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术。 读心术电影
迟疑:一闪而过的面部表露
在突发的场合或者不可能做精心准备的场合,判定一个人是否是在真诚地交流,还是试图以谎言应对,面部表情的瞬间迟疑是一个显著的信号,甚至可能是社交中能够发现的第一个重要的谎言信号。
说谎的人一般最注意控制的就是自己的语言和面部表情,他们知道交谈的对方特别在意的就是这些,但他们对自己言辞的控制往往比对脸部的控制更成功。因为掩饰言辞很容易,只要事先准备好,在没人的时候念两遍就可以了,而隐藏面部表情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发现面部的迟疑信号
一般来看,当一个人试图掩饰诺言时,脸部是最重要的一个地方。大多数人会通过微笑、点头等来调整和掩盖自己的内在心理活动。然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我们的脸部特征很难被完全控制。
一个明显的情况是,当一个人试图掩饰谎言时,尽管他会微笑、会点头,或者眨眼睛,但是他的整个面部表情会出现短暂的凝固一种类似于停顿下来的生硬的面部“迟疑状态”。这个状态大概会持续2~3秒。
所以,如果你足够细心,你会发现在很多场合都会存在类似的情况。如果你希望洞察这种心理活动。那么你应该更敏锐。比如,在你与对方谈判的时候,又或者在你与对方聊天的时候,更或者当一个男人夸耀自己与妻子或丈母娘的关系如何如何融洽的时候,你需要仔细观察他的表情。如果这个人所说的和所想的并不一致,那么他的脸部肌肉总是会瞬间僵硬,而且会持续2~3秒这就是典型的迟疑状态。
迟疑会辅之以停顿的语言
迟疑的表情是最常见的试图撒谎的迹象。
更进一步,随迟疑而来的吞吞吐吐的语言则会进一步明确对方的撒谎企图。这种吞吞吐吐通常具有下面三个特征:
在讲话过程中较短的停顿出现得过多。常见的是夹入无意义的语音,如“呢”“啊”“哦”“嗯”等。
比如一个上门的推销员,当你问他“是否能给予一年的保修”时,他这样回答你:“嗯,啊好,你放心,有的。”
这样你就该怀疑了,当你再深入地问他,或者要求其出示保修证明的时候,他的谎言便会不攻自破,如果你相信了他的话,到产品需要维修的时候,那将证明他的话是一个大大的谎言。重复某一个词。如“我,我,我说我确实”把某些词拖得太长。如“我确实很喜欢”,“这个肯定有”。
如果拿不准,就从他的左脸判断
面部是表达情感和态度的首要信息源,细微、瞬时的面部表情本来就不易被察觉,如果你遇上一个说谎高手,他充分准备了要说的谎言,可能你就无从分辨,那么,再教你一招:从左脸判断。
为什么大多数影视明星广告都是左侧脸?心理学研究表明,左侧脸更容易展露内在的感情变化,从而给人深刻的印象。左脸会更加清楚地把他的谎言展现出来,具体表现就是:犹豫、僵硬、凝固,你会发现那半个脸是如此的不协调。我们常常可以在公共汽车上看见电影明星或模特儿的侧面广告。当时并没有任何特殊感觉,现在回想起来,那些人物广告和海报似乎都是左侧脸。比如,有人拿一张相片给你看,借此判断你的性格特征。原本左右十分对称的照片,你却容易被脸的左侧面所吸引。一张脸谱照片,左方为气愤的表情,右方为微笑的表情,你看过后,却会被左方生气的表情所吸引,并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其原因是眼球本身的右侧(对方眼球的左侧)容易移动,故人的视觉比较容易集中在对方脸部的左侧。同样,配合眼球的活动,感情在脸部的左侧比较容易显现出来。如果用脸的同一边所合成的照片来看,左脸比右脸的感情流露更为明显,当你无法抓住对方心理时,下意识地看看他的脸部的左侧,大致可窥知一二。
说谎的人最注意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但即使控制得再好,他也会或多或少露出细微的迟疑表情,尤其是直接反应内心感情的左脸,表情更丰富、真实!撒谎者常常触摸鼻子?
《木偶奇遇记》里有这样一段对白:“怎么知道我在说谎?”
“我亲爱的孩子,谎话一眼就能看出来,因为它们只有两种,一种是短腿的,一种是长鼻子的。你说的谎就是长鼻子的。”“撒谎会长鼻子”虽然是个趣味的说法,但撒谎确实会引发鼻子部位的血液流量增大,导致鼻子膨胀而产生刺痒的感觉。所以,人在撒谎时触摸鼻子也是常见的肢体动作。童话故事里,匹诺曹说谎时会长鼻子;而现实中,人们说谎时会摸鼻子!
皮诺基奥效应
美国芝加哥的嗅觉与味觉治疗与研究基金会的科学家们发现,当人们撒谎的时候,一种名为儿茶酚胺的化学物质就会被释放出来,从而引起鼻腔内部的细胞肿胀。科学家还通过可以显示身体内部血液流量的特殊成像仪器,揭示出血压也会因为撒谎而上升。
这项技术显示人们的鼻子在撒谎过程中会因为血液流量上升而增大,科学家们将这种现象命名为“皮诺基奥效应”。血压上升导致鼻子膨胀,从而引发鼻腔的神经末梢传递出刺痒的感觉,于是人们只能频繁地用手摩擦鼻子以舒缓发痒的症状。
触摸鼻子的手势一般是用手在鼻子的下沿很快地摩擦几下,有时甚至只是略微轻触,几乎令人难以察觉。女人在做这个手势时比男人的动作幅度更小,或许是为了避免弄花脸上的妆容。
有时不必拆穿
美国的神经学者阿兰·赫希和精神病学者查尔斯·沃尔夫深入研究了比尔·克林顿就莫妮卡·莱温斯基丑闻事件向陪审团陈述的证词,他们发现克林顿说真话时很少触摸自己的鼻子。但是,只要克林顿一撒谎,他的眉头就会在谎言出口之前不经意地微微一皱,而且每四分钟触摸一次鼻子,在陈述证词期间触摸鼻子的总数达到26次之多。
这是一个妻子看完美剧《别对我撒谎》后的描述:从看了这部美剧以后,我就开始用里边教的各种方法来分析老公跟我说话时的语气、动作、表情,以此来探求他是不是在对我撒谎。
上周五,他打电话给我说要加班,但是说话时犹犹豫豫的,我知道他在撒谎。如果说话时迟疑、重复,没有办法很好地组织好自己的语言,很可能是在说谎。
可是,我装作不知道,我看看他有什么可隐瞒的。于是,我来到他的公司楼下等着他,他下班后,我就偷偷跟踪他。我发现原来他只是跟他的好朋友们聚会,之所以瞒着我,大概是因为我曾经说他们是“狐朋狗友”。晚上他回到家,我假装什么都不知道,拉过他的手问他:“今天是不是很辛苦?工作完成了吗?”他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说:“我努力工作都是为了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不辛苦。”
男人摸鼻子,通常是在说谎。对于老公的谎言,我一笑置之并没有戳破。在生活中,如果我们碰到的是无伤大雅的小谎言,最好不要介意,还能检讨一下他为何要对自己说谎,让自己也更完善。不过若是在原则性问题上撒谎,你就要判断是否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了。
是感冒还是在说谎?
摸鼻子是经常发生的一个小动作。鉴定他人是否在说谎时,还需结合其他说谎迹象来进行解读,有时候对方做出这个动作只是因为花粉过敏、感冒,或者是被眼镜压迫而感到不舒服。
而且,虽然撒谎的确是引发触摸鼻子这一手势的原因。但同样,当一个人处在不安、焦虑或者愤怒的情绪之中时,他的鼻腔血管也会膨胀,也会出现触摸鼻子的情况。
所以,这是一个有用的鉴定对方是否在说谎的辅助手段,而不是一个完全判定的手段。借助这个手段时,要记住这样一个规则:单纯的鼻子发痒往往只会引发人们反复摩擦鼻子这个单一的手势,而和人们整个对话的内容、频率和节奏没有任何关联;但如果这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你就必须对他的谈话内容加以警惕了。
当人们撒谎的时候,一种名为儿
茶酚胺的化学物质就会被释放出来,从而引起鼻腔内部的细胞肿胀。因此,说谎的人往往非常喜欢触摸自己的鼻子。用手遮住嘴巴传达的信号
中国台湾前“国安局长”宋心濂留下来的一本绿皮“教战小手册”中,传授了谈判的秘诀,其中一个秘诀是,如果与其他人员进行交谈,必须要用手遮住嘴巴,这样做是为了防“读唇语”,避免被搜集到谈判情报。
但现实交往中,当别人用手遮住嘴巴时,他传达的信息却不是这样,或者说至少不限于这样。那么如何辨别对方用手遮住嘴巴传达给我们的不同信号呢?这里我们将为您一一剖析。
“不能让他看出我说了谎”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和别人交谈时,如果对方突然遮上嘴巴,那么大多是因为说了谎,他正试图通过捂住自己的嘴巴来掩饰自己说出那些谎话,或遮挡说谎的痕迹。为了自然起见,有些人还会在遮上嘴巴的时候假装咳嗽来掩饰。
例如,在电影里,经常会有这些我们熟悉的镜头:一个小偷或者罪犯做了坏事,想假装正常地从警察身边走过,他总会四处瞄一眼,然后遮住嘴巴轻咳一声,当警察拦住他问话时,他会假装自然地放下手应答,但是殊不知,往往是这“一遮”、“一咳”让他露了马脚。
把手放在嘴巴中间是“停止说下去”最常见的示意.但在更隐蔽的场合,人们通常会用捂住嘴巴来掩饰不经意间的谎话(见右图)。另外一种情境下,遮住嘴巴也是表示对方正在撒谎或者阻止自己说出实话。例如,在公司集体会议上,等领导做完介绍后,领导会停下来问大家:“大家有什么意见都说来听听。”整个会议室里一片安静,领导点到了某位同事,问他是否有话要说,他摇摇头说“没有”,这时,他说话的同时遮住了嘴巴,或者用几根手指或者紧握的拳头遮住嘴,那么他很可能在撒谎,他心中实际上有意见,但是有顾虑而不想当众发表意见,他在遮上嘴巴的同时,嘴巴的形状很可能是咬着下嘴唇或者撇嘴的状态。咬着下嘴唇的潜台词是“说?还是不说?还是不说为妙!”
撇嘴的潜台词是“我才不说呢,说出来又得罪人又引争议。”用手遮住嘴巴就如同把食指竖立在嘴唇前跟别人说“嘘”的手势一样,都是一种表示不要把不该说的说出口的意思。如果在和对方聊天时,对方下意识地遮上了嘴巴,你就要注意听话里的深意了,对方是否想在这儿“一谎带过”呢?
“这个秘密不能(本不该)让他知道”
情景一:张丽和姚芳正在公司休息室聊天
姚芳:这个季度的奖金终于发了
张丽:这个季度咱们部门人的奖金说是差不多,是不是都是2000?
姚芳(惊讶地):啊?(下意识地遮住嘴巴,随之点点头)好像是吧?(转话题)这次买的新咖啡比上次的好喝是吧?其实,姚芳的奖金是3000元,而且她知道的几个同事都是3000元,姚芳下意识地遮住嘴巴,是因为这个事实不能让张丽知道。
因此,当你和别人交谈时,通过察言观色,如果对方跟情景一中的姚芳一样说话说到一半或者刚开了个头,但是突然打住,下意识地遮上了嘴巴,这时,很可能是对方将要说出一个本不该告诉你的事情,但是在无防备时说了个开头。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要专注于双方的谈话,就会很容易判断对方遮上嘴巴代表的意思,那就是“这件事情不该让你知道”。这种时候,你可以根据对方吐露的开头和当时的语境推断对方欲言又止的内容。情景二:潘岳在一家餐厅遇见了张敏
张敏:好久不见了,潘岳。
潘岳:哪有好久不见,我上周日还在步行街看见你,你和你男朋友一起,我叫你们你们没听见。
张敏脸色一沉:我穿什么衣服?
潘岳下意识地遮住了嘴巴,犹豫了一下说:白T恤、牛仔裤
张敏气呼呼地掏出手机边往外走边给男友打电话,潘岳心中一阵懊悔,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下意识地遮住嘴巴,还又在无意间说出了一件本不该说出的事情时,这时遮住嘴巴有后悔之意,有自打嘴巴的意思。此刻对方的内心独白是“这个秘密不该让他知道,我怎么给说漏嘴了”。这时我们正确的应对方式是,不管对方说到的秘密多么地让你惊讶,你也应该表露出不是很感兴趣的样子,这样对方才会心安一些,接下来和你的交谈也会顺畅许多。否则,对方会陷入说漏嘴的懊悔中,后面说话会分外小心,这样交谈就会流于表面。
当人们遮住嘴巴时,它传达的是“非礼勿言”的信号,这个动作的潜台词是:“不能让他看出我说了谎”或者“差点说出我的真心话”。手指放在嘴唇之间:渴望安全感
将手指放在嘴唇之间的手势,会让我们想起很多小孩子吃手指头的模样。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将手指放在嘴唇之间的手势,与婴儿时期吸吮母亲的乳头有关系,是人们潜意识里渴望母亲给予的这种安全感。因此,当人们犹豫不决、有压力或者感觉孤立时,总会将手指放在嘴唇之间,当然有时手指还会代之以实物,例如烟、笔等。
在这种不安全和犹豫情绪的影响下,人们会撒谎或者拒绝透露内心的真话。很多时候,对方会在话说到一半时突然中途打住,将手指放在嘴唇间做思考状,这个手势是在告诉你:对不起,我接下来的话不便透露给你!
这时,你有两个选择:知难而退,或者撬开对方的嘴巴!很显然,在人际交往中,撬开对方的嘴巴而挖出有价值的信息能让我们的社会交往效能更高。
故意说错话,消除对方的戒备心
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的恩格斯托姆博士做了一个实验,他让80名观众在看播音员报道时挑出他们说错话的次数,然后结合录像,当人们犹豫不决、有压力或者感觉孤立时,会将手指放在嘴唇之间,当然有时手指还会代之以实物,例如烟、笔等。对播音员的能力给出评价。结果发现,观众对于播音员能力的评价,和他们说错话的次数成反比,意即说错话的次数越多,越容易被评价为能力不强。
也许“能力不强”是个负面评价,但是在和别人的交谈中,这却是消除别人戒备心理的法宝。你越是说错话,别人就会觉得你是个容易犯错的普通人,那么对方和你的交流就没有什么心理负担,这样对方就能轻松地和你交往了。当然,在专业商务场合,说错话会让我们的专业能力受到怀疑,这时我们还是不要故意犯不应该犯的错误。
给别人纠正你的机会
故意说错话,让别人来纠正,这种说话技巧可以俗称为“以话套话”。很多情况下,对方会在不经意间说出重要的信息。下面这段对话是一个做猎头的朋友跟我提到的一个场景,我觉得用在这里非常恰当。“市场部的叶青,好像是A大毕业的吧?”
“不对,他是B大毕业的,还留过学。”
“啊,是吗?难怪他能得到这次出国访问的机会呢!不过我觉得你的经历更有含金量,就是机会的问题。”
“希望是吧唉,谁让人家和领导的关系处得好呢。”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说话者和同事叶青以及领导的关系一般,说话者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而这正是猎头用以挖角的重要信息。
说秘密也是可以感染的
美国情景喜剧《六人行》里面钱德勒有一句台词是:“I tell people secrets,It makes them like me.”意思是:“我告诉别人秘密,这让别人喜欢我。”在现实交往中,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如果你先透露一些对方感兴趣的秘密,对方也会告诉你一些他认为的“猛料”,这是一个“心理感染”的过程,好比你看起来很高兴,和你聊天的人很快也会被你感染而高兴起来,说秘密也是可以感染的。但是,告诉别人秘密一定要把握好度,千万不要听到什么都说出去,这会降低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威信。
给对方承诺和保证
如果在谈话的过程中,对方做出将手指或是笔等东西放入嘴唇间的动作,你要及时判断出这是对方心中犹豫不决的时候,为了让对方吐露出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应当积极给对方承诺和保证。例如,在问完问题后,先向对方承诺不会告诉第三人或相关人物。“放心,我肯定不会告诉别人的,我发誓”
“我觉得跟你分享秘密很让人放心,因为我们都是口风很紧的人。”当然,这样的承诺一旦作出,我们就应该信守承诺,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信守承诺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如果你这一次将对方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秘密告诉了其他的人,那么,你以后可能永远也无法听到别人的真话了。
将手指放在嘴唇之间和嘴里咬支笔、嘴里叼支香烟的意思一样,都是说明动作者内心非常渴望安全感,这个动作的最初源头是婴儿时期吃奶的动作。摩擦眼睛隐藏内心的不安
我曾经见过一个小瓷器,塑的是三只小猴子,一只小猴子用手盖住了自己的耳朵,一只用手蒙住了自己的眼睛,一只用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巴。这三只小猴子的姿势代表的意思分别是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这三只小猴子所传达的意义其实是一种做人的标准,说谎的人往往不敢直视别人的眼睛,因此,打算说谎或正在说谎的人往往会用手摩擦眼睛的动作来下意识地去挡住自己不自然的眼神。其中用手蒙住了自己眼睛的小猴子是要启迪人们要善于发现别人好的一面,而不去看别人的缺点。而“非礼勿视”从另外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人们在面对不愿意看见的人或事物时,总是选择捂住眼睛!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在和父母或是不太熟的异性一起看电影或是电视剧时,遇到男女主人公亲热的镜头,我们总是做出摩擦眼睛的手势,并且期盼这个镜头尽快过去。这个手摩擦眼睛的动作传达的其实是我们企图阻止眼睛看见令人不愉快、不舒服或是遭怀疑的事情。因此,记住,当别人摩擦眼睛时,这个手势代表的意思是:“我很不安,我不想看!”
睁眼说瞎话!
Mary将一份重要的文件交给了同事Linda,后来主管向Mary要这份文件时,Mary来到Linda办公桌前向Linda要文件,Linda在办公桌上翻了一遍没找到。后来,Linda想了一会儿,如恍然大悟似地说:“对了,我当时用完就给你了,你当时在打电话,我就放在你桌子上了。”
Mary一听,就知道Linda在睁眼说瞎话,因为自从她把文件给Linda的这三天来,她一直在忙着做策划案,根本没有工作上的电话可打,而私人电话都是在办公室外打的。而且Mary注意到,Linda在思考文件的去向时,下意识地摩擦了几下眼睛。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就会发现,一个人在酝酿谎言、说出谎言、说谎之后,都会有摩擦眼睛、不自然地笑等动作。电影里面,一般反面人物会在说谎或者做坏事时有抓摸眼睛的动作,这个动作一般代表人的伪善或心虚。很多时候,正如前面案例中的Linda一样,有很多人会当着你的面睁眼说瞎话,但是要识破对方的谎言是非常容易的,因为人的眼神是无法骗人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说谎的人往往不敢直视别人的眼睛,因此,打算说谎或正在说谎的人往往会用手摩擦眼睛的动作来下意识地去挡住自己不自然的眼神。
摩擦眼睛时看向别处
如果你觉得无法单凭摩擦眼睛这个动作判定对方在说谎,那么还可以告诉你一个小窍门,说谎的人在摩擦眼睛时还常常会看向别处!
例如我们常见的电影里的场景,警察在审讯犯人时,犯人一般在回答问题时会不时地搓揉一下眼睛,同时将头低下或者将脸转向别处,这说明犯人正在试图掩盖一个弥天大谎,因此他们会把脸转向别处以避开警察审视的目光。
即使说谎者在脸转向别处的时候作出了听起来还算合理的解释,但是他还是管不住留在别人眼前的那另一边脸的表情变化和转过头那一刻的眼神变化。李杰去一家广告公司面试,面试官看到李杰简历上有在一家国企的广告部实习的经历,于是便问李杰在这家单位负责了哪些事情。其实李杰没有在这家单位实习的经历,他的一个同学在这家单位实习过,因为他觉得很有用就写了进来。但是李杰提前准备了应对的答案,于是当面试官问到这个问题时,他比较流利地按准备好的答案说了一遍。但是最后,李杰并没有被这家公司录用,原因是李杰在陈述实习经历的时候几次下意识地偏转了一下头,像在作思考状,好像对自己的实习经历不熟悉。后来,面试官打电话到这家单位询问李杰的实习情况,这才得知李杰所说的全是虚假的。
一个人要是说的是真心话,他肯定有勇气看着你的眼睛说,在摩擦眼睛的同时将头转向别处的人,是在告诉我们:他说了谎,而且正在编造出更大的谎言!
判断他是眼病还是心病?
一个人在摩擦眼睛时,就说明他正在撒谎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不能忘了一种情况下的人也会不自主地去摩擦眼睛,那就是他眼睛真的不舒服!
在摩擦眼睛时,有些人会直接告诉你他眼睛不舒服,而且从对方眼睛泛红的状况和不舒服的表情来看,他确实是眼睛不舒服,这时,不要把摩擦眼睛的动作看成人家在撒谎,这样就会发生误会。
所以,任何表情解码都不是一定的,应该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形来判断对方的动作代表的意思,不应该犯“教条主义”的错误。眼病还是心病,这要先观察、再判断,最后定论!
说谎的人往往不敢直视别人的眼睛,因此,打算说谎或正在说谎的人往往会用手摩擦眼睛的动作来下意识地去挡住自己不自然的眼神。抓挠耳朵代表什么意思?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父母在屋外骂孩子,而孩子在自己的屋里用两只手堵住自己的耳朵,代表的意思是他不想听见父母骂他的声音。而成年人在不想听别人说话时,不会用手堵住耳朵,而会抓挠耳朵!
成年人在抓挠耳朵时,会抓挠不同的部位,而抓挠不同的部位对应不同的意思,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解这些密码吧!
摩擦耳郭背后:非礼勿听
假设你是一个电脑销售人员,你对一个顾客说:“这款电脑配置高,双核的,2G的内存,300G的硬盘,而且只要9000多块钱”这位顾客看了一眼电脑,下意识地用手指摩擦了一下耳郭背后,把头转向一侧,说:“我再考虑一下。”对方侧着头用手指摩擦着耳朵,这时代表的意思是对方对你现在表达的观点持相反意见,他正酝酿着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时,如果你继续游说对方买这款电脑,结果很可能是不会成功的,因为对方摩擦耳郭背后,表示出听话人“非礼勿听”的企图,他想通过摩擦耳朵来阻止这些话完全进入自己的耳中。
而在日常工作中,假如你正在和一个客户谈判,你正在发表意见时,对方侧着头用手指摩擦着耳朵,这时代表的意思是对方对你现在表达的观点持相反意见,他正酝酿着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这时你就应当给对方发表意见的机会,否则,交流就会没有效果。
不停地抓挠耳垂、耳背:我很焦虑
李璐是个非常细心的人,她总能时刻观察到周围人的动作变化并解读出其中的意思。有一次,李璐在工作之余抬头看了一眼周围,发现背对着她坐着的小王正盯着电脑,不停地抓挠耳背。这时,李璐悄悄走到小王跟前询问小王是否需要帮助。原来小王对图片处理还不熟练,遇到了一个技术难题,半天没有搞清楚。后来,李璐三下五除二就帮小王把这个问题搞定了,就这么一个顺手的小忙,李璐赢得了小王的极大肯定,因为其他同事都是自顾自,没有人主动发现别人的问题并伸出援手。李璐只看了小王一眼,看到的还是他的后背,她是怎么判断出小王遇到了困难呢?相信各位都已经猜到了,对,就是小王那个不停地抓挠耳朵的动作泄露了秘密。人们在心中焦虑时总会有不停抓挠、不停在座位上乱动等动作,这持续的小动作正反映出对方焦躁不安的内心。这时,如果你能看出其中的端倪,主动询问对方,主动帮助对方,使对方顺利渡过焦虑困境,你和对方的距离将会大大拉近。
把整个耳郭折向前盖住耳洞:我已经听得够多了
如果在你和别人交谈的过程中,对方把整个耳郭折向前盖住耳洞,那么你应该立刻停住目前的谈话,因为对方的这一动作正在告诉你:“我不想再听你说了,我已经听得够多了。”
用耳郭盖住耳洞,是直接阻止不愿意听的话进入耳朵的表现,是所有抓挠耳朵部位中最直接传达不耐烦信息的动作。例如,在电影中,我们常常看见这样的情景,女主人公去相亲,可是相亲对象不是她喜欢的类型,而且是个话唠,女主人公常常一面看着对方假装微笑着,一面把整个耳郭折向前盖住耳洞,耳朵里有嗡嗡的响声,随后,对方的声音越来越远,女主人公只看着对方的嘴在不停地一开一合,而听不见任何声音。
当然,这其中加入了电影语言,人的主观感觉被很具体地传达了出来,但是却更形象生动地传达了人的感受和内心活动。如果你对面的人做出了用耳郭盖住耳洞的动作,千万记住,要及时转移话题或者停止交谈,否则就会给人留下啰唆和喋喋不休的印象。
用指尖掏耳朵表示不屑
你正在热情高涨地说着一个事情,而对方却把指尖伸进耳道里掏耳朵,如果你观察到这个动作,你一定会非常不悦,因为这个动作表示对说话者的不敬和对话题的不屑一顾。这时,你可以很礼貌地提醒对方,微笑着询问对方:“您在听吗?您有什么看法?”如果对面坐着的是领导或者长辈,你就应该考虑转换话题或者给对方发言的机会,因为继续说下去也是无效交流,对方的心思不在你的话题上,而在他自己身上。
耳朵痒不该在这时挠
有些人在看到前面几节时会心想,我有时候也会用手挠耳朵,或者用指尖掏耳朵,但是我确实是耳朵发痒才挠的,并没有拒绝倾听和对别人不耐烦的意思。如果是这样,那么我要告诉你,即使是耳朵痒,也不该在这时挠,因为在和对方交谈时,你的这些抓挠耳朵的动作就会相应的给对方这些负面的感觉。
有些人会说了,耳朵发痒我们下意识地去挠是正常的生理需求,不然会很难受。那么要挠你也要掌握技巧,要趁对方不注意时迅速地抓挠一下耳朵发痒的地方,或者在捋头发或者变换坐姿的同时顺便抓挠一下耳朵,而不要让你的手持续地在耳朵周边“转悠”,那样是会带来歧义的。
很多人有抓挠耳朵的习惯,殊不知,这个动作给人的感觉是这个人很紧张、很焦虑,因此,不要让你的手持续地在耳朵周边“转悠”。抓挠脖子的秘密:口是心非
如果在交谈过程中,一个人说:“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同时,我们看见他在抓挠着脖子,那千万不要轻易相信他说的话,他抓挠脖子的动作已经透露了他心中的秘密,那就是他并不能理解,他此刻正在口是心非地说话!
看他是怎样抓挠脖子的?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抓挠脖子一般是用食指抓挠脖子的侧面或者耳垂下方那块区域,而且食指运动的次数一般为五次左右。而这个动作代表的意思一般是对于所说话语的不确定或不安。人们抓挠脖子一般是用食指抓挠脖子的侧面或者耳垂下方那块区域,而且食指运动的次数一般为五次左右。而这个动作代表的意思一般是对于所说话语的不确定或不安。宋佳是一名新进职员,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宋佳发现了公司的很多问题,宋佳是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所以宋佳勇敢地跑去找总经理反映问题。总经理听完宋佳一番激动的说辞之后,会心一笑,说:“我觉得你说得非常有道理,我会和上级领导讨论这几个问题的。”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宋佳提出的问题没有得到改善,宋佳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领导当时觉得自己的建议提得非常有道理,可是却迟迟不给出反馈呢?后来,宋佳在看了美剧《别对我撒谎》后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当时总经理在说“我觉得你说得非常有道理,我会”一句话时,他的手在摩擦着自己的脖颈,当时宋佳没觉得这个动作有什么不自然,只是认为这是总经理的一个习惯性的下意识动作,没想到这个动作传达的是总经理对她提出的意见持保留态度,只是不愿当面打击她的热情而已。
怎样说话可以让对方把手从脖子上拿下来?
如果我们不像前面说到的宋佳一样,对对方抓挠着脖子说出的话深信不疑,那么,我们可以在识别对方“口是心非”的痕迹之后,扭转说话方式,让对方从怀疑和否定的态度变为思考进而演进到肯定的态度。在宋佳给总经理提完意见后的一个月,在公司工作了一年的叶莉也走进了总经理的办公室。叶莉也是来提意见的,但是叶莉的意见是关于自己薪酬的。叶莉觉得自己在公司工作了一年,不论业务能力还是处事能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而她目前的工资水平和她的能力不匹配。
叶莉说完这些情况后,总经理笑了笑,将后背靠在椅子上,抓挠着脖子说:“你说的这些公司都考虑到了,我们也承认你的能力确实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我觉得你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你的工资水平在和你同期进公司的人里面已经是相对比较高的了”
当叶莉意识到自己的请求马上就要遭到否决时,叶莉马上改变策略,她勇敢地针对总经理的顾虑提出了一个建议,这个建议让总经理对叶莉的看法顿时改变。公司正要开发年度新产品,叶莉许下诺言,要帮公司的新产品开发做出一份漂亮的策划书,如果策划书获得认可,公司就要为她涨工资,如果策划书被否定,她的工资水平就维持原状。总经理被叶莉的魄力征服了,他摸着下巴,赞许地点了点头说:“好,就按你说的来。”从总经理把手从脖子挪到下巴的一刹那,我们知道,叶莉已经获得了成功。我们无需惧怕相反意见,在遇到别人怀疑的目光和“口是心非”的态度时,我们要做的便是积极应对。例如,在给领导提出意见时要同时给出建设性的建议,这样的意见才容易被接受;在反驳和说服对方时,要多用事实性论据,如数字、权威报道等;当然要想让对方对你由怀疑转为肯定,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像叶莉一样拿出魄力和勇气。
放弃那些老是口是心非的人
积极引导口是心非的人说出口心一致的话,这是我们日常交往中应该有的积极的应对态度。但是,如果遇上了老是口是心非的人怎么办呢?别犹豫,放弃他!美剧《英雄》中主人公之一马特·帕克曼具有的超能力是他可以听到对方内心真正的声音,对方表面上表现出客套,可是内心深处的声音却是对他的怀疑和轻视,这种让他直面“口是心非”事实的超能力让自己曾经一度痛苦不堪。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上口是心非的人,但是我们不可能一次就辨识出来,而要经过几次深入的交往才会慢慢发现。在几次被对方欺骗后,我们就会发现此人爱撒谎的特征。这时,理智的做法应该是放弃这个口是心非者,否则你只能活在谎言中。
拉拽衣领:隐藏谎言后的恐慌
英国著名动物学家和人类行为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斯观察发现,人们在撒谎时拉拽衣领原因之一:撒谎使敏感的颈部神经产生刺痒感觉。会在敏感的面部和颈部产生刺痒的感觉,因此他们会下意识地通过摩擦或者抓挠的动作来消除这种不适。所以,当看见对方在同你讲话时频频拉拽衣领,我们可以推测出,他可能是因为撒了谎而正在担心谎言被识破。
男士和女士,谁更爱拉拽衣领?
观察发现,现实生活中,男士比女士更喜欢拉拽衣领,这是因为男士平时穿西服、衬衣比较多,而女士的衣服种类更加多样,而且很多是不带领子的,因此客观条件决定了男人更爱拉拽衣领。
例如男女相处时,女士最喜欢问“你的前女友长什么样子?”、“她的性格怎么样?”而对于妻子来说,丈夫前任女友的情况更是让她好奇。妻子总认为自己有权知道丈夫过去女友的真实情况,她有多好,她有多美。丈夫们被询问这些问题时,总是会很烦躁,而且如果这次说的细节和上次的不一样,还会激起大战来。因此,聪明的男人总是淡淡地说一句:“我过去的女朋友,就那么回事。”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在说这些话或者说完时,男人总会下意识地拉拽自己的衣领,因为用以搪塞的谎言让他们心虚,他们担心谎言被妻子拆穿。如果妻子继续追问,丈夫拉拽衣领的动作可能还会再次出现。
相应的,同样的问题如果放在女士身上,她们的反应可能是撒谎转移话题或是在说话时将脸转向别处,而很少有拉拽衣领的动作。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女士更注重仪表仪态,而拉拽衣领的动作会看起来比较男人气,女士会较少做出这个动作。因此,我们并不能根据拉拽衣领的次数来断定男人比女人更容易撒谎。
伴随拉拽衣领的面部表情
如果不能单凭拉拽衣领来判定对方是否撒了谎,我们还可以观察表情,因为如果对方撒了谎,他在拉拽衣领的同时还会有细微面部表情。
躲开直视的眼神
一个人在撒了谎时,总是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因为大家都知道眼神是最容易泄露秘密的器官。设想假如你撒了谎,你在面对别人期待抑或审判的眼神时,会表现出自然的神态来吗?答案是否定的。从对方闪躲的眼神和下意识地拉拽衣领的动作,我们基本可以确定他正在撒谎,他刚才说的话很不可信。如果你继续观察,他还会有其他表情透露他撒谎的信息。
不自然的笑容
不自然的笑容是很多人在说出言不由衷的话语时会露出的表情,例如一个“口是心非”的人对着一个正在为体重问题而烦恼的女士说:“你的体重挺标准的,根本不用减肥。”说完,双方都会露出不自然的笑容,“口是心非”者是因为说了虚假的话而不自在,所以露出虚假的笑容。而听到谎言的人是因为不信任而露出附和的假笑。
微笑时细纹只出现在嘴四周
科学家研究发现,自然的笑容会让人的眼睛四周出现细纹,而在一张不真诚的笑脸上,只是人的嘴角轻轻上扬,因此细纹只会出现在嘴的四周。真心的笑容是一种下意识的面部动作,它不受大脑直接控制,而是面部肌肉自主运动的结果。而当你觉得非笑不可时,大脑发出了发笑的指令,然后由你亲自去调动脸部肌肉的运动,这样整个笑容就会不自然。
拉拽衣领一定是撒谎了吗?
在很多电影场景中我们会看到,男主角在看到自己喜欢的女孩被别的男人保护时,总会非常的急躁和不安,于是他会使劲地拉拽自己的衣领,解开衬衣的第一个纽扣,在打着领带时会急躁地松开领带。这个动作的产生,是因为人在烦躁时火气很大,使劲将衣领拽离自己的脖子,下意识地想让凉爽的空气钻进衣服里,好透透气。
因此,拉拽衣领并不一定是在撒谎,当你看到对方在做拉拽衣领的动作时,如果你不能确定他是对你们对话的下意识反应,还是因为他自己心情烦躁。这时,你可以真诚地微笑着询问对方“您是不是有什么不舒服?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好吗?”“请您再说一遍刚才的话行吗?”这样,在对方反馈时就会露出他更真实的意图。
人们在撒谎时会在敏感的面部和颈部产生刺痒的感觉,因此他们下意识地通过摩擦或者抓挠的动作消除这种不适,这便出现了我们常见的拉拽衣领的动作。摊开的手掌意味着真诚
在教堂里,牧师们通常都会左手执《圣经》,然后右手伸向教众以示上帝的爱心;在法庭上,证人都要举起手掌以证实自己证词的真实性。自古以来,一见到摊开的手掌,人们往往就会联想到坦率、诚实、忠诚等形容优秀品质的褒义词。假如你想知道对方是否真诚,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观察他的手掌动作。
摊开手掌的潜台词:“相信我,我说的是实话。”从手掌探知对方的诚意
父母问小孩:你有没有偷拿抽屉里的十块钱?
小孩摇着头说:没有(同时小孩将手背到身后,其实小孩背在身后的手里正攥着十块钱)。这是我们熟悉的一个现象,小孩在撒谎以后总会将手背在后面,有时背后的手里就攥着秘密,有时候只是下意识的动作,在说谎的同时将手背在后面,脚步往后退,有时候会退到墙角这样的地方,因为这在心理上会给说谎者一种安全的感觉。而对大人来说,说谎时虽然不会将手背到后面,但是也会从手掌上显示出痕迹。妻子问正在看电视的丈夫:“昨晚回来那么晚,去了哪里?”
丈夫平静地说:“和客户吃饭,就是新的供货商”善于察言观色的妻子看到了在丈夫回答她的时候的小动作:丈夫放下手中的遥控器,将后背靠在沙发上,将手藏进口袋里。他的这一动作让妻子觉得他在撒谎。但是妻子没有拆穿,而是假装没有察觉,对丈夫更加体贴。在妻子的体贴之下,丈夫的态度也改变了很多,对妻子格外关心和体贴,回家晚的情况也越来越少。研究发现,女人在撒谎时一般会选择逃避话题或借故离开现场。而男人则会将双手置于口袋之中,这里将双手藏起来有“袖手旁观”之意,意思是我并不想加入到目前你讨论的这个话题中来;如果对方将双手摊开,有欢迎之意。在人们为了表示自己诚意时,总是摊开手掌,意思是“我坦白告诉你”、“我错了,我道歉”等。如果你看到对方在谈话过程中,不经意地将原本紧握的双手慢慢打开,直觉告诉我们,对方正在放松戒备,在这种心理下,对方所说的话肯定不是谎言。
摊开的手掌也可以行骗
在看完前面一节以后,很多人肯定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下次说谎时我一定不把手藏起来。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辨别出对方摊开手掌是真诚还是虚假呢?
如果对方所说的话很明显漏洞百出,即使他摊开手掌也不能掩盖谎言,而且摊开手掌的动作和谎言的自相矛盾会给人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这个坏印象可能会影响他以后与别人的交往。
如果对方所说的话是谎话,但是手掌自然摊开,配合得很完美,我们可能会被蒙骗一两次,但是人们往往不会在同一块石头上绊倒多次,因此,一两次谎言的代价可能是成为喊“狼来了”的孩子,即使以后说了真话,人们也不会再相信他了。这也启示我们,在跟别人的日常交往中,一定要言行一致,不要用摊开的手掌来行骗,因为这迟早会被别人识破的。
有效利用手掌的力量
我们常常用眼睛、眉毛、嘴唇、坐姿等肢体语言信号来判断对方的言外之意,但是却常常忽视了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体部位可以传达人们的深意,那就是手掌!乐队指挥手一挥就带动一个乐队,领军指挥手一挥就可以指挥千军万马,单从这两个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手掌里可以生发出神奇的力量,如果有效利用了手掌的力量,我们将能做成很多事情。
一般说来,手掌传达的指示动作主要有四种:手心向上、手心向下、十指交叉、合掌伸指,这四种手势代表了不同的意思。前面两种手势代表的意思我们会在第3章中作详细介绍,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后两种手势代表的意思。
在交谈过程中,如果对方下意识地将双手交叉扣在一起,这表示对方对你表达的意见持相反态度,他正准备着选择合适的时机反驳你。这时,你要准备应对对方的相反意见。
合掌伸指是日常交往中表意最明显也最强烈的一个手势。它有指示、命令对方去做某事之意。因此在日常交往中,一般不要对对方做出合掌伸指的手势,这会引起对方的强烈反感。特别要注意的是,在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这样的手势表示对别人的侮辱,一定要注意文化差异,不要触犯了民族情绪。
如果掌握了不同手掌姿势代表的意思,我们和别人的交往就会顺畅许多,我们也可以有效地利用手掌的力量去求得更好、更理想的交流效果。
日语中有一句话直译叫做“让对方看你的手心”,它表示的意思是要真心对待对方。当一个人将手掌摊开时,一般来说他是真诚、可信的。微笑能够隐藏谎言吗?
微笑常被认为是一种展示幸福、快乐、对人友善的信号,微笑有感染力,当你向某人微笑时,无论真假与否,对方一般都会自然地回馈给你一个甜美的微笑。但是微笑就能代表对方是真诚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微笑也能隐藏谎言!
什么样的微笑代表发自内心的开心?
法国科学家纪尧姆·杜胥内·德·波洛涅通过对断头台下身首异处的人们的头颅进行分析来研究人们面部肌肉收缩的方式。研究发现,人的笑容是由两套肌肉组织控制的。第一套肌肉组织是颧骨处肌肉,它可以带动嘴巴微咧,双唇后扯,露出牙齿,面颊提升,然后将笑容扯到眼角上。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控制颧骨处的肌肉,在没有开心的事情发生时也可以调动这部分肌肉,以制造出虚假的笑容。
第二套肌肉组织是眼轮匝肌,它可以通过收缩眼部周围的肌肉,使眼睛变小,眼角出现褶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鱼尾纹”,这部分肌肉是不受我们的意识主动控制的,因此,它调动起的笑容一般都是发自肺腑的真心笑容。因此,要想看一个人的微笑是不是发自内心的开心,我们可以看他微笑时眼角是否有“鱼尾纹”。因为敷衍或虚假的笑容只能引起双唇四周肌肉的收缩,而发自内心的开心不仅会使双唇后扯,嘴角上提,还会带动眼轮匝肌的运动。
真心的微笑一般都是嘴角上扬,而且有明显的鱼尾纹(见左图);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微笑,通常只会嘴角上扬,但不会出现明显的鱼尾纹(见右图)。为何微笑有感染力?
微笑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具有感染力,科学家们最近找到了证据,发现人们在面对别人的微笑时,也会在自己的大脑里留下微笑的痕迹。
来自英国伦敦哈默史密斯医院的研究人员证实,一个人的微笑及高兴的情绪会在他面对的对象大脑中留下类似的情绪反应,这就是为什么一群人聊天,有几个人情绪特别高涨,当你进入这个谈话情境以后,你的情绪也会高涨起来的原因。同样,一个人焦虑或者低沉的情绪,也引起交流对象相同的情绪反应。
但是,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微笑及高兴的情绪所引起的正面反应会比焦虑或低沉的情绪引起的负面情绪反应力量要强大得多,也就是说微笑不仅有传染力,还有压倒性的传染力。
研究发现,一个小孩平均每天会笑400多次,而成人则只会笑15次左右,这也许正是小孩为什么能给人带来更多快乐的原因吧!
什么样的微笑代表他在撒谎?
虽然微笑具有传染力,但是同时微笑也可以被人为制造出来,也就是说微笑有真笑和假笑之分。当看见有人在冲我们微笑是,我们大都会有一种满足感,而从来不会出思考笑容的真假。而在微笑的感染下,人们常常会放松戒备,而那些爱撒谎的人则常常钻这些空子,在撒谎的时候用微笑做降落伞。为了不让假笑以假乱真,我们必须培养自己识别假笑的能力。
科学研究发现,如果是假笑,我们的左脑和右脑都希望我们的笑容看起来显得更加真实,但是控制面部表情的神经元大都集中在右半脑的大脑皮层中,而这部分大脑只能向我们的左半身发送指令。因此,在我们自我意识的控制下,我们左侧脸庞和右侧脸庞的表情并不完全相同,左侧脸部的笑容会比右侧脸部的笑容更加明显。而如果是发自内心的微笑,左右两侧的笑容就不会有区别了。
在人们的惯性思维中,微笑代表真诚和接纳的意味,但是事实是,当一个人假笑时,他的微笑中可能隐藏着谎言。目光坚定不一定代表诚恳
我们都知道,在人际交往中,和别人交谈时,一个必须遵守的规则是,我们应当在谈话时盯着对方的眼睛,这样一方面是礼貌的表现,另一方面也可以传达你正在认真倾听的信息。但是研究发现,即使对方目光坚定地看着你说话,他还是有可能在说谎!
撒谎者的眼神在游移吗?
前面我们说过,一个人在撒谎时常常会躲开别人的目光或者将脸转向一旁,但是一组实验证明了这个结论对一些人还是有例外的。
研究人员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找来一群人,将这群人分成两组,让他们面对面坐着,然后让一组人对对方撒谎,研究人员提前在隐秘处安放了摄像头,将这个景象拍摄了下来。最终结果非常让人吃惊,撒谎者的表现跟我们前面说到的结论相悖。实验者中只有大约30%的撒谎者在撒谎时眼神游移不定,很容易就被研究人员发现。而其他70%的撒谎者都目光坚定地看着对方,因为他们知道眼神游移会让对方发现撒谎的秘密,所以他们采取了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避免被识破。在这成功的撒谎者当中,有85%是女性,而男性仅占15%,这也就说明女性更容易控制自己的眼神,避免让别人发现其撒谎的秘密。
目光游移时,眼珠通常会偏向一边,这时候说明他在撒谎(见左图);但在谎言爆发之前,对方的目光通常还会表现得非常坚定(见右图),这时需特别注意。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撒谎者的眼神并不一定都是游移的,我们要识别对方说的是不是真话,除了要观察眼神之外,还要看对方瞳孔的变化。
怎样识破目光坚定者的谎言?
当一个人目光坚定地看着你时,他并不一定是诚恳的,他有可能是个撒谎高手,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识别这些目光坚定者的谎言呢?我们可以观察他们的瞳孔!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的心理活动与瞳孔变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西方流传的一个赌徒诈骗庄家的故事可以说明两者的密切关系。聪明的赌徒在下注时会先下小金额的赌注,然后他会密切观察庄家的反应,如果赌注押中了,庄家的瞳孔就会骤然扩大,于是赌徒就加大筹码,庄家屡次输钱,但他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被识破的。这个故事表明人们早就注意到了心理活动和瞳孔的关系。当一个人在撒谎时,他会产生一种紧张情绪,在这种紧张情绪的刺激下,他的瞳孔就会扩大,而在人们厌恶、疲倦、烦恼时瞳孔会缩小。但是瞳孔扩大并不就能说明对方在撒谎,在恐怖、愤怒、喜爱、疼痛的状态下,人们的瞳孔也会扩大。但是在交谈过程中,如果说到的话题并不能引起他强烈的反应,而他的瞳孔还是明显扩大,那这时候我们几乎可以断定,他是在撒谎。
传递诚意,只是目光坚定还不够
在听别人讲述事情时,我们总会目光坚定地看着对方,因为我们觉得这是传递真诚的最佳手段之一。但是在阅读了前面的内容之后,我们便不能只将目光坚定作为传递诚恳信息的手段,因为这可能是不可信的。因此,我们必须在目光坚定地看着对方的同时,配合其他姿势,以便我们的诚意看起来更可信。
例如,在听别人讲话时,我们应当在目光专注地看着对方的同时,用点头、插入发言表达意见和看法、由衷地赞叹等动作进一步告诉对方,你对他非常友善、非常尊重。
而当你向别人讲述某事时,为了使你说的话更具说服力,首先,你应当在讲话时和对方进行目光交流;其次,你应该给出可信的证据相关的具体数据、人物、地点;再次,养成说真话的习惯,让自己成为一个让别人信任的人。
很多撒谎经验不足的人在撒谎时总会出现眼光闪烁不定、眼神游移的情况,但是那些撒谎经验丰富的人总是通过坚定的目光来混淆视听。发现不经意间的多余动作
在美剧《别对我撒谎》中有一个有趣的情节,主人公莱特曼等了半天终于等到一个停车位,可是在他刚要倒车去停车的时候,突然一辆车飞驰而来抢占了莱特曼的车位。莱特曼问抢车位者:“难道你没看见我正在等车位吗?”对方摇摇头,无辜地说:“没有,我也在等车位。”莱特曼说:“你刚才说谎的动作非常典型,在摇头说不之前先轻轻点了点头”就这样一个不经意的点头动作,泄露了抢车位者的谎言,由此可见,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对方不经意的多余动作依然可以告诉我们他真诚与否。
摇头前的快速点头
正如前面的小故事所示,研究人员发现,很多人在面对别人“是不是”做了什么的质问时会摇头否定,但是在摇头之前,他们会下意识地表示对对方问题的肯定,也就是会做出迅速的、别人很少察觉的、自己也无意识的点头动作。这个快速的点头动作说明质问一方的推测是正确的,对方摇头之后所作的解释都是谎言。假如你是一名记者,你去采访刚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一家食品公司,你问前台小姐:“请问你们负责人×××在吗?”前台小姐的两种反应都表示她在说谎。一种反应是你刚说完话,前台小姐就不假思索地告诉你不在,这是提前编好谎话的条件反射下的反应;另一种反应是前台小姐稍微迟疑了一下,不经意地微微点了一下头,然后非常肯定地摇头说:“不在。”这时,负责人肯定是在公司的。因为前台小姐下意识的快速点头动作已经泄露了问题的真相。眼睛一睁一眯可以看出什么?
我们把眼睛称为“心灵的窗户”,在和别人交谈过程中,如果仔细观察他的眼睛,会很容易看出对方的情感和思想。如果一个人撒了谎,他的眼睛一般会不经意地流露出一些泄露秘密的多余动作。有一名间谍被抓后始终拒绝说出同谋的名字,于是调查机构采用了一个办法:他们向这个间谍展示了很多张卡片,每张卡片上都写着与他一起工作过的人的名字,然后调查人员仔细观察了这个间谍在看这些照片时眼部的非语言信息。结果发现,当间谍在看到两个人的名字时,他的眼睛突然睁大,然后瞳孔迅速收缩,眼睛轻轻地眯了一下。经过审问,这两个人确实是被抓间谍的同党。显然,在看到同伙的名字时,间谍出现了紧张情绪,所以眼睛下意识地睁大了,但是他不想让别人发现他的反应,于是他的瞳孔迅速收缩,眼睛变成了眯缝状。其实当人们在眯着眼睛时,他的潜意识是想通过眯眼来遮挡光线或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仔细观察会发现,我们在生气或听到自己不喜欢的声音时,都会有眯眼睛的动作。
下意识吞咽唾沫
我们经常在电影中见到这样的镜头,警察在询问罪犯时,总会仔细观察着其肢体动作,而电影上常会出现这样一个特写镜头,罪犯在听到某一个人名、地点或者回答某一个问题时,他的脖子处的喉结会很明显地动一下,我们听到了他吞咽唾沫的声音。单凭这个下意识的动作,警察就可以判断出刚刚他们询问到的信息是破案的关键。因为在受到刺激或者撒谎时,罪犯的喉咙会有干痒和异样的感觉,下意识吞咽唾沫会缓解这种异样感觉。
人在撒谎时总会出现很多不经意的多余动作,例如,在表示否定前快速地点头、下意识地吞咽唾沫等,这些多余的动作都转瞬即逝,但是却泄露了说谎痕迹。高明撒谎者也无法掩饰的漏洞..尽管在对方撒谎时我们可以通过他不经意做出的一些多余动作察觉出他在撒谎,但是对于一些高明的撒谎者提前布置好的一些谎言,我们还是无法轻易识破,例如一些经过特殊训练的特工。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的一些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深入地对人类的撒谎行为作了分析,将撒谎者分为三种类型:“偶尔说谎者”、“病态说谎者”、“社会病态说谎者”。
“偶尔说谎者”一般情况下很诚实,只在个别不愿被人看穿某些真相的情况下说谎,这些说谎者在说谎时举手投足之间都表现得不自然,因此很容易被人看穿;“病态说谎者”是由“偶尔说谎者”进化而来的,他们因为不满意自己的表现,所以时刻在别人面前通过谎言来表现出令他较为满意的另一种“形象”,我们与之交往几次之后即可看清其真面目;第三类说谎者“社会病态说谎者”是最擅长说谎的一族,他们说谎有明确的目的,而且说起谎来非常自如,像说真话一样。但是专家研究发现,即使第三类高明的撒谎者,他在撒谎说也会留下无法掩饰的漏洞。
无法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倒背如流
警察询问犯罪嫌疑人:事发当天你都做了什么?
犯罪嫌疑人:我八点去了×××,十点在去××的路上,十二点
(犯罪嫌疑人按时间点对答地非常流利,完全有不在作案现场的证据。)
警察:请你把当天所做的事按从后往前的顺序再说一遍。
犯罪嫌疑人:下午三点的时候,我我在
犯罪嫌疑人开始语无伦次,他根本无法顺利地将自己所做的事情倒叙说出来。警察很快断定,嫌疑人刚开始的一番流利的对答是提前编造出来的谎言,他可以按自己编好、练习好的谎言顺利地背出来,但是因为没有切实做过这些事情,所以对这些所谓他做过的事情没有深层记忆,所以当被要求倒着说出他所做事情时,他就露出了马脚。因此,当面对一个高明的说谎者时,你要引导他露出马脚,可以假装没有听清他刚才叙述事件的先后顺序,然后随即抽出几个时间点,让他倒叙说出当时做了什么,如果他无法流利地对答出来,这就说明他刚才说的话是提前编排好的谎言。
脸上一闪而过的细微表情
脸是思维的画板,即使是高明的撒谎者,他的表情里也隐藏着无法掩饰的真相!在一个聚会上,我见到了好久不见的一个朋友,问起了他的孩子的工作情况,他高兴地说两个孩子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但是我发现他在说这些话时,脸上闪过了犹豫、迟疑的表情。而且在他微笑时,他的眼角并未出现“鱼尾纹”,这说明他的微笑是假笑。后来我碰见了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悄悄告诉我几个孩子的工作都不太理想,只能勉强过日子,希望我能帮孩子想想办法。她老公是个好面子的人,拉不下脸来求人。不同的人隐藏各自情感的能力不同,但是不管是偶尔撒谎的人,还是高明的撒谎者,我们都可以通过仔细观察看出其真正的情感。特别是面部稍纵即逝的细微线索,更能说明问题。而这稍纵即逝的表情,我们可以将其分为积极的表情和消极的表情。
一般来说,快乐、激动等积极的情绪往往很容易被人看出来。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它们会被刻意隐藏起来。例如,在玩牌时,一个人如果拿到了好牌,他在看自己的牌或者看别人时会不经意地露出嘴角微微上扬的表情,这微微上扬的嘴角可以说明对方内心非常开心、得意。
同样,各种消极情绪也会通过人们的一些细微表情表现出来,例如对方紧闭的嘴唇、颤抖的嘴巴、僵硬的脖子等。当一个人心烦意乱时,这些表情就会出现,即使有时有点短暂和模糊,但是只要我们养成捕捉这些细微表情的习惯,对方真实的内心世界就可以尽收眼底了。
即使是高明的撒谎者,他们往往也有无法掩饰的撒谎痕迹,例如,他们总是无法将自己编造的计划倒背如流,无法掩饰在撒谎那一刻的细微表情。总结
即使撒谎者极力掩饰,他们还是会留下说谎的蛛丝马迹,本章我们讲到了一些识别对方谎言的细微肢体动作,掌握了这些信息,我们识破谎言就会容易许多。
1.撒谎者的面部会出现迟疑的表情,连语言都会出现很多停顿。
2.撒谎者常常喜欢触摸自己的鼻子,因为鼻腔内部细胞会在撒谎过程中由于血液流量上升而增大,进而引发鼻腔的神经末梢传递出刺痒的感觉。
3.用手遮住嘴巴,说明撒谎者试图抑制自己说出那些谎话。
4.大部分用手接触嘴唇的动作都与欺骗有关,但是将手指放在嘴唇之间是一种内心渴望安全感的外在表现。
5.摩擦眼睛的动作企图阻止眼睛目击欺骗、怀疑和令人不愉快的事情。
6.抓挠耳朵表示出听话人“非礼勿听”的企图,即通过该动作来阻止谎言的进入。
7.抓挠脖子是由撒谎者撒谎后产生的脖颈刺痒的生理反应所导致的。
8.当人们将手掌摊开,手心向上放置时,他们说的大多是真言。
9.真笑时人们的眼角会出现“鱼尾纹”,只是面部肌肉运动的笑容不是发自内心的微笑。
10.很多撒谎者都会目光坚定地看着对方,因为他们想采取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避免被识破。
11.一些多余的小动作会透露谎言信息,例如摇头否认前下意识地点头、说话时下意识地吞咽唾沫等。
12.撒谎者无法对自己编造的计划倒背如流。
在人际交往中,特别是在职场环境下的人际交往中,我们总想通过交流拉近和别人的心理距离,让别人喜欢和接纳我们。但是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两个错误的肢体动作让别人产生误会。要避免这些错误,我们必须学会解密一些表示排斥或接受的肢体动作,用正确的方法去应对它们。明确的排斥:双臂交叉抱胸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每当感觉有危险人物靠近或者危险事情发生时,总会下意识地躲到父母的身后,相对于男士双手握臂紧抱胸前的姿势,女士的这个动作比较含蓄,但却最明显不过的发出了拒绝进一步接触的信号。或者躲到桌子底下、柜子后面,以此排斥我们不愿意接近的事物。在长大后,当我们感到有危险或者遇到不愿面对的事情时,会下意识地将双臂交叉抱在胸前,以此为自己建起一道身体防线,潜意识里我们是在阻止别人越过这个防线。这一动作是人的本能,但是它在人际交往中却会带来非常明显的负面效果。
双臂交叉会对我们造成损失
美国研究者对交叉双臂这一动作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令人担心的结果,研究证明交叉双臂这一动作对我们倾听的效果有非常明显的危害。
研究者将参与研究的志愿者分为两组,让他们去听一个讲座,然后对两组人的倾听姿势做了规定:第一组人被要求保持双腿和双臂的自然状态,不交叉双臂,也不跷二郎腿,以最轻松、自然的状态听讲座,而第二组人和第一组人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听同一场讲座,但是这些人在听讲座的时候要将双臂交叉紧紧抱在胸前,并且跷起二郎腿。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者发现,第二组人对讲座的内容比较挑剔,常常会反驳演讲人的观点,而第一组人的反对意见相对较少。演讲结束后,研究者对两组人的收听效果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第一组实验者比第二组实验者掌握的讲座内容要多38%,可见保持放松的倾听姿态会有更好的倾听效果。因此,在聆听演讲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想听得更全面,就应当保持自然、开放的姿势,而不要让交叉的双臂害了我们。
对方正对你持着否定态度
双臂交叉于胸前是人与人交流过程中最常出现的一个姿势,而且全世界对这一姿势的理解也几乎完全相同,那就是否定、防御。当人们交叉双臂抱于胸前时,就好比在他和别人之间筑起了一道障碍物,将他不喜欢的人或物阻挡在外边。某记者参加了一个中小企业节能减排论坛,这次论坛的重点是中小企业应该在发展过程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的问题。在主办方的主讲人热情洋溢地演讲时,记者发现,台下坐着的几排中小企业的老总们有一大半都做出了双臂交叉的姿势。这一现象说明,当人们对所听到的内容持否定和怀疑态度时,他们会做出交叉双臂的动作。主办方宣扬节能减排,但是他们没有考虑到,对于发展本来就艰难的中小企业来说,节能减排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压力,这会让他们的生存更加艰难。而许多演讲者没有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成功地传达给听众,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及时注意到听众交叉双臂的姿势。当听众做出这个有抗拒意味的姿势时,主讲者应该站在听众的角度来发表看法,通过感同身受的演讲来破除和听众之间的对立,这样才能真正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认同演讲者的观点。
怎样让对方解开他交叉的双臂?
在交谈过程中,在对方双臂交叉抱于胸前表现出明确的排斥意味时,有几个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可以帮你轻松解开对方交叉的双臂。
第一,你可以找一件物品让对方握着,例如一份报纸、一支笔、一张宣传彩页,这样对方就不得不松开他交叉的双臂;
第二,你可以找一件事情让他做,例如给他一份问卷让他填写,让他没有机会交叉双臂;
第三,给听众准备有扶手的椅子,这样他就可以把手臂放在椅子的扶手上。
第四,在交谈过程中,你可以随时让对方看一些需要让他变换坐姿才能看到的资料,例如放在桌子上的一个小物品,或者一些图像、影音资料,这一方面可以引导他变换坐姿,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起对方的兴趣;
第五,如果跟你交谈的不是长辈或领导,当他做出交叉双臂的姿势时,你可以通过善意的提醒来解开他交叉的双臂。例如:“我看得出你有问题想问,你想问什么呢?”
双臂交叉抱于胸前,表示动作者不会轻易地走出自己的世界,而你也很难融入其中。这时不妨尝试运用我们上面的小技巧来应对。双腿交叉也是排斥的表达方式
很多人都习惯从面部、头部、双臂等比较容易被观察到的部位的姿势来判断对方是在表示赞同还是反对,但是对于那些视线之外的身体部位,我们却很容易忽略,例如腿部和双脚。尽管上面这个人似乎在认真倾听对方的谈话,但他交叉的双腿透露的信息却准确无误:我们有距离,我未必相信你说的!其实腿部和双脚是丰富的信息源,能够泄露人们内心的秘密!
双腿交叉:我和你之间有距离存在
因为欧洲人最常做出这个交叉腿的动作,因此我们也叫它“欧洲版双腿交叉”,除了欧洲,这种双腿自然交叉的方式在亚洲和大不列颠文化里也常见到。
假如我们在一家餐厅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对相亲的男女正在聊天,男士正在侃侃而谈,女士也频频微笑点头,我们乍一看会以为这是一次成功的交谈,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女士始终保持着双腿交叉的姿势,而且身体后倾,她的脚尖正指向最近的一个出口。由这个姿势我们就可以明白,女士对这场谈话没有兴趣,内心深处有逃跑的打算。
当一个人和你面对面交谈时,如果他的双臂和双腿同时处于交叉的姿势,这可以说明他的注意力已经不在你们的对话上了,这时,他对你们的谈话的回应会变成短句或者“是”、“不是”等简单的词汇。这时要想让对方对你的观点表示真正认同是非常困难的。
在一个晚宴上,如果你看见一个人站在一边,两腿交叉,有时还抱着双臂,这说明这个人非常保守,他正处于戒备状态。这时,跟对方很顺利地展开话题是非常困难的,你必须从消除对方的戒备心开始入手,而且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男人都喜欢的双腿交叉姿势
美国人并不像英国人那样热衷将一条腿轻松地搭在另一条腿上,他们更习惯将一只脚踝放在另一条腿的膝盖上,两条腿形成“4”字形状。这种坐姿代表了对方争辩或者争取获胜的态度。因为这个坐姿可以凸显男士的生殖器,因此被看成一种示威姿态,猴子和黑猩猩在产生斗争心理时,也会用这种坐姿来展现自己的生殖器,从而传达出自己的“威力”。
女士往往比较注意形象,一般不会摆出这个姿势,做出这个姿势的大多是男士。男士在摆出这个姿势时,不仅能体现自己的自信和支配地位,同时也会显得放松和年轻。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和长辈或者领导交谈时,我们千万不要摆出这种姿势,因为这会让领导感受到你对他的不敬。
如果一个人做出“4字腿”坐姿的同时,还用一只手抓住抬起的那条腿,那就表示这个人非常有主见,甚至可以说有主见得过了头,达到了固执的地步。对于这些人,不要轻易尝试去说服他们,你的努力往往是白费的。
女士交叉双腿表示什么意思?
和男士相比,女士比较少会做出交叉双腿的动作,因为跷二郎腿(也就是欧洲式双腿交叉)和“4字腿”被认为是不合女士的传统礼仪的。但是在下面几种情况下女士还是会用其他姿势交叉双腿,而且不同的姿势代表不同的意思。
短裙综合征
很多穿裙子,尤其是穿短裙的女士,总喜欢交叉双腿,或者将两只脚的脚踝扣在一起,这是女士们下意识地保护自己的举动。女士的这种爱好是由于穿短裙养成的习惯,我们可以称其为“短裙综合征”。这样交叉双腿的动作让女士看起来比较拘谨,这或多或少会让交往对象觉得无所适从,因此,一定程度上我们认为,穿短裙让女人看起来更难以接近。
两腿交叉而小腿保持平行
这个姿势是将两条腿以随意的方式交叉,然后将两腿斜向一边,两腿保持平行,这一坐姿被认为是最具有女性气质的,女士要想保持优雅的仪态,应当学会做这个姿势。
双腿交叉跟双臂交叉一样,是表示排斥的意思。如果你的交谈对象的双臂和双腿同时处于交叉的姿势,他的排斥意思显然已经相当强烈了。温和的抗拒:紧闭双唇的微笑
我们通常都想当然地认为,微笑是展示一个人幸福与快乐的信号,是表示顺从的信号,但是设想下面这个场景,这种情况下的笑表示什么意思呢?一个女孩满头大汗地给男朋友做好了菜,然后满怀希望地看着男朋友品尝自己的菜,男朋友咀嚼了几口,紧闭双唇微笑着朝女朋友点点头,竖起大拇指,女孩高兴地冲进厨房去端另外一盘菜,男孩赶紧吐了口中的菜,急急地喝了口水,然后又看着翩翩而来的女友,紧闭双唇朝女友笑了一笑。从男孩独处时的真实反应,我们知道男孩对女孩做的菜不认可,所以他在表示表面上的赞许时紧闭着双唇微笑,而没有真正开心地开怀大笑。这种紧闭双唇的微笑其实表示出了男孩的温和的抗拒。
紧闭双唇微笑表示反对
两个女同事正在讨论另外一个刚刚获得升迁的女同事。其中甲说道:“她专业能力很强,而且她非常会处理人际关系。”说完,甲露出了紧闭双唇式的微笑。乙对答:“是的,她非常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目标特别明确。”如果一位女士在你说话的时候,保持上图这个微笑,你会想到什么?真实的答案是:对你表示尊敬,但对你说的话,她是不置可否的。说完,乙也露出了紧闭双唇式的微笑。其实,两个人都没有说出她们的真心话,她们抿着双唇微笑的动作告诉我们,她们的真心话应该是:“这个女人野心也太大了这个女人是个爱出风头、会诱惑男人的小妖精!”我们常常在电视上和杂志上看到一些名人在微笑时紧闭着双唇,嘴角向后拉升,不露出一颗牙齿,整个嘴唇成一条直线。这个微笑的含义是:我并不太赞同你的意见,我的内心深处藏着你不知道的真实想法,我也不想告诉你。例如,很多人在面对不中意的相亲对象或者自己不认可的领导时,对于对方的反应总是紧闭双唇的微笑,这种微笑其实就是一种形式温和但明显表达拒绝和反对的微笑。
有个记者说,他采访了很多成功人士,他发现成功人士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被问及成功的细节问题时,他们总是抿嘴微笑,然后一带而过。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并不想把成功的细节公布于众,他们对于此类问题有抗拒意识。
磨炼你的幽默感,引导对方开怀大笑
开怀大笑能够使气氛更加融洽、和谐,还可以为我们赢得更多的朋友。因此,为了避免和别人交谈过程中的冷场或者尴尬,我们应该学会引导对方开怀大笑。
迈阿密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莱乃特·安伽认为,追求快乐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每个人都希望心情愉快,只有对方感到了愉快,他才会和你敞开心扉。而活跃气氛最好的方法是磨炼我们的幽默感。
和朋友在一起时,我们很放松,说话很风趣,大家会说一些俏皮话,开一些玩笑,谈话氛围非常好。反过来,正是因为能开玩笑,大家的感情才会更好,因此,只有带着幽默说话,才有机会和每个人成为朋友。我们在表现幽默时,插科打诨也可以,只是不要害羞,无聊的笑话也可以让对方放松戒备,敞开心扉。
要想磨炼幽默感,我们需要在平时多搜集材料,例如多看看网上的新闻、多听相声、多看娱乐节目。在搜集到这些材料后,适当进行一些加工,在和别人聊天时加入话题之中,你们的谈话就会生动、活泼起来。
微笑并不一定表示认同,如果对方紧闭着双唇向你微笑,注意,他其实是在表示着温和的抗拒。歪脸笑:排斥还是赞同?
两个很久没见的同学在一个聚会上意外相见,两人聊起了自己这些年来的情况,甲说:“我工作一年就赚到了第一桶金,后来我觉得凭我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自己当老板,所以我就开了一家公司,公司规模不大,一百多人吧,虽然一年的净利润也不多,只有两千万,但是我觉得在咱们这些同学里面我也算是成功的了”乙笑着点点头说:“那是相当成功了,你真了不起。”乍一看到这个场景,我们真以为乙对甲的成就敬佩至极,但是在乙表达“佩服”之意之前,他的脸上出现了一个短暂的表情:歪脸笑,而这个动作告诉我们:他的敬佩之意并非真心。
歪脸笑时的阴阳脸表示出排斥
歪脸笑是指一个人在微笑时脸部扭曲,两边的脸不相对称,我们常见到的歪脸笑的表情是嘴角和眉毛向上扬起,此时,一边脸颊的颧骨肌收缩,脸颊上出现一种微笑的表情;而另一边脸嘴角向下,眉头紧锁,显示出一副不悦、痛苦的表情。两边脸的表情显示出一阴一阳的反差,这是因为人们在控制自己意识的过程中,一边脸被成功地调动起来,表现出了假笑,而另一边脸则表现出了忠于内心的表情。
这种歪脸笑的表情是西方人的专利,我们经常从西方电影中看到这种歪脸笑的表情,这种笑容代表的意思是确定的,那就是讽刺和排斥。
歪脸笑时伴随着的其他肢体动作
虽然我们指出了歪脸笑时阴阳脸的特征,但是很多人还是在别人以歪脸笑表示对自己的抗议时浑然不知,为了帮助大家更准确地辨识出对方歪脸笑的表情,及时作出反应,我们应当学会把握人们歪脸笑时伴随的其他肢体动作。
一边上扬的嘴角
当一个人对对方表达的意见不认同或明显表达出排斥之意时,他的内心深处会产生烦忧、不悦、不以为意的情绪,会非常容易做出上扬嘴角的动作。例如,一个参加演讲比赛的选手从台上下来后着急地问自己表现怎么样,我们看见旁边的另一个竞争者也附和着点点头,但是他一边的嘴角轻轻上扬了一下,表示出不屑与讽刺的意味。
美剧《别对我撒谎》中有一个有趣的情节:刚加入调查组的Torres对上司Lightman的判断不认同,后来新的证据表示上司判断可能有误,Torres浅浅地歪脸一笑,一边的嘴角微微上扬了一下,而这个细小的动作被Lightman博士看在眼里。Lightman博士提醒Torres嘲笑自己的上司是白痴和非常不明智的,Torres因为被上司识破心思而羞愧不已。后来,Lightman博士用事实证明自己判断的正确,使得Torres心服口服。
撅起的嘴巴
在人们歪脸笑时,还经常会出现一个动作,那就是撅嘴。撅嘴常常是小孩或者不谙世事的年轻人常会做出的动作,因为没有社会经验的人才会有这么明显的情绪外露动作。当然,有时一些有职场经验的人也会在表示对旁人的不满时出现歪脸笑的表情并出现撅嘴表情,但是这样的动作一般非常短暂,我们不仔细观察是不可能捕捉到的。
表示赞同的微笑
既然歪脸笑表示了讽刺和排斥,那么什么样的微笑代表赞同呢?表示赞同的微笑首先应当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微笑,其次,它应该配合着明显的表示赞同的其他肢体动作。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发自内心的真诚微笑应当是颧骨处肌肉和眼轮匝肌共同调动起来的笑容。特别是眼轮匝肌,它的运动不受我们意识的主动控制,因此,它调动起的笑容一般可以肯定是发自肺腑的表示赞同的微笑,而要判断眼轮匝肌是否参与控制了我们的笑容,我们要看对方微笑时眼角是否有“鱼尾纹”。
在你们的对话过程中,如果对方微笑时嘴角上扬,出现鱼尾纹,那意味着对方内心中对谈话的肯定、鼓励以及赞赏。如果对方的微笑是发自肺腑地表示认可和赞同,他在微笑的同时常常会伴随点头、轻轻鼓掌、竖起大拇指等明显的表示赞同的肢体动作。这时,发自内心的、不受抑制的赞誉感会溢于言表,额头上皱纹的伸展、嘴角边肌肉的松弛、嘴唇的完全呈现(没有双唇紧闭或挤压)等,都是赞同的微笑伴随的积极情绪的信号。
人脑的感情控制区直接控制人的左脸,而右脸主要受人的意识支配,因此,人们常常会出现“阴阳脸”,这时右脸是假笑,左脸是忠于内心的。察觉敌意:握拳式双臂交叉
我们在电影里经常看见这样的场景:某人走到了一个人迹稀少的偏僻街道,突然,一群凶神恶煞般的人出现在街道的另一端,他们握着拳头,双臂交叉瞪着目标上前;此人见形势不对,马上掉头要走,可是街道的另一端也气势汹汹地走来几个拳头紧握、双臂交叉的彪形大汉。按观影常识推断,我们知道这帮人来者不善。而且,从这些人握拳式双臂交叉的姿势我们可以知道,这帮人怀有十分强烈的敌意!
交叉的双臂:不要靠近我!
FBI调查员Mike奉命去调查NBA球星David受贿打假球一案。在篮球场,David怀抱篮球朝他走来,表情轻松自然。Mike从David手中接过篮球,在地上拍了几下,随后询问了David几个问题,David回答得很流利,丝毫没有露出破绽。
在返回的路上,Mike的助手不甘心没有一点收获,一路上喋喋不休地唠叨,Mike平静地说:“David肯定有问题,但是今天不是询问的好时机。”助手忙问其中缘由。Mike说:“我们刚见到David时,他将篮球抱在胸前,和我们之间隔起一道障碍,说明他对我们有防御意识;后来,我接过他的篮球拍了几下,再回头看他时,他双臂交叉握紧了拳头站在一旁,说明他对我们有强烈的敌意我们知道David是个脾气非常糟糕的球员,所以第一次询问不应该问太直白、敏感的问题,要循序渐进才有发现”
果然,在经过两次问讯后,David露出了马脚,随后坦白了他受贿的事实。正如案例中所示,当我们将双臂交叉于胸前时,我们下意识将自己和别人隔开,例如,我们经常看到在拥挤的地铁上或电梯里,有好多人站在一角,双臂交叉抱于胸前,这个姿势其实是想告诉别人:别靠近我。有时,我们看见有人将几本大书或者背包抱于胸前,这些动作代表的意思跟交叉双臂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对别人有排斥甚至敌意、不想让对方靠近自己的信号。
紧握的拳头:强烈的敌意
紧握的拳头是我们常见的肢体动作,是典型的攻击动作。一个人如果处于非常愤怒的状态,我们仔细观察他下垂的手,总会发现他的拳头是紧握着的,好像随时都有进攻对方的可能。而当一个人在将双臂交叉抱于胸前的同时,他的两只手也紧紧攥成拳头夹于腋下,那就表示此时这个人除了具有相当强烈的防御意识之外,还带有十分明显的敌意。
在一个谈话过程中,我们看到其中一方双臂交叉、腋下的拳头紧握、微笑时双唇紧闭,甚至脸色有些微微涨红。那么,我们可以推知这场谈判将非常不成功,更加激烈的口舌之争可能在所难免,紧握拳头的一方甚至可能出言不逊或者动手伤人。一个人因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来到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医生,每当看见嫉妒或者仇恨的人,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攥紧拳头,有时感觉指甲都能陷进肉里”这个有心理疾病的病人,正是以紧握的拳头表示强烈敌意的典型例子,这种人常常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受到一点外部刺激就爆发,而紧握的拳头和涨红的脸色常常就是怒气爆发的前兆。
怎样缓和对方激动的情绪?
如果我们面对的人出现情绪激动的情况,我们的当务之急是用一种较为柔和的方法来抑制对方激动的情绪,及时安抚对方的情绪,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
首先,我们应该用一种较为缓和的方法找出导致对方激动的根本原因,对症下药来安抚对方。如果在整个事情发展过程中你就在现场,你应该仔细回想整个交谈过程中可能触发对方敏感神经的话题,找到真正的导火线。
接着,我们应该就刚才让对方敏感的话题做一个修正,让对方得到心理上的平衡,也避免因为一时的不悦情绪而影响后面的交流。
再者,为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我们应该暂时转移敏感话题,用比较平和的话题来软化对方情绪。
此外,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灵活的小技巧来让对方松开代表敌意的拳头,同时放下对方代表防御意味的交叉着的双臂。我们可以采用前面说过的一些小技巧,例如给对方一支笔攥着,或者让对方欠身看一样东西,这样对方就可以自然地放下双臂,松开双拳,敌对意味也就相应的减弱了。
紧握的拳头是典型的攻击性动作,当一个人双臂交叉抱于胸前而且拳头紧握时,他的潜台词是:“不要靠近我,否则我要反击。”双手放入口袋:拒绝介入
今天是史蒂芬到新公司上班的第一天,所以史蒂芬特别希望给大家留下一个好印象,于是史蒂芬决定无论如何要在见到同事时一一向他们打招呼。早上史蒂芬走进公司时一路上向各位同事点头示意,可是史蒂芬坐到座位上回想时,发现大家对他的反应都非常冷淡。史蒂芬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去休息间冲咖啡时听见几个同事在悄悄议论他。
甲:“新来的那个史蒂芬可真够拽的,跟别人打招呼还两手插兜”
乙:“就是说嘛,刚来公司就一副事不关己、老子天下第一的架势,我最烦这种人”史蒂芬这时才明白,原来他有将双手放入口袋的习惯,可是他并没有仔细斟酌这个动作代表的意思,以至于给别人留下了傲慢、冷漠的第一印象。如果你想像史蒂芬一样,想给对方留下热情、积极的第一印象,那么,现在就将手从口袋里拿出来,因为这个姿势代表了你拒绝介入别人谈话情境的姿态!
手插口袋:我此刻不想跟任何人说话
在一个晚会上,我们看见一群一群的人在聊天,可是总有那么几个人站在墙角边,背靠着墙,双手插在口袋里,静静地看着热闹的晚会现场,或者坐在灯光较暗的地方,后背靠着椅背,嘴里叼着一支烟,双手插在口袋里看着其他人。
这种姿势一般出现在非正式场合,而且这个姿势表示对他人的无礼,它表示:我根本不想跟你说话。在某些正式场合出现这样的情况,也表明对方非常强势,而且缺乏涵养。这时,如果你走向对方,跟对方交谈或者向对方请教问题时,你会发现对方不想跟你说话,即使迫不得已的回答也是敷衍了事。其实将双手置于口袋之中的姿势已经告诉我们:我此刻不想跟任何人说话。
在一些销售的培训课上,老师们会告诉推销员,当顾客双手插兜在看商品时,他此刻并没有购买的打算,只是抱着看一看的心态,而且他也不希望推销员过于热情地向他推销,过于热情的介绍反而会烦扰他。这时,推销员最好先询问对方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在弄清对方需求后再进行推销,如果顾客只是说看看,那么就告诉对方:“您需要的时候请随时叫我。”然后不要再去烦扰对方。
在戴安娜王妃去世以后,媒体只要一有机会就采访威廉王子,而威廉王子几次做出手插口袋的姿势,他的这个姿势其实是想告诉媒体:此时此刻,我不想说话。
隐藏双手可能表示对方在撒谎
有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在撒谎时,他总是习惯性地双手插兜或者将双手背在身后,以使自己的双手逃脱对方的视线。在《别对我撒谎》中,福斯特博士的丈夫有了外遇,他好几次在对福斯特博士说自己晚上还要加班到很晚,在说这些话时,他的手始终插在口袋里,而这个明显的谎言手势不光被莱特曼博士看在眼里,更是被天才表情捕捉高手托勒斯一针见血地指了出来。当然,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双手插兜可能表示对方只是想置身事外,不想介入某件事情当中的标志。因此,究竟对方是在撒谎还是表示不想介入,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判定。
如果对方在交谈过程中一直处于手插口袋的状态,或者不时会有抓挠脖子的动作,那么他很可能在撒谎,此时隐藏双手可以使他比较镇定;如果对方双手插兜站在人群外,脸上的表情很冷漠,那么他很可能只是不想被卷入到谈话情境中去。
假如我们养成将双手暴露于别人视线之下的习惯,说谎也就相应地变得困难起来,我们会慢慢养成坦诚面对别人的习惯。
手部恰当接触的潜台词
在一个宴会上,假如你认识了很多陌生人,你跟这些陌生人打招呼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微笑着向对方点点头;另一种是微笑着跟对方握手。过后回想,你会发现你对和自己握过手的那些人印象更深刻,而且对对方的印象也很好;而对另外那些点头示意的人,你的印象却很淡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那是因为手部的接触会让人们对对方留下更美好、深刻的印象,有时简单的触碰产生的效果却是出人意料的。
正确触碰会提高你达成心愿的概率
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的研究者们做过一个实验,证明了轻轻触碰有多么惊人的结果。研究者将一枚硬币放在电话亭里,当有人走进电话亭看见硬币时,研究者就会跟进去。然后询问对方有无看见一枚硬币,结果只有23%的人承认看到了硬币。
在第二个实验阶段,前面的步骤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研究人员在进去和电话亭里人说话时,在假装寻找硬币时轻轻地触碰了他们的手肘,随后问对方有没有看见一枚硬币,结果惊奇地发现,承认看到硬币的比率上升到了60%。结果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只因为这轻轻地一触碰。因此,我们可以说,有技巧地接触对方的手肘,可以使我们达成心愿的概率提高好几倍。
轻轻触碰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魔力,主要原因是:一次轻轻的、短暂的触碰会在两个人之间建立一种瞬间的联系,这种瞬间的联系会迅速拉近两个人之间的距离,会让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一些,好像这瞬间的触碰让他们不再陌生一样;另外,在大多数国家,人们都不会轻易和陌生人之间发生肢体碰触,因此,选择这种超乎常规的接触方式会给对方留下深刻和特殊的印象。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和陌生人或者不太熟悉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很自然地触碰一下对方的手肘,或者拍一下对方的肩膀,这样一个小动作会让双方的距离迅速拉近,拉近距离后两个人的交往会更加成功,合作也更容易达成共识。
大胆伸出你的手去触碰对方
曾经有一个在饭店中进行的调查。调查发现,如果服务员在上菜和结账的过程中接触到了顾客的手,这位顾客就会有更积极的反应,他们常常会给这些服务员更多的小费。因为这短暂的接触动作把顾客和服务员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服务员会对跟其有接触的顾客照顾得更加周到,而顾客在看待这位跟其有肢体接触的服务员时也会更加亲近一些,而不是冷冰冰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同样的调查在图书馆里也有相同的结果,如果图书管理员在借阅书的过程中经常友善地触碰到借阅者的手,这些借阅者往往更容易记住图书管理员的姓名和模样。
所以,要想和陌生人的交往有良好的效果,在下次和别人见面时,不要选择点头示意,而是要伸手去和对方进行真诚的握手;同时,别忘了一些小动作的神奇力量,你可以在握手的同时,伸出左手轻轻碰触对方的手肘或双手,肢体的触碰会让你们对对方有更加深刻、美好的印象。
不要让对方把你当成骚扰者
虽然一些手部接触动作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如果把握不好度,则可能会带来令人不悦的后果。特别是在和女性交往的过程中。
一般情况下,直接对对方的手肘发生触碰,会获得我们期待的正面效果,而触碰手肘以上或者以下的身体部位则可能不会获得预想的效果,还可能有负面效果。例如,男士在和女士握手时,如果男士在握住对方的手的同时,另一只手触碰对方手肘以上的部分,这是非常不礼貌的,特别是在夏天女士穿了短袖衣服时,这样的动作则更加不礼貌。
此外,如果触碰的时间超过了三秒钟,一般会让对方对握手或触碰的动作发生警觉,对方心里可能在暗暗地想:“这个人在干什么?他为什么会一直在碰我?他有什么企图?”如果握手或者触碰的时间长到让对方开始关注你的双手,这时的结果将会很恶劣。假如你是一名男士,对于那些敏感的女士,她们很可能因此觉得你是变态,是一个骚扰者。因此,对于其中的度,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千万不要让本来有魔力的手部触碰产生了负面效果。
一次轻轻的、短暂的触碰会在两个人之间建立一种瞬间的联系,这种瞬间的联系会迅速拉近两个人之间的距离,会把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人们怎样隐藏愤怒和挫败感
当记者采访一位名人时,他在回答问题时将双手背在身后、抬头挺胸,从正面看,这俨然一副权威、自信的模样。但是如果我们从这位名人的后面看,从他背在身后的双手的抓握姿势看,他表现出来的不一定是权威和自信,还有可能是愤怒和挫败感。
双手置于背后的姿势,表面上看能够给人一种威严感,但它的秘密在双手抓握的方式。不同的方式反映出的内在情绪将大相径庭。背后双手抓握在一起:权威自信
相信很多人都对中学时期的教导主任印象深刻,教导主任总是背着手,背后的双手抓握在一起,抓握在一起的手上还拿着一根教鞭,教导主任走路总是抬头挺胸,下巴微微扬起,脸上挂着权威且略带阴森的笑容,他所到之处学生们都规规矩矩,而教导主任们、校长们似乎因为这一权威姿势的成功而格外青睐这个姿势。此外,电影里巡逻的警察、站在千军万马前检阅部队的军官、叱咤商海的商业巨头在自己的下属或者敬畏他们的人面前讲话时,总会做出双手背后,将双手抓握在一起的姿势。而这一姿势总被人们习惯性地与权威、力量、自信联系在一起。
我们前面说过,将双手抱于胸前,或者将双腿交叉站立的人,总是有意识地在自己与别人之间建立起一道障碍,下意识地保护自己的胸、心脏、生殖器官等重要部位免受直接攻击。将双手背在身后、自然抓握在一起的人,显然将易受攻击的心脏、胸部、胃部等都暴露在外面,从这点上表示出他无所畏惧的勇气和胆量,这个姿势会下意识地让别人对他产生敬畏之感,同时也会让本人更加自信、更加有勇气。
在一些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片中,我们看到许多军官在很多战俘面前总是摆出双手背后的威武姿势,而他们的武器一般佩带在侧腰,这个姿势会让他看起来更加威猛、更有力量。而影片中也常常会出现一些对自己的权威和魄力没有自信的军官,他们总会在讲话时下意识地将一只手放在枪套上,以准备随时应对威胁。
一只手抓住另一只手的手腕:内心充满挫败感
同样是将双手背在身后,如果双手不是自然抓握在一起,而是一只手抓住另一只手的手腕,那表达的意思就和前面的权威自信大不一样了,表明做出该动作的人内心充满挫败感。
双手背后,将一只手抓住另一手的手腕,好像下意识地在给自己鼓劲,用一只手紧握的力量来自我安慰:“我很有力量,我会没事的。”但是这个自我安慰的动作恰恰显示了此人此时对自己非常不自信,内心的挫败感使得他必须通过自己力量的传递来进行自我慰藉。例如,我们在荧幕上会看见这样的场景,在候诊室等待医生的病人,他们在候诊室里背着手走来走去,可是他背后的双手抓握姿势是一只手紧紧抓住另一只手的手腕,要是此时有特写镜头,我们甚至可以看见这个病人的手腕被自己捏出了淤血痕迹,可见他的不安和挫败感是非常强烈的。
很多不善于掩饰自己情绪的人会将紧握手腕的动作放在前面,不停地搓揉自己的手腕,可以看出其心中强烈的挫败感和不安情绪。但是更多人更习惯掩饰自己的负面情绪,于是他们将手放在我们不可视的范围内背后。
握手位置移到上臂:很愤怒很挫败
背在身后的双手,随着一只手抓握另一只手的位置不同,做出这个动作的人表示出的情绪也就越来越强烈。抓住另一只手的那只手抓握的位置越高,就表示此人心中的挫败感或愤怒情绪越强烈。当一个人的握手位置移到手肘以上、上臂的位置,我们可以断定此人此时很愤怒、很挫败。
将手握在另一只胳膊的上臂位置,说明此人对自己
有强烈的自控需求,这个动作好似挟持住了自己,使得自己的愤怒或挫败情绪不至于轻易流露出来。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当一个人背后的双手位置是一只手紧握上臂时,他的面部表情往往是非常警觉和敏感的,因为他正竭力通过自己的手部姿势来掩饰、隐藏自己的过激情绪。
此时,如果你发现了对方有这个端倪,一定要用比较缓和的方式来缓和对方的极端情绪,例如通过幽默的方式来缓和交流气氛;或通过一些友好的小动作来缓和对方的紧张情绪,例如轻拍对方肩膀以示关切和安慰;或者你可以给对方一杯饮料,这样对方就不得不将背后紧匝在一起的双手松开。
同样,如果你发现自己也做出了这样的动作,你不妨通过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来改变自己背后双手的位置,试着将手从上臂位置放下来,代之以握住自己的另一只手,这个动作会下意识地增添你的自信心。
当然,我们不能不注意的是,双手背后的姿势一般是长辈或上司的专属动作,如果你面对的人是你的上司或者长辈,记得要将你的手放在对方可以看见的地方,千万别让背手这个动作传递给对方对其不敬的信息!
当一个人在背后用一只手抓着另一只手而且握手的位置慢慢上移时,注意,动作者此刻的内心充满了挫败感和愤怒情绪!当对方抚摸下巴的时候
相信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罗丹的雕塑《思想者》,这个雕塑塑造了一个强有力的男子形象,这个男子弯着腰,屈着膝,右手托着下颌,像是在思考着什么。这个雕塑表现了人类在思考时常做出一个动作:抚摸或托着下巴。因此,当你的交流对象开始抚摸他的下巴时,你必须学会辨识,他是开始思考什么了吗?
雕塑“思想者”。轻轻托着下巴:认真倾听的标志
在一个演讲现场,如果我们看见很多人身体前倾,而且双手或者单手托着下巴,眼神专注地看着演讲者,那么可以肯定这次演讲是很成功的。因为听众轻轻托着下巴的姿势正是他们认真倾听的标志。如果你有当众发言的机会,你站在台上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大部分认真倾听的观众在倾听的过程中都有用手托住下巴的习惯,好像他们正在一边倾听一边消化你的观点。当然,如果你的演讲很无聊,你可能会不幸地发现,这些托着下巴的听众的上下眼皮开始打架,一会儿他们可能会鼾声如雷。
一手托住下巴,眼神专注地看着说话者这就是典型的边思考边说话的姿势,据此你可以判断对方的内心状态。为了防止托着下巴认真倾听的听众走神或打盹儿,我们应该在演讲的过程中用一些小技巧来防止这种尴尬情况的发生。首先,我们要做的是使自己的演讲脉络清晰,有条理的演讲更容易引人入胜;其次,我们可以在演讲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醒听众做一些笔记,例如:“我认为这点对各位都非常有用,建议大家把这点写下来”这样对方就不会一直托着下巴,也就防止了因为长时间依托下巴而出现昏昏欲睡的状态;再者,我们可以采用上学期间老师教给我们的方法,在讲课时,老师常常会叫打瞌睡的同学回答问题,这样一来可以引起该同学的注意力,二来也可以给其他人以警示和提醒,这个方法也可以用在我们的演讲过程中。
抓摸下巴:我正在思考如何作决定
随着你的演讲的深入推进,你会发现听众托住下巴认真倾听的姿势会慢慢改变,他们常常会将一只手放在脸颊旁边或者下巴正下方,将大拇指和其他手指分开,然后抓捏住脸颊或者下巴,在倾听的过程中,他们的手会轻轻摩擦着下巴。这个姿势告诉我们,此时对方的大部分精力并不是用来倾听和思考的,他们更多的是在斟酌演讲者观点的正确与否,随后根据自己的判断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当听众开始抓摸下巴,考虑自己肯定或否定对方的观点时,接下来的动作变化将十分重要,因为接下来的细微肢体动作变化将直接告诉我们对方是肯定你还是否定你。这时,作为信息发布者,你必须冷静、仔细地观察听众细微的肢体动作变化,从而准确判断对方的观点和立场。
肯定的标志:双臂舒展,微微点头
如果听众在抓摸完下巴后,舒展双臂,歪着头思考着,有轻微点头的动作,将身体前倾,拿起桌上的资料翻查,这时,我们可以推断出对方对你的演讲非常感兴趣,而且倾向于肯定你的观点。这时你应该自信地、更加深入地阐释你的观点,并和这些听众多一些个别的眼神交流,这样对方对你的观点认可的速度会更快。
否定的信号:皱眉,身体后倾
如果对方在倾听你的观点的过程中有紧锁眉头思考的动作,而且放下双手将后背靠在座椅背上,此时,对方对你的观点可能是不太认可。如果接下来对方在倾听过程中交叉双臂抱于胸前,那么我们基本可以确定对方是完全反对你的观点的。这时,我们应当不要急于推进我们的演讲进度,而是要给这些潜在的反对者一些发表意见的机会,在问题出现时及时解决问题,避免问题越积越深。这时,你可以告诉大家:“可能刚才的观点有很多人不太认可,现在我们就来自由讨论一下,有不同意见的人都可以向我发问。”通过这个交流环节,你可能能拉回一些反对者。
迟疑手势:将手指放在嘴唇中间
如果对方将抓摸下巴的手放在嘴唇之间(一般这根手指是大拇指或食指),或者对方将笔的一端放在嘴唇之间,那表示对方还在迟疑,他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作出比较肯定的判断。这时,我们应当多给对方积极的暗示以加快对方作出肯定判断的速度。此时的眼神交流、关键细节的进一步解释等都可以减少对方的犹豫,加快对方作决定的速度。
厌倦姿势:用大拇指支撑头部
当听众的手部已没有明显的摩擦动作,眼神开始变得涣散时,此时的手好像只是支撑头部用来休息的工具,很明显,对方已经对你的演讲失去了兴趣,他已经发出了厌倦的信号。此时大拇指成为头部的支撑,对方甚至不停地变换手来支撑自己的头部。此时,除非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话题中加入新的兴奋点,否则可能无法拉回这个已经开始厌倦、走神的听众了。
将一只手放在脸颊旁边或者下巴正下方,大拇指和其他手指分开,抓捏住脸颊或者下巴并用拇指抚摸下巴时,动作者正在斟酌某事。拉扯耳垂的心理暗喻
李杰是我们公认的象棋高手,可是每当我们夸他时,他总会谦虚地说:“我的象棋水平没有那么好,只是我善于察言观色。”相信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人都有一样的疑惑,察言观色跟象棋技术有什么关系呢?原来,李杰不仅有一定的象棋技术,而且在下象棋的过程中非常善于观察对手的微表情,一些高手本来可以赢了李杰,但是他们的微表情却透露了他们的战略!
拉扯耳垂是在焦虑的时候常见的一个动作。对方在拉扯耳垂:他很焦虑
前面我们说到的李杰已经是业余象棋高手,他在和不同对手对垒的过程中发现,不管对手是何人,他们总会通过一些细微的肢体动作表现出其心理状态,例如拉扯耳垂。
李杰发现,很多对手只要对下一步如何走没有把握时,总会拉扯耳垂,或者有时这个动作会用摸鼻子的动作代替,这个动作说明对手很焦虑,这时李杰总会表现出自信和必赢的姿态,首先会从气势上压倒对手;此外,对手有时会将手伸向某个棋子,但是突然又停住,拉扯一下耳垂,继续思考,这个动作说明对手对自己刚才的那步棋持持怀疑态度。相反,如果对手对自己的这步棋非常自信,他就会在走完棋之后将十指自然地合在一起,显出自信满满的样子。
同样,如果对手不希望李杰走当前这一步,当李杰将手移向这个棋子时,对手常常会有下意识拉扯耳垂(或者摸鼻子、抓挠脖子)的动作,这个动作透露了对手对这一步战略非常焦虑,他并不希望李杰走这一步。
象棋中的道理也可以推广到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人在对某一件事或某一个决定感到非常焦虑时,总会下意识地去拉扯耳垂或者抓挠脖子或者摸鼻子,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三个动作在表现焦虑情绪时是相通的。因为人们的脖子、耳垂、鼻子位置的神经非常敏感,在焦虑时,人们总会感觉到这些敏感神经处的某些不舒服,因此会下意识地去抓挠它们。
在说谎和表示反对时,人们也喜欢拉扯耳垂
你说出了一个观点,询问对方觉得意下如何,对方犹豫着说:“这个我觉得不错。”当对方说这句话的时候,他下意识地拉扯了一下自己的耳垂。此时,千万不要相信对方说的是真话,他在表达意见的同时拉扯耳垂的动作说明他正在撒谎,其实他对你的观点是持反对意见的。此时拉扯耳垂的动作,一方面是因为撒谎时不安神经促使下的下意识动作;另一方面是因为对方潜意识里拒绝继续倾听你的观点,因为他和你的意见是相反的,此时拉扯耳垂的动作有“非礼勿听”的意思,跟人们捂住耳朵避免相反意见进入耳朵的动作是一样的。
因此,当你发现对方下意识地拉扯耳垂的动作时,千万不要觉得这是简单的习惯性动作,一定要根据当时的话语情境来判断对方真正的意思是什么。为了提高交流的效率,在你觉察出这些肢体动作代表的真实意思时,你甚至可以直接、友善地向对方发问:“从你的动作来看,我觉得你对我的意见不太认同,请实话实说,你认为问题在哪里?坦诚对我们双方都有好处”很多时候,直率地询问对方意见反而更容易求得积极的结果。
女士玩弄头发相当于她在拉扯耳垂
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拉扯耳垂的动作经常是男士所为,因为男士的短发决定了他们的手更容易接近耳垂。但是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她们的披肩长发决定了她们拉扯耳垂要首先撩起头发,而且很多女士戴着耳饰,拉扯耳垂会弄疼自己,或者会让别人觉得自己有卖弄之嫌,因此,女士常常用抓弄头发来代替拉扯耳垂。
拉扯耳垂表明了人们内心很焦虑或者因为撒谎而产生了不安情绪。但是当女士出现这种情绪时,她们不拉扯耳垂,她们会玩弄自己的头发。身体距离的心理暗示
“身体距离”即“私人空间”,它是指环绕在人体四周的一个抽象范围,我们无法准确地在我们的周围划一个明确的界限,但是它确实存在。在拥挤的地铁或者公交车上,当别人过于接近你时,你从内心深处会有一种不安全感和不悦情绪,你会通过变换自己的位置来逃避不快感。当别人越过合适的私人交往距离时,你会对对方产生一种厌恶情绪,这种情绪给了你消极的心理暗示,使得你对这个人产生了不好的印象。鉴于此,在与人交往时,我们应该合适调控自己和别人之间的身体距离,以达到积极心理暗示的效果。
认识个人空间的间距
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将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空间距离分为四类,分别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
亲密距离
一般说来,亲密距离的空间范围在0~0.5米之间。这个距离只有在亲人、爱人、好友之间适用,对于刚刚认识不久或者刚刚认识的人,千万不要轻易越过这个距离。
个人距离
个人距离的空间范围一般在0.5~1.2米之间。正常生活和工作交往中的人都可以进入这个范围,这是一个没有身体接触的中间距离。一般熟人可以接近0.5米,而陌生人应该处于1.2米的位置比较保险。
社交距离
1.2~3.5米一般是社交距离的标准空间距离。这样的距离范围一般适用于正式的社交活动、外交会谈、商务交谈。
公共距离
公共距离的空间范围在3.5~8.3米之间,这一距离不适合人际沟通,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之间的距离。
爱德华的这种空间距离分类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设想。现实生活当中,人与人的交往通常是不能以空间距离的远近来衡量其心理距离的。古代成天跟在皇帝身边的太监说不定就是一个弑君篡位的谋划者。当今社会也是如此,为了追逐利益,人与人之间有时会相互欺骗,相互倾轧。有些人的空间距离看似非常亲密,但是其实心理距离却远得近乎残酷。
所以,人与人之间要想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双方必须在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之间画上等号,人要成功,要获得幸福也必须如此。
灵活应用个人空间的间距
你可能有这样的经历,一个第一次跟你见面的人,为了很快和你熟络起来,他主动上前跟你勾肩搭背,不管是同性还是异性,即使对方表现得非常友好、和善,你也会觉得有些反感。
因此,在跟别人的交往过程中,如果你想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印象,一定要严格遵守“保持身体间距”的黄金法则。当接受到对方认同我们的关系开始亲近的信息时,我们才能进一步靠近对方。例如,假如你是一位男士,在刚认识一位女士时,即使对对方有好感,也应该保持礼貌的距离,否则触动了女士的敏感神经反而不利于你们的进一步交往。
跟男士相比,女士之间的身体间距会更近一些,而且彼此的身体接触也会更多、更随意一些。见了几次面就牵手上街的女士不会让别人觉得太奇怪,但才认识不久就勾肩搭背走在一起的男士则可能被人误以为是同性恋。我们应该对这种男士和女士之间的身体间距的差距了然于心,不然可能在社交中闹下笑话。
身体距离的文化差异
一对意大利夫妇移民澳洲,不久他们加入了当地的一个俱乐部。可是,没过多久,该俱乐部的一些本地会员反映这对意大利夫妇行为不检点,他们对异性有性骚扰倾向。当问到这对意大利夫妇时,他们大吃一惊,在他们国家非常常见的交往距离,在澳洲却让别人产生了糟糕的误会。原来,很多欧洲国家的人的私密空间距离为20~30cm,而澳洲人的私密空间距离却大于40cm,于是当这对意大利夫妇与澳洲朋友保持25cm的距离交谈时,他们非常自如、舒服,而且意大利人比较喜欢进行目光交流和身体接触,而这在澳洲则被认为是求爱的举动。如此一来,双方造成误会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因此,在社会交往中,我们不能不关注文化方面的差异。在对话时,人与人之间距离最近的是拉美人和阿拉伯人,最远的是日本人,欧美人介于两者之间。对美国人来说,最合适的对话距离是3英尺左右,也就是一臂的长度。假如一个阿拉伯人与一个日本人进行交谈,你会发现阿拉伯人愿意站得很近进行交谈,日本人就会觉得不舒服,会后退。这时,阿拉伯人就会觉得太远,无法讲话,又靠近,然后日本人再后退等。这样半个小时下来,他们可能已经从房间的一头谈到了另一头。
在对话时,人与人之间距离最近的是拉美人和阿拉伯人,最远的是日本人,欧美人介于两者之间。对美国人来说,最合适的对话距离是3英尺左右。准备就绪的坐姿:肯定的回答?
在一个谈判会议上,你提出了一个建议,对方听完你的陈述后换了一个坐姿:对方身体前倾,将两腿自然分开,两只手自然地搭在腿上,两脚一前一后,后面的脚甚至踮起脚尖,好像有随时起身握手言欢的准备。当看到这个坐姿时,我们可以肯定对方将会给你的建议以认可,所以此时你可以大胆地询问对方的看法!
准备回答但不一定是肯定回答
准备就绪的姿势是职场中人最该学会辨认的姿势之一,因为在日常商业交往中,当你说完一段话或者陈述完一个观点时,对方是否准备好作答以及是否会给出肯定的回答,是你应该提前从他的肢体语言上读解出来的,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实际情况发生时,灵活、恰当地应对。
试想你是一个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你讲到一个地方时,突然叫台下的听众来回答问题,如果你叫了一个正在望着窗外的听众,他很可能茫然地站起来还不知所云,因为他没有在认真倾听,而且没有准备好回答你的问题;如果你看见某个听众改变了刚才的坐姿,变成了准备就绪的坐姿,显示出跃跃欲试回答问题的姿势,这时你叫这个听众来发表意见,现场气氛一定会互动起来,因为他准备好了发表自己对相关问题的意见,他的意见可能会让你的演讲生动起来。但是,听众做出准备就绪准备回答问题的姿势,并不意味着对方会对你的意见表示肯定,很多情况下他们给出的意见是否定意见,需要在和你的争执过程中消灭异议,达成共识。
从坐姿判断这笔生意成功与否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抚摸下巴表示对方正在思考如何作决定,在人际交往中,特别是在工作交往中,你和对方正在谈一笔生意,抚摸下巴后的坐姿会透露你们这笔生意是否会成功。
如果对方在进行考虑之后(抚摸完下巴之后)做出我们前面所说的准备就绪的坐姿,而且对方的情绪明显有点激动,那么可以肯定这笔生意马上就可以拍板通过了。此时对方准备就绪的坐姿是对方准备发言表示认同或者起身和你握手表示合作愉快之意。
假如对方在思考之后,变换了坐姿,将后背靠在椅子上,眼睛盯着某个地方陷入了思考状态,而且下意识地交叉了双臂。注意,情况不妙,对方正在考虑如何反驳你,他显然对你提出的双方的合作方式或合作细节存在异议。此时,应当就对方可能产生反对意见的地方提出更有说服力的论据,或者提出有余地的新方案,否则,对方很可能在放下交叉双臂的同时说:“对不起,我不同意合作!”
不能忽略搓腿这个小动作
当人们两腿分开自然地坐着时,常常会出现搓腿的小动作,这个动作不易被发现,因为它常常是在桌子下方完成的。人们将一只手(或双手)放在一条腿(或双腿)上,然后反复地摩擦、搓揉腿部。当出现这个小动作时,虽然其他腿部动作可能和我们前面所说的准备就绪的腿部动作一样,但是此时对方并不是准备逃跑或者准备给出回答,此时对方很焦虑,他正在通过搓腿的动作进行自我安慰,反复搓腿可能是因为对方紧张到手心出汗,他这样做是想通过擦干手心的汗来消除紧张感。
我们经常可以从荧幕上看到这样的场景,警察在审问嫌疑人时总会仔细观察他是否有不断搓腿的动作,如果有,就说明他非常紧张和焦虑,他说的话有可能是谎言,或者他对目前这个问题感到忧虑,而这些都能成为断案的重要线索。袁军去参加一个面试,面试过程中他和面试官交谈得非常顺利。快要结束时,袁军提到了工作习惯的重要性,然后随口提起很多人利用上班时间上“开心网”、“天涯论坛”等网站,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面试官问袁军:“那你有上这些网站的习惯吗?”袁军忙摇头否定。但是面试官发现袁军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双手不停地搓腿,袁军的安慰行动引起了面试官的怀疑,后来面试官在“开心网”等几个实名制网站上看到了袁军的资料,而且显然袁军还是这些网站的忠实粉丝。结果是肯定的,袁军未被这家公司录用。
当对方身体前倾,两腿自然分开,两只手自然地搭在腿上,两脚一前一后,后面的脚甚至踮起脚尖时,他准备要离开或者要发表自己观点了!总结
很多人苦恼于不能把握自己交谈对象的真实想法,不知道对方对自己是接纳还是排斥,如果你也正在为这个问题烦恼,那一定要认真学习本章前面讲到的内容,注意,两个人之间或远或近的心理距离,其实都可以从他们的肢体动作上很明显地看出来。
1.双臂交叉抱于胸前,是明显表示排斥和戒备的动作。
2.双腿交叉和双臂交叉抱于胸前一样,也是想在自己和别人之间筑起一道防线。
3.微笑并不一定表示接纳,当一个人在微笑时紧闭着双唇,他其实正在表示温和的抗拒。
4.如果一个人在发笑时出现阴阳不一的表情,这种微笑我们叫做歪脸笑,这是明显的排斥标志。
5.如果一个人双臂交叉且双手紧握拳头,说明他此刻察觉到了敌意,并有意识地通过该动作进行自我保护。
6.面对一场争论,一个人将双手插入口袋,这说明他只想做一个旁观者。
7.一个人背后的双手抓握在一起时表示权威、自信,但是当他用一只手抓住另一只手的手腕,且抓手的位置越来越高时,说明他内心的挫败感越来越强烈。
8.拉扯耳垂是动作者焦虑内心的表达,此刻他可能因为某事而困扰,或者因为说谎而心虚。
9.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将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空间距离分为四类,分别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这四种距离的空间范围分别为:0~0.5米、0.5~1.2米、1.2~3.5米、3.5~8.3米。
10.当一个人做出准备就绪的动作时,他准备做出回答,但是回答不一定是肯定的。
更多阅读
如何下载电影到手机观看? 下载电影到手机观看
如何下载电影到手机观看?——简介手机观看电影是很多人在工作学习之余的消遣之一。常看电影就需要更多的电影资源,而网络上就有很多视频,如何下载电影到手机观看,可以不花金钱又不费劲呢?办法是有的,我们可以先使用免费国产中文版工具-狸(
如何找电影资源 电影资源在哪找
如何找电影资源——简介掌握一种电影下载资源的搜索方法,对于每个热爱电影的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此给大家提供一种相对简单快捷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本文以百度搜索为例,其他搜索引擎一样适用。如何找电影资源——方法/步骤如
手把手教你假设网吧电影服务器 假设邮件服务器的地址
网吧电影服务器相信很多朋友都想假设吧,我来教大家如何操作。手把手教你假设网吧电影服务器——工具/原料1、客户机桌面有电影服务器的图标,打开就可以播放想看的电影。2、电影要有相关的图片和电影介绍等。3、电影要有分类,这样客户会
电影与哈利波特系列全集人民文学版译本PDF电子版 哈利波特哪个译本好
上上个周末看了电影《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之后,那些新奇炫目的魔法和扣人心弦的冒险自不必说了,欣喜之余,回想起来因为电影里剧情变换太快,时而抓不住故事发展的线索,复杂的英文人名也老是对不上。而且,电影终极版的大对决,居然要等到20
花开一瞬余生渺,情钟一世无愧问——一代宗师观后感2013-1-311 荒岛余生 电影
近年来国内电影也算拍得不少,却没几部能看的。其实看看现在电视上的那些雷剧就能推测,取悦当代人民大众是件多么轻而易举的事儿。不过今年的一代宗师却很得我喜欢。不少人骂他,说他矫情也好故弄玄虚也罢,说白了看不懂就是看不懂呗,你跟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