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背景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背景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在取得许多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问题。2003年7月28日,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在讲话中首次使用了“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的表述。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3年底,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明确指出: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于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讲话,对科学发展观作了进一步深入阐述。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报告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科学发展的科学内涵、意义、精神实质等,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大以来的最重大的理论创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8194.html

更多阅读

你知道《再见了大别山》的创造背景吗? 再见了大别山简谱

“再见了大别山”,一首优美动听、充满感情且又耳熟能详的名歌见证了战争年代,大别山区军民血浓于水的感情。可是鲜为人知的创造背景,下面让我一一揭晓吧。上世纪70年代末,徐向前元帅回到大别山,在经过武汉军区时曾给军区政治部说“希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背景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在取得许多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问题。2003年7月28日,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在讲话中首次使用了“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的表述。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周武帝统一北方的历史背景 曹操统一北方

周武帝统一北方的历史背景泪痕春雨    天下的统一,许多时候是建立在众多可遇不可求的原因之上。    虽然周武帝成为铁腕皇帝,是因为他果敢、聪明,但是,宇文家族在帝国渐渐拥有了绝对的优势,却显然是必要的条件。而这一切,似乎不是

声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背景》为网友平淡是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