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15日03:38 来源:人民日报
不管是“政治正确”,还是“道德正确”,都应该回到事物本身、回到常识上来。公众需要涵养理性,媒体需要捍卫常识,政府则需要提高能力
从PX项目屡屡下马,到垃圾焚烧厂被迫流产,再到火葬场放弃建设,近年来,多地反复上演“上马—抗议—停止”的剧情,有的地方还做出了“永不再建”的承诺。一概反对,成了群体过敏反应的本能姿态;一闹就停,成为一些地方应对抗议的自然选择。这种困局,不仅消损着政府的公信和权威,也浪费着不菲的社会成本和发展机遇。
如果说“闹也不停”是漠视民意,自然不可取,那么“一闹就停”貌似尊重民意,却未必符合公众利益和长远利益。比如垃圾焚烧厂,如果不抓紧建设,“垃圾围城”的困局将加速到来;再比如火葬场,正如网友所言,“连火葬场都反对,那人去世了到哪儿火化呢?”
不能说,反对没有道理。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如果在小区附近建学校、托儿所、疗养院,居民都会双手欢迎;而倘若是建设垃圾场、核电、化工等项目,就很可能引发各种担心。因此,人们虽然认同这些项目的必要价值,却希望“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甚至会采取激烈的集体抗议行为。这就是所谓的“邻避运动”,并非只是中国独有,而是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这就是社会运行的复杂性所在:许多时候,个体的理性,可能形成公共的非理性;一时的利益,可能造就长久的困局。没人同意建在“自己的后院”,那建到谁的后院去好呢?每个人都寸步不让,公共利益又如何达成呢?从这个角度,不管是“政治正确”,还是“道德正确”,都应该回到事物本身、回到常识上来。公众需要涵养理性,媒体需要捍卫常识,政府则需要提高能力。
从近年来一些邻避设施上马的过程看,一些地方政府的程序说服能力的确有待提升。当公共利益遭遇部分群体的反对,为何一些地方手忙脚乱甚至束手无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程序不透明,决策“千里走单骑”,导致民众不知情不认可,最终丢掉了自己的解释权和公信力。事后解释,不如事前说明;替民做主,不如与民协商。只有“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决策让人民讨论”,从“决定—宣布—辩护”模式走向“参与—协商—共识”模式,在充分考虑人们利益焦虑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并建立起一定的利益补偿和平衡机制,邻避设施建设才能有广泛的民意基础,从而减少潜在的冲突压力和下马风险。另一方面,对于那些着眼公益、计之长远的正确决策,地方政府也要敢于坚持,勇于担当。要认识到,政府的意义在于维护公众权益,但权益有大有小,满足个人权利的诉求固然重要,捍卫公共利益的责任同样不容推卸,否则就会发生“公地悲剧”,侵害社会的长远福祉。
而从公众视角观之,那种“鸡屎拉在我家后院,鸡蛋却下在别人家里”的激愤心态,有时也有失偏颇。生活在现代社会,我们不可能既要求交通便捷又希望谁都不住在喧嚣的马路边,既要求环境整洁又不希望小区里建垃圾站,既要求手机信号总满格又不允许设电信基站。每个人的利益合起来叫做公共利益,而公共利益的维护,来自每个人在合理范围内让渡一部分个体利益,这就像交税、上保险一样,是一种必要的付出和妥协。这些年来,我们呵护权利的意识增强了,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另一方面,“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念不仅没有过时,还应该得到强化,毕竟,它是社会正常运行的客观要求。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不至于永远生活在“吃亏”的焦虑之中,让个体的利益诉求极端化绝对化。
走出“一闹就停”的困局,公众应该看到政府建设公共项目中的良好初衷,政府也应该理解公众焦虑的现实根源。只有平衡好个体诉求与公共理性、多数利益和少数权益,共同涵养现代社会的公民素质,共同完善治理方式和治理能力,将公共治理的目标与过程更好地统一起来,才能让每个人都能从发展中受益,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支持发展的一分子。
PX项目究竟有多大风险?
2014-04-11 04:27:12 来源: 山西晚报
成都、南京、青岛、福建、大连、茂名……近年来我国多地发生民众反对PX项目的事件。是所谓的“邻避效应”,还是真的存在风险?环保部环评司负责人就PX项目环评等相关问题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PX的主要特性?在中国,有多少PX项目,都分布在哪里?
环评司负责人:PX中文名称为“对二甲苯”,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气味,不溶于水。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外来化合物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和我国的《急性毒性试验》(GB15193.3-2003),PX属于低毒物质。PX是生产涤纶和塑料的重要原料,还可以用来做合成聚酯纤维、树脂、涂料、农药、医药、香料及油墨等。
有关资料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现有PX生产企业13家,其中11家与炼油装置一体化运作,2家为独立PX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全国10个省市,这13家企业中有7家分布在沿海,6家分布在内地。近年来,PX下游需求快速增长,供需缺口不断加大。2012年,PX对外依存度为44%。
记者:虽然PX属于低毒的化学原料,而且没有证据表明它会致癌,但人们对它还是充满戒心。多地都发生过民众反对PX项目的事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件发生?
环评司负责人:从PX项目建设和装置运行情况看,我国装置设计理念和技术装备相对先进,生产运行平稳可靠,至今未出现过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诉求多样,加之社会风险与环境风险交织,“邻避效应”突出,PX项目环境影响易成为关注焦点。当前一些地区出现反对PX项目事件,一方面反映出公众维权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反映的是宣传引导的不够。
记者:PX项目上马前的环评,会着重考虑哪些因素?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有哪些?在哪些环节容易发生问题?其产生的环境影响有多大?
环评司负责人:同其他化工类项目一样,在PX项目环评中重点强化项目选址、环境影响、风险防范、公众参与等相关内容。此类项目必须在依法设立、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齐全、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到位,并经规划环评的产业园区内建设;必须符合污染物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环境质量标准等要求;要进行全面的环境风险评估,制定并落实有效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同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必要时召开座谈会、听证会等。
PX项目产生的有组织废气主要来自催化重整再生烟气、加热炉和自备热电站锅炉烟气,污染物主要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无组织废气主要来自污水处理、原料和产品的储运等,污染物主要为非甲烷总烃、硫化氢、芳烃等。这些排放物质通过对自备热电站安装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对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进行收集处理,油品储运采用密闭装车和油气回收等污染防治措施,均能够实现达标排放,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商鞅与PX项目在中国遭遇的困境
2014年04月14日15:23 来源:东方网
近些年来,针对PX项目的抵制几乎已经成为了各地民众与地方政府进行维权抗争的一个标杆,从厦门到大连,从宁波到昆明,再到成都,以及最近的茂名,可以算是此起彼伏,绵延不绝。或许未来的人们在写这段历史时,PX这个词不再只是单纯的化学术语,而将成为转型期中国的一个象征符号。
PX(二甲苯)首先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生产原料,中国号称“世界的工厂”,因此对于这种原料的需求自然也极其庞大。既然要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那么以中国的国情,此类项目的上马最终也就不是能够轻易说不的。其次,世界最大的PX工厂就在弹丸之地的新加坡,并且与居民区的距离仅有咫尺之遥。按照常识,既然PX工厂在新加坡这样的地方都能兴建运行,那么PX本身应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危害性。事实上,在我曾经生活过的日本,紧贴着从大阪到东京的太平洋(601099,股吧)城市带,大批化工企业鳞次栉比,在写这篇文章时我特意查了一下,果然日本才是世界最大的PX产品出口国,离居民区最近的PX工厂仅仅只隔4000米。
那么,为什么重要且普通的PX化工项目却在中国各地屡遭挫折呢?茂名民众抵制PX项目事件之后,主流媒体通过专业人士就PX问题的真相做了大量宣传报道,现在不少反思都认为,PX项目在中国遭遇的困境主要在于政府和企业透明度不够,民众在决策过程中的参与度较低,并且民众专业知识的匮乏导致以讹传讹。因此下一步在上马PX以及类似项目时,政府要加强宣传解释工作,积极与民众进行沟通,疏导民众的认识误区,化解错误情绪。这套说法看似言之有理,行之有效,但细究起来却其实不然,因为它并没有抓住PX项目在中国困境的核心关键。
谈到PX项目困境的核心问题,我想转而从最近发生的另一件事谈起。
2014年3月26日,杭州市政府突然宣布车辆限牌,顿时舆论一片哗然。在此之前,社会上一直都有限牌传闻,但杭州市政府相关机构却一直都在信誓旦旦地矢口否认。杭州市政府的限牌决定未尝没有合理之处,但杭州市政府如此限牌的做法却是一件极糟糕的事情,因为它毁掉了政府在民众心中的诚信
人无信不立,政府亦然。尤其是现代社会,利益格局多元、信息传播迅捷、民众维权意识高涨,政府治理也在从传统管理型向现代服务型不断转型。在此过程当中,政府政策的制定与实行,势必需要得到民众的广泛合作,否则必将成本高昂,进程不畅。然而民众对于政府的信任并非是开多少论证会,举办多少说明会,邀请多少市民代表参与决策就能够树立起来的,而更在于政府平日里的一点一滴是否真正能够符合言而有信的轨范;是否真正能够杜绝朝三暮四、朝令夕改的举措。
不管是在杭州限牌案中,还是在近日刚刚发生的兰州水污染事件中,政府前后说辞都在短时间内截然相反,互相拆台。官方对于这种做法的统一解释都是为了避免民众不必要的恐慌和混乱,但是这种说法不可取之处,一是小看了民众的觉悟,二是暴露出当事地方政府试图规避自身理应承担起的责任和工作的取巧心态。事实上,这类性质的事件本应从一开始就向民众坦诚告之,这么做纵然会给当事政府带来一定的麻烦和困扰,但是这种老实作为终究能够赢得民众对于政府的信任,坚定民众对于政府的信心,而共和国曾经的总理不是亲自大声疾呼过“信心要比黄金更重要”嘛?可惜可叹的是,这些年来,在处理诸如非典等相似问题上,我们屡屡看到的都是些精明过人的地方政府的身影。遇到棘手问题,往往事先隐瞒,藉口否认,等到真相暴露,民怨沸腾时立刻又不顾实情,不讲原则地一味妥协。政府在民众中的信任、认同、威望其实就是被这么一点一点给消耗掉的。
古罗马伟大的历史学家塔西陀说过,“当公权力遭遇公信力危机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这个被称作“塔西佗陷阱”的定理是不是也能够很好地诠释我们当前发生的很多现象?人无信不立,因为只有言必行、行必果的人才能够做到勇于承担,也只有敢于承担的人才值得信赖,这之间是互为因果,相承相续的关系,希望我们的政府官员们能够好好理解和珍惜这个道理。
总而言之,PX项目在中国的困境可以说是塔西佗陷阱的一个现代样本,我们绝对不能简单地将其当作一个孤立的事件看待。
商鞅南门立木,以信开启了变法之路,最终成就了秦国的天下霸业。现在,中国新一代领导人提出了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事实上,创新有的时候也正是溯本沁源,回归原点。期待PX项目的困境,杭州限牌的喧嚣,兰州水污染的震荡能够警醒政府,诚心内省,成为未来各级政府探索和开创一条新的治理之路的契机。
PX风波:社会信任危机之殇
2014年04月13日01:46 来源:科技日报
对于业界而言,PX是“突然”登上石油化工舞台中心的。
这样一个生产条件相对缓和,在密闭、连续生产装置中,安全、环保完全可控,跟其同类相比毒性更低,而且几乎是唯一一个产能“不过剩”的化工基础原料,近年来频陷舆论漩涡,新上项目多地受阻,令业界一度大惑不解:“一个不应该发生的问题发生了。”
“邻避效应”:PX是好,但别建在我家门口
“一个普通的化学产品,闹到这个程度”,令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李勇武感觉“本来简单的问题被复杂化了”。
在原因分析中,首当其冲的目标被指向因无知而生的误解,因误解而生的恐惧。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徐延豪指出,包括PX项目在内的一些重要项目受阻,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很多人对相关项目认识不够全面和准确,甚至产生了一些误解。因此,业界,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有责任全面准确地向公众传播相关科学技术知识。
科普被摆上解决之道的第一位,是自然而然的,因为“不了解的、神秘的东西易引发恐惧是人之常情”。但面对诸如一些地方发生的抗议PX项目这样的群体性事件,没有人认为靠科普就可以一了百了。
很多专家指出,反PX人群中,除极个别别有用心之徒外,的确有很一大部分人不了解他们“靶标”的真实情况,主要是凭对“美丽中国”的一腔热血和责任感行事。对这部分人,科普足矣。但还有相当多人反对PX,并非源自无知的恐惧,而是出于“邻避效应”,一个很形象的词——我知道PX低毒,生产过程安全、环保可控,我也知道生活离不开PX,经济发展离不开PX;但把它建在我家门口,我反对。
为什么要建在你家门口?
“邻避”行为中,当然有符合人性的自私心理在作怪。
昆明PX事件时,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曹凤中受命前往作环评解释。他跟当地环保人士“除了讲PX低毒、安全、环保可控这一套,还讲这个PX项目是必须要上的,因为中缅管道进口的原油如果不在云南上,你说在哪儿上”?这个项目好是好,但爱建哪建哪,就是别在我这里,“这个思路不对”。
中国石化[2.26% 资金 研报]安全工程研究院副院长牟善军从专业角度阐释了PX项目选址的原则。为什么是在厦门、大连、宁波、昆明、茂名?“实际上还是从生产、销售、安全、环保角度统筹考虑的”,一是要靠近上游的炼油企业,二是要靠近下游的PTA(对苯二甲酸)生产企业;再一个要方便运输,靠近大江、大海,或是靠近国际原油管线,使原料来得比较容易。
他举例说,在重庆涪陵建产能80万吨PTA厂,每天大约需要1200吨PX,目前距其最近的PX装置是洛阳石化,如采用公路运输,每辆槽罐车限载40吨,意味着每天至少30辆装满PX的槽罐车往返于高速公路,而“化工生产事故超过一半发生在物料的公路运输环节”;如采用水运,从PX比较集中的南京到达涪陵则需7—10天,以每船运2000—3000吨计算,“如此频繁的化学品运输对整个长江航道也是一种威胁”。
牟善军还对坊间“国外PX选址距离城市100公里以上”的传闻作了回应:“距离不是问题。”他解释,在西方国家和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对PX装置的控制因素不是距离,而是看是不是进行了严格的环评和安评?
装置能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环保生产?“这才是政府监管重点。”事实上,国外的PX装置距离居民区,有的离得很近,有的离得很远——日本横滨厂跟居民区就隔一条马路,新加坡裕廊石化区距市区10公里,韩国釜山厂距市中心40公里,美国休斯敦厂则是1.2公里……
“市场和政府双重失灵”下对公共管理能力的挑战
但把“邻避效应”完全归咎于人性自私,显然失之简单化。
曹凤中一针见血地指出,PX风波从深层反映了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机制与体制软肋,这“不仅带来现实的巨大经济损失,更使国家能源战略受到严重干扰,是广大人民群众不愿意看到的”。
他把这些环境群体性事件总结为“市场和政府双重失灵”之下,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反复博弈的过程。这在理念、制度和操作层面,的确对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
一方面,事件背后的利益诉求非常复杂,除了公众要求有更高的环境权和健康权外,有时还牵扯到征地拆迁、农业损失、劳资纠纷等问题,“环保只是充当了各种利益诉求的集中爆发点”。
而不止一位业界资深人士更直指,有迹象表明,事件背后不排除出于独享市场目的的外企推手。
另一方面,大范围的社会信任危机更加剧了利益诉求的复杂性。曹凤中不无担心地表示,信任危机几乎涵括了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这导致很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水平低,对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尤其对环境污染等越演越烈的社会问题的根治失去信心。“PX事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公众宁愿相信中科院院士赵玉芬等105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PX属危险化学品和高致癌物’的说法,而不相信政府和有关专家‘PX不是致癌物’的科学解释。”而“解决社会信任问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政府如何才能担当?
在对解决之道的探求中,李勇武提出“政府应该敢于担当”。
曹凤中也以实例为证,厦门等地的PX项目都经过了严格的环评和经济可行性评价,已经说明了项目本身环境保护的可达性,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然而最终因公众强烈抵制,多次发生断翅折羽、另择栖地的结果。“这种是非不分,公众一反对就停止建设的简单处理方式,既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例如宁波PX事件损失达64亿元),更给政府公信力雪上加霜。”
但在信任危机大背景下,“政府敢于担当”又谈何容易。
曹凤中分析,PX风波从表面上看,是公众对封闭的、不够有效透明的审批程序提出异议,本质上则是对公权力缺乏外部有力监督、公共利益难以得到切实保护的担忧。
他提出,要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架构政府、社会、企业共同治理模式。说白了,就是不能政府一家说了算,要环境参与三方共同治理,推进民主化决策进程。当务之急,可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创新入手。
他深入分析制度创新中三方身份、行为:政府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即通过一定程度和范围的政务事件公开和“抽象”的电子政府形象来降低交易费用约束和竞争约束,从而尽可能维持大局稳定;对于市场机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来说,他们既不想也没有能力去承担制度创新的成本,更有“搭便车”的现象;而处于信息弱势地位的“散沙状”公众更难以将强烈的制度需求愿望转化为制度创新的集体行动。
如何破解这一难局?
曹凤中建议,应将以往不被体制重视的民间环保组织建设成为平衡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利益冲突和意见分歧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为数众多的民间环保组织既能弥补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不足,又与公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引导他们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制度建设,鼓励他们参与规划与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同时,可吸收环境相关领域专家加入环保组织,鼓励其参与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PX发展是刚需解决分歧需科学
2014年04月13日14:35:47 来源:中国能源报
3月30日,茂名市市民对拟启动的PX项目进行游行示威,又一次引起社会焦点关注。虽此后,茂名市政府给出表态称,若多数市民反对,将决不上PX项目。但市民质疑之心不减。
国内不断有新的PX项目审批建设,主要原因是我国PX供不应求。据中宇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我国PX的主要下游PTA(即精对苯二甲酸)2013年产能有3360万吨/年左右,而2010年国内PTA产能仅1465万吨/年左右,2010-2013年4年时间产能扩张129.4%左右。2014年,随着翔鹭石化、逸盛石化、四川晟达等多家PTA新装置计划投产,粗略推算新增1400余万吨/年产能,届时国内PTA产能可能在4800万吨/年左右。按近年65%-75%的开工率推算,2014年国内PTA产量3360万吨/年,将可消耗PX 2217.6万吨/年左右。而当前国内PX产量缺口较大,2013年我国PX产量仅740万吨/年左右、进口900万吨/年。按2014年1-2月月均进口85万吨/年左右的进口量推算,全年进口量在1026万吨/年左右,尚需国产PX约1190万吨/年,而当前国内PX总产能仅1151万吨/年左右,因此我国PX供不应求的格局延续,未来国内PX新产能将继续投放,这是下游PTA及化纤产业链刚性需求的结果,所以本次茂名PX事件之后,未来可能也有其他地区因PX项目再度发生争议。
市民抗议临近市区PX项目,直接原因是担心地方政府只顾发展经济忽视环境保护。一直以来,国内化工污染事例屡见不鲜,市民对PX项目持怀疑、抵制态度可以理解。事实上,PX项目对环境的污染倒底有多大,市民并不真正知晓。但自从2007年厦门PX事件之后,尤其近两年同类事件集中爆发,民众对于PX可谓谈虎色变,抵制污染的心理恐难以撼动。
长远讲,PX项目是经济发展中产物,时代发展的步伐无法阻挡。在广东省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粤西地区振兴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茂名被定位为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十二五”规划期间将有众多炼油及芳烃项目建设。笔者认为,在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大诱惑下,民众阻止PX项目审批建设的难度较大,官方最后妥协的可能性有限。
PX项目自有其两面性,新PX项目及炼油项目的投产势必带动茂名就业及经济发展。为促进PX项目发展与环境、安全和谐共生,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工厂的监管力度,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坚持低碳高效的发展思路,对于PX项目进行科学的论证,尽快给予市民透明合理的解释与引导,使其对PX项目的认识趋于理性。(作者系中宇资讯化工行业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