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刺客变保镖的利器 改变战争的10大利器



蒋骁飞

晋恭帝时期,晋王室衰落。大权在握的宋王刘裕伺机篡位夺权,但遭到一批忠义之士的反对和防备。特别是一个叫司马楚之的人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为了除去异己,刘裕决定派杀手去暗杀司马楚之。

杀手名叫沐谦,是当时有名的勇士,武艺超强、胆识过人。为了完成刺杀任务,沐谦假扮成门客去投靠司马楚之。爱才如命的司马楚之见沐谦这样的壮士来投奔自己,大喜过望,立即将他迎为座上宾。曾感觉胜券在握的沐谦很快发现刺杀司马楚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司马楚之待人诚挚,每天敞门迎客,来投靠他的人络绎不绝,时刻都有许多人围其左右。虽然沐谦的匕首藏在贴身处捂得发烫,却找不到出手的机会。

一筹莫展的沐谦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躺在床上装病,果不出所料,当司马楚之得知沐谦患病后,就急忙带药前来探望。一番嘘寒问暖之后,司马楚之又亲自熬药。药熬好后,又倒了一碗药汤送到沐谦嘴边。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暗杀机会,正当沐谦准备从枕下抽出匕首之际,他稍稍分了一下心,因为他无意间瞥见司马楚之的手背上有几个触目惊心的大血泡,便好奇地问道:“主公手上的伤从何而来?”司马楚之笑道:“刚才给壮士倒药时,不小心被溅出的热汤烫了一下。”

沐谦一惊,悄悄紧握匕首的手也不由自主地松开了。如此有情有义的人,如果还去刺杀他,我沐谦还是人吗?这样一想,沐谦赶紧翻身下床,高举匕首跪在司马楚之面前,将自己的暗杀计划一五一十和盘托出,并不停地叩头谢罪。司马楚之扶起沐谦,笑道:“其实,我早就知道你是来杀我的!我早有防备。”说罢解开上衣,露出一排防身铠甲。沐谦惊诧不已:“既然如此,您为何不叫人先杀了我?”“不!”司马楚之摇了摇头说:“你其实是个忠义之人,只是一时受了奸臣的蛊惑……”沐谦一听,再次跪地:“小人该死!从此愿做您的保镖,用自己的性命来保护您的安全。”

夺命杀手最后竟变成了贴身保镖,这确实有点出人预料。但仔细想想,这又在情理之中,在这个世界上,最能征服人的武器不是锋利的刀枪,也不是个人的勇猛,而是一个人内心的真和善。





《意林》2011年第4期

生活锦囊

人之初

妈妈,让不够优秀的我消失吧

琼 瑶

我十六岁了,苦涩的十六岁。

那年我读高一。课余时间,我就把自己埋在图书馆里,疯狂地阅读各种文学作品。我觉得,我那时对文学是一种“饥饿状态”,我“吞咽”中外名著。书看多了,思想也多起来,对人生的爱恨别离感觉特别敏锐。我常常想,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那时,父亲在师大教书之余,又开始演讲著述,生活忙得不得了。母亲又教书又忙家务,深夜还要帮父亲校对。他们实在太忙了,忙得没有什么时间来过问我的心路历程。我觉得寂寞极了。在学校里,我也有几个好朋友,但她们和我比起来,却“天真”多了。我满心满怀的热情,无处发泄,满脑子的疑问没有解答。然后,有一天,学校发给我一张“通知书”,要我拿回去给父母“盖章”,通知书的内容是:我的数学考了二十分,要家长“严加督导”。拿着通知书回到家里,却发现我那处处比人强的小妹,正坐在玄关抱头痛哭,父母一边一个,在想尽办法安慰她。我不禁大惊,慌忙问妹妹发生了什么大事,哭得这么厉害?母亲叹口气,用充满怜爱与骄傲的语气说:“她实在太要强了,她哭,因为考了一个九十八分,没考到一百分!”我目瞪口呆,揣在口袋里的通知书简直无法拿出来。但是,老师命令,明天一定要盖好章交回。磨磨蹭蹭,到了深夜,我终于拿了通知书去找母亲,母亲一看,整个脸色都阴暗了下去,她抬头对我说:“你要我们做父母的,拿你怎么办?为什么你一点都不像你妹妹?”我心中一阵绞痛,额上顿时冒冷汗。我冲出房间,冲到夜色深沉的街头,伏在围墙上,疯狂地掉眼泪。

当天晚上,我写了一封长信给母亲。这是我成长以来,第一次这样坦率地向母亲“告白”。如今,我已不能完全记起信中的内容,只依稀记得,有这么一段话:

“亲爱的母亲,我抱歉来到了这个世界,不能带给你骄傲,只能带给你烦恼。但是,我却无力改善我自己,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但是,母亲,我从混沌无知中来,在我未曾要求生命以前,我就这样糊糊涂涂地存在了。今天这个‘不够好’的‘我’,是由先天后天的许多因素,加上童年的点点滴滴堆积而成。我无法将这个‘我’拆散,重新拼凑,变成一个完美的‘我’。因而,我充满挫败感,充满绝望,充满对你的歉意。所以,母亲,让这个‘不够好’的‘我’从此消失吧!”

写完这封信,我找到母亲的一瓶安眠药,把整瓶都吞了下去。当我醒来时,已经是一星期之后了。我躺在医院里,手腕上吊着点滴瓶。母亲坐在我的床边,紧紧握着我的手,睁着一对红肿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我。我立即明白,另一个世界还不准备收留我!张开嘴,我痛喊了一声:“妈妈啊!”

母亲顿时抱着我的头哭了。我也哭了。我们母女紧拥着,哭成一团。母亲哽咽地说:“凤凰,我们以前曾经一起死过又重生,现在,我们再一次,一起重生吧!”我哭着点头,抱紧了母亲。

又过了一个星期,我出院回家。父亲买了一个古筝送给我,庆祝我的重生。我很少收到父亲的礼物,觉得特别珍贵。虽然我始终没学会弹古筝,却常常抱着那古筝,随意地拨弄。古筝的声音清脆,带着颤音,袅袅不绝。我每次拨弄古筝时,心里也震震颤颤、绵绵袅袅地浮漾着哀愁。

恋爱秘笺

爱情的性价比

谁谁谁

早就有经济学家跃跃欲试,企图计算爱情带来的收益。计算结果如下:

第一次牵手时激发的心跳:大约相当于游泳或慢跑,对心肺有良好的锻炼作用。两人次,价值100元左右。

相互拥抱带来的安慰与温暖:比上海外滩三号里的高级SPA更让人感到愉悦。两人次,价值1500元左右。

接吻引发的唾液交换:竟然有医生证明,两个处在愉悦情绪中的人交换一毫升的唾液,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等等。这样算下来,接吻一次,至少相当于买了10克印尼血燕窝,价值2000元左右。

做爱导致的体液融合:作用与接吻相仿,并有更高的促进内分泌的功用,每次价值4000元左右。

相拥而眠则不仅可以消除寂寞的情绪,还可治愈失眠和神经衰弱,每次价值1000元左右。

这样算下来,谈一场三个月的恋爱,每天计牵手、拥抱、接吻各一次,就算考虑到边际效用递减的经济学原理,也可以获得数十万元的收益。

可惜这种爱不见、摸不着,只能靠想像才能得到的收益,并不为人所重视。更多的人宁愿计算爱情成本:看一次电影,150;吃一顿饭,300;唱一次KTV,400,生日礼物送最新款的i-Touch,2000;情投意合送订婚戒指,10000……

银行账户是显示不出经济学家算出来的爱情收益的,能够显示的只有一笔笔心惊肉跳的支出。

有位做财务工作的男孩子曾经对我说过:我已经在她身上花了5000元了,可是她还是若即若离的。显然,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他对这个爱情项目很彷徨,不知道是该继续投入下去,还是割肉退出。

有位精明的金融工作者给自己定下20000元的成本上限,也就是说,当他在一个女孩身上投入20000元,还是没有赢得她的芳心时,他就决定退出。这有点像对爱情的风险投资,亏了拉倒,若是不小心赚了,就是盆满钵满。只是我很怀疑他的所谓的“赢得芳心”是如何界定的,是以对方答应了他的求婚为准,还是以对方与他发生性关系为准呢?而如果领完了结婚证,他又发现了性价比更高的爱情项目时,又该如何处理呢?

若是所有的情绪都可以换算成金钱,人生中的痛苦或许会减轻许多。就算失恋了,算一算,不过损失10万元,闷头挣上半年一年就回来了。若是所有的情绪都可以换算成金钱,人生中的快乐也会减轻许多,遇到一个真爱,不过收益10万元,一年半载的薪水而已。现实中真的有人是这么算的。一位商人朋友在结婚半年后闪离,因为房产证署了两个人的名字,被法庭判决支付给女方40万元。朋友觉得很冤枉:明明首付和装修都是我付的。事后他对我说:就当我去年一年白忙活了吧。于是一次失败的婚姻就这样被物化为一年的经济损失,像一个亏损的投资项目一样,被扔进记忆的垃圾堆里。

心理人生

跳槽只为“软福利”

王小柔

很长时间没联系的一个老同学忽然来了电话,说她又跳槽了,一定要让我去新单位看看,因为她所在的写字楼洗手间里安装了全套美标的洁具,还有名牌洗手液、七分钱一张的吸水纸,最可贵的是马桶旁边那两卷厚厚的舒爽卫生纸永远用不完。我特别惊讶,问她:“你不会是因为厕所跳槽的吧?”她底气十足地回答:“不是才怪!”

我如约到了她的写字楼,那里确实气派十足:电梯宽大无比,每层都有可供商务洽谈的柔软沙发,旁边就是整面落地玻璃,而全楼最奢华的就是厕所。据说我的同学只是基层员工,居然拥有偌大的专属办公室,还有几盆精致的盆栽。

我的同学是个工作上的拼命三郎,但她对环境的要求特别苛刻。上次跳槽据说是因为写字楼里的电梯,就是那种空间狭窄、能同时容纳15个人、满员时站着如同接吻姿势的廉价电梯。平时乘电梯的人并不多,但每到中午11点大厦里食堂开始卖饭的点儿,电梯就忙坏了,几乎每层必停,一群群刚吃完和正准备吃的人进进出出,电梯里充满了一股浓郁的菜味儿,有人在咂吧嘴、有人在打嗝、有人在抖搂饭盒里的水,搞得我同学很长时间一进电梯就犯恶心,都快成生理上的条件反射了。后来她发现每到下午,电梯里总会出现一些光着脚趿着拖鞋,肩上扛着毛巾的人一层层找能洗澡的卫生间,那一刻电梯里满是洗头水的味儿,弄得她经常疑惑自己是不是在一家洗浴中心里办公。这些她都忍了,最让她受不了的是,厕所里的手纸经常不知道被谁当单位福利拿回了家,总是在她疏忽自带卫生纸的时候,眼前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空盒。所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当她绝望地一把提起裤子,想到的只有一个词:跳槽!

她之后就到了这家对着装要求极为严格的外企,每天早晨花一刻钟化一个OL妆,粉底霜、收缩水、精华素、腮红、眼影、香水一个都不能少,即便这样还生怕自己配不上这个大楼的光鲜。这里,电梯大了,菜味换成了化妆品味,她觉得这样的味道才适合自己,就连她洗完手不小心滴落在大理石台上的水珠,都有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服务生及时擦去。

在能够享用自带七分钱一张吸水纸的厕所以后,我的同学觉得每天上班简直成了妙不可言的人生享受。虽然她的手机随时都会响起,虽然她随时都要上网接收老板指令,哪怕她现在在睡觉、在逛街或者在上厕所,都要时刻准备着接收指令,但是她仍然以打了鸡血的姿态投入工作。

人的职场幸福感,其实就是这么简单、这么不可理喻,很大程度往往与薪水无关,它源于看不见却又无处不在的“软福利”。软福利可能只是向上司的表达权得到尊重、诉求得以重视、向上升迁的愿望有更多实现的可能性。又或许只是公司给你提供的种种细微便利,譬如有的公司会给员工提供理发、修鞋等杂七杂八的服务,免费提供早餐、旅游休假,又或者是一趟班车让你早早回家与老人共享天伦。对我的同学来说,厕所福利虽小,但它是促进身心健康的必备法宝,因为没人喜欢从繁重的工作中暂时解脱后又走进一个又小又脏又臭的空间。

我的同学是个闲不住的人,总叫嚣着还要再跳槽,却迟迟没跳。我想,真正挽留住她的不是职位、薪金,而是这里的厕所,当然,这个秘密她的老板未必知道。

机舱里的钟声

希区柯克

从明尼苏达州杜鲁门城飞往华盛顿的班机上,坐在我旁边靠窗座位上的那个大高个子,看着手腕上的表说:“七点十分,托尼,我们已飞一半路了,假如我逃亡海外的话,他们会认为我不回来了。”

“山姆,你不是在逃亡。”我说。他微微一笑,赞同地说:“对,我不是在逃亡。”就从那时候起,从头顶传来“滴答,滴答”的声音。

山姆的两眼瞪大,他长期处于恐怖之中,一听到这滴答声,立即目瞪口呆,一只手紧紧抓住我们座位间的扶手。

我明白他恐怖的原因,这是定时炸弹的定时装置的声音。

他惊恐地望着我,好像我能保护他。

我十分镇静地站起来,但是心却在怦怦乱跳。我看到山姆头上行李架上的公文包。它不是山姆的,他的皮包正在身旁,印有名字缩写。

滴答声来自那个没有记号的皮包。它的声音像打鼓,每一声似乎都要毁掉我的生命及飞机上其他四十几个无辜的生命。

我看看那个公文包,没敢碰它。没错,是定时装置,但谁能说清那是一种什么样的装置?也许把它取下就会爆炸。

一分钟过去了,山姆问:“找到没有?”

我无言以对。一个小男孩在山姆前面的座位中十分不安,他说:“妈妈,我听到时钟声。”

一位空中小姐端着一只盘子走过来,她停在我座位旁边的走道上,侧耳倾听。“那是你的吗?”她的微笑是牵强的,“我想里面是一只钟吧?”

“那不是我的。”我挤向她,贴近她耳朵,轻轻说,“小姐,它可能是一枚炸弹,坐在窗边的是山姆。”

她听了我的话后急忙走向驾驶舱。山姆看了看我。一会儿,从麦克风里传出一个男人的声音:“我是机长,170号座位上头那个没有标签的皮包,不论是谁的,请声明……”

那滴答声在我耳里如打鼓般响。乘客的脸全转向我们。机舱内有谈话声,但是没有人承认那只公文包。

山姆的额头上出现了豆大的汗珠,他说:“该死,它什么时候爆炸?”

机长出来了。他非常镇静,不动声色。他瞧瞧公文包,注意地听听,通道那头有位男士站起来和他说话。“请坐下。”机长说。

突然有个人说:“炸弹!”乘客们都站起来,向前舱和后舱乱跑。

纷乱中,我迅速告诉机长说:“我叫托尼,是私人侦探,我正带这位山姆到华盛顿去作证,假如他能够证明塔克兄弟帮在中西部的所作所为的话,就会消除一个犯罪集团。”

“我们可以把它丢出门外。”机长说。“那机舱能保持正常的压力吗?”“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谁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样的装置,改变压力可能会引发炸弹爆炸。”

机长点点头,他抬高声音,大叫:“诸位请各归原座,假如我们能紧急降落……”他头一次表现出惊慌,“天哪,等一等。”他看看手表,“七点十九分。”自从滴答声开始,已过去几分钟。

“我们需要的是四千米的跑道。在新阿巴尼附近有一个小机场……”

他向驾驶舱冲去。几秒钟后,我们系上安全带,飞机准备紧急降落。

庞大的飞机俯冲着滑翔,发出很大的声响。

飞机在机场上空盘旋的时候,我看到一个风向塔,两个小小的孤寂的棚子,三辆闪闪发亮的汽车等候在跑道边。

那三辆黑色汽车在等什么?

我觉得面部肌肉僵硬,傻兮兮地冲山姆笑着。他皱着眉看着我,同时抹抹额头的汗水。

我越过他的头,伸手取下那只公文包,他吃了一惊,几乎从座位上跳起来。

我夹着公文包,来到驾驶舱。

副驾驶在驾驶飞机,机长看看我和公文包:“你疯了吗?”

“我差点成了傻子。”飞机正在滑落。“马上飞离机场。”我说。那位副驾驶不理我。

此刻,我做了唯一能使他们听话的事,我举起手中的公文包,要把它砸在机舱壁上。

机长伸手要抓我,但没抓住。我打开公文包,里面有一只静悄悄的小钟,还有一只噪音很大的钟。小钟牵动大钟,七点十分开始作响。

没有炸弹。

“歹徒知道你们的一贯作风,”我说,“估计你们不敢去动那枚‘定时炸弹’,假如你们听见它在七点十分开始响的话,你们就会在这里降落,那三辆汽车在这荒凉的机场停着,是在等候山姆。”我说,“现在请告诉下面机场的人,通知警察逮捕他们。”

山姆按照规定的时间抵达华盛顿,并且由于他的作证,警方破获了一个犯罪集团。

关系篇

金钱有能非万能

冯 仑

我觉得金钱能买到两样东西:第一,能买到物质的东西,这只要有钱马上就能买到;第二,金钱能买到大部分的自由,有了钱你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睡哪儿睡哪儿,想去哪儿去哪儿,给你带来很多自由。

但是金钱买不到的东西也有两样:第一,买不到尊重,你不能说有钱就能买到别人发自内心对你的尊重,他可能会羡慕你有自由有财富,但他不一定尊重你;第二,金钱买不到追随,你有钱,很多有才能的人也未必追随你,也就是说你不能保证很多高人愿意跟你合作。

那么,尊重和争取人才靠什么?光有钱一定是只有物质上的财富和行动上的相对自由。而最重要的是要有道德,有道德、有修养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得到别人的尊重。有钱同时又有道德的人会得到尊重,有道德又有钱还有能力的人会得到追随。一个人如果又有钱又有道德,同时又很有能力,让大家相信跟着你能不断进步,跟着你不但能成功,而且能克服很多人克服不了的困难,这就是你能力的最好体现。如果你很有远见,每件事都能往前走,就会有很多人才追随你。“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这是在一次科举考试结束后,李世民站在午门城楼上,看着新科的进士们鱼贯进入朝堂时所讲的一句话,一个受人尊敬的企业领导,也应当达到这样的一种状态和境界。

老友记

林清玄

1“刀疤”古龙

你很难想象他浑身刀疤的样子,因为他年轻时常常和人家砍杀,所以他的武侠小说其实就是他的生活。

新京报:你说过你是古龙最好的,临终前的朋友,古龙有没有给你传授什么秘笈?

林清玄:我在时报副刊当编辑时常去催稿,古龙说:“你不跟我喝酒,我就不写给你”。但我们俩那时年轻啊,老喝不醉,干脆就把绍兴黄酒倒在两个盆子里,“干盆”。我们还经常一起泡温泉,他全身脱光,你很难想象他浑身刀疤的样子,因为他年轻时常常和人家砍杀,所以他的武侠小说其实就是他的生活,只不过从现代投射到古代,另外美化主角———他本人长得很丑,像个罗汉,却写出像楚留香这样俊美的男主角。

古龙临终前的最后一个星期,我去看他,他还写了一幅字给我,“陌上花发可以缓缓醉矣”。然后他又和我讲,“我要告诉你一个重要的事情,酒不是好东西。”那时他都肝硬化到晚期了。他死后,大家决定买上48瓶XO给他陪葬。4000块台币一瓶啊,我担心这样会被盗墓,建议把酒瓶的盖子打开。有朋友开玩笑,过个几十年,就是陈年老酒啊。

2“半部”南怀谨

我问南怀谨,为什么他写的很多东西都只有上册,没有下册。他说,那下册都要留给你们作,我都作完了,你们作什么?

新京报:你拜访过南怀谨?

林清玄:他是个博通四海的大家。为了要去拜访他,我就问人家,南老师最喜欢什么?他们告诉我,南老师最喜欢抽三五牌香烟,我带了一条去拜访他。那时他80多岁,鹤发童颜,一根根抽香烟,完全没有什么执着和固执,是一个很自在的老人。那一天,我们谈了一整夜,我问他,为什么他写的很多东西都只有上册,没有下册。他说,那下册都要留给你们作,我都作完了,你们作什么。南怀谨又讲他的老师在世的时候在全中国盖了120座庙,可是都没有盖完。有一天,他忍不住问其中原由。他老师说,那我都盖完了,你盖什么。他说,林清玄,你写我的下半部吧,我说,我不写你的下半部,我要写我自己的上半部。

3“流泪”三毛

签约付钱的前一天晚上,她突然打电话给我,“清玄,我房子不卖了。屋顶上的柠檬花开了,我要等到它结果。”

新京报:你编辑副刊时还写文章批评过三毛?

林情玄:我有写文章批评她的文章眼泪太多,《三毛一篇文章有48处眼泪》,后来三毛妈妈打电话给我,说三毛看了文章哭了很久,眼泪比你写得还多。那时我们还不认识。认识之后才知道她就是那样的人,为了感动的事情,可以几个月不睡觉,像写《滚滚红尘》。

有一次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她说她想要搬去美国,要卖房子,我去看了下她家,很不错,当场就决定买下。签约付钱的前一天晚上,她突然打电话给我,“清玄,我房子不卖了”。我就很气啊,因为四处借钱为了买房。她说:“屋顶上的柠檬花开了,我要等到它结果。”结果,那段时间她就没有出国,等到柠檬结果。她就是这样的人,她对朋友很好,会记得朋友喜欢什么,在旅行的时候记得给朋友带礼物,有时又会突然写卡片给你,她对朋友真的很细心也很贴心。

4“难友”李敖

你如果看李敖的回忆录最后一篇,《我这一生最好的100个朋友》,我的名字还比较靠前呢。

新京报:你说你是李敖落难时最真诚的朋友,那为什么几乎从来没听他评价过你?

林清玄:李敖那时被判刑,都没有人敢站出来讲一句话,当时只有我写了一篇文章《我所认识的李敖》支持他,认为他很了不起,不应该被关。你如果看李敖的回忆录最后一篇,《我这一生最好的100个朋友》,我的名字还比较靠前呢。我们还算是蛮好的朋友,我出国忘了交水电费,他都帮我去交。

不过,交完之后,收据不给我,他跟我说,我有把柄在他手上。

喂养善良

马 德

清嘉庆年间,有一个叫周维城的人。因为孝顺父母而遐迩闻名。据说,有一个老头看到周维城,没说几句话,就无可救药地喜欢上了,当下。便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

这个事有点夸张,但更特别的事还在后边。

有一个曾跟他一起做过买卖的朋友,活得有点落魄,实在混不下去了,跑到他这里,希望能得到救济。周维城二话没说,便拿出钱来资助他。

然而。朋友走的时候,有人从他的行囊里搜出了店里的东西,大家都很气愤,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周雏城。哪知,周维城赶紧让人把搜捡出来的东西放归到朋友的行囊里,从哪里拿的还要放到哪里,而且还特别叮嘱大家,不要说破这件事。后来,朋友再来的时候,周维城待他还像原来一样。

店里的伙计们都觉得他太过善良了。他笑笑,说,有两个人的故事,我一直忘不了,也讲给你们听听。

一个人姓昊,徽州人,在富阳一带做买卖。每年的年根底下,到了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他都要怀揣好多金子,奔走在里巷之中。只要碰到穷人家,他就会把金子放在这家人的院里。而且,还做得悄无声息。也因此,好多穷人家的年,过得有滋有味,却没有一家知道。这钱是谁给他们的。

另一个人姓焦,江宁人。有一次,他带三百金来富阳做买卖,正赶上江水暴发,好多人家都被水淹了。他急了,拿出三百金来。说。谁能拯救落入江水中的人,救起一个,我就给一金。此语一出,会水的人,纷纷下去救人。他没有食言,好多落难的人被挽回了生命。他出钱,为他们买吃的喝的,水惠过去之后,还给他们盘缠,送他们上路。那一次富阳之行,他买卖没做成。却把三百金花得一干二净。然而。自始至终。他没有说过一句怜惜的话。

周维城讲完故事之后,店里的伙计们怎么样了,我们无从得知。但周维城的这个事让我联想起了另一个人——陈光标。

有“中国首善”之称的企业家陈光标小时候家里特别穷。为了分担家里的贫苦,他挑着水到几里之外的集镇上去卖。他清楚地记得,尽管他使出浑身力气吆喝——卖水啦。卖水啦,1分钱随便喝!然而,没有人来买他的水。

就在这时,一个让陈光标永生不忘的陌生人,走到了水桶前。他摸出两毛钱来,给了小光标,说,孩子,我买水。然而,他只是象征性地喝了三两口,然后,留下一个微笑,走了。

当时的两毛钱,对于小光标来说,不啻于一个天文数字。他紧紧地攥住了这两毛钱。也为他的人生攥住了一颗善良的种子。而那个温暖的微笑,也最终让这颗种子,长成了今天善行天下的参天大树,

我把这两个人的故事写出来,只是想说。在人性的大美面前。有三种人:一种是麻木冷漠的人:一种是相形之下,意识到自身阜琐的人;而另一种人,却用温暖点燃了他人的温暖,用善良喂养了自我的善良。

欢呼

小 米

拿破仑在非洲打了胜仗回到巴黎,整个巴黎都欢呼着迎接他。

拿破仑手下的将军和士兵都已经沉醉,忘乎所以,唯有拿破仑依然平静。

副官不解,问他:“将军,整个巴黎都为你的魅力征服,在为你欢呼,你不开心吗?”

拿破仑很平静地说:“有一天,我上断头台的时候,他们也会这样欢呼的。”

狗的变异

易水寒

带女儿回了趟老家。女儿发现一个问题,全村的狗,无论个头儿大小,都怕人。一个小孩儿冲着跟他一般高的大狗跺跺脚,大狗立刻夹着尾巴跑得远远的。女儿觉得很好玩,天天和其他小孩儿一起跺脚。

村里几乎家家养狗,狗的生育能力强,一胎好几个是常事。家里养不起,只好扔到外面,成为四处乱窜的野狗。狗多食少,家狗与野狗争相讨好村民。随手扔一块馒头,至少两三条狗抢。抢不到的,一边对抢到的怒目相向,一边摇尾讨好村人,希望再扔一块。久而久之,狗变得非常怕人。

回城以后,女儿在小区里见到宠物狗迎面跑来,下意识地跺脚。宠物狗还没反应,狗的主人急了,跳出来讨说法。宠物狗见势,立刻也狗毛倒竖,一通狂吼,好像受了多大委屈。

狗的品种千变万化,也不过是狗吧?我不信它在村里摇尾乞怜,到了城里就基因突变。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狗,“狗仗人势”一词确实有道理。

人类社会中,摇尾或者狂吼,也得看是否有“势”。“势”者,凭恃也。这个词本无褒贬,只不过所凭恃的不同,便有了不同的含义。有的人凭恃的是家族;有人凭恃钱财,动辄“二十万摆平你”;有人凭恃权力;有人恃才傲物,读过几本书,并不把有钱人有权人放在眼里。

后者其实很招前几者讨厌,一路通行的“势”到了他们那里意外受阻,自然令其不爽。“势”大多具有攻击性,彼此的关系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但有了那样几种“势”,才有最后这样一种“势”。要想消灭这种“势”,最好是先割掉那几种“势”。

升职记

自己要努力,贵人才给力

黄亚明

我的一个朋友亚达,毕业后考入了一家著名的跨国公司。起初他的英文极烂,每天私下苦练,一年后竟然进步神速,自诩用英文写东西比中文还要清楚。每每听他用Excellent的英文与人说话,我都会艳羡不已。

一日,亚达下班后单独留在办公室,进来一个中年人,随便找个座位坐下来就开始掏出笔记本电脑飞快地打字。这时,一个国外客户的电话打了进来,恰好亚达对对方询问的产品非常熟悉,所以用一口流利的英文解释了一番。挂断电话,中年人抬起头,说了一句: “你叫什么名字?英文很棒啊!”

几句话下来才得知,这位貌不惊人的中年人居然是亚达老板的老板的老板,大中华区的MD(董事长)。自此,受到大老板鼓励的亚达信心大增,学英文的劲头更足了。偶尔在中层会议上,MD也时不时的向亚达问起他的工作表现如何,引得亚达的老板惊诧无比。

后面的故事很老套,在MD的光辉照耀下,丑小鸭变天鹅之类的职场奇迹诞生了。可是亚达并不感到意外,他说:“光看见我在宝马里笑,谁看见我在自行车后座哭了?”只有我明白他背后付出的努力,毕业后整整一年,他每晚都窝在出租房里强记公司所有产品的英文说明书,无论是和他相关的还是不相关的,他都会死记硬背下来。可见成功的年轻人,最初的原始资本往往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而后才能开得起威风宝马。犹如大多数女孩都是天资平平的灰姑娘,要想被提携为香香公主,至少你得先修炼出公主的气质。

财富课

70份报刊淘出杨百万

马尚龙

杨怀定在1988年2月的最后一天辞职了,这也不是他有发财的先知先觉,只不过是厂里发生失窃案,他是嫌疑人。当嫌疑被解除后,他辞职了。他自己也没想到,他下半辈子的命运将因此发生巨大改变。

一天,杨怀定从报纸上看到开放国债交易的消息。他感到机会来了,开放的第一个交易日上午,他以108元的开盘价总共买了两万元国库券,心中忐忑不安。下午,再去看盘,价格已升至112元。他欣喜若狂,当即卖出,轻而易举地获利800元。这一天是1988年4月21日。

很快,他又从报纸上获得信息,全国有8个城市开放国库券市场。他发现,合肥银行国库券买入卖出价为96元至98元,上海则为100元至103元,之间有5元差价。他取出全部储蓄,又向亲戚借了一些,换上一身旧衣服,乘夜班火车到达合肥。第二天,他原路返回后,将10.6万元国库券卖给上海银行,转手获利6000元。他在工厂二十年的全部工资收入,不过两万元。

从此,他开始了上海至合肥、上海至河南、上海至大江南北的往返奔波。“钱包”也从小包换成大包,继而用旅行箱携现款。“我的第一个百万历程,是在国库券交易中完成的。”这时,距他辞职刚刚一年。就在这一年,杨怀定还做了三件大事:到人民银行咨询政策法规,请人做保安,到税务局报税。这些举动,更是让他出名。从那个时候开始,有人把他叫做“杨百万”。

在此之后,杨怀定又领风气之先涉足股市,财富一再膨胀,已经发展到动辄以百万元计算。

1993年,杨怀定去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做了一档访谈节目。几天后,收看这期节目的沈阳财经学院院长专程飞到上海,邀请杨怀定为大学生讲课。杨怀定上课那天,阶梯教室爆满,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与热情,下课后,又把他团团围住。院长立即决定聘请他为专职教授,并通过沈阳市人才交流中心办了正式手续,工资每月160元。由此,杨百万的“讲”风一发不可收,曾分别受邀至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云南财经学院演讲。

有许多人不服杨怀定,认为他无非是胆子大,博眼子被他博进了,投机倒把被他倒进了,但是,有一个细节那些人都忽略了:杨怀定是一个有心计、有文化的“投机倒把分子”。他家里订了七十多份报纸杂志,这个数量,即使在如今都还是老结棍的。有关国库券上市的消息,他就是从报纸上看到的,有关安徽和上海的国库券差价,他就是在上海图书馆阅览室里的《安徽日报》中看到的。

讣文录

铁生走了

萨 苏

深夜,忙碌完一天的事情,正想静下来写点儿东西。忽然接到一条短信 –

“铁生走了”

默默地看了半晌,没有回信去问究竟 -- 来信的是新闻界的一位友人,平时热情爽朗的人,却只写了这四个字,心中的哀痛可想而知。

还用问什么呢?

有的人会让人以为他永远不会走,史铁生就是这样的一个。

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双腿瘫痪,从肾炎发展到尿毒症,几乎半生在靠透析维持生命,对有些人来说,这种情况下的死亡未必不是一种解脱。而史铁生不一样,他说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其实,他的职业,除了生病和写作,还曾经是在鸭蛋上画仕女的街道工厂工人,他画的很好,作为一个残疾人足以靠手艺养活自己,只是不知道他画的那些鸭蛋,今天却流在哪一家的尘橱。

只是他最终还是成了一名作家,仿佛一颗野草的种子,即便落在高墙上也会发芽。

史铁生的作品,都是在病痛的折磨中完成的,而他的作品,却总是如黎明时军营的号角,充满了对生命的主宰和希望的精神。

那里面没有无病呻吟,没有哗众取宠,这样一个随时在生死边上行走的人,对此大约连不屑的时间都没有,有的只有平静中的感动。在他刚毅的文字背后,只有了解史铁生的人,才会而留意那背后的一丝伤感,却是那种对于人间秋意凋零的慨叹,而没有自怨自艾。

史铁生走到了二十一世纪,他的文风和思想没有取悦时代的任何迹象 – 他坚持的,不是属于他那个时代的东西,而是属于永恒的东西。

永恒的东西,有的时候未必适合于每个时代,所以时代的弄潮儿大可嘲笑他的落伍,却不知道,几百年后,史铁生可能还在,潮却早已退了。

有时候我看他的书,不由自主地想,会不会病痛之于史铁生,更象一种磨砺,让他的思想越发出色?

余生也晚,等我识字的时候,史铁生已经在出书了。

史铁生一生最厌倦别人把他称作老师,他一听这两个字就会出现气喘,血压升高。

所以我不知道该怎样称呼他。

但是,他的确应该说是一个老师的。在一个民族都不会自己思想了的时代,史铁生和他的朋友,用呐喊擦亮了人们心中的灯。他们这一代作家,是文化上撕裂黑暗的人。

这是一个要求无限勇气的事情,而史铁生的文字却把它平静地完成,或许,一个把死亡看做节日的人,勇气已经不是问题。

而这一切,对当时的下一代人来说,就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让我们养成用自己的头脑去思想,我们要感谢史铁生们。

我们从他的身上看到一个人的潜力可以有多少,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依然可以怀有对世界的感恩之心。

只是,史铁生是一个太让人放心的人 – 每天和死亡玩着游戏,渐渐让人们以为这早已是常态。我们几乎以为,世间的人里面,史铁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家伙,他和死神可能已经交了朋友。于是,早上,和一位朋友说起他的离去,朋友的反应是万分意外 – “每年元旦,我们夫妻都去看望铁生的,今年,却是去不成了。”

铁生不是靠死神的友谊,而是靠他的坚韧和倔强活着。

一个完全懂得生命的人,再倔强起来,让死神,也只能让这个坚强的人走过新的世纪,再完完整整地多活上十年。

和史铁生比,谈劳累,简直就是对生命的儿戏。

我想起他和丁玲的交往。徐晓曾在她的作品中写过这一段,或许出于同时对于和自己性别相同的女作家的珍重而写得很委婉,甚至有些不似那个敢于坐牢的徐晓。然而,她还是写出了史铁生的倔强 – 尽管屡次蒙召,史铁生最终也没有去见过丁玲女士。

而我记得更深的是史铁生后来说的话,那时,丁玲女士已经去世了。

史铁生写道:“年龄可以是一堵墙,但墙可以有门和窗。一个人,不管有什么样的政治见解和文学主张,只要是真诚的,是自己的,她(他)的死都是一座纪念碑。”

史铁生,在我的心中,就是那个在墙上开门和窗的人。

新知探索

新知小识

空中小姐的诞生

秋 影

在今天,如果飞机上少了空中小姐的嘘寒问暖,那飞行一定是不完整的。当商业客运还处于萌芽时期,飞机上是没有空中小姐的,直到81年前,世界上才有了第一位女空乘员……

丘奇突发奇想

美国丘奇1904年9月22日出生于依阿华州奎斯柯市的一个农场。一战期间,还是个孩子的她就在家附近的小飞机场观看军人们学习开飞机。丘奇没有想过要成为一名空中小姐。她原本想成为飞行员自己开飞机。这位年轻姑娘甚至曾经在旧金山上过飞行课,希望航空公司开始接受女飞行员的时候,自己也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

但是她并没能实现飞行员之梦。1929年的一天,丘奇在旧金山浏览街上的橱窗,刚好看见在波音航空运输公司的橱窗里贴着一则招男性乘务员的广告。空乘员这个概念早在1922年就由英国戴姆勒航空公司介绍过,但是波音公司到了1926年才开始将之纳入实际操作。

2月23日,丘奇带着她颇具革命性的想法,见到了波音公司旧金山办事处的经理史蒂夫·斯廷普森。她的想法是:如果男空乘员们在飞机上就是为了使乘客们保持安静,那么,如果让被人们认为身心较脆弱的女性来到飞机上工作,不是更能显示波音公司的飞机有多么安全,不是更让乘客们安心吗?而且,乘客的安全和舒适是最重要的,女乘务员要是被训练得像护士一样,谁还不主张用女人呢?

丘奇说:“斯廷普森先生,如果人们想像女人们在天上,想像女人们选择在飞机上工作,那岂不是会产生一种好的心理影响来帮助公众摆脱对飞行的恐惧吗?”

斯廷普森立刻被这个想法吸引住了。他给上司写了一封信建议进行一次为期三个月的女乘务员培训。几经波折,波音公司最后同意了他们的培训计划。丘奇帮助斯廷普森招收和培训了另外七名妇女,他们还联手给新入行者写了一本工作手册。

天上来的天使

为了突出她们的专业化形象,这八名女士穿上了深绿色的制服,身上是双排银扣的羊毛套装,外面还有一层同样质地的披肩,这是为了在透风的机舱内保暖而设计的。披肩上的口袋要足够大,得能装进一把扳手和一把螺丝刀,这样她们才能保证将乘客的柳条椅固定在机舱的地板上,一旦航班延误或者取消了,她们还得用这两样工具调节滑轨式时间表给乘客做参考。

这些新空姐们每个月的工资是125美元,她们被称作是“女乘务员”。除了保证座椅固定在地板上和服侍用餐之外,女空乘们要肩负起在机舱内打死小飞虫、保持乘客镇静和打扫厕所的责任。飞行结束后,她们有时甚至还要帮忙将飞机推进飞机库里去。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飞行可是很可怕的。人们没法像现如今这么准确地预测天气,飞机经常飞着飞着坏天气就来了。飞行员们通过运航空信件赚外快,一架飞机上只有12到15个乘客。

当时航空公司对女空乘的要求十分严格。申请者的体重必须在52公斤以下(为了使飞机能装下更多的航空信),身高不得高于1.62米,年龄得在25周岁以内——在最早的八名女空乘培训结束之后,规矩又多了一条一申请者必须是单身。这是因为最早那次培训当中,有一名空姐的丈夫只要妻子的飞机延误了或者回家晚了,就没完没了地给斯廷普森打电话纠缠不休。

哈里特·伊顿是当初那八名女空乘之一,她回忆说:“飞机上的厕所就是一个圈里装上个罐子,在地板上挖一个洞,人一打开马桶盖子,看吧,什么都能看见!不久以后使用化学剂的马桶登场了。这种厕所唯一的缺点是,赶上狂暴的天气或者气流震荡,我经常会看见厕所里的污物顺着门底下跑到机舱里来。这时我得赶紧擦干净。我可不喜欢这样。”

八人中的另一位——伊内兹·福伊特还记得,当飞机被迫紧急降落在农田以后,女空乘们还得帮着推倒土地上的篱笆,以便飞机能够重新起飞。“飞机燃料用光了,我们只好紧急迫降在一片麦地里。”她讲述道,“周围居住的人们坐着马车或者骑着马过来看飞机。他们以前从没有看见过飞机,所以他们想摸摸飞机,还想摸我。其中有个人竟然叫我‘天上来的天使’。”

航空史上的经典

女空乘员们在工作中忍受着很多困难,但她们的努力也很快收到了回报。通过对她们的介绍和宣传,波音航空运输公司的预定机位数上涨了30%之多。不久,所有其他航空公司都蜂拥着模仿丘奇的创意。

虽然她做出了名堂,后来也赢得了不小的名气,但是颇为不幸的是,丘奇自己实际上仅仅作了一年半的空中乘务员。这是由于她出了一次车祸,车祸以后她只好留在地上了。1942年,战争使她得以重返蓝天,她加入美国医护军团服役。为了表彰她在北非、西西里、英格兰和法国为救治伤员所做出的努力,她还被授予了空军奖章。

战争结束后,丘奇去了印第安纳州的高地联合医院,开始做护士长,后来成为医院的管理者。1965年,她在骑马时死于意外事故。

丘奇虽然早己辞世,但是在她的家乡奎斯柯市,人们不会忘记她。通往丘奇家的四条主干道上都有路标,告诉参观者这里就是世界上第一位空中小姐的故乡。学校里,老师会给学生们讲丘奇的故事,讲她的成就,说她是一个在世界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的女人。而且,当地机场用了她的名字命名,每一个飞到奎斯柯市的人,都得在埃伦·丘奇机场着陆,她的“空中小姐”创意已经成了世界航空史上永传不衰的经典。

谁会被驯养

柴静

陆地上有148种大型食草野生哺乳动物,最后只有十四种通过人类的试验,成为家畜,而且几乎清一色都出现在欧亚大陆,这也是后来为什么是这些人,而不是其他大陆的人拥有枪炮,病菌和钢铁的重要原因。

这是饭桌上一直最富争议的问题-------是非洲或者美洲的人更笨吗?

为什么欧亚大陆的马能够驯化,但斑马不能呢?为什么我们能驯养出绵羊,但美洲土著不能把他们的加拿大盘羊驯一驯呢?非洲人哪哪儿都是河马,怎么没见有人用它犁地呢?十七世纪马从欧洲人定居地逃出来,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印第安人就兴高采烈地骑着它打猎了,那他们之前干嘛去了?

贾雷德在这本书里的解释是,这是安娜?卡列尼娜原则-----驯养的动物都是一样的,没驯成的各有各的不同,全世界得到驯化的野生动物都必须同时具备以下特点,少了哪个都不成。

这几个原则看了让人挺感慨:

1 不能吃太多

也不能非吃肉不可,你吃得比主人还多还好,养你干嘛?所以象树袋熊这样比较挑食娇贵的就不行。

2 得长得快

人天天得吃肉挤扔呢。这样就把大猩猩和大象排除了,虽然他俩都吃素,绝对不挑食,身上肉也多,但谁有耐心等个十五年等它长大?

3 能被安排繁殖

有的动物不喜欢在众目睽睽下性交,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对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猎豹兴趣强烈,想驯化它,印度有个皇帝养过1000头,全是从野外捉来的,想让它在圈养中繁殖几乎是不可能的,几个猎豹兄弟在野外对一头雌性的追逐要花好几天,他们需要这种粗鲁的,长距离的求爱,不是在笼子里被策划的程式。

南美小羊驼是安第斯山脉的一种野骆驼,它的毛是兽毛中最细最轻的,虽然有金钱和名声的刺激,但所有想圈养繁殖它的尝试都失败了,就是因为它需要长时间的复杂的求偶程式,这在圈养中做不到,而且它们需要分开的睡眠区。

印加人只能把它赶进围栏后,剪完毛再放它走。

4 乖

不乖的,如非洲野牛,很快就长到一吨,臀大肉沉,爱过群居生活,它跟河马一样,其实挺合适当农家的大牲口的,如果不是因为他们每年杀的人比狮子还多的话。

倒霉的非洲人费劲让斑马学着拉马车,但只要它长大一点,可比一般马凶多了,它咬了人是不松口的,被它们咬伤的动物园饲养员比老虎咬伤的还多,想要给它装上马鞍或者骑上去比登天还难,它还没法用套索去套,就算过套马冠军的牛仔也不行-------它有个万无一失的本事,绳套飞过来,它头一低就躲过去了。

5 麻木

有一类动物会对被捕猎作出强烈的反应,神经紧张,动作敏捷,立即逃走。

绵羊不到必要是不会逃跑的,但是你试着驯驯瞪羚看?-----几千年来,人们最常抓到的就是它,但从来没人成功驯化过--------它要么为了逃生一头撞上围栏上撞死,想放牧它?它一跳就差不多30英尺,跑起来每小时50英里。

6 乐于接受驱使

几乎所有已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他们的祖先都生活在群体里,有一种等级结构,比如一个野马群,里头一匹公马,六七匹母马,一些小马驹,公马走最前头,然后是母马A,后边跟自己的马驹娃娃,再后面是母马B,后边是它的娃娃……一个支配一个,依此类推。

每个马都知道自己在马群中的地位,在幼兽长大时,看到身旁的人,就把人牢牢记住。

它们会本能跟着一个起支配作用的领袖,乐于接受驱使。

群居动物在拥挤不堪的条件下也能长得不错,因为它们从来就习惯生长在密集的群体中了。

相比之下,独居的动物不能集中起来放牧,它们没有把人牢牢记在心上,也不会本能地顺从,非洲羚羊是地盘性的,见面就争斗,犀牛也一样。北美的加拿大盘羊也一样,跟咱们绵羊很多地方都象,只有一个方面,它们缺少一个特点“某些个体对另一些它们承认其优势的个体表现顺从”

历史碎片

让刺客变保镖的利器

蒋骁飞

晋恭帝时期,晋王室衰落。大权在握的宋王刘裕伺机篡位夺权,但遭到一批忠义之士的反对和防备。特别是一个叫司马楚之的人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为了除去异己,刘裕决定派杀手去暗杀司马楚之。

杀手名叫沐谦,是当时有名的勇士,武艺超强、胆识过人。为了完成刺杀任务,沐谦假扮成门客去投靠司马楚之。爱才如命的司马楚之见沐谦这样的壮士来投奔自己,大喜过望,立即将他迎为座上宾。曾感觉胜券在握的沐谦很快发现刺杀司马楚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司马楚之待人诚挚,每天敞门迎客,来投靠他的人络绎不绝,时刻都有许多人围其左右。虽然沐谦的匕首藏在贴身处捂得发烫,却找不到出手的机会。

一筹莫展的沐谦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躺在床上装病,果不出所料,当司马楚之得知沐谦患病后,就急忙带药前来探望。一番嘘寒问暖之后,司马楚之又亲自熬药。药熬好后,又倒了一碗药汤送到沐谦嘴边。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暗杀机会,正当沐谦准备从枕下抽出匕首之际,他稍稍分了一下心,因为他无意间瞥见司马楚之的手背上有几个触目惊心的大血泡,便好奇地问道:“主公手上的伤从何而来?”司马楚之笑道:“刚才给壮士倒药时,不小心被溅出的热汤烫了一下。”

沐谦一惊,悄悄紧握匕首的手也不由自主地松开了。如此有情有义的人,如果还去刺杀他,我沐谦还是人吗?这样一想,沐谦赶紧翻身下床,高举匕首跪在司马楚之面前,将自己的暗杀计划一五一十和盘托出,并不停地叩头谢罪。司马楚之扶起沐谦,笑道:“其实,我早就知道你是来杀我的!我早有防备。”说罢解开上衣,露出一排防身铠甲。沐谦惊诧不已:“既然如此,您为何不叫人先杀了我?”“不!”司马楚之摇了摇头说:“你其实是个忠义之人,只是一时受了奸臣的蛊惑……”沐谦一听,再次跪地:“小人该死!从此愿做您的保镖,用自己的性命来保护您的安全。”

夺命杀手最后竟变成了贴身保镖,这确实有点出人预料。但仔细想想,这又在情理之中,在这个世界上,最能征服人的武器不是锋利的刀枪,也不是个人的勇猛,而是一个人内心的真和善。

人文地理

车为什么要让人

胡晓明

我在美国三个月,从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回到家里,路上常常要碰到的事情是,每到一个路口,一旦有车,必定让你先行。这是什么道理呢?一般人都说,这是西方人比较“以人为本”。一开始我也这样想,但后来才知道路,其实,在他们的交通规则里,有一个“路权”的观念。路权,就是眼前这条路,人人有权。而且这个权利是平等的。怎样体现这个平等呢?他们设计了一个补偿的制度,即:凡是交通工具优势的,就应该补偿交通工具弱势的,如货车补偿客车,大车补偿小车,小车补偿摩托车,如此类推。“补偿”就体现为“让先”,体现为“以对方为重”。所以,很多情况下,哪怕是,我比汽车慢了一拍到路口,他本来可以一踩油门,一下子就过去,但是不,他停下来,在车窗里摆摆手,让我先行。我一旦了解到这个“路权”,以及补偿的设计,不禁大为感叹!

我们有很多好的观念,但可惜我们没有想一些办法,让它进入生活中。如果我们都有这种配合着平等观念的权利观念,就不会动不动欺负弱势人群,暴力拆迁,等等。所以我想,中国的礼让与仁,不是不好,而是强制性与操作性不够,道德建设,更要配合现代“权利平等”的观念,以及“弱势优先,强势补偿”这样有效有力的制度安排。

印度这一本书

闾丘露薇

最近去了一次印度,回来之后,一直想写点什么,但是觉得,很难下笔。不像其他的国家,去了几次,总是能够找到一种感觉,但是印度,虽然去过好几次,也看过很多有关印度的书,还有机会和印度的学者,同行聊天,却还是找不到任何感觉。有人说,印度和中国很像,因为大家都是人口众多,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都是东方的文明古国,或者正是这样,因为对于一个外人来说,短短几次中国之行,或者是看再多关于中国的书籍,如果没有机会在这个国家生活一段时间,那麽,很难对中国有一个准确的描述。

在德里转一圈,似乎也就是总统府,它门前的国家大道,以及国家大道尽头的印度门可以用壮观来形容。走进“印度国际事务委员会”,不得不承认有点惊讶,因为它的礼堂,甚至比不中国大城市里面,任何一家重点中学。但是印度人显然并不在乎这一点,因为在这个小小的礼堂里面,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政要在这里发表演说,而他们之所以愿意来到这里,是因为他们看重印度这个国家。

德里算不上干净,只要车子在红灯的时候停下来,总会有人上来在窗户外乞讨,不少人的手里面还抱着婴儿。到了夜晚,街边会看到披着毛毯的街童,烧火取暖,对于习惯了从城市外观来判断一个地方的贫富的人来说,这样的场面,只会联想到贫穷,看不到希望和前途。也因为这样,当越来越多人把印度和中国放在一起的时候,有的人觉得无法接受,甚至有点点天方夜谭。

只是,这个地方还有很多其他不能忽略的地方。打开电视机还有报纸,头条几乎全是政府和政党丑闻,除了印度本地的电视台,CNN, CNBC,STARTV,这些外资媒体,全部在当地有本地化的频道,英文的,印度语的。充满活力的媒体,让人感觉,至少这个国家,媒体充当政府的看门狗以及资讯传播者的功能,发挥得相当充分,而这对于公众来说,确保了资讯的透明以及充分,不会迟人一步。也从某种程度上,确保了公民的权利不受到损害,确保了政府不滥用权力。

去胡马云墓,发现外国人的门票价格,是当地人的25倍,也就是说,当地人用几乎免费的价格,可以参观这个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景点,其实,印度所有的景点都是这样。这倒提醒自己,印度除了有贫民窟,也是穷人福利算是不错的地方,印度的公立医院全部免费,1949年印度通过的第一部宪法中明确规定,所有国民都享受免费医疗。

或许,这还提醒自己一点,不能够用一个国家的外表去判断一个国家的内在,正如我们从来都不能够用上海北京的高楼,来判断中国的实际情况那样。如果让数字说话,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印度并没有像中国那样,拿出四万亿刺激经济,但是依然取得了百分之六的经济增长。虽然印度落后中国十多年,但是不能忘记的是,印度的经济改革从九十年代初才开始。

而且,国家之间的比较,除了经济规模,还要看软实力。印度有不少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有奥斯卡奖的获得者,过去有泰戈尔,现在有宝莱坞,所有的这些,让印度这本书显得相当耐读,也必须好好去看一看。

政府只是守夜人

张达明

以色列政府作出一项新规定,要求所有海滩管理部门必须按照随时出现的不同情况,及时更换上白、红、黑三种不同颜色的大旗。

白旗向游人表示,此时海面风平浪静,达到安全指标,游人完全可以放心地下海去游泳。游人在游泳时,岸上不仅配备了足够的心脏科医生,周围还有通过游泳健将考试的救生员,只要你是在正常游泳时出现意外,政府会按照有关规定,全权负责医疗费和赔偿金。

红旗表示海上已经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状况,政府力劝游人此时最好不要下海游泳;如果你执意不听而导致出现意外,政府和出事者个人,则各自承担一半的责任。

黑旗表示海上风急浪高,形势分外险恶,政府严禁此时任何人下海游泳;如果你一意孤行,一旦发生险情,政府虽然也会全力展开施救,但无论是出动的飞机、船只、施救人员的费用,还是抢救的医疗费用,被施救者必须全部负担。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解释说:“在一个有序的社会里,政府不过在担当一个公益‘守夜人’的角色。‘守夜人’的首要责任和基本职能,就是保护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及时提醒民众可能出现的任何危险,并及时组织加以有效预防。具体到海滩换旗一事,政府这个‘守夜人’就要根据海上出现的不同情况,及时对海滩上的旗进行更换,同时做一个合格到位的优秀‘救生员’。这也是政府最基本的职能———看护好民众的生命和财产。”

内塔尼亚胡还讲到一件在外国人看来难以理解的事:不管在以色列任何一个地方,只要发生了火灾,当有人打电话报警后,火灾周围所有人必须马上离开,不允许任何人擅自参加“灭火战斗”。这样做,是为了给政府专业人员腾出足够的道路和空间来有效灭火。如果有人此时心血来潮要见义勇为而在灭火中受伤,不仅要后果自负,还要追究法律责任。

对此,内塔尼亚胡解释说:“政府这个‘守夜人’和民众的职责必须清楚,各自的分工更要明确,做起事来只有旗帜鲜明,才会成本低、效率高,也才能更好地体现法制和民主的精神。”

神圣的私有财产

李永君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教学区有一座漂亮的教学楼,去年9月,我们在亚非学院法律系学习期间,经常在这里上课。

课程中有一项很特别的内容,叫做“Walk around Legal Lon?鄄don”,意思是步行参观附近的司法机关、律师公会和法学研究机构。那天上午,我们在教学楼前集合完毕,学院的一位先生带我们参观。他说:“我们就从这座教学楼开始吧。”

从教学楼开始?我们感到很奇怪。

他领我们转到教学楼临街的一面,指着墙上一人多高的地方,那里镶着一块铁牌。铁牌上记载的是这座楼房历史上的一个故事。

此楼建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建楼的资金来自一笔善款,因此校方决定要把此楼建得漂漂亮亮,永垂青史。经过名师设计和将近两年的施工,大楼建成了。校方筹备了隆重的落成庆典,还特别邀请了市长、议员和地方名流前来剪彩。

庆典的前夜,校方接到一个电话,问建设这座大楼是否经过了地方政府的批准。

校方答复,当然,我们办齐了一切手续。

那么你们得到地主的同意了吗?对方接着问道。

地主?谁是这儿的地主?

是罗素家族,这里是罗素家族的私有地皮。你们仅有政府的批件不行,这儿是私人财产,你们没有征得土地所有者的同意。

啊?怎么会是这样?实在对不起!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很简单,拆掉大楼,恢复原状。

这怎么可能?明天就要剪彩了,而且有很多要人参加。

这是你们的事,与我们无关。

伦敦大学着急了,校方与罗素家族进行了紧急协商,答应赔偿损失。但财大气粗的罗素家族就是不要钱,只要原来那块草地。这不是存心过不去吗?!颇有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的伦敦大学坚持保存楼房,不予让步。互不相让的双方终于将纠纷诉之法院。

法院审理认为,此案法律关系极为明确,伦敦大学未经土地所有人许可而擅自使用,属明显的侵权行为。应当按照土地所有人的要求,拆掉楼房,恢复原状。

法院判决面前,伦敦大学无话可说,拆吧,认倒霉。然而,就在动工拆楼的前夜,罗素家族又打来一个电话,表示大楼不用拆了。

不用拆了?!校方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的,不用拆了。我早就想好了,当你们真要拆楼的时候,我就会放弃自己的要求。

哎呀,罗素先生,十分感谢,十分感谢!那么我们尽可能多的赔偿您的损失。

不用了,罗素家族不缺少你们那座楼钱。

啊!您真是大善人!那么我们为您做点什么呢?

很简单,我只要你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写一份道歉声明,并将此事刻碑留念,警示后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那好办。

校方很快写出了一份措辞恳切、感情真挚的道歉兼感谢信,并准备在大楼的路旁树碑。“大善人”说,哪用得着这么长的文字,几句话就行了。特别是不要在路旁树碑,说不清什么时候碍事,就被搬走了。你们只把关键的几句话镶到墙上,让它与大楼同在就行了。于是这块小小的铁牌,在大楼落成典礼上,就被庄严地安置在了崭新的楼墙上。

我凑前细看,那几句话是:伦敦大学因侵犯罗素先生土地所有权的违法行为而向他表示痛心的道歉,并对他大公无私热心助教的高尚品德表示真挚的感谢!

离开伦敦大学的前一天,我带上相机,专门给这个铁牌子照了一张相。这个小小的牌子,不正宣示着虽看不见但能让人实实在在地感到的权利、自由和法治精神吗!

意林读书坊

烽火守书人

梁文道

每次遇到战争文化肯定就遭殃,人都已经要受伤、要死了,文化这个东西软绵绵的,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又怎能不遭殃呢?但是问题是我们不要忽略,在战火过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它要重建起来的时候文化起到的作用。

比如说我们举个例子,像伊拉克饱经战火、战乱,然后整个国家几乎陷入四分五裂局面的时候,它有多少的文化遗产失落了?大家想想看,两河流域上面的这个重要的古文明大国,它是人类历史上多么重要的一个起源地,它有多少的瑰宝,结果就在战乱之中被炮火掩埋了,毁灭了。

同时以现在这个伊拉克来讲,它也需要很多历史档案,它需要很多过去的一些资料,过去的一些文献,这个在将来这个国家它要重建,要重建它的历史记忆,要重建它的国家认同的时候,都非常非常的重要。但是问题是,在那么混乱的时期底下,有谁愿意去搞这种看起来非常遥远的东西呢?

有这么一个人,《烽火守书人》,我今天向大家介绍这本书,是一本非常重要、非常感人,这几年在全球的图书馆界引起轰动的一本书。它这个副标题叫做《伊拉克国家图书馆馆长日记》,作者就是萨德·伊斯康德。

其实除了这本书之外,另外有一个,我们知道伊拉克南部有个大城叫做巴士拉,这个巴士拉的中央图书馆馆长也有一个他的故事,还被美国的一些作家画成了儿童的绘本。那么这两个人的故事都非常有名,我今天先介绍这个萨德·伊斯康德。

萨德·伊斯康德本来是库尔德人,曾经参加过库尔德游击队对抗萨达姆,后来他到了英国就改行了,成了一个非常斯文的文人,在伦敦大学的政治经济学院拿到国际历史的博士学位。2003年的时候,当时美军攻入伊拉克,他受到号召要回去重建自己的国家,因为过去他是库尔德人,现在可以名正言顺回到巴格达了。

干什么呢?就是干这个伊拉克国家图书馆的馆长,我们想象一下,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这里面就写的非常清楚,当时的伊拉克国家图书馆,除了馆舍受到严重毁损外,图书馆文献遭到抢劫或者是烧毁,古迹、档案、文件遗失了60%。

有的是被人炸了,人家看到烂纸就拿来烧;有的是被别的国家趁战乱的时候派人进去偷,因为里面说不定有很多伊拉克原来很重要的国家机密档案;还有更大部分的是被美国带回去了,那么这就是这位馆长最近几年一直在抗议的地方。

然后珍善本书遗失90%,手稿损失25%,这还不止,而且我们看到,他这本书里面,这本书其实是他一个日记,这个日记是发表在2006年到2007年中间,大概是9个月左右的时间,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馆,也就是BritishLibrary的网页上面去刊登出来的。
让刺客变保镖的利器 改变战争的10大利器

而当时,这个日记一刊登就引起轰动,因为大家全世界的同行就在看着这位国家图书馆馆长,自己的同行,每天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我跟你描写一下,那个生活是这样的,就是每天这个图书馆,供电大概是一、两个小时;每天窗户玻璃都会破,因为随时有枪扫射进来。

动不动今天上班就说,这儿又给炸了,昨天整理好的一柜子书,地上又乱成一团;有时候你会上班的时候听说今天有个同事没办法回来了,为什么?因为他妈给人杀了;那天又说那个人的弟弟失踪了,被绑架了;甚至你是目睹自己的同事怎么样在这个战火之中就牺牲了。

而每天上班都是提心吊胆,为什么?因为这个图书馆所在的位置特别特别的险要,是什叶派、逊尼派两派都想争夺的地方,两派都跑来找这个馆长说,我们在你们房顶在机关枪行吗?那他当然要拒绝。

其实当时的伊拉克已经乱到一个什么程度?就是这个伊拉克所谓的新政府,比如说主管这个图书馆的文化部,这个文化部的部长是属于逊尼派的,另外一个部,像国防部说不定是什叶派的。这两个部门自己会打仗,就是自己底下有民兵去打仗,最后他这个图书馆馆长的上司,这个文化部的部长要被通缉了。

为什么呢?因为他派人去谋杀另一个部的部长,这是当时伊拉克的情况;然后每天上班,你都会觉得今天可能是最后一天上班。在这样的情况底下,到底这位伊斯康德他想做什么?他为什么要当这样的一个图书馆馆长?为的就是要为这个国家,自己的祖国保持一丝历史的、文化的一个命脉。

然后我们就看这本书里面有很多的片段,简直是吓人一跳。例如说有人送回一些馆藏过来,用警车送过来,那么他们就劝人千万不要用警车,因为警车才是恐怖分子袭击的一个主要的目标。然后又有一天,他是被这个国家的警卫,叫做国民卫队拿枪指着,对着他开了几枪,去吓唬他;然后又有一天,他的同事又牺牲了。

那么在这样的环境底下工作,我觉得最让人看着难过的是什么呢?就是每一回他一高兴他一写,这位馆长在这个日记网上的部落格里面一写自己高兴得东西,我看了就伤心。为什么呢?他高兴的东西,全是一些你觉得最微不足道的事情,比如说今天供电供了六小时了;我们这个月进馆的读者的数量,从上个月的60人,现在上升到100人了,人们开始回来读书了。

看到这种地方,你看到这个整馆的馆员那么兴奋,你就觉得很难过很难过。比如说他们热心到一个程度,就是有读者进来说想看某本书,但他们没有,他们立刻派人出去冒着炮火、冒着被绑架的危险,跑到市面上想去买书。

真买不到的时候,就透过这个国际合作,因为全世界知道这个图书馆的故事,大家都愿意支持,每个图书馆都想办法要帮忙他们,把这些他们需要的书,需要的资源送去给他们。于是伊斯康德就成为了一个最近两年,在国际上面屡次获奖的这么一个了不起的图书馆的馆长跟这个文献保护者。

但是为什么伊斯康德最后要放弃继续写这个日记呢?是因为他越来越觉得不安,他觉得每天写这些日记,好像在剥削自己的同事跟自己身边人的那种苦难的生活,拿他们的鲜血、拿他们的眼泪、拿他们受的折磨,来博取全世界的同情。

他说他不需要这个,他现在要的就是继续在战火底下,在混乱的局面底下好好的做下去,而还好,听说伊拉克最近局面缓和,他的读者人数已经每个月上升到900人了。

体谈江湖

我的学生姚明

杰夫·范甘迪

毫无疑问,姚明这个名字我已不需要太多介绍,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判,我只想说说我们的师生之情。

早在2003年,美国的许多记者就在问我,推出姚明,有没有出于经济抑或政治上的考虑,我当时是这样回答的,为了利益,更准确地说,只有两个字:双赢。

八年奋战,对于姚明的成就,我想没有人有资格去抹杀,而对于姚明这个名字所带来的巨大效益,那更是NBA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块丰碑(即便乔丹也不得不点头)。想想,当姚明进球那一刻,整个中国都在震动,而世界上又有多少人在狂呼。

然而,八年后,当媒体在大肆报道,火箭终于在考虑交换姚明了,甚至有些大报还在头条打出“再见,姚明时代”等大标题,这非常可恶。但我知道,至少我的学生,姚明他自己只会傻傻一笑,正如他曾跟我说,中国文化讲究一个“礼”字,不管在哪里,他都不会丢弃。

我开始并不理解姚明所要表达的意思,直到后来,有一次我约他去我新买的小别墅。在路上,我开着甲壳虫一路狂奔,姚明也惬意地哼着小曲,当时我心里就在想,这小子平时开口就是中国,今天哼的小曲竟然是地道的地格斯摇滚(美国的一种乡村音乐),我忍不住哈哈大笑。

当然,如果凭这一点你就认定姚明已经融入美国文化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就在我大笑那一刻,差点就出了车祸,要不是我的甲壳虫还挺灵活,前面横在路口的那条狮子狗肯定已血溅当场。姚明知道我是动物保护协会的一员,所以礼貌地跟我说,您稍等,我赶它走。

姚明这小子真是太搞笑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首先是大声地喊叫,我猜他的意思就是,喂,狗,请走开。那狮子狗雄壮得很,根本就没有动的意思。于是,姚明又打开车后门,拿出好大一块面包扔过去,可他根本就不知道,这种狗只吃精致熟肉的。我本来想阻止他,但越看越好奇,突然有种强烈地想知道姚明到底怎么赶走狗的念头。

为了一只挡路的狗,姚明几乎把车后厢的食物扔光了,我忍不住对姚明说:“喂,臭小子,别再对狗弹琴了,先系上你的鞋带!”

就在姚明蹲下去那一刻,狮子狗飞奔而逃,连头也不敢回一下。姚明坐在我身边傻傻地笑,我们心照不宣,我本来想跟他谈谈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差异,但又怕因为一只狮子狗而伤了他的自尊。所以,沉默了一阵,我还是把话题转到篮球上来,我说,小子,其实你的身高是你最大的优势,但正因为如此,你的对手总是谨慎地防守在你前面,他们就像一只只可恶的狮子狗,你不需要跟他们讲礼貌,如果你实在不想伤害对方,那就蹲一下、转一下、跳一下、甚至冲一下,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

在美国,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篮球场上,如果有力量,就应该用力量压倒对方。他们每个人都在寻求发挥自己最大优势的方法,他们不需要礼貌,礼貌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软弱,他们只会敬佩强者,因为强者就是王者。

姚明,我深爱的一个中国学生,惊闻他受伤、休战,感叹之余,在我心底还有一种悲悯之情,他本是一个强者,为何现在却如此狼狈,或许,当初我的话应该更直接、更重一点,即便伤了他的心,我也会问心无愧。

精英谭

走进常青藤

美国大学招生像在谈恋爱

黄全愈

我发现,美国的大学招生过程很像生活中的谈恋爱,找对象。特别是大学和申请者之间互相追逐的恋爱三部曲,非常有意思,也很值得国人反思我们的高考和高校招生制度。

第一个阶段,大学追着学生抛绣球,把考生追得迷迷糊糊。

美国的高中生从高二开始,就参加高考的预考,即PSAT考试。高三年级,又参加第二次PSAT考试。

PSAT于每年的10月中旬举行。一两个月后,成绩一出来,各大学就纷纷向举办PSAT考试的机构购买有关成绩段的资料。各大学分析有关考生的资料以后,就向这些考生发出热情洋溢的求爱信件,并且不断地寄各种咨询卡和设计精美的画册。

成绩好一些的考生,从1月底2月初开始,每天家里的邮箱都爆满。斯文一些的学校,先来些骚扰信件,问你要不要漂亮的画册。有些大学不管三七二十一,猛寄精美的垃圾邮件。

等到高四年级,考生参加了正式的高考SAT的考试后,各高校更是进行各种邮件的狂轰滥炸,有些学校甚至直接给考生的家里打电话(我们家就接到过数次电话骚扰)

仔细读一读这些来信,也很有意思:有单刀直入式、有缠绵温柔式、有问题引导式、有自吹自擂式总之,求爱信是怎么写的,这些信也差不多,改一改称呼和署名罢了。

其实,说白了,这也是一种求爱。

当然,不少学校也是自重的、顾及身份的,甚至要你主动有所表示后,才会给你寄邮件。

有些一流大学的来信,让你觉得只要你答应就能进去,甚至是已经录取了你,只等你去报到。

申请大学的最后期限尚未到,就有一些大学不断地来信提醒你:还有一个星期甚至期限都过了,还有大学来信表示愿意再宽限一定的时间。

这个阶段,成绩好的考生被迷魂汤灌得迷迷糊糊的,自以为是大爷,别人是孙子。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市场经济越来越深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那么,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了什么影响?很多人可能会说: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算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大动作。或许,有人还会提到某些高校的教师竞争上岗制。或许,还有人会说不管怎么说,我总觉得,高考改革进展缓慢。然而,我又总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高校招生也将会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产生一场深刻的变革。数十所高校实行的自主招生试点改革,就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前兆。

教育是事业,不是企业,这是传统的看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把教育看成一种产业。但是,中国实行9年义务教育制度,而义务教育具有一定的社会福利的性质。现在大量出现的私立中小学是对义务教育的补充,属于教育产业的一部分。尽管实行9年义务教育,但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计划经济时期也可以看作是某种形式的社会福利事业,因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是由地方财政、中央财政拨款的。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推涌下,大学的一只脚尖已经被市场经济的浪潮打湿,但大半个身子还紧紧地靠在政府的财政上。美国的各级公立大学从各级政府得到财政拨款,但学校的经费有相当大的部分来自学费、校友捐款、企业资助。据说,现在不少州立大学的主要经费来源已经不是州政府,而是各种不同的渠道。因此,有人调侃道:应该把state university(州立大学)改成state-assisted university(州赞助的大学)。美国大学里有个很流行的说法:看一个大学校长是不是好校长,就看他或她能不能为学校找到钱。没有经济头脑,很难在美国当校长。

高校的企业行为使得高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但是,高校又不是一个以营利为主的企业,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高校就失去了自身的意义。因此,怎样吸引高素质的学生,保证学校人财两旺,学校不得不把眼光投向招生这个硝烟弥漫的厮杀战场。

美国高校在招生中怎么吸引高素质的学生,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下面我以纽约大学为例,较详细地介绍他们在招生过程中的各个步骤。

纽约大学是一所名气很大的私立学府。在新锐校长赛科思敦的率领下,正铆足劲儿要办成继西北大学、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之后的又一家与常春藤联盟学校齐名的大学。根据《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告》2002年全美综合大学的龙虎榜,该校排名第32位。纽约大学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坐落于纽约市的Greenwich Village,有人说那是纽约的心脏,也有人说是纽约的灵魂。纽约大学的七个学院均呱呱叫。纽约大学每年接到约30000学生的申请,录取率约为29%。

纽约大学并没有因为自己优越的条件而守株待兔等待申请者找上门来,而是主动出击去争夺生源。儿子矿矿在2001年2月份左右接到纽约大学投石问路的信件。当时,矿矿还在读高二,离高中毕业还有两年半的时间,还没有参加第二次PSAT考试(他在这次考试中达到全国99%的水平,取得竞争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的资格)。这就是说,纽约大学是在矿矿2000年10月份第一次参加PSAT考试的成绩单上得到他的名字的。而那一次,矿矿仅达到全国96%的水平。我们可以给纽约大学算一笔账。这一年全美国有120多万高中生参加了PSAT考试。假设纽约大学要给所有PSAT成绩达到95%以上的学生寄信件和画册的话,他们至少需要发出六万份信件。邮资以1.5美元一份计算,光邮费就9万美元,再加上精美的画册、昂贵的人工,第一次的投石问路费至少得30万美元。如果投寄对象的分数线再低一些,费用则更大。在整个招生过程中,纽约大学给矿矿寄的信和各种材料不下10次。有的大学寄得更多,排名第13位的华盛顿大学前前后后给矿矿寄来的各种信件和材料恐怕超过20次。

纽约大学在2001年9月份的邀请信中简单地介绍了纽约大学,然后就开门见山地要求矿矿到纽约大学去参观,同时热情地表示在这一年里将不断地同矿矿联系,直到帮助矿矿找到自己称心如意的学校为止。

收到邀请书一个月后,我们又接到一张明信片式样的邀请卡,精美的邀请卡上写着了解纽约大学最好的方法就是来学校看看。由于接到各种学校的邀请信太多,我们只能选择其中的几所作为矿矿准备申请的学校。纽约大学没有在矿矿的考虑名单中。我当时想,我们没有同学校联系,纽约大学一定会从三番五次的投石问路中得知我们的意向,以后可能就不会再联系了。谁知,纽约大学的热情不减,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又接二连三地寄来了四五张邀请卡,而且一张比一张更漂亮,一张比一张更详细。当然,名目都不一样,有的是Open House(自由参观),有的是Admissions Reception(招生接待会)。

与此同时,他们还专门给矿矿寄来了为高三学生编写的几期简报。简报印制精美,谈的都是申请者想了解的问题。2002年春季的简报介绍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介绍了在学校工作的机会,介绍了纽约大学历届毕业生的成就主题是这里是你的未来。2002年冬季的简报是在2003年1月1日申请截止日之前收到的。整个简报讲的就一件事:作决定上哪个大学,督促学生作出最后的决定。有一篇文章光看标题就很吸引人:还决定不了专业?没问题!很多学生对自己未来选修什么专业心里没底,这篇文章就是安慰这些人的,告诉他们现在决定不了专业没关系,到了学校以后还有时间再考虑。

在对学生搞接二连三的攻心战的同时,纽约大学也没有忘记家长在学生选择大学时扮演的重要角色。我们也很荣幸地接到专门为家长编写出版的《家长新闻》,开篇谈的就是家长在孩子申请大学中的角色。同中国家长一样,美国的家长对孩子上什么样的大学也很关心。很多家长不辞辛劳地开车带着孩子跨州过界,一所学校一所学校地走访;当然,距离远的,就得乘飞机。在美国家长的眼里,孩子上哪所大学,就好像决定要上哪家饭店吃饭一样,稍不合意,就可能带着孩子另投门户。美国大学接待家长的工作做得极细,大学招生办一项常年不断的工作就是接待家长的来访。一群群家长带着还在上高中的孩子在招生办的安排下,在校园里四处游荡,这是美国大学独特的一景。

为了让家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学校的情况,纽约大学还寄来了学校的简介,详细地介绍学校的课程设置、师资设备、学生来源、校园生活、社区生活,甚至包括纽约的游览图。至于申请程序,更是介绍得一清二楚。什么时候办什么,怎么办,要准备什么样的材料,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怎么申请财政资助,怎么申请校内工作一目了然。

纽约大学把争取学生的工作提前到高二,而重点放在整个高三阶段和高四的上半学年,步步紧扣高中的时间表。

在2002年10月左右,矿矿接到了纽约大学寄来的申请表。显然,尽管纽约大学没有收到矿矿的任何回音,但他们还是希望矿矿能在最后一分钟作出申请纽约大学的决定。这种执著让人心动。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纽约大学在自我推销、争夺生源方面做得十分出色。

其实,像纽约大学这么起劲地推销自己的还大有校在,包括普林斯顿、哈佛、耶鲁等名校,都放下架子、不遗余力地推销自己,争夺生源。这就是残酷的市场竞争,牌子硬也好,牌子不硬也好,不进则退,这是不变的真理。

中国大学的生源市场已经开始受到私立大学、国外大学的挑战,如果中国大学不奋起直追,将会被市场竞争淘汰出局。

对于学生来说,申请大学的过程也是一个市场竞争的过程。有些人看到美国大学如此求贤若渴,以为学生是皇帝女儿不愁嫁。其实不然,学校追着你拼命抛绣球,只是把你当成一个候选对象而已。学校的原则是,候选人的基数越大,越有可能选到优秀的学生。其实,学校最后录不录取你,还要看你在第二个阶段如何推销自己。

第二个阶段,忐忑不安的学生反过来追求拿起架子的大学。

经过第一阶段被迷魂汤灌得迷迷糊糊以后,学生终于要决定接下谁抛出来的绣球。

当申请者把申请材料寄出以后,特别是抛绣球的大学,又收到抛回来的绣球申请者的材料以后,大学会突然变得很牛气起来。

由于申请材料(包括高中的表格和成绩单、老师的推荐信、自己的补充材料,等等)是分开寄的,如果你觉得不太放心,可以给大学招生办挂个电话,追问申请材料是否已收齐。

对方在电话里可能会不冷不热地告诉你:光拆邮件就得两个星期。等着吧,如果发现缺什么材料,我们会通知你的

这时,你可能会突然发现:怎么自己变成了低三下四的孙子?怎么这些惟恐天下不乱、拼命搞邮件轰炸的大学突然变脸摆起谱来?

当你把自己的条件摆出去,等待别人的裁决时,主动权在别人手上,你只好等待宣判了。

忐忑不安又各怀心事的家长们和学生们有事无事、有意无意地常聚在一起,于是各种传闻四起:某某家里来了某校的不速之客,某某得了面试的通知,某某的同学的同学已得到录取通知,某某高中的分数比自己高中的分数在大学招生办的眼里含金量更高,某某大学有一个能把所有的人都量化的秘密计算公式,某某大学只能在本高中录取一个人,某某自称有1/8的拉丁族裔血统因而不但被某大学录取还得了奖学金,某某网站上有帖子说哈佛大学连高考状元都拒之门外,某某的祖父给大学捐了一大笔钱,某某在某大学当招生院院长的舅舅已给他发来了一份手写的录取通知书

什么是谈恋爱,许多人说不清楚。

有人甚至搞不清楚,自己是不是在谈恋爱。

谈恋爱就是无话找话说,就是把一些无油无盐的话题说得津津有味。

申请者本人或者申请者的父母可能会千方百计找一些无关痛痒、无关紧要的借口与大学招生办联系,并且总是企图从别人回话的语气或从回信的字里行间去分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暗示来。

在这个阶段,大学会一反常态,变得很沉默、很冷静:能不说的不说,能少说的少说,任由流言飞语满天飞,任由猜测臆想四处走。

申请者则整天诚惶诚恐地等电话、盼邮件

这会儿,轮到申请者反过来拼命给大学灌迷魂汤:

你们大学是我的首选,如果我被录取,我一定不去其他学校

我们想让孩子上某某大学,但她就是认准了你们学校,有什么办法?

我在20年前就想上你们学校,可惜没去成。现在想把孩子送去

这是大学最牛气的阶段。

不过,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越是到这个阶段的尾声,大学越开始沉不住气:可能会通过当地的校友会对意中对象进行一些试探,也可能会对某些申请者的邮件或电话询问变得热情起来

当大学放下架子的时候,攻守已开始易位。

第三个阶段,申请者又要拿架子,吊起来卖了。

等到大学把热情洋溢的录取通知书寄出以后,大学就摆出一副任人宰割的样子:好吧,我们能给的条件(主要是指资助的条件)都给了,实在有意见请提出来,可以再商量。附上报到卡。如果决定接受我们的录取,请在5月1日前把已贴足邮票的报到卡和押金支票寄给我们

看到不可一世的大学这时一副任人宰割的样子,让人有一丝莫名其妙的内疚感。

接下来,大学就隔三差五地发出试探性的电子邮件(甚至来电话):邀请你回访学校,给予你申请更高一级奖学金的资格,要求你在大学建立一个电子邮件户头,邀请你上网与学校的教授和学生聊天

这个时候,学校总是用商量的口吻与申请者进行交流,总是小心翼翼地提醒申请者:决定是否接受学校的录取的期限很快要到了,你需要把回执卡寄回学校;期限已经过了一个多星期,仍未收到你的回执卡,我们设想不是邮件寄丢就是你已接受其他学校的录取;我们仍然对你感兴趣,我们可以把最后决定的期限延迟到6月15日

这会儿,学生又会不自觉地飘飘然起来。

一旦你把回执卡和400美元定金寄出去,由于你已经是他的人了,学校又会神气十足地用通告学生的口气规定你必须在某月某日前完成某三件事

几个月内,一会儿当爷爷,一会儿做孙子,角色互换数次,可谓尝遍世态炎凉。

有人说,结婚前,女人专挑男人的缺点;结婚后,男人专看女人的毛病。想想美国的高校招生,倒有些像:申请前,学生专看学校的缺点;申请后,学校专挑学生的毛病。录取前的三个月,学生乖得像孙子;录取后的一个月,学生N得像爷爷。

这个互相追求的三个阶段,不仅很有意思,也很有点迷惑人:怎么双方会在不同的阶段有完全不同的表现呢?

其实,说穿了也很简单:凡是推销自己的阶段,都是夹起尾巴的时候。第一阶段是大学推销自己,第二阶段是申请者推销自己,第三阶段又是学校要推销自己。

这就是市场经济的铁律:顾客永远是上帝。

应该说,学生是学校的服务对象,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上帝。

中国高校的架子比普林斯顿或哈佛还大,套用打官司的俗语: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中国大学基本上连作案(推销自己)的动机也没有。反观国内的私立学校,总是在不遗余力地推销自己,以至于几乎是来者不拒。

只有市场经济的双向选择,才会迫使高校放下架子,不断地改进自己。

中国的高考使得考生多是处于推销自己的境地,没有在数所大学之间讨价还价的机会和地位,总是抬头仰望高校

更让人不解的是高考一完,在尚不知道分数的情况下,就要孩子靠估计的分数来填志愿。要知道,中国的高考有时是一分定终身的。这一估,有多少孩子的终身追求给估掉了!

我曾追问教委的官员:为什么不等孩子知道考分后再填志愿?

得到的回答是:为了让一些差的学校得到好的学生。

我心里一颤:这是侵犯学生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过去,读过一个剧本《假如我是真的》,讲的是一个假高干子弟的一些经历。虽然剧情基本上忘了,但是剧本达到了超出剧本本身的目的启发人从现实的状况去思考一个反面的假设:如果事情是真的,会怎么样

2003年,北京非典疫情严重,为了尽量减少人员的聚集和流动,北京市对高考招生的程序作了某些改动,把原来在高考成绩公布前靠估分填报志愿,改为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再填报志愿。

不用作任何调查,我敢肯定,这项改动一定受到广大考生和家长的欢迎,甚至可以说,北京考生因祸得福。为什么这项临时的改动就不能变成真正的改革呢?

世界名校课文精选

布拉格的歌声

彼特洛·洛斯基斯

在行动之前,杰夫卡夫斯基就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绝不是一次例行演习那么简单。果然,短短三个小时之后,装甲车队便开入布拉格,而天空的广播也同时传来讯息,这次行动绝不是针对捷克斯洛伐克人民,逮捕杜布切克,完全是共产主义事业的一次自我拯救。

守护在布拉格边缘的一条要道,杰夫卡夫斯基和战友一样,他心里非常焦虑,这次取名为“尤里复仇”的行动到底要持续多久,想起刚刚结束的对德作战,他真的感觉很厌倦,但为了祖国、为了莫斯科、为了一名军人的誓言,他不得不紧紧地把枪攥在手里,不断扫视周边的环境。

街对面不远处是一个教堂,悠扬的钢琴声隐隐约约地从里面传出来,杰夫卡夫斯基情不自禁地侧耳细听,曲子有点像《伏尔加母亲》,那是他最喜爱的一首曲子,如果不是德军突然入侵,杰夫卡夫斯基想,自己现在一定是一名钢琴师,至少不会手里拿着枪。

杰夫卡夫斯基无奈地笑笑,抬起头看看天空,只见晴空万里,太阳直直地照着脚下的城市,连影子都不见一点,这是个好兆头,久经战场的他可以肯定,战争已经结束,或者根本就没有发生,因为天空连一架飞机都没有,这就说明伟大的莫斯科再次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

这样想着,杰夫卡夫斯基便觉全身轻松起来,反复观察了下周边,没什么异动,便向远处的战友打了声招呼,自己一个人慢慢朝教堂走去。琴声已经停止,但教堂却并没有静下来,透过门缝,杰夫卡夫斯基看见一群孩子正整齐地唱着歌,什么曲子他听不出来,只觉得歌声在教堂里显得特别响亮。

杰夫卡夫斯基喜欢这种感觉,便不由自主地走进去,他想问问这首歌的名字,甚至还想跟他们一起学习歌唱。然而,当他出现在那群孩子面前,歌声却突然停止,他们一个个惊恐万分,稍小一点的女孩甚至在往后躲。

杰夫卡夫斯基歉意地笑笑,刚想说自己的来意,一个男孩却突然朝自己奔来,这是一个勇敢的男孩,杰夫卡夫斯基在心里默默赞许。可男孩大概跑得太急,竟然在阶梯处绊倒。遇到这种情况,杰夫卡夫斯基当然是毫不犹豫地向前搀扶。意外就是发生在搀扶的那一刻,男孩拼命甩开他的手,大声哭诉:“坏人,你还我爸妈来,你们都是坏人!”与此同时,男孩竟然还掏出一支手枪对准杰夫卡夫斯基的胸口,“啪”的一声,枪声在教堂里格外清脆。

杰夫卡夫斯基显得特别沉重,他真的不希望发生这种事,但当他发现男孩拿出手枪那一刻,还是习惯性地先下了手。教官曾无数次地训练他应对类似的情况,所以,枪杀男孩的事情完全可以算得上一次对敌作战,杰夫卡夫斯基甚至还可以把战绩上报。但是,在枪声之后,他却只觉天旋地转,怎么也站不起来,他看见男孩的脸,竟然带着微笑,一种解脱的微笑。

当战友冲进教堂,一支支枪口对准教堂里的孩子时,杰夫卡夫斯基终于挣扎着站起来,他告诉战友,这里没有杜布切克分子,男孩完全是自己一时冲动而错杀,回去后,他会主动接受军法处置。

教堂里所有的人都默不作声,无论是小孩或是大人,他们脸上都有种奇怪的表情。因为就在刚才,他们亲眼看见杰夫卡夫斯基把男孩手里的枪塞在自己怀里,一个军人竟然保护敌人的伙伴,这简直就是奇迹。

当杰夫卡夫斯基与战友跨出教堂的大门,外面阳光依旧明媚,整个布拉格宁静得像莫斯科的早晨,而就在杰夫卡夫斯基回头那一刻,透过教堂的大门,他看见那群孩子紧紧地靠在一起,悠扬的歌声再次响起,越唱越响,歌声从门口飘出来,弥漫在布拉格的天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7632.html

更多阅读

最简单有效的10大瘦脸方法全 简单有效的瘦脸方法

最简单有效的10大瘦脸方法(全)——简介经常照镜子觉得自己的脸型不好看,特别羡慕别人的小V脸。巴掌小脸是很多女生的梦想,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拥有巴掌小脸。因此很多胖脸的美眉都想知道如何瘦脸最快最有效,今天小编就教大家如何消除脸上

5个让皮肤变黑的原因 皮肤容易变黑原因分析

很多人小的时候都白净娇嫩,随着年龄增大皮肤像浅色的丝绸那样蒙尘变脏。除了自然老化的因素,皮肤变黑还有很多原因。常见的原因是:5个让皮肤变黑的原因——皮肤变黑的原因 5个让皮肤变黑的原因 1、夏日阳光晒多了  夏日阳光可畏,夏日

不吃早餐的10大危害 不吃早餐的好处

  有调查发现,能做到每天坚持吃早餐的城市女比例仅为35.2%,选择“从来不吃”的人群中,职业女性占多数。据中国营养联盟发起的“全国都市女性早餐健康饮食调查”数据显示,在经济发达地区,快节奏的生活、繁忙的工作让都市女性更容易忽视

盘点隐瞒孩子生父身份的10大女星图 小燕子隐瞒高贵身份

近段时间,毛阿敏的神秘丈夫谜一样的被媒体猜疑,有说是山东的富商,也有传是江苏的大款,更有说毛阿敏根本没结婚,一直充当小三为富豪生了两个孩子。在这场闹得沸沸扬扬的毛阿敏老公神秘身份幕后,毛阿敏的几段恋情也浮出水面。娱乐圈的那些女

悉数《舌尖上的中国2》的10大槽点(图) 水槽10大品牌

悉数《舌尖上的中国2》的10大槽点文/一床情书4月18日晚,暌违两年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华丽丽的登上央视,一以贯之的解说词、熟悉的配乐、行云流水般的旁白和画面让观众口水和泪水齐飞,不过也有网友表示远远不如第一季那样好看,

声明:《让刺客变保镖的利器 改变战争的10大利器》为网友叫自己放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