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碰撞更容易摩擦出灵感的火花。从本期起,推出全新栏目“麦可思视线”,由麦可思专家撰文,从近期教育事件或关注点出发,基于长期的高校研究和咨询经验,表达我们的观点和看法,为您展现别样视野与思考维度。
本期麦可思专家:武艳丽
麦可思公司高校咨询总监,麦可思高校培养质量跟踪评估系统和校友系统的主要设计人,江苏省大学生就业研究和宁波市大学生就业研究的主研人员。《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分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高等职业院校2009届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就业能力分析报告》的撰稿人之一,《2010大学生求职决胜宝典》主撰稿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从征求意见稿到正式出台,都在反复强调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事实上,早在几年前国家就已经在提倡高校的内涵建设。高校有四大功能:人才培养、学术管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所谓内涵建设就是要提高这四方面的水平和质量。如今《纲要》再次明确提出,是否赋予了新的精神和要求?
细读纲要,我们发现高等教育质量中最为核心的是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然而,关于人才培养质量的衡量标准问题,却始终存在争议。就业率高,薪资高,就说明培养质量高?温总理说:“教育的希望并不是一纸文凭的空洞许诺,而是一份足以成家立业的工作,是一个前途美好的职业……”固然,就业结果和就业质量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门槛指标,然而“适应社会需要”才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这个“社会需要”则是指高等教育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包含三个方面:1、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高就业的需要;2、满足用人单位对合格人才的需要;3、满足高考生和家长对就业和职业发展的期待。
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在现在的形势下,就业数量困难虽然普遍存在,但毕竟是短期问题,将会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技术升级和生源下降自行解决。当找到一份足以谋生的工作不再是件难事,怎样找到一份高质量的工作就是最重要的了。显然,能力、知识及个人素养符合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会得到更多的青睐,而这些必需要通过改进高校的教学培养才能解决。
目前,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是导致大学生就业质量低的原因,单从高等教育体系内部来看,有以下因素:
1、高校对用人单位的需求不了解,教学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能力和知识、职业素养和工作习惯,造成毕业生的薪资低、专业对口率低、离职率高和职场磨合期长。
2、高校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不足,着重于以培养过程指标来评价高校教育质量,而没有以结果指标为导向的培养评价与改进体系。并且,用人单位和已就业多年的校友不能更广、更深地参与高校的培养改进,来自工作场地的培养结果不能及时地反馈给教学部门,没有形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及时改进。
然而,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不是高校单方面的闭环系统能完成的事情,评价机制亦是如此。这一点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有明确指出:“要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开展由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参与,将把高等教育的培养结果反馈给高校,作为持续改进培养过程的依据。(如下图所示)
我们知道,在高校教学环节中最为重要的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包括培养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课程的安排(教什么内容)以及对不同课程学时的安排。课程和学时的安排都是根据培养目标来决定的,用人单位需要什么能力和知识,高校就要以课程为载体培养出相应的能力和知识。
但是,培养过程与培养结果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如果在没有任何信息反馈的情况下,仅凭经验设计的培养过程就真的成为一匹脱缰之马,如同没有GPS定位的炸弹。教育必须是瞄准目标的“导弹”,教育的GPS就是社会需求。一定要有一个信息反馈系统,不断纠正培养过程与培养目标的差异,才能击中目标。下面就是培养质量跟踪系统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