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余秋雨老师的《含泪劝告请愿灾民》 含泪劝告

驳余秋雨老师的《含泪劝告请愿灾民》

余老师,您是我比较敬重的文化人,我的案头摆放您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叹》等文化书籍已经四五年了。看您的书,对很多不懂的文化都能懂一点,对很多不明白的文化现象能够知道一点,深深感谢您的书籍的营养栽培。

但今天我看了您的《含泪劝告请愿灾民》,我感到很失望。

中国的文字很奇怪,不同的人同总有不同的理解,所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从这篇文章我读出一股味道,一股书生的味道,一股前清遗老一般味道。这种味道,似乎正统,似乎固若金汤般拒人千里,似乎高高在上,乃至脱离实际,脱离灾区,脱离百姓。您所劝告的这些“灾民”,我想有很多人是看不到你的文章的。

余老师,您是文化人,可能没有种过地,没有收过麦子(某段特殊时间可能有过,但几乎不能算作深入),没有具体地体会农村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没有真正地体会过一回农民或者说穷困地方的生存状况,以及这些百姓的心理所思所想,没有体会过农村百姓的心理需求。您今天却以文化人高高在上的姿态来“含泪”劝告“灾民”,您的姿态首先在哪里呢?是不是在很高的位置上?的确,余老师,您是一个名人,是一个一言一行都受到关注的人,自己的几句话都有可能被我这种人当作“精玉良言”来进行分析。不管如何,余老师,我觉得您这篇文章的口气是高高在上的。您劝告的这些“灾民”,我想有很多人是看不到你的文章的。

首先,我不太喜欢媒体报道或文章中用“灾民”两个字来形容当地的百姓们。

什么是灾民?如何来定义?什么人才够得上灾民?灾民听起来很顺耳但以人为本吗?四川的都江堰、绵阳、德阳等地遭受地震,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在陕西和甘肃,同样也有很多地方遭受了创伤,就是我个人现在的工作和生活都被地震打乱了,我算不算灾民?房子倒塌了的是灾民,房子完好的人就不是灾民吗?物质损失的算灾民,精神创伤的就不是灾民吗?这扯得有点远了。我只是想说,以后在文章中,在媒体报道中,尽量不要使用“灾民”两个字。当地震造成损失的地方的百姓听到左一个灾民右一个灾民,心理的伤痛又会泛起。您的一声灾民,估计又让很多人想起了地震的日日夜夜,想起了悲伤。

灾区的百姓现在仍旧处在缺衣少粮的窘迫境遇下,还有好多的百姓都没有房子住。可能我们通过电视看到了,不少地方逐渐盖起了活动板房,也搭起了帐篷。但这毕竟有限,而且主要集中在一些大的安置点。我的几位去过比较偏僻的地方的朋友告诉我,越是到深山,越是到贫穷的地方,受灾越严重。本来就没有多少东西,现在基本上成“光光族”了。这些百姓的心理是什么状态?我想恐慌焦躁肯定占据了一定比例。

此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很多的百姓失去了自己的亲人,失去了儿女的,失去了父母,失去了亲戚的,失去了邻居的,失去了很多平日里很亲切的乡亲们的痛。这种痛,是一辈子都不可能忘记的,是一辈子都不可能通过所谓的心理医疗来达到的。即使你现在进行所谓的心理干预等心理方案,但只要他们的心理一平静下来,就会想起伤痛。所以,很多受灾的百姓,情绪基本上还处在一种“地震灾害综合症”中。当他们被这种心理所缠绕的时候,就会去思考很多看起来添乱甚至觉得有点极端的问题,比如说追究校舍倒塌问题。

关于校舍倒塌,网友们是一边倒的。我个人认为,不管地震的级别有多大,房屋质量是与它无关的。正如上面来领导视察一样,并不能因为你官大,就把质量标准提高,官小,就把标准定低一点。房屋质量首要要保证,该使用多少水泥,就使用多少,该采取何种结构,就采取何种结构,该抗8级地震就最后只能抗7级就属于违规。不管你发生几级地震,都没有关系,我们不看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我们的看房屋的结构,房屋材料的情况,看相关规划图。我们只看房屋质量,眼光紧盯质量。假如说这次地震级别小一点,受损小一点,是不是就不会对房屋进行检查了?相关人员又会拿出什么样的理由来?不得而知。

灾区的百姓现在几乎没有心思做事情。没有心思做事情,就容易想一些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往往一时没有答案,甚至容易钻牛角尖。百姓是很朴实朴素的,他们不知道很多法律的东西,不懂得很多程序的东西。我曾经到过广元市某县采访,是一个卫生院医疗事故的案子。一些具体情况我不便多说,但采访的经历告诉我,百姓的力量真的很小,要争取权利很难。当如此大的灾难降临时,他们或许会偏激,或许会激怒,我想这是有历史背景、文化渊源的。余老师,您应该对此很清楚,中国的百姓,历朝历代,总喜欢用一些比较朴素的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来获取自己的权利!

很多人想上访,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民间的呼声比较大。一两个人不会去上访,没有重大问题,在这个时候不会上访的。在提供帮助上,大家都是有血有肉的人,都知道国家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投入了多少兵力,多少财力,多少人力,多少资源,花了多少代价,尽了多少职责,还有很多很多。这个,我想,灾区的百姓不是不知道,他们不是闭着眼睛的,也不是躲起来了。他们当中说不定就有一些人是被解放军从废墟里用血肉双手扒出来的,有的父母能见到儿女也是依靠人民子弟兵的帮助。他们心里应该有数。至于为什么上访,笔者只能通过我个人的在农村十几年来的亲身体会和亲身经历以及耳目所闻所见分析,有一定的潜在原因。

这个潜在原因,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积累下来的,或许在地震前就有过,或者在地震前矛盾已经有点出现了,而不是专门因为地震引起的。地震只是一个引子,一根导火索。这话不好听,但确实是我要说的。这次地震将一些问题很严重地撕裂,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一些潜在因素就聚集,然后就……

这是一点生活上体会而来的猜测,如果要拿具体的事实根据来证明,也许一些在当地的媒体朋友可以。我希望这段话不要成为把柄。

据见过当地倒塌建筑的一些朋友称,一些校舍的建筑质量实在是不敢恭维。这里不举例子。我不想以某种心理来猜测别人的心思。有些楼房用的是筷子粗的“钢筋”浇筑的,筷子粗的钢筋已经不能称之为钢筋了,只能称呼为大号铁丝。有的墙体只用了一口砖。一口砖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厚度就是一口砖的宽度,不是长度。(不过大多数房子还是按长度建设)一震一个塌!看着那些照片,仔细用放大镜看那些墙体,触目惊心啊!地震将里面的很多东西震出来了。我一个在电视台工作的同学告诉我,他们去年刚竣工的广电楼这次在余震的作用下,开了很大的一道裂缝。我不敢说灾区的很多房子出了问题是因为房子质量问题,但在我所在的城市,很多新的楼盘,很多刚盖好的房子都出现裂缝,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偷工减料的问题(这个是一些做建筑设计的朋友告诉我的,所谓“潜规则”)。新闻中提到,一些政府的办公楼也出现裂缝,所以政府机关和学校一样,都是因为强震倒塌的。但要知道,现在的政府大楼也是承包给开发商的。有些地方,甚至打包!

余老师,您一味地将房子倒塌的原因归结于八级的地震!我只想说的是,到灾区的那些倒塌的宿舍楼跟前,多拾起几片残垣断壁,多看看地图,多看看房屋建筑的本身,就知道房屋好坏了。地震不是检验房屋质量的标准。如果要按照余老师的逻辑推理,那些不在地震区域内的房子都没有问题吗?

余老师,您还一味地提到房屋检查的复杂性,其实在灾区的很多房子,楼层不高,建筑不是很复杂,完全可以针对上访所在地的重点怀疑建筑进行优先检查,优先处理,以尽快给百姓一个交代。

余老师,您还提到,要让百姓维持一个“动人”的气氛,然后“秋后算账”,这似乎是在要求百姓压抑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大家都知道,秋后算账,不一定能算得了账。陕西华南虎事说要算账,现在算到第几步了?没人知道。

余老师,您可能主要考虑到灾区的稳定,希望大家保持一种动人的抗震救灾的气氛!我十分赞同您的目的——保持灾区稳定。这也是每个关注那里的人所愿意看到的。但说实话,这种所谓的动人气氛需要“动人”吗?“动人”这一形容词,只不过是我们这些在平安地区在进行紧张、大范围、令人感动的支援时所体现出来的一种高度和谐的氛围,对于受灾的百姓来说,这种气氛如何能动人得起来呢?即使堰塞湖是悬在灾区上空的一把危险的剑,即使现在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很多危急生命安全的事情要做,但不少百姓的心里的真实想法却是,孩子都没有了,我活着有什么意义!在很多农村地区或者比较落后的地方,儿女对于父母来说就是全部。为了讨要一个说法,有些百姓甚至会把生命置之度外。因此,产生这些过激的行为是要理解的,不能压制,不能为了营造某种氛围,而忽视了他们最真实的内心感受。

最后我想说的是,余秋雨老师有一种文化自卑心理。这种文化自卑心理现在在很多国人的身上似乎有所蔓延。这种自卑心理,就是做很多事情,看待很多问题,要首先从他人的眼光来定位,从他人的角度来做事,想博得他人的认同,寻求一种外在的美饰、一种平衡点。譬如有人要改地名,因为外国人听得不舒服。有些人要把中国的“龙”的英译改成汉语拼音,因为“龙”在英语世界是一个贬义词。

在余老师《含泪劝告请愿灾民》整篇文章中,贯彻的是一种这样的思想,我不知道对不对,但是我看完后的第一感受:为了不被国外媒体诬陷,我们要保持克制,我们要装,要对着镜头微笑,要在国外媒体的版面上呈现出一篇我们自己所要的东西。这可能吗?

大家知道,不管中国怎么努力,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外媒体都会想方设法地采取令人愤怒的手法来对中国进行各种各样的非真实报道。譬如拉萨事件,把某国的警察照片添枝加叶就移栽到中国军人身上。比如这次,抗震救灾举国同心,华人举爱,国家领导人多次慰问查看灾区,指导灾情,一些媒体就说这是中国在作秀,是表演。反正无论如何都是缺点,都是矛头,我们要想从他们那里听到一些顺耳的舒心的话,时好时坏,时多时少,但永远都达不到我们的真实要求。所以,我们在抗震救灾的时候,过多地替国外媒体操心,担心他们又拍到什么不利于中国的镜头,不利于政府的镜头,发表不利于中国的言论,这样反而会碍手碍脚,妨碍我们有序专心地开展重建工作。

我们要承认错误,要承认一些问题,因为中国从来不是一个回避问题的国家,中华民族也从来不是一个胆小怕事躲避责任的民族。但我们也不是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对国外媒体的违背职业道德就“两手只管灾区重建,双耳不闻国外事”,我们要时刻关注一些媒体的动态,时常观察一些媒体的言论。CNN不是也道歉了么!莎朗斯通不是也承认错误了吗!也许还有很多事实没有得到澄清,但历史将会作证。没有人能骗得了历史,没有人能违抗得了历史。

我们要以从容的心,面对各方记者,面对各种言论,这正是考验我们的时候。我们要用最真实最有力的重建行动告诉每一个关注这篇热土的人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真实的中华民族,让真实说话。

余老师,在我心里,仍旧十分尊重您、敬重您。写上面这些文字,对事不对人,也是一时有感。言有不当之处,请您原谅。我希望您以后更多地以低调、亲民、草根化的态度,以更朴素、更基层、更百姓化的笔调,接近文化的底座——生活,尤其是农民兄弟的生活,写出更多令我们尊敬的作品。

祝福灾区的百姓,希望他们早日有一个温暖温馨和睦的居所,有一个喜乐平安美好的明天。

驳余秋雨老师的《含泪劝告请愿灾民》 含泪劝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7470.html

更多阅读

含泪评点余秋雨《含泪劝告请愿灾民》 余秋雨散文

最近网络上的暴民与顺民都在传看余秋雨老师《含泪劝告请愿灾民》之大作,俺也忍不住好奇了一回,读罢此文,俺已是泣不成声。余秋雨老师的爱国之心天地共鉴,可不知在什么地方触发众怒,俺再次含泪细读,含泪品味,含泪分析,含泪点评。[原文]  昨

声明:《驳余秋雨老师的《含泪劝告请愿灾民》 含泪劝告》为网友宇宙级怪怪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