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到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这句话对吗?
在以往的老教材中,说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一般呈相反的关系,但这句话在人教板的新教材中并没有提及。为什么呢?在教参中解释了这个问题。原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仅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进化特征有关,而且与外界干扰的强度和特征有关,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操持正常动态的能力,主要包括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
以往认为,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是相关的,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低。也就是说,抵抗力稳定必与恢复力稳定性一般呈相反的关系。但是,这一看法并不完全合理。例如,热带雨林大都具有很强的抵抗力稳定性,因为它们的物种组成十分丰富,结构比较复杂;然而。在热带雨林一定强度的破坏后,也能较快地恢复。相反,对于极地苔原,由于其物种过于单一,结构简单,它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在遭到过度放牧、火灾干扰后,恢复的时间也十分漫长。因此直接将抵抗力与恢复力稳定性比较,可能这种分析本身就不合适。如果要对一个生态系统的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则必须强调它们所处的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好,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高,反之亦然。
在课后练习中有一道判断题:同等到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这句话是错的。许多人不理解。按以往的结论去分析,这句话就是对的。因为草原与沙漠相比,物种多,所以抵抗力高,恢复力低。这是对问题孤立分析的结果,而没有考虑到干扰的程度和它们所处的外界条件。草原的环境条件较沙漠优越,所以,恢复力稳定性高,恢复快。野火烧为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对它草原恢复力的一种最好的诠释。沙漠严重缺水,风沙大,生态环境恶劣,恢复起来很难,治理沙漠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它耗时长,效果不显著。沙漠的抵抗力稳定性差,恢复力稳定性也差,恢复所需的时间极长。
生物多样性程度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就强?
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越复杂可以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反过来,稳定性越高不能说明其营养关系越复杂,其稳定性还与群落结构、功能等有关。
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并且营养结构复杂才会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强 。生物的多样性程度高并不代表其营养结构复杂,生物的多样性程度高只是代表了生物的种类多,若其中不存在捕食与被食的关系,那么食物链依旧是单一不变的,那么其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不一定变强了。
高山草甸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属于什么生态系统?
湿地的定义是“湿地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水域。”,所以湿地总体来说应该属于陆地生态系统,但当你研究的是海洋生物,其栖息地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水域中,那么你就要把它和海洋生态系统联系起来研究,把这个栖息地按照海洋生态系统来研究。
草甸(meadow)在适中的水分条件下发育起来的以多年生中生草本为主体的植被类型。草甸与草原的区别在于草原以旱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是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地带性植被;而一般的草甸属于非地带性植被,可出现在不同植被带内。在湿润气候区,草甸可以伴同针叶林或落叶阔叶林出现,草甸可以分布在山间低地;尽管草原带和荒漠带的气候干旱,大气降水不足,但在地表径流汇集的低洼地和地下水位较高之处仍可形成草甸。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高山地区还能形成高寒草甸。因此,北自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冻原带,南至南极附近的岛屿上均有草甸出现。不过,典型的草甸在北半球的寒温带和温带分布特别广泛。草甸在中国主要散布于东北、内蒙古、新疆和青藏高原,类型多样,尤其是青藏高原上大面积的高寒草甸是中国植被的特点。
新教材中课后有一个问题:水域生态系统在遭到严重破坏后,恢复较快的是( ),恢复较慢的是( );陆地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较强的是( ),较弱的是()
供选择的项目中有湿地生态系统和高山草甸生态系统,但为什么答案未选可能是因为不好确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