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管理 单亲家庭孩子性格缺陷

刘铭明

(沈阳市沈北新区虎石台镇第二小学 110122)

[摘要]单亲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孩子成长是家庭的责任,也是学校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如何营造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家长要切实关注孩子成长,寻找有效的沟通途径。单亲家庭的孩子是无辜的受害者,应该把父母离异给孩子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限度。单亲家庭的孩子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要让他们和别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我真诚的呼唤每一位单亲家庭教育者,用您的爱和责任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也许将来的发明家、创造家、艺术家就是您教育的孩子!

[关键词]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单亲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孩子成长是家庭的责任,也是学校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如何营造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是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家长要切实关注孩子成长,寻找有效的沟通途径,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欧洲一位著名心理学家说:“家庭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起点,也是人格形成的源头。婚姻家庭关系越牢固,教育子女的条件就越好”。[1]然而在今天,传统的家庭观念正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悄然变化着。一部分人的婚姻家庭关系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固若金汤”。一个人们不愿接受的现实摆在我们的面前:中国人的离婚率在逐年升高。接踵而来的就是人们不得不正视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之中。据统计,目前我国单亲家庭子女人数已达数百万之多,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迫在眉睫解决的问题。本文现就有关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作为抛砖引玉,以期得到教育界乃至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单亲家庭形成的原因

所谓单亲家庭,一般来说,是孩子的父母其中一方因死亡,或因离异,孩子只随其父(或母)生活,谓之单亲。离婚过程中有许多痛苦,尤其是对无辜孩子的伤害。我们能够做的也只是设法减轻这些伤害。[2]

二、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误区

(一)无原则地溺爱孩子

在丧偶或离异之后,为人父母者往往更加怜悯孩子,啥事都依孩子,一切任由孩子摆布,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结果是孩子处处以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甚至往往瞧不起养育他们的父母。

(二)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

与特殊照顾和过度保护相反,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又打又骂,使孩子整日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个性发展受到严重的压抑,形成胆小、倔强等不良品质,容易被坏人拉下水而走上犯罪道路。

(三)对孩子的生活包办代替

有许多单亲家长与孩子相依为命,把孩子当作生活的唯一希望,唯恐孩子不安全、出事故。对孩子的生活包办代替,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还采取种种办法限制孩子的活动,这也不行,那也不准,结果是孩子事事不能独立,缺乏独立意识,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学教师应该积极挑起保护和教育单亲学生的重担

教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研究表明:单亲家庭中的小学生,在父母离异后逐步产生良好的适应能力,是学校教师的工作结果。为此,教师应该积极挑起保护和教育单亲子女的重担,给他们更多的爱,使他们充分体会到学校集体的温暖。

(一)建立单亲子女档案

掌握班级单亲子女人数和学习情况,并了解其家庭单亲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单亲家庭子女的学习成绩总体上明显落后于双亲家庭子女。

(表一) 两类家庭子女学习成绩比较 单位%

类 型

人数

优秀

良好

浅谈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管理 单亲家庭孩子性格缺陷
一般

较差

双亲家庭

250

30

31

24

15

单亲家庭

250

15

25

20

40

(二)采用一帮一结对子

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同学。家长要鼓励孩子在班上有几个要好的小朋友,经常一起学习,一起度周末。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教师及一部分学生与这些学生结成对子,主动找他们谈心,给他们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帮助他们打消自卑和孤独的心理。单亲家庭子女的问题行为平均比例远高于双亲家庭子女。[3]

(表二) 两类家庭子女问题行为的比较 单位%

类 型

自卑

不爱交往

敌视他人

怕学习

爱撒谎

双亲家庭

0.85

15.4

5.6

1.8

6.38

单亲家庭

11.5

25.6

23.1

9.5

14.4

(三)班主任定期进行家访

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及时解开孩子的思想疙瘩。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有些事情会使他们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家长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发现有异常的苗头,及时跟孩子谈心,了解情况之后,能及时疏导的就及时疏导,有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不了,要进行更多的调查分析,考虑妥善的解决措施。有一位父亲带儿子生活,儿子考初中时,分数没有达到预定的标准,父亲出于生气,就说孩子不争气,不努力。其实,父亲冤枉了儿子, 儿子学习是非常用功的,仅仅距要求的95分差了1分。儿子很长时间不爱理父亲,觉得父亲不实事求是,要是妈妈在身边,肯定不会这样。这位父亲对儿子说:“我一个人拉扯你不容易,你居然不理我!”老师家访时劝诫家长:“要让儿子给你提提意见,耐心听听有好处。”家长照老师的话做了,了解了儿子的心态,承认自己太偏激,没有肯定儿子的努力精神,父子俩又和好如初了。和家长们促膝谈心,讲清道理,使家长们明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教师与家长共同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单亲家庭学生的社会教育

(一)举办家长学校

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心理辅导及教育知识、教育方法的学习,帮助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实质是教育家长自己。家庭是孩子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儿童首先接受教育和产生影响的地方。当代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互之间密不可分的格局。为了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规范家庭教育要求、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统一、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

1、通过家长学校的课程,引导家长调整好自己的心理情绪

单亲家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夫妻离异,离异出现新的问题,要敢于正视,要清醒地认识到对孩子不应长期隐瞒离异的事实,父母劳燕各东西,对单身父母来说是一种解脱,但对孩子而言,好像是在伤口上擦试了一把盐!大量的事实和研究表明,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缺少父爱(母爱)而变得心理失衡,常常感到孤独、自卑、低沉,这种被扭曲的心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识和品格的发展。因此通过家长学校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引导家长坦然而勇敢地对待现实,振作着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好家庭是一所无法替代的好学校,这里滋润着无私和爱,孕育着力量和坚强,培植着智慧和才能。要努力昂首阔步地生活之路,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也有一个开阔的胸怀。

2、通过家长学校的课程,引导家长学会平时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

及时解开孩子的思想疙瘩,从分析孩子心理健康问题方面着手进行教育,让家长掌握每一时间段孩子容易发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发展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不要对子女一味溺爱,将全部心思扑在孩子身上,而自己却节衣缩食,忍辱负重,将自己全部的希望寄于孩子的明天。也不要在孩子表现稍不尽人意时,气恼、忧怨一齐涌上心头时,走上棍棒相加的恶性教育之路。家长必须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不要代替孩子作出生活的选择,懂得倾听孩子的心声,并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作出选择,但要给孩子提出合理的建议并加以指导。对孩子既要充满爱心,但又不失理智,懂得什么是孩子最需要的,能够巧妙地将理智和情感融合在一起。21世纪教育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家长的优势逐渐丧失,甚至可能与子女处在求知的同一起跑线上,只有与孩子同时学习,才能和孩子一起面对不断变化的生活和应对时代的挑战。因此家长们要取得教育资格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和对孩子爱的含金量,以孩子为友,以能者为师,与孩子共同成长。

(二)积极跟学校联系,将单亲家庭的子女教育与学校互动起来

鼓励家长积极开家长会,真诚、主动地跟老师联系,及时把握孩子在校情况,最好隔一段亲自去学校找老师面谈,跟老师交流情况,认真倾听老师的分析,请老师提出教育孩子的建议。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从小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根据老师的建议为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孩子的特点和接受水平,恰如其分的安排学习的内容、时间、方式,使孩子保持执行学习计划的兴趣和热情。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充分肯定他的点滴进步,要毫不吝啬地说:“你真棒。”让孩子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积极与学校沟通,有助于在学校和家庭都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既能满足孩子不断学习的需要,又对孩子没有过多的规定和限制。让孩子自主地学习,享受学校的欢乐,健康地成长。

(三)依托社区,开展典型有效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

社区抓家庭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对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指导,从而达到改善和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家庭教育的整体效应。发挥社区的特点,在广大市民中加大宣传力度,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提高家长素质为重点,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人才为目标,不断创新家庭教育的形式和方法,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努力开创“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单亲家庭的孩子是无辜的受害者,应该把父母离异给孩子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限度。单亲家庭的孩子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要让他们和别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我真诚的呼唤每一位单亲家庭教育者,用您的爱和责任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也许将来的发明家、创造家、艺术家就是您教育的孩子!

参考文献:[1] 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颜农秋.单亲家庭子女成长环境的辨证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 2004(8)

[3]鲁晓峰.关注来自单亲学生的身心健康[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8)

作者简介:刘铭明,女,1975年4月3日生,1994年毕业于长春煤炭工业学校普师专业,2006年在沈阳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2002年被新区教育局评为“青年教育工作者”的称号,在2003年被团市委授予“优秀教师”称号。通信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虎石台镇第二小学,邮编110122,电话13080826160。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8576.html

更多阅读

浅谈我国工会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现状 广东书院制度沿革

浅谈我国工会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现状——兼议我国工会制度的完善南京审计学院法学院张宇彬摘要:工会,是社会经济矛盾的产物,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工人开始成立与雇主对抗的组织,这便是工会;伴随着中国近100年来的政治经济大变动,工会制度也

浅谈英特尔未来教育怎样进入我的课堂 英特尔未来教育网站

浅谈英特尔未来教育怎样进入我的课堂吴忠市朝阳小学 王淑娟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曙光明媚,信息技术大放异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改变着教育的传统模式。“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已经不能满足现在高

浅谈数学教学案例的特点与其研究作用 浅谈广告语言的特点

浅谈数学教学案例的特点与其研究作用数学教学案例是对数学教学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具体数学事件的描述和分析。我们所研究的数学案例应同时具备以下几大特点,才具有研究价值。 第一、真实性。案例是我们教学实践的真实记录。案例

浅谈律师业务中的独门利剑—《律师函》 催收货款律师函

浅谈律师业务中的独门利剑—《律师函》在律师业务中的运用王城律师张水山作者简介:张水山,男,1965年出生,郑州大学法律系毕业,法学学士,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高级律师,河南省法学会民商法协会理事,河南省法律咨询协会理事,洛阳市仲裁委员

浅谈一审民事判决书的制作 第一审民事判决书

澧县人民法院邓敬海:浅谈一审民事判决书的制作日期:2011-3-15 10:47:26 来源:[湖南在线]一审民事判决书就其体裁上讲属于典型的国家公文,故具有基本的固定格式,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制订印发了一审民事判决书的样式,经过近几年来一审民事审判

声明:《浅谈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管理 单亲家庭孩子性格缺陷》为网友悸寒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