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维新在省文化厅“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文化发展方式转变专题报告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11年07月12日,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定)
同志们:
很高兴有机会和省文化厅的同志们一起学习交流。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一部思想观念更新、引领社会前进的历史,也是一部文化孕育理念、推动改革发展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滋润着中华儿女的心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力量,推动着中华大地生生不息、奋发图强。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历史厚重,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河南作为全国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长达三千年,奠定了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共同抓,有效增强了我省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全省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壮大,文化交流日益深化,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河南已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发源地。
7月1日,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胡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总书记提出了“文化复兴、文化改革、文化创新”等几个概念,为我们做好文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全省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和实践者,省文化厅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如何加快转变领导方式并且通过转变领导方式更有序、有力、有效地推动文化建设,实现河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并认真加以实践。借此机会,我就“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这个主题,结合学习胡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谈一下自己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经历了三个关键发展历程:
60多年前,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们党作出了决定我国现代化命运的第一次重大抉择:社会制度转型,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彻底地扫清了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制度障碍,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30多年前,随着改革开放恢宏巨幕的拉开,我们党作出了决定我国现代化命运的第二次重大抉择:经济体制转轨,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激活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源泉。
今天,从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出发,我们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作出了决定我国现代化命运的第三次重大抉择:发展方式转变,开启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新的征程。
社会制度转型、经济体制转轨、发展方式转变,三次转折虽然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源于不同的历史环境,但反映了一个共同点:我们党引领我国发展进步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如果说第一次政治制度的抉择创造了新中国60年国强民富的辉煌成就,第二次经济体制的抉择带来的是改革开放30年的飞速发展,那么这次发展方式的抉择必将确定中国现代化的正确路径,开创未来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围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这样一个时代命题、发展课题和发展难题,该如何破题、如何发力?中央在关切,全国在思考,我们河南也在积极探索。2010年6月3日,卢展工书记在《人民日报》发表了署名文章,提出了“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这样一个解题思路,为发展方式转变指出了重要的切入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今年年初,《河南日报》集中力量连续推出了九篇报道,对“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为中原经济区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前段时间我们又分别发表18个省辖市的学习体会文章,进一步把学习讨论引向深入,这就是被卢书记形象总结为的“一文九论十八谈”。中宣部新闻局认为河南的“十八谈”视角独特、利益深远、选材独到、高度凝练、内涵深刻、发人深省、引领全局、反响强烈。在此基础上,我们准备陆续推出158篇“千字文”,让158个县市区登台亮相,让篇篇都谈怎么干,让一系列的点、论、谈、评在基层和实践中开花结果。可以说,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念的生动实践,是思想解放大讨论的创新形式,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载体,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有利举措,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有益尝试。如果说卢书记“用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一文是精彩的“点题”,“何平九论”是初步的“破题”,“十八谈”是结合实践的深入“解题”,158篇千字文则是求实求效的“做题”。仅仅用了短短一年,我们就上演了一场由上及下、由点到面、由谈到干的鲜活大戏,实现了一次理清思路、凝聚力量、营造氛围的艰辛突破,走过了一段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点石成金的启迪历程。这个广泛的号召力、深刻的影响力和强大的凝聚力,必将伴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大潮的到来日益凸显。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这样一个论断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引起中央领导的重视,成为专家学者研究探讨的热点,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热议的话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切中了当前领导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关键问题,反映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心声。
一、什么是领导方式转变
领导是指领导者实施领导行为所采取的思路、方法、举措和手段。由于领导者和领导机关在经济社会中处于特殊的地位,因而领导方式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什么是领导方式转变?一般指由落后的领导方式向先进的领导方式转变,由传统的领导方式向现代的先进的领导方式转变,由传统的领导方式向创新领导方式转变,由单一的领导方式向综合的领导方式转变,由不科学的领导方式向科学的领导方式转变。
领导方式转变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随着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任务的变更,不断地赋予新的使命和内涵。具体领导方式转变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领导思想观念的转变。领导的思想观念是指领导者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领导方式、风格、价值取向的本质体现。有句话叫“观念不变原地转,观念一变天地宽”,如“信阳红”的开发就体现了观念的转变。过去信阳绿茶名气很大,但夏秋茶开发力度不够,基本都扔掉了。卢书记到信阳调研时发现这一情况,鼓励当地用丰富的茶叶资源开发红茶。现在“信阳红”年产值超过3个亿,茶农人均收入增加一千元。因此,加快领导方式转变,就是使领导观念和意识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和工作任务的变化而不断更新,以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过去举办的一些经济类、文化类的节日活动大多数是单打独斗,影响不大。而现在通过转变观念,搞合作共享,和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等联合举办了第29届洛阳牡丹节花会,效果很好。另外,我国13个省市都有豫剧,联合起来举办中国豫剧节,这种做法很好,可以有效提高我们文化大省的地位。
二是领导思维方式的转变。思维方式就是用什么方式看问题、站在什么样的角度来对待问题。比如我们现在提“以人为本”,和以前是不一样的。过去领导讲成绩多,群众讲问题多,现在要转变过来,领导要多谈问题,成绩留给老百姓去说。领导只讲成绩不是好领导,而领导讲问题、让老百姓讲成绩就是能力、就是和谐。在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既可以教育人民、引导社会意识形态,也可以通过市场交换实现经济利益,体现商品属性和产业属性,这就是辩证思维。“鲜花、掌声未必真是帮忙,批评、反对未必都是添乱。”这句话同样的辩证思维。因此,加快领导方式转变就是要在思维方式上突破直线模式和传统静态模式,善于全面、历史、辩证地分析问题,善于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科学发展观来发现和解决问题,善于用现代的、开放的、科学的理念谋划和推动工作。
三是领导方式手段的转变。“方法决定效果”,我们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是领导制度机制的转变。领导制度机制的转变直接关系领导活动的效率,关系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度。加快领导方式转变就是要根据工作需要,适应情况的变化,对领导制度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不断推进领导制度机制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我们在推进工作时,一般会借助三种手段和机制:市场经济的无形之手、政府调控的有形之手和政府内部的政绩导向之手。对于部分文艺演出和文化作品存在的低俗、庸俗、媚俗之风,市场的无形之手往往无能为力,这时就需要政府的有形之手运用政纪法规,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规范。
五是领导工作作风的转变。从表面上看,作风问题是工作态度和敬业态度问题,其核心却事关党和群众的密切联系。加快领导方式转变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真抓实干之风、开拓创新之风,把思路理清,把风气搞正,把各项工作做实。风正才能气顺,气顺才能人和,人和才能业兴。近期,许多商家来河南投资兴业,看重的不仅是河南的区位、粮食、人口等优势,还看重河南的社会风气、法制环境,更看重河南政府部门履职尽责、公道正派和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领导方式转变也蕴涵着专业知识素养的持续提升和业务能力结构的不断完善。领导工作是高强度的复杂劳动,随着社会发展、信息的更新、工作的变化、任务的加重,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充实经济科技、法律历史和专业知识,持续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完善提升的能力,谋划发展的思维才会越来越敏捷,分析和解决问题才会越来越得心应手,面对发展方式转变这一艰难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才不会有太多的本领性恐慌。
二、为什么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第一,从世情看,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应对复杂国际局势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去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曾把当今世界形势高度概括为“四个期”,即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新型市场国家力量处于不断上升期。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世界经济形势科学分析和正确判断。当前,可以把世界形势的动态特征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世界经济受到重大冲击,发展问题更加突出。如美国就业率低位徘徊,中东局势激烈动荡,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日本海啸造成了核电最高等级的事故等。如何应对这些全球性复合型问题、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二是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转化,世界多极化前景更加明朗,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日益加强。三是主要大国对外战略出现重大调整,相互合作与竞争更加明显。美国更加注重多国战略,同时加强与日本、澳大利亚、韩国联系;俄罗斯同美国、欧盟合作日益升温,俄罗斯主导的安全体系不断强化;欧洲对我国综合国力加速上升心存顾虑,但与我们的对话合作的基调并没有根本变化。总的来看,大国之间相互依存,但也相互制衡、相互竞争,和而不同,斗而不破。四是国际体系面临重大变革,各种国际力量博弈更加复杂。各种国际力量在以金融体系为突破口的国际秩序变革制高权、以无核世界为标志的国际安全战略变革制高权、以气侯变化和绿色经济为标志的经济发展制高权、以发展模式多样化为趋势的全球发展模式制高权争夺上互不相让,全球已进入后危机时代,国际体系在深刻调整。五是国际思想文化领域出现重大动向,软实力竞争更加激烈。现在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仅仅靠经济增长、军事装备提高并不能从根本上满足日益竞争的要求,软实力提升迫在眉睫。为此,各国都在竞相展示自己的发展成就,极力推销自己的社会发展模式。在文化价值这方面,各国都很注重对外宣传,推动本国文化走向世界。今年1月17日,由国务院新闻办承办的中国国家形象影片首次纽约的人物广场播出,就是对中国人整体形象的良好展示。美国没有国家形象的专门宣传,但他们的记录大片、音乐、漫画基本上都蕴涵着国家的理念和价值。
综合判断国际形势,以和平、发展、合作为主题的时代潮流没有改变。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与挑战。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发展的趋势,必然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有更开阔的视野、更开明的战略思维、更开放的发展理念。就文化而言,就是要用包容自信的姿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用多元开放的心胸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用综合创新的观念建设中国现代文化。
第二,从国情看,转变领导方式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与过去相比,我们正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但仍然面对种种矛盾和问题。
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当前,中国资源版图越来越小,碧水蓝天越来越少,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越来越大。农村耕地面临着城市化的挑战,人口问题时刻考验着我们的承受能力,“三农”问题依然突出,很多人还未纳入社会保障。二是体制机制改革步入攻坚阶段。改革的议题由如何做大“蛋糕”变成了现在如何分好“蛋糕”。体制的障碍、认识的差距、利益的冲突,使我们各种深层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群众对改革期盼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改革的风险、难度却越来越大。三是意识形态的领域面临复杂挑战。不同文化相互融合与交流,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和扬起,西方形形色色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生活理念不断涌入,对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已经或者正在产生冲击。这些都表明,中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分析这些问题,既有经济基础层面的问题,也有上层建筑层面的问题;既有与发展中国家社会转型类似的共性问题,也有我国应对独特挑战的个性问题;既有调整结构的问题,也有创新体制的问题。但从根本上看,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点。这就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素,着力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第一,以科学发展为主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第二,解决好为什么发展的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第三,要解决怎么发展的问题。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走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路子。
第三,从党情看,转变领导方式是提高领导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需要。从世界上各政党的发展史看,任何一个党长期执政,不仅需要雄厚的物质资源、经济基础,更要有牢固的群众基础。执政党最大的天敌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最大的危险是没有群众基础,丧失了执政根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再强大的政党不体察民情,不顺应民意,也终究会被人民所唾弃。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尽管曾面临内忧外患,经历狂风骤雨,但党的大旗不仅没有倒下,而且还树得更高。这是因为我们党在理论上鲜明提出并在实践中明确要求:一切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忧人民群众之忧,乐人民群众之乐,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同时,中国共产党始终努力成为改革的推动者,不断地融合中国社会新元素,建立起中国模式。
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转变等外部环境的考验是长期而复杂的,但同时我们还要思考精神懈怠的问题、能力不足的问题、脱离群众的问题、消极腐败的问题,这些不利因素已经更加深刻地摆在全党面前。理想信念不强、宗旨意识落后、工作作风懈怠,群众观念淡薄,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不强,手段不多,办法有限,不想做、不会做、不敢作群众工作的同志很多,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仇官、仇富、仇贪、仇腐现象一定程度存在。瓮安、中牟等事件一次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必须审视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中央之所以反复的强调必须着力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从一定意义上讲,其实也是在着力推动领导方式的进一步转变。
第四,从省情看,转变领导方式是我们乘势而上、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客观需要。纵向看,我省的进步令人鼓舞,横向看,差距催人奋进。与过去相比,近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持续、总体提升、总体协调、总体有效,整体发展局面较好。“十一五”期间,全省生产总值已经由1万亿元到突破2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不足1400美元到达3500美元,粮食总产量从800亿斤到连续5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河南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但从横向上看,当前的区域竞争日益激烈,兄弟省份你追我赶,竞相发展。而与此同时,我省还存在经济发展方式相对粗放、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前,国家发改委率队来调研中原经济区。他们分析河南状况时认为,比东部河南不行,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差距太大;比西部河南不优,不如西部有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比南部河南不足,没有南部的发展的势头好;比北部河南不强。正是面临这样的形势,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总体战略,也正因为如此,这些不足恰恰成为中原经济区迅速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有利根据,成为我们建立中原经济区的紧迫思路。
中原经济区是一个区域性的概念。这个区域发展空间巨大,地域通达六方,内部协作紧密,主体实力显现;中原经济区是客观存在,建设中原经济区是遵循经济规律、顺应发展趋势,以区域经济理念来推动发展的举措;中原经济区是一个总体战略概念,其发展战略定位为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区,全国重要的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中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集区。中原经济发展战略是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有关指示精神的体现,是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党员干部积极探索的重要成果,是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延伸和拓展。中原经济区还是一个载体,这个载体有利于河南坚持走一条不易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建设中原经济区是河南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对全国发展具有重大的深远意义。中原经济区也得到了党中央、国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组成了联合调研组,围绕支持建设中原经济区开展了大型调研。当前,不管是在省内还是省外,不管是在境内还是境外,中原经济区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可以说,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大幕已经拉开,河南发展的“春天交响曲”已经奏响。但这仅仅是开始和起步,我们还有很多的难题需要破解。以领导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而打赢中原经济区建设这场硬仗,在思想上、组织上、方法上和作风上必须作好认真备战,在思想认识、项目布局、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体制机制、舆论宣传等方面,切实做好谋划战略、研究战术、发动思想、集中精力、磨练斗志、筹措物资等各项工作。
今年4月份,温家宝总理到河南视察时,对建设中原经济区提出了六项要求,其中有一项是关于文化的内容。他说,河南文化具有优势和潜力、可以大胆挖掘和充分发挥。他还说,在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文化;在讲硬实力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软实力;在讲经济发展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社会发展;在强调发展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全民素质的提高、社会道德风尚的提高。这些充分体现了总理对文化的看重,对文化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的看重,体现了对全省文化工作的殷切的期待,极大地鼓励了我们的士气。
三、怎么转变领导方式
切实转变领导方式要体现八个关键词:机遇、忧患、规律、大局、创新、责任、求是、为民。这八个词既相生相融,又各有丰富内涵。各级领导干部要结合文化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把重要的机遇期转化黄金发展期,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地发挥我省的文化优势,为建设中原经济区作出应有贡献。
第一,要把领导方式转到抢抓机遇上。机遇是发展机会和条件,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环境,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和张力。古代著名军事家吴子强调“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拿破仑说:“战略就是运动时间和空间的艺术,我是比较重视前者,空间失去了,还可收回,时间则一去不回。”实践证明,谁能创造机遇、有效把握机遇、成功驾驭机遇,谁就能取得成功。
对我省文化建设而言,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打造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区,构建独具特色的文化支撑体系,这是推动文化大发展的机遇;进一步整合文化资源,彰显文化魅力,扩大中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全面提升软实力,这是河南文化界实现大提升的机遇;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培养更多的文化管理人才、文化创意人才、新型文化产业专业人才、高端人才,打造出更多的文化精品和文化名片,这是我们河南文化大跨越的机遇。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机遇,积极创造机遇、努力用好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切实把重要的机遇期转化为黄金发展期。使我省的文化优势在更大的范围上“动”起来,在更宽领域内“活”起来,在更高的层次上“亮”起来。
第二,要把领导方式转到增强忧患意识上。忧患是思考的冷静,是认识的清新,是思维的辩证。我们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不但要实现快与好的统一、人与物质的统一,还要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面对国际危机的压力,我们要抢占发展的新的制高点,把握好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创造参与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必须承认,我们目前只能说文化大省,距离文化强省还有不少距离,在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认识不高,导致推进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性不高,对文化建设重大研究没有更好地投入。二是动力不足,在内容创新、业态创新等方面发展不够,导致文化发展的升级活力受到影响。三是人才不足,导致创新不够,复合型人才匮乏。四是思路不清,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营型文化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济与文化等等之间的关系不精准。对此,我们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常怀律已之心、不沉湎于已有成绩,不回避现存的问题和差距,以更多地发现问题、更好地化解矛盾。
第三,要把领导方式转到遵循规律上。规律客观存在,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缘木求鱼、刻舟求剑、拔苗助长等都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只有认识规律才能抓住本质,只有把握规律才能事半功倍,只有运用规律才能进步发展。从提出中原经济区战略构想到形成共识,再到这个共识上升为国家战略也是一个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的完整过程。
文化的发展具有三个基本规律。首先,文化发展具有传承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许多物品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逐渐湮灭,只有文化可以不断创新和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只有文化才不会因历史终止,不以时代变迁而改变,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其次,文化具有根源性。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血脉之所系,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根据,一个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复兴。三是文化具有渗透性。文化能够渗透到经济政治社会方方面面,其影响力和创新力越来越强。四是文化具有大众性。谁与人民群众血脉相通,并能够成为他们的代言人,谁就能赢得人民。总之,转变文化领导方式,就是要养成一切按照规律办事的习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加强对文化发展的规律的研究,大胆探索规律、准确把握规律,使各项文化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紧紧围绕“人”想文化、学文化、办文化和繁荣发展文化。
第四,把领导方式转到服务大局上。大局是整体形势的走向,是发展变化的趋势。领导干部“摆兵布阵”时只有站位全局、把握大局才能取胜。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各自为战,不讲大局是行不通的;我行我素、不顾大局是干不好的。局部的一件小事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全局。只有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意识,实现自身工作与中心工作的无缝对接,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作为。
当前,建设中原经济区、促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是最大的工作重心。我省文化系统积极推进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就是站位大局;审视自身工作,发挥职能优势,主动呼应、主动对接、主动融入,就是服务大局。文化厅为认真落实打造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区这一部署,连续举办了三期专家报告会,实现了工作上的主动对接,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这就是服务大局的积极行动。
第五,要把领导方式转到勇于创新上。创新是改革的动力,是发展的源泉。人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也具有创新的能力;创新包括思想观念、方式方法、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可以说无处不在。
文化创新最重要的就是文化艺术本身创新。文化资源有限,但创新创意无限,文化创新使丰富厚重的文化资源成为取之不竭的文化“金矿”。文化也只有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才能适应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同时,只有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才能走向市场,焕发活力。
第六,要把领导方式转到担当责任上。责任是道德建设的基本元素,事关事业成败。责任也是一种担当,与推动发展、惠及民生息息相关。领导干部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不能躲躲闪闪、回避矛盾,不能马马虎虎、得过且过,更不能只想当官,不承担责任。
要对党和人民负责,就要求我们出思路、做决策时更加注重体现科学性,克服盲目短视、急功近利思想,多打基础、多做利益长远的好事,做到在其位谋其政,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在建设文化强省过程中,对于文化工作者来说,应该切实承担起把握文化建设正确方向的政治责任,承担起推进文化建设发展的领导责任,承担起凝聚各方力量的组织责任,承担起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责任。
第七,把领导方式转到求实求效上。求实是一种境界、思想、意识的凝聚,是决心、信心、恒心的升华。求实求效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具体落实,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有力保障,是党的宗旨的根本要求,是最高境界的工作要求。文化工作的概念相对抽象,常常被人认为虚而不实,难以找到抓手。文化厅在抓文化工作的时候,既坚持谋划长远,也努力真抓实干,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公共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等都作为工程和项目加以推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由此说明,要转变发展方式,就要真正做到以发展需要为先,立足于干,立足于实,立足于效,在干上使真劲、见真情、见风范。
第八,把领导方式转到为民造福上。我们只有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领导方式的转变才有意义。
为民造福,就是要把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视为最基本的发展思路,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内容,把人民幸福指标作为各项工作的重要衡量标准。作为文化部门,要表达人民的意愿,创造更多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只要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就要实办、快办、多办,切实把风气搞正、把工作做实。
“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概括起来,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从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看,经济危机迫使各国政府重新审视发展模式的管理方式,从而把发展方式的转变与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促使我们的领导方式不转不行、慢转也不行。
2、从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和完善,需要在遵循市场经济原则的同时,也需要政府宏观调控的积极引导,促使我们的领导方式不转不行、慢转也不行。
3、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作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目标,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都对发展方式的转变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促使我们的领导方式不转不行、慢转也不行。
4、从推动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看,当前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和生产要素资源约束加剧,使发展方式的转变日益上升到国民经济生死攸关的战略地位,促使我们的领导方式不转不行、慢转也不行。
5、从保持社会和谐的要求看,随着影响领导决策的复杂因素增多和科学决策难度加大,要求转变发展方式时,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使我们的领导方式不转不行、慢转也不行。
6、从增强领导工作效能的要求看,目前我们的领导工作中存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方法机制等诸多方面的不适应,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和制约发展方式转变的拦路虎和绊脚石,促使我们的领导方式不转不行、慢转也不行。
7、从推进政府体制改革的要求看,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解决政府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为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制度保障,促使我们的领导方式不转不行、慢转也不行。
由此,我们树立了这样一个信心:灿烂辉煌的中原文化薪火相传到新一代人手中,我们有责任承担起这份历史的厚重,高举起这盏指引前行的明灯,历史的基点、现实的机遇、未来的蓝图,让我们对建设文化的强省充满希望和期待。不管道路多么曲折,多么崎岖,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因为我们的始终坚信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伴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艰辛里程,根植中原沃土的河南文化,经霜傲雪,枝繁叶茂,所蕴含的塑造力、凝聚力、推动力、创造力、辐射力一定能够得到充分释放、有力迸发。
由此,我们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共识:建设中原经济区,必将点燃亿万中原人民的创业激情,谱写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崭新篇章,在这一伟大的进程中,转变观念、端正态度,不是为了赶时髦、走形式,不是要摆姿态、做样子,而是要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动力,强化为万众一心的合力,深化为只争朝夕的行动,细化为具体落实的措施,惟有如此,中原经济区建设才能更好、更快。因此,用转变领导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事关全局、意义重大。
由此,我们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领导方式一定要转早,早转早主动,晚转就被动,不转没出路;一定要转正,按照“四个重在”实践要领,把握正确的方向,强化为民,不出轨、不偏离、不走样;一定要转实,遵循科学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按照“三具两基一抓手”的要求,着力提高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的执行力、公信力;一定要转新,为发展方式转变增添新动力、注入新活力、开创新局面。这应该是强调领导方式转变的目的所在,也是抓好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所在,更是未来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希望所在!
更多阅读
命令提示符怎么以管理员方式打开 精 管理员的命令提示符
命令提示符怎么以管理员方式打开 精——简介如果我们是在受限的帐号(也就是没有管理员权限的帐号)下操作一些东西都将因权限受限而失败。而这里,如果我们必须要在受限帐号下且未开放管理员权限的条件下怎么才能执行一些需要有管理员身
灵性课堂3 以灵性方式治愈身体的一切痛苦 让语文课堂充满灵性
[灵性课堂3] 以灵性方式治愈身体的一切痛苦●讯息提供:光之兄弟群体●Monique Mathieu传导●庐影译自其法文网站“从天到地”你们的身体在对你们讲话。你们以为身体的基本存在方式是没有行动力的,只有在你们让它运作起来时它才会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习心得体会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也是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对于促进经济社会跨
曹格《曹之在我》:当悲情已成疲劳
如果这是你第一次移动商街听到曹格的专辑,你就[url=http://it.chinabyte.com/254/11063254.shtml]移动商街[/url其难得的是,在曹格的身上,你还能够同时发现他黑人音乐气质和华语传统K歌气质并存的兼容性。通俗的来讲,他能够将一首非常洒
公司领导出席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2014工作年会 开国元勋文化促进会
公司领导出席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2014工作年会11月12—13日,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2014工作年会在郑州隆重召开。公司总经理黄永刚、经营管理部主任贾培蕊等参加了本次年会。会上,黄永刚应邀发表主题演讲,全面介绍了公司的企业发展与文化