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地坛记
曾经只是在课本中读到过《地坛》,觉得那应该是怎样的一方净土,让史铁生在十五年间不断在园子里驻足,流连。如今来到了北京,自然是不会错过这好机会去地坛一睹那风景。
吃过中午饭,我和同伴就去了地坛公园,走进公园大门,就觉着阳光柔柔地洒下,整个公园显得静谧而祥和。一路走去,公园里游人很少,大多都是轻手轻脚的在选景拍照,好像怕惊动了谁似的。除了游人之外,地坛里更多的是来健身休闲的大爷大妈。也是啊,地坛主要是在春节庙会和书市时才会有人气,现在这个时候,不是地坛最热闹的时节,虽然不能亲身感受到春节庙会的喜庆热闹,但我觉得此时的静谧反而让地坛相比较于其他旅游景点显得更古朴纯真,更让人觉得身心轻松。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走在围墙边的林阴道上,踩在史铁生前辈曾无数次轮椅驶过的小路上,`享受夕阳温柔停留在人身上的温暖,太阳循这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我觉得时间好像都慢了下来,觉得自己仿佛走在了时光之路上,回到了过去,走向了未来。更觉得活在当下,享受岁月静好是多么平凡而又伟大的事啊。
我临走的时候不忘在书摊上挑选了几本书,大多是史铁生的作品,等回到了学校,也能随时重温这静谧的的时光。
读《我与地坛》有感
在生命最灿烂的季节里,他的双腿骤然失去知觉。在即将碰撞出一条创作之路的时刻,她的母亲却永远的合上了疲惫的双眼。史铁生,他的人生可以是苦难的,但这苦难经他十五年的仔细咀嚼,竟也散发了不一样的光彩和瑰丽。
我不知道当一个肢体健全的人突然残疾了对他是何等的打击,是怎样的晴天霹雳。但我可以想象得到,这样的打击是极其痛苦的,是具有毁灭性的。
但是,史铁生并没有倒下,《我与地坛》这篇散文讲述的就是他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命运的抗争。
文章以相对独立的两个部分,来表现史铁生从残疾阴影中走出来的心路历程。第一部分是我与地坛,主要描写景物,以及作者在园中遇到的不同的人。第二部分是我与母亲,采用回忆的方式,来表示对母亲的怀念。这两个部分看似不相关,但其实相互联系。在第一部分中,作者去地坛是为了逃避现实,在这里,他思考了三个问题,关于死,为什么生,怎样活。另一部分中,作者去地坛是为了怀念母亲,在这里,他也思考了两个问题,母亲为什么不再多活两年,母亲希望自己走的那条路是什么。最终作者找到了答案,这两部分是在不同层面上突出了同一中心。起初摇着轮椅进入到这破败荒凉不堪的园中,他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作者觉得这就是宿命的安排,仿佛这故园就是为了等他,而历经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等到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的残废了双腿。自此,他再也没长久的离开过它。作者感悟到残废但不能颓废,应该像地坛那样,让生命活出张力,虽残破但自在坦荡。而对照母亲苦难坚强的一生,作者也感悟到自己也应该像母亲那样,勇敢坚强地面对人生的不幸,让坎坷灿烂。不仅如此,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用这样的语句将这两部分融为一体,“这园中不单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因而整篇文章虽然篇幅长,容量大,行文奔放洒脱,但也不失严谨。充分展示了作者的创作功力。
文中的景物描写动静结合,生动,细腻,新奇。作者或捕捉静态的景物,“古殿檐头剥蚀的琉璃”,“门壁上淡褪的朱红”,用以表现地坛的四百年历史。又或动态的景物,“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来表现渺小生命的生存、思索、奋斗的快乐。“露珠在草叶上的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表明即使短暂渺小的小生命也能创造出生命的辉煌。作者笔下的景物完全细节化了,他们富有穿透力地体现着作者赋予的哲理或是情感。有时作者还在自己细化的景物中穿插着虚写来传神,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的脚印”加入了这样的联想和想象:“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借助这种虚写,作者把生命痕迹中蕴含的活力、情趣传神地表达出来。
总结这篇文章,作者在理解地坛和母亲的同时,也在理解着生命的意义。最后他终于懂了,“死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史铁生的这篇散文,折射了当代许多人对生命的困惑,他凭借自己的顽强毅力,不断向命运抗争,并不断向那些饱受命运折磨孤苦无依的人奉献着自己的精神觉悟。在这个意义上,史铁生更是文化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