的装束。图为胄甲穿戴展示图。

唐代胄甲



初唐的铠甲和戎服的基本保持着南北朝以来至隋代的样式和形制。贞观以后,进行了一系列服饰制度的改革,渐渐形成了具有唐代风格的军戎服饰。高宗、则天两朝,国力鼎盛,天下承平,上层集团奢侈之风日趋严重,戎服和铠甲的大部分脱离了使用的功能,演变成为美观豪华,以装饰为主的礼仪服饰。“安史之乱”后,重有恢复到金戈铁马时代的那种利于作战的实用状态,特别是铠甲,晚唐时已形成基本固定的形制,唐代的铠甲,据《唐六典》记载,有明光、光要、细鳞、山文、鸟锤、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等十三种。其中明光、光要、锁子、山文、鸟锤、细鳞甲是铁甲,后三种是以铠甲甲片的式样来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则是以制造材料命名。在铠甲中,仍以明光甲使用最普遍。图为唐代穿明光甲及戎服的武士复原图。



图为唐代穿明光甲及戎服的武士复原图

隋唐胄甲



本图为戴兜鍪、穿铠甲的武士。这种类型的铠甲,比初唐更加精致,甲衣上的装饰,也更加繁缛细致,是中唐时的典型样式。

隋唐胄甲的演变



初唐的铠甲和戎服的基本保持着南北朝以来至隋代的样式和形制。贞观以后,进行了一系列服饰制度的改革,渐渐形成了具有唐代风格的军戎服饰。高宗、则天两朝,国力鼎盛,天下承平,上层集团奢侈之风日趋严重,戎服和铠甲的大部分脱离了使用的功能,演变成为美观豪华,以装饰为主的礼仪服饰。“安史之乱”后,重有恢复到金戈铁马时代的那种利于作战的实用状态。本图从左至右依此为隋代胄甲、初唐胄甲、初唐胄甲、初唐胄甲、盛唐胄甲、盛唐胄甲、中唐胄甲、晚唐胄甲。

隋唐胄甲



《唐六典》列举的十三种铠甲中,最后一种名为“马甲”。有人以为是当时战马所着,其实不然。根据东晋以后的习惯,只有人穿的胄甲才能称“甲”,马着的甲衣只能称“具装”,而不叫“马甲”。图中所穿的铠甲,便是马甲的一种。此图为披甲的骑士。

隋唐五代冠帽



幞头是一种包头用的巾帛。早在东汉就已流行这种装束,魏晋以后巾裹更加普及成为男子的主要首服。隋代幞头较简便。初唐幞头巾子较低,顶部多呈平型,即为“平头小样”巾子。以后巾子渐渐增高,陆续出现“英王踣样”巾子、“官样”巾子、“开元内样”巾子等。幞头有软脚幞头和硬脚幞头。除幞头外,还有纱帽等。左1图为巾子(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实物)。左2图为“平头小样”巾子(四川邛崃石雕)。左3图为“英王板踣样”巾子(陕西咸阳出土陶俑)。左4图为“开元内样”巾子(陕西西安东郊出土陶俑)。

五代服饰

五代自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至南唐交泰元年(公元958年)约50年,虽处于五代十国分裂时期,但服饰方面官服仍大体沿袭唐制。一般服饰,如幞头巾子,头脚都用硬脚,形式也出现不少变化,如团扇形、蕉叶形、平展伸直形、翘上形、反折形等,并用珠络为饰或金线棱盘。五代的裹巾如后唐李存勖当皇帝,有圣逍遥、安乐巾、珠龙便巾、清凉巾、宝山巾、交龙巾、太守巾、六合巾、舍人巾等种种名称。南汉刘氏作平顶帽,名“安丰顶”。南唐韩熙载在江南造轻纱帽,称“韩君轻格”。他所戴巾子,比宋代的东坡巾还要高。西蜀王建喜戴大帽,出行时恐人认出,故令百姓也戴大帽。王衍戴形如锥状的尖巾,晚年又推出小帽,叫作“危脑帽”。其嫔妃衣道服、戴莲花冠、作高髻。后蜀孟昶末年,妇人竞治高髻,名“朝天髻”。南唐昭惠后周氏梳高髻,饰首翘鬓朵之妆。着纤裳(细腰裙)。  后唐同光年间,帝见晚霞云彩可爱,命染坊作霞样纱做千折腰,分赐宫嫔。后民间竞作彩裙,名“拂拂娇”。五代妇女有一种披于颈间领下的帔,名为“诃梨子”。衣服式样渐趋俏丽方面发展。

五代妇女服饰



本图为穿襦裙、披帛的妇女(顾闳的《韩熙载夜宴图》局部)。南唐后主李煜统治时期,曾想擢用中书侍郎韩熙载为相,但听说韩熙载不闻政事,纵情声色,经常聚集声伎密友于家中夜宴。于是派当时的画院画师顾闳中窥视和默记宾客夜宴时的情景,然后绘成图稿呈给李煜。这幅画稿,就是在中国绘画史上享有盛誉的《韩熙载夜宴图》。画面所绘的人物服饰及生活器具都比较真实,反映了这个时期的情况。图中男子除韩熙载及另一僧人以外,都戴幞头着襕袍,襕袍的颜色,一律用绿色,似与当时的制度有关。幞头的两脚,微微下垂,可能在中间纳有“丝弦”,故有一些弹性,是晚唐五代通用的样式。韩熙载本人,则头戴纱帽,身穿宽衫,脚着练鞋,完全是一种家常便服。图中妇女服饰,也符合当时的实情,以短襦及长裙为主,也有圆领袍衫。腰间一般都用绦带系束,余下部分下垂,形似两条飘带。披帛较唐代狭窄,但长度有明显增加,长度大约在三至四米之间。

五代铠甲及戎服



本图为五代时期穿铠甲及戎服的武士复原图。

中国服饰美的变迁与发展(宋朝时期)

宋朝是封建社会逐渐趋向衰落时期,维护封建统治的程朱理学成为两宋时期的统治思想。理学家把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把父子君臣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说成是永恒不变的,要人们按照封建的伦理道德去生活,去规范自己。统治阶级把理学思想,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车、轿、马匹的使用,房屋建筑的规格和装饰,服装的穿戴等方面,制定了严格的制度,用以区别人们的等级和社会地位。宋代在程朱理学的影响下,服饰趋于拘谨和质朴。所以,宋代的服饰具有强烈的阶级性,皇帝至高无上,穿黄袍;官吏按等级高低、穿紫、穿红、穿绿;庶民百姓只许穿白、穿黑等。但服装也受人们审美观点的影响,受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如气候、工作条件等),因此封建王朝制定的制度往往被人们冲破;而后,朝廷又加以制约,在无数次的冲击与制约的斗争中,服装也产生了发展和变化。

宋代的服装,其服色、服式多承袭唐代,女服仍以衫、襦、袄、背子、裙、袍、褂、深衣为主。绝大部分是直领对襟式,无带无扣,颈部外缘缝制着护领。服式采用衣袖相连的裁剪方式。有的限于面料的幅宽,因而在衣片的背部或袖椿部分采用接缝和贴边装饰。单夹衣有前身短后身长的式样,也有无袖的大背心式样。出土的衣服都在领边、袖边、大襟边、腰部和下摆部位分别镶边或绣有装饰图案,采用印金、刺绣和彩绘工艺,饰以牡丹、山茶、梅花和百合等花卉。宋代的服装与传统的溶合做得更好、更自然,给人的感觉是恢复中国的风格。

宋代官服



宋代官服基本继承着唐制。宋代官服,分为朝服、祭服、公服、戎服、丧服和时服。朝服是红衣红裳,内穿白色罗质中单,外系罗料大带,并有绯色罗料蔽膝,身挂锦绶、玉、玉钏,下着白绫袜黑皮履。除这种朝服是统一样式外,官职的高低是以搭配的不同来区别的。主要是在有无禅衣(中单)和锦绶上的图案上作级别变化。穿朝服时必戴"进贤冠"(一种涂漆的梁冠帽),"貂蝉冠"(又名"笼巾",是以藤丝编成形,上面涂漆的冠帽),獬豸冠(属进贤冠一类)。

“宋因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宋史》卷一百五十三)。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去青不用,阶官至四品服紫,至六品服绯,皆象笏、佩鱼、九品以上则服绿”。宋朝优厚官吏,官员众多,以至形成“婴孩授命,年才十五者今遂服绯;而贵近之子,或初年赐绯,年才及冠者今遂赐紫;朱紫纷纷”(《宋史》卷一百五十二)的现象。用以区别官职级别,除服装的颜色以外,还有戴的帽子、腰带、靴、装饰物等。如“幞头”,是宋人普遍使用的帽子,据《宋史·志.舆服五》记载:“其初以藤织草巾子为里,纱为表,而涂以漆。后惟以漆为坚,去其藤里,前为一折,平施两脚,以铁为之”。就在这幞头脚上,会显示人的不同身分。“天武官皆顶双卷脚幞头”,“殿前班顶两脚屈曲向后花装幞头”,“前导御龙直,一脚指天,一脚圈曲幞头”,“亲从官诸班直皆幞头”(《东京梦华录》卷六)。“鱼袋”是官员服装中佩戴之物,宋代是用金银饰为鱼形,系在公服的带子上,垂挂在身后。用以标志贵贱等级。据《宋史·舆服五》载,凡穿紫袍的官就用金制的鱼袋,穿红袍的官用银鱼袋,朝廷“赐紫”服的,给金涂银的鱼袋,“赐绯”的也有特给的鱼袋。京官、州县官、皇上特赐紫衣红衣的也佩鱼袋。亲王武官及在内廷供职的将校都不佩鱼袋。宋朝本“不许伎术人辄佩鱼”(《宋史》卷一百五十三),到景祐三年(1036年)仁宗朝特许尚药徐安仁佩鱼,这是对他的极大恩典。也足见宋朝对科技之轻视。笏,宋文散五品以上用象,九品以上用木。”靴,即俗话的朝靴,以黑革为之,??其饰亦有绚、繶、纯、綦,这四件都是装饰,绚是鞋头装饰物,像一个鞋梁,上有圆孔,繶是系鞋的丝带,纯是丝边,綦是鞋上的花纹。大夫以上四种装饰具备,武功郎以下不用丝带,宣教郎以下至将校、伎术人不用丝边。

宋代朝服



宋代朝服是大臣们参加朝会时所穿。一品、二品朝会时“皆朱衣朱裳”,“绯罗袍,白花罗中单,绯罗裙,绯罗蔽膝,并皂缥襈,白罗大带,白罗方心曲领,玉剑、佩,银革带,晕锦绶,二玉环、白绫袜,皂皮履”(《宋史·舆服四》卷一百五十二)。另外还有进贤冠、貂蝉冠獬豸冠相搭配。各品冠及服饰颜色不同,六品以下无中单(中单是衬在袍服里面的内衣),无剑、佩、绶。

宋代公服

宋代公服即常服,又名"从省服",以曲领大袖,腰间束革带为主要形式,另有窄袖式样也。这种服式以用色区别等级。如九品官以上用青色;七品官以上用绿色;五品官以上用朱色;三品官以上用紫色。到宋元丰年间用色稍有更改,四品以上用紫色;六品以上用绯色;九品以上用绿色。按当时的规定,服用紫色和绯色(朱色)衣者,都要配挂金银装饰的鱼袋,高低职位以此物加以明显的区别。



宋朝皇帝服饰

宋朝皇帝服饰,有裘冕、衮冕、通天冠服、履袍、衫袍及御阅服等。此外,隋唐时期的幞头,发展到宋代,已成为男子的主要首服。上自皇帝,下至百官,除祭祀、隆重朝会需服冠冕之外,一般都戴幞头幞头的形制,也和前代有明显的不同。从图像反映看,作官宦形象多用直脚,仆从、公差或身份低下的乐人,多用交脚或局(曲)脚。衫袍,赭黄、淡黄袍衫、玉装红束带,皂文靴,大宴服之。皇帝服黄袍“宋因之,有赭黄,淡黄袍衫,玉装红束带,皂文靴,大宴则服之”(《宋史》卷一百五十三)。皇太后、皇后戴龙凤花冠,命妇戴花钗冠。



上图为戴直脚幞头、穿衫袍的皇帝(南薰殿旧藏《历代帝王像》)。

宋代皇帝朝服

宋代皇帝朝服——本图为绛纱袍、蔽膝、方心曲领穿戴展示图及通天冠、黑舄图。这种服装仅次于冕服,是皇帝在大朝会、大册命等重大典礼时穿着的服饰,相当于群臣百官的朝服。通天冠又名卷云冠,冠上缀卷梁二十四道,高一尺,卷梁宽一尺,戴时用玉犀簪导之。所穿纱袍用绛色,衬里用红色,领、袖、襟、裾均缘黑边。下着纱裙及蔽膝也用绛色。颈项下垂白罗方心曲领一个,腰束金玉大带,足穿白袜黑舄,另挂佩绶。皇太子在大典礼时也穿这种服装,冠用十八梁(名“远游冠”),与此稍有区别。



宋代皇后礼服

宋代戴龙凤珠翠冠、穿礼服的皇后。这种服饰是宋代皇后最贵重的服饰,平时很少穿着,只在受皇帝册封或祭祀典礼时服用。其制为深清色、五彩翟纹。领、袖、裾都红色云龙纹样的镶缘。穿着这种服装,必须戴凤冠,内穿青纱中单,腰饰深青蔽膝。另挂白玉双佩及玉绶环等饰物,下穿青袜青舄。(南薰殿旧藏《历代帝王像》)



.

宋代皇帝的仪仗队十分庞大,人员众多,服装各异,从今天看来,实在

可谓当时宫廷服装展览。现举《东京梦华录》卷六为例一观。正月十四皇帝去五岳观进香时,“亲从官皆顶球头大帽,簪花,红锦团答、戏狮子衫金镀天王腰带”,“天武官皆顶双卷脚幞头,紫上大搭,天鹅结带,宽衫”。“殿前班??著绯、青、紫三色撚金丝结带,望仙花袍”,“御龙直??着红方胜锦袄子”,“余官皆服紫、绯、绿公服”。祭祀大典时,“正宰执、百官皆服法服,其头冠各有品从,宰执亲王加貂蝉、笼巾、九梁,从官七梁,余六梁至二梁有差.台諌増廌角也.所谓梁者,谓冠前额梁上排金铜叶也。皆绛袍、皂缘、方心曲领中单(袍内衬的衣服)、环佩、云头履鞋,随官品执笏。余执事人皆介帻、绯袍,亦有等差,惟阁门御史台加方心曲领”。有“裹锦缘小帽,络缝宽衫”的兵士,也有“小帽,黄绣抹额,黄绣宽衫,青窄衬衫”的兵士。“五色介胄跨马之士,或小帽锦绣抹额者,或黑漆圆顶幞头者,或以皮如兜鍪者,或漆皮如犀斗而笼巾者,或衣红黄画锦绣之服者,或衣纯青、纯皂,以至鞋袴皆青黑者,或裹交脚幞头者,或以锦为绳,如蛇而绕系其身者”,“夹辂卫士皆裹黑漆圆顶无脚幞头,着黄生色宽衫,青窄衬衫,系以锦绳”。

宋代贵妇礼服



宋代贵妇礼服——本图为大袖罗衫、长裙穿戴展示图(山西永乐宫壁画)。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中的瑰丽珍宝。虽然它的题材主要是宗教故事,但其中人物的服饰,则大多植根于生活。本图是根据永乐宫三清殿壁画天女所绘。在现实生活中多多为嫔妃、贵妇所穿。

宋代贵妇礼服——宋代大袖衫、长裙、披帛是晚唐五代遗留下来的服式,在北宋年间依然流行,多为贵族妇女所穿,是一种礼服。普通妇女不能穿着。穿着这种服装,必须配以华丽精致的首饰,其中包括发饰、面饰、耳饰、颈饰和胸饰等。本图为对襟大袖衫、披帛、长裙穿戴展示图。



宋代对民间服饰管制很多,实为怕“礼崩乐坏”不利于统治。如“景祐元年(1034年)诏禁锦背,绣背遍地密花透背彩缎”,“二年(1035年),诏:市肆造作缕金为妇人首饰等物禁”。“三年(1036年)臣庶之家,毋得采补鹿胎制造冠子”(《宋史·舆服五》卷一百五十三),又非命妇“毋得以真珠装饰首饰、衣服,及项珠、缨络、耳坠、头{须巾}、抹子之类”。政和七年(1117年)大臣王僚上书言:“辇毂之下奔竞奢靡,有未革者。居室服用以壮丽相夸,珠玑金玉以奇巧相胜,不独贵近,比比纷纷,日益滋甚。”丁瓘言:“衣服之制,尤不可缓。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金珠,尚多僭侈,未合古制。伏愿明诏有司,严立法度,俾闾阎之卑、不得与尊者同荣;倡优之贱,不得与贵者同丽。”(《宋史·舆服五》)“是岁,又诏敢为契丹服若毡笠、钓墪之类者,以违御笔论。”钓墪就是袜袴,是妇女的服装。



宋朝廷对庶民百姓的服装有严格限制,以防僭越。《宋史·舆服志》中写道: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下诏书曰“士庶之间,车服之制,至于丧葬,各有等差。近年以来,颇成踰僭,宜令翰林学士承旨李昉详定以闻”。李昉上奏,定出限制办法。到端拱二年(989年)明令规定“县镇场务诸色公人、并庶人、商贾、伎术、不系官伶人,只许服皂、白衣,铁、角带,不得服紫。”“幞头巾子,自今高不过二寸五分。妇人假髻并宜禁断,仍不得作高髻及高冠。其销金、泥金、真珠装缀衣服,除命妇许服外,余人并禁。”装饰品也“毋得为牙鱼、飞鱼、奇巧飞动若龙形者”,宋仁宗时宫中尚白角冠梳,民间争相仿效,皇祐元年(1049年)发布禁令“诏妇人冠高毋得踰四寸,广毋得踰尺,梳长毋得踰四寸,仍禁以角为之”。

在现实生活中,宋代民间往往突破朝廷规定的等级制度,穿戴的衣冠上自皇帝、贵族、百官,下至士人、平民,没有绝对严格的差别。隋唐时期的幞头,发展到宋代,已成为男子的主要首服。官员的幞头背后,装上两脚,用铁丝或琴弦、竹蔑等为骨,一般为直脚。从宋初开始,直脚逐渐加长,目的是防止官员上朝站班时交头接耳。官员一般穿“公服”,宋初规定三品以上用紫色,五品以上用朱色,七品以上绿色,九品以上青色。宋神宗时,改为四品以上紫色,六品以上绯色,九品以上绿色。公服的形式,是圆领,大袖,下裾(大襟)加一横襴。到南宋时,由幞头改用幅巾,甚至岳飞这样的武将也以包裹幅巾为尚,冠帽渐衰。同时,百官的衣服由公服改为紫窄衫。这种情况在北宋和南宋许多地方都不断出现过。哲宗至徽宗时人张耒在〈衣冠篇〉中记载,当时胥徒的冠服与知州、县令相差无几,公卿大夫与武官、技术官的衣冠没有太大区别。朱熹也说过:“今衣服无章,上下混淆。”,到南宋末年,“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奇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这些情况表明,原来按规定只能穿白色和皂色服装的庶人、公人、商贾等,常常违禁穿戴官员才有资格穿戴的衣冠,而朝廷越是不断下令禁止百姓“逾僭”,越是证明这种“逾僭”的严重性和普遍性。

宋南渡以后服装又发生变化。据《宋史·舆服五》记:“中兴,士大夫之服,大抵因东都之旧,而其后稍变焉。一曰深衣,二曰紫衫,三曰凉衫,四曰帽衫,五曰襴衫”(《宋史·舆服五》卷一百五十三)。



宋代的男装

宋朝的男装大体上沿袭唐代样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做事的时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带上,衣服是黑白两种颜色。

当时退休的官员、士大夫多穿一种叫做「直裰」的对襟长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领口、衫角都镶有黑边,头上再戴一顶方桶形的帽子,叫做「东坡巾」。



东坡巾:也是帽的一种,是宋代文人戴的,以苏东坡命名的巾帽,因为它有四个棱角,故又称“乌角巾”。其形制有四墙,墙有角,有内墙外墙,外墙高度为内墙的三分之二。后来中墙还不断增高,并增饰花纹。

此外宋代男式衣着,还有布衫和罗衫。内用的叫汗衫,有交领和颌领形式。质料很考究,多用绸缎、纱、罗。颜色有白、青、皂(黑)、杏黄、茶褐等。袄的质料有布、绸、罗、锦、纻丝和皮。袄的用色有青、红、枣红、墨绿、鹅黄等几种。贵族着裤质地也十分讲究,以纱、罗、绢、绸、绮、绫为多,并有平素纹、大提花、小提花等图案装饰,裤色以驼黄、棕、褐为主色。平民劳作时着裤质地比较粗劣。

1975年从江苏金坛地区,出土了一座宋代儒生的墓葬,该墓墓主是一位八品以下官职的庶人子弟,太学士周?。由于葬者地位低下,出土的文物,从质量到数量均较为逊色。从古至今男性与女性在衣着储备上生前自然有别,但在死后更明显不同,这位儒生的陪葬品就具有这种男性特点。陪葬物中有单衫、夹衫、丝锦袍、短衣和无底的紬袜裤等,比较简单。衣物大多是合领、交领和圆领式样。

宋代的女装



宋代的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子,很像现在的背心,褙子的领口和前襟,都绣上漂亮的花边。

礼服:其服色大致与唐代相同。

常服:均以大袖上衣,长裙、霞帔为常服。



霞 帔

妇女襦裙



本图为窄袖短襦、长裙、披帛穿戴展示图

宋代妇女襦裙——宋代襦裙的样式和唐代的襦裙大体相同。唯衣襟有所不同,可用右衽,也可用左衽,可能是受契丹族、女真族等少数民族的影响。身上的装饰并不复杂,除披帛以外,只在腰间正中部位佩的飘带上增加一个玉制圆环饰物,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压住裙幅,使其在走路或活动时不至会随风飘舞而影响美观,史书所称的“玉环绶”,就是这种装饰。



本图为插簪钗首饰、穿短襦长裙的贵妇及穿袍服的侍女(宋人《半闲秋兴图》)。

流行背子



在宋朝,背子是男女都穿着的一种服装。背子的袖管长至手腕,两裾(衣服的前襟)平行不缝合,两腋以下开叉。女子的背子长度与裙子相等,袖子比杉子略宽。一种样式是在两腋和背后都垂有带子,腰间用勒帛束缚;另一种是不垂带子,腰间不用勒帛,任其左右两襟敞开。半臂的袖管只及背子的一半,其袖长与现代的短袖衬衫相似。

宋代的背子主要是从半臂发展而来的,但与前相比,袖管和两裾都要加长,而且男子和女子的背子也有区别:男子的背子只是衬服,一般不穿在外作为常服;女子的背子则作为常服甚至礼服穿用。在徽宗以前,背子一般要用勒帛束缚,徽宗以后就不用勒帛,变为散腰了,这样显得更为简便和潇洒。

宋代妇女通常的服饰,包括贵族妇女平时所穿的常服,大多为上衣袄、襦、衫、褙子、半臂等,下身为裙子、裤等。宋代褙子样式,为对襟、窄袖,领、袖口、衣襟下摆都镶有缘饰。衣襟部分时常敞开,两边不用纽扣或绳带系连,任其露出内衣。关于妇女的内衣,也有时代特色,除贴身的“抹胸”之外,还有一件“腹围”。腹围是一种围腰、围腹的帛巾,其繁简不一,颜色以黄为贵,时称“腰上黄”。图为褙子穿戴展示图。

宋代大袖

宋代大袖,原是皇嫔妃的常服,因其两袖宽大,故名大袖。《宋史·舆服志》记:”其常服,后妃大袖。”后来传到民间,成为贵族妇女的礼服。《朱子家礼》称:“大袖,如今妇女短衫而宽大,其长至膝,袖长一尺二寸。”另注:“众妾则以背子代大袖。”可见地位稍低的妇女不能穿大袖,只能以背子代替。大袖样式为对襟、宽袖,衣长及膝,领、衣襟镶有花边。此图为大袖展示图。



女子戴盖头

唐代女子骑马远行,为了防止风沙,曾戴帷帽、皂罗。宋人认为这就是宋代的“盖头”。

深衣本是古代衣制,因前后深长,叫深衣。本士大夫家居所穿,也做为庶人礼服。为宋儒所提倡。深衣是男用长衫,上衣下衣相连。《宋史》记宋代的深衣用白细布,上衣,衣全四幅,其长过胁。下属于裳,裳交解十二幅,下裳很长,“其长及踝。圆袂方领,曲裾黑缘”(《宋史·舆服五》卷一百五十三)。深衣在冠礼、婚礼、祭祀时平民可穿,官员家居可穿。北宋司马光曾穿着。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十九载:“司马温公依《礼记》作深衣,冠簪、幅巾、缙带??入独乐园(司马光的庭园)则衣之”。《宋史·舆服五》还指出穿深衣时还配有“大带、缁(黑色)冠、幅巾(包在头部)黑履”。



紫衫《宋史·舆服五》卷一百五十三谓:“本军校服。中兴,士大夫服之,以便戎事。”紫衫以颜色深紫而得名,其式样为圆领、窄袖,前后缺胯(下摆开衩)形制短且窄,便于活动和行走,是将士们常穿之服,便于作战。南宋初期,宋金对峙,形势紧张,战争随时可以发生,南宋士大夫穿紫衫,是备战的需要。另外紫衫比公服、朝服方便舒适,为人们所欢迎。绍兴九年(1131年)朝廷发诏令“诏公卿、长吏服用冠带,然迄不行”,“到绍兴二十六年(1146年)“再申严禁,毋得以戎服临民,自是紫衫遂废”(《宋史·舆服五》)。以后“士大夫皆服凉衫,以为便服矣”。凉衫“其制如紫衫,亦曰白衫”(《宋史·舆服五》卷一百五十三)。

南宋建都临安,夏天炎热,士大夫以凉衫为便服,喜其穿着凉爽,本无可厚非,但终遭禁穿。礼部侍郎王曮奏:“窃见近日士大夫皆服凉衫,甚非美观。而以交际、居官,临民,纯素可憎,有似凶服。陛下方奉两宫,所宜革之。且紫衫之设以从戎,故为之禁,而人情趋简便,靡而至此。文武并用,本不偏废,朝章之外,宜有便衣,仍存紫衫,未害大体。”“于是禁服白衫,除乘马道途许服外,余不得服”。从此以后,凉衫用为凶服,而紫衫又流行起来。

帽衫“帽以乌纱,衫以皂罗为之,角带,系鞋”(《宋史·舆服五》卷一百五十三)。北宋时,士大夫交际时经常穿帽衫。南渡后,一度变为紫衫,再变为凉衫。以后帽衫少了,只有士大夫冠婚、祭祀服帽衫,若公卿大夫生儿子时,也常服帽衫。

襴衫以白细布为之,圆领大袖,下施横襴为裳,腰间有辟积(褶)。衣衫到膝,下面加一横幅为襴。襴衫是进士、国子生、州县生所穿的衣服。

以上所指均为士大夫的服装,总括来看宋代服装有以下几种:

袍:男子服装,上下一体,长至膝下或足,圆领右袵,有窄袖窄衣,也有大袖宽衣,朝服、祭服、公服均属袍制类,下摆开衩的为“四楑袍”,内里絮旧蚕茧棉为“缊袍”。袍为最常着之服装。黄庭坚有诗云:“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青草认青袍。”(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又每年十月皇帝赐大臣“窄锦袍”(《宋史·舆服五》卷一百五十三)。

衫:长衣,有凉衫、紫衫、白衫、衬衫、青衫等,是最常用的服装,南宋诗人尤袤《准民谣》诗有:“寨长过我庐,意气甚雄粗,青衫两承局,暮夜连句呼。”此外还有“襴衫”为士大夫所穿,衫至膝以下有襴一围,艺人所服为义襴。《东京梦华录》卷六写皇帝仪仗队有人穿“青窄衬衫”,“黄生色宽衫”“络缝宽衫”等衫服。



半臂:是半袖之衣,清潘永因编《宋稗类钞·上·奢汰》记“洪景卢学士尝赐对于翠寒堂。当三伏中,粟肌体战,不可久立。上问故,笑遣中贵人以北陵半臂赐之”。半臂不穿于正式场合。

袄:短衣,为宋人常用的服装如“着红方胜锦袄子”(《东京梦华录》卷六)。

围肚:宋人围在腰间,类似围裙之物。宋代女子服装与唐代有所变化。窄袖衣是宋代流行的女装,衣长至膝,窄袖、交领或圆领,对襟。另有翻领式窄袖衣。窄袖衣与长裙相配穿着,肩披帔肩(帛制),腰系绶带,彩带结成连环而下垂。如晋祠中的彩塑所示。宋词中多处描写窄衣,如“窄袖轻罗”(欧阳修《蝶意花》)、“窄袖轻衫”(张先《塞垣春》)等。

罗裙:用罗作成,上系飘带。苏轼《浣溪沙》有:“旋抹红妆看使君,

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茜罗裙。”罗裙色彩可有多种。

罗衣:罗制的衣服,取其柔软轻薄,为妇女所习惯穿着。如晏殊《临江仙》词有“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罗衣在宋多有绣画花纹的装饰,故有“画罗衣”之称。

裙:为宋代妇女不可缺少的服装。宋代流行多褶裙,即“八幅大裙”,前后各四幅,肥而褶多便于舞踏,歌伎中穿着最多。又有石榴裙,取其颜色似石榴花,张先有《浣溪沙》云“轻履来时不破尘,石榴花映石榴裙”。

襦:短袄男女可穿,妇女襦袄常绣上各种花色,如温庭筠词《菩萨蛮》谓“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后妃衣服华丽讲究上穿宽袖衣,下有长裙身被霞帔,腰系玉带、坠子。衣上要绣翟(野鸡)。

妇女衣服的服色依丈夫地位而定,官员家眷可与丈夫同色,平民不能用大紫、大红、大绿、可服浅色、蓝色等。

带官员上朝所带,因腰带中间的饰物不同而分金、银、犀、玉等《宋史·舆服五》卷一百五十三有“三品以上服玉带,四品以上服金带,??余官服黑银方团胯及犀角带”,又云:“荔枝带(即御仙花带)本是内出,以赐将相。在于庶僚,岂合僭服?”“铜、铁、角石、墨玉之类,民庶及郡县吏、伎术等人皆得服之。”

绶:丝带系在腰间,挂各种印,环。

罗带:为妇女所用,系在腰间。

玉佩:士大夫腰间所佩的装饰品。女子佩戴的佩玉叫环佩。

香囊:男子系在身上的香袋,秦观词《满庭芳》有“香囊暗解”之语,香囊可做定情之物。

幞头:是宋人戴的帽子,是由头巾发展而来的。幞头有四角,两脚垂下,两带系在上面。垂下的两脚有各种式样,一般是两根又长又直的金属为之,谓之展角幞头,展角可长三尺。幞头用黑纱制,内衬藤外用漆,以后只用漆使其形状固定,便于戴。两脚的形制各异,表明人的职业、身分等。

高髻:宋代妇女妆束,宋代流行高髻,甚至以假发做成发髻套在头上。叫假髻。张先词《西江月》有“高鬟照影”之句,“妇人有假髻、大衣、长裙”(《宋史·舆服五》卷一百五十三)。

高冠:宋代妇女头上的装饰,因后妃、贵妇戴高冠,民间争相仿效。朝

廷曾经严禁民间用高冠,但也未能彻底禁止。宋人无论男女都有簪花习俗。朝廷有簪花的制度,有赐臣下花的礼仪。《梦梁录》卷三曾记祝寿御筵毕“赐宰臣、百官及卫士、殿侍伶人等花,各依品位簪花”。上“亦簪数朵小罗帛花帽上”。簪花,在皇帝饮宴、游观时,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宋代衣服以丝织、麻织、毛织品为主。宋代只有海南有木棉布——吉贝布,苏东坡有诗“遗我吉贝布,海风今岁寒”(《和陶拟古九首》)。中原无棉织品,当时的所谓“布”,是指麻、葛等制品。东坡有诗谓:“紫李黄瓜村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病中游祖塔院》)。其“葛”就是一种布。宫廷、贵族、官员都以穿锦品、丝绸为主。史载宋时养蚕业很发达,织锦的技术也相当高超,缝制、织染、绣花技艺也已很高。

从宋代墓葬发掘(如江苏金壇周瑀墓)和宋代泥塑(如晋祠)及宋画(如南宋马远《西园雅集图》)等也可窥见宋服习俗。一般来说,短衣麻鞋是劳动者的服饰。《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市井服装习俗:“其卖药、卖卦、皆具冠带。至于乞丐者,亦有规格。稍以懈怠,众所不容。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谓如香铺裹香人,即顶帽披背,质库掌事,即着皂衫角带不顶帽之类,街市之人便认得是何色目。”

南渡以后“效学汴京气象,及因高宗南渡后,常宣唤买市,所以不敢苟

简,食味亦不敢草率也。且如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中装著,皆有等差,香铺人顶帽披背子,质库掌事裹中,著皂衫角带,街市买卖人各有服色头巾,各可辨认是何名目人”(《梦梁录》卷十八)。宋高宗时杭州的服装完全承袭了北宋汴京的习俗,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情况也不断变化。“自淳祐年来,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殊令人厌见,非复旧时淳朴矣”(《梦梁录》卷十八)。值得注意的是宋徽宗时期,曾有过一次保护野生动物的禁令。这在服装历史上也应一书。“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郭天信乞罢翡翠装饰,帝曰:先王之政,仁及草木禽兽,今取其羽毛,用于不急,伤生害性,非先王惠养万物之意。宜令有司立法禁之”(《宋史·舆服五》卷一百五十三)。

北宋中期,司马光曾记载当时士大夫家的女子到官府打官司,“蒙首执牒,以争家资”,说明这时女子出门戴盖头,在士大夫家属中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司马光提倡“男治外事,女治内事”,主张“妇女无故不窥中门,有故,出中门,必拥蔽其面”。南宋高宗时,朱熹任泉州同安县期间,见到妇女抛头露面,往来街上,下令以后妇女出门必须用花巾兜面,后人称为“文公兜”。由于士大夫的提倡,宋朝女子出门戴盖头者日益增多。汴京的妓女出门都将盖头背系在冠子上。替官员和贵族说媒的上等媒人,着紫背子,戴盖头。元夕节观灯,妇女戴“幂首巾”上街,入曲巷酒店饮酒,仍以巾蒙首。

宋代胄甲



宋代胄甲——宋代的胄甲,大体继承晚唐五代的服式略有变化。北宋初年的铠甲,据《宋史·兵志》记载,有金装甲、连锁甲、锁子甲、黑漆顺水山子铁甲、明光细网甲等多种铁甲;还有一种以皮革作甲片,上附薄铜或铁片制成的较轻便的软甲。《武经总要》是中国一部记述有关军事组织、制度、战略战术和武器制造等情况的重要军事著作,其中详细记载了北宋时期的铠甲样式及其制度。如头戴兜鍪,身穿甲衣,两袖缀有披膊,下配有护腿。本图为宋代铠甲穿戴展示图。

质朴保守话宋装

宋代服装分三种:一为自皇后、贵妃至各级命妇所用的"公服",一为平民百姓所用的吉凶服称"礼服";一为日常所用的常服。宋代官服大部分是沿袭初唐。在北宋初年因服饰没有定制,又受外来影响,所以曾出现过着"毡笠"、"钩(敦下+土)"(袜[衣旁+夸])的契丹服,人们称它为奇装异服。宋代官家服饰普遍十分奢侈,民家着装也很讲究。宋太祖三年(乾德年间)规定宫内妇女的服色要随大夫变化,还规定庶民百姓不得采用绫缣五色华衣。到仁宗、英宗、神宗直至政和七年时期,官府提倡改良服饰,而且更趋奢华。对于这些规定民间庶民置若罔闻,绫缣锦绣任意服用。一些京城的贵族闺阁们,还别出心裁地设计出许多种装扮方法,追求出新与别致。不但衣料选择考究,而且梳妆也很特别,有的梳大?方额,有的扎发垂肩,有的云光巧额鬓撑金凤,贫者还有用剪纸装饰头发,身上抹香,足履绣花等。

宋装继承唐装遗制,女服仍以衫、襦、袄、背子、裙、袍、褂、深衣为主,都是命妇之服。1975年在福建省的浮仓山出土了一座墓葬,从众多的陪葬品中可以浏览到宋代女装的全貌。这是一座十分有研究价值的宋墓,墓主是一位因难产而死的十七岁少妇,是南宋时期的贵族妇女。墓葬中的陪葬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是上乘物品,出土的衣妆配件十分齐全。长衣、短衣、单衣、夹衣、棉衣其式样均具有宋代风格,每件还有不同变化。绝大部分是直领对襟式,无带无扣,颈部外缘重叠缝制着护领。所有服式均采用衣袖相连的裁剪方式。有的限于面料的幅度,因而在衣片的背部或袖椿部分采用接缝和贴边装饰。单夹衣有前身短后身长的式样,也有无袖的大背心式样。出土的衣服都在领边、袖边、大襟边、腰部和下摆部位分别镶边或绣有装饰图案,采用印金、刺绣和彩绘工艺,饰以牡丹、山茶、梅花和百合等花卉。

出土的几十件文物中,按原料分可有两大类。一类是罗、绢质地的平展裙〈以二、三片面料缝制成),分上下两幅,上幅压下幅,裙腰上有双带,这种裙除少数几件为全素色外,大部分都有边饰;另一类是非常精美的印花罗百褶裙其原料既透明又轻薄,除裙腰和带子以外,全部是印金小团花纹。

文物中还有三种长裤,即开裆的单夹裤,开裆的丝棉裤和满裆的右侧开片裤。长裤是古代女子的内用服式,由于有裙遮盖,所以当时的裤子更强调实用性,全用素罗、素绢缝制,无花边装饰。所谓无裆或开片,主要是为使用方便而设计。这些长裤一般尺寸是:裤长为二尺三寸至二尺七寸;腰围为二尺至二尺四寸;裤口宽为七寸至一尺,开裆裤的带子缀在腰部正中,开片裤的双带缀在右侧,带长约一尺八寸。



该墓出土的文物包括:袍、袄、裙、衫、裤、肚兜、绶带、鞋、袜、香囊、粉扑、裹脚布、荷包和例假带等数种。为后人研究宋代女子衣妆,提供了极好的资料。

中国服饰美的变迁与发展(辽金西夏元时期)

辽金元男子服饰

金代服饰略有讲究,男子的常服,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头裹皂罗巾、身穿盘领衣、腰系吐骼带、脚着乌皮鞋。他们的形制(包括样式、色彩、纹样),都有一些特点。金代服饰有一重要特征,是多用环境色,即穿着与周围环境相同颜色的服装。这与女真族的生活习惯有关,因女真族属于游牧民族,以狩猎为生,服装颜色与环境接近,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冬天多喜用白色,春天则在上衣上锈以“鹘捕鹅”“杂花卉”及熊鹿山林“等动物纹样,同样有麻痹;猎物、保护自己的作用。此图为金代穿盘领衣的男子(河南金墓出土砖俑



辽金元男子发式



辽金元时契丹男子的髡发男子的发式,按契丹族习惯,多做髡发。早在一千多年以前,髡发就已成为某些地区少数民族的常用发式。一般是将头顶部分的头发全部剃光,只在两鬓或前额部分留少量余发作为装饰,有的在额前蓄留一排短发;有的在耳边披散着鬓发,也有将左右两绺头发修剪整理成各种形状,然后下垂至肩。



辽金元元、金虽然同属辫发种族,但辫发的样式并不一样。孟珙《蒙鞑备录》述蒙古族男子发式:“上至成吉思汗,下及国人,皆剃‘婆焦’,如中国小儿留三搭头,在腮门者稍长则剪之,在两旁者总小角垂于肩上。”郑所南《心史》记载尤详,其曰:鞑主剃三搭辫发。“三搭者”,环剃去顶上一弯头发,留当前发,剪短散垂,却析两旁发,挽两髻,悬加左右肩袄上,曰‘不狼儿’,言左右垂髻碍于四视,不能狼顾。或合辫为一,直拖垂衣背。”综合各种记载,并参照形象资料,基本上可以了解这种发式的编制方法:先在头顶正中交叉剃开两道直线,然后将脑后一部分头发全部剃去,正面一束或者剃去,或者加工修剪成各种形状,任其自然覆盖于额间,再将左右两侧头发编成辫子,结环下垂至肩。元代男子的巾帽,公服装多戴幞头,幞头的形制,大致与宋戴长脚幞头相同,皂隶之间,也有戴朝天幞头者。士庶所戴幞头,一般多如唐巾,脑后垂二弯头长脚,呈“八”字之式。平民百姓多喜扎巾,巾的方法,也有许多不同。另外,蒙古族男子,戴一种用藤篾做的“瓦楞帽”,有方圆两种样式,顶中装饰有珠宝。也有戴大笠帽的。本图为戴瓦楞帽、剃“三搭头”的元代男子。

辽代北班服饰



辽代北班服饰辽代服装以长袍为主,男女皆然,上下同制。服装特征,一般都是左衽、圆领、窄袖。袍上有疙瘩式纽襻,袍带于胸前系结,然后下垂至膝。长袍的颜色比较灰暗,,有灰绿、灰蓝、赭黄、黑绿等几种,纹样也比较朴素。贵族阶层的长袍,大多比较精致,通体平锈花纹。龙纹是汉族的传统纹样,在契丹族男子的服饰上出现,反映了两民族的相互影响。本图为圆领袍展示图。



穿圆领袍的契丹族骑士



辽代服装以长袍为主,男女皆然,上下同制。服装特征,一般都是左衽、圆领、窄袖。袍上有疙瘩式纽襻,袍带于胸前系结,然后下垂至膝。长袍的颜色比较灰暗,有灰绿、灰蓝、赭黄、黑绿等几种,纹样也比较朴素。贵族阶层的长袍,大多比较精致,通体平锈花纹。龙纹是汉族的传统纹样,在契丹族男子的服饰上出现,反映了两民族的相互影响。本图为梳髡发、穿圆领袍的契丹族贵族。



此图为左衽窄袖袍展示图



本图为梳髡发、穿圆领袍、佩豹皮箭囊的骑士(胡瑰的《卓歇图》局部)



穿左衽窄袖袍的契丹族妇女及穿圆领袍的男子(胡瑰的《卓歇图》局部)。胡瑰是契丹族的著名画家,擅长表现人民的生活。由于他长期生长在边塞,熟悉漠北人民的风土人情,所以他所画的作品,无论是人物服饰、生活器具,或是鞍马帐幕等,都能如实地反映现实,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卓歇”一词,是契丹族的俗语,意思是支起帐幕休息。《卓歇图》所绘的就是这样一种情景,整个画面是一幅长卷,共画了几十个人物。本图为此画卷的最后一段,是契丹族游骑猎罢,回营宴饮的场面,在一块毡毯上,并排坐着一对夫妇,周围站立着带弓佩箭的侍臣,并有几个侍女奴仆持壶托盘,作跪进斟酒状。前面还有数人奏乐歌舞为之助兴。图中男子全部髡发,位尊者裹有巾帛。妇女大多梳挽螺髻,另在额上扎一道狭窄的帛巾,仅贵族一人戴覆杯式圆帽。妇女所穿服装,都是交领左衽,与史籍记载相符,是典型的契丹族装束。

本图为穿窄袖袍服的契丹族男女(陈居中《胡笳十八拍图》局部)。蔡文姬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蔡邕之女,曾在战乱中被匈奴掳去,后为匈奴贵族左贤王妻。曹操念故友之情,兼惜文姬才华,派人将她赎回。《胡笳十八拍图》描绘的就是文姬归汉悲欢离合的故事。



穿窄袖袍服的契丹族男女(陈居中《胡笳十八拍图》局部)

辽代南班服饰



1971年在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下八村里发现的辽墓,是一座汉族男子的墓葬。墓主是一个辽王朝的官吏。在他的陵寝四周的墙壁上,画满了各色人物,大多为汉族装束:男子或束发髻,或戴幞头,通穿圆领长袍;妇女梳髻,髻上插有发饰,耳垂挂有耳饰,身穿窄袖短襦,下穿曳地长裙,在腰的左侧,还垂有一条绶带,带上打有一结。据记载这种服饰,在辽代被称为“汉服”,也称“南班服饰”。它与契丹族的“国服”(或称“北班服饰”)有所不同。这种服饰不仅百姓可穿,汉族的官吏也同样可以穿。本图为戴幞头、穿袍服的汉族男子(河北出土壁画)及梳髻、穿襦裙的汉族妇女(河北出土壁画)。



辽代称汉族服装为“汉服”,也称“南班服饰”。它与契丹族的“国服”(或称“北班服饰”)有所不同。这种服饰不仅百姓可穿,汉族的官吏也同样可以穿。腰带有蹀躞带,本为胡制。带间有环,用作佩挂各种随身应用的物件,如弓、箭、算囊、刀、砺石等之类。在其它民族也有用蹀躞带的。此图为金饰蹀躞带(辽宁辽墓出土实物)

辽代男子服饰



辽代男子或束发髻,或戴幞头,通穿圆领长袍;妇女梳髻,髻上插有发饰,耳垂挂有耳饰,身穿窄袖短襦,下穿曳地长裙,在腰的左侧,还垂有一条绶带,带上打有一结。据记载这种服饰,在辽代被称为“汉服”,也称“南班服饰”。它与契丹族的“国服”(或称“北班服饰”)有所不同。这种服饰不仅百姓可穿,汉族的官吏也同样可以穿。河北宣化辽代张世卿墓壁画。戴交脚幞头或局脚幞头、穿襦裤的鞍马仆从。

辽代散乐艺人



“散乐”是宋代以后广泛流传的一种正规雅乐之外的“俳优歌舞杂奏”,演出形式丰富多样,有戏曲、歌舞、杂技等,一般有乐队伴奏。当时的许多贵族官吏家族都有散乐艺人。《散乐图》是表现散乐艺人形象的代表作之一。画中描绘了一组十二人组成的表演乐队。乐师们皆头戴幞头、身穿盘领袍衫革带,面留八字胡平行站立两排,手持各种乐器神情专注地进行演奏。乐队前面,有一身材矮小、面容清秀的舞蹈者,正随着乐曲的旋律偏偏起舞,从造型上看,似一女演员。本图为戴幞头、穿圆领袍衫的“散乐”艺人(河北宣化辽墓《散乐图》壁画)。

辽代铠甲及戎服

辽代是契丹族建立的,在短期内很快强盛,主要是吸收采纳中原先进的文化、生产技术及社会制度,自然也包括军绒服饰。在铠甲方面,据《辽史》记载,辽在契丹国时,军队就已使用铠甲,主要采用的是唐末五代和宋的样式,以宋为主。铠甲的上部结构与宋代完全相同,只有腿裙明显比宋代的短,前后两块方形的鹘尾甲覆盖于腿裙之上,则保持了唐末五代的特点。铠甲护腹好象都用皮带吊挂在腹前,然后用腰带固定,这一点与宋代的皮甲相同,而胸前正中的大型圆护,是辽代特有的。辽代除用铁甲外也使用皮甲。契丹族的武官服装分为公服和常服两种,样式没有明显不同,都是盘领、窄袖长袍,与一般男子服饰相同,可能常服比官服略紧身一些。这两种都可作戎服。本图为辽代武士的铠甲和戎服复原图。

金代贵族服饰



金代贵族服饰图为左衽窄袖袍、长裙穿戴展示图。金代的装饰图案喜用禽兽,尤喜用鹿。在松花江下游奥里米金墓出土的玉透雕牌上,就雕有一对赤鹿,一只公鹿长角弓背,傲然挺立;一只母鹿回眸凝望,温文闲雅。左右两边各有一棵小树,表示鹿在林中栖息,具有游牧民族的装饰特点。兰州中山林金墓出土的雕砖上,也雕刻着大量的鹿纹。至于在山西稷山马村、化峪等地金墓发现的这种图案更多,鹿的形象也各不相同,或漫步缓行,或奔腾飞驰,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种装饰特点,在衣冠服饰上也得到大量的反映,《金史·舆服志》中就有女真族服饰“以熊鹿山林为文”的记载。鹿的图案大量被采用,除其本身的外形较为优美,便于用作装饰外,还有一个原因,即鹿与汉字的“禄”同音,富有吉祥的含意。本图所绘的裙字图案,即饰有鹿纹。明清时期,鹿的图案虽然没有被收进官员补服,但在民间仍属常用,比较多见的是将它与“福”字和“寿”字配合在一起,名谓“福、禄、寿”。



金代服饰略有讲究,男子的常服,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头裹皂罗巾、身穿盘领衣、腰系吐骼带、脚着乌皮鞋。他们的形制(包括样式、色彩、纹样),都有一些特点。金代服饰有一重要特征,是多用环境色,即穿着与周围环境相同颜色的服装。这与女真族的生活习惯有关,因女真族属于游牧民族,以狩猎为生,服装颜色与环境接近,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冬天多喜用白色,春天则在上衣上锈以“鹘捕鹅”“杂花卉”及熊鹿山林“等动物纹样,同样有麻痹;猎物、保护自己的作用。本图为圆领窄袖袍展示图。



图为戴皮帽、穿胡服的骑士(宋人《骑士猎归图》),图中骑士头戴翻毛皮帽,身穿窄袖胡服,领、袖等处还露出一寸长短的皮毛,即后世所谓得“出风”。另在腰间佩有箭囊,下穿套裤革靴,与史籍记载的女真服饰大体相同。



金代文姬归汉图

图为戴皮帽、穿胡服、披云肩的贵妇(《文姬归汉图》局部)。《文姬归汉图》中人物服饰也很有特点,如画中蔡文姬的形象:头戴貂皮冠,身着窄袖服,足穿高统靴,肩上还披一件装饰华丽的云肩。整套服饰质地厚实,结构严密,制作精巧,很适合于游牧民族穿着。

金代铠甲及戎服



金代是女真族建立的。早期的铠甲只有半身,下面是护膝;中期前后,铠甲很快完备起来,铠甲都有长而宽大的腿裙,其防护面积已与宋朝的相差无几,形式上也受北宋的影响。金代戎服袍为盘领、窄袖,衣长至脚面;戎服袍还可以罩袍穿在铠甲外面。此图为金代武士的铠甲和戎服复原图。

西夏服饰

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一个封建割据的国家。党项族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羌族的一个支系。汉朝以来,就在四川、青海、甘肃、陕西等地的草原、山谷过着游牧生活。南北朝时,鲜卑族的一个支系吐谷浑部族西迁于青海和甘肃、四川交界的地区,建立了吐谷浑国。党项族臣服于吐谷浑,成为吐谷浑国的属民。唐代时,吐蕃族崛起于青藏高原,吐蕃王松赞干布以拉萨为中心,建立了强大的吐蕃王朝。吐蕃王朝向东扩展,消灭了吐谷浑国。吐谷浑国灭亡后,党项族又成为吐蕃的属民。党项族不堪吐蕃统治的残酷压迫,逐步迁移到今陕、甘、宁边境,并得到了唐王朝的安抚和封地,党项族也为唐王朝守护西北边境。五代至北宋时,党项族逐渐强盛起来,成为西北地区的一个强大的割据政权。公元1036年党项人攻下瓜、沙二州,控制统一河西全境。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李元昊正式建立西夏国,至公元1227年蒙元帝国成吉思汗灭西夏王朝,西夏党项族统治河西,长达190余年。西夏的版图,即“东至黄河,西界玉门,中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



元昊称帝

西夏立国之王李元吴是一个“通晓佛图”的君主,为了达到他长期称王霸业的目的,除了使用武力之外,便以“浮图安疆”为国策,收服人心,团结国内的汉族、吐蕃、回鹘等民族。此后,西夏的历代君王都遵循李元吴的这一国策,极力提倡佛教,尊佛教高僧为国师,参与国家政治决策;在国内各地开凿石窟,兴建寺院,译经造像,修复古寺,兴办各种佛事活动。西夏统治河西的一百余年间,新建、重修了不少石窟和寺院,从东到西,遍及河西走廊。除自然和人为的破坏,现今永靖炳灵寺,武威天梯山、亥母洞,张掖马蹄寺、张掖大佛寺,玉门昌马,酒泉文殊山,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敦煌莫高窟,肃北五个庙等石窟、寺中都留下了西夏时期的佛教造像和壁画。仅敦煌石窟西夏时期新建、重修、重绘、补绘的洞窟就有77个,其中,莫高窟62个,榆林窟10个,东千佛洞2个,五个庙3个。这些石窟中内容丰富的壁画和彩塑是现今保存西夏佛教艺术最多的地方。石窟中所绘的供养人画像和壁画中的各种人物造像,是研究西夏党项族服饰最丰富,最珍贵的形象资料。

西夏服饰的发展经历了由“衣皮毛”到“衣锦绮”两个时期。公元7世纪前,党项族的先民居住在青藏高原的黄河河曲一带,过着以游牧为生的原始氏族生活。吃、住、衣、行和生活在北方的其他民族一样,依靠畜牧业和畜产品。《旧唐书·党项羌传》记载:“俗皆土着,居有栋宇,其屋织牦牛尾及羊毛覆之,每年一易”。“男女并衣裘褐,仍披大毡。畜牦牛、马、驴、羊,以供其食。不知稼穑,土无五谷。”那时的党项族住的是用牦牛尾和羊毛毡搭成的帐房,戴毡帽,披大毡,足穿皮靴,身穿皮裘和用毛线纺织的毛褐缝成的衣服。因为都是皮毛制品,所以服饰的样式、色彩都很单调,且男女服饰没有很大区别。

从隋末唐初,党项羌族北迁内徙陇右、关中、河套地区,经五代至北宋,已有300余年。在高度发展的隋、唐封建制度和中原王朝汉文化的影响下,党项族已由原始氏族社会直接进入了封建社会。党项族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一小部分在边缘地区的党项人仍然过着游牧为生的生活,河套地区的大部分党项族已经定居农耕,或半农半牧。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生活习俗和服饰也就发生了变化。党项族改变了“不知稼穑,土无五谷”,“男女并衣裘褐,仍披大毡。畜牦牛、马、驴、羊,以供其食”的习俗。宋代时,党项统治阶级和上层贵族已经穿戴丝绸织品服饰。西夏建国奠基者李德明劝导他的儿子李元吴说:“吾族三十年衣锦绮,此宋恩也,不可负。”可知当时党项皇族依靠宋朝,早已穿戴华丽漂亮的锦绮服饰了。“衣锦绮”只是党项族上层贵族、官员。对下层贫牧民来说变化不是很大,从事畜牧的党项牧民仍然沿袭穿着皮毛织品的传统。如在黑水城遗址出土的15件西夏天庆年间(1194~1206)典当残契表明,当地的党项牧人因发生灾荒,饥寒交迫,不得不典当生活用品去换粮食。而他们所用的抵押品多是皮毛衣服,如袄子裘、新皮裘、次皮裘、旧皮裘、毛毯、白毛毡、苦皮等。武威市小西沟山洞中,与西夏文献同时发现的还有生牛皮靴。西夏文献《番汉合时掌中珠》所记西夏日用皮毛衣物中有“帐毡、枕毡、褐衫、皮靴、短勒、长勒、皮裘、毡帽、马毡、毯等”。已经从事农耕的党项平民,绝大部分向汉族学习,除穿戴皮毛织品的服饰,主要穿戴方便于劳动生产的麻、棉织品的服饰。

西夏建国前,党项族所穿戴的丝绸织品和麻、棉织品,主要依靠与中原王朝的朝贡、岁赐、榷场、和市、窃市等商品贸易。西夏建国之后,建立了专门管理丝绸、麻棉纺织工业的机构——“织绢院”和“绣院”等,丝绸织品和麻、棉织品已不完全依赖于宋朝。在中原王朝先进的纺织、印染技术的影响下,西夏王朝不仅能纺织各种精美的丝绸、麻、棉织品,其毛织品的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西夏的毛毡极负盛名,有帐毡、护城毡、马毡、枕毡、毡帽、毡靴、毡毯等。

西夏建国之后,其前期(1038~1139)与北宋、辽朝抗衡鼎立,其后期(1139~1227)与南宋、金朝抗衡鼎立。在与宋、辽、金交往的190年问,在保持本民族服饰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吸收中原汉族、吐蕃、回鹘、契丹(辽)、女真(金)等民族服饰的特点,逐步形成既实用又美观的西夏服饰。西夏是一个以党项羌族为主体,联合汉族、吐蕃、回鹘等民族建立的多民族政权。从现存的史料看,西夏统治者虽下过“秃发令”,强令党项族秃发,但没有用法令强制国内的其他民族穿戴与党项族一样的服饰。因此,西夏的服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本民族的服饰样式,还有其他民族的服饰样式。

西夏服饰制度的建立



公元1032年(宋明道元年),李元吴继位后,继承父志,立即采取一系列措施,实施建国称帝的各项准备。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建立礼仪、官制,制定服饰制度。公元1033年(宋明道二年),李元昊为了标新立异,显示即将建国的西夏国民与别国有所区别,“先自秃其发,然后下令国中,使属番遵此,三日不从,许众杀之。于是民争秃其发,耳垂重环以异之。”后又进行服饰的区别,建立西夏衣冠制度。原来元吴“少时好衣长袖绯衣,冠黑冠”是中原汉族服饰。继位后,李元吴自己先“始衣白窄衫,毡冠红里,冠后垂红结绶”穿戴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对文武百官的朝服、便服,庶民百姓服装颜色制定了严格的规定。百官服饰是:“文资则幞头、靴、笏、紫衣、绯衣;武职则冠金帖起云镂冠、银帖间金镂冠、黑漆冠,衣紫旋裥、金涂银束带,垂蹀躞,佩解结锥、短刀、弓矢(韦蜀)。马乘鲵皮鞍,垂红缨,打跨钹拂。便服则紫皂地绣盘球子花旋裥,束带。民庶青绿,以别贵贱”。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西夏文职官员的服饰多因袭唐、宋官员的服饰。官服紫绯,民服青绿,以服饰颜色区别官与民,贵与贱。

公元1039年(天授礼法延祚二年),即李元吴建国称帝的第2年,遣使到宋朝上表,阐述建国称帝的合法性,要求宋朝正式承认皇帝称号。在表中宣称:“臣偶以狂斐,制小蕃文字,改大汉衣冠。革乐之五音,裁礼之九拜。衣冠既就,文字既行,礼乐既张,器用既备。”从此上表中可以看出,李元昊经过6年的准备,在建国称帝时,已完成了西夏衣冠服饰制度的制定。







公元1048年(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李元吴被太子宁令刺杀身亡。此后,西夏的三位皇帝都是年幼继位,母后专权。皇权与母后专权的斗争中,总是表现在“番礼”与“汉礼”之争上。每当母后专权时,则“复番礼”,衣番服;每当皇帝亲政时,则“兴汉礼”,衣汉服。例如,毅宗谅祚亲政后,改番礼为汉礼,向宋朝遣使上表,自言“窃慕中国衣冠,令国人皆不用番礼,明年当以此迎朝使”。宋仁宗答应了西夏用汉族衣冠的请求。此后又上书言:“番方素稀工巧,变革衣冠之度,全由制造之功,欲就考工,聊请庶匠以闻。”请求宋朝派裁衣匠帮助西夏制作衣冠。西夏的服饰制度则在“番礼”与“汉礼”斗争中逐步地完善起来。

西夏的第五位皇帝仁宗李仁孝是西夏执政最长久的一位皇帝。他在位的54年里继续推行其父崇宗乾顺皇帝“尚文重法”、“以儒治国”的方针,到了天盛年间,已使西夏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太平盛世。此时,西夏已建立了正统完善的礼仪服饰制度。刊印于西夏仁宗仁孝乾佑十三年(1182)的西夏文类书《圣立义海》目录中载:“第八卷:皇太后(法服)、皇帝法服、皇后法服、太子法服、嫔妃法服、官宰法服、朝服、常服、时服”。可惜正文不存,无法知道服饰的具体形制。但从服饰名称上可知,此时,西夏受宋代的礼仪制度的影响,对帝王、皇室、大臣的法服、朝服、常服、时服(季节服)作了严格地规定。

成书于西夏仁宗天盛年间的西夏王朝法典西夏文《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共20卷,150门,1461条,是现存中国中古时期很详细的一部综合性法典,是研究西夏社会、历史最重要的资料。在此法典中,对西夏的服饰制度,以法律条文作了严格的规定。如《天盛律令》对西夏官员、僧道、庶民的服饰颜色有严格的限制,特别是皇帝衣冠专用的颜色、特殊的装饰图案花纹和贵重饰物的使用明令禁止,违者处以徒刑。《天盛律令》规定:“节亲主、诸大小官员、僧人、道士等一律敕禁男女戴鸟足黄(石黄)、鸟足红(石红)、杏黄、绣花饰金、有日月,及原已纺织中有一色花身,有日月的,及杂色等上有一团身龙,官民女人冠子上插以真金之凤凰、龙样一齐使用。倘若违律时,徒二年。”

总之,西夏正统完善的服饰制度,在中后期,仁宗天盛年间已经完备确立。

敦煌石窟中的西夏供养人服饰

敦煌石窟中虽然保存了西夏时期的77个洞窟,但只有后期十几个洞窟在回鹘佛教艺术和吐蕃后弘期密宗佛教艺术的影响下,形成了具有党项族的佛教艺术风格。此时期的经变画、故事画、供养人画中才出现了穿戴党项族民族特色服饰的人物画像。而后期的这十几个洞窟主要保存在瓜州榆林窟、东千佛洞和肃北五个庙石窟中。现以敦煌石窟壁画中的西夏供养人服饰图像为主,参考其他地区发现西夏艺术品中的西夏服饰图像,互为对比,对西夏时期各阶层,不同人物的服饰作以分类论述。

在敦煌石窟供养人画像和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发现的西夏唐卡和彩色版画中都保存有绘制精美,形象完好的资料,现仅举下面几例:

榆林窟第29窟是敦煌石窟中由西夏人营建,现今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中型洞窟。根据目前研究成果推断,此窟营建于西夏中后期,即西夏第5代国主仁宗李仁孝统治时期的乾佑二十四年(1193),营建此窟的窟主是沙州监军司都统军(或是监军使)赵麻玉和其长子瓜州监军司通判奉纳赵祖玉。全窟共绘制供养人画像46身,是敦煌石窟中绘制西夏供养人最多的一个洞窟。其中有赵麻玉祖孙三代男女画像25人,男女僧人和男女侍从21人。这些供养人画像中有西夏国师、僧人、尼姑、武官、贵族、贵妇、儿童、男女侍从等,几乎包括了西夏上层社会的各种人物形象。因此,此窟中的西夏服饰资料十分丰富。



《西夏国师说法图》



此窟第29窟南壁门东侧有《西夏国师说法图》一铺,国师身后绘有男供养人3身,侍从3身。根据残损不全的西夏文榜题译释,第一身是窟主“沙州监军使赵麻玉”,第二身是“内宿御史司正统军使趣(刺使)赵……”,第三身是“……儿子……军讹玉……”。从全窟供养人画像地位顺序分析,第二身和第三身是第一身赵麻玉的儿子,他们都是西夏武官。第一,二身均头戴略带尖顶的起云镂冠,冠后垂带,身穿红色圆领窄袖裥袍,腰围有黑色宽边的抱肚,抱肚上有花纹,抱肚由宽带连接,宽带束在腹前,余带下垂与袍齐,另束革带,脚登尖形黑靴。第三身头戴黑冠,无云镂装饰,冠后垂带;身穿红色圆领窄袖长袍,上有团花,不加祸,束革带,腰间无抱肚,冠服略有不同,但也不像一般士兵,可能也是武官,但级别较前两身低。

在《西夏国师说法图》和前排供养像下面还有8身男供养人像,已经漫漶不清,但大体可以辨认。根据残损不全的西夏文榜题译释:第一身是“……瓜州监军……”,第二身榜题完好为“施主长子瓜州监军司通判奉纳赵祖玉”,第三身以后的供养人榜题都无法辨认。此排供养人的前三身的服饰与上排第一、二身的服饰相同,他们是高级武官。第四至第八身的服饰与上排第三身的服饰相同,他们可能是级别较低的武官或是西夏贵族。

从服饰上看,这些供养人都是武官,但级别略有不同。这些武官服饰中出现了抱肚,这是很有特色的军戎服饰。抱肚最早出现在唐代后期,抱肚成半圆形围于腰间,初期一般都束于铠甲之内,其作用可能是为了防止腰间佩挂的武器与铁甲因碰击、摩擦而相互损坏或发出响声影响军事行动。后来在军服外也束抱肚,成为军服的一种装饰,一直沿用到明代。

榆林窟第3窟主室甬道北壁上部绘有西夏男供养人4身,头饰已经漫漶不清,面容和身体清晰可辨。4身男供养人皆身穿圆领窄袖裥袍,腰围扎宽边的抱肚,抱肚上镶串珠纹泡钉,抱肚由宽带连接,宽带束在腹前,脚穿尖形黑靴。与榆林窟第29窟南壁门东侧第一、二身男供养人的服饰相同,他们可能是西夏级别较高的武官。

榆林窟第2窟,主室西壁门北侧《水月观音图》下方存西夏男供养人7身,其造像已漫漶不清,大致能看出服饰形制。他们都头戴黑漆冠或毡冠,身穿交领右衽袍,腰扎抱肚,束蹀躞带,足蹬乌靴。与第29窟南壁东侧的第三身男供养人画像相同,可能是西夏级别较低的武官。

榆林窟第29窟东壁中间绘有一幅具有西夏艺术特色的《文殊变》,在文殊菩萨右侧画一身头戴云镂冠,冠带系颌下,面相丰圆,浓眉大眼,隆鼻厚唇,耳垂耳环,身穿圆领长袍,腰间扎抱肚的侧面像,似为帝释梵天的侍从或卫士。这位侍从的形象应是西夏党项族武官形象的写照。

1909年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出土,现藏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一幅具有藏传佛教风格的《比丘像》卷轴画,其左右下角有男女施主两人,左下角男供养人头戴金帖起云镂冠,穿红色圆领窄袖袍,腰间系有白色黑边抱肚,抱肚由宽带连接,宽带束在腹前。虽无榜题,但从其服饰看,与榆林窟第29窟武官基本相同,应该也是西夏武官形象。这幅卷轴画保存状况很好,人物服饰色泽鲜艳。

1909年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出土,现藏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西夏文佛经刊本《高王观世音经》卷首版画,在观音菩萨面前有男女供养人两身,男供养人戴尖顶起云镂冠,有带结于颔下,身着圆领窄袖裥袍,腰扎抱肚,手持长柄香炉,礼敬观音。其服饰与榆林窟第29窟南壁门东侧的男供养人画像相似,是西夏高级武官形象。

上述敦煌石窟中的西夏武官供养人画像、黑水城发现的卷轴画、版画中的男供养人的服饰和《宋史·夏国传》中的记载“武职则冠金帖起云镂冠、银帖间金镂冠、黑漆冠、衣紫旋襕,金涂银束带,垂蹀躞”是相符的。

西夏文官服饰

敦煌石窟中的西夏文官服饰的形象资料没有武官服饰资料丰富,绘制也不精美。在肃北五个庙石窟供养人画像和其他地区发现的西夏文物资料中有几幅文官形象,其服饰和唐宋代时期的文官服饰大体相似,没有明显的党项民族特点。

肃北五个庙第3窟修建于西夏时期,该窟人字脊窟顶北坡《弥勒经变》下方绘供养人画像3身,二主一仆。主人头戴叶形展脚幞头,身着圆领窄袖长袍,腰系革带,足蹬乌靴。均左手执缰,右手握鞭,乘马前行。仆人是一男童,头梳双髻扎带,着圆领窄袖衫,双手持扇,紧随主人马后。图中的二主人是西夏的文官或是在西夏任职的汉族官吏。

肃北五个庙第3窟正壁画《药师经变》一铺。此经变中绘有多组小画面,这些小画面中有许多是现实生活场景,多画俗世人物。如“放生图”中画一官吏,头戴展脚幞头,身穿圆领小袖长袍,腰系革带、足蹬乌靴,双手合十,作供养之状。面前一仆人头扎巾带,身穿圆领窄袖衫,跪在地上在从笼中取鸟放生,已放出的鸟飞向天空。

又如“树幡图”,图左侧紧边绘重楼,楼前立一高杆,杆上巨幡迎风招展。杆下立一主一仆,作供养之状,主人头戴展脚幞头,身穿圆领宽袖长袍,腰系革带、足蹬乌靴。图右侧绘二身官吏,冠服同前,一人持香炉,一人持鲜花,互相呼应,作供养之状。此经变画中的官吏服饰与该窟中供养人的服饰相同,应为西夏文官服饰。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夏文木刻梵夹十卷本《慈悲道场忏悔法》卷前扉页版画《梁皇宝忏图》中下部殿前台阶下,中间画一大蟒蛇,两边分列10位大臣或官吏,皆头戴展脚幞头,身穿圆领宽袖袍服,腰系革带,足蹬靴鞋,双手持笏板,鞠躬向前。此图中的大臣或官吏的服饰与文献记载西夏文官服饰“文资则幞头、靴、笏、紫衣、绯衣”十分吻合。

展脚幞头,亦称“平脚幞头”、“舒脚幞头”、“长脚幞头”,始于唐代中晚期,兴于五代,宋代沿用。宋人王得臣《尘史》上卷:“幞头……唐谓之软裹,至中末以后,浸为展脚者。今所服是也。然则制度靡一,出于人之私好而已。”《宋史·舆服志五》记载:“幞头……五代渐变平直。国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脚,乘舆或服上曲焉。其初以藤织草巾子为里,纱为表,而涂以漆。后惟以漆为坚,去其藤里,前为一折,平施两脚,以铁为之。”可见展脚幞头是唐宋以来君臣通戴的一种冠饰。西夏受宋代服饰的影响,其文职官员戴展脚幞头。

1909年出土于黑水城,现藏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汉文刻本《注清凉心要》经折装卷首扉画版画《清凉国师澄观答唐顺宗图》中左半部分,在唐顺宗身后的官员头戴直角幞头,身穿宽袖裥袍,腰系革带,足穿乌靴,是宋代官员的服饰。

直脚幞头是展脚幞头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窄而长,平直如尺。其他形式的展脚幞头,其脚比直脚幞头的脚宽而短。宋人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幞头“唐制,唯人主得用硬裹。晚唐方镇擅命,始僭用硬脚。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顺风凡五等,唯直脚贵贱通服之。”据说直脚幞头其脚平直约有二尺,两脚展开,可使臣僚上朝站班时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窃窃私语。直脚幞头是宋代最流行的一种服饰,而且贵贱通服。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代佚名,绢本设色、卷轴画《宋太祖肖像》,图中的宋太祖赵匡胤像,头戴展脚幞头,身穿白色圆领博袖长袍,腰系红色革带,足穿黑色靴子,坐在龙椅上,表情严肃。

西夏的文职官员除了戴幞头,还戴一种尖顶镂花金冠。文献记载西夏的大使、副使出使宋朝时,“皆金冠短小样制,服绯窄袍,金蹀躞。吊敦皆叉手展拜”。出使朝贡的大使和副使多由文职官员承担。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西夏文《现在贤劫千佛名经》前面,有一幅反映西夏翻译佛经场景的版画《西夏译经图》。图中两侧在8位助译僧人后面,有8位俗世官员,均戴一种略带尖顶的冠,顶上有饰物,冠上有镂空的图案花纹。此种冠饰与图中西夏皇帝的金冠相似,只是显得略低,欠华丽。参加翻译佛经的官员应是文职官员。此种冠饰与中原王朝文职官员的冠饰不同,可能是西夏文职官员的一种特有冠饰。

西夏贵族妇女服饰

西夏贵族妇女的服饰非常精美,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在敦煌石窟供养人画像,黑水城发现的西夏卷轴画和彩色木版画中都保存有绘制精美,形象完好的资料,现仅举下面几例:



榆林第29窟南壁西侧

门右侧的女供养人像,前导者是一比丘尼,后随的女供养人,皆头戴桃形四樑冠,上饰花钗,着交领右衽团花窄袖衫,内着百褶裙,下着圆口尖钩鞋,双手合十,持花供养。身材修长,面形丰圆,形象丰腴而又挺拔、健美,为西夏贵族妇女的真实写照,为研究西夏党项妇女风貌及衣冠服饰发式,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

榆林窟第29窟南壁门西侧在《那征女禅师修行图》西侧有两层女供养人画像,根据刘玉权先生的研究考证,她们是前述沙州监军使赵麻玉家眷的供养画像。上层3身是沙州监军使赵麻玉的已故母亲、岳母和夫人;下层8身,前二身是赵家出家的两位尼姑(或是赵家敬奉供养的两位女僧人),后6身是沙州监军使赵麻玉的两个女儿和四个媳妇。上层3身女供养人画像已被烟熏,模糊不清。下层的2身比丘尼,6身女供养人的画像保存比较完整清楚。女供养人们均双手合十,持花枝,作供养之状,头戴四瓣莲蕾形金珠冠,将高髻罩住,额上、两鬓、脑后头发露出冠外。莲蕾形金珠冠有黑、红、紫等色,冠沿及冠梁均有金珠装饰,冠右后侧伸出一枝花钗,双耳垂耳坠。她们均身着交领右衽窄袖开衩长袍,领口镶联珠纹或忍冬纹花边,袍有紫、红、绿、粉红等不同颜色,上面有不同形状的小团花纹样。袍内系细裥百褶裙,裙两侧和前方垂绶带。裙裾长及脚踝;脚露裙外,穿尖钩鞋。这些女供养人身材修长,面相丰圆,形象丰腴,而又挺拔健美,实为西夏贵族妇女的写照。

现藏俄国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出土的西夏绢本彩色卷轴画《持经观音图》中,在观音菩萨金刚宝座右侧下角,绘两身女供养人画像,其面前有西夏文榜题,前一身汉文译为“白氏桃花”,后一身汉文译为“新妇高氏焚香”,两人可能是婆媳关系,均头戴四瓣莲蕾形金珠冠,冠中有长带垂下,身着红色交领右衽窄袖开衩长袍。袍内系细裥百褶裙,裙两侧和前方垂绶带。裙裾长及脚踝,脚露裙外,穿尖钩鞋。其花冠头饰,以及袍服上的纹样,领口上装饰花边都与前述榆林窟第29窟女供养人的服饰相同。

现藏俄国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出土的西夏绢本彩色卷轴画《阿弥陀佛接引图》绘制的十分精美。佛陀头部飘出一曲状白色光带,与画面下角二位男女供养人相连。这二位供养人就是阿弥陀佛接引的对象。男供养人身后的女供养人,头戴四瓣莲蕾形金珠冠,身着红色交领右衽窄袖开衩袍。袍内系细裥百褶裙,裙长及脚踝;脚露裙外,穿尖钩鞋。与上述两图中的女供养人的服饰相同。

现藏俄国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出土的西夏彩色木板画《最胜佛顶曼荼罗图》右下角画女供养人一身,面前有西夏文题记二行15字,第一行汉文译释“发愿者梁氏阿口”,第二行字迹不清。女供养人头戴四瓣莲蕾形金珠冠,身着红色交领右衽窄袖开衩袍。袍内系细裥百褶裙,裙裾长及脚踝;脚露裙外,穿尖钩鞋,与前三幅图中的女供养人的服饰相同。

前述黑水城出土,现藏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一幅具有藏传佛教风格的《比丘像》卷轴画,其左右下角有男女施主两人,右下角女供养人头戴四瓣莲蕾形金珠冠,将高髻罩住,额上、两鬓、脑后头发露出冠外。冠沿及冠梁均有金珠装饰,冠右后侧伸出一枝花钗,双耳垂耳坠。身穿红色交领右衽窄袖开衩长袍,上面有小团花纹样。袍内系百褶裙,两侧开衩,裙裾长及脚踝,脚露裙外,穿尖钩鞋。面相丰圆,上施红粉,双手合十,礼敬上师。其服饰与上述图中女供养人的服饰相似。

前述黑水城出土,现藏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西夏文佛经刊本《高王观世音经》卷首版画,在观音菩萨面前有男女供养人两身。男供养人身后的女供养人,头戴四瓣莲蕾形金珠冠,冠中有长带垂下,身着交领右衽窄袖开衩袍,上面有小团花纹样,裙裾长及脚踝,脚露裙外,穿尖钩鞋,双手合十,礼敬观音。其服饰与前述卷轴画中女供养人的服饰相似。

除此以外,莫高窟第395窟西壁龛内,莫高窟第206窟东壁门北下层有数名女供养人服饰和榆林窟女供养人,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发现的西夏卷轴画、彩色木板画中的女供养人的服饰基本相似。这些女供养人所戴的四瓣莲蕾形金珠冠,最具西夏党项族的民族特色。据有关专家研究认为,这是一种金制或镀金的莲蕾形头饰,用它把高髻网住固定起来,显得既美观,又大方。这种四瓣莲蕾形金珠冠可能只有西夏贵族妇女和有一定官职的夫人、女儿、儿媳才可戴,一般妇女是不能戴的。西夏法典明确规定:“次等司承旨、中等司正以上嫡妻、女、媳等戴冠、此外不允许戴冠。”除了戴四瓣莲蕾形金珠冠的西夏贵族、官员妇女,西夏妇女中还戴一种桃形花冠,她们可能是西夏低级官员的家属,或西夏富裕大户妇女所戴的一种冠饰。现举几例:

榆林窟第2窟西壁门南侧水月观音图下有女供养人4身,虽已漫漶不清,但基本形象保存完好。她们头梳高髻,戴桃形花冠,冠左右插步摇、金簪,余发垂肩,耳垂耳坠,身穿红色交领右衽窄袖开衩长袍,内衬中单,下穿百褶长裙,裙左右两侧佩绶带,前方绅带双垂,脚穿尖钩鞋,双手合十,持花枝,做供养状。

榆林窟第3窟甬道南壁上部存西夏女供养人像3身,画面已经非常模糊,大致能看出女供养人头梳高髻,戴桃形花冠,花冠左右插步摇、金簪,余发垂肩,颈饰长项链,耳垂耳坠,内穿小翻领衬衣,下系百褶长裙,外着交领右衽窄袖长袍,袍侧开衩,足登弓履(尖钩鞋)。双手合十,持花枝,做供养状,与第2窟女供养人的服饰相同。

西夏妇女头戴桃形花冠,可能受到回鹘服饰的影响,因为回鹘王妃、天公主,贵族妇女都戴此种冠饰,也可能她们就是回鹘妇女,因为在西夏国内就有回鹘民族,而且西夏国允许各民族之间通婚。

西夏侍从侍女服饰

敦煌石窟中的西夏侍女形象比较少,除肃北五个庙石窟有几身穿汉族服饰的侍女外,在莫高窟第395窟有一身穿西夏党项族服饰的侍女。此洞窟很小,不及一人之高,所绘男女供养人都很简略。此身供养侍女的画像已不清晰,从线条轮廓尚可辨认,此侍女头梳桃形高髻,脑后垂发,身穿交领窄袖开衩短衫,衫下露出褶裥裙,足蹬弓履。与榆林窟第29窟西夏党项族女供养人的服饰相似。很可能是西夏官员的侍女。

榆林窟第29窟南壁门东侧3身武官供养人像后,画3身少年侍从像。这3身侍从不像其他石窟中的供养侍从像,画得严肃呆板,毕恭毕敬,而是生动活泼,像三个少年在玩耍嬉戏。他们的服饰将在下文第五节中论述,此处不赘。

(五)西夏党项族的秃发

党项族的先民是西羌,羌族的发型是披发和辫发,因此党项族的传统发型是披发和辫发。李元昊出于政治目的,在其建国前夕,革党项族旧俗“先自秃其发,然后下令国中,使属着遵此,三日不从,许众杀之。于是民争秃其发,耳垂重环以异之”。从此记载可知,李元昊的“秃发令”只要求“属蕃遵此”,即只要求党项族秃发,并没有要求西夏境内的所有民族秃发。在现存的西夏艺术中我们也没有发现西夏时期其他民族秃发的形象。西夏的“秃发令”实行得也不彻底,在西夏的中、晚期,党项族可能又恢复了旧俗,因此,在西夏中、晚期的艺术品出现许多披发、辫发的形象。由此可知,西夏党项的发型有披发、辫发、秃发三种形式。这里着重介绍西夏人的秃发形式。前述西夏帝王、文武官员、贵族妇女服饰时,因其都戴冠饰,所以无法看到他们的秃发形式。西夏人的秃发形式只能从不戴冠饰的男女侍者和平民形象中看到。现举几例有代表性的秃发图像:

榆林窟第29窟南壁东侧上列西夏沙州监军司统军使赵麻玉等三身供养人身后跟随三个僮仆。三身少年僮仆皆秃发,第一身少年僮仆剃去额前和四周的头发,其余的头发于额前上方挽髻,用绸带系扎,直竖头顶。身着圆领窄袖袍,袍的前后摆提起,扎于腰带之下,下着紧身长裤,足蹬麻鞋,肩负长杆。第二身少年僮仆秃剃去头顶和脑后的头发,而留前额及两侧的头发,两侧鬓角处留一绺头发下垂,身着圆领窄袖袍,前后摆提起扎于腰带下,下穿窄裤,膝下裹行滕,足蹬麻鞋,臂中夹一包袱。第三身少年僮仆发式和服饰与第二身相同。不同之处,只是衣袍的下摆自然下垂,而不提起扎于腰带,足蹬尖形皂靴,双手抱一钱袋。这三身少年侍从的发式就是西夏党项族秃发中的两种发式。

同窟同列三身武官供养画像的第三身画像前面,有一少年供养像。这身供养像是后来画在纸上贴上去的。其头前面有墨书西夏文题记,汉文译释为“孙没力玉一心皈依”,可知他是窟主人赵麻玉的孙子,身穿圆领窄袖长袍,腰系布带,足蹬靴子,双手合十,做供养状。前额和头的两侧角留发,梳成小辫子绕到脑后,再用带子系扎成双环形,头顶和脑后的头发全部剃去。这是西夏人秃发的又一种发式。

现藏俄国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出土的西夏布底彩色卷轴画《水月观音图》右下角,茫茫云海岸上画一组乐舞图,两匹马,四位乐舞人,载歌载舞。四位乐舞者的服装样式相同,皆身穿圆领窄袖长袍,腰系布带,足蹬乌靴。而头饰不同,其中一人头戴笠帽;一人展臂而舞,只见背面,脑后垂两条小辫子;两人髡发,前额和头顶两侧留发,垂披在耳侧,脑后的头发全部剃去。与安西榆林窟第29窟三位少年侍从的髡发相似。

以上笔者利用敦煌石窟中西夏供养人图像,并结合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发现的西夏唐卡、彩色版画等西夏艺术品,对西夏服饰进行了论述和探讨,从而看到西夏党项族在学习接受中原汉族文化的过程中,在保留原有民族传统服饰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吸收中原汉族的服饰制度和服饰样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财富。



敦煌莫高窟409窟西夏王妃供养图此图画法脱胎于吴道子,将莼菜条变化为兰叶描与马蝗苗,线条飞动流利而细秀潇洒。而且勾、皴、点、染并用,浓、淡、干、湿相间,笔墨融和又多变化。西夏时,党项族统治者与回鹘人同信佛教,交往频繁。这幅壁画中所绘的两个回鹤贵族妇女,体态丰韵,头顶高冠,手持瑞花,有唐朝风韵。





壁画中的供养人像均着西夏服饰359x450

榆林窟在甘肃安西县城南约70公里处,离敦煌一百多里,现存洞窟41个。大约始凿于北魏,五代、宋、西夏、元各代均有建造。县遗存壁画1000余平方米,内容有佛像、菩萨、佛经故事以及花卉植物、装饰图案、供养人像等等。中唐时期的大幅西方净土变、莫勒变等壁画,场面宏大,结构严密,色彩艳丽,线条流畅,与吴道子的画风遥相呼应是唐代壁画的精品。五代至宋时期的壁画,逐渐形成程式化风格,活力减弱。西夏壁画中的供养人像均着西夏服饰,题记亦使用西夏文字元代壁画的水月观音像金碧辉煌,而密宗曼陀罗体现了时代风格。榆林窟壁画与敦煌壁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为整个敦煌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榆林窟的供养人像最具特色,其中曹议金夫人像最有代表性,装饰性很强,以圆形弧线为造型特点,体现在脸庞、发式、领口、地毯等位置,给人以柔和的视觉效果;而背景中的柱子、衣裙的折纹等直线,与弧线形成对比,显出柔和中的庄重。色彩处理成暖色为主,画面没有色彩上的强对比,散布着许多绿色的小点,使画面色彩活跃、丰富。构图上的特点明显,仆从的尺度与主人的尺度差别不大,好像站得远点,并利用柱子分隔空间、使画面均衡、和谐。

西夏贵族妇女服饰





西夏西武士铠甲及戎服



西夏是由党项羌族建立的多民族王国,武士所穿铠甲为全身披挂,盔、披膊与宋代完全相同,身甲好象两裆甲,长及膝上,还是以短甲为主说明铠甲的制造毕竟比中原地区落后一些。西夏的官服为也可作戎服,如辽代的契丹服一样,两者五明显差别。由于西夏社会的封建程度不是很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平等,以此在服饰上的等级观念不那么强。本图为西夏武士的铠甲和戎服复原图。

元朝服饰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时代,服装服饰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元太祖成吉思汗自1206年建都,灭西夏、金之后,民族组成主要以蒙古族为主。元代由于民族矛盾比较尖锐,长期处于战乱状态,纺织业、手工业遭到很大破坏。宫中服制长期延用宋式。直到l321年元英宗时期才参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衣连下裳上紧下短,并在腰间加襞积,肩背挂大珠的"质孙服"制,汉人称"一色衣"或"质孙服"。这是承袭汉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点的服制。"质孙服"服用面很广,大臣在内宫大宴中可以穿着,乐工和卫士也同样服用。这种服式上、下级的区别体现在质地粗细的不同上。据古籍记载,天子的质孙服款式繁多,冬服有11种,夏服有15种。每级所用的原料和选色完全统一,衣服和帽子一致,整体效果十分出色。比如衣服若是金锦剪茸,其帽也必然是金锦暖帽;若衣服用白色粉皮,其帽必定是白金答子暖帽。天子夏服也有十五等级,与冬装类同。百官的冬服有九个等级,夏季有十四个等级,同样也是以质地和色泽区分。"比肩"、"比甲"也是常服。"比肩"是一种有里有面的较马褂稍长的皮衣,元代蒙人称之为"襻子答忽"。"比甲"则是便于骑射的衣裳,无领无袖,前短后长,以襻相连的便服。元代男子的公服多随汉族习俗,常服的外面,罩一件短袖衫子,妇女也有这种习俗(称为襦裙半臂)。元代女服分贵族和平民两种样式。贵族多为蒙人,以皮衣皮帽为民族装,貂鼠和羊皮制衣较为广泛,式样多为宽大的袍式、袖口窄小、袖身宽肥,由于衣长曳地,贵夫人外出行乐时,必须有女奴牵拉。这种袍式在肩部做有一云肩,即所谓"金绣云肩翠玉缨",十分华美。作为礼服的袍,面料质地十分考究,采用大红色织金、锦、蒙茸和很长的毡类织物。当时最流行的服用色彩以红、黄、绿、褐、玫红、紫、金等为主。元代平民妇女穿汉族的襦裙,半臂也颇为通行,汉装的样子常在宫中的舞蹈伴奏人身上出现,唐代的窄袖衫和帽式也有保存。此外受邻国高丽的影响,都城的贵族后妃们也有模仿高丽女装的习俗。



元代贵族常服



这个时期的妇女也穿长袍,而汉族妇女则以襦裙为主。由於蒙古民族的风俗习惯影响,在元代,男子流行留辫发和髡发,其特徵是先用刀剃开两道直线,脑後头发全部剃去,左右两侧留出辫发或随意散落披肩。

元代贵族服饰



元代贵族便服一

元代贵族便服图为窄袖织龙纹锦袍、瓦楞帽、云肩、缎靴展示图。元代贵族袭汉族制度,在服装上广织龙纹。据《圆史舆服志》记载,皇帝祭祀用衮服、蔽膝、玉簪、革带、绶环等有饰有各种龙纹,仅衮一件就有八条龙,领袖衣边的小龙还不计。龙的图案是汉族人民创造的,它代表着华夏民族的文化。晚唐五代以后,北方少数民族相继建立政权,都无例外地沿用了这一图案。到了元代更加突出,除服饰大量用龙之外,在其它生活器具中也广泛使用。元代蒙古族男子,戴一种用藤篾做的“瓦楞帽”,有方圆两种样式,顶中装饰有珠宝。



元代贵族便服之二

元代贵族便服图为穿皮毛服的帝王及穿锦袍的侍臣(刘贯道《元世祖出猎图》),《元世祖出猎图》描绘的是元朝皇帝携同臣僚出外狩猎时的情景。画中皇帝穿皮毛之服,大概主体是银鼠,领、袖部分的边缘,可能是紫貂。其他臣僚则穿锦袍,锦袍上织有精美的花纹。

元代贵族便服便服之三



元太祖成吉思汗像 本图为元太祖成吉思汗像。戴外白内黑的皮冠(貂皮暖帽),着浅米色毛绒衫,额前有发微微露出,垂至帽下末端向左右分披散。冠下耳后垂鬟(两辫作成的鬟)。按《圆史舆服志》记载有:“服白粉皮则冠白金答子暖帽,服银鼠则冠银鼠暖帽”。此像为白金答子暖帽穿锦袍的皇帝。

元代贵族服饰之一



元代织金锦袍与半袖元代服装大量用金,超过以往历代。织物加金,早在秦代以前就已出现。至于汉族服饰上得到运用,时间大约在东汉或东汉以后,而且主要在宫廷中使用。直到魏晋南北朝以后,服饰织金的风气才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宋代贵族服饰用金,在技术上已发展到了十八种之多。辽、金统治地区织金技术也有很大进步,尤以回鹘族地区最为流行,所织衣料最为精美。元代继辽、金之后,在织物上用金更胜于前代。此图为此戴织金锦帽、穿织金锦袍与半袖的贵族(传世绘画)。

元代贵族服饰之二



元代贵族服饰戴顾姑冠、穿交领织金锦袍的皇后。元代贵妇服饰特征:一般身份较高的妇女,都戴顾姑冠。普通妇女则戴皮帽。身上所穿的服装都是宽广松肥大,长度大多垂足,衣边扫地,以至在行走时,不得不由奴仆在后跟着托起,敦煌壁画元代供养人形象,就是这种情况。元代服装大量用金,超过以往历代。织物加金,早在秦代以前就已出现。至于汉族服饰上得到运用,时间大约在东汉或东汉以后,而且主要在宫廷中使用。直到魏晋南北朝以后,服饰织金的风气才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宋代贵族服饰用金,在技术上已发展到了十八种之多。辽、金统治地区织金技术也有很大进步,尤以回鹘族地区最为流行,所织衣料最为精美。元代继辽、金之后,在织物上用金更胜于前代。

元代贵族服饰之三



元代贵妇妇女服饰特征:一般身份较高的妇女,都戴顾姑冠。普通妇女则戴皮帽。身上所穿的服装都是衣身宽大,袖身肥阔,但袖口收窄,其长曳地,走路时要有两个女奴扶拽,常用织锦、丝绒或毛织品制作,喜欢用红、黄、绿、茶、胭脂红、鸡冠紫、泥金等色。这种宽大的袍式,汉人称为“大衣”或“团衫”。男服除窄袖袍服之外,还有一种名为“比肩”或称“搭护”,是一种皮衣,交领,有表有里较马褂长一些,类似半袖衫的服装,常穿在袍服外面。图为戴宽檐钹笠,脑后垂辨环,穿窄袖长袍、比肩、靴的行香贵族男子及戴顾姑冠,穿红色窄袖、宽袍的贵族妇女(甘肃元代壁画)。

元代织金锦半袖



本图为织金锦半袖展示图。元代服装大量用金,超过以往历代。织物加金,早在秦代以前就已出现。至于汉族服饰上得到运用,时间大约在东汉或东汉以后,而且主要在宫廷中使用。直到魏晋南北朝以后,服饰织金的风气才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宋代贵族服饰用金,在技术上已发展到了十八种之多。辽、金统治地区织金技术也有很大进步,尤以回鹘族地区最为流行,所织衣料最为精美。元代继辽、金之后,在织物上用金更胜于前代。

元代织金锦袍



本图为交领织金锦袍展示图

元代男服辫线袄



图为辫线袄、四方瓦楞综帽、皮靴展示图。蒙古族男子,戴一种用藤篾做的“瓦楞帽”,有方圆两种样式,顶中装饰有珠宝。辫线袄的样式,为圆领、紧袖、下摆宽大、折有密裥,另在腰部缝以辫线制成的宽阔围腰,有的还钉有钮扣,俗称“辫线袄子”,或称“腰线袄子”。辫线袄产生于金代,至于大规模使用则在元代,最初可能是身份低卑的侍从和仪卫的服饰,后来穿辫线袄已不限于仪卫,尤其是在元朝后期。一般“番邦”侍臣“官吏形象,大多穿此服。这种服饰一直沿袭到明代,不仅没有随着大规模的服制变易而被淘汰,反而成了上层官吏的装束,连皇帝、大臣都穿着。



元代服装,以长袍为主。样式较辽代的稍大。男子的公服多从汉族习俗,“制以罗,大袖,盘领,右衽”。其职位级别,在服装的颜色及纹样上表示。公服之冠,皆用幞头,制以漆纱,展其双脚。平日燕服,多穿窄袖袍。地位低下的侍从仆役,常在常服之外,罩一件短袖衫子,妇女也有这种习俗。袍服的形制,除辽金通用者外,还有一种样式,为圆领、紧袖、下摆宽大、折有密裥,另在腰部缝以辫线制成的宽阔围腰,有的还钉有钮扣,俗称“辫线袄子”,或称“腰线袄子”。辫线袄产生于金代,至于大规模使用则在元代,最初可能是身份低卑的侍从和仪卫的服饰,后来穿辫线袄已不限于仪卫,尤其是在元朝后期,一般“番邦”侍臣“官吏形象,大多穿此服。这种服饰一直沿袭到明代,不仅没有随着大规模的服制变易而被淘汰,反而成了上层官吏的装束,连皇帝、大臣都穿着。蒙古族男子,戴一种用藤篾做的“瓦楞帽”,有方圆两种样式,顶中装饰有珠宝。本图为戴瓦楞帽、穿辫线袄的男子(河南金墓出土的陶俑)。

元代蒙古族服饰



左图为戴瓦楞帽、穿袍服、半袖衫的骑士;中图为穿袍服、半袖衫的男子;右图为穿袍服、围腰的侍从。



左图为穿袍服、着革靴的侍从;中、右图为穿窄袖袍服的妇女

元代供养人



元代衣冠以戴笠帽为主。元代服装,以长袍为主。本图为戴钹笠,穿云肩式大翻领窄袖衫,腰束抱肚,两侧垂金牌,脚穿靴的元代供养人(敦煌莫高窟壁画)。

元代汉族妇女服饰



图中展示的服饰大都从无锡市郊一座元墓中取出,其中包括镶有阔边的对襟上衣及无边缘的短襦,对襟、下摆开衩、领襟镶有紫酱色绸边的背心,独幅无裥,的夹裙及前面正中交叉缝制,其中还有两侧打折裥的裙式。鞋子有两种样式,一是以回纹丝绸制成;另一种以素绸制作,鞋头尖耸,鞋面缀一丝线编成的花结,中纳丝棉,鞋底用粗棉布制。还有套裤、钱袋等均为妇女所用之物。上图为对襟绸上衣;中图为对襟绸短襦;下为绸夹裙(出土实物)。



图中展示的服饰大都从无锡市郊一座元墓中取出,其中包括镶有阔边的对襟上衣及无边缘的短襦,对襟、下摆开衩、领襟镶有紫酱色绸边的背心,独幅无裥,的夹裙及前面正中交叉缝制,其中还有两侧打折裥的裙式。鞋子有两种样式,一是以回纹丝绸制成;另一种以素绸制作,鞋头尖耸,鞋面缀一丝线编成的花结,中纳丝棉,鞋底用粗棉布制。还有套裤、钱袋等均为妇女所用之物。上图为对襟绸背心;中图为对襟绸短襦;下图为绸棉鞋(出土实物)。

元代襦裙半臂



本图襦裙、半臂穿戴展示图



图为戴花冠、穿襦裙、半臂的侍女(陕西洪洞广胜寺水神庙壁画)



左图为戴风帽、穿襦裙、半臂的妇女。中图为梳双髻、穿襦裙、半臂的妇女。右图为扎巾、穿襦裙、半臂的妇女。这些妇女所穿的服装,都用左衽、窄袖,有的在外面加着一件半臂(半袖),显然是受到蒙古族服饰的影响。

元代百姓服饰



元代汉族平民百姓多用巾裹头,无一定格式。蒙古男子,则戴瓦楞帽、棕帽及笠帽。元代服装,以长袍为主。图为扎巾、穿短袖衫的男子(《斗浆图》局部)。



本图为扎巾、穿襦裙、披帛的妇女。(山西永乐宫纯阳殿壁画)



纯阳殿是永乐宫中的第二大殿,殿中壁画以连环画形式,描绘了吕洞宾的一生。从吕洞宾降生咸阳画起,一直画到他赴考、得道、辞家、超度凡人和游戏红尘等等,共五十二幅画面。画中人物繁多,身份各不相同,所穿服装也各有特色。对了解元代的社会风尚、生活习俗,特别是平民百姓的衣冠服饰有较大参考价值。故有“元代《清明上河图》”之称。本图为扎巾、穿左衽袍衫的男子及妇女(山西永乐宫纯阳殿壁画)。

元代官吏便服



图为戴幞头、穿圆领袍的官吏(山西洪洞广胜寺壁画)。元代公服之冠,皆用幞头,制以漆纱,展其双脚。元代服装样式以袍服为主。样式较辽代的稍大。男子的公服多从汉族习俗,“制以罗,大袖,盘领,右衽”。其职位级别,在服装的颜色及纹样上表示。但官服质料有较明显的变化。在元代以前,我国衣冠服饰的材料一直以丝、麻、皮毛为主,很少用棉布。棉花产自美洲、非洲及亚洲的印度、伊朗等地经南北两路传入中国。



穿圆领袍的官吏(山西洪洞广胜寺壁画)



图为戴幞头、穿圆领袍的官吏(山西洪洞广胜寺壁画)。元代服装,以长袍为主。样式较辽代的稍大。男子的公服多从汉族习俗,“制以罗,大袖,盘领,右衽”。其职位级别,在服装的颜色及纹样上表示。元代公服之冠,皆用幞头,制以漆纱,展其双脚。平日燕服,多穿窄袖、圆领袍。地位低下的侍从仆役,常在常服之外,罩一件短袖衫子,妇女也有这种习俗。

元杂剧砖雕



图中四个角色均头戴幞头、身穿圆领袍服

元代戏曲壁画



本图为幞头、穿戏装的艺人(山西洪洞广胜寺明应王殿壁画)。殿内壁画即为著名的元代戏曲壁画。这幅壁画共绘出演员和场面人员十一人,其中四女六男。演员的服饰,基本也是元代时期的圆领或交领、宽袖或窄袖袍服。幞头也有硬脚幞头及软脚幞头。

元代铠甲及戎服

元代铠甲有柳叶甲、有铁罗圈甲等。铁罗圈甲内层用牛皮制成,外层为铁网甲,甲片相连如鱼鳞,箭不能穿透,制作极为精巧。另外还有皮甲、布面甲等。戎服只有一种本民族的服饰,即质孙服,样式为紧身窄袖的袍服,有交领和方领、长和短两种,长的至膝下,短的仅及膝。还有一种辫线袄与质孙服完全相同,只是下摆宽大、折有密裥,另在腰部缝以辫线制成的宽阔围腰,有的还钉有钮扣,俗称“辫线袄子”,或称“腰线袄子”。这种服装也是元代的蒙古戎服,军队的将校和宫廷的侍卫、武士都可服用。本图为元代武士的铠甲及戎服复原图。



中国服饰美的变迁与发展(明朝时期)

明代皇帝冠饰冕冠



明朝从蒙古贵族手中夺取政权,对整顿和恢复礼仪非常重视。废弃了元朝的服制,并根据汉族人民的习俗,将服饰制度重新规定。首先制定皇帝的礼服。明太祖认为古代五冕之礼太繁,决定“祭天地、宗庙,服衮冕;社稷等祀,服通天冠,绛纱袍。余不用。”此图为戴冕冠的皇帝。冕,前圆后方,前后各十二旒。

明代冠帽



左1图为冕冠,是皇帝穿冕服所戴,前圆后方,前后各十二旒。左2图为乌纱折上巾,是皇帝穿常服所戴,其样式与乌纱帽基本相同,惟独左右二角折之向上,竖于纱帽之后。右图为忠靖冠,是一种官帽,以铁丝为框,外蒙乌纱,冠后竖立两翅(当时称“山”),正前上方隆起,以金线压出三梁。三品以上,冠用金线缘之,四品以下,不许用金。

明代服饰龙袍



此图为织金缎龙袍,是山东邹县明鲁王朱檀墓出土的柿蒂膝襕五爪行龙袍,亦称“腰线”或“曳撤”。

明代男子服饰网巾



戴网巾的男子(明崇祯十年刻本《天工开物》插图)。网巾是一种系束发髻的网罩,多以黑色细绳、马尾、棕丝编织而成。网巾的作用,除了约发以外,还是男子成年的标志。一般衬在冠帽之内,也咳直接露在外面。网巾的产生影响大约在洪武初年,其缘起据说与明太祖有关。

明代官吏服饰公服



其制为盘领右衽,袖宽三尺。袍服所用的纹样及颜色,因级别而异:一至四品,用绯色;五至七品,用青色;八至九品,用绿色。纹样也不一样,一品用大朵花,径五寸;二品用小朵花,径三寸;三品用散花,无枝叶,径二寸;四[品五品用小朵花,径一寸五分;六[品七品用小朵花,径一寸;八品以下,无花纹。以上服饰,与展脚幞头搭配,多用于重大朝会。

明代士人服饰



戴巾、穿大袖衫的士人(《候朝宗像》)。关于士人服装的具体款式特点为斜大襟、大袖、袖长一律过手、衣长至脚面,穿时腰系丝绦。这种服装与道袍相似。宋朝时已有此衣式,是一种宽大而长的衣,元代禅僧也服次衣,为一般士人所穿。明初太祖制民庶章服用青布直身即此。后有作民谣云:“二可怪,两只衣袖像布袋”,即指此衣。

明代仕女服饰比甲



穿比甲的仕女(《燕寝怡情》图册)。比甲是一种无袖、无领的对襟马甲,其样式较后来的马甲要长。据说产生于元代,初为皇帝所服,后才普及于民间,转而成为一般妇女的服饰。《元史》:“又制一衣,前有裳无衽,后长倍于前,亦去领袖,缀以两襻,名曰‘比甲’,以便弓马,时皆仿之。”从形象资料来看,元代妇女着比甲的确不太多。直到明代中叶,才形成一种风气,大多也是青年妇女所穿着。明末清初人所作的《燕寝怡情》图中,就有这种样式。

明代妇女服饰



明代妇女下裳多穿裙,穿裤的少见。其中用绸缎裁剪成大小规则的条子,每条都绣以花鸟图案,另在两畔镶以金线,碎逗成裙,即为“凤尾裙”。更有用整缎折以细褶的,为“百折裙”。上图为凤尾裙(传世实物);下图为布制女鞋(出土实物)。

明代妇女的发饰



明代妇女的发饰,虽不如宋代丰富,但也有不少特色。明初女髻变化不大,基本为宋元时的样式。嘉靖以后,变化较多。有“挑心髻”、“桃尖顶髻”、“鹅胆心髻”、“堕马髻”、“金玉梅花”、“金绞丝灯笼簪”等等。另还有假髻(又称鬏髻),也是明代妇女的常用的发式,更加丰富了发饰的样式,一般用铁丝织圜,外编以发,做成一种固定的装饰物,当时称为“鼓”。鼓比原来的发髻大概要高出一半,戴时照在髻上,以簪绾住头发。假髻有“罗汉鬏”、“懒梳头”、“双飞燕”、“到枕松”等各种不同名目,在一些首饰店铺还有出售,直到清初,仍有妇女喜好。左图为梳“堕马髻”的妇女(万历刻本《十义记》插图);右图为梳假髻的妇女(陈洪绶《仙女图》局部)。

明代皇帝常服



皇帝常服展示图。常服又称翼善冠,戴乌纱折上巾,样式为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绣有金盘龙纹样,玉带皮靴。此服用途较多。明代皇帝的常服,服装以黄色的绫罗,上绣龙、翟纹及十二章纹。龙的图案从上古发展到明代,精力了无数次的变化。总的看来,先秦的龙纹,形象比较质朴粗犷,大部分没有肢爪,近似爬虫类动物。秦汉时期的龙纹,多呈兽形,肢爪齐全,但无鳞甲,常绘成行走状,给人以虚无缥缈的感觉。明代的龙,形象更加完善,它集中了各种动物的局部特征,头如牛头、身如蛇身、角如鹿角、眼如虾眼、鼻如狮鼻、嘴如驴嘴、耳如猫耳、爪如鹰爪、尾如鱼尾等等。在图案的构造和组织上也很有特色,除传统的行龙、云龙之外,还有团龙、正龙、坐龙、升龙、降龙等名目。本图服装上所绣的团龙中,就有升龙、降龙两种。

明代皇帝金冠



乌纱折上巾,是皇帝穿常服所戴,其样式与乌纱帽基本相同,惟独左右二角折之向上,竖于纱帽之后。这种冠帽的形制,在南薰殿旧藏的历代帝王像中,描绘得非常细致。本图为北京定陵出土皇帝戴的金冠(折上巾),也是这种样式。折上巾是皇帝配盘领、窄袖常服袍所戴。

明代皇帝常服龙袍



戴乌纱折上巾、穿盘领、窄袖、绣龙袍的皇帝(南薰殿旧藏《历代帝王像》)。乌纱折上巾,是皇帝穿常服所戴,其样式与乌纱帽基本相同,惟独左右二角折之向上,竖于纱帽之后。盘领、窄袖、绣龙袍,是皇帝的常服。常服又称翼善冠,此服用途较多。明代皇帝的常服,服装以黄色的绫罗,上绣龙、翟纹及十二章纹。

明朝皇后常服



明代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样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为右衽,恢复了汉族的习俗。凡命妇所穿的服装,都有严格的规定,大体分礼服及常服。本图为戴凤冠、穿霞帔的明朝皇后,服制为常服(南薰殿旧藏《历代帝王像》)。

明代皇后大袖衣



皇后常服为戴龙凤珠翠冠、穿红色大袖衣,衣上加霞帔,红罗长裙,红褙子,首服特髻上加龙凤饰,衣绣有织金龙凤纹。本图为其中的大袖衣展示图。

明代皇后霞帔



霞帔展示图。明代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样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为右衽,恢复了汉族的习俗。凡命妇所穿的服装,都有严格的规定。霞帔是一种帔子,它的形状象两条彩练,绕过头颈,披挂在胸前,下垂一颗金玉坠子。霞帔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出现,隋唐以后,人们常赞美这种服饰美如彩霞,所以有了霞帔的名称。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中就有“虹裳霞帔步摇冠”的形容。到了宋代,已正式将它用作礼服,并随着品级的高低在刺绣纹样而有所不同。

明代皇后冠饰



凤冠是一种以金属丝网为胎,上缀点翠凤凰,并挂有珠宝流苏的礼冠早在秦汉时期,就已成为太后、皇太后、皇后的规定服饰。明代凤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后妃所戴,冠上除缀有凤凰外,还有龙等装饰。另一种是普通命妇所戴的彩冠,上面不缀龙凤,仅缀珠翟、花钗,但习惯上也称为凤冠。本图为龙凤珠翠冠。



明代官吏麒麟袍

麒麟袍展示图。明代文武官员服饰主要有朝服、祭服、公服、常服赐服等。麒麟袍为官吏的朝服。其服装特点是大襟、斜领、袖子宽松,前襟的腰际横有一,下打满裥。所绣纹样,除胸前、后背两组之外,还分布在肩袖的上端及腰下(一横条)。另在左右肋下,各缝一条本色制成的宽边,当时称“摆”。明代太监刘若愚《酌中志》一书,就专门叙述到这种服饰。他说:“其制后襟不断,而两旁有摆,前襟两截,而下有马面褶,从两旁起。”这种服装所采用的质料和纹样,按规定,都有一定制度。《明史·舆服志》称:正德十三年,“赐群臣大红贮丝罗纱各一。其服色,一品斗牛,二品飞鱼,三品蟒,四、五品麒麟,六、七品虎、彪;翰林科道不限品级皆与焉;惟部曹五品下不与。”本图所绘的服装,就绣有麒麟纹样。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象鹿,全身有鳞甲,牛尾马蹄,有一只肉角。后人将它作为吉祥的象征广泛用于各类器物的装饰。麒麟的形象也经过一番变化,将头绘成龙首并有两角,尾绘成狮尾等等。明代官服绣麒麟,似不限四、五品,职位特殊的锦衣卫指挥侍卫等也能服用。

明代官吏织金蟒袍



戴展角幞头、穿织金蟒袍、系玉带的官吏(明人《王鍪写真像》)。展角幞头,取自唐代的巾,但有硬盔,并以铁线为硬展脚,脚长一尺二寸,须有职之人,在朝堂上穿公服者所戴。蟒服是一种皇帝的赐服,穿蟒服要戴玉带。蟒服与皇帝所穿的龙衮服相似,本不在官服之列,而是明朝内使监宦官、宰辅蒙恩特赏的赐服。获得这类赐服被认为是极大的荣宠。(蟒与龙相似,惟独爪有所不同。龙是五爪,蟒是四爪。明朝只有皇帝和其亲属可穿五爪龙龙纹服,明朝后期有的重臣权贵也穿五爪龙衣,但称为“蟒龙”。)

明代官吏朝服



戴貂蝉笼巾、佩方心曲领、穿朝服的官吏。明代文武官员服饰主要有朝服、祭服、公服、常服、赐服等。明朝官吏朝服,不分文武,都戴梁冠。以冠上梁数辨别等级,其制有一梁至八梁不等,公、侯、伯及驸马梁冠,另加貂蝉笼巾,笼巾呈四方型,前后附金蝉或玳瑁蝉。公爵冠上还插有雉尾(野鸡毛)。凡一品以下官员,朝服只戴梁冠,不用貂蝉笼巾,在梁冠的顶部,一般还插有一支弯曲的竹木笔杆,上端联有丝绒作成的笔毫,名为“立笔”,实际上是仿照汉朝的“簪笔”制度。

明代官吏蟒袍



戴乌纱幞头、穿织金蟒袍的官吏。明代文武官员服饰主要有朝服、祭服、公服、常服、赐服等。蟒袍是一种皇帝的赐服,穿蟒袍要戴玉带。蟒袍与皇帝所穿的龙衮服相似,本不在官服之列,而是明朝内使监宦官、宰辅蒙恩特赏的赐服。获得这类赐服被认为是极大的荣宠。

明代官吏服饰



玉制束发冠及带扣、带钩。束发冠是用金累丝造,嵌以睛绿珠石,有四爪蟒龙盘绕,冠下加额子,插以长雉羽、朱缨。另外,还有玉制的束发冠等。凡遇驾出游幸围猎,内臣太监戴之。戴此冠时穿窄袖绒衣,束小玉带。带钩的使用,最早可上溯到春秋时期,在山东、陕西、河南等地出土的春秋墓葬中屡有实物发现,史料也有记载。由于带钩结扎起来比绅带更便利,逐渐被普遍使用,取代了丝绦的地位。至战国以后,王公贵族、社会名流都以带钩为装饰,形成一种风气。带钩的制作也日趋精巧。它的作用,除装在革带的顶端用以束腰外,还可以装在腰侧用以佩刀、佩剑、佩削、佩镜、佩印或佩其它装饰物品。南北朝以后,一种新型的腰带“蹀躞带”代替了钩络带,“蹀躞”不用带钩,而用带扣,带钩的作用便随之消失。明代再次使用带钩,并带钩与前代的作用也差不多。同时,还起一种装饰作用。

明代衮服服饰



明万历缂丝衮服的复原件。衮服是皇帝的龙袍中的一种,是皇帝祭天地、宗庙时与衮冕配套使用。此件缂丝衮服为右衽大襟、宽袍阔袖。衮服主要纹饰为十二章,其中团龙12,用孔雀羽线缂制,前身、后身各3,两肩各一。十二章纹样分布在两肩及前后衣襟上。

明代官吏常服



本图为一品官补服图及乌纱帽。戴乌纱帽、幞头,身穿盘领窄袖大袍。“盘领”即一种加有圆形沿口的高领。这种袍服是明代男子的主要服式,不仅官宦可用,士庶也可穿着,只是颜色有所区别。平民百姓所穿的盘领衣必须避开玄色、紫色、绿色、柳黄、姜黄及明黄等颜色,其他如蓝色、赭色等无限制,俗称“杂色盘领衣”。明朝建国二十五年以后,朝廷对官吏常服作了新的规定,凡文武官员,不论级别,都必须在袍服的胸前和后背缀一方补子,文官用飞禽,武官用走兽,以示区别。这是明代官服中最有特色的装束。

明代官吏补服



戴乌纱帽、身穿盘补服的官吏。戴乌纱帽、身穿盘补服是明代官吏的主要服饰,以补子来区分官职。这种袍服是明代男子的主要服式,不仅官宦可用,士庶也可穿着,只是颜色有所区别。平民百姓所穿的盘领衣必须避开玄色、紫色、绿色、柳黄、姜黄及明黄等颜色,其他如蓝色、赭色等无限制,俗称“杂色盘领衣”。明朝建国二十五年以后,朝廷对官吏常服作了新的规定,凡文武官员,不论级别,都必须在袍服的胸前和后背缀一方补子,文官用飞禽,武官用走兽,以示区别。这是明代官服中最有特色的装束。

明代洒线绣龙袍



明万历有翼三眼龙、对襟、窄袖藏式洒线绣龙袍(出土实物),袍料立水部分已剪短。龙的图案从上古发展到明代,精力了无数次的变化。总的看来,先秦的龙纹,形象比较质朴粗犷,大部分没有肢爪,近似爬虫类动物。秦汉时期的龙纹,多呈兽形,肢爪齐全,但无鳞甲,常绘成行走状,给人以虚无缥缈的感觉。明代的龙,形象更加完善,它集中了各种动物的局部特征,头如牛头、身如蛇身、角如鹿角、眼如虾眼、鼻如狮鼻、嘴如驴嘴、耳如猫耳、爪如鹰爪、尾如鱼尾等等。在图案的构造和组织上也很有特色,除传统的行龙、云龙之外,还有团龙、正龙、坐龙、升龙、降龙等名目。

明代服饰龙袍



明代晚期金地缂丝孔雀羽龙袍。周身绣满龙的纹样。从服装的样式来看,样式为斜领袍,为皇帝的便服。龙的图案从上古发展到明代,精力了无数次的变化。总的看来,先秦的龙纹,形象比较质朴粗犷,大部分没有肢爪,近似爬虫类动物。秦汉时期的龙纹,多呈兽形,肢爪齐全,但无鳞甲,常绘成行走状,给人以虚无缥缈的感觉。明代的龙,形象更加完善,它集中了各种动物的局部特征,头如牛头、身如蛇身、角如鹿角、眼如虾眼、鼻如狮鼻、嘴如驴嘴、耳如猫耳、爪如鹰爪、尾如鱼尾等等。在图案的构造和组织上也很有特色,除传统的行龙、云龙之外,还有团龙、正龙、坐龙、升龙、降龙等名目。

明代男子大襟袍



五蝠捧寿纹大襟袍展示图及戴四方平定巾、穿大襟袍的男子。明代男子的便服,多用袍衫,其制为大襟、右衽、宽袖,下长过膝。贵族男子的便服面料以绸缎为主,上绘有纹样,也有用织锦缎制作的。袍衫上的纹样,多寓有吉祥之意,比较常见的团云和蝙蝠中间,嵌一团型“寿”字,意为“五蝠捧寿”。这种形式的图案在明末清初特别流行,不仅在服装上使用,在其他的器皿及建筑装饰上也大量反映。另一种,为实相花是一种抽象的装饰图案,通常以莲花、忍冬或牡丹花为基本形象,经变形、夸张,并穿插一些枝叶和花苞,组成一种既工整端庄,又活泼奔放的装饰图案。这种服饰纹样在当时深受欢迎。从唐代开始,宝相花大量进入服饰,成为广大人民喜爱的艺术图案。到了明代,宝相花还一度成为帝王后妃的专用图案,与蟒龙图案一样,禁止民间使用。但很快解除禁律运用于各种服装上。本图即为前一种便服,服装面料为蓝色绸缎,用金色、银色及浅蓝色盘绣寿字花纹。

明代男子便服锦袍



明代男子的便服,多用袍衫,其制为大襟、右衽、宽袖,下长过膝。贵族男子的便服面料以绸缎为主,上绘有纹样,也有用织锦缎制作的。袍衫上的纹样,多寓有吉祥之意,比较常见的团云和蝙蝠中间,嵌一团型“寿”字,意为“五蝠捧寿‘。这种形式的图案在明末清初特别流行,不仅在服装上使用,在其他的器皿及建筑装饰上也大量反映。用实相花纹作便服的装饰,也是当时男子服饰的一个特点。另一种,为实相花是一种抽象的装饰图案,通常以莲花、忍冬或牡丹花为基本形象,经变形、夸张,并穿插一些枝叶和花苞,组成一种既工整端庄,又活泼奔放的装饰图案。这种服饰纹样在当时深受欢迎。从唐代开始,宝相花大量进入服饰,成为广大人民喜爱的艺术图案。到了明代,宝相花还一度成为帝王后妃的专用图案,与蟒龙图案一样,禁止民间使用。但很快解除禁律运用于各种服装上。本图即为缠枝宝相花纹织锦袍展示图,面料是织“宝相花”纹样的织金锦。

明代贵族男子便服



上图为大袖袍出土实物(上海松江出土实物)。样式为大袖交领右衽大袖,长袖两旁有摆,多为祭服、朝服、燕服及中单等服内衣。民间所穿短衣,也多为交领服装。中图为大袖袍出土实物(江苏镇江出土实物)。样式为上衣下裳相连的束腰袍裙,右衽大袖,其形式与元代以来的辫线袄近似,前襟两截而腰下打裥,下裳散摺。此种服装形式明朝称曳撤。下图为窄袖对襟衫(江苏无锡出土实物)。

明代妇女首饰

明代妇女的发式,虽不如宋代丰富,但也很有特色。明初女髻变化不大,基本为宋元时的样式。嘉靖以后,变化较多。有“挑心髻”、“桃尖顶髻”、“鹅胆心髻”、“堕马髻”、“金玉梅花”、“金绞丝灯笼簪”等等。另还有假髻(又称鬏髻)。在这些发髻上还根据不同喜好插有各种挂佩及发簪等。本图为明代妇女所戴的金玉挂佩、珠玉发簪及发钗。



簪珠翠发饰的贵妇及挂玉佩的侍女(陈洪绶《夔龙补衮图》)。陈洪绶是明朝末年的重要画家,尤其擅画仕女。他的创作态度认真,随时吸收唐宋绘画的优良传统,而又不断创新,所绘作品勾勒精细,设色清雅,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夔龙补衮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画面共三个仕女,前面一个年事稍大,穿着比较华丽,可能是一个贵妇,另外两个年龄幼小,似宫女身份。其中一人手中托着一件衮服。三个妇女的服装,样式基本一致,都是宋代时期的典型装束,有的肩上还搭有云肩。明代妇女在腰带上往往挂上一根以丝带编成的“宫绦”,宫绦的具体形象及使用方法在本图中反映得比较明确,一般在中间打几个环结,然后下垂至地,有的还在中间串上一块玉佩,借以压裙幅,使其不至散开影响美观,作用与宋代的玉环绶相似。另外,贵妇的发髻之上还插有簪钗头面,这些都是明代妇女常用的饰物,其质料随人的身份而定。



本图为明代妇女所戴的金玉珠翠发簪



本图为明代妇女所戴的金玉簪钗



本图为明代妇女所戴的嵌宝珠翠发簪





明代妇女在腰带上往往挂上一根以丝带编成的“宫绦”,宫绦的具体形象及使用方法在本图中反映得比较明确,一般在中间打几个环结,然后下垂至地,有的还在中间串上一块玉佩,借以压裙幅,使其不至散开影响美观,作用与宋代的玉环绶相似。本图为玉挂佩。



本图为玉挂佩

明代妇女常服



明代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样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为右衽,恢复了汉族的习俗。其中霞帔、背子、比甲为对襟,左右两侧开衩。成年妇女的服饰,随随各人的家境及身份的变化,有各种不同形制,普通妇女服饰比较朴实,主要有襦裙、背子、袄衫云肩及袍服等。袍服是由背子演变而来,特点为低领、对襟、宽袖,领、袖花边较少或不用,衣长及足。左图为盛妆、穿礼服的贵妇(明崇祯年间刻本《燕子笺》插图)。中图为穿背的妇女(明万历年间刻本《月亭记》插图)。右图为穿襦裙的妇女(明万历年间刻本《荆钗记》插图)。



左图为穿对襟袍的贵妇及穿襦裙的侍女(明万历年间刻本《诗余画谱》插图)。中土为穿对襟短衫的侍女(清顺治年间刻本《女才子》插图)。右图为穿对襟袍及大襟短衫的妇女(清顺治年间刻本《女才子》插图)。



本图为梳髻、扎额、穿对襟袍的妇女



穿衫裙、披云肩的妇女



穿窄袖背子的贵妇及侍女(唐寅《簪花仕女图》)。《簪花仕女图》中的三个仕女,头上都簪有鲜花。人物的神情动态虽然各不相同,但所穿服装是基本一致,都是宋代流传下来的窄袖背子,下着曳地长裙。这种装扮在明代宫室及贵族中比较流行。明代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样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为右衽,恢复了汉族的习俗。其中霞帔、背子、比甲为对襟,左右两侧开衩。成年妇女的服饰,随随各人的家境及身份的变化,有各种不同形制,普通妇女服饰比较朴实。

明代背子





明代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样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为右衽,恢复了汉族的习俗。其中霞帔、背子、比甲为对襟,左右两侧开衩。成年妇女的服饰,随随各人的家境及身份的变化,有各种不同形制,普通妇女服饰比较朴实,主要有襦裙、背子、袄衫云肩及袍服等。明代背子,有宽袖背子、有窄袖背子。宽袖背子,只在衣襟上,以花边作装饰,并且领子一直通到下摆。窄袖背子,则袖口及领子都有装饰花边,领子花边仅到胸部。本图为穿宽袖背子的贵妇(《胤祯妃行乐图屏》)。 明代襦裙



襦裙穿戴展示图。上襦下裙的服装形式,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饰,在明代妇女服饰中仍占一定比例。上襦为交领、长袖短衣。裙子的颜色,初尚浅淡,虽有纹饰,但并不明显。至崇祯初年,裙子多为素白,即使刺绣纹样,也仅在裙幅下边一、二寸部位缀以一条花边,作为压脚。裙幅初为六幅,即所谓“裙拖六幅湘江水”;后用八幅,腰间有很多细褶,行动辄如水纹。到了明末,裙子的装饰日益讲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间的褶裥越来越密,每褶都有一种颜色,微风吹来,色如月华,故称“月华裙”。腰带上往往挂上一根以丝带编成的“宫绦”,宫绦的具体形象及使用方法如图所示,一般在中间打几个环结,然后下垂至地,有的还在中间串上一块玉佩,借以压裙幅,使其不至散开影响美观,作用与宋代的玉环绶相似。



此图为襦、裙(出土实物)

穿襦裙的乐女。(传世绘画《汉宫秋》局部)。上襦下裙的服装形式,与唐宋时期的襦裙没有什么差别,襦裙在明代妇女服饰中仍占一定比例。上襦为交领、长袖短衣。裙子的颜色,初尚浅淡,虽有纹饰,但并不明显。至崇祯初年,裙子多为素白,即使刺绣纹样,也仅在裙幅下边一、二寸部位缀以一条花边,作为压脚。裙幅初为六幅,即所谓“裙拖六幅湘江水”;后用八幅,腰间有很多细褶,行动辄如水纹。到了明末,裙子的装饰日益讲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间的褶裥越来越密,每褶都有一种颜色,微风吹来,色如月华,故称“月华裙”。腰带上往往挂上一根以丝带编成的“宫绦”,宫绦的具体形象及使用方法如图所示,一般在中间打几个环结,然后下垂至地,有的还在中间串上一块玉佩,借以压裙幅,使其不至散开影响美观,作用与宋代的玉环绶相似。



图为襦裙及腰裙穿戴展示图及穿襦裙、腰裙的侍女。明代上襦下裙的服装形式,与唐宋时期的襦裙没有什么差别,只是在年轻妇女中间,常加一条短小的腰裙,以便活动,有些侍女丫环也喜欢这种装束。上襦为交领、长袖短衣。裙子的颜色,初尚浅淡,虽有纹饰,但并不明显。至崇祯初年,裙子多为素白,即使刺绣纹样,也仅在裙幅下边一、二寸部位缀以一条花边,作为压脚。裙幅初为六幅,即所谓“裙拖六幅湘江水”;后用八幅,腰间有很多细褶,行动辄如水纹。到了明末,裙子的装饰日益讲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间的褶裥越来越密,每褶都有一种颜色,微风吹来,色如月华,故称“月华裙”。

明代比甲



比甲展示图。明代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样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为右衽,恢复了汉族的习俗。比甲的名称,见于宋元以后,但这种服饰的基本样式,却早已存在。比甲为对襟、无袖,左右两侧开衩。隋唐时期的半臂,就是与比甲有着一定渊源关系。明代比甲大多为年轻妇女所穿,而且多流行在士庶妻女及奴婢之间。到了清代,这种服装更加流行,并不断有所变革,后来的马甲就是在此基础上经过加工改制而成的。

本图为穿比甲的妇女(《燕寝怡情》图册)。

明代士人服饰





明代士人服饰明代士人的冠帽,以四方平定巾为主,也有戴“皂条软巾”的,后垂双带,俗称“襦巾”。明代圆领大袖衫为儒士所穿的服饰,与其他官吏一样,都有详细的制度。如“生员衫,用玉色布绢为之,宽袖皂缘,皂条软巾垂带。凡举人监者,不变所服。”这是从江苏扬州明墓出土的一套士人服饰。在当时被称为“直裰”,或称“直身”,《儒林外史》里的士人,就多穿这种服装。此图为戴儒巾或四方平定巾、穿衫子的士人。





明代圆领大袖衫为儒士所穿的服饰,与其他官吏一样,都有详细的制度。如“生员衫,用玉色布绢为之,宽袖皂缘,皂条软巾垂带。凡举人监者,不变所服。”这是从江苏扬州明墓出土的一套士人服饰。在当时被称为“直裰”,或称“直身”,〈〈儒林外史〉〉里的士人,就多穿这种服装。



此图为圆领大袖衫(出土实物)



明代士人冠帽



明代士人的冠帽,以四方平定巾为主,也有戴“皂条软巾”的,后垂双带,俗称“襦巾”。明代圆领大袖衫为儒士所穿的服饰,与其他官吏一样,都有详细的制度。如“生员衫,用玉色布绢为之,宽袖皂缘,皂条软巾垂带。凡举人监者,不变所服。”这是从江苏扬州明墓出土的一套士人服饰。在当时被称为“直裰”,或称“直身”,〈〈儒林外史〉〉里的士人,就多穿这种服装。此图为儒巾及高筒毡靴(出土实物)。



此图为圆领大袖衫(出土实物)

明代水田衣



水田衣穿戴展示图。明代水田衣是一般妇女服饰,是一种以各色零碎锦料拼合缝制成的服装,形似僧人所穿的袈裟,因整件服装织料色彩互相交错形如水田而得名。它具有其它服饰所无法具备的特殊效果,简单而别致,所以在明清妇女中间赢得普遍喜爱。据说在唐代就有人用这种方法拼制衣服,王维诗中就有“裁衣学水田”的描述。水田衣的制作,在开始时还比较注意匀称,各种锦缎料都事先裁成长方形,然后再有规律地编排缝制成衣。到了后来就不再那样拘泥,织锦料子大小不一,参差不齐,形状也各不相同,与戏台上的“百衲衣”(又称富贵衣)十分相似。

明代平民百姓服饰



明代平民男子一般服饰为搭护(属于半臂一类的衣服)、直身(与道袍相似的宽大长衣)、程子衣、裤褶、裙等。妇女的服饰,随随各人的家境及身份的变化,有各种不同形制,普通妇女服饰比较朴实,主要有襦裙、背子、袄衫云肩及袍服等。袍服是由背子演变而来,特点为低领、对襟、宽袖,领、袖花边较少或不用,衣长及足。左图为戴网巾或笠帽的农民(明崇祯十年刻本《天工开物》插图)。中图为梳髻、穿对襟衫的农妇(明崇祯十年刻本《天工开物》插图)。右图为裹巾、穿窄袖衫的男子及穿襦裙的妇女(明万历年间刻本《人镜阳秋》插图)。

明代皂隶公差服饰



明代衙门皂隶杂役穿青色布衣,交领、窄袖长袍,下打密褶,腰间系束红布织带。地位更低的,穿青衣外罩一件红布马甲,腰系青丝带。左图为扎巾、穿窄袖衫的皂隶(明万历年间刻本《古城计》插图)。右图为戴圆顶巾、穿窄袖衫皂隶(明万历年间刻本《题红记》插图)。

明代将官胄甲



明代军士服饰有一种胖袄,其制:“长齐膝,窄袖,内实以棉花”,颜色所为红,所以又称“红胖袄”。骑士多穿对襟,以便乘马。作战用兜鍪,多用铜铁制造,很少用皮革。将官所穿铠甲,也以铜铁为之,甲片的形状,多为“山”字纹,制作精密,穿着轻便。兵士则穿锁字甲,在腰部以下,还配有铁网裙和网裤,足穿铁网靴。



本图为将官胄甲穿戴展示图

明代胄甲



明代军士服饰有一种胖袄,其制:“长齐膝,窄袖,内实以棉花”,颜色所为红,所以又称“红胖袄”。骑士多穿对襟,以便乘马。作战用兜鍪,多用铜铁制造,很少用皮革。将官所穿铠甲,也以铜铁为之,甲片的形状,多为“山”字纹,制作精密,穿着轻便。兵士则穿锁字甲,在腰部以下,还配有铁网裙和网裤,足穿铁网靴。本图为明代武士复原图。图中后排左面穿红铠甲的人物,是根据敦煌市,山西省博物馆收藏、十三陵石刻与出土、山西浑源栗疏美墓石刻复原。前排左穿绒服的人物是根据《王琼事迹图》、《义列传》插图、湖北武当山金顶殿铜像、山西平遥镇国寺壁画等形象复原。前排右面人物穿的为明崇祯年间的盔甲。

中国服饰美的变迁与发展(清朝时期)

公元1644年,原居我国东北的满族进入关内,占领北京,建立了清王朝。清朝是以满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机构,满族旗人的风俗习惯影响着中原地区。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传统服制度,由于满族八旗兵的进关而遭到破坏。可以说这种变革,是中国传统服制的又一次飞跃,是历史上"胡服骑射"、"开放唐装"之后的第三次明显的突变。

在清王朝统治的二百余年中,政治、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急剧变化,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也给服饰冲击和影响。满族的旗装马褂、是清代男女的典型服饰。满族的旗装,外轮廓呈长方形,马鞍形领掩颊护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盘纽为饰,假袖二至三幅,马蹄袖盖手,镶滚工艺装饰,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马褂。其造型完整严谨,呈封闭式盒状体,因此形象肃穆庄重,清高不凡,而独树一帜,突破了几千年来飘逸的塔形衣冠。时至今日,它对现代服装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随时代发展,经过加工曲线突出修长秀丽的旗袍,已经形成了汉民族的服饰代表,显示了东方女性的温柔与内涵,具有永恒存在的价值。从服饰发展的历史看,清代对传统服饰的变革最大,服饰的形制也最为庞杂繁缛。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下剃发令,军民人等限旬日尽行剃发,并俱依满洲服饰,不许用汉制衣冠,以此作为归顺与否的标志。从此,男子一改束发为削发垂辫,以箭衣小袖、深鞋紧袜,取代了明代的宽衣大袖与统袜浅鞋,传统法服被最后消灭。但从清代服饰中仍可看到对前代服饰某些方面的保留,如衮服、朝服的十二章纹;官服朝挂的补子;官员帽顶所用珠玉、珊瑚、宝石、金银的等差;以及以命妇朝冠所缀金凤、金翟数目多少区分等级的制度。清王朝后期,自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开始,至光绪时期,先后几次选派学生出国学习,留学国外,即剪掉了辫发,开始着西装。以后,清政府开办学堂,操练新军,采用了西式的操衣和军服。学生和军队的服饰也有了改变。



本图为朝服展示图

清代皇帝服饰

清代皇帝服饰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皇帝朝服及所戴的冠,分冬夏二式。冬夏朝服区别主要在衣服的边缘,春夏用缎,秋冬用珍贵皮毛为缘饰之。朝服的颜色以黄色为主,以明黄为贵,只有在祭祀天时用蓝色,朝日时用红色,夕月时用白色。朝服的纹样主要为龙纹及十二章纹样。一般在正前、背后及两臂绣正龙各一条;腰帷绣行龙五条襞积(折裥处)前后各绣团龙九条;裳绣正龙两条、行龙四条;披肩绣行龙两条;袖端绣正龙各一条。十二章纹样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八章在衣上;其余四种藻、火、宗彝、米粉在裳上,并配用五色云纹。



本图为戴夏朝冠、穿夏朝服的皇帝

清代皇帝朝靴

清代男子鞋履,便服以鞋为主,公服才穿靴。靴子的材料多为黑缎,式样初尚方头,后又流行尖头。清代皇帝服饰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皇帝穿朝服则用方头朝靴,朝靴与服色相同,并饰黑色边饰,上面绣有草龙花纹。



本图为清代康熙绣钩藤缉米珠朝靴

清代皇帝龙袍(背面)

皇帝的龙袍属于吉服范畴,比朝服、衮服等礼服略次一等,平时较多穿着。穿龙袍时,必须戴吉服冠,束吉服带及挂朝珠。龙袍以明黄色为主也可用金黄杏黄等色。古时称帝王之位,为九五之尊。九、五两数,通常象征着高贵,在皇室建筑、生活器具等方面都有所反映。清朝皇帝的龙袍,据文献记载,也绣有九条龙。从实物来看,前后只有八条龙,与文字记载不符,缺一条龙。有人认为还有一条龙是皇帝本身。其实这条龙客观存在着,只是被绣在衣襟里面,一般不易看到。这样一来,每件龙袍实际即为九龙,而从正面或背面单独看时,所看见的都是五龙,与九五之数正好相吻合。另外,龙袍的下摆,斜向排列着许多弯曲的线条,名谓水脚。水脚之上,还有许多波浪翻滚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宝物,俗称“海水江涯”,它除了表示绵延不断的吉祥含意之外,还有“一统山河”和“万世升平”的寓意。



本图为龙袍背面展示图

清代皇后朝服朝褂

皇后的朝服由朝冠、朝袍、朝褂、朝裙及朝珠等组成。朝冠,冬用薰貂,夏用青绒,上缀有红色帽纬。顶部分三层,叠三层金凤,金凤之间各贯东珠一只。帽纬上有金凤和宝珠。冠后饰金翟一只,翟尾垂五行珍珠,共三百二十颗,每行另饰青金石、东珠等宝石,末端还缀有珊瑚。朝袍以明黄色缎子制成,分冬夏两类,冬季另加貂缘。朝袍的基本款式是由披领、护肩与袍身组成。披领也绣龙纹。朝褂是穿在朝袍之外的服饰,其样式为对襟、无领、无袖,形似背心。上面也绣有龙云及八宝平水等纹样。



本图为戴朝冠、穿朝服、朝褂的皇后(《清代皇后像》)



本图为清代乾隆帝慧贤皇贵妃冬朝服像,头戴冬朝冠,外穿冬朝褂,内穿冬朝袍,周饰貂皮边。.

清代后妃龙褂

清代龙褂,样式为圆领、对襟、左右开气、袖端平直的长袍。龙褂只能为皇后、皇太后、皇贵妃、贵妃、妃、嫔服用。皇后龙褂纹饰,据文献记载有两种类型,北京故宫所藏实物,则有三种类型,均为石青色:第一种饰五爪龙八团,两肩、前胸后背各一团为正龙,前后襟行龙各两团,下幅八宝、寿山水浪江涯及立水纹,袖端各两条行龙及水浪纹。第二种只饰五爪金龙八团,下幅及袖端不施纹样。第三种饰五爪金龙八团,下幅加水浪江涯、寿山、立水纹。皇后、皇太后、皇贵妃、贵妃、妃龙褂与此相同。嫔所穿龙褂,两肩前后正龙各一条,襟变四龙。



此图为清代光绪皇后石青缎地五彩绣缉米珠云龙八团,有水龙褂,即为第一种。

清乾隆皇后朝褂

清代乾隆皇后朝褂,样式为对襟、圆领、无袖、开气,通身绣金立龙纹,但纹样有几种不同样式,本图朝褂纹样为自上而下分四层以金锦沿边分隔,上层两肩前后各绣立龙一条,2层、3层、4层前后各绣立龙10条、12条、16条,总计78条,上层有珊瑚扣5粒。朝褂领后均垂有明黄色绦,绦上缀有珠宝。朝褂穿在朝袍外面。



此图为清乾隆皇后朝褂

清代吉服褂

清代吉服褂样式与龙褂相同,为圆领、对襟、左右开气、袖口平直的长袍。根据人物的身份的不同,所绣图案不同。如镇国公夫人、民公夫人、辅国公夫人、郡主至三品夫人的吉服褂,均绣花卉八团,为石青色。本图为清代孔子67代衍圣公夫人张氏画像,穿八团花卉吉服褂。



清代后妃金龙朝袍

清代后妃服饰皇后的朝服由朝冠、朝袍、朝褂、朝裙及朝珠等组成。朝袍以明黄色缎子制成,分冬夏两类,冬季另加貂缘。朝袍的基本款式是由披领、护肩与袍身组成。披领也绣龙纹。穿朝袍时必须与朝褂配套,朝褂是穿在朝袍之外的服饰,其样式为对襟、无领、无袖,形似背心。上面也绣有龙云及八宝平水等纹样。



本图为清代乾隆皇后所穿的明黄缎绣五彩云金龙朝袍。

清代后妃绸绣朝袍

皇后的朝服由朝冠、朝袍、朝褂、朝裙及朝珠等组成。朝袍以明黄色缎子制成,分冬夏两类,冬季另加貂缘。朝袍的基本款式是由披领、护肩与袍身组成。披领也绣龙纹。穿朝袍时必须与朝褂配套,朝褂是穿在朝袍之外的服饰,其样式为对襟、无领、无袖,形似背心。上面也绣有龙云及八宝平水等纹样。



本图为清末宣统淑妃文秀大婚用金黄地绸绣朝袍。

清代后妃朝袍

清代后妃服饰皇后的朝服由朝冠、朝袍、朝褂、朝裙及朝珠等组成。朝袍以明黄色缎子制成,分冬夏两类,冬季另加貂缘。朝袍的基本款式是由披领、护肩与袍身组成。披领也绣龙纹。穿朝袍时必须与朝褂配套,朝褂是穿在朝袍之外的服饰,其样式为对襟、无领、无袖,形似背心。上面也绣有龙云及八宝平水等纹样。



本图为清代雍正明黄缎五彩云金龙女朝袍。

清代凤冠

清代命妇礼服清代凡后妃命妇,都以凤冠、霞帔作为礼服。霞帔是宋代以来妇女的命服,随品级的高低而不同。《格致镜原》引《名义考》中称:“今命妇衣外以织文一幅,前后如其衣长,中分而前两开之,在肩背之间,谓之霞帔。”明代霞帔就是这种形式。清代命妇礼服,承袭明朝制度,以凤冠、霞帔为之。清代霞帔演变为阔如背心,霞帔下施彩色旒苏,是诰命夫人专用的服饰。中间缀以补子,补子所绣样案图纹,一般都根据其丈夫或儿子的品级而定,唯独武官的母、妻不用兽纹而用鸟纹。另外,普通妇女在婚嫁及入殓时,可以“借穿”凤冠、霞帔。



此图为凤冠实物

清代命妇礼服

清代凡后妃命妇,都以凤冠、霞帔作为礼服。霞帔是宋代以来妇女的命服,随品级的高低而不同。《格致镜原》引《名义考》中称:“今命妇衣外以织文一幅,前后如其衣长,中分而前两开之,在肩背之间,谓之霞帔。”明代霞帔就是这种形式。清代命妇礼服,承袭明朝制度,以凤冠、霞帔为之。清代霞帔演变为阔如背心,霞帔下施彩色旒苏,是诰命夫人专用的服饰。中间缀以补子,补子所绣样案图纹,一般都根据其丈夫或儿子的品级而定,唯独武官的母、妻不用兽纹而用鸟纹。云肩为妇女披在肩上的装饰物。五代时已有,为四合如意形。明代的妇女作为礼服上的装饰。清代妇女在婚礼服上也用。清末江南妇女梳低垂的发髻,恐怕衣服肩部被发髻油腻沾污,故多在肩部戴云肩。贵族妇女所用云肩,制作精美,有的剪裁为莲花形,或结线为缨珞形,周围垂有排须。此图为戴凤冠、穿云肩、霞帔的命妇。



清代满族妇女服饰

清代妇女日常所穿的服饰,分为汉族和满族两类,满族都穿长袍,汉族则以上衣下裳为主。满族妇女给人的感觉比以往的历代妇女都修长。这是借助于服饰而给人的感觉。满族妇女梳旗髻要比汉族妇女的发式高出五至六寸;满族妇女穿的“花盆底”旗鞋,也比普通女鞋高出二至三寸,有的甚至四、五寸。这样两者加起来就要高出一尺左右。加上满族妇女所穿的服装,多以长袍为主,长袍的下摆多垂至地面,掩住旗鞋,更显出修长的身姿。长袍外面加罩一件马甲,也是满族妇女十分喜爱的装束。这种马甲与男式马甲一样,也有大襟、对襟及琵琶襟等形制,长度多到腰际,并缀有花边。



本图为梳旗髻、穿长袍、马甲的贵妇



本图为梳旗髻、穿长袍、琵琶襟马甲的贵妇





本图为梳旗髻、穿长袍、旗鞋的妇女(吴友如《海上百艳图》)



图为梳旗髻、穿长袍的妇女(吴友如《古今谈丛图》)

清代琵琶襟马甲

马甲,或叫“背心”、“坎肩”或“半臂”。清代满族妇女所穿的旗装长袍外面常加罩一件马甲,这是满族妇女十分喜爱的装束。这种马甲与男式马甲一样,也有大襟、一字襟、对襟及琵琶襟等形制,长度多到腰际,并缀有花边。



本图为一字襟马甲(传世实物)



本图为琵琶襟马甲(传世实物)





本图为大襟马甲(传世实物)

清代长袄

清代嘉庆、道光之前,汉族妇女服饰仍沿用明朝服装形制,以衫裙为主。乾隆年间以上身着镶有花边的袄、衫为主,式样比较宽大,长度一般在膝下。嘉道以后,镶有花边的衣衫趋于窄小,长度也明显缩短。有的再加一件较长的背心。下身除穿裙外,也有穿裤子的。长袄的特点是在领低及袖口镶有宽花边为装饰,并且不同时期袖子流行的宽窄也不一样,时而流行宽,时而流行窄。



本图为低领镶阔边的长袄及低领镶边的长袄。

清初道袍

明清时期有的道袍制作十分精美,此图所展示的道袍,中央绣有玉帝,天庭众仙相聚,作不对称构图,富丽繁缛,山石和彩云均具清代初期特征。此种服装为道教人物所穿着。



本图为清初道袍实物。

清代红裙实物

清代妇女服饰中,裙子除朝裙外,一般妇女的裙子没有什么规定。清初崇尚“百裥裙”。在康熙、乾隆年间又流行“凤尾裙”。到咸丰、同治年间又出现一种叫“鱼鳞百裥裙”。到中期以后,有用西洋印花布为裙,此外还有“凤凰裙”、“百蝶裙”等。在汉族妇女中,红裙仍为喜庆时所穿着。婚嫁、节日庆典都可穿用。



本图为红裙实物展示图。

清代镶边短袄

清代嘉庆、道光之前,汉族妇女服饰仍沿用明朝服装形制,以衫裙为主。乾隆年间以上身着镶有花边袄、衫为主,式样比较宽大,长度一般在膝下。嘉道以后,镶有花边的衣衫趋于窄小,长度也明显缩短。有的再加一件较长的背心。下身除穿裙外,也有穿裤子的。长袄的特点是在领低及袖口镶有宽花边为装饰,并且不同时期袖子流行的宽窄也不一样,时而流行宽,时而流行窄。



本图为镶边短袄。

清代长背心

清代嘉庆、道光之前,汉族妇女服饰仍沿用明朝服装形制,以衫裙为主。乾隆年间以上身着镶有花边的袄、衫为主,式样比较宽大,长度一般在膝下。嘉道以后,镶有花边的衣衫趋于窄小,长度也明显缩短。有的再加一件较长的背心并边缘都装饰有花边。下身除穿裙外,也有穿裤子的。长袄的特点是在领低及袖口镶有宽花边为装饰,并且不同时期袖子流行的宽窄也不一样,时而流行宽,时而流行窄。



本图为镶边长背心。

清代妇女长裤

清代嘉庆、道光之前,汉族妇女服饰仍沿用明朝服装形制,以衫裙为主。乾隆年间以上身着镶有花边的袄、衫为主,式样比较宽大,长度一般在膝下。嘉道以后,镶有花边的衣衫趋于窄小,长度也明显缩短。有的再加一件较长的背心边缘都装饰有花边。下身除穿裙外,也有穿裤子的。裤子的样式也有变化,初为大裤管,后逐渐改为小裤管,裤口镶有花边。从光绪年间起,由于裤子的流行,妇女穿裙的逐渐少见。



本图为绣金银花纹长裤

清代女袄裙

清代嘉庆、道光之前,汉族妇女服饰仍沿用明朝服装形制,以衫裙为主。乾隆年间以上身着镶有花边的袄、衫为主,式样比较宽大,长度一般在膝下。嘉道以后,镶有花边的衣衫趋于窄小,长度也明显缩短。有的再加一件较长的背心并边缘都装饰有花边。下身除穿裙外,也有穿裤子的。女袄的特点是在领低及袖口镶有宽花边为装饰,并且不同时期袖子流行的宽窄也不一样,时而流行宽,时而流行窄。



本图为穿长袄裙的妇女



本图为簪花、穿袄裙的妇女及孩童(杨柳青年画)

清代汉族女袄裤

裤子的样式也有变化,初为大裤管,后逐渐改为小裤管,裤口镶有花边。从光绪年间起,由于裤子的流行,妇女穿裙的逐渐少见。袄衫的特点是在领低及袖口镶有宽花边为装饰,并且不同时期袖子流行的宽窄也不一样,时而流行宽,时而流行窄。



本图为穿袄裤的妇女。

清代汉族妇女服饰,在“男从女不从”(即对汉族男子严格要求遵从汉族服制,而妇女则放宽)的规范下,变化较男服为少。后妃命妇,仍承明俗,以凤冠、霞帔作为礼服。普通妇女则穿披风、袄裙。披风是清代妇女的外套,作用与男褂相似,其制为对襟、大袖、下长及膝。披风之上,装有低领,点缀着各式珠宝。披风的里面,还有大襟、大袄小袄,小袄是妇女的贴身内衣,颜色大多用红、桃红、水红之类。妇女的下裳,多为裙子,颜色以红为贵。裙子的样式,初期尚保存着明代习俗,有凤尾裙及月华裙等。清末,在普通妇女中间,还流行穿裤。



本图为绒地绣花对襟大袖袄(传世实物)



本图为窄袖、大襟、镶边大袄(传世实物)



本图为宽袖、花缎、大襟、阔边大袄(传世实物)



本图为窄袖、大襟、花缎、阔边大袄(传世实物)

清代斗蓬

清代斗蓬,无袖、不开衩的长外衣,有长短两式,领有抽口领、高领和低领三种,又名“一口钟”,满语叫“呼呼吧”,也叫大衣,是从蓑衣演变而来的一种服饰,明清时期,冬季外出,不论男女官庶,都喜欢披裹,但有个规矩,即不能穿着斗蓬行礼。



本图为缎地盘金龙斗蓬(实物)及穿斗蓬的妇女。

清代荷包与搭链

清代的佩饰种类及样式都很多,形状小巧,材质多样,有翠玉、青金石、金嵌绿松石、檀香木、金铂、金星石珐琅、珊瑚、玻璃等等不同材料。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刺绣小品,其中有香囊、香袋、扇套、眼镜盒、表带、火镰袋、斋戒牌等。这些都是清代佩挂在腰间的佩饰,无论男女都作为随身携带的赏玩之物,晚清尤为盛。



此图为荷包与搭链(实物)



此图为清代香囊(实物)



左图为清代烟荷包;右图为清代人物形香囊(实物)



此图为清代眼镜套(实物)

清代指甲套

贵族女子留长指甲,以凤仙花或指甲花染指甲的风气由来已久。清代用金银做成指甲套,纹饰极为精美华丽,种类丰富。



本图为清代的指甲套(也称“护指),从左至右依此为清代玳瑁嵌珠宝翠玉葵花指甲套、金护甲、清代玳瑁嵌珠宝花蝶指甲套、清代玳瑁嵌米珠团寿指甲套。(实物)



此图为缂丝眼睛盒(实物)

清代氅衣

氅衣为清代的妇女服饰,氅衣与衬衣款式大同小异。衬衣为圆领、右衽、捻襟、直身、平袖、无开气的长衣。氅衣则左右开衩开至腋下,开衩的顶端必饰有云头,且氅衣的纹样也更加华丽,边饰的镶滚更为讲究。纹样品种繁多,并有各自的含义。大约在咸丰、同治期间,京城贵族妇女衣饰镶滚花边的道数越来越多,有“十八镶”之称。这种装饰风尚,一直到民国期间仍继续流行。



图为晚清大红地双喜百蝶纹五彩平金绣舒袖氅衣(实物)



此图为晚清青莲纱绣折枝花蝶大镶边加套袖氅衣(实物)

晚清刺绣衬衣

清代女式衬衣为圆领、右衽、捻襟、直身、平袖、无开气,有五粒钮扣的长衣,袖子形式有舒袖(袖长至腕)、半宽袖(短宽袖口加接二层袖头)两类,袖口内再加袖头。清代女式衬衣是妇女的一般日常便服。以绒绣、纳纱、平金、织花为多。周身加边饰,晚清时的边饰越来越多。



本图为晚清凤凰牡丹金寿字纹刺绣衬衣(实物)

清代戏服女帔

清代戏服清代的戏衣一般都用明代传统形式,故宫保存的戏衣中,很多做工讲究,纹样精美,如以明代的乌纱帽作为官帽、补报作为官衣等,并掺入了一部分时式服装,如箭衣、马褂、坎肩、及短袄等。据不完全统计,清代戏装的款式,大约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之多,各地区、各剧种、各时期及各戏班还有差异。但总的看来,以蟒、帔、靠、褶、官衣等几种最为常用。



此图为清康熙戏衣刺绣女帔,样式为对襟,两侧开气,衣长及膝(实物)

清代戏服飘带裙

清代的戏衣一般都用明代传统形式,故宫保存的戏衣中,很多做工讲究,纹样精美,如以明代的乌纱帽作为官帽、补报作为官衣等,并掺入了一部分时式服装,如箭衣、马褂、坎肩、及短袄等。据不完全统计,清代戏装的款式,大约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之多,各地区、各剧种、各时期及各戏班还有差异。但总的看来,以蟒、帔、靠、褶、官衣等几种最为常用。



此图为刺绣舞衣(宫装),样式为上衣下裳相连,下裳为两层飘带裙袖端镶有数层花边,并披有云肩。(实物



本图为清康熙戏衣刺绣女帔



本图为清康熙戏衣纳绣女帔

清代戏服蟒

清代的戏曲服装,基本承袭明制,如以明代的乌纱帽作为官帽、补报作为官衣等等,并掺入了一部分时式服装,如箭衣、马褂、坎肩、及短袄等。据不完全统计,清代戏装的款式,大约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之多,各地区、各剧种、各时期及各戏班还有差异。但总的看来,以蟒、帔、靠、褶、官衣等几种最为常用。蟒是戏服中最为尊贵的一种服饰。样式为圆领、大襟,两侧有插摆,袖口缀有水袖。蟒的纹样依人物身份及性格特征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本图为戏装中蟒的展示图

清代戏服清代男子服装主要有袍服、褂、袄、衫、裤等。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清代长袍多开衩,官吏士庶开两衩,皇族宗室开四衩。在清朝以开衩为贵。但也有不开衩的,俗称“一裹圆,为一般的市民服饰。开衩袍,也称“箭衣”,袖口有装有箭袖,以便骑马射箭,因其袖似马蹄,故称“马蹄袖”。平常袖口翻起,行礼时放下。这种服装是满族的服装特色,最初出现在入关之前,而后沿用于整个清代。一般士庶如穿无衩之袍作礼服时,也须另装一幅马蹄袖,用钮扣系在袖端,礼臂则解下。这种袖子叫“龙吞口”。袍服中尤以蟒袍为贵。不绣蟒纹的袍服,除颜色有禁例外,一般人都可服用。常服褂样式为对襟、平袖、无补子,穿在袍衫之外的一种外褂,即称常服褂。清人绘制的《康熙御赏万图》局部,图中多为戴暖帽、穿常服袍或常服褂的男子及孩童。



清代的戏曲服装,基本承袭明制,如以明代的乌纱帽作为官帽、补报作为官衣等等,并掺入了一部分时式服装,如箭衣、马褂、坎肩、及短袄等。据不完全统计,清代戏装的款式,大约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之多,各地区、各剧种、各时期及各戏班还有差异。但总的看来,以蟒、帔、靠、褶、官衣等几种最为常用。画面人物服饰非常丰富,有戏曲服饰,也有观看演出的百姓服饰。



本图为清人绘制的《妙峰山庙会图》局部,为戏曲演出时的场景



本图为《清代戏出册》中《空城计》



本图为《清代戏出册》中《斩子》

清代戏曲泥塑

本图为清代戏曲泥塑《吟风阁杂剧》,图中两个角色分别穿男蟒和女帔。男的穿蟒,女的穿帔。蟒是戏服中最为尊贵的一种服饰,样式为圆领、大襟,两侧有插摆,衣长及足,袖口缀有水袖。帔也是有身份的人物穿着,样式为对襟、两侧开衩,衣长及膝,袖口缀有水袖。





清代戏曲泥塑《浣纱记》



清代戏曲泥塑《渔家乐》

清代《同、光十三绝》

清代戏服清代沈容圃绘制的《同、光十三绝》画像(摹本)。图中人物从左至右依此为:郝兰田(《行路》中康氏)、张胜奎(《一捧雪》中莫成)、梅巧铃(《雁门关》中萧太后)、刘赶三(《探亲》中乡下妈妈)、余紫云(《彩楼》王宝钏)、程长庚(《群英会》中鲁肃)、徐小春(《群英会》中周瑜)、时小福(《采桑》中罗敷)、杨鸣玉(《思志诚》中明天亮)、卢胜奎(《空城计》中诸葛亮)、朱莲芬(《琴挑》陈妙常)、谭鑫培(《恶虎村》中黄天霸)、杨月楼(《探母》杨延辉)。



清代光绪年间茶园



图为光绪年间茶园演剧图,图中台上为武打场面,穿戏曲服装的演员。台下为清代穿各种不同生活服装的男子。

清代戏曲画



本图为清代戏曲画《连环计》

清代铠甲

清代一般的盔帽,无论是用铁或用皮革制品,都在表面髹漆。盔帽前后左右各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盘,盔盘中间竖有一根插缨枪、雕翎或獭尾用的铁或铜管。后垂石青等色的丝绸护领,护颈及护耳,上绣有纹样,并缀以铜或铁泡钉。铠甲分甲衣和围裳。甲衣肩上装有护肩,护肩下有护腋;另在胸前和背后个佩一块金属的护心镜,镜下前襟的接缝处另佩一块梯形护腹,名叫“前挡”。腰间左侧佩“左挡”,右侧不佩挡,留作佩弓箭囊等用。围裳分为左、右两幅,穿时用带系于腰间。在两幅围裳之间正中处,覆有质料相同的虎头蔽膝。



此图为清代黄缎铜钉铜叶甲,但没有护心镜

清代乾隆皇帝铠甲



此图为清代乾隆皇帝御用蓝缎铜钉铁叶甲。

清代将军铠甲

清代一般的盔帽,无论是用铁或用皮革制品,都在表面髹漆。盔帽前后左右各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盘,盔盘中间竖有一根插缨枪、雕翎或獭尾用的铁或铜管。后垂石青等色的丝绸护领,护颈及护耳,上绣有纹样,并缀以铜或铁泡钉。铠甲分甲衣和围裳。甲衣肩上装有护肩,护肩下有护腋;另在胸前和背后个佩一块金属的护心镜,镜下前襟的接缝处另佩一块梯形护腹,名叫“前挡”。腰间左侧佩“左挡”,右侧不佩挡,留作佩弓箭囊等用。围裳分为左、右两幅,穿时用带系于腰间。在两幅围裳之间正中处,覆有质料相同的虎头蔽膝。



本图为清代丁汝昌将军所穿铠甲

清代武士铠甲

清代一般的盔帽,无论是用铁或用皮革制品,都在表面髹漆。盔帽前后左右各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盘,盔盘中间竖有一根插缨枪、雕翎或獭尾用的铁或铜管。后垂石青等色的丝绸护领,护颈及护耳,上绣有纹样,并缀以铜或铁泡钉。铠甲分甲衣和围裳。甲衣肩上装有护肩,护肩下有护腋;另在胸前和背后个佩一块金属的护心镜,镜下前襟的接缝处另佩一块梯形护腹,名叫“前挡”。腰间左侧佩“左挡”,右侧不佩挡,留作佩弓箭囊等用。围裳分为左、右两幅,穿时用带系于腰间。在两幅围裳之间正中处,覆有质料相同的虎头蔽膝。



本图为清代戴盔帽、穿铠甲武士复原图

清代胄甲

清代一般的盔帽,无论是用铁或用皮革制品,都在表面髹漆。盔帽前后左右各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盘,盔盘中间竖有一根插缨枪、雕翎或獭尾用的铁或铜管。后垂石青等色的丝绸护领,护颈及护耳,上绣有纹样,并缀以铜或铁泡钉。铠甲分甲衣和围裳。甲衣肩上装有护肩,护肩下有护腋;另在胸前和背后个佩一块金属的护心镜,镜下前襟的接缝处另佩一块梯形护腹,名叫“前挡”。腰间左侧佩“左挡”,右侧不佩挡,留作佩弓箭囊等用。围裳分为左、右两幅,穿时用带系于腰间。在两幅围裳之间正中处,覆有质料相同的虎头蔽膝。



本图为戴盔帽、穿铠甲的武官及将官铠甲展示图、将官铠甲背部展示图、将官盔帽

清代八旗兵甲胄

清代一般的盔帽,无论是用铁或用皮革制品,都在表面髹漆。盔帽前后左右各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盘,盔盘中间竖有一根插缨枪、雕翎或獭尾用的铁或铜管。后垂石青等色的丝绸护领,护颈及护耳,上绣有纹样,并缀以铜或铁泡钉。铠甲分甲衣和围裳。甲衣肩上装有护肩,护肩下有护腋;另在胸前和背后个佩一块金属的护心镜,镜下前襟的接缝处另佩一块梯形护腹,名叫“前挡”。腰间左侧佩“左挡”,右侧不佩挡,留作佩弓箭囊等用。围裳分为左、右两幅,穿时用带系于腰间。在两幅围裳之间正中处,覆有质料相同的虎头蔽膝。清代八旗兵的甲胄,用皮革制成。此服供大阅兵时穿用,平时收藏起来。清代除满八旗外,在蒙古设蒙古八旗,在汉族设汉八旗,参加大阅兵的实为二十四旗。



本图为满清八旗服色,从左至右为:正黄旗、正白旗、镶红旗、正蓝旗、镶黄旗、镶白旗、正红旗镶蓝旗。

清代织物

清朝前期主要有绫、锦、绸、罗、绢、葛、刻丝、衲纱等。其中锦有毛锦;绸有茧绸;缎有花缎、闪缎、倭缎等,不同面料质感有所不同,并且花色也很多种类,纹样也有很多不同的讲究与寓意。



本图为红地龙凤纹锦



本图为凤穿牡丹纹织锦



本图为缠枝宝相花纹锦

清代花边

花边又称绦子,它的作用于除了一部分作帷幕、桌围、椅披或床沿等,更主要的是用来镶滚衣服的边缘,一般多为领口,袖端、襟边及下摆等。我国服装使用花边的历史,至少两千年以上。运用花边最为广泛的时期,主要在清朝的中晚期。尤其是咸同年间更为盛行。各种各样的花边应运而生,对服装款式的变化起到很大作用。



本图为清代花边展示图

中国服饰美的变迁与发展(近代时期)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了近代。帝国主义的侵略,逐步使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同时,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也日趋扩大,衣冠服饰随之而发生变化。清末,大批青年出国访问留学,受国外进步思想的影响,掀起剪辫易服的风潮。军服也作了一些改革。



本图为改革后的近代军服(传世照片)



本图为改革后的近代军服(传世照片)

近代服饰受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衣冠服饰随之发生变化。妇女发饰,随着社会风气的转变而不断变化。男子的服装主要有长袍、马褂、中山装、学生装及西服等等。其中长袍、马褂,为《服制》中规定的服饰,一般用于交际。



本图为穿马褂、马甲和长袍的男子(传世照片)

自光绪末年至民国初年,曾经流行的发髻,有螺髻、包髻、连环髻、朝天髻、元宝髻、鲍鱼髻、香瓜髻、空心髻、盘辫髻、面包髻、一字髻、东洋髻、堕马髻、舞凤髻、蝴蝶髻等等。年轻的妇女,除了梳髻以外,还有留一绺头发覆于额上,俗称“前刘海”。前刘海的样式,也不完全一样,有一字式、垂丝式、燕尾式等等。



本图为梳“燕尾式”前刘海的妇女(传世照片)

辛亥革命以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也日趋扩大,衣冠服饰随之而发生变化。出国留学的人很多,青年妇女多穿窄而修长的高领合体的旗袍,发式也有较大的变化。



本图为烫发妇女(传世照片)

近代女性服饰旗袍

近代服饰受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也日趋扩大,衣冠服饰随之而发生变化。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饰中的旗装。满族的旗装,外轮廓呈长方形,马鞍形领掩颊护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盘纽为饰,假袖二至三幅,马蹄袖盖手,镶滚工艺装饰,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马褂。其造型完整严谨,呈封闭式盒状体,因此形象肃穆庄重,清高不凡,而独树一帜,突破了几千年来飘逸的塔形衣冠。满族旗袍主要特点为宽大、平直,衣长及足,材料多用绸缎,衣上绣满花纹,领、衣、襟、裾都滚有宽阔的花边。穿旗装时,梳旗髻、穿旗鞋。



本图为梳旗髻、穿老式旗袍的妇女(传世图片)

中国近代妇女服饰中最大的特点,是普遍穿着旗袍。旗袍本是满族妇女喜爱的服装,二十年代以后,汉族妇女也模仿穿着,并在原来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改进,终于变成了中国妇女的主要服装。旗袍之所以能够赢得广大妇女的普遍喜爱,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经济便利;二是美观适体。



本图为烫发、穿短袖旗袍及高跟鞋的妇女(传世图片)

在民国初期,女子旗袍跟清代旗袍没有太大分别,到了三、四十年代,旗袍进入全盛时期,这时的旗袍才发展成窄袖、收腰、无袖等款式变化,更加舒适、合体、美观,突出女性的曲线美感。





近代妇女袄裙

民国初年,在这一时期上衣下裙最为流行。上衣有衫、袄、背心,样式有对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变化,领、袖、襟、摆多镶滚花边或刺绣纹样,衣摆有方有圆、宽瘦长短的变化也较多。二十年代,旗袍开始普及。其样式与清末旗装没有多少差别。但不久,袖口逐渐缩小,滚边也不如从前那样宽阔。至二十年代末,因受欧美服装的影响,旗袍的样式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如有的缩短长度、有的收紧腰身等等。到了三十年代初,旗袍已经盛行。当时的样式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先流行高领,领子越高越时髦,即使在盛夏,薄如蝉翼的旗袍也必配上高耸及耳的硬领。渐而又流行低领,领子越低越“摩登”,当低到实在无法再低的时候,干脆就穿起没有领子的旗袍。袖子的变化也是如此,时儿流行长的,长过手腕;时儿流行短的,短至露肘。



本图为的红地绣银花高领、窄袖长袄(传世实物)



本图为彩绣高领长袄、马面裙(传世实物)

民国初年,在这一时期上衣下裙最为流行,上衣有衫、袄、背心、,样式有对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变化,领、袖、襟、摆多镶滚花边或刺绣纹样,衣摆有方有圆、宽瘦长短的变化也较多。



本图为窄袖、低领、直襟、低领、盘扣短袄(传世实物)

三十年代初,旗袍已经盛行。当时的样式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至于旗袍的长度,更是多变化。当时穿衫袄,下穿黑色长裙,衣衫比较朴素,簪钗、手镯、耳环、戒指等首饰一概不用,时称“文明新装”。



本图为穿低领、肥袖短袄长裙的妇女(传世照片)

辛亥革命以后,女装在这一时期上衣下裙最为流行,上衣有衫、袄、背心,样式有对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变化,领、袖、襟、摆多镶滚花边或刺绣纹样,衣摆有方有圆、宽瘦长短的变化也较多。



本图为圆摆、低领、宽袖短袄套裙穿戴组合展示图(传世实物)

民国初年,在这一时期上衣下裙最为流行,上衣有衫、袄、背心、,样式有对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变化,领、袖、襟、摆多镶滚花边或刺绣纹样,衣摆有方有圆、宽瘦长短的变化也较多。当时与袄相配穿的裙子的样式有马面裙、套裙等。



本图为彩绣马面裙(传世实物)



本图为低领、彩绣、圆角下摆短袄(传世实物)

此图为缎光片袄裙穿戴展示图(传世实物)。这是一种礼服,具有中西合壁的特点:上衣的款式为对襟翻领,溶进西装特色;服装的纹样仍采用龙凤,不失传统风格。整套服装的图案,均以各种规格的料珠和五彩光片缀成,无论日光下或是灯光下,都能产生光彩夺目的壮实效果。

民初妇女时装

左图为梳东洋髻、穿窄袖长袄、长裙的妇女。中图为扎额、穿翻毛领窄袖长袄、长裙的妇女。右图为扎额、穿长袄长裙的妇女。(传世照片)



近代民国初年的妇女时装,当时穿高领衫袄,下穿黑色长裙,衣衫比较朴素,簪钗、手镯、耳环、戒指等首饰一概不用,时称“文明新装”。左图为穿高领窄袖长袄、长裙、佩胸花的妇女。中图为穿窄袖长袄、马面裙的妇女。



右图为穿长袄、素裙的妇女。(传世照片)

左图为穿镶边长袄、绣花裙的妇女。中图为穿圆摆大袖袄、绣花裙的妇女。右图为穿对襟绣花袄、绣花裙的妇女。(传世照片)



二十年代女服



此款为1915年上海传统女装

二十年代的中晚期,是近代妇女服饰演变的一个重要阶段。总的看来,这个时期的服装,以采用西式者为多,传统特色的保留则较少。经过一个时期,较普遍地采用了一种既适合于我国妇女穿着,又吸收西式优点的服式,即“旗袍”。除旗袍之外还有袄裙服装样式,特点为立领、宽袖口、露肘的短袄及长裙。左图为穿窄袖袄、素裙的妇女。中、右图为穿小马甲、大袖袄、筒裙的妇女。



左图为穿窄袖袄、素裙的妇女。左1图为穿西式连衣裙的妇女。中图为小马甲、袄裙的妇女。右图穿喇叭袖、背带式连衣裙的妇女。



左图为穿窄袖袄、素裙的妇女。左图为穿西式茶舞服的妇女。中图为穿印花连衣裙的妇女。右图为穿衫、裙式晨礼服的妇女。



近代妇女发式演变

自光绪末年至民国初年,曾经流行的发髻,有螺髻、包髻、连环髻、朝天髻、元宝髻、鲍鱼髻、香瓜髻、空心髻、盘辫髻、面包髻、一字髻、东洋髻、堕马髻、舞凤髻、蝴蝶髻等等。年轻的妇女,除了梳髻以外,还有留一绺头发覆于额上,俗称“前刘海”。前刘海的样式,也不完全一样,有一字式、垂丝式、燕尾式等等。



本图为民国初年的发式



本图为二十年代的妇女发式

民国十二年左右,流行剪发。三十年代烫发流传到中国,曙山著《女人截发考》,时间在一九三三年前,就已讲道了烫发。从大量的画迹来看,也是这个时期。一九三三年以后,中国大城市的妇女,发式多模仿西式,有的还把头发染成红、黄、棕、褐等各种不同颜色,以此为时髦。



本图为三十年代的妇女发式

近代刘海演变

自光绪末年至民国初年,曾经流行的发髻,有螺髻、包髻、连环髻、朝天髻、元宝髻、鲍鱼髻、香瓜髻、空心髻、盘辫髻、面包髻、一字髻、东洋髻、堕马髻、舞凤髻、蝴蝶髻等等。年轻的妇女,除了梳髻以外,还有留一绺头发覆于额上,俗称“前刘海”。前刘海的样式,也不完全一样,有一字式、垂丝式、燕尾式等等。从左至右为一字式、垂丝式、燕尾式、满天星式。



近代上海服饰

二十年代的上海是我国的通都大邑,自海运开放,西方服饰对上海影响很大,而当时清代的服装旧俗,遗风未尽。本图为二十年代上海传统女装,低领、窄袖、收腰旗袍,下穿裤。





此图为二十年代上海传统女装



本图为二十年代梳妆女子。一位是穿无领、宽袖、镶花边长袄的小姐;一位是素袄裤的佣人。

民国初年男子服饰

民国初年,在流行学生装的同时,不少知识分子及青年学生还喜欢穿“学生装”,这种服装的样式是方形立领。穿着这种服装,能给人一种精神、庄重之感。孙中山先生当时就非常喜欢,所以有“中山装”之称。不过当时的中山装与现在所称的中山装在形式上有所不同。另外还有一种男子服装“西装”。



左、中图为穿学生装的男子。右图为穿西装的男子。(传世照片)

民国初年男子服饰主要有马褂和长衫。用作礼服的马褂、长衫,其款式、质料、颜色及尺寸等都有一定的各式。如马褂,一般都用黑色丝麻棉毛制品为之,对襟窄袖,下长至腹,前襟钉钮扣五粒。长衫则用蓝色,其形制为大襟右衽,长至踝上二寸,袖长与马褂并齐。在下摆左右两侧开衩。用作便服的马褂、长衫,颜色可以不拘。左1图为戴瓜皮帽、穿马褂、长衫的清末男子。左2图为戴瓜皮帽、穿马褂、长衫的民初男子。左3图为穿马甲、长衫的男子。右图为戴皮帽、穿马甲、长衫的男子(传世照片)



近代中式婚礼服饰

辛亥革命以后,男子礼服一种为西式,一种为中式。分担礼服与常礼服,大礼服分昼夜两种。昼礼服长与膝齐,袖与手腕齐,前对襟,后端开衩,黑色,穿黑过踝的靴;晚礼服类似西式燕尾服,穿短靴,前缀黑结。穿大礼服高而平顶的有檐帽子。中式长礼服为长袍马褂;西式常礼服样式与大礼服大同小异,惟有不同的是戴较低的有檐圆顶帽。女子礼服服制为下摆与膝齐,有领、对襟、左右及后下端开衩,周身加锦绣。下着马面裙,前后有马面,左右打裥,基本为清代汉族女装。女子婚礼服装有中式风格的大红绣袄、绣裙;也有西方引进的白色灯笼袖拖地连衣裙。此图为二十年代中式婚礼服,男子穿的是常礼服,长袍马褂;女子则穿的是带水袖的戏曲刺绣服装,头戴凤冠。



近代北方百姓服饰

辛亥革命以后,男子的服装主要有长袍、马褂、、坎肩、中山装、学生装及西服等等。而中式衫袄和中式抿裆裤则是劳动人民的主要服饰。这种情形,是由不同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所决定的。本图为二十年代北京市民服装,在,有穿旗袍的,有穿旗袍坎肩的,有穿马褂坎肩的,也有穿袄裤的等等。本图为二十年代穿长袍马褂、坎肩及长袍的北方百姓在市场上购物。



二十年代商人服饰

辛亥革命以后,男子的服装主要有长袍马褂、长袍坎肩、中山装、学生装及西服等等。而中式衫袄和中式抿裆裤则是劳动人民的主要服饰。这种情形,是由不同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所决定的。劳动妇女服装在这一时期上衣下裙、裤为主。



本图为二十年代小商人一家

近代北京市民服饰

辛亥革命以后,男子的服装主要有长袍马褂、长袍坎肩、中山装、学生装及西服等等。而中式衫袄和中式抿裆裤则是劳动人民的主要服饰。这种情形,是由不同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所决定的。女服在这一时期旗袍、坎肩、上衣下裙、裤为主。



本图为二十年代北京市民服装,在服装的组合上较为随意,有穿旗袍的,有穿旗袍坎肩的,有穿马褂坎肩的,也有穿袄裤的等等。

二十年代男子服饰

辛亥革命以后,男子的服装主要有长袍、马褂、、坎肩、中山装、学生装及西服等等。而中式衫袄和中式抿裆裤则是劳动人民的主要服饰。这种情形,是由不同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所决定的。



本图为二十年代穿短衫及抿裆裤的卖掸子的少年



本图为二十年代穿短衫及抿裆裤的百姓在理发



本图为二十年代穿短衫及抿裆裤的北京放驼者

二十年代中晚期服饰

二十年代中晚期,旗袍逐渐在城市妇女中流行,至30年代,在样式上经过改良的旗袍广为普及。20年代中期旗袍腰身较为宽松,袖口宽大,长度及脚面,并作滚边镶边。30年代旗袍已经盛行,因受欧美服装的影响,旗袍的样式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如有的缩短长度、有的收紧腰身等等。当时的样式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先流行高领,领子越高越时髦,即使在盛夏,薄如蝉翼的旗袍也必配上高耸及耳的硬领。渐而又流行低领,领子越低越“摩登”,当低到实在无法再低的时候,干脆就穿起没有领子的旗袍。袖子的变化也是如此,时儿流行长的,长过手腕;时儿流行短的,短至露肘。此款为二十年代上海传统女装,其袖口缩小、袖长缩短、腰身收紧、衣长及膝、下穿素色马面裙。



三十年代上海时装



本图为三十年代穿高领、窄袖长袄、长裙上海时髦女子



本图为三十年代穿高领、窄袖长袄、长裙上海时髦女子



本图为三十年代上海时装(连衣裙)。连衣裙是二十年代有一部分留学生及文艺界、知识界人士,留学回国带进了中国的。三十年代穿着者逐渐多了起来,连衣裙的样式也不断丰富起来,成为上海流行一时的时装。

近代上海传统女装旗袍之一

清末的旗袍样式,主要源于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饰中的旗装。满族旗袍主要特点为宽大、平直,衣长及足,材料多用绸缎,衣上绣满花纹,领、衣、襟、裾都滚有宽阔的花边。从清末民初到三十年代,旗袍在袖子及下摆部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袖子从宽到窄,从长到短;下摆从长到短,再由短到长,完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



此图为缎地绣花镶宽边的长旗袍,为清末满族妇女旗装的样式(传世实物)

近代旗袍之二



本图为彩绣阔边旗袍,为清末满族妇女旗袍样式(传世实物)

近代旗袍之三



本图为二十年代初期的样式,从纹样刺绣上,比前一时期要简略,衣身也略短一些。(传世实物)

近代旗袍之四



本图为银绣云龙纹高领中袖旗袍,为二十年代中期的样式。(传世实物)

近代旗袍之五



本图为彩绣曲襟低领旗袍,为二十年代末期的样式。(传世实物)

近代旗袍之六

从清末民初到三十年代,旗袍在袖子及下摆部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袖子从宽到窄,从长到短;下摆从长到短,再由短到长,完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左图为垫肩双襟绢花装袖旗袍,是三十年代初期的样式。中图为无袖紧身前开衩旗袍,是三十年代中期的样式。右图为织锦缎无袖双襟旗袍,是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期的样式。(传世实物)



近代旗袍之七

近代旗袍清末的旗袍样式,主要源于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饰中的旗装。满族旗袍主要特点为宽大、平直,衣长及足,材料多用绸缎,衣上绣满花纹,领、衣、襟、裾都滚有宽阔的花边。

在民国初期,女子旗袍跟清代旗袍没有太大分别,到了三、四十年代,旗袍进入全盛时期,这时的旗袍才发展成窄袖、收腰、无袖等款式变化,更加舒适、合体、美观,突出女性的曲线美感。



左1为清末民初旗装。左2为穿牙型花边长袖旗袍的妇女。左3为穿花缎中袖旗袍的妇女。右图为穿方格纹中袖旗袍的妇女。

近代旗袍之八



左1为穿花缎短袖旗袍的妇女。左2为穿素色短袖旗袍的妇女。左3为穿高领短袖斜格纹旗袍的妇女。右图为穿短袖长旗袍的妇女。(传世照片)

近代旗袍之九



四十年代初无袖双襟旗袍



左图为穿双襟无袖开衩式旗袍的妇女。中图为穿横条锦缎无袖旗袍的妇女。右图为穿改良旗袍的妇女。(传世照片) 近代旗袍之十



左1图为穿开衩领旗袍的妇女、左2图为穿荷叶袖旗袍的妇女、左3图为穿背带式连衣裙的妇女、右图为穿披肩式旗袍的妇女。

近代旗袍之十一

左1图为穿绣花袄裤的妇女。左2图为穿翻领短袖连衣裙的妇女。左3为穿短外套及短袖旗袍的妇女。右图穿荷叶袖旗袍的妇女。



近代妇女首饰

近代时髦的妇女,除衣着华丽之外,还特别喜欢佩戴各种首饰。她们颈间挂着项链,耳上戴着耳环,腕上套着手镯或手表,手指上戴着戒指,胸前还佩着别针。在外出时,一般还拎着小巧玲珑的提包及制作精致的布伞。



本图为当时佩戴的水晶项链(传世实物)



本图为宝石耳环及嵌宝戒指(传世实物)



此图为嵌宝手镯(传世实物)



此图为嵌宝手镯(传世实物)

近代男子服饰

辛亥革命以后,男子的服装主要有长袍、马褂、中山装、学生装及西服等等。其中长袍、马褂,为《服制》中规定的服饰,一般用于交际。本图为二十年代穿长袍、马褂和穿长袍的北方人,拜年时的情景。



中山装



辛亥革命,不仅带来了社会的剧变,而且也促使服装的变革更为迅速而明显。中山装就是在这一变革中诞生。当时的男子服饰主要有长衫、马褂,青年人穿西装和“学生装”,“中山装”则成为民国时期最时髦的服装。

中山装的由来,据说是孙中山先生在广州任中国革命政府大元帅时,感到西装样式繁琐,穿着不便,而中国服装在实用上亦有缺点。1902年,孙中山到越南河内筹组兴中会,偶入河内由广东人黄隆生开设的洋服店,为了节省外汇,并能体现中国国情而授意黄隆生设计一种美观、简易而又实用的中国服装,黄参考了西欧和日本服装式样,并结合当时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上衣和学生装而设计缝制成的。但是,也有资料称,中山装原由当时的军装改制而成的。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上海居住时,有一次,他将一套已经穿过的陆军制服拿到著名的亨利服装店请裁缝改成“便服”,改成“便服”后仍有点像军制服。但在便服中,它既非“唐装”,更非“西装”,店员便为之起名为中山装。由于孙中山先生在海内外声望很高,这种服式便不胫而起,迅速流传全国。当时的中山装背面有缝,后背中腰有带,前门襟钉9个钮扣,上下口袋都有“胖裥”。后来逐步演变成现在的款式:关闭式八字形领口,装袖,前门襟正中5粒明钮扣,后背整块无缝。

当中山先生穿起这套中山装时说:“这种服装好看、实用、方便、省钱,不像西装那样,除上衣、衬衣外,还要硬领,这些东西多是进口,费事费钱。”同时,中山装还被赋予了史上任何一种服装都不曾有过的政治含义:

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如依据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而确定上衣前身设4个口袋,依据国民党区别于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而确定前门襟为5粒钮扣,又依据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而确定袖口还必须有3粒扣子等。袖口可开叉钉扣,也可开假叉钉装饰扣,或不开叉不用扣。明口袋,左右上下对称,有盖,钉扣,上面两个小衣袋为平贴袋,底角呈圆弧形,袋盖中间弧形尖出,下面两个大口袋是老虎袋(边缘悬出1.5—2厘米)。裤有三个口袋(两个侧裤袋和一个带盖的后口袋),挽裤脚。很显然,中山装的形成在西装基本形成上又揉合了中国传统意识,整体廓形呈垫肩收腰,均衡对称,穿着稳重大方。

1929年4月,第二十二次国务会议议决《文官制服礼服条例》:“制服用中山装。”就此,中山装经国民政府明令公布而成为法定的制服。从此后,街头随处可见身着“中西合璧”服饰的市民。



中山装是以孙文的名字命名的一种服装。西方媒体多不识这个“中山装”,由于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一天到晚穿着、经常在公开场合穿中山装,西方也习惯称呼中山装为“毛装”。所以英文里都称它为“毛装”(Maosuit);中国本身却从未有如此称呼。日本人则称它为“人为服”。这种服装及其衍生的变化服装,成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国成年男性民众的主要服装样式。今天中国和朝鲜的领导人在一些重要场合也会穿中山装。英国一项展览曾展出“十套影响世界的服装”,“中山装”亦名列其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7041.html

更多阅读

海洋划界中公平原则的适用与发展 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

海洋划界中公平原则的适用与发展*摘要:从1969年北海大陆架划界案到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平原则俨然成为了国际海洋划界实践中的基本原则。然而,公平原则的含义与具体适用方法却不甚明确。本文透过观察国际法院和国际仲裁庭的

转 浅谈伏羲女娲神话的演变与发展 伏羲女娲

浅谈伏羲女娲神话的演变与发展by 残蝶之庭[源地址 http://hi.baidu.com/jingmingweilan/item/750e12780864c912d0dcb3ab]【http://hi.baidu.com/jingmingweilan/item/750e12780864c912d0dcb3ab】指导老师:【屏蔽】【摘要】伏羲女

DSP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 dsp在图像处理

前言花了一天时间看了15篇文章终于搞出这么篇综述来,完全是为了3个学分,除了摘要和结论其他的基本上不是我写的.我大概了解了一下,其他人都只找了一篇文章就开始写了,真是佩服他们的勇气和胆量.我还是对得起这3个学分的.DSP在图像

微课的含义与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五一节期间,收到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2013年第4期,这一期杂志集中讨论了国内微课程(微课)的发展,应杂志社编辑之约,我为这一期杂志撰写了一篇文章,介绍了我们团队近期在一些省市开展教师微课程培训的情况,谈到了有关微课程的发展和

自由搏击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网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自由搏击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本文作者:严弟楠图片:自由搏击(英文:Kickboxing)全接触(英文:FullContact)项目比赛自由搏击(英文:Kickboxing)运动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最早推广自由搏击运动的组织和推广人,几乎都是从空手道协会和空手

声明:《中国服饰美的变迁与发展 近代中国服饰变迁》为网友恠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