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释“弟” 四海之内皆兄弟

《论语·颜渊》中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一句经典名言,流传了千古,它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其意思是说:普天下的人们啊,都应该亲如一家兄弟!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朴实的道理:人与人之间要讲究平等相待、友爱互助、体谅他人、相互支持!

当我们谈起“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个感人至深的话题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三国》中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水浒》中的大宋一百单百将草莽英雄水泊梁山大聚义!今天,我在这里不是来给大家弹评说唱讲故事的,我是想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人类的思想、人类的思维、人类的理性、人类的逻辑,何尝不是应该普遍地、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啊?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有让人们丝丝的理性、缕缕的逻辑、点点的智慧、滴滴的知识,有机地、紧密地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汇聚成真理的长河,才有可能汇聚成科学的海洋!

放眼世界,当我们注目着现代的科学事业、特别是自然科学界,各学科之间相互印证、相互支持、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天翻地覆的变化的时候,您是否留意到了我们古老的汉字学渐渐地与世隔绝的孤独和失落……

一方面,哲学和科学发生着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另一方面,汉字学却在旧有的藩篱中兜着圈子、裹足不前!一般地,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思想的宏观指导和科学法则的具体规范。科学不是盛装珠子的匣子,不是仅仅用来修饰美化某些物品的华丽的包装。科学既应该是新建真理大厦的框架或支柱,还应该是旧有理论之谬误和缺陷的手术刀。

对于传统的汉字学来说,我们应该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思想和原则,对它做一个全面的检查和手术,剔除其错误、修复其缺陷、重建其框架、完善其体系,使其跟上时代的步伐,重新纳入科学的轨道上来。当我们用系统论的方法来重新构建出汉字学的现代理论体系之后(参见拙文《汉字“金字塔”原理》),才有可能弄明白汉字古文字的原始涵义。否则的话,只能是盲人摸象——瞎胡猜!因此说必须得首先抛弃错误的“形声字”理论,树立一个全新的理念——每一个复合文字的组合,其各个部件,甚至包括其读音都是为该文字个体所要表达的字义服务的。这才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这和古代哲人的观点才是一致的。荀子曰:“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见《荀子·正名》)。我认为:原始的文字中是不含所谓的“声符”的。只是在后期的“改造”或者说是“替代”文字中,才有类似于今天所说的“声符”的现象。

比如说“兄弟”的“弟”字吧,它在商周时代的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等)是什么意思呢?后人就很难看得明白了。东汉许慎《说文》:“弟,韦束之次第也。从古字之象。”清段玉裁注曰:“以韦束物,如辀五束、衡三束之类,束之不一,则有次第也。引申之为凡次第之弟,为兄弟之弟,为豈弟之弟。”近人朱芳圃(1895—1973)《殷周文字释丛》:“弟,象绳索束弋之形。绳之束弋,展转围绕,势如螺旋,而次第之义生焉。”。还有的干脆就说是:甲骨文“弟”,字形是木橛上缠着绳子,以表明标志不乱,有次弟。一般常见的字典归纳为: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

“韦束”啥意思呢?我们还是从“孔子读易,韦编三绝”这个典故说起吧!故事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到了晚年,喜欢研读《周易》。春秋时期还没有生产出纸张,文字是书写在一片片的竹简(或木椟)上的。一部书要用许多的竹简,需要用结实耐磨的熟牛皮条(即“韦”)把它们编联在一起才能阅读,才能保存。平时卷起来放着,看时就打开来。《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夹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释“弟”) 四海之内皆兄弟
此时,我们知道了:“韦”,即皮条或皮绳子。“束”是捆扎、捆绑的意思,那么“韦束”就是用皮绳捆绑物品。今天看来,许慎《说文》所言“弟,韦束之次弟也”说得就有点儿过于简单了,他也没有再做进一步的解释,使得后人有了多种多样的猜测。

《说文段注》曰:“以韦束物,如辀五束、衡三束之类,束之不一,则有次第也。”是说不同的物品束绕的圈数不一样,以此而有次弟。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曰:“弟,象绳索束弋之形。绳之束弋,展转围绕,势如螺旋,而次第之义生焉。”是说绳索束绕“弋”这个物品时,如螺旋一般一圈一圈缠绕上去的,因而有了次第。意思就是:用绳索捆绑物品时,是一圈一圈地缠绕上去的,因而是有次第顺序的。今人多囫囵吞枣地认可了朱芳圃的这个说法,也不再去深究“弋”究竟指的是什么东西,干脆就说它是个木桩或木橛了。段注和朱说儿显然是不一样的。叫我看,它们也都还不是许慎的本意。许慎所言“韦束”也不能简单地理解成“韦编”,因为同在《说文》中,是另有现成的例子的。《说文》:“巩(繁体作鞏),以韦束也。《易》曰:‘巩用黄牛之革。’”在“韦束之次第”一句中,许慎并没有说明“韦束”的是什么,那他会是把作为“韦束”的宾语的什么东西在不经意间给忽略了呢?不用说,当然是对他来说熟视无睹、见惯不怪的东西啦!它会是什么呢?许慎是饱读经书的鸿儒,显然只能是他案头常备、爱不释手的竹简经书啦!竹简是很占地方的,一篇在今天看来并不算太长的文章,那时就会占用很多很多的竹简。竹简编撰成册后打成捆儿,为了便于区分其先后顺序,需要在每一捆儿竹简的显著位置标注上第几第几的顺序编号,如《论语》中的《学而第一》、《为政第二》等,《荀子》中的《劝学第一》、《修身第二》等等。

我们知道,殷墟甲骨文是在清末才被发现的,东汉时期的许慎是不可能看得到甲骨文资料的。他领会“弟”字的造字初意,当是依据小篆字形讲解的,最多他可能会看到“弟”字的战国古文字字形。并且,他当时没有正确而完善的文字理论作指导,因为此时的“六书”理论已经不是原初的“六书”理论了,它早已经偏离了原来正确的轨道。我对许慎对“弟”字的解读有两点疑问:一、写字的竹简是什么形状的?甲骨文“弟”字中的中间笔画并不都是简单的一竖,更多的时候它是一个“丫”字。“丫”字能表示竹简吗?朱芳圃等人就是就是把它看成是个短木桩或木橛子的。

我认为,为整个社会所公认并被大众普遍接受下来的文字,往往不应该仅仅是闭门造车般地造出来的,也不可能是纸上谈兵式地谈出来的。它必须具有不可辩驳的理据,还不能有任何含糊其辞的歧义!因此说,无论是许慎的“韦束次第”说儿、段玉裁的“束数不一”说儿,还是朱芳圃的“绳缠木橛”说儿,都还是不尽人意的!它们都还是有些模棱两可、牵强附会的迹象的!

那究竟是利用什么现象来表示“次第”这个意思,才会是清晰准确、明白无误、歧义顿失、雅俗共乐的呢?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的大自然中有一个非常神奇、非常美妙、非常恒定且又非常普遍的现象,最容易被人们用来表示“次第”等一系列的意思了,它就是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在地球上的各个角落都存在着,并且有了数千万年的历史,利用植物的生长现象来表达“次第”这个意思,那才真是没有比它再准确不过的了!

世上少有痴呆人,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下您该有点儿豁然开朗了吧。



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等)的“弟”字,一般有三部分组成:下面的一横(有的没有,有的演化成了一撇)表示大地;中间的一竖或者是“丫”字表示植物的幼苗;外围缠绕着的渐升渐扩的螺旋线表示这棵幼苗的生长过程。配音:“di”,地也,提示人们此字的意思和“大地”有着密切的联系。古文“弟”字的巧妙之处在于:虚实结合、简洁利索、生机盎然、通俗明了!

一字通则百字通!看了我的这种新颖解字法儿,您将越来越不会再去迷信什么“形声字 ”理论的,它的荒谬无稽终将会被理智的世人看穿的!

人们利用“植物的生长过程”创造出了“弟”字之后,又发现有一种特殊的植物更能明白清楚地表达“次第”这个意思,它就是有着间隔分明的“节”的竹子。因此,人们就又在“弟”字上添加一个竹字头,就成了“第”,表示次第、顺序。原来的“弟”字因有次第及后来的意思,而界定为表示“兄弟”的“弟”字。

再后来,人们利用“弟”之“次第”意,另加各种偏旁,派生出了许多新字,如:递、娣、睇、俤、苐、焍、祶、珶、梯、剃、涕、锑、稊、悌、绨、鹈、挮、罤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0366.html

更多阅读

论语•人皆有兄弟•第三百篇 七家论语皆出我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译文】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

谈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内容摘要:本文试通过毛泽东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与马克思主义原理所提出的真理的相对绝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论述以及对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实践时的普适作用的详细论述,得到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需要我们不断加以修

《朱熹家训》仅317字,字字珠玑! 朱熹朱子家训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

声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释“弟” 四海之内皆兄弟》为网友光一样的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